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暗黑大宋-第47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那是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的欧洲海船,各方技术更加成熟,因此这几艘两千多吨的海船,对两人都产生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不过想一想它们的寿命,两人叹了一口气。

文彦博敢胡来,他们不敢,主动上了船,开始调查。

其实根本不是范纯仁所想像的那样。

开始时确实是用武力将几人绑架上船的,但船离开后,各自分开,关在一个密封的小黑屋子里,也没有说是去密州的。

几人关了禁闭,又以为船是驶向彼岸的,因此第二天,没有用任何刑罚,一五一十全招供了。

甚至连李家二郎做了多少不法之事,全部一一说了出来。

得到供状后,海商们才气不过,上来拳打脚踢。

但这个动武力是在招供之后,与严刑逼问,没有半点关系。或者禁闭……在这时代,谁能知道小黑屋子的厉害?

韩晋卿又亲自审问,还是如此,基本上这就是所有真相了,于是将经过写了下来,用快马送到京城。

好了,最大的难题来临了。

第764章进京

范纯仁如同被棉花塞住了嘴巴。

他想说,可不敢说。

那个牛鬼蛇神,太梗人了。

虽然他不知道具体的含义,但鬼神本来就是儒家不愿意多说的话题,况且还沾到牛蛇二字。

王巨说道:“陛下,请下诏,将李二郎与那几名家奴在密州就地处决。”

“有些过重吧,”谢景温道。

“我知道,罪当死者只有李家二郎与那两个帮凶,然而你可想过张睦的身份?彼岸是无意立国,如果有意立国,他相当于我朝各种提举司的提举使。用几条宵小的性命,也换不来张睦的冤斩!”

“而且就是这样,彼岸诸海商们的愤怒也不会平息。因此朝廷还要刻意下诏,六个相关的州府(密州、杭州、秀州、明州、泉州、广州)与朱崖军,如果是彼岸海商发生类似的案件,必须经过刑狱司复查才能判决,若是案情重大者,一律上奏于朝廷,由朝廷相关诸司覆奏,才可以判决,以免发生类似的悲剧。并且臣闻张睦有两子,朝廷可以赐予其一些七八品的职官,再给予一些抚恤,以此来平息海商们的愤怒。”

“那么文公怎么办?”

“他不能再呆在杭州了,可将他迁于池州。”

池州多山,虽位于沿江地区,但经济也不是太发达,因此银行司第一批行务,并没有选择池州。

不过池州位于长江,适宜居住,如果文彦博真的信佛,哪里离九华山也不远,去慢慢朝拜地藏王吧!但有一条,不能让他回到北方。

其实也不算太过重的处罚。

但还有人认为判得过重,判太常寺曾巩说道:“太保,这有些重了吧。”

“重?曾子固,如果你能在二十年辰光里,拿出一亿之贯捐助给朝廷,我可以向陛下请求,赐你子孙后代免死铁券!”

文彦博地位特殊,但再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呢?

实际不仅赵顼知道,有消息灵通的大臣也知道,尽管为王巨而愤怒,但海商们仍资助了章楶许多钱帛物资,不提这庞大的金银数量,就是前些年,从旱灾时的捐粮,再到王巨在两广路,以及后来对章楶的支持,这个数量综合起来,就十分吓人了。

况且非是捐助,还有市舶司的抽解,内库的榷香。

以前彼岸商贸未发展起来,市舶司的抽解并不多,尽管内库榷香也有收益,但是在内库,大臣不清楚。

直到彼岸海贸发展起来后,市舶司的抽解才正式壮大起来,逐步超前青苗法的收入,木棉司的收入,快要与整个榷盐收益相媲美了。

况且还有银行司呢。

王巨又说道:“正因为他们对朝廷有着巨大的贡献,因此遭遇到这样的冤枉,心中会更加不平,即便这样处理,我还要去密州亲自安慰。”

曾巩只是文章写得好,政治上作为并不大的,既然王巨这样说了,况且还有一个一亿多贯呢,想一想赵顼才即位时,看到一亿多的赤字,心情多憋闷吧。

这是一个国家的赤字,而彼岸一亿多贯,只是近千海商的捐助,两者是何等的悬殊。

因此曾巩乖乖地退回班列,不再作声了。

王巨去了密州。

实际大家心中确实憋着火。

王巨看着眼前几十个人,大多数都认识,其中还有几个人是他的亲信。

他说道:“文彦博是巨擘,就是有意误杀张睦,都不好处理。这也是宋朝的制度……所以未来宋朝必将灭亡,我在彼岸对官员做了种种限制。”

“那为何我们还要帮助宋朝?”刚从倭国回来的陆乐平不解地问。

“得全,你应当看一看冉闵传,民间有谚,打仗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我们内部再不和,也是内部,其他种族不会因为我们内部不和,而将我们当成不同的整体,除非利用极个别人做他们的走犬。”

王巨前世的一些香蕉人可能不知道,他们整天反华……然而正是因为随着天朝的越来越强大,他们的地位同样随着在异国提高,并且强大到一定地步,再也不会出现红色高棉与印尼那样的惨案了。

还有一些绿绿、灿灿,当真美帝倭人英猪们,将他们看成人哪,实际在他们心中这些绿绿灿灿们只是一个笑话,不过利用他们颠覆天朝罢了。真的天朝颠覆了,这些人的下场或子孙后代必然会更惨,且看伊拉克、叙利亚!

国家有多重要,可以问一问五胡乱华时的中原百姓,可以问一问元蒙南下的中原百姓与巴蜀百姓,可以问一问张献忠时的巴蜀百姓,清朝入关时的巴蜀百姓,扬州百姓,嘉兴百姓!

王巨继续说道:“虽然我不能将宋朝根本的弊病纠正过来,但这几年的作为,就是未来某个政权最好的示范,况且还有彼岸可以借鉴。这个说来太长了,长得我们都不能想像。但眼下这一百年,彼岸实际是寄附在大宋身上,才能得以成长的。不仅是迁徙的百姓,还有市场,没有大宋这个市场消化,你们认为彼岸能不能繁荣?还有,就是物资。如果宋朝将市舶司关闭起来,宋朝仍能生存,只是经济上会吃紧一点罢了。然而彼岸离开了宋朝的物资,会产生什么影响?当然,一百年后,也许将更遥远的那两块大陆开发出来,就不需要宋朝各种物资支持了。但如果眼下不纠正,你们认为宋朝还能平安存在一百年之久?”

“这个说得有些功利,再从另一个角度分析。如今你们也知道这个世界之大了,除了汉家文明之外,还有天竺文明,大食文明与欧洲文明,这些都是先进的文明。除了这四大文明之外,还有一些文明,如遥远彼岸那种文明,南海诸国的文明。文明不同,生活方式不同,致命的连人种都相差很大,象大食南部那些真正的黑色人种,以及彼岸少数棕色人种,以及欧洲的白色人种。如果我们这个族群不强壮起来,而是等着他们强壮,会发生什么?所以眼光得放长远一点。”

“太保,我错了。”陆乐平低下头。

陆乐平也没有什么错,如果不是大手指,谁能想得那么长远呢?

就象潘美灭掉南汉,然后对南汉的弊病进行一一纠正,接着发现一件奇怪的事,为何南汉国政昏暗到这地步,财政还能支持,结果就发现了广州市舶司。

实际广州真的有些悲催。

不仅仅后世黑蜀叔们的争议,比如唐朝,看到唐朝衰败,这些大食商人与黑蜀叔们将广州霸占,胡作非为。

结果让黄巢一一剿灭了,可能这是黄巢一生中对中国唯一的贡献。

王巨以前还用此比个例子,我们用好心待人,但人家未必会感恩,会用好心待我。

就如西夏,就如这些大食商人。

其实宋朝商人到了大食那边后,同样也成了乖孙子,那可能会象宋朝这般热情招待哦。

直到彼岸组成了庞大的船队,船队上又有大量武装水手,这个局面才逐步改观。

当然,这些非是潘美所知道的了,他只看到市舶司的重要,因此提议对市舶司重视并保留,而且改革了相关的税赋,这就成了以后市舶司的主要政策与赋税。

但自从潘美过后,这么多年来,那么多精英,几乎就没有一个人看到海外贸易对宋朝的重要性。

即便南宋时海外贸易那么重要,也没有得到士大夫的认可。

否则那来的明朝封锁大海之政策?

王巨又问:“那边银矿如何?”

“又找到一个银矿,不过储量正在考察,但有一件事,太保,因为银矿之利润,许多贵族蠢蠢欲动,同时倭国天皇向我提出请求,让他的使者,随我的海船来大宋拜见大宋天子。”

“他们乱就乱,如果真乱掉,我们还能用武器换银子木材呢。但有一条切记,他们可以乱,我们只能交易,也能出售武器,但不可参与其中。还有,各种技术,特别是造船技术,不得向倭国公开传教,否则不管是谁,杀无赦。那怕是杭州的商人,也要杀之!”

“行。”陆乐平答道,在宋朝境内不可以随便杀人的,但在大海上或在倭国,杀了也就杀了。

“至于倭国派使者过来,就让他们过来吧。”

“然而他们是天皇,我们是天子……”

“计较这个干嘛?不就是一些虚名吗,没有那么重要。不过这些倭人确实不是好东西,因此我让你们大肆贩运木材,他们是岛国,一旦森林大多数砍伐了,水土恶化,就不宜生存了。”

至于出兵的什么,王巨根本就没有想过。

然而这一条却是真正的釜底抽薪之计。

陆乐平又叹口气:“再过几年,张睦就可以分红了。”

现在彼岸收入,除了安置移徙百姓,或用于投资、研发,或用于农田水利建设,余下一起变相地捐给宋朝。

但随着百姓数量的增加,税赋的完善,各市收入基本都能保障其支出。而且几年后,也不用再捐助宋朝了,那么这个庞大的商业机构就会产生非常惊人的收益。

那怕王巨会陆续将一些坑矿产业拍卖给私人,一年收入也不会低于五百万贯。

以张睦的功劳,那么一年最少可以分得近千贯,再加上他本人的薪酬,一家人就可以迅速进入大康水平。

可是没有等到那一天,就被文彦博给杀了。

王巨低沉地说:“以后重点培养他两个孩子吧。”

宋朝赏的职官,只是王巨在打马虎眼,彼岸根本就没有当作一回事,但彼岸讲究的是“三公”,根本就没有什么重点培养的话,这也是王巨破例的补偿了。

王巨又嘱咐了一番。

其实王巨临行前,又重新做了安排,先行设置了四个首府,一个在吕宋岛,一个在鸟头半岛上的狐市,王巨记不起来这叫鸟头半岛了,不过这里有一个形状象狐狸的海湾,还有一条小河,于是在这边置了一个安置点,命名为狐市,这个海湾也命名为狐狸湾。另一个就在约瑟夫波拿巴湾,但也不叫约瑟夫波拿巴湾,而是叫沼泽湾,虽然这里多沼泽,但主要还是水,有水才能容易生存,因此经过数年改善,这里同样出现了一个庞大的安居点,然而最讨厌的不是这里天气酷热与蚊虫多,而是鳄鱼,好在去了彼岸的百姓是全民武装,没有让澳洲鳄形成大的危害,反过来形成了一些小规模的鳄皮产业,因此这里命名为鳄市。

只有最后一个首府引起了一些争议,大多数人想将首府定在丰市,然而王巨害怕朝廷听闻后,产生一些不好的联想,也定在了温市,并且将它定为彼岸未来全国的首府。

另外又授命黄良为临时“总统”,赵度为临时“总理”。

当然,现在一切还没有稳定下来,依然在摸索着这种新制度的利弊。

包括这次建制,同样也属于一种试验。

王巨嘱咐完了,返回京城。

其实也不算过份的处理,顶多说杀了几个为非作歹却不当死的李家家奴。

然而问题不在家奴,还是在文彦博身上。

他在回京,另一群人在进京。

富弼、司马光、刘几、程颢……还有安焘,不仅这十几名德高望重的官员,还有两百多名乡绅贵贾,浩浩荡荡地向京城进发,“为民请命”了。

第764章进京

“太保,他们进京了,”王巨刚回到家,韩韫就说道。

“好。”王巨脸色平静地点点头。

韩韫却是一脸的兴奋,与陶青他们不同,因为韩韫一直未离开宋朝,他关注的重心也在宋朝。接下来乃是最关健的一战,战胜了,不能说从此以后海阔天空,但困难要小得多。

如果战败……皇上还继续想搞平衡,那就前功尽弃了。也不是不可能,而且时间越久,赵顼想重新搞平衡的可能性就越大。除非进入王巨去陕西的倒计时,但就是去了陕西,赵顼说不定担心王巨手上兵力太多。总之,这两个三年时间很微妙,时间短了,王巨完不成任务。时间长了,赵顼猜疑心就会超过容忍心。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件事爆发得越早越好。

所以它就爆发了……

因此韩韫表情非忧反喜。

王巨略略洗了一把脸,去了中书。

老王问:“子安,事情办得如何?”

“还好吧,”王巨答了一声,又说:“王公,我要去见官家,回来后我再将详细情况说一下。”

“行,不过富公他们带着一大群主户前来京城了。”

这一群人进京速度很慢,特别是富弼,年老病弱,因此从洛阳就象蜗牛爬行一般,以无比缓慢的速度向京城进发。但这些人也无所谓,正好,一路大摇旗鼓,顺便将事态闹大。

此时这些人才刚刚抵达郑州,不要看郑州离京城很近,但没有三四天,他们是不能到达京城的。

不过对于王巨来说,也是一件幸运的事。

如果王巨未回京,这些人就到了京城,王巨种种安排必然很仓促。但现在就可以从容地安排,不过这关健的关健,还是赵顼的想法。

王巨说了声:“王公,我知道了。”

随着,他面见赵顼。

赵顼问:“王卿,海客们可有异议?”

如今朝堂两件事大家都很关心,一就是富弼率领一大群致仕的老臣,以及两百多名乡绅进京“为民请愿”。另一件事就是海商有没有平息愤怒,不是尊重海客,而是尊重海客的银子!

“还是有些不满意。”

赵顼有些沉默,王巨“折中”处理,他也同意了,实际这个折中不可谓不重,不管怎么说,文彦博身为大宋最顶级的士大夫,如今仅是一个池州的知州,若非如此,富弼岂能率着一大群人进京鸣不平?

王巨似乎猜出赵顼的想法:“陛下,有很多事,臣也不敢说,比如刑不上士大夫,其实祖宗都斩杀过一些不法的士大夫,不但祖宗,彼岸也处决了两个严重不法的干部,三名干部流放处罚。因此双方的世界观不一样,对于我朝来说,将文公贬为池州知州算是很重的,但对于彼岸来说,这样的处罚却是不痛不痒的处罚。因此臣就号召,以后着重培养张睦那两个孩子,这才平息了他们的怒气。”

“这样就平息了?”

“祖宗说齐人,现在渐渐演变成一个口号,彼岸执行的却是真正的齐人,所以提出三公,不管是谁的子女,都不会有重点培养或者刻意善待二字。臣提出着重培养,那是破例之举了,不然如何平息他们的愤恨?”

这样就平息了?

赵顼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但不由他不相信,且看那些干部部守则吧。

其实这就是彼岸新政策新思想的作用,现在彼岸还尽量封闭着,一旦王巨重新回到彼岸,则会主动放开交流,那么到时候这些新思想新观念,就会对宋朝百姓产生强烈的冲击。

但现在为了不让赵顼产生更多的联想,王巨也没有多说:“陛下,民间说,惯子不孝,肥田养稗稻。祖宗想善待士大夫,是想让他们更好地报效国家。然而善待过头了,于是士大夫不是想如何报效国家朝廷,而是无法无天。”

这只能私下里与赵顼交流一番。

如果当面说出来,王巨则会成为士大夫的公敌。

“此外还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彼岸又从倭国找到了一个银矿。”

“哦,”赵顼眼中闪过一丝惊喜。

“不过因为银矿之利,倭国有许多贵族垂涎,包括倭国天皇,所以他向海商们提出请求,让他们的使者搭乘海商的船只,出使我朝。”

“倭国皇帝不能节控之,难道倭国如唐朝的藩镇割据一般?”

对倭国的古历史王巨也不大清楚,不过根据手下的禀报,大约地了解一些,他说道:“也不全类似于藩镇割据,大约介于藩镇割据与南北朝的门阀制度之间,倭国中央有一定的集权与控制权,但各个贵族也有自己的独立权,同时豢养了大量武士,或者这么说吧,类似于安史之乱前的唐朝。所以我一介嘱咐彼岸的海商,可以参与寻矿采矿,但不用去控制这些坑矿,银矿挖出来,冶炼好了,用我朝的商货与交换。那么无论这些贵族为了这些银矿打得头破血流,不会影响海商交换金银,相反,不管是谁控制了这些银矿,只会想办法加速开采,以便迅速地敛得更多的财富。”

“王卿,祖宗家法也不是一无是处。”

“陛下,我朝现在已经不再是祖宗家法了,无论太祖太宗,看看边境重臣,有几个是士大夫?”王巨反驳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