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三国当王爷-第4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放心!晃必不会让将军失望!”
  入夜之后,飞龙军准备妥当,在真达和徐晃的带领下偷偷地朝谯县城摸去。
  等他们赶到县城附近,整个谯县城已经陷入了黑暗之中,只有那城头还稀稀拉拉地点着几盏灯笼,见到已经夜深,那些在城头上的士卒有些已经开始进入梦乡,殊不知一场突袭马上就要降临到他们头上。
  “公明,拜托了!”真达向徐晃一抱拳,义无反顾地带领着挑选出来的突击人员就没入了黑暗中。
  徐晃默默地看着城头,身后事剩下的二千九百名飞龙军们,他们静静地站在战马旁边,等候着出击的命令。
  离谯县城越来越近,一路上的壕沟和陷阱都很轻松地躲了过去,真达小心地注视着城头地动静,还好上面的人根本就没有发现城下的异样。
  “将军,前面就是护城河了!”探路的兵士低声报告道。
  “分队梯次前进,泅水过河!”负重全副武装进行泅渡这是必练的项目,真达不禁又对刘宠地先见之明钦佩不已。
  百人的队伍分成十队,在一个十来米的正面上,分批次泅过了护城河。
  等过了河,谯县的城墙已经触手可及,数条专用的爬墙的工具飞射而出,不一会就见到数条黑影延着城墙攀附而上,他们选择的这段城墙是防守最薄弱的地方之一,隔城门还有些距离,加上也没有要受到袭击的消息,所以并不算是重点守备地地方。
  真达身先士卒,是第一批爬上城头地人之一,他刚露头,忽然一双惊恐的眼睛正对着他,原来是一个守城地士兵正好醒来。
  “咔嚓!”真达迅速地伸出手去,捏住那人的喉咙,一使劲,喉管应声而断,他自己迅疾地越过城墙,轻轻地扶住,小心翼翼地放倒,防止他发出声音惊醒了其他的人。
  一刻不到,百人的突击队伍已经全部上城,黑压压的一片,占据了这段城墙。
  真达用力地一挥手,百人如同一人般,随着他向城门处冲去。
  黑夜中这百余人的队伍就像是一支无声的杀神,只要遇到活人就是一刀,稍远的就是一箭,根本不留活口,他们杀人的时候都几乎处于无声状态,不一会,城头上就听到阵阵惨叫声。
  终于有人发现了这里的异样,大声呼号起来:“敌袭!”“敌袭!快示警!”
  一时间城头上乱成一团,守城的士兵纷纷从睡梦中惊醒,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有些人居然被自己人践踏而死,这样使形势更加混乱。
  真达就是需要达成这种效果,等靠近了城门,他分出一队人去夺取吊桥,自己率领剩下的勇士,向着城门杀去,他的目标是控制城门,为大部队打开进城的通道。
  “快冲!给我杀光他们!”一个军官模样的人开始指挥守军向突袭的刘宠军发动了反扑。
  真达眼睛一亮,锁定了那个军官所在的位置,手中的弓弩毫不留情就是一箭,这个刚才还在叫嚣着反击的军官立马就去见了阎王。刚刚组织起来的守军一哄而散,反而给真达让开通道来。
  杀声阵阵已经隐隐约约地随风飘来,听到这喊杀声,徐晃知道真达已经动手了。
  “上马!”一声低喝,剩余的飞龙骑们跨上了战马,动作整齐划一,一股杀气冲天而起,战马不安地打起了响鼻。
  徐晃眼神定定地望着城门的方向,等候着报信的火焰。
  他并没有等待太久,黑夜中一道冲天而起的火焰跳跃了出来,正是城门的方向,心头的石头落了下来。
  徐晃拎起大斧,大声吼道:“弟兄们,飞龙军的威名从今天我们的手中开始!”
  说完斧尖一指城门的方向。
  “杀!”飞龙骑们积累已久的杀气喷涌而出。
  眼前闪过一道道矫健的身姿,真达松了一口气,骑兵杀入城中,这场战斗就胜利了一半。看到数千人的骑兵冲杀进来,守城的兵士不由倒吸了一口凉气,再也提不起战斗的勇气,加上又没有指挥,很快形成了溃败。
  飞龙骑一路几乎是畅通无阻,杀向了郭贡的府邸和城中各处重要的所在,谯县城到处都充满了杀气,到处都是厮杀声。
  经过一夜的战斗,等天亮的时候,整个谯县已经落入刘宠军手中,包括那个豫州刺史郭贡,也被从府邸中抓了出来。一听到有骑兵杀进来的消息,他正要逃跑,却没想到被杀来的飞龙骑候个正着。而城中守军在飞龙骑颁布投降不杀的命令之后,也纷纷放下了武器,等候处置。

第一百零八章 围城打援
  当郭贡被押到真达和徐晃面前的时候,才搞清楚到底是谁袭击了自己,原来正是他名义上的上司豫州牧刘宠。
  “你就是郭贡?快给郭大人松绑!”真达上下打量了郭贡一眼,因为逃跑的时候太过于匆忙,他根本就来不及穿衣服,所以当被押上来的时候,还是一副衣衫不整的样子。
  临行前刘宠有交待要善待此人,毕竟想要尽快地稳定谯郡的形势,还需要此人的配合,所以一将他押上来,真达就叫人给他松开了绑。
  “正是鄙人!吾乃豫州刺史,乃是殿下的属官,不知你等兴兵到此,有何贵干?”郭贡肚子里面一肚子的气,之前那些大兵根本不管他自称什么刺史不刺史的,恶狠狠地一把就把他捆翻了,被关在一个满是污水的地方,让他心里面十分不爽,此时见到真达客气,顿时恶从胆边生,还摆起官威来。
  看到郭贡在下面表演,真达不禁觉得好笑,此人真是不识抬举,已经沦为阶下囚了还要摆架子。
  “哼!你还有脸说是主公的属下?那主公就任州牧之位数月之久,也不见你前来道贺?主公要你前往觐见,你又是如何做的?”真达反驳道。
  一听真达语气十分不善,郭贡的脾气腾的一下就下去了,他只想当自己的土皇帝,当然不想被刘宠所制了,不过现在情况已经不同了,人在屋檐下,也不得不低头了。
  “我!我!……”郭贡哑口无言,只得低下了头。
  “郭大人也不必过于惊慌,只要大人肯戴罪立功,主公就会既往不咎。说不定郭大人到时还能高升,可不要忘记我呀!”见郭贡的气焰已经降了下去,真达又诱惑道。
  “戴罪立功?还望将军指条明路给我。”郭贡一听还有机会,连忙向真达请教。
  真达不置可否,反而问道:“先生乃是堂堂豫州刺史,难道还需要我这无名小卒教?”
  听真达这么说。郭贡转念一想,已经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连忙上前道:“请真将军转告州牧大人。郭贡愿为大人效犬马之劳。”
  “好,郭大人,有你这句话后面的事情就好多了。”真达高兴道。
  其实这么做的原因主要是让郭贡心甘情愿地将谯郡的兵权交出来,没有他的配合,谯城里面放下武器地那么多守军是不会心甘情愿地为刘宠效力的,毕竟紧接着可能面对曹操的攻击。所以还需要这些守军的配合。才能守住。骑兵的作用主要还在于突击上,而不是消耗在无意义的守城战斗中。
  有了郭贡地配合,谯城的守军的整编很顺利,三万人地守军部队要不是乘夜里进行突袭,一举攻占了郭贡的府邸,使守军失去了指挥。要顺利地攻下此城,可不是容易的事情。
  “公明,这骑军就交给你指挥了,守城军还需要我来弹压,郭贡此人我也要带在身边。”真达将飞龙军的指挥权交给徐晃,自己只带了二百亲卫,亲自统帅新归附的谯郡守军。
  “好的,将军,有我率骑军为您压阵。这些人翻不起什么浪来。”徐晃说道。
  “嗯!主公他们这时候应该也要出发了。曹操那边地情况。就拜托你了,多派些斥候。务必侦查出曹军地动向。他们隔得比较近,一日间就能到这里了。”真达吩咐道。
  “没问题。”
  就在真达和徐晃开始紧张地布置谯县的防务的时候,刘宠率领的主力也开始大张旗鼓地向谯城挺进了。
  这次随他出征的有许诸,典韦,李博,钟离四个营,再加上辎重和后勤的民夫共三万人,号称十万,以典韦为前锋,徐庶为军师,许诸,钟离两营为中军,李博为后卫,全军浩浩荡荡向谯县而去。
  这次行军一点也没有隐藏,大军刚一出动,各路诸侯地探子就将出兵的消息给传了出去,曹操的也不例外。
  沛国城
  “什么?十万大军?数量可靠吗?”曹操接过送来的情报,大吃一惊,不到一年的时间,这个陈王殿下的发展速度大大出乎他的意料,本来以为只不过是个小小的陈国王爷,准备等秋收已过,就去收拾他,没想到这几月他吞并汝南,又朝见天子,混的风生水起。此次进击沛梁两国,主要地目地也就是为了遏制刘宠的发展,再等拿下谯郡,就可以在战略上对其形成半包围,取得形势上地优势,到时候分几路大军进击,以刘宠的那点兵力,四处烽火,又怎么抵抗。
  不过曹操的算盘虽然打得响,刘宠也不甘示弱,居然发十万大兵率先夺取谯郡了,加之其本身就是豫州牧,谯郡本来就是豫州之地,在道义上又占据了高点,夺取谯郡更加名正言顺了。
  “十万?主公不必当真,想那刘宠主政也不过区区数月,就算他取得了汝南,收编了一些黄巾的战兵,全军加起来顶多也就七八万人,还要分路驻守各地,此次能出动三四万人,就算是了不得的事情了,根本就不可能有十万人,就算有也是些乌合之众,又怎么和我军训练有素想比。”郭嘉在一旁分析道。
  “奉孝所言甚是,不过刘宠此人自去年一战之后,颇有些胆略,此次出动兵马,想必也不会仅仅是为了个谯郡吧?”曹操对于刘宠出击的动机有些吃不准。
  “疑兵之计尔!刚接获他已经派骑兵夺了谯城,后脚他出兵的消息就传来了,我分析他这是害怕。”
  “害怕?”曹操自然想不到这疑兵就是针对他的,郭嘉自然了解曹操多疑的性格,所以才这么说。
  “嗯!主公,刘宠虚张声势还不是害怕咱们知道被他多了谯城,必然抢先发兵去夺。从咱们这里到谯城骑兵一日都不需要,步兵也就一日多的光景,自然比他要快。但如果咱们知道他已经亲率数万大军前来支援,只要稍有迟疑,就能给他争取到时间。只要在他到达之前,谯城还在他的手中,咱们就陷入了被动的境地了,内有守军,外有援兵,这谯城自然就固若金汤了。”郭嘉不愧是曹操的首席谋士,对于刘宠的动机分析得十分透彻。
  “哈哈!刘宠小儿可打错算盘了,有奉孝在此,他的这些小伎俩又怎么瞒得过。”曹操显然也想通了是怎么回事,得意地哈哈大笑。
  “主公谬赞了,不过虽然识破此计,对刘宠也没什么损害,不如咱们将计就计。”郭嘉微微一笑。
  “将计就计?奉孝有何高见。”曹操一脸期待地望着郭嘉。
  作为首席谋士,郭嘉真是智计百出,短短一刻已经想出了一个对付刘宠的计策。
  “主公,既然刘宠要虚张声势,自然对我军兵力有所忌惮,我军强,他军弱,我军乃是身经百战之士,多是从军多年的老战士,而刘宠军虽然也经过几次大战,但实力想必比我军还是差了很多。所以不如咱们来一个围城打援,争取在野外消灭其主力,等其主力一灭,不仅是谯城可下,其余几郡想必也会闻风而降。”
  “奉孝此计大妙!”郭嘉还没有说完,曹操一拍额头,称赞道。
  “不过此次出兵,因为粮草不足,我军人数也不多,统兵大将也只有曹仁,曹纯,两人,夏侯兄弟驻守衮州,想要调过来,一时半会也赶不到,不知奉孝有何高见?”
  此次进攻沛国和梁国,曹操所带的兵马并不多,如今留在他身边的也只有精兵五万人而已,另外在梁国还驻扎有李典和乐进贰万兵马,总数只有七万,和刘宠的兵力对比起来,从人数上讲也差不多。只不过刘宠军中有三万是新收编的谯城军,自己的本部也只有三万三千多人。
  “这的确需要从长计议,不过主公如今当务之急应是迅速出兵谯城,在刘宠赶到之前,率先造成围城的迹象,这样才能有机会消灭他的援军。所以还请主公速派虎豹骑出击,堵住谯城守军的退路。”
  “好!我这就让曹纯出击,想必他等这个报仇的机会也已经很久了吧!命令大军随后开拔,一日之内咱们要赶到谯城下寨。”曹操命令道。
  顿时数万大军向着谯城的方向滚滚而来。
  一时间谯郡的形势骤然紧张起来,几乎同时有两支大军都在向谯城挺进。

第一百零九章 将计就计
  “主公!曹军已经动了!”徐庶拿着最新的军报向刘宠走来,虽然曹操的行动在他的意料之中,但疑兵之计一点也没能迟滞曹军的行动,这颇有些让他有失算的感觉。
  “嗯!”刘宠的反应倒是没有徐庶那么大,其实作为穿越人士,了解曹操历史的他,知道有郭嘉在其身边的时候,曹操的疑心还没有后来那么大,对于别人的意见还是能够采纳的。所以这个疑兵之计成与不成,刘宠本来就没有放在心上,要是成了,能够让曹军的行动迟一些,自然就可以为自己多争取一些时间,要是没有成功,那也没有关系,既然走了这步棋,他就没有想过可以轻轻松松过这一关。
  “主公,这件事或许还有蹊跷之处。”徐庶见刘宠不置可否,想到了另外一种可能性,既然曹操已经知道谯城被刘宠攻破了,而且自己这方已经派出了实力强大的援军,以之前侦查到的曹军的情报来看,曹操在沛国的军力并不是全部的主力,就算其在梁国的李典乐进部急速的靠过来,也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没有道理曹军会如此迅疾地全线扑上啊!除非他们有别的目的。
  “元直有什么想法?”刘宠见徐庶欲言又止,开口询问道。
  “主公,曹操此人用兵虚虚实实,让人很难琢磨,此次说不定是他将计就计,想要围城打援,攻我军必救得谯城,利用我军后到的劣势,在途中某处设下埋伏。试想一下,如果我们毫无防备,被其在途中以逸待劳,那后果不堪设想。”徐庶分析道。
  “的确会有此可能!”刘宠也大吃一惊,对于曹操的实力他从来不敢低估,这种围城打援的可能性非常之大,曹操此人用兵狡诈。有便宜肯定会占。只要在野战之中消灭了我军的主力,那么那些城池还怎么能坚守下去。可如果不加速前进的话,在援军没有赶到之前。以真达和徐晃手中的三千骑兵能够守得住城池吗?虽然郭贡已经答应配合,但那些守军只能在战事顺利的时候使用。如果得知援军迟迟未到,在曹操强大的兵力压迫下,没有了希望地他们很可能会倒戈相向,那飞龙军地境地就相当的危险了。
  “元直有什么计策可破此困局?”刘宠望向了徐庶,想看他有什么好的计策。
  “主公!请看此地!”徐庶指向一条支援谯县地必经之路。名曰喇叭谷,因为两头宽,中间窄,形状像喇叭而得名,大概有三四里长。
  “嗯。喇叭谷这里的地形十分适合伏击!元直难道想说曹操会在此伏击咱们吗?”刘宠地目光随着徐庶的话,盯在那里。
  “不错,既然曹操想有心算无心,此地是十分合适的地方,过了此地到谯城就是一马平川,已经没有了伏击的条件,而在此地之前的几个地方,虽然也可作为伏击之地,但从为将者地心理上说。如果前面几个地方都没有遇到伏兵。而此地一过又是再也不适合埋伏的地点,自然会更加松懈。可在我们最松懈的时候。曹军此时出现,可想而知对我军士气的冲击会有多大,所以据我的分析,此地最有可能作为曹军设伏地地点,如果我们从此通过的话,一定要加倍小心。”徐庶分析道。
  “那有何办法可以避过呢?”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现在这种情况就有些这样子的味道,前面有曹操这只大老虎挡路,但又不得不去与他相遇。
  “主公,我有一计,可以让曹操来得去不得。”经过紧张的思考,徐庶胸有成竹道。
  见到徐庶那充满自信的微笑,刘宠心也定了下来,此次随他而来的有一万经过特种训练的精锐,还有一万以特种卫士为骨干的精兵,都装备了己方最好的兵器,盔甲齐全,虎贲和武贲两卫更是人手一把连弩,如此强大地火力,也不是没有和曹军一战之力。
  “可如此之早和曹军死拼,那我们地连曹抗袁的大计岂不是无法实行了吗?”刘宠转而忧心道。
  “主公认为就现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去找曹操结盟,他又会愿意么?只有让他知道现在我们地实力已经有多强,他才会有忌惮之心,转而和我们一起对付那些小的诸侯,将最后两军的决战放在最后,这才是结盟的基础。没有实力作为后盾,想要和他结盟,连门也没有。而且此战就算是我们战胜,也不要穷追猛打,只要让曹操知难而退就好了。毕竟两败俱伤的话,曹操还有足够的实力恢复,而我们手中的兵力可是越用越少,不如留着捏软柿子。”徐庶一口气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
  一听徐庶的分析,刘宠也知道结盟的确是这么回事,在他的记忆中,二次大战的时候,希特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