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尔虞我嫁-第4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末将不是说要因此放过他……末将只是觉得,朝堂争斗这么多年,是不是,得空也兼顾下边疆百姓?!”

    吕时雨闭上眼,久久说不出话来。

    好一会儿,他才合着眼,有些含糊的问:“你就这么肯定,密贞他能行?”

    “如果密贞郡王不行的话,那么将军觉得谁更行?”程美竹冷静反问,“世子?还是已经被所有人都忘记的差不多的二王子?又或者,您觉得年已半百的王爷,在击败孟氏、践祚登基之后,还能以五十余岁的年纪,燃起满腔雄心壮志?”

    吕时雨这次只短暂的停顿了下,说道:“我会先带着孟家乾朝北疆走,希望在怀化将军就此事回信之前,王爷不会有强烈的阻拦来到。”

    他顿了顿,“如果王爷执意要孟家乾去长安的话……咱们总归是要听命行事的。”

    程美竹暗松口气,知道自己这关是过了,复眯起眼,暗忖:“能做的老子都做了,接下来……也不知道长安那边,侯爷是否兜得住?”

 第一百九十五章 孟侧妃生产

    长安。

    宁威侯府,书房。

    青衫革带、打扮俭朴的徐子敬,亲手为对面沏上一盏热茶:“亲家,请用!”

    “侯爷客气了!”相比之下,华服锦袍的公孙夙,看着倒比他还像侯爷些,不过这也不奇怪,徐家祖上穷困得很,就算徐子敬出生时,徐老侯爷已经在军中混出点样子,家里不至于吃了上顿没下顿了,同样是寒门出身的夏侯老夫人持家从俭,也是绝对不会铺张浪费的。

    徐子敬所以压根就没奢侈过,到了南氏手里就更没这机会了……毕竟这年头男人奢侈的第一件事,就是纳小。

    故而这位宁威侯平常穿戴都很普通。

    倒是公孙夙,虽然是草莽出身,作为四代海主,那是从出生起,衣食住行的精致讲究程度,就比岸上寻常富家还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如今得了官身,那就更不会委屈自己了。

    两人虽然是亲家,不过出身跟性情使然,原本其实不太走的到一起去,平常也很少碰面的。

    这会儿照面,不免互相客套一番,才转入正题:“亲家去见过那小子了?他怎么说的?”

    “还能怎么说?”公孙夙闻言,哂道,“自然是满口答应了,还狠狠表了一番忠心……不过他心里想些什么,咱们都很清楚:他是巴不得郡王妃还有郡王安排给郡王妃的随从不要来长安,免得他这段时间做的事情曝露在郡王面前,交代不过去!”

    “如今咱们要他私下调动禁军,阻拦高密王还有盛老爷子要求郡王妃前来长安的计划……正中他下怀,只怕他这会儿心里庆幸都来不及!”

    徐子敬点头:“他私下做的手脚,咱们且记着,回头不怕没有算账的时候。归根到底,如今西疆跟北疆才是关系到全局走向的重点。”

    公孙夙皱眉道:“只是禁军近在上林苑,舒氏姐妹也不知道怎么想的,这段时间根本就是可着劲儿的抬举他们兄弟!这样下去,就算禁军的大权一直把持在世袭的那几家手里,迟早也要被他们站住脚!这可不是什么好事吧?不过亲家你也知道,我就是在海上混了几年,这种事儿还得您掌眼。”

    他这话也不算谦虚,海主听着威风,归根到底只是一窝海匪,徐子敬却是掌过实际八十万、号称一百五十万的北疆军的,眼界跟经验不是他能比的。

    “只要孟氏不出手,孟归羽、孟归瀚兄弟顶多就是在禁军里站住脚,想跟开国时候传下来的那几家扳手腕,这俩小辈还不够格。”徐子敬闻言微微颔首,说道,“那俩兄弟跟孟氏其他三房之间罅隙不小是一个,他们也怕再次被郑国公他们当跳板,利用他们掌握了禁军之后,将他们踢开,所以是不会轻易在这儿跟孟氏合作的。”

    公孙夙暗松口气,说道:“这么说,这两人成不了气候?”

    “也不一定。”徐子敬沉吟了下,提醒他道,“亲家忘记了吗?这兄弟俩,可都没成亲的!禁军那几家,据说都还有待字闺中的女孩儿?”

    “联姻?”公孙夙皱了皱眉,说道,“禁军这样要紧的地方……陛下就算昏了头了,应该也不会放任孟氏兄弟用这种方式壮大吧?”

    徐子敬嗤笑了声,道:“亲家,正常的天子当然不会这么做了。正常的天子根本就不会让外戚进入禁军当权!问题是,咱们这位陛下……是正常天子么?”

    想到宣景帝的任性,公孙夙这种见惯阴暗的海主都下意识的嘴角一抽,想了想道:“既然陛下指望不上,咱们却要盯牢了他们了!”

    “嗯,不过也别太花心思,毕竟咱们这会儿人手实在有点捉襟见肘,眼下好几件事情都比这事儿要紧呢。”徐子敬说道,“反正他们那三个伯父,还有一堆堂兄弟姐妹,应该也不会想看到他们跟掌禁军的那几家太要好……其实长安这边对密贞的大局关系不是非常紧要,现在最要紧的,还是力保他在西疆跟北疆的安排,不被阻拦!”

    公孙夙道:“高密王跟盛老爷子这两边都一直派人盯着,赵家、元家还有戚家都是。不过,据宫里送出来的消息,道是皇后娘娘在亲家母出宫后次日,有托孟归羽给郡王妃传递亲笔手书,手书的内容,大致就是感谢郡王妃的通风报信,以及询问郡王妃的近况,这些也还罢了,有一点却很让人意外。”

    他停顿了一下,才继续道,“皇后娘娘说,指使高且仪勾结茹茹之事……并非孟氏所为!至少郑国公完全不知情!”

    “我对郑国公并不了解,不过曾听女儿应姜说起过,就是这位皇后娘娘不是那种擅长装模作样的人,待郡王妃很有几分真心!”

    “那么她这话,到底是真是假?”

    “如果只是出于不希望孟氏倒台,为自己生身之父的辩解也还罢了;如果是真的……这事儿?”

    “还有这样的事情?”徐子敬闻言愣了愣,脸色也严肃起来,凝眉思索了会儿,一拍脑袋,懊恼道,“打仗我在行,这种勾心斗角的事儿……还是赶紧写信给密贞,让他自己参详去吧。至于咱们这边,回头找机会请了冯老太爷过府,请他老人家帮忙掌掌眼?”

    提到冯老太爷,公孙夙难免想到盛老太爷,就苦笑:“您说盛老爷子到底是怎么回事?怎么就那么想不开,净想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这位老爷子的心情,我倒是能够理解。”徐子敬叹了口气,解释道,“亲家是没去北疆待过,但凡去过北疆,看到被那些畜生祸害的黎庶,您就知道,为什么盛老爷子不择手段不惜代价也要设计他们的主力了!不过理解归理解,这点上我跟我爹倒是一个看法,就是辛辛苦苦玩命多年,图的就是子孙后辈不要像咱们那样得拿命去换富贵,怎么好为了大局就牺牲他们?!朝堂上享受万民供奉的人那么多,个个比咱们尊贵荣耀,也不见他们做这样的举动呢?”

    公孙夙道:“唉,这年头,谁不是为了混口饭吃?盛老爷子这样的人,高尚是高尚,对于亲生骨肉来说,到底有些残忍了。如今密贞夫妇还不知道这事儿,一旦将来知道……郡王妃会怎么样我不晓得,然而密贞……侯爷您也知道,他早年流落在外,就有亲人的手笔,嘴上不提,只看他至今都跟王府不亲近,就知道他对这事儿其实一直是介意的。”

    “以后……唉……您说要不要想个法子瞒过去?”

    徐子敬也是头疼:“密贞为人精明,盛老爷子狠是狠的下心来,要说这装模作样却就不怎么样了……尤其冯老太爷跟馨章兄都已经猜到了他的举动,回头要瞒的话,至少也要说服了这两位……馨章兄还好,到底是盛老爷子的亲生骨肉,也素来受盛老爷子宠爱,父子之间应该还能说开。然而冯老太爷……那位的亲生女儿,宣于家老夫人,可也在西疆的!”

    “那位主儿我虽然不熟,却也听闻,是个精明厉害的,如今嘴上跟盛老爷子亲家长亲家短,亲热的跟什么似的,谁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他揉了揉眉心,苦笑,“还是先把跟前的事儿做掉吧,至于这些,回头再说……反正有郡王妃在,密贞就算恼怒盛老爷子,照郡王妃的为人,再伤心也要拦着的。”

    这时候他们两个都很忙,所以话说到这里,也就散了。

    徐子敬亲自送了公孙夙到门口,正在寒暄道别之际,却有下人飞奔过来禀告:“广陵王府传出消息,孟侧妃发动了!”

    二人都是凛然,异口同声吩咐:“速去再探,一有消息,立刻来报!”

    不止他们,这会儿的长安,上至宫廷,下至黎庶,都在密切关注着孟侧妃的生产,恨不能守到产房外等消息。

    偏偏孟侧妃大概是因为初次生产的缘故,竟赶上了难产!

    从晌午后发动,足足挣扎了一天一夜,到得次日早上,嗓子连声音都喊不出来了,孩子却还是无法出生,太医院擅长妇婴的太医差不多全部被喊到了王府,轮番诊断,又是针灸又是灌药,折腾到傍晚,总算孩子落了地!

    只是……

    让孟氏失望、让很多人松口气的是,孟侧妃生了个女儿。

    “本宫就说那小蹄子看着也不像是个有福气的,真有福气,还会连嫁探花做正室的机会都没有,糊里糊涂的被伯父们弄进王府做侧妃?”宫里的舒氏姐妹闻言,均是喜笑颜开,贵妃当场就说,“这下好了,勾心斗角这么久,孟氏还大动干戈的弄了一堆人去守着护着,她那俩娘家兄长,孟归羽跟孟归瀚,这两日只差住进广陵王府了吧?这么大的阵仗,却也就生了个女孩儿下来,只怕长安城上下,这会儿都笑掉了大牙?”

    “这没福气就是没福气,再抬举也是白搭!”

    旁边舒昭仪虽然没有她这么明显的幸灾乐祸,也是抿嘴而笑,深觉痛快。

    不过令人无语的是,她们还没高兴完呢,也就差不多一个多时辰吧,又有消息来,说孟侧妃怀的乃是双生子,这会儿又生了,这次就是个男胎了!

    “这怎么可能!?”这下子,姐妹俩的笑容顿时凝结在脸上,贵妃气急败坏道,“之前压根就没传出来这样的消息,双生子,还是龙凤胎,那是说有就能有的么?!这必然是孟氏做的手脚,提前送了男婴进产房,以防孟侧妃生不出儿子来,想着鱼目混珠!!!”

    不止她们这么怀疑,才因为孟侧妃生的是女孩儿,将心上大石落下的人家,个个都是这么想的,而且很快串联起来,要设法戳穿孟氏混淆宗室血脉的骗局!

    作为众矢之的的孟氏,此刻却没多少心思来应对此事。

    或者说,他们认为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办:经过这段时间紧锣密鼓的彻查,指使高且仪勾结茹茹的幕后主使,总算有了线索!

    问题是,这个幕后主使,委实是出乎孟氏上下的意料!

 第一百九十六章 狂怒的郑国公

    “畜生!你这个畜生!”孟氏三兄弟里向来最冷静的郑国公,还是头一次在人前气到如此失态,他几乎是歇斯底里的大骂着,疯狂的踹打着地上的幼子、年仅十二岁的孟思安,“老子素来拿你当宝,你居然瞒着老子做下这样的事情?!你到底是不是人?!啊?!”

    “早知道有今日,老子当初就该在你那个贱婢生母去时,亲手也送了你上路!!!”

    “贱婢生的贱东西,果然就是不上台面!!!”

    “伯勤宠家乾,结果家乾卖了孟氏去成全他想的大义!”

    “当时老子还想着伯勤实在太疏忽了对子嗣的管教,居然宠出这么个玩意儿来!”

    “不想,始作俑者居然是你?!”

    “孟氏有哪里对你不起,你要这样害孟氏!?”

    郑国公的咆哮在厅中回荡,旁边坐着的武安侯跟成阳侯只冷眼旁观,之前才从太后、皇后那儿得知孟氏勾结茹茹之事时,三兄弟都认为是武安侯膝下的子嗣,后来怀疑这个怀疑那个,甚至连成阳侯的世子都列入了嫌疑人选。

    唯独郑国公,他膝下三个儿子,世子孟伯勤在家族中的地位其实不比郑国公三兄弟差多少,即使要勾结茹茹,怎么也不可能做的这么拙劣,还瞒着郑国公等人;继室嫡出的孟伯亨,是个公认的纨绔,还在碧水郡出了岔子,新近接回长安,人尚且不良于行,又遑论谋划这样的大事?

    最小的儿子就是孟思安,这是郑国公恨不得时时刻刻带在身边的幼子,年才十二,在郑国公心目中,他还是个小孩子,寻找内奸时,是压根就没考虑到他的。

    谁知道,最后查出来,还偏偏就是他?!

    这会儿武安侯与成阳侯默不作声,一来是给郑国公个发泄的机会,二来却是用这种方式,为自己膝下那些差点蒙受冤屈的子嗣们抱不平了。

    只是孟思安毕竟年幼,向来又养尊处优的,没一会儿,就被郑国公打的又是呕血又是抽搐,眼看着就不太好了。

    见状,成阳侯叹口气,出言道:“大哥,咱们还没问清楚来龙去脉,您先消消气儿?”

    “其实思安到底才这么点大,又一直养在国公府。”而武安侯见弟弟开了口,想了一下,也说道,“我是不太相信他能有这样的能耐的,八成,他背后还有人在指使?”

    “嗯?”郑国公闻言,总算冷静了点,停下手,整了整衣冠,想想还是气不过,再次狠踹了孟思安一脚,铁青着脸回到上首坐了,接过丫鬟低眉顺眼递上的茶水呷了口,才用有些疲倦的语气道,“你们来问吧,我……我简直恨不得将这小畜生……”

    他没说完,摆了摆手,似乎有些不堪承受。

    武安侯跟成阳侯连忙关心几句,劝他保重身体,不要因为孟思安坏了自己的康健:“到底只是一个庶子罢了!大哥老当益壮,新近不是又纳了美姬?说不准过两年膝下又要添丁,有的是子嗣承欢膝下。这小子生在福中不知福,大哥何必为他动怒?不值得的。”

    他们劝了郑国公一回,转过头来要问孟思安的时候,却见他已经不省人事了,只好命人去请大夫。

    要搁以前,孟思安卧病,郑国公不说亲自一直在榻前守着,至少也要盯着大夫诊断完,详细问过情况,才能放心离开的。

    然而这会儿郑国公被这儿子的背叛伤透了心,却没这份慈父心怀了,虽然留下了心腹大管事督促,却只是为了接下来的追查不至于因为孟思安发生意外出岔子。

    他自己带了武安侯跟成阳侯去书房说话,为免兄弟之间生出芥蒂,很是检讨了一回,说是对不起孟伯慎他们,明明是自己教子无方,反倒是错怪了侄子们。

    “大哥这么说就见外了,就思安那个年纪,不是铁证如山,谁会相信他在作怪?”武安侯跟成阳侯忙道,“要怪也只能怪伯慎他们不好,要不是他们之前不懂事,嫡亲手足还要勾心斗角,弄的兄弟之间乌烟瘴气,何至于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咱们全部头一个想到他们?”

    武安侯又说:“而且当时怀疑伯慎他们的也不止大哥,我这个当爹的,还有三弟,不也是那么想的?如今知道弄错了,总不能全赖大哥吧?”

    于是兄弟三个互相谅解了一番,说回孟思安:“这事儿实在蹊跷!之前他生母还在时,因为有生母的照顾,大哥您对他虽然宠爱,但也不需要亲自过问生活起居的。那时候他私下里做什么手脚,倒还可能些。”

    “可这会儿他生母不在,大嫂……大嫂自己手里事情多,难免有顾不过来的地方,所以大哥这段时间,据说一直都是亲自为他打点的,还让他在自己院子的厢房里住过些日子?”

    “这情况按说思安如果有什么异动,怎么也瞒不过大哥身边的人啊?”

    “他却是怎么哄住高家,又跟茹茹弄上的?”

    “你就别帮向氏遮掩了!”郑国公冷笑了一声,说道,“什么叫做手里事情多难免顾不过来?!她就是妒火攻心,看不得庶出子女!也不想想她之前是什么身份?不过是大姐跟前的婢女罢了!因为人蠢不会来事,不得不一直跟着大姐,靠沾大姐的光才做了女官,嫁给我之后,倒是立刻学会了摆国公夫人的架子!”

    “摆架子就摆架子吧,好歹把国公夫人的正经事儿给做好?”

    “结果呢?”

    “我看她到现在都不知道,孟思安在她眼皮底下都做了什么?!”

    武安侯跟成阳侯都知道他这是迁怒向氏,因为向氏是续弦的缘故,其实这兄弟俩对这位大嫂也没多少尊重,不过此刻还是劝:“大嫂出身寒微,行事偶有小家子气也是难免。但她到底为大哥生儿育女、陪伴多年,正是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大哥权当看皇后娘娘的面子?这次的事情,若非皇后娘娘与郡王妃的私交,咱们只怕也不会这么快得到消息!”

    郑国公道:“密贞郡王妃还不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