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崛起之新帝国时代-第7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除向风海峡外,加勒比海还有许多其他入口,但这些入口没有一处能够摆脱远程的麻烦的绕航,而向风海峡较其他任何一处入口都更接近巴拿马地峡。因此,凡能以一支适当的海军舰队做为手段依托附近的强固海港控制住这一海峡的国家,便位于任何一支来自海外的可能于地峡作战的兵力的后方,并从侧面威胁着这支兵力的交通线。对美国来说,向风海峡尚有另一价值,它是纽约至地峡的直接航线;而对控制这一海峡的欧洲国家来说,其所有的航运都可在该点汇聚,由此便可获得一条通往巴拿马和中美洲的最短和最少暴露从而也最易防护的通路。一个国家一旦控制住向风海峡,它不须过分分散其兵力或暴露其已经在前进的分遣队和主力之间的交通,便能延伸至海地东端的萨马纳湾,从而也控制住莫纳海峡,这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因为莫纳海峡毫无障碍,如果未加守卫,则不必绕航波多黎各。但须指出,这些交通线如此延伸便会很长;而在海地和圣多明各北侧还有许多港口从侧面威胁着这些交通线,而且就其位置而言,很可能为敌方巡洋舰用来对补给船等等进行骚扰。在目前政治占有的情况下,这样使用海地的各港口,对于占优势的海权这个总体问题来说,只不过是小事一件。这些港口均未设防,既不能为交战国提供当地基地,也不能提供资源。”

“用以控制向风海峡的最佳海军位置,无容置疑位于古巴岛的东端;因为它靠近该海峡的最窄部分,而且古巴是个大岛,可望以其资源有力地支援防御和维持海军场站。在这一地区的圣地亚哥则是可以用为这种据点的最佳港口;但在美国的考虑之中,它却被关塔那摩所代替,关塔那摩也是一处极为优越的位置和港口。位于古巴北侧同一经度的尼佩湾也有质量极为优越的港口,但不像圣地亚哥那样已有人殖民。圣地亚哥和关塔那摩更靠近巴拿马地峡,就其位置来看,它们斜对牙买加可对该岛的金斯敦港进行牵制,因而具有特殊的可取之处。”

“金斯敦和圣地亚哥这两处据点,就其态势而言,都能控制向风海峡。但须指出的是,尽管圣地亚哥由于靠近这海峡,最适于阻拦敌人通过,但牙买加的位置以非武装船只或劣势兵力从古巴夺走了将海峡完全用作驶往巴拿马地峡的直通的航线。从欧洲驶往古巴南侧的船只可以受到圣地亚哥的保护,就像沿岸航船受到保护一样。假如英国同占有古巴的国家发生战争,如双方兵力相等,古巴可以对其敌人封锁向风水道,而自己则保有一条内部交通线;但其商船和补给船却不能沿此线航达巴拿马地峡,除非有强大的护航舰队护航,因为牙买加从侧面威胁着这一航线。另一方面,英国的两个主要海军场站百慕大同牙买加的交通线则只能通过莫纳海峡这条航线较之通过向风海峡要长三百海里或是通过其东的更远的航路;如果波多黎各为敌人的兵力所掌握,而双方兵力又假设相等,则通往牙买加的所有交通线,特别是来自哈利法克斯和百慕大的交通线,必将受到严重威胁。因而,在拥有牙买加的英国同掌握古巴和波多黎各的国家之间,位置优势则属于圣地亚哥的占有者。”

“在一个社会不发达、政治上半开化的国家里设置军港,其弱点就如在很小的岛上设置军港一样,会受到同样的非难;这样的军港没有富足繁荣的地区为其后盾并提供资源,因而必须经由水路从本土取得支援。”

“古巴的西端以其优势的位置控制着进入墨西哥湾的两条水道,从而控制了墨西哥湾的整个入口。这一控制以哈瓦那为中心,故哈瓦那便成为通往墨西哥湾的锁钥,尽管易遭基韦斯特的挑战。古巴岛的伸展,使哈瓦那这一力量向东延伸,该岛以其全长将大西洋同加勒比海分隔开来;就其位置而言,它又将向风海峡控制起来。在强者手中,这一力量可以通过一支依托于圣地亚哥的舰队跨越其间的水域延伸至海地,以阻止敌方通过海峡。由于海地横梗其间迫使敌人只好向东通过莫纳海峡保持交通。换言之,占有古巴这一位置,便可在一侧控制住墨西哥湾;并在另一侧控制住海地的水域以及同其毗连的海峡和水道。”

“为了说明古巴这一位置的控制能力,我们不妨假设位于墨西哥湾两处入口的两处最为适宜的港口基韦斯特和穆赫雷斯岛为一个强国所握有,哈瓦那则属于敌方,而双方兵力又都相等。占有这两处据点的国家必须将其舰船分在两地,这就使其留在每地的兵力都劣于哈瓦那之敌;或则将其舰队保持在一地,这就必须放弃对这一或另一海峡的控制。简言之,哈瓦那具有中央位置通常所具有的有利条件;具有以密集兵力向任一方向运动的能力,并随之达到对这一方向的控制;而假想的敌人则须或是选择哈瓦那的这一侧,或是选择另一侧,不然便要冒分散兵力的危险。”

“由于政治局势的变化,一旦美国同古巴占有者发生战争,从美国最近的也是天然的基地彭萨科拉和密西西比河河口出发的交通必须经过哈瓦那咫尺所及的尤卡坦海峡;恰如来自大西洋海岸的船只必须经过圣地亚哥所及范围一样,除非同意放弃它们的最短航线,即通过向风海峡。假定双方的陆、海军力量相等,而古巴和波多黎各又像当时那样握在一国手中,则美国在战时如想在军事上进抵巴拿马地峡,就得进行最大的绕航,至少要绕航通过阿内加达海峡;在此之后,驶往巴拿马地峡的剩余航路自始至终或多或少都要受到两岛位置的侧面威胁。简而言之,一个拥有同美国相等海军兵力的敌人,占有古巴和波多黎各或对它们施以军事控制,或者甚至只占有古巴或对其施以军事控制,这对美国在巴拿马地峡的影响会是一个绝对的障碍。”

“这种情况是如此明显,而巴拿马地峡对于世界的重要性又是如此之大,因而,勿需赘言,除大不列颠之外,美国不能容许任何国家的海军力量对它有所超越而占有优势;因为,要想有效地控制住古巴和波多黎各所形成的障碍,不仅需要依靠占有位置,而且还需要依靠海军优势。不列颠帝国总的军事和经济情况,它同美国的商业往来,它的国际关系以及随之而来的海军政策的总的趋势,都明显地表现在其舰队部署的变动上,这就保证它同美国之间的持久和平,不管将来发生任何情况;这一和平比之它同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海军强国之间的和平都更为可靠。因而,对于美国来说,没有必要在海军力量上同英国竞争,如想以此将英国推入筋疲力竭的境地,那将是错误的政策;而英国对海军的依赖则是必不可缺的,这是它不容忽视的。”

“假如美国同一个欧洲国家发生关于争夺巴拿马地峡控制权的斗争,则占有基韦斯特、关塔那摩和波多黎各及其所属的库莱布拉,便构成一条难以克服的控制线,可为大西洋至巴拿马地峡和运河区的航线提供巨大的支援和保护,并对来自墨西哥湾各港的航线几乎完全可以确保其安全。此外,加之古巴还可能采取善意的中立,从而可以获得从陆上向关塔那摩输送物资的便利。”

“经过上述所有推论之后,圣地亚哥或关塔那摩以及哈瓦那仍然应当被视为头等重要的战略据点而加以考虑。将二者合在一起来看,假如拥有这两处港口的国家在军事力量上同敌人相等,则两港便具备海军战略为大岛港口所规定的有利条件,即拥有两条互相联系线;它们可从陆上和海上相互沟通。两港之间的陆上直接距离为四百一十英里。从海上绕航古巴西侧通过尤卡坦海峡,其距离为七百二十海里;绕航古巴东侧和旧巴哈马水道为六百四十五海里。由于这些海上距离过长,其间必须设有设防的中间港口,这些港口并不一定需要具有头等力量。这样的港口之所需要,不只是为了支援担负海岸巡逻的巡洋舰,而且还为了保卫海岸本身。古巴岛地幅狭窄,还可能突遭登陆,从而其铁路系统有被切断的危险;然而,古巴南北两岸附近的广阔浅滩,对于登陆倒不失为难以克服的障碍。”

“一个国家要想充分获得古巴这一位置所具有的有利条件,就必须改进其所拥有的攻势和守势两方面的天然力量,并开发其资源。做到这一步,则该岛在很大程度上便具备了位置、力量和资源这三大战略要素。要想充分发挥其控制能力,则圣地亚哥和哈瓦那两港便需适当加以设防,以使陆军和海军的兵力能够进行坚守;而且两港之间应有中间港口使它们得以连结起来,这些中间港口只须对海设防,构成海岸防御和海上进攻的完整配系。”

“以上这些只是我个人的一些浅显认识,总而言之,在现存的国际关系之下,美国在巴拿马地峡的优势权益还不致于立即发生问题,它在加勒比海的地位也不致遭到危害,最为重要的是,一旦发生战争,美国的海军军人们对于自阿内加达海峡至尤卡坦海峡长长的一系列位置同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的控制问题的战略关系,应当突出地、全面地、详尽地予以关注和考虑。”

当林逸青结束了这段演讲时,坐在台下的人们情不自禁的纷纷起立,热烈的鼓起掌来。

“非常精彩的演讲,不是吗?”西奥多。罗斯福一边鼓着掌,一边对身边的马汉上校说道,“不过,他为什么不讲一下他在日本或在朝鲜的战例呢?今天的演讲,始终强调的是古巴和巴拿马。其实我对他本人的战斗经历更感兴趣。”

“他是在用这种方式向我们发出暗示。”马汉答道,“古巴和巴拿马对美国来说无比重要,他深刻的意识到了这一点,希望能够通过这样的演讲,使美国政府和人民重新认识美国海军的重要性,刚才你也听到了,如果现在发生战争,美国对古巴和巴拿马是无能为力的。”

“是啊!现在的美国海军可以说是一团糟,连他这个乾国人都看不下去了。”西奥多。罗斯福用嘲讽的语气说道。

“改变就从现在开始。”马汉坚定的说着,鼓掌变得更加用力起来。

“对了,步枪协会的老家伙们也想请林逸青先生过去,不过不是演讲,而是参加一次射击比赛。”西奥多。罗斯福象是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对马汉说道。

“射击比赛?”马汉先是一愣,但马上便明白了过来,不由得笑了起来,“他们是想刁难他一回吧?我记得他们好象对报界给林逸青先生在日本的战绩的高度评价很不满,认为那场打败俄国人的战争不可以和我们的内战时期的战役相比。”

“呵呵,有没有兴趣过去看看?”西奥多。罗斯福笑着问道。他本人就是全美步枪协会的会员。

“当然要过去看看了。”马汉马上答应了下来,“不过,我如果猜的不错的话,这场比赛的结果很可能会出人意料。”

“是吗?那可更要好好看看了。”西奥多。罗斯福的目光又回到了林逸青身上,显得有些意味深长。

第二天,林逸青便收到了全美步枪协会理事会的邀请。

“感觉来者不善。”看了邀请函之后,桐野千穗皱起了眉头,“恐怕会有危险,应该多带些好手过去。”

听了桐野千穗的话,何韵晴和李思竹都是面色一变。

“你从哪里感觉到的?千穗?”林逸青不动声色的问道。

“这请柬上说,要请你观看重大战役的历史还原表演,并深度参与。如果要真切的还原历史,必然要动用枪炮,也可能使用实弹,那样的话……”桐野千穗紧盯着林逸青,“我觉得,他们肯定是没安好心的,你的安全一定会受到威胁,必须要早做准备。”

“既然这么危险,要不就推脱掉好了。”听到桐野千穗这么说,李思竹不安的说道。

“不去的话,显得我怕了他们,正好给他们落下诋毁我的口实。”林逸青拿起了那张邀请函,冷笑了一声,“其实我早就预料到了,他们会来这一手。”

作为一名熟知历史的穿越者,林逸青对全美步枪协会是早有了解的。(未完待续。)

第一千零二十二章会长谢尔曼

在林逸青原来的历史时空中,全美步枪协会(NationalRifleAssociationofAmerica,简称NRA)被称为“美国权力第四极”,拥有约400万注册会员,是美国最大的枪械拥有者组织。该组织自居为“美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民权维护组织”。虽然很多人对此嗤之以鼻,但在该组织成立之初,绝大多数美国人还是很赞同这个看法的,更有甚者,全美步枪协会还暗暗与那个时代美国的一项国家政策相吻合。

世界各民族虽然千差万别,“北方人骁勇善战、南方人善搞经济”却似乎是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公理。诡异的是,这个规律在美国偏偏倒了过来。南北战争爆发时,美国北方的经济实力完爆南方,仅纽约一个州的工业产值就是南方各州的总和。论兵力,北方则是南方的两倍以上。一打起来,北军却发现与南军血拼时总要付出两倍甚至三倍的伤亡代价,还老吃败仗。

战后痛定思痛,一些北军军官总结认为:不是因为我们无能,而是南方佬太会玩枪美国南方人自古就有所谓的“持枪游侠”文化,南北战争正好赶上了枪械进化史上一个关键时代,米尼弹、线膛枪的应用让南军这种优势如虎添翼。认识到这一点之后,北军老兵中有一个人跳出来大声疾呼:我们要让北方人,不,全美国人都学会玩枪。

喊出这一口号的人名叫威廉。丘奇,战时是《纽约时报》的随军记者,身为NRA的设计者,此公血液里就流淌着美国式尚武精神。他祖父参加过独立战争,跟华盛顿混过,外祖父则在美英战争中指挥一个连队。在耳闻目睹北军战争中的糟糕战力后,咽不下这口气的丘奇四处奔走,筹建步枪俱乐部,拉来了北军名将伯恩赛德当NRA的首任理事长,伯恩赛德把这个想法跟自己的老上司、时任美国总统的格兰特一说,立刻获得了后者的大力支持,格兰特还亲自加入这个协会,后来更出任过协会理事长,开启了美国总统成为该协会会员的传统。

格兰特对NRA之所以如此下本,是因为在那时,单兵的射击素质确实是衡量陆军战斗力的最佳标准。国民枪打得好,甚至有利于增强国际威慑能力。自此,NRA作为一个民间准军事组织,在美国政府扶持下发展起来。

然而,全美步枪协会给美国带来的困扰,也从其创立之日起就如影随形:鼓励全民玩枪,这在战时或许于国有益,但在和平年代,想想确实让人心里发毛。这个道理,美国人原本是懂的。

全美步枪协会成立后九年,同样是南北战争老兵出身的纽约州州长温盖特就宣布纽约州不再支持NRA的发展,理由是“世界进入了一个和平与繁荣的时代,步枪不再是必需的了”。在世纪末世界相对和平的那段日子里,赞同温盖特观点的人越来越多,NRA过了一段很清苦的日子。

转折发生于世纪之交的布尔战争,游荡于山林间的布尔人凭借精准的枪法把当时还是世界霸主的英国揍得十分狼狈。这样的消息让美国人重新燃起了对神枪手的热爱,NRA借此机会起死回生。在NRA建议下,美国国会设立“全国枪械训练推广委员会”,隶属国防部。该委员会三分之一的人员都是NRA的理事,这导致该委员会把许多国家资源都拿去支持NRA。数年后美国国会开始资助每年的NRA比赛项目,NRA与美国政府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此时的NRA,几乎成为一个为美国政府提供兵员的隐形军事组织。

民众玩枪热情高涨,代价是美国的治安越来越乱,随着黑手党的兴起,美国公共秩序已经有些骇人听闻。连总统在演讲时都曾遭到刺杀,美国终于出台了第一部控枪法案联邦火器法。NRA虽然在法案审议中极力反对,但最终没有阻止法案成形。遭遇惨败的NRA认识到风头变了,开始完善自己的院外游说集团,走上了靠走关系为自己续命的道路。

如果说鼓励全民玩枪,在二战前还有点增强国家威慑力的正面意义,那么在二战结束后,当国家威慑被核武这样的大杀器所垄断时,全美步枪协会似乎失去了存在的意义。然而,意义没了,组织却还在,何况NRA此时已经树大根深到了谁都不敢惹的地步了。

当然,大多数时候,全美步枪协会还是习惯于和总统别闹那么僵,在美国历史上,共有八位总统曾是该协会的会员,确实牛得可以。

正是因为全美步枪协会有这样的历史,所以林逸青也曾想要利用一下这个潜力巨大的组织,但让他没想到的是,这个组织竟然这么快就自己送上门来了。

“瀚鹏可是有计划了?”桐野千穗看着林逸青,象是猜到了什么,问道。

“不过是手痒了而已。”林逸青嘿嘿一笑。

他站起身来,目光情不自禁的转向了美国总统克利夫兰送给他的“丹蛇”金雕花左轮手枪上。

“邀请函送到了?”方桌前,全美步枪协会理事长威廉。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