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这样,林某最近想要回国一趟,欲要拜见李制台,归国报效,想烦劳何大人给在下修荐书一封,以为通行之凭。”林逸青直接说明了来意。

“这当然可以。”何儒章听到林逸青想要为国效力,很是高兴,立刻便答应了下来。

“瀚鹏知晓西洋兵事,文武双全,何某本想延揽,而今瀚鹏欲要归国,何某之想只能做罢了,呵呵,只是不知瀚鹏欲在李制台处做何施展?想来是军职一类?”何儒章高兴地问道。

从在西乡隆盛处见到林逸青时,他便起了爱才之意。林逸青在萨摩海兵学校教授战技时,他也曾前往观看,对林逸青的才能钦佩不已,并为林逸青不能归国从军而是投身外国感到惋惜,而他自己又是一介公使,没法给林逸青提供施展之位。如今林逸青竟然提出来要去找李绍泉走门路报效国家,他怎能不高兴万分呢。

“呵呵,何大人,实不相瞒,林某欲拜见李制台,乃是有一件大事禀报。”林逸青当然不能把自己此行的真实目的告诉他,但又不能太过欺瞒,是以略一思忖,说道,“此事关乎江山社稷安稳,个中详细情形,现下为防走漏消息,不便向何大人说明。”

林逸青说着,拉过了何儒章的手,用手指在他的手心上轻轻的写了起来。

几个字写完,何儒章已是面色大变。

“这便是瀚鹏那日说的欲为……”何儒章意识到了自己激动之下说走了嘴,立刻缩下了后面的话。

“既然如此,事不宜迟,我这便替瀚鹏修书一封。”何儒章正色说道。

“那便多谢何大人了。”林逸青拱手谢道。

“来人!笔墨伺候!”何儒章拍了拍手,大声吩咐道。

不一会儿,便有人端了文房四宝过来,何儒章正待取用,却赫然发现,端着文房四宝的,竟然是妹子何韵晴!

“韵晴?你……怎么来了?”

何韵晴没有答话,而是装作不经意的瞥了林逸青一眼。

林逸青看到何韵晴出现,也是一愣,不明白为什么是她过来给何儒章伺候笔墨,但他一看到何韵晴望向自己的眼神,便一下子明白了过来!

那是望向自己心爱的人时,掩饰不住心中爱恋的眼神!

“哥哥不是要笔墨么?”何韵晴转过头,看着哥哥,莞尔一笑,“刚才下人们不在,我听到哥哥呼唤,怕贵客久等,便取了文房四宝来。”

“噢。”何儒章当然明白妹妹为什么会在这个时候出现,不由得额头汗下。

“有劳何小姐了。”林逸青欠身向何韵晴行礼道。

“一些细微之事,举手之劳,瀚鹏不必客气。”何韵晴垂首还了一礼,然后便来到书案旁,取过宣纸展开在桌上,又注满笔洗,润好了毛笔,接着她又取过一方精美的造型为荷叶形的端砚和一枚小巧精致的瑞兽造型的白玉砚滴,将水一滴滴的滴到了砚池内,然后拿过一方乌墨,轻轻的研磨起来。

看着她动作轻柔有条不紊的做着这一切,林逸青的脑中,竟然不自觉的浮出了“红袖添香夜读书”的诗句。

此时此刻,何韵晴的出现,让客厅完全沉浸于一种温馨祥和的气氛当中。

“好了,哥哥。”何韵晴将笔蘸得墨饱,递给了何儒章。

第一百零六章拉郎配

何儒章接过笔来,在信纸上快速写着小楷,不多时,信便写完,何儒章将信稿拿给林逸青看,林逸青看过之后连连称谢,当下何儒章盖了私印,然后取过信封,将信装好后封缄,又书写了封皮,待墨迹变干之后,交给了林逸青收好。

见信写完了,何韵晴便命仆人将文房四宝收拾了下去,重新沏上香茶,林逸青见她亲自给自己斟茶,全然不顾哥哥惊愕的目光,心里已然明白了八九分。

此时正事已经办完,何儒章和林逸青一边喝着茶,一边闲聊起来,何韵晴则立于哥哥身后作陪。

两人闲聊了几句,林逸青注意到何韵晴不动声色的将手伸到了何儒章的背后,何儒章的脸上瞬间现出了一丝痛苦之色,不过转瞬即逝。

看到这兄妹二人的小动作,林逸青不由得在心里暗暗好笑。

他已经能猜到,接下来何儒章会和自己谈什么了。

看着面前的何韵晴,林逸青的面前突然浮现出了桐野千穗的笑靥来,心里莫名的感到一阵心悸。

“哦……呵呵,瀚鹏,你……可曾婚娶?”何儒章犹豫了好一会儿,向林逸青问道。

听到哥哥的这句问话,何韵晴剪水双瞳中突然闪过企盼之色,似乎还带有一丝担忧。

“不瞒何大人,林某至今孑然一身,尚未婚娶。”林逸青回答道。他说完用眼角的余光扫了何韵晴一眼,看到她垂下了头,虽然面色很是平静,但那如释重负的神情还是难以掩饰。

“噢,如此便好。”何儒章也好似松了一口气,随口说了一句,但他立刻意识到了不妥,面皮不由得有些发红。

“哦……瀚鹏,你现在也到了成家立业的年纪了,圣人有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何儒章意识到了自己语言的混乱,完全不象一个翰林出身的人说话的样子,不由得心下懊恼,他迟疑了一下,在又挨了何韵晴狠狠的一掐之后,索性开门见山的说了起来,“瀚鹏,你既未婚娶,何某有意将舍妹许配给你,你可愿意?”

林逸青故作惊讶的愣了一下,然后立刻装模作样的推辞起来:“这……林某只怕配不上令贤妹……”

“怎么配不上?你林瀚鹏一表人才,文武双全,舍妹姿貌非陋,倾心于瀚鹏久矣,我看这事儿就这么定了!”可能是又挨了一下妹子的掐,何儒章急不可待的说道。

“那……何大人如此抬爱,那林某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听到何儒章说得坚决,林逸青知道自己不可能推掉这门亲事,他在脑子里将已经发生的事情和将要发生的事情迅速的过了一遍后,便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看到林逸青答应了,何儒章长长的吐出了一口气,他回头看了一眼妹子,赫然发现,何韵晴的双眸中有泪光闪动。

※※※※※※※※※※※※※※※※※※※※※

东京,皇宫。

偏殿之中等候明治天皇召见的伊藤博文,看着花园中被风吹得纷纷扬扬飘落的樱花,心中莫名的升起了一丝怅然之意。

樱花在日本人的眼里,赋予人间一种浪漫的情调。那些飘散了的花瓣儿,仿佛是恋人的眼泪,一滴滴地垂落。于是间,那满地的泥土红了,在这洒满了花瓣儿的路上,那浪漫于樱花树下的男男女女,牵着手儿,幸福的走过……

也许只有此刻的美景,才是伊藤博文人生真正所想要的。

不知怎么,伊藤博文总有这样的感觉,他内心深处想要拥有的只是一种幻想中的现实,而实际,在他们这样的年代里,向他这样古老的浪漫主义者,是少之又少了。

他喜欢花儿的五颜六色,尤其独爱这樱花的浪漫。他看着她们,总有一种内心的冲动,恨不得倾家荡产,一个人独自逍遥于那浪漫的樱花季节。

如今棵棵的樱花树又是花满枝头,那粉红的颜色如婴儿的脸颊,细嫩的让人触手可得,只是碍于这花儿的美貌,无人采摘。这串儿似的花儿,如同古时少女的头饰,一支支掩入鬓角,一朵朵垂下,远远地望去,不觉得是少女的容颜,只是这花儿的头饰太多,似乎是哪一位花精作怪,吓得那些白面的书生,掩面而去,留下的只有象他这样的花痴的孤独,一个人寻思着,这国色的佳人为何却是如此的落寞?

花开季节,这樱花的烂漫是最浪漫的,那翩翩的花瓣散落,微风吹过,如同细雨飘扬纷繁。那红色、白色的花雨飘扬于大街小巷,那诱人的景色,忍不住让人止步三分,想要留下这美妙的时刻,回想过往,那曾经浪漫于花雨下的记忆。立于或坐于樱花树下,头顶是雪海云天,脚下有落英缤纷,有的是春天泥土的芬芳,一片片花瓣儿无声无息地飘落,短暂而亮丽的人生,让她无愧于此生的潇洒。

看到这一幕,伊藤博文禁不住感叹起来。

尘归尘,土归土,来年化为春泥,也许明年的此节的樱花更为烂漫吧!

伊藤博文忽然想起了中土历代文人墨客咏赞樱花的诗来。

瑭朝李商隐有诗曾曰:“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水巷垂杨岸”,邧朝诗人郭冀说:“柳色青堪把,樱花雪未干”,到了眀朝,于若瀛的诗“三月雨声细,樱花疑杏花”的佳句,更生动的描写了樱花的美貌。可惜的是,这樱花虽美,却依有美中不足,若是寻求完美主义,而去求疵的话,这疵亦有三点:一是树龄短,樱花树的寿命只有20至30年左右,正是花季盛年,却提前谢幕。岂不是天妒红颜,太美的东西也有红颜薄命之曰?“好花不长开,好景不长在”的道理,也许真是应于此吧?二是花期较短。传统的樱花花期不过一周,樱花绽放时,最怕风吹雨打,不比室花,一旦肇此厄运,则是一树飘零,令人惋惜。三是花味不香。樱花绽放时,花形似桃、似李、似杏、似梅,也许这正是她的独妙之处吧?虽说独少芬芳,但那花儿的形态,那花朵的颜色,早已羞煞旁人,一个人独领群芳,巴不得这春天的景色唯她独尊呢。

第一百零七章请罪表

这樱花如此的烂漫,古往今来,此时的美景最最诱人的,如若不是,杜甫的“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的佳句里,是否也依托了这樱花的烂漫呢?

在这浪漫的季节里,伊藤博文本该领略未来的希望,但此时的他,心头却感到莫名的压抑和沉重。

因为他已经看到了西乡隆盛写给明治天皇的那份“请罪”的表章!

在这份表章中,西乡隆盛首先倒了一番苦水,称自己归隐后专心办学,不意却遭到奸人忌恨,屡遭行刺,“幸赖皇天佑护”,未遭毒手,而在得知行刺者皆为东京警视厅派出的警察时,“骇异莫名”,“不胜惶恐”之后,反思了一下自己的行为,“遂上表请罪”,称如自己犯法有罪,“当请陛下诏告天下,明正小臣之罪,以国法处置”,则自己“虽死无恨”,不必浪费国家宝贵的警察力量,若自己没有犯法,并无罪过,则请天皇“严惩肇事及幕后主使之人,以安臣下之心”。

西乡隆盛的这份《请罪表》一经公布之后,立刻便在日本朝野上下引发了轩然大波。

伊藤博文知道,今天明治天皇突然召见自己的目的,应该就是为了这件事征求自己的意见!

伊藤博文深深的明白,以明治天皇对自己的绝对信任,如何处置,就决定在自己的一念之间!

“伊藤阁下,请随我觐见天皇陛下。”天御侍武官(宫廷侍卫)的声音传来,惊醒了陷入沉思之中的伊藤博文。

伊藤博文跟着侍武官来到了大殿之中,此时明治天皇正端座于大殿正中的幕帐之中,一张脸隐藏在黑暗之中,完全看不出面目来。

看到伊藤博文前来,明治天皇冲侍武官点了点头,侍武官躬身行礼退出,大殿之中,只剩下了天皇和伊藤博文两人。

明治天皇从宝座上起身,走出了幕帐,来到了伊藤博文的面前,他打量了一下一身西式燕尾服垂首而立的伊藤博文,眼中竟然现出了热切之色,好似儿子见到父亲一般。

伊藤博文虽然没有抬头,但他仍然能够感觉到,明治天皇望向自己的热切目光。

伊藤博文向明治天皇行觐见礼,明治天皇这才回过神来,他抬了抬手,用略带沙哑的声音说道:“爱卿平身。”

伊藤博文礼毕,静静地等待着天皇的垂询。

“今日朕召爱卿前来,就是想和爱卿随便聊聊,爱卿不必拘礼。”明治天皇和颜悦色的说道。

伊藤博文抬起头来,看着明治天皇,和一身西装革履的他不同,明治天皇今天并没有穿他平日接见臣子时经常穿的军礼服,而是穿了一件较为休闲的和服,腿上是一条灯笼裤。他的身材本就矮小,又穿上这样一套有些宽大的衣服,走起路来摇摇摆摆的,活象一具玩偶商店里的人偶。

“今年的樱花开得晚,凋谢得却有些早了。”明治天皇望了望窗外,此时一阵劲风刮过,大量的樱花花瓣纷纷飘落,好似雪花漫天飞舞一般,远远望去,给人一种严冬提前到来的错觉。

“不知日本的国运,会不会也如同今日这樱花一般,在刚刚绽放之际,因意外而至的狂风摧残,凋谢飘零。”明治天皇叹息了一声。

“陛下说笑了,帝国的各项事业已然走入正轨,国运正蒸蒸日上,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伊藤博文感觉到了明治天皇内心深深的忧虑,立刻安慰他道。

“伊藤卿,西乡卿上的表章,你已经看过了,朕想知道,你对此是怎样的看法。”明治天皇直截了当的问道。

“臣一直是反对搞这种政治暗杀的,陛下应该清楚。”伊藤博文坦言道,“诚如大久保阁下所言,‘兴一善不如除一恶’,如此手法,确实可以达到最快清除政敌的目的,但却易使天下之士胆寒,长此以往,民心必失。”

“伊藤卿说的是,朕也以为,大久保卿这一次做的,有些过了。”明治天皇叹息了一声,又问道,“可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伊藤卿认为,当如何善后才好?”

“臣以为,陛下当下诏安抚西乡君,并向西乡君示意要严厉追查幕后主使之人,以安萨摩及天下士族之心。”伊藤博文叹道,“至于是否真的追究,陛下当量力而行。”

“这么说,伊藤卿也认定,大久保卿是幕后主使之人了。”明治天皇的神情变得有些激动,眉头了跟着皱了起来,两撇黑色的小胡子一动一动,显得很是可笑。

“大久保卿,你可知你如此胆大妄为,给朕,给国家带来了多大的麻烦么?”

明治天皇说着转身,来到了自己的御座前,打开一个文件盒,将里面的一张画取了出来。

他仔细的看着这幅画好一会儿,才转过头,将手中的画向伊藤博文扬了扬。

“伊藤卿对这个人怎么看?”

伊藤博文快步上前,从天皇的手中接过画看了起来。

画上是一个身穿官服的年轻乾国官员,他眉清目秀,仪表俊伟,正襟端座在一张椅子上,目光望向前方。虽然这是一张从西方报纸临摹下来的铜版画,但却画得十分生动传神。

伊藤博文一眼便认出来了,这幅铜版画上画的是谁。

林义哲!

“这是一位非常优秀的乾国官员,也曾是帝国最大的阻碍和最危险的敌人。”伊藤博文将画像还给明治天皇,说道,“臣一直认为,只要这个人还在福建,帝国就不应当向台湾发动进攻。可惜……”

伊藤博文再次叹息了一声,缩下了后面的话。

“朕也小看了这个人,征台之役失败,朕和大久保卿也有责任,不能全责怪前线将士。”明治天皇看着伊藤博文说道,“伊藤卿当初的反对,是有道理的,可惜朕未能听从伊藤卿的话。”

听到明治天皇的这句话,伊藤博文的心一阵紧缩。

明治天皇的这番话表明,他已经对大久保利通的行为产生了厌恶!

“伊藤卿,朕听说林义哲是乾国名臣林绍穆的孙子。是这样么?”明治天皇突然又将话题转到了林义哲的身上。

第一百零八章东瀛英主

“是的,陛下。”伊藤博文答道。

“此人还有兄弟吗?”明治天皇又问道。

“据臣所知,此人有一位兄长,但因政见不合,早就断了联系,这一次他的葬礼上,也未见其兄长前来。”伊藤博文回答道。

“伊藤卿,这个人会不会还有一个双生兄弟呢?”明治天皇不动声色的又问了一句。

伊藤博文听到明治天皇的这一句问话,猛然想起上一次在大久保利通那里看到的林逸青画像,不由得打了一个寒噤。

难道……

“臣在大久保君处听说过这样的传闻,大久保君委托柳原君在乾国暗中查访,现在还没有得到消息。”伊藤博文说道。

“这么说,大久保卿已经知道这个人了,但却没有采取行动,真是奇怪。”明治天皇有些不满地说着,从文件盒当中取出了一张剪报,递给了伊藤博文。

“这是权典侍(即柳原爱子,柳原前光的妹妹)从外国报纸上剪下来的,朕命人做了翻译,伊藤卿看看吧。”明治天皇不动声色的说道。

伊藤博文接过剪报只看了一眼,眉头便紧皱了起来。

这场简报上刊载了一幅大尺寸的铜版画,内容是一位乾国官员在举行订婚典礼的宴会,铜版画下面是三张较小的两男一女的半身像。

铜版画的标识文字已经给翻译了过来,标注的内容是:“乾国驻日本公使何儒章先生为自己的妹妹何韵晴小姐举行的订婚典礼”。三张人物像下面,分别是“乾国驻日本公使何儒章先生”、“鹿儿岛海兵学校教官林逸青先生”及“何儒章的妹妹何韵晴小姐”。

伊藤博文又看了看铜版画和画像下边的文字说明,说明的内容是何儒章在鹿儿岛的乾国领事馆举行了盛大的酒会,为自己的妹妹何韵晴举行订婚典礼,新郎也是乾国人,名叫林逸青,现在鹿儿岛海兵学校任教。二人相识是何小姐在鹿儿岛不幸染病垂危,林氏精通医术,将其治愈,二人因此得生情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