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尔虞我嫁-第5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是恰好被那边的探子注意到,崇信侯孟归羽如今正让人快马给天下州县送信,要宣扬此事!”

    高密王:“……”

    容清酌:“………”

 第三百四十七章 忍不住想,又不敢多想。

    “戚见珣傻了么?”高密王猜忌翰林大学士罗朴,纵容亲家兵部尚书戚见珣围困罗府且出言恐吓,导致罗朴寡母当众自刎于府门前之事,连上林苑都知道了,长安城里自然也是飞快的传扬开来。

    盛府,徐老侯爷一进门就心急火燎的嚷,“他这是存心坑高密王还是怎么着?高密王猜忌罗朴,无非就是怀疑罗朴同帝师,或者是密贞有什么首尾!然而这种怀疑这会儿说了出来,叫外头晓得他原来跟帝师还有密贞关系都不怎么样,对他有什么好处?”

    “戚见珣还故意闹这么大……他这都是怎么想的?”

    盛老太爷皱着眉头,招呼他坐了,叫人沏上茶水来,方叹道:“还好才听说了茹茹可汗驾崩,新可汗压着侄子们承位,如今正想方设法的巩固地位,想来短时间里是不会进犯我大穆的……不然好好的长安被折腾成这样,这不是开门揖盗吗?”

    他对面本来正安然品茗的冯老太爷投来似笑非笑一瞥,说道:“亲家真是忧国忧民,什么时候都不忘记大局。只是大局也得大家都顾,才有指望。这会儿容氏自己的王爷都不在乎,咱们这些老头子把心操碎了又能如何?”

    盛老太爷怏怏的说道:“亲家你误会了,这天下大局,我如今这把老骨头,到哪里操心去?我是想着乔儿人在北疆,密贞人在西疆。这两处自古以来就是百战之地,太平无事的日子简直屈指可数!一旦茹茹再有什么动作,这心基本上就是挂着放不下来了!”

    “算算日子,乔儿应该已经生了,虽不知道是男是女,但只要娘儿两个太太平平就好。”盛惟乔意外早产、艰难生下一子,母子平安又得容睡鹤微服潜入北疆探望的事情,宣于冯氏分了两封家信,俱给冯老太爷解说清楚。

    只不过冯老太爷将这事儿告诉了自己的老妻、儿子、媳妇、小女儿小女婿,对于近在跟前的盛老太爷明老夫人还有徐老侯爷等人,却是只字未提。

    不但自己不提,也不让知情人说,理由就是:“谁知道接下来局势如何?万一亲家他又来个为了大义牺牲家里人呢?”

    这话别说冯家人认可,盛兰辞这个盛老太爷的亲儿子,都连连点头:他可就盛惟乔一个女儿,心肝宝贝似的,要不是盛老太爷是他亲爹,凭着之前的事情,他就要同老太爷拼命了,怎么可能再给他这种卖自己人的机会!

    是以这会儿盛老太爷等人还是照着十月怀胎的足日子算,这会儿盛惟乔应该是刚刚生产完,都有些不敢说出口的忧虑,就是不知道母子是否都平安。

    盛老太爷尤其的有点心神不宁,是想起了难产而死的结发之妻,那时候他人在北疆,也是这样,在刀光剑影里算着妻子生产的日子,憧憬着回去之后一家三口美满和乐的景象。

    谁知道一场战事完,堪堪回到营地,就接到乡人托商贾带来的丧讯,年轻的艾氏就那么去了,甚至来不及看一眼拼死生下的盛兰辞,更不及与他诀别。

    很多年来,他只要听到妇人生子的话,就忍不住想到艾氏。

    想象她独自在家是怎么度过十月怀胎的,独自进入产房时是否感到了害怕,决定牺牲自己保全孩子时……是什么样的心情?

    忍不住想,又不敢多想。

    在这样复杂的感情的折磨下,只能用对盛兰辞的偏爱,来弥补与日俱深的愧疚与懊悔。

    曾经他以为可以用这样的方式来平衡,好在百年之后还能有颜面与艾氏相逢于地下。但之前茹茹转道西疆时……他归根到底还是又做了对不起艾氏的事情,将她唯一的嫡亲孙女以及孙女婿,置险地而不顾……

    盛老太爷握着茶碗的手掌有些颤抖,是想起来当年艾氏生产时,自己人在北疆,艾氏在故里;如今轮到艾氏的孙女为人母了,却是人在北疆,丈夫在西疆,家人长安南风,天各一方。

    却也不知道,数日之后,自己这边,是会接到什么样的消息?

    喜讯?

    噩耗?

    各掺一半?

    他有点心烦意乱的将茶碗放到旁边的桌子上,哑着嗓子道,“兰辞跟饮露是珠联璧合的一双人,我如今就希望乔儿同元儿也能好好的,这样往后下去了,也不至于不敢见他们嫡亲祖母了!”

    冯老太爷闻言淡淡一笑,说道:“亲家何必如此消沉?乔儿跟元儿都是大有福泽的,不然焉能生到您膝下?”

    徐老侯爷不知就里,也说:“盛老哥,你替乔儿操什么心?那孩子一看就是个有大造化的,自来逢凶化吉遇难成祥!你看我家那个小孽障,当初你我都没看出来他的本性,结果呢?他自己作孽,硬是将乔儿这么好的女孩儿给错过了,可不就是乔儿有福气,注定不会摊上他这种不守夫道的夫婿么!这会儿好了,小孽障成天在家里嚷着懊悔当年没娶乔儿呢!”

    说到这里觉得失口,忙又道,“他就是个不惜福的!应姜虽然跟乔儿不是一个性子,何尝不是难得一见的好孩子?!配他怎么都是委屈了!结果这小孽障,老子算是看明白了:他就是一天不挨三顿打骨头难受!”

    “还好子敬媳妇是个明事理的,成天教应姜教训他!”

    “这会儿他但凡有点不听话,应姜挽起袖子就揍!”

    “果然揍了几次下来,那小子懂事多了!”

    “要不然,这次都不放心让他带着孩子们出去避风头!”

    “徐老哥,你却是想的开!”冯老太爷虽然不知道公孙应姜的本性,但他自认为是个厚道人了,对于儿媳妇孙媳妇的,也不可能跟徐家这样拉偏架,此刻就笑着道,“就这么一个孙子,当着你面被孙媳妇打,竟不心疼!要搁我家,我只怕是舍不得的,怎么也要走远点,听不见他的哭喊求饶才是!”

    徐老侯爷说道:“冯老弟,你要这么想,儿子孙子不争气,咱们这种人家断没有说糊涂的不去管教的!若是兰辞那种懂事体贴的,你跟他讲道理能成,也还罢了……”

    “胡说!”这时候盛老太爷插话道,“老子才懒得跟他讲道理,先揍一顿出气,完了再问他明白错哪没有?不明白就继续揍,他若是当真不明白,挨个猜也能猜出来!权当是帮他练一练察言观色了!”

    徐老侯爷斜睨着他,对冯老太爷说:“听见了?他家兰辞都这么打,何况我家那俩小崽子?以前也还罢了,现在我年纪大了,打个几下没什么,打久了也吃力。儿媳妇孙媳妇动手,等若是孝顺我,我有什么心疼的?”

    冯老太爷哑然失笑,说道:“两位这教子之法传出去,徐老哥也还罢了,亲家这边,只怕高密王知道后,多半要气死了。”

    “他跟密贞以前什么恩怨我们不知道,但就父子相认以来,密贞不孝顺他也是应该的。”徐老侯爷抢先说道,“所以要生气也是自找的……嗯?不是说罗朴府里的事情么?怎么扯到打孩子上头去了?”

    于是三人言归正传,盛老太爷皱眉说道:“戚见珣是高密王世子的岳父,因为世子平庸,远不如密贞能干的缘故,对于密贞还有跟密贞有关系的人家,自来深怀戒备!”

    “罗朴是帝师得意门生,若帝师与密贞的关系不泄露也还罢了。既然露了踪迹,戚见珣哪里能不盯上他?”

    “不过戚见珣也不是傻子,自该晓得罗朴官声不坏,又是桓门子弟,没有实际证据,不可能动他的。”

    “昨晚都已经派兵围困罗府了,怎么还会到天亮都没个说法,反叫罗家老夫人当众自刎在府前?”

    “约莫是被坑了?”冯老太爷呷了口茶水,猜测道,“会不会是上林苑的那位崇信侯所为?不然怎么会这边罗家老夫人才自刎,那边就沸沸扬扬的开始宣扬了?”

    徐老侯爷狐疑道:“那个崇信侯,不是孟氏四房的么?据说一向不受重视不得宠,靠着讨好舒氏姐妹才爬上去的?”

    “那是以前。”冯老太爷提醒,“这会儿长安上下,姓孟的除了太后跟四房那俩兄弟外,还有活人么?残兵剩将,还有点心气儿或者想着报仇,或者想着讨出路的,不归附他麾下,难道还千里迢迢跑去北疆找孟伯勤?且不说这一路上的艰难,就说人家孟伯勤自来就是孟氏要人,在北疆经营多年,手里头还没有一班惯用的人手?”

    “那么长安这边的人去了之后,算什么?”

    “倒是孟归羽那俩兄弟,正因为之前不受重视不得宠,手里没人,过去了现成就是元老!”

    “不然他一个黄口小儿,也不像密贞自幼有名师教诲,贸然坐上禁军大统领的位子,居然一力支撑到现在,怎么可能没有一群得用的班底?!”

    “冯老弟说的有理!”徐老侯爷沉吟了一会儿,点头说道,“孟氏到底是权倾朝野多年的,哪怕猝然之间遇袭,死伤惨重,这会儿就剩了那么三两个子弟,却也不无还手之力……唉,只可惜了罗家老夫人了,据说早年守寡,好不容易才将独子抚育成人,这才享了几年晚年,竟然就……”

    “徐老哥!”冯老太爷闻言,淡淡一笑,打断他道,“你还有心思同情人家罗家老夫人?岂不为咱们自己上上心?”

    见徐老侯爷神情迷惘,他叹口气,“戚见珣能够因为怀疑罗朴站到了密贞那边,就派兵围了罗府,何况咱们这些一早立场鲜明支持密贞的人?”

    话音未落,门外已经传来家丁惊慌失措的阻拦以及甲士跑动时特有的沉重步伐!

 第三百四十八章 下马威

    “这情况不对啊!”三位老爷子都是见过大风大浪的,面对蜂拥而入的禁军,虽然有些惊讶,却没有一个失态的,被“请”上马车时,徐老侯爷还低声跟旁边的冯老太爷嘟囔,“不是说这位王爷如今还不好同密贞闹翻,咱们是安全的吗?”

    冯老太爷叹口气:“估计边疆有什么咱们还不知道的消息送过来了?”

    徐老侯爷好奇的问:“什么消息?”

    “……”冯老太爷没吭声,看了眼脸色阴沉的盛老太爷。

    徐老侯爷马上又去问盛老太爷,盛老太爷面沉似水,足足过了好一会儿,才咬着牙道:“高密王之前不希望天下人知道他跟密贞关系坏,图的是一来借密贞声势镇住蠢蠢欲动者,尤其是抵消孟伯勤那边的压力;二来则是怕密贞站出来对付他。”

    “如今不再忌讳这两点,八成……我方才一语成谶,边疆出事儿,密贞……最坏的情况,也是被拖住了!”

    “所以高密王这会儿来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徐老侯爷叹服,“老子以为自己对儿子孙子够狠了,跟这位王爷一比,老子怎么觉得自己怪慈祥的?”

    冯老太爷淡然一笑,说道:“徐老哥,你那算什么狠?只看成果就知道了,咱们三个都是混吃等死的老家伙,人家王爷却是大权在握杀生予夺……好霸道好威风……岂是咱们能比的?”

    四周甲士也不理会他们的冷言冷语,将他们三个赶上马车,就朝高密王府进发,马车走了段路之后,徐老侯爷看了眼外头,叹道:“嫂子八成要被吓到了。”

    “她八成也跟咱们一块儿走一遭了!”盛老太爷没什么表情的说道,“妇道人家大抵好糊弄,高密王上次盘问无果,这次还能不知道要分开来问?”

    徐老侯爷说道:“那这会儿倒是让咱们老哥仨一块?就不怕咱们对口供坑他么?”

    冯老太爷笑了一下:“徐老哥,你怎么知道咱们这会儿说话没人听见?”

    “听见又如何?”盛老太爷冷笑,“他这种贵人想知道的事情,咱们一介老朽能晓得什么?!什么都不知道,又怎么说出他想听的话?”

    三人这会儿心里其实都有点沉重,只是虽然论身份加起来都不如高密王,到底在地方上也是有头有脸了一辈子,如今身不由己,心中多少有些恼火,却不肯轻易放下架子。

    而这时候,正如盛老太爷所料,明老夫人跟夏侯老夫人,已经被先一步“请”到了高密王府。

    才进门,就看到两颗头颅迎面飞来,砸在脚下,断颈处血渍未干,甩出来溅了两位老夫人满裙摆,见这情况,夏侯老夫人到底是给徐老侯爷出主意用狼牙棒揍孙子的奇女子,虽然由于猝不及防骇然瞠目,但旋即醒悟过来,这是高密王欺自己跟明老夫人年迈,又是女流,给下马威呢!

    她心中恼怒,想也不想就抬脚,将自己面前的头颅踢开,厉声喝道:“王爷方才派人去侯府及盛府接老身同明老妹妹来此,口口声声说是有请,既然是请,显然也是当老身同明老妹妹是客的?怎么客人才进门,先是血溅裙衫、后有枭首足前,难道这就是堂堂王府的待客之道么?!”

    只是夏侯老夫人固然撑得住,明老夫人却十分不堪,几乎在看清楚面前头颅的同时,就开始瑟瑟发抖,夏侯老夫人质问这几句的功夫,更是恐惧飙升,身子晃了晃,差不多夏侯老夫人话音方落,她人也倒了下去!

    夏侯老夫人:“……”

    上头的高密王:“……”

    他确实觉得这俩老夫人年迈可欺,比那三个老头子好对付,想着先声夺人的吓唬一番,说不得就是问什么答什么了。

    只是却没想到,被先一步“请”到的这两位,一个看着年迈可欺,实则刚烈桀骜;一个是真的年迈可欺,可这……这直接晕过去了,还怎么问话?

    “这只是个误会!”高密王沉默了一下,皮笑肉不笑的扯了扯嘴角,看着左右,“没听见孤方才派人去请两位老夫人过来么?处置人的时候为何不回避一下,生生扰了两位老夫人的兴致!”

    就命人扶了明老夫人下去救治,请夏侯老夫人单独入座奉茶。

    夏侯老夫人哼了一声,说道:“明老妹妹虽然只是一介民妇,却乃密贞郡王妃的祖母!算起来与王爷也是亲家,这会儿在王爷跟前昏厥,王爷怎么都该派遣太医,悉心诊治,免得明老妹妹落下什么痼疾吧?”

    高密王笑了一下,道:“这个自然。”

    他懒得兜圈子,看着下人给夏侯老夫人端上茶水,就说,“老夫人豪迈爽快,孤也不赘言了,你我并无仇雠,甚至因为小儿女的缘故,还是转着弯的亲戚!既然如此,何必要为那不相干的人隐瞒,徒然尴尬?”

    夏侯老夫人说道:“王爷说老身爽快,那老身当然也要坦白点:王爷想问的,莫不是那姓桓的?”

    见高密王点头,她就冷笑,“老身若是说,老身压根没见过他,也不清楚他的情况,王爷八成要以为老身是胡说八道?然而实际上,老身若是见了他,首先就要质问他,以他身份,断然是见过太妃容貌的,那么即使起初不知道密贞的身份,按照密贞长相酷似太妃这点,就那姓桓的的仔细,会不怀疑?!”

    “何以不将密贞送回王府,也不给王府报信,竟叫那孩子在岛上受尽苦痛,九死一生才有今日?!”

    “这个问题,孤也很希望当面问问他。”高密王显然完全不信她说对桓观澜全没所知的话,淡淡说道,“孤虽然对密贞有些心结,然而怎么说都是孤的亲生骨肉!若是一点儿都不在乎他,当初庆芳将他容貌酷似太妃、年岁也对的上的事情禀告上来之后,孤何以立刻派人前往南风郡确认?只是这孩子归来之后,始终同孤还有王妃不亲热!”

    “一开始,孤还以为是因为长年不在身边的缘故。”

    “这会儿看着……”

    “未必没有桓公的功劳!”

    他脸色阴沉,“当年因为先帝欲立孤为储君,受到桓公的竭力反对,为此,孤在先帝在时,以及宣景初年,同桓公确实有些不睦。然而稚子无辜!桓公不喜孤,直接找孤的麻烦就是,故意留难孤的子嗣在海外,将之教的仇父恨母,方才放回孤与王妃身边,是什么用心?!”

    夏侯老夫人是真心觉得桓观澜在任凭容睡鹤自匪窝长大这一点上做的不好,此刻闻言,忍不住道:“王爷,这姓桓的尚有子嗣在,这些日子,您没去永义伯府打听么?”

    她心想高密王连自己家这种转着弯的人家都“请”过来了,八成不会放过永义伯府。

    只是若在永义伯府得到答案,也不必舍下脸皮亲自逼迫自己跟明老夫人两个老太太……问题是,永义伯府到底是怎么拒绝他的呢?

    还是他们也确实什么都不知道?

    就听高密王面无表情道:“永义伯一家出城小住,迄今杳无消息!”

    夏侯老夫人怔了怔,下意识问:“是提前得了消息?”

    这话说出来,心头就是一跳,心道要真如此,那倒难怪这王爷急病乱投医的把自己跟明老夫人都喊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