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万字旗下的第三帝国-第1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干过不止一次,那时候意大利人正在满世界“诋毁”英国的不公平;英国对德意志也是无穷无尽地宣传其恐怖,以前是威廉二世和自己的英国皇室表亲干架,现在是第三帝国抡起拳头对英国一顿拳打脚踢。
    正是因为英国善于制造孤立气氛使得德意志第三帝国被迫地与意大利这个反复无常的国家走到了一起,可以说在英国的成功“包装”下德意志第三帝国和意大利都是孤独的,他们走到一起或许并不情愿,但是局势却不得不这样。
    因为军事上的胜利,德意志第三帝国有了越来越多的“朋友”开始锦上添花,这对于德意志第三帝国是一个好现象,但是……对于意大利来说,是觉得越来越雪上加霜。意大利从始至终都认为自己应该是轴心国的老大而不是德意志,墨索里尼当政党领袖为“不公平”抗争的时候阿道夫…希特勒还是一个只会在小酒馆煽动吐唾沫的小卒子,墨索里尼成为意大利元首的时候卡恩…冯…斯达克还是一个玩泥巴的小屁孩。
    不容许,尽管实力不比人,但是绝对不容许!意大利不情愿当万年老二(或许还要排在罗马尼亚和匈牙利后面当老四),他们酝酿着准备再一次为“不公平”抗争,或许这一次并不是“进军罗马”了,应该是“进军柏林”!
    意大利的躁动不安注定影响很多事情,察觉到一些蛛丝马迹的德意志第三帝国先是饶有兴趣的观察,在观察中洞悉那一连串可笑或者说可悲的小丑举动,推波助澜的过程中不断不断地推意大利一把。
    罗马帝国是吗?在很久以前是日耳曼推翻了罗马帝国并集成神圣罗马,现在也是是回到重新统治的时候了……
第一百三十一章:噢……真是不可思议(二)
    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充满着不确定因素,美国太平洋舰队的瘫痪让日本海军变得所向睥睨,没有对手的战场日本的大规模扩张成了主流。面对盟**队狼奔豕突的大好局面,一些原本隐藏在水面下的矛盾终于凸显出来。日本不欢迎德意志第三帝国扩张到亚洲,哪怕是德意志第三帝国在亚洲的扩张有利于日本对抗美国都不愿意看见。
    无论从哪一个方面来说,日本绝对无法单独对抗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美国,双方的生产力和经济实力并不在同一个等级上面。然而,哪怕是日本明白无法对抗美国,日本还是固执地不愿意让任何人cha手亚洲,其中更加别谈占领了印度尼西亚、马来亚、越南局部、澳大利亚大部的德意志第三帝国。
    德意志第三帝国已经与日本帝国达成结盟谈判,双方正式签署《轴心协约》后并没有向世界公布。从这一个微小的态度可以发现很多,尽管有“保密”这个借口,但是无法否认他们并不信任对方。那是一场诡异的结盟,双方的心里充满了排斥,暂时的共同利益却让他们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世界态势的发展无时无刻不在变化,德意志第三帝国眼看就要击败英国,欧洲已经可以说是轴心国的囊中之物,要胜利了不是吗?很多矛盾往往就是在胜利的前夕被滋生出来,通俗的说法叫内讧,更加明白一点就是有人(国家)没有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因此产生了不满。
    日本帝国与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占领分歧并不是全部,亚洲问题只是整个矛盾中的一小部份,意大利尽管在战争中获得大量好处,比如在地中海的各岛屿、东非的大量殖民地、甚至是希腊的一大片土地,可是意大利还不满足。
    意大利认为自己在战争中出了大力,他们的海军支撑起地中海的百分之八十五护航任务,非洲的意大利军队配合隆美尔的非洲军团取得了埃及的大胜……
    付出了这么多之后,意大利像极是突然醒悟了那般,不自觉地问:“这些就是我们想要的?不!我们还想要更多!”
    与实力不成比例的野心,意大利真的没有发现自己的地位,妄自尊大成了一种主流,他们真的认为自己很强大,强大到可以挑战德意志第三帝国成为轴心国的老大!
    人们在犯错时往往并不认为那是一个错误,这种现象像极是在自我催眠那样,他们无视自己军队的无能,一场又一场可以被称之为大败且败得莫名其妙的战役。可以说,意大利真的没有发现自己在拖正常战争的后腿,他们反而自我感觉良好地吹嘘:“没有意大利,我们(泛指轴心国)不会有这么辉煌的成就!”
    发觉并观察了许久之后,德意志第三帝国已经部署完毕,以前是因为战局的关系没有好的时机解决麻烦,而现在英国即将从欧洲“除名”,是时候到了解决的时机了。
    一场“改革”正在被酝酿,很有以前有人提出“欧洲应该是一个整体,那样世界将属于欧洲(他们称之为欧盟)”。事实上这个观念已经被很多人接受,可惜的是欧洲有英国的存在,这个“漂移”在欧洲大陆外围的岛屿,正是因为她的存在让欧洲充满了矛盾与战争,而现在英国快被解决了,众多麻烦之一的硬功即将被消灭,欧洲一体化重新被提上日程,德意志第三帝国将竭尽所能地去完成这个伟大的事业!
    实际意义上的欧洲一体化在公元1859年就已经开始,那时候正是“殖民化”的加强时代,欧洲各国发现了亚洲,他们的利益在那一个时代是一致的。后来,因为“殖民化”出现了分歧,以英国为主的老牌殖民强国与德意志、奥匈为首产生不可调解的矛盾,欧洲一体化可谓是胎死腹中。
    一战后欧洲一体化再次被提出,其实那个时间段正是实现欧洲一体化的最佳良机,过渡性质的“国联”开始诞生,后来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原因……。哦,好吧,其实就是英国不愿意与人分享世界霸权,国联演变成一个以英国为首法国为辅的糊弄人的机构。
    欧洲一体化其实有很深层次的历史原因,三两句话真说不清。如果从某一方面来说,拿破仑军事集团其实也能算是欧洲一体化的推动者,而英国出了大力气让“一统”行动破产。那么,是不是可以说英国“阻止”和“扰乱”历史的进程呢?呃……按照某些学者的话来说,秦国没有消灭六国就没有大一统的华夏(中国),英国则是阻扰这一历史进程的罪人?(现在英国还是欧洲的罪人,哈哈!)
    现在的轴心**事集团也是欧洲一体化的推动者,从“大局”来判断是不是可以说轴心**事集团是代表正义的呢?过去的拿破仑现在的轴心国都是以战争的手段想要整合整个欧洲,他们的敌人同样是英国,不得不说这……有点搞笑。
    以前意大利是欧洲一体化的助力,因为意大利的错误判断……也就是妄自尊大,意大利开始成了众多麻烦之一,另一个麻烦就是逐渐对德意志第三帝国有敌意的日本,噢……还要加上一个美国,或许还有更多?
    德意志第三帝国已经着手解决意大利这个麻烦,整个过程并不会太过遥远……
    日本帝国在以前绝对有诚意与德意志第三帝国进行合作,实际上德意志第三帝国、意大利、日本在很久以前就商定瓜分世界,那是阿道夫…希特勒的时代,斯达克的上台继承了希特勒的政治方针,不同的是原本商定的内容被改变了。
    在商定之时,日本为了表达结盟的诚意甚至主动进攻过苏维埃加盟共和国,也就是诺门坎战役。
    在诺门坎战役中,德意志受到邀请派出了军事观察团,种种迹象表情日本有意在此战重显日俄战争的辉煌,打通“北进”路线,同时给德意志第三帝国留下深刻印象,为结盟的重心加分。故此,日本派出参战的是精锐中的精锐,关东军的小松原23师团、“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双料王牌第七师团和全日本唯一的坦克师——第一坦克师。
    战争的过程和结果的确让德意志第三帝国的军事观察团“印象深刻”,而似乎事情并没有如日本所想,反而更加糟糕。
    1939年底德**事观察团发给柏林的战役汇报,从中可以看出德国对日本战斗力的严重怀疑。
    “小松原非常坚信他的师团能击溃朱可夫的三个师……”
    “日军的战前训练令所有在场的德**官非常目瞪口呆,日军居然主要练习白刃战和冲锋,大多数军官认为日本还以为是在日俄战争时代。”
    “日军的坦克……很难称之为坦克,且全国只有一个坦克师,战斗力难以想象。”
    “第一次战斗中日军坦克像军用罐头一样被一个个xian开,骑兵愚蠢的进攻苏军喷火坦克连,很快被全歼,日军的战术还停留在一战之前,非常呆板和僵硬……”
    “6月20日起,日军开始攻击,使用坦克师团正面强攻,步兵迂回,这简直匪夷所思,在平原上不用机动装甲部队迂回包抄,却使用步兵,完全是装甲作战的门外汉……”
    “7月4日,坦克师团基本被歼灭……(有屁股也能想出来是指日本师团……)”
    “小松原固执的不听从我们的意见,命令士兵发动夜袭,值得一提的是矮小的日军士兵装备的是一种刺刀长达半公尺多(实际为60厘米)的步枪,明显是为了白刃战而设计的,但愚蠢的密集冲锋被苏军自动火力击溃,小松原说伤亡不足一千,但据我观察不下三千人(其实为五千人),苏军战报伤亡263人……”
    “这是完全的失败了,战术的陈旧,装备也运用不得当,为了珍惜坦克居然使用步兵掩护坦克这种不可思议的战术,日军的战争水平,完全停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前。(德军官是不是想说日本与清朝的平壤战役?)”
    “日军为了显示其勇猛居然允许高级指挥官和部队一起冲锋,代价是非常惨重的,而且这完全是缺乏必要军事指挥常识的愚蠢蛮干。(他们可能还没明白,日本从战国到今天都是这样的。)”
    ……
    丝毫没有意外的,正是德意志第三帝国在观察过程中的一切让日本“暴lou”无一,得出的结论是日本不是一个好的结盟对象,日本对付中**队或许还有一战之力但是对付苏军……那纯粹是凑上去找抽!
    德意志第三帝国之所以进军亚洲已经表明一切,真的真的……德意志第三帝国从来没有把日本放在眼里,只要德意志第三帝国在亚洲有一个稳固的基地,十分认真的说,要砍掉日本向大陆的扩张简直轻而易举。
    不得不说,如果对重要的核心机密进行解析的话,德意志第三帝国绝对是“德意日”整个瓜分世界过程中的“背叛者”,但是坏人总是能够过得很好很滋润,不是吗?
第一百三十二章:噢……真是不可思议(三)
    战争是解决矛盾最好的手段,我们不能奢望有敌意的潜在敌人能够用语言好好地进行交谈。以前的历史说明了一切,所谓的商谈只不过是双方都没有准备好,任何一条产生的条约都是暂时的休战。在‘国战’的情况下,战争只能以一方的完全战败为结局,只要矛盾还在战争就无法停止。”
    世界缺少绝对的威慑性武器(既战略威慑性质的武器),大国与大国之间或许有和平,但是冲突往往比和谐来得多。没有人能够奢望有真正的‘平和协商’,那都是政治的做戏当不得真。矛盾如果能够消弭的话,那么还存在军队做什么?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自卫’性质的军队,军队之所以存在就是用来进攻的。军队从诞生那一刻起就充满了进攻性,流血、牺牲、厮杀、占领、扩张就是军队。
    “和平是粉饰的假象,人类的好斗是天性。那些在旁观的国家,他们或许并不想打仗……我们真的能相信他们会无动于衷吗?美国,这个一直不留余力支持盟国的国家,他们为什么会这么做?他们是为了让欧洲陷入尸山血海,喊着‘公平’的虚伪口号让欧洲在‘内战’中消耗,他们无时无刻不是躲避在没有战火的美洲偷笑。”
    “我们无法否认一点,也必需警惕这一迹象!欧洲的‘内战’就是美国崛起的机会。在这一场战争发生了什么事情?美国成了欧洲各国的债主国,几乎每一个欧洲国家都向美国借贷,美国的商品充斥着大半个欧洲。我们还看到一点,欧洲各国的军队甚至从某一方面来说……缺少了美国的贸易就无法作战。是的,美国在向世界销售他们乐意贩卖的一切,其中还包括我们的帝国!”
    这不是演讲,它是一份报告。日本已经将美国拖入战争之中,无论愿不愿意德意志第三帝国在美国眼里就是潜在的敌人,甚至可以说美国崛起的对手不是外强中干的日本而是德意志第三帝国为首的轴心**事集团。美国想要崛起,他们‘为战争添加柴火’的策略在日本的偷袭下中断了,自此正式拖离‘看客’的位置成为战争的‘参与者’。
    从任何一种迹象判断,美国很难与轴心**事集团成为朋友,不管是从意识形态还是政治主张上来说,轴心国必将成为美国崛起道路上的敌人,双方根本无法和平相处,最终只会走向开战。
    从始至终德意志第三帝国一直都不希望美国那么快加入战争,德意志第三帝国在战场上的每一次胜利都需要一段巩固的时间,紧锣密鼓地将胜利的果实消化,让胜利的果实成为战争的能量。可是,日本已经将美国拖入战争了,轴心**事集团必须尽快拿出一个方案,以免新的意外发生时无法应对。
    既然交战已经在所难免,那么什么时候交战德意志第三帝国必需掌握主动权,这是胜利的关键。按照统帅部和大本营的最佳设想,有两套方案等待裁决,两种交战方案是决然不同的策略,事实上他们都存在巨大的风险。
    美国是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第一生产力强国、第一战争潜力强国……好吧,美国有着很多头衔,无一不在显示美国的恐怖实力。老实说,招惹美国并不是理智的行为,甚至可以说招惹美国是脑残、白痴、智障……所有的贬义词都加上去,日本却去招惹了!
    “我们需要正视一个问题,现在轴心国没有足够的舰船进行远洋作战,我们没有有效的手段直接威胁美国本土。”约德尔看上去并不怎么忧虑,“我们(泛指轴心**事集团)早就有相同的共识,陆地的扩张需要足够的军事物资,想要更大的扩张必然需要加强对海军的建设。海军的建设不比陆军,一个师的陆军很容易形成战斗力,一艘战舰从生产到形成战斗力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国会大夏临时被更改为会议场所,坐在这里倾听的是各种势力的代表们,他们基本有一个共同的标签——轴心**事集团成员国。这些代表的心态很奇怪,他们按照军事集团的地位有着不同的表情,骄傲或者忧虑,心态所表现出来的是他们内心价值的实力对比。
    轴心**事集团的海军是绝对的弱项,各成员国之中甚至有很多是内陆国家,有些成员国则是内海国家(如罗马尼亚),这是尴尬的事情。
    意大利代表听到这里果然lou出了骄傲的表情,轴心**事集团中意大利的海军舰船最多,意大利负责起了地中海百分之八十五的护航任务。事实上,意大利代表有足够的理由表现得骄傲。
    “德意志第三帝国今年将会有四艘航母下水服役,它们是‘巴伐利亚’号轻型航母、‘普鲁士’号轻型航母、‘元首’号重型航母、‘党卫军’号重型航母……”约德尔刻意地看向海德尔,他发现海德尔笑得很爽朗,莞尔之下语气变得轻快:“我们将建设八艘轻重型航母,43年会有三艘加入服役,其余会在45年加入战斗序列。我们还将为航母战斗群必要的舰船进行布置,下面会谈到这一点。”
    意大利没有航母,这不得不说又是一个“无畏舰蒙骗计划”的受害者,而似乎意大利在看到德意志第三帝国航母群作战的成果才后知后觉地发觉上了英国佬的大当。坚船巨炮的时代已经过去,航母才是真正的海上霸主,意识到这一个严重问题的意大利理所当然地想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为此,意大利也做了相应的调整,响应德意志第三帝国的“感召”为自己量身订造了一套计划,预计将在未来五年内建造20~25艘的轻重型航母。当然,意大利人总是异想天开,那个数据并不能当真。
    从某一方面来说,因为徐阳的存在德意志第三帝国是最先意识到航母重要性的国家,可惜的是德意志第三帝国有着难以改变的缺陷,不是生产力不足而是原材料限制,尽管明白“海上霸主”的重要性也设计出航母,但是却无法大量建造。一连串军事上的胜利终于弥补了缺陷,现在德意志第三帝国已经能够调集更多的资源用来加强海军的建设,在有事先准备的前提下,以战时机制的特有条件迅速加强海军并不是天方夜谭。
    “我们现在所要考虑的是巩固现有的战果,将所有能量用到将来更加惨烈也是危险的战争之中。必须这样!我们不能将艰辛奋战而来的‘果实’拱手让人,这是不被允许的!”约德尔开始变得慷慨激昂:“为此……”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