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东北军-第10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避免地被中国军队赶出中国大陆。鉴于此况,日本内阁和军部在召开最高军政会议后决定尽快扶植以汪精卫为首的“新中国”政权粉墨登场并建立“新中国军队”协同日军对华作战。日本首相近卫文磨于七日对世界发表日本政府的声明:

“…日华之间的大规模武装冲突纯由中国国民政府一贯冥顽不化坚持反日态度而激发,两国若持久对峙冲突下去必然无益于两国国民利益。日本政府在确保在华日侨安全和在华利益不受侵犯同时极度愿与中国同感忧虑的卓见之士相互合作,为建设大东亚新秩序而共同迈进。当此之时,日本政府向国内外再次阐明与新生中国调整外交关系之方针,以期中国政府彻底了解帝国之真诚意。日华两国应以建设大东亚新秩序为共同目标而联合起来,共谋实现目睦邻友好。…”

身在武汉的蒋介石自然明白日本人口中的“卓见之士”是谁,此时汪精卫私自潜去上海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世界與论哗然,蒋介石极度担忧汪精卫会在日本人操着下搞出第二个国民政府让国民党再次“宁汉分流”,同时也怕家丑外扬。他一方面极力向世界各国声明中国政府绝不会屈服求和与日本,一方面通过各个途径暗令汪精卫能够悬崖勒马。

但此时深陷日军掌握控制中的汪精卫已经身不由己。九日上海《申报》发表了汪精卫对日通和的“艳电”,汪精卫严词“拒绝返回国民政府,力主蒋介石不要继续顽固反抗下去,并强烈建议中国和日本要战言和,携手共建大东亚秩序并防治赤共。”

不管这封卖国宣言是不是出自汪精卫的本意,但是得知汪精卫已经死心塌地准备做日本人的走狗后,蒋介石勃然大怒之下于十日召开了国民党中央执行监督委员会紧急会议讨论对汪精卫问题的处理。蒋介石翌日对外宣布:汪精卫于国家民族危急时刻擅离职守并散发违背国策之主张,严重危害国家,决定将其永久开除出党并撤除一切职务。在发表这个政府公告的时候,蒋介石同时勒令军统和中统特工尽快暗杀汪精卫。

对这个决定做出第一个反响的还是让蒋介石一直最为头疼的张学良。张学良在蒋介石悬赏十万大洋买汪精卫的人头后立刻发表了一份更加义愤填膺的宣告,张学良斥责汪精卫身为堂堂国民党总裁却与日寇勾结,卖国汉奸,万死难赦;同时张学良一展其一向张扬的风格出手比蒋介石更加阔绰,在命令东北特工全力缉杀汪精卫的时候张学良还宣布奖励成功刺杀汪精卫者二十万大洋。

就在蒋介石被张学良这个抢占风头的行为气的牙痒痒的时候,张学良还致电给他提出了两个一个比一个让蒋介石难以接受的请求:第一、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第二、将中共纳入抗日统一战线内。

第六十四节东北虎啸(4)

越来越多的中日大军如两股汹涌的洋流蜂拥狂扫向高邮这座苏中城市。围绕着高邮的日军第十二方面军和中国军队一共十多万大军扭曲成一个巨大的漩涡展开厮杀;同仇敌忾并肩作战的东北军第一军和西北军第七十七军在高邮附近四十多公里的战线上设下一道道阻击线,苏中平原上炮火连天枪声震空。两边高级指挥官都不是等闲之辈,在看到正面城内的巷战收效甚微后,双方都派出尖兵部队迂回穿插试图包抄对方侧翼,一个又一个犬牙交错的战斗组成了这场你死我活的大绞杀。

装备低劣且没有重炮和飞机掩护的西北军官兵们只能凭靠满腔的爱国热血和顽强的战斗意志挥舞着手中的大砍刀与日寇血战;而装备精良、火力凶猛且有优于日军的空中优势和重炮支援的东北军的打法则要刁钻凶狠的多。在撕咬日军防线的攻坚战中,进攻的东北军官兵面对日军顽固坚守的工事阵地时干脆利素地招呼后方重炮火力覆盖和空军进行轰炸,或者直接让无坚不摧的“东北虎”为前锋把堡垒里面的日军一顿坦克炮直接活埋;东北士兵手中AK步枪的连发凶猛火力更加是在巷战中短兵相接时候日军的噩梦,但每天战斗消耗的子弹也如流淌如水,这种财大气粗的奢修打法让条件艰苦的西北军官兵们看的目瞪口呆而又羡慕不已。

“倪家墩被敌军重新夺了去?”牛缺咀临时指挥所内,听到这个消息的山下奉文勃然大怒,怒吼声几乎盖过了外面密集的枪炮,“整整一个大队居然守不住那个小小的村庄,简直是一群饭桶!”

第十二军参谋总长西尾寿造中将语气和脸色一样僵硬惨淡:“吉川大队长本人也已经阵亡了…吉川大队顽强苦战据点死守,满洲军却用强力炮火将整个村庄几乎夷为平地,吉川大队与整个要地玉石俱焚…”西尾的话还没有说完,“咻~”一声尖利的怪叫声突然破空迅至,轰然巨响中,一股将整个指挥所崩塌的强力冲击波夹带着呛人的烟尘和锋利的弹片轰进房子里面。顿时整个屋子坍塌大半陷入漫舞的灰尘中,几片炙热的弹片撞到石质的墙壁反弹跳起来,发出尖锐的金属颤音,被击中的卫兵纷纷鲜血飞溅非死即残。山下奉文脑中电光火石一闪:不好,这里被东北军发现了!他猛拉起已经重伤昏迷的西尾大吼道:“快撤出去!”就在他刚刚逃出去后不到十秒,又一发炮弹呼啸而至,将整个指挥所炸成废墟。

“司令官请小心!”惊魂未定的山下奉文急促地喘着粗气,在卫兵死命掩护下扑倒在一处断墙后。这时他才清楚地看见,两辆“东北虎”坦克已经拔山倒树闯到了距离这里不到一百米的地方,簇拥在坦克后面的东北军尖兵正在凶猛开火扫射,道道自动步枪的连发子弹如条条闪电,被弹雨笼罩的日军纷纷抽搐着倒下。慌乱中拼命阻击的日军将各种轻重步兵武器泼过去,在万千道火力弹雨中基本毫发无损的“东北虎”不慌不忙一炮一个将躲藏日军的据点给逐一摧毁。山下奉文望着这两辆刚才险些要了自己性命的东北坦克直恨的咬牙切齿,他清楚地明白,这些东北军的重型坦克对于目前日军来说基本就是无故的,再多的部队中上去对于它们来说也只是不堪一击的纸人而已,迫击炮和掷弹筒以及步兵炮也只能顶多再对方的钢铁身躯上打出一个凹坑。难道真的没有办法阻止东北军的坦克洪流?山下奉文在“东北虎”主炮表射声和雨点般的子弹对射声中沉思着,陡然,一个阴毒的方法浮在了他的脑海中。

“岗村君,关于帝国如何迅速解决支那事变征服国民政府,你有何见解?”南京,由上海派遣军总司令部重组的日本华东派遣军总司令部内,总司令长官衫山元元帅询问向刚刚从东京日本军部赶来的大本营参谋总长冈村宁次中将。衫山元的脸色在这个烈日夏季下却是格格不入的极度阴寒,表面取得了重大胜利的日军暗地潜藏的种种危机和愈发不妙的华东战局让他最近愁苦的焦头烂额,他是真心希望这个冈村宁次能有什么为他排忧解难的高见。

“回司令长官阁下,下官也曾对复杂万千的中国政治和军事局面进行过深入研究思索,在此斗胆尽抛以予司令长官辅察。”冈村宁次恭敬道,“下官认为,蒋介石国民政府之顽固抗战势力中枢,并非在于中国五万万民众,也不在于其政府要员高层意志,亦不在于包括若干地方杂牌军在内的百万抗日敌军,而是在于以蒋介石为核心以黄埔军校系统的高级军官为主体的中央直系军的抗日意志,蒋介石曾担任黄埔军校校长之职多年,培育出的高级将领对其基本是死忠效命。如果不能孤立蒋介石中央系,迅速解决支那事变犹如缘木求鱼…”

衫山元口听的微微点头,陷入沉思。华东派遣军总参谋长阿南惟几中将对这种在他看来基本是华而不实的空洞之话略略皱起眉头:“岗村君,你的论断天皇陛下和衫山长官以及我等基本早已想到。前些时日,国民党总裁汪精卫等人曾冒险活动于支那边陲数省游说广西之李宗仁、云南之龙云、山东之韩复渠等支那地方军阀将领,不过按照实际成果看来,这种离间策反活动收效甚微。尤其李宗仁和白崇禧,虽说二人是蒋介石多年政略对手,但亦对和帝国合作共同摧毁蒋介石党系毫无热情。”

“阿南君,李、白二人多年生活在与蒋介石等人的阴谋暗算中,其警觉之心自然非同一般,在目前支那局面下,李、白若与帝国合作自然就被蒋介石落下口实而在蒋、李争斗中陷入大不利。在未看到帝国确实要建立新生中国中央政府的诚意前,李宗仁自然不会草率与帝国合作…”岗村的话让衫山元若有所思:“你的意思是,帝国应尽快扶植汪精卫的新南京政府成立?”

岗村点头:“正是此意,到那时再策动支那国内非中央嫡系的地方势力揭竿而起投入新中国版图,则蒋介石政府将被南京政府取而代之并降级为地方政府。帝国从支那抽身他顾必将事半功信。”

阿南略迟疑道:“新南京政府的人选、组织、机构都已经准备好。只是皇军刚刚占领南京就立刻成立新南京政府,这…会不会略显的有点仓促?而且…”阿南脸色十分难堪道,“城内很多交战惨烈之地还未打扫干净,难民如洪、尸骸遍野…届时国际上必然会有多国代表和记者前来观摩参加仪式…这样对外宣称恐怕对帝国和皇军都有很大的负面效应。。。”

“帝国在华的军事行动已经持续了四个多月,绝对不能再拖下去了!在华皇军的作战消耗物资弹药都要通过东海从帝国本土运来,而满洲军的潜艇部队正在对皇军的海上生命线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和破坏!满洲军的航空兵今近日也多次空袭九州岛,这对帝国臣民和皇军的民心士气都造成了极大的打击!”衫山元果断地一挥手:“我等在华一切行动都是为了帝国利益,只要达成此目的,则无所不用其极!必须要让支那人早日陷入大规模的内斗泥潭中!我立刻将此决议敬告天皇陛下。”

部队数日来在高邮地区的战役中一直节节前进的顺利形势让第一军的东北军官们都欣喜不已,见识了“东北虎”主战坦克的强大威力更急让部队上下士气高昂越战越勇。就在这时,日军却大出意料地突然派来军使。

“你是代表山下奉文来投降的吗?”第1军指挥部内,看着卫兵带进来一个军術不低的日军军官,龙云峰赶在王树常前面用一种带着浓重不屑的口吻道。从东北,再到朝鲜,现在到华东,第一〇一装甲师一直是东北军攻城略地的最尖利的一把钢刀,攻无不克的战绩让一种对日军深深的蔑视情结和傲气在潜移默化中陷入到了每一个一〇一师官兵的骨头里,师长龙云峰当然也不例外。

日军军官脸上划过一丝恼怒,但很快平息了下来:“我是第十二军军部参谋斋藤原田中佐,大日本帝国皇军是不会投降的…”他话没说完就被龙云峰毫不客气再次打断道:“那第四师团的第八联队和第三十七联队原来不属于大日本皇军喽?”

斋藤的脸色顿时可以挤出黑水,他埂着脖子艰难道:“…我这次前来只是代表山下司令长官敬劝和提醒各位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你我双方都是军人,为了本国利益而在战场上厮杀血战这本不关两国普通平民的事情,平民在战争中是无辜的,高邮城内的贵国国民中有极大部分认同大日本帝国和皇军的仁义之道而愿意协助皇军作战。我军各阵地上都有贵国国民帮助皇军参加修筑阵地、运输粮食等不参战直接战斗的后勤工作。战场上枪炮无眼,他们近日来在战斗中被贵方子弹炮火误伤极多,山下司令长官念在上苍有好生之德,希望贵军在以后的战斗中能够尽量避免这些无辜百姓的伤亡。”斋藤本来被龙云峰两次抢白搞的底气不足,但是想到手里数以千计的“筹码”,顿时说话的语气越来越强硬,最后丢下一句“希望各位多多考虑”后便昂首挺胸走了出去。

指挥室内一片沉静,王树常脸上泛起了满面的怒色:“山下奉文这个混蛋!根本不配做一个军人!”“日军的意思很清楚,他们现在的每一道阵地、每一个堡垒里面都有我们的老百姓,以此来要挟我们不使用重火力。”龙云峰脸色冷峻的近乎寒冰,“哼!吃够了我们炮火的苦头,居然想出这么下作的一招!”

“真卑鄙!”参谋长扈先梅也一脸愤恨,“如果日军驱逐老百姓组成人墙向我们的阵地进攻,那士兵们肯定不能开枪啊,毕竟子弹基本都会打中我们的同胞!鬼子这一招真狠,一下子捆住了我们的手脚!”

当南京的日军用刺刀驱赶难民收拾城内外堆积如山的死尸并粉刷在战火中已经炙烤褪色的城市时,八月十日,汪精卫向武汉蒋介石发出了“最终通电”,“规劝”蒋介石向日本媾和屈服,电文道:“兆铭对救国夙有决心,如先生始终坚决予以拒绝,则兆铭即不能再顾虑此事,势必全力谋求国家东部大片国土之局部和平。眼下华东人民流离失所、生灵涂炭,先生如能以国命民生为重,请决定大计与友邻日本邦国停战谋和,再根据近卫首相之和平谈判原则以求其具体实现,则兆铭以权当各同志必能与先生同心协力迅速实现中日两国重现和平。”

同一天,日本华东派遣军总司令衫山元元帅也以通电方式公开发表了《至中国李、白将军书》,在用汪精卫威逼蒋介石的时候同时日本人又向国民党实权领袖李宗仁伸出了橄榄技,书日:

“大日本帝国一项奉行日华友好方针,此次华东武装冲突全系蒋介石中央政府顽固施行反日排日政策所导致。帝国对李、白二将军在广西省建设之硕然政果深表敬意,愿二位将事洞察世界大势,为促进东亚同文同种两民族之提携奋起前进。再次诚挚劝奉二位将军勿再执迷不悟为旁系异党而与日本冲突敌对以致深陷不复泥潭。另,在上海、南京二地战斗中殉亡之将军部下七千五百余名桂军勇士,皇军已稳妥合葬于京沪二地数处,郑重供祭,尚请放心。”

日军发给李宗仁和白崇禧的电文如泥牛入海,毫无反应;蒋介石也对汪精卫发出的通电不予理睬,他现在被另外一件事情憋堵的心慌,刚刚于昨日沿江猛进攻取全椒的日军第114师团和第10师团一部已经隐隐露出了继续西下夺取合肥的迹象,对于日军这种得陇望蜀的行为,蒋介石十分担忧。合肥一失,武汉就暴露在了日军的刺刀下,要是国民政府迁都到武汉刚刚一个多月又被日军赶的再次迁都,军事上的再次失利先不谈,最重要的是自己那仅剩的一点脸面就要彻底丢光了。驻守合肥拒抗日军的主要是薛岳的第十九集团军和从京沪、苏中败退下来的其他杂七杂八的部队,而让蒋介石最可气的是东北军王以哲部的第二军五万精锐明明已经到了合肥北部不到一百公里的淮南市,但是他们就是迟迟不肯南下驰援皖南国军。这种抗命不遵的行为若没有张学良在幕后暗中指使,王以哲哪来的那个胆子敢找种种借口拒绝执行中央军委会的命令?而张学良这种隔岸观火见死不救的行为的目的也明显的很,就是逼自己同意他提出的两个要求:“将中共纳入统一联合战线和中央政府正式对日宣战。

曾在日本留学多年的蒋介石对日本这个国家了解透彻,两国宣战意义非凡,那就是正式撕破脸非要打到其中一个国家彻底投降为止了,而自己本来的打算仅仅是将日寇驱逐出中国大陆而已,而不是将中日战争无限扩大。现在的中国有没有那个实力彻底击败日本,蒋介石心里清楚的很,中央军肯定没有跨海远征日本的能力,唯一能担负起击败日本的只有张学良的东北军了。想到这里,蒋介石敏锐地觉察到了张学良的某种隐晦目的,如果中国对日宣战,则承担将日寇驱逐出国土后攻击日本本土的责任只有东北军担当了,那么实力本来已经极度膨胀扩大的东北军自然又得到一个继续扩充军力而一方坐大的机会了,那对以后中央系真正统一东北更加是难上加难。至于将中共纳入统一战线,这也无疑是给了中共一个乘机扩张实力和地盘的机会,现在的中共已经有二三十万兵力,若再给他们扩军和传播红色思想的机会,那无疑更加是养虎为患。

“呯!”想到这里,蒋介石猛地将手拍在桌子上,他此时强烈感觉到当年东北易帜后将张学良放回东北真是纵虎归山留后患。

夕阳西沉,南京城西一座在炮火中已经损毁大半的天主教堂内,两名身穿黑衣的男教徒正在耶稣受难像前庄重地行着弥撤礼仪。

“组长。”一个较年轻的青年声若蚊蝇,“中统和军统都在老地方留下了暗记。”

“嗯。”他身边一个戴眼镜的中年男人凝望着钉在十字架上的耶稣,脸上仍然是波澜不惊的虔诚表情,“看来汪精卫的人头还真是抢手啊。”

“那我们。。。”

“暗中协助他们,汪精卫在少帅给我们陈列的必杀名单上仅仅位居第五位而已。”中年男子划着十字,漫不经心地翻开手中的《圣经》,“谷寿夫和中岛今朝吾这两个南京屠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