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汴京情事-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汴京情事》
作者:宋家桃花
===============

 
    第1章 楔子(大改)

  盛宁元年,太子赵敬称帝,定居汴京。
  尊嫡母徐氏为太后,奉诏追封生母周氏为宣太后,附葬帝陵。迎先师王氏嫡孙,太子正妃王蕙为后,又立侧妃谢氏长女谢蕴为妃。同年,王氏诞嫡长子恒。于盛宁三年,又诞女,取名妧字,赐号晋阳。
  赵敬是个明君,更是一个君子。他早年师承王松,又有谢玄相辅,底下能臣辈出,自是江山稳固,海晏河清。
  而今春秋过了大半,谢妃薨,敬帝崩。
  太子恒继位,改年号永安。尊生母王氏为太后,胞妹赵妧为晋阳长公主。继以王氏为师,谢氏为相。
  而那一桩旧岁里的情意,也与那春秋掩埋在了红墙里。只又数今朝,哪家欢笑哪家愁,罢了。
  永安四年,汴京城出了两桩事,一是说那晋阳长公主赵妧与那户部侍郎徐修和离的事,另一桩便是那秦家的老姑娘嫁人的事。
  ———
  正是三月好春日。
  燕子归来,百花重开,是为一年循环。
  而赵妧坐于廊下,她的手中并未握着什么东西,只抬着眼瞧着那云、那天,那燕儿翩跹。
  却不知在想些什么。
  谢亭来的时候,并未着人通传,如今见她这幅模样,便也轻轻笑了笑,“外头热闹的很,你倒好,关了大门,什么事都没了?”
  赵妧着眼看去,把脸儿一抬,是楞了半响,才又听见那声声锣鼓,是喜庆的声音,约摸有几分距离。
  她如今已二十有二,身材高挑,体态丰腴,往日娇矜的鹅蛋脸,如今却多带了几分端庄从容与着几分天家高贵。
  她把眼转向谢亭,也笑,“旁人娶亲,与我有什么事?”
  谢亭走到了面前,她弯了几分腰身,面上端的一副促狭,“哦?那轿子里坐的是秦清,如此。。。你也无事?”
  赵妧的面上的笑顿时便凝住了,她眉眼微垂,双手交握放在膝上,声也低了几分,“我与他早没干系,旁人婚假,与我。。。何干?”
  她这话说的甚是淡然,面上也端的一副正颜。
  可她的心里却还是不可避免,有几分难说滋味。。。她的手拂过衣摆上的花样,眼投到那高高围墙一处。
  赵妧摇了摇头,他。。。竟如此等不及吗?
  她想起那日和离时,徐修握着她的手,与她说的那些话——却不曾想,如今时日才过月余,他却要另娶她人为妇了。
  那锣鼓声早已没了,只留有几分余音,倒衬的这地愈发凄凉了。
  谢亭看她这般模样,轻轻一笑,“你这幅摸样,当真是无所谓?”
  赵妧把眼一抬,她早已过了那个肆意妄为,喜形于色的年纪了。如今听得这话,也不过是付之一笑,“无谓如何,有谓又如何?”
  她这话说完,是看着那无边无际的蓝天,“我只知。。。如今时日过得甚是舒快,这便够了。”
  而后,她看着谢亭,又一句,“你快些回去罢,免得我那表哥又要上我府里来要人了。”
  赵妧最后是又看了眼那无际蓝天,而后便把腰身一转,往屋里走去了。
  她步子走的不快,一步一步踩在那地上。
  可她的心下却没这般稳,无所谓?
  又岂能无所谓。
  只不过,那二人如今。。。皆与她无关罢了。
  赵妧摇了摇头,迈进屋里。
  而屋外是谢亭一句——
  “赵小妧,你当真不听了?这后半句话我可还没说完。。。”
  谢亭嚷了这一句,也没听的回音。她心里是好笑,却知她定是不肯出来了,百年只好唤来四惠说了起正事来,“王芝那孩子生了,也不曾见你家主子去瞧,后日是洗三礼,与你家主子说去,汴京城的妇人们都等着她大驾。”
  她说完也没让人送,拐了几弯往外去了,便瞧见王璋在外侯着。
  她心下一软,忙上前几步,“早间不是说有事?”
  王璋伸出手来,他往日是个浑儿样,如今却着一身紫色直裰朝服,腰间缀玉,面上是浓浓一股成熟男人的摸样。偏说的话还是那副浑样,如今听她一句,便眉眼含笑,与人一句,“事再大也大不过夫人,夫人,我们走吧。”
  谢亭也笑,伸手去牵了。
  她如今膝下有儿有女,早没了抱憾,临走前又往那门匾看去一眼,而后是回头与王璋说道,“走吧。”
  ———
  日子一转也就到了王芝那孩子洗三的日子,自是门庭若市,好不热闹。
  王芝是汴京城最金贵的姑娘,比赵妧还要多些,她年纪小辈分却高,几个姑娘小子见着都得喊一声姑姑。她如今嫁了那陆致之,又生了个大胖小子,自是人生得意时,如今见着赵妧,便又说起人来,“我听人说你如今过的好不快活,前头策马打草的,还养了群戏子日日听曲来。”
  赵妧挨着塌,逗着小子来笑,小子尚只能朦胧睁着一双眼,小小一双手握着拳朝中空着轻轻挥着,逗的赵妧好不开怀。
  她一面是拿着小玩意逗着人,一面是说起话来,“胖小子,你瞧你阿娘,年纪不大偏爱管人,好没意思。”
  这会时辰尚早,屋子里都是极熟的,几人闹了一通便又过了些时辰,才又来了几批妇人小姐,自是多了奉承话。赵妧便有些意心澜珊,往旁落座与谢亭几人说起话来。只觉着屋子一静,便看那秦清从外走来,在场的都是聪明的,纷纷让出一条路来,也有几个大胆的说起话来,“怎的请了她来?”
  赵妧循声望去,便见秦清正迈过过道,走到王芝那处去。
  她未说话,手中握着一碗茶。她想起那日见时,还是永安二年的时候,她知道。。。她是徐修的心上人。
  如今瞧她模样仍如往日一般,而她眉梢眼尾却是要比往日,多几分风情。
  赵妧心下总归是有些不舒服的。
  不管是为着什么,她嫁予徐修足足七年,却不曾想他这么快便娶了心上人。。。
  “我心里惦着,总觉着没给你好好相看,如今瞧你面色不错,是很好。”
  赵妧没说话,她手中握着的茶盖轻轻遮了一张唇。。。想起当初她也是领了徐修来过,那会她满腹情意,未能瞧见他眉眼不耐。
  如今他娶了心上人,自是日日舒坦。。。
  “是很好,他话虽不多待我却极好,阿芝,你可放心。”
  赵妧捏着茶盏的手用了几分力。
  她心中有几分嗤笑,是嗤笑自己选择放手,如今却还缠于往事。
  赵妧看着秦清眉梢风情,轻轻一笑。
  而后,她落盏搁于案上,终归是什么也不曾说,往外走去。
  “长公主这是怎的了。。。?”
  “还能怎么?怕是心里不痛快。”
  “可这秦氏嫁的又不是。。。”
  “我们却莫多说,那些贵人的心思我们又如何猜的。”
  赵妧这话自是也没听的,她寻了一处寂静地坐了。陆家不大,只隔了一道月门分了外内两院。。。她这会坐在亭中,看着前边绿柳扶疏。
  而月门的另一头,却传来几许推杯换盏之声。
  赵妧抬眼依着那道月门,看着那无尽蓝天处。。。想着那人如今便顶着秦清丈夫的名头,坐在男宾处。他该是开心的很,终归娶了心上人,这一回——不再有人阻拦,不再有什么皇权,亦不会不再有别人。
  唯有他二人。
  往后从头至尾,夫妇和睦,再生下一儿半女,热闹热闹。
  赵妧的眼看着那一方天地,轻轻笑了笑,在这个故事里,她原本就是一个过客。。。罢了。
  “长公主。”
  赵妧循声望去,见是秦清,她是一顿。
  而后是与人颌了颌首,声很平,“秦姑娘。。。本宫忘了,如今却该唤你一声,徐夫人了。”
  秦清仍是旧日的样子,清清浅浅,明明白白的,若不是因着那桩事,怕也是要折服于她的才情下。她闻言,眉梢略微有些疑惑,半会却又露了个笑,半弯了腰身,“公主。。。夫家,姓宋。”
  “什么?”
  赵妧有些怔楞,好似没听明白,呐呐一句,“不是他吗。。。”
  秦清摇了摇头。
  她看着赵妧,仍是很好的摸样,轻轻说来,“清只知人生苦短,过去的都过去了。而现在与将来,才是最重要的。。。”
  她这话说完,是俯身与人再一礼,“清尚还有些事,便不叨扰您了。”
  赵妧未说话,她看着秦清远去的方向,仍有几许怔楞——
  她说,夫家姓宋,不是。。。徐。
  可是,为什么?
  如今他二人再无阻拦,却为何,不在一起?
  赵妧想不通,她看着那处再也瞧不见的身影,终归是摇了摇头站起身来。
  ———
  午间用了饭,几厢就告辞了。
  赵妧坐在马车里,看着秦清与她那位宋姓丈夫正在等候马车,便又多看了几眼,与谢亭说着,“我始终没明白,她等了他七年,如今却嫁给了别人。。。为什么?”
  秦清也同人一道看着外头,“那姓徐的怎么想我是不知,可我瞧这秦清倒是真的放下了。”
  “那么如今,你要如何?”
  赵妧仍看着外头,呢喃一声,“我要如何?”
  她看着谢亭,面上带着几许笑,“我与他之间,阻拦的从来不是别人,而是一个信字。”
  赵妧把手中的帘子落下,不再看外头光景,声很淡,“走吧。”
  夜下。
  赵妧于庭院而立,她手中握着一盏酒,看着那天上明月。
  想起早些秦文与柳生唱的一段,便念起其中一句戏词来,“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
  秦文迈步进来,看着赵妧的身影,接下一句,“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栏,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
  赵妧轻轻一笑,她未转身,抬头饮尽这一盏酒,而后是一句,“秦文,与我喝一醉罢。”
  “好。”
  直到月上中天。
  赵妧却还是醒着。
  她看着已醉下的秦文,还有眼前那几坛嘉鱼酒,摇了摇头。
  赵妧靠于廊柱,看着那弯明月,心中划过无说句,却终归是什么也未说。

    
    第2章 汴京

  永乐巷,秦家。
  秦家是近些年才搬迁至这的,当家的是两兄妹。妹妹唤秦清,如今在鸿蒙书院任教,兄长唤秦渭,经商很是厉害。
  秦渭不通文墨,却爱结交读书人。今日来秦家的是两名举人,一位唤孙逾,另一个名叫徐修,两人是同乡,从临安来。
  孙逾能说会道,与人作揖,“我与徐兄从临安来,听得秦相公大名,上门请见。”
  秦渭忙称不敢,请两人上座,又道,“早听苏杭学子盛名,今日得见,是秦某之幸。不知两位兄台今住何处?”
  孙逾便答,“我们二人初来汴京,如今住在天来客栈。”
  孙徐二人不过是普通百姓,家中也无钱,如今住的也不过是最下等的客栈。商人重利,秦渭却比旁人多了几分诚,他知二人怕是囊中羞涩,却无半分嘲笑,说道,“客栈到底人来人往,怕是不好学习。两位兄台如不嫌弃,不若来我秦家小住。”
  两人哪里好意思,自是推脱了,秦渭便道,“两位兄台不必客气,秦某看两位如人中之龙,来日是必定是要入阁拜相的。”
  孙徐两人便不再推脱,作揖道谢,先回客栈整理东西。
  路上孙逾便道,“这秦家当真阔气,我听人说秦家还有位小姐,若能娶之,秦家半数家产也能得之。”半会才又一句,“可惜是个商户。”
  徐修也没出声,他素来不多话,与孙逾也只有同乡之谊。原先念在从临安来的一路情谊,如今却也没消磨的尽了,听得这话,却是半句没回。
  回的客栈,徐修自行收拾去了。孙逾瞧得,在后啐一声,也去收拾了。
  秦清回府的时候,已有些晚了。管家自把今日的事说了,又道是把秦府的西厢房让于两人住了,平素也不一道用饭。
  秦清嗯了声,又问,“大哥呢?”
  那管家便答,前头方散了宴,如今在书房。秦清便往书房去,家中来人她素来是不管的,左右于她无关。可她大哥,却不这样想。
  秦清一叹,叩了叩门,等里头传来声才进,秦渭见是她便道,“小妹来了。”又与秦清说起孙徐二人。
  秦清斟一碗茶递给他,才在对面坐了,“大哥,您不必如此。”
  秦渭一叹,也道,“士农工商,若不是因着这个,你如今早有良嫁,是大哥耽误了你。”
  秦清今有十八,寻常女子在这个年纪早许了人家。秦渭自是心急,他这妹妹样样都好,王侯小姐也比不得,却因着生在商家,寻不着一门好亲事。他如今接济学子,自也有为秦清考虑的意思。
  秦清摇了摇头,“大哥切莫再说这样的话,若清所嫁之人,因此嫌清,那么,清又何须嫁之?大哥莫忧,清所嫁之人,自不会是此等模样。”
  秦清回房时,已是月上中天时。
  她平素睡前有弹琴的习惯,如今琴案已摆,指下却无曲流出。到底,是女子啊——她与大哥所言多是宽慰之语,如今却难免添几分愁思。秦清一笑,夜里的风传来院中的玉兰香,闭眼轻弹,指下是一曲《流水》。
  而此时,西厢房。
  因着晚间用了些酒,孙逾早早睡了,徐修却睡不着。
  “孙兄可听到琴音?”
  孙逾半梦半醒,咕哝一句,“什么琴音?徐兄莫不是梦魇了?”便又沉沉睡去。
  徐修起身,往院中走去,闭眼细听,直至琴音尽,才回房歇息,倒也有了睡觉的心思了。
  会试还有几月,汴京却是热闹的很。家中殷实的,自是请了有名望的老师猜题。其他远来的学子便也聚在一起,互相考题、论答,自还有人算着今年谁及第的可能更大些。
  状元楼是东市一座茶楼,因着取了个好名,如今却是人声鼎沸。二楼坐着的是今次考试的学子,楼下便开起了赌,压哪位举人能及第,以一赔五,五两起。
  “我压十两,京兆府李德李举人及第!”
  “我压十两,汴京陆学陆举人及第!”
  “我压十两,苏州宋玉宋举人及第!”。。。
  楼下开了赌,楼上学子自也激烈的讨论起来。
  三年一次的会试,笼络了五湖四海的学子,自是不乏有真真聪慧的,有个周姓学子说起话来,“驷、先牧列于祭经,圉人、圉师实有官局,然则国马之政,其来尚矣。皇朝累盛,函夏大同。华阳之归,偃息既久;野之颂,孳生益蕃。而又河陇、朔方,岁行互市,颇积糜于金帛,亦罕辨于良驽。诚由骑兵不可以阙供,夷落仰资于善价,浸为经制,著在有司。议者或云承平日深,冗费宜革,思欲减边关之条禁,遂氓庶之贸迁,倘缓急于戎容,可借资于民畜。恭惟圣治,务广刍言,靡倦极谈,以光俊域。”
  便也有学子答起来,“养马有夏《广牙》之制,掌于《周官》;《春秋》纪日中之候,著于《左传》。远郊任乎牧事,祭祖标于《月令》,作延厩,禁原蚕,著为国经,并载方策。则国马之政,其可废乎?国家接千岁之大统,承五代之末流,画牡荆以指麾,包虎皮而载戢,闻有日矣。而犹弗敢忘战,备于不虞,内有七校禁卫之屯,外有三边防狄之戍。而兵骑之众,畜牧且蕃,资河朔以仰足,用金帛而交易,为日滋久,其费自深。然欲减边防之条禁,遂氓庶之贸迁,施之于今,未见其得。何则?探宝货以怀利者。此夷落之民所甚欲;商功利以惜费,则主计之臣所遍明也。若乃捐有余之宝,获为兵之备,以其所有,易其所无,斯诚利害可明,而经久弗变之制也。非互市不能以足用,归氓庶则惧乎起奸。颛蒙所见,故在于此,谨对。”
  几多学子,热闹纷纷。
  孙逾方与一个苏州来的学子辩题,赢了。又听得那头有人道,“我压杭州孙逾孙举人及第”的话,自是得意万分,寻徐修,说道,“徐兄不知如今可在榜上?又有几人压了徐兄?”
  徐修一笑,“自是比不得孙兄。”旁话却不提,他在这听了几日,却从未发过言,如今看来,这每三年一次的大试,当真是能人辈出。他心中有胸壑,知道这头约莫也听不出什么了,便与孙逾告辞,孙逾如今正是春风得意时,哪顾得了他?自是随他去了。
  徐修一路走来,听到有童子道,“今朝状元郎,花落于谁家?把眼睁儿看,择日做夫婿。”是一首择婿的打油诗,却是说尽了这一桩事实。你若金榜题名,自是官运亨通,美娇娘来。反之,却是半分没有,怕还要遭人耻笑。
  他深吸一口气,才迈步前行,一脚一步踏的很稳。
  徐修回到秦府,问了管家,府里书房在何处?殿试需除诗、赋、论、策、贴外还有墨义十条,便想再寻几本书看。
  那管家便使人领他前去,直到了才退,徐修谢过人推门进去。秦家书房不大,书却不少,塞满了架子,以书类一一分开,方便寻书。徐修便想起昨夜弹琴的人,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