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我的东北军-第3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液冷”发动机,功率1200马力,飞机机长8。45米,机高2。25米,翼展10。0米,最大起飞重量4500公斤,最高时速600公里每小时,航逞720公里,升限11500米,可携带4枚200公斤航空炸弹,武器为4挺7。92毫米机枪和2挺20毫米机炮。综合性能和火力都堪称此时各国空军战机之首,这款战机在试飞之时的优秀表现和强大火力让张学良印象深刻,给予“猎隼”名称。东北兵公主岭飞机制造工厂可月产45架。此时的朝鲜战争东北军半数“猎隼”都已经投入空战,在于日军战机交锋中,数日以来都是赚多赔少,在22日东北军第7军装甲部队驶入定州时候,东北军空军已经击落各型日机90余架,基本取得了朝鲜西北部的制空权。

“痛快!真痛快!”朝鲜定州城郊东北军第7军指挥部,刚刚从前线回来的第7军副军长冯占海哈着白气搓着手兴奋道,“东北会战那会,小鬼子凶的很,也就仗着飞机大炮比我们厉害,整个会战我们也是杀敌一万自损八千的惨胜。可是现在我们的飞机大炮比他们厉害了,呵,你们没有去定州前线看哪!小鬼子被我们的飞机大炮打的那惨样!哈哈!真痛快!”

野战帐篷里面的数名第7军高级将领都笑起来了,是啊!过去受了那么多的气,现在也该轮到我们扬眉吐气了吧。

炮兵总司令吴克仁打趣道:“现在呀,部队里面都流行一句话了,叫‘空军炸,炮兵轰,步兵只管往前冲’!”

军官们再次笑起来。

“取得了胜利是值得高兴的,但是我们可不能被眼前的暂时胜利带来的喜悦冲昏了头脑!”一直埋头看地图的军长苏炳文呷了一口热茶,抬头凝视着众人,“少帅说,我们的最终目的是要取得全部朝鲜作为东北甚至整个中国与日本之间的战略缓冲区,那我们就要彻底打垮日本在朝鲜的势力,你们说,我们的目标是什么?”

参谋长扈先梅道:“欲彻底击垮日本在朝鲜的势力,只有两种途径。一是直接攻占东京逼裕仁投降,二是消灭日军在朝鲜的全部有生力量。”

“不错,我们要夺取朝鲜,就必须要打垮日本在朝鲜的根深蒂固的势力,拿下东京现在是不切实际的,那我们只有尽最大能力消灭在朝日军。”苏炳文沉声道,“现在日军的后撤是暂时的,根据情报,日军在朝鲜除了老牌的第19和第20以及重建的13,15,17,18六个师团外,驻扎本土的另外13个常设师团也有一半即将调至朝鲜,同时日本国内军部已经开始扩军集结预备后役军人了,朝鲜战争必将是一场越滚越大雪球般的大规模恶战。”

众将领都收起谈笑之色,沉思起来。

苏炳文起身对着悬挂的一比两点五万的朝鲜军用地图道:“你们看,目前日军第20师团已经撤至平城一带,其余南部日军师团正在北上,而我军第2、第4军也即将入朝作战,第8、第10军已经成功由满浦渡江攻入朝鲜江界。假如我们第7、2、4三个军是一撇,第8、12军是另外一撇,那么这两个集团军就组成了一个大大的‘V’字。”说着苏炳文在地图上用力将这个“V”字表示出来。

顿时明了他的意图的扈先梅惊诧道:“乖乖!军座,您真是好胃口!这个‘V’字里面到时候起码有四五个师团的日军,将近10万鬼子。”

“10万鬼子!”冯占海也吃惊不小,“这可是大手笔了!不是我们一个军能吃得下的,需要几个集团军大军团作战了!”

“而且还有大量的二鬼子哪!”吴克仁道。“二鬼子”指的就是日军在朝鲜建立的警备部队,也是名义上的朝鲜国防军,即韩军。

苏炳文默默凝视着朝鲜地图,“我马上将我们这个作战计划上报少帅。假如这场会战被批准并成功,朝鲜北部将无大战了!”

沈阳边防部,接到苏炳文这个规模宏伟的作战构想后,张学良招来于学忠等数人一起研究讨论。

“少帅!这个作战构思我赞成!”于学忠表态道,“要结束朝鲜战,让朝鲜真正到我们手里,就必须要大规模地消灭日军有生力量。假如我军就这样一步一步往南推进,朝鲜也不算小,日军边战边退,这样无法给其主力予重创,而且集结准备充分后的日军也能随时进攻我军控制地区,日本国内还能通过狭窄的朝鲜海峡往朝鲜境内进行兵力物资支援等等。零敲牛皮糖的打法确实不能达成我们的作战目标。”其他的几名参谋也纷纷表示同意。

尽管意见统一,此时的张学良心里却陷入深深的自责,这场朝鲜战争可以说是他暗中推动下爆发的,虽说朝鲜态势已经是个火药桶,但是点燃导火索的责任有六成以上还是在他张学良身上。当初张学良只顾想着用和日本的战争来调和中国国内的阶级矛盾内战,完全忘了战争的本质就是死亡,张学良现在才意识到战争也是需要填进大量人命的,朝鲜战争即使胜利,不知道又有多少东北男儿死在那里。而他们的死,和自己是有直接关系的。

张学良犹豫了半晌,致电苏炳文:苏军长,(1)同意你的“V”号作战计划,后方将全力提供部队需要的物资需求,边防部对参战部队进行统一指挥。(2)祝贺你们在朝鲜北部的胜利。(3)切记要要集中优势兵力消灭日军,最大化减少我军官兵伤亡。

苏炳文很快回电:誓完成任务。

3月30日,北镇,入朝东北军只有十几名高层将领的联合会议上,苏炳文开门见山道:“我们现在的目标是尽全力最大化歼灭在朝日军有生力量,我们的战略进攻作战手段将以大规模运动战为主,阵地战游击战为辅。具体部署是以部分兵力中路阻击日军并与之胶合在一起,摆出我军要与之大规模决战之态,诱使大量日军聚结在平城定州一带,我军之主力两个集团据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包抄这片三角地带,坚决歼灭包围圈内的敌军,荡平朝鲜北部日军主力。”

第4军军长王以哲补充道:“但是,这个V字最顶端两撇交合的那一点必须要有一支精锐部队长途穿插过去,牢牢扎在那里才能堵住日军后撤之路。这支部队起码要一个团,人数太多在渗透途中容易被日军发现,人数太少则无法抵挡住日军疯狂的进攻的。”

众将领都频频点头,但是在抽调哪支部队去执行这项惊险的任务的时候却出现了僵局。

第2军军长何柱国道:“我部官兵已经连续作战十六日,极为疲劳,尚在休整,无法抽出整编一个团。”

“我军此时仍然在狼林山一带清剿日军和韩军残留部队,也很难抽出兵力。”第8军副军长李桂林也皱眉。

苏炳文看着互相推让的众人,陷入深深思索中,此时各部都在全力和日军胶合纠缠,很难抽出一个加强精锐团的兵力都扎起这个大口袋的袋口。

这时候,苏炳文身后一个一直沉默不语剑眉星目的年轻军官上前大声主动请缨道:“报告军长!我部官兵愿意担此重任!”

苏炳文和众人都把惊奇的目光都投到了这个东北军第45独立步兵旅旅长楚奇明的身上。

楚奇明,字玉芒,后改为崇武,是东北军“张学良时代”的新一代年轻新秀少壮派将领。1908年8月8日出生于辽宁旅顺,从小生活在日本人的铁蹄统治下,楚奇明和众多旅顺百姓一样受尽了日本军人和日侨的凌辱歧视。十六岁那年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楚奇明将一个逼他喝尿的日本人打个半死后离开家乡独自一人漂泊流浪,一个月后加入了张作霖的奉军第3方面军,随张作霖征战关内外,因作战勇猛被提升为连长。后来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东北易帜后被调入第101师任营长。东北长城军校成立后,楚奇明作为东北军年轻军官进入军校步兵科学习,一年后毕业。他的老师——长城军校步兵教官、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德国魏玛政府退役陆军少将来赫尔·冯·伯劳恩给他的毕业评语是“坚忍果敢,睿智善学”。1930年他参加中原大战,第一个率部攻入太原,被擢升为东北军第101师参谋长,在东北会战期间主动申请被张学良调任为东北军第45独立步兵旅旅长之职。

东北军第45独立步兵旅是东北军中的一个异类,是东北军五十个独立旅第一个成立的。1933年底东北军和关东军战事一触即发的时候,张学良下令辽宁省南部所有的政府机关、工厂部门以及民众百姓全部北撤。但是有个问题却很难解决,就是辽宁南部各大城市的监狱里关押着大量的罪犯,这些人一大半以上是1929年张学良在东北进行大力剿匪的运动中被抓捕或者投降的土匪,还有黑帮等等。如果将这些罪犯全部羁押北撤,那么要抽出大量的兵力,显然对于此时正在备战准备参加战争的东北军是做不到的,但是如果将他们全部释放,恐怕他们会旧病重犯,趁着社会治安混乱重抄旧业,甚至还可能被日本人收买利用充当汉奸间谍对东北的后方进行破坏等等。

负责处理这个颇让人头痛的问题的于学忠当时思索再三,下了一道让这些罪犯改过自新的命令。命令很简单,号召辽南监狱的羁押罪犯参军报国,只要能在战事结束时候还能存活下来,直接可以适当减刑;如果在作战中阵亡,家里可以获得补贴;有突出表现甚至立功的,不但有奖励,甚至还可以对其以前罪行既往不咎。在这个签合同一般的命令宣布后,辽南四十五个监狱里面的罪犯极大一部分选择参军,因为这个条件还是很诱人的,既为自己获得自由,死了也能给家里捞点补贴,有的被判了十年二十年甚至终身监禁的更加是不可能放过这个唯一能重见阳光的机会。各监狱统计人数人数报到于学忠那里后让他大吃一惊,足足有五千六百多人,足够编成一个旅了。在上报张学良后,张学良也十分欣赏于学忠的独创思维,便给了这个杂七杂八由土匪罪犯组成的部队一个半正式的番号:“东北军第45独立步兵旅”,四十五这个数字也是来自他们所在的监狱数目。但是旅长的位置一直空闲着,本来张学良想让老成精干的丁超去担任的,结果丁超在电话中知道了这个旅的由来,立刻犹如洪水猛兽般连连推却:“少帅,我不要!这种杂七杂八的队伍我可不要!”

连连挠头的张学良又联系了好几个部队指挥官,结果个个都推三阻四,甚至有的天天和张学良喊着防线兵力不够的军官宁愿不要人也不要这个“打仗无能,扰民有方”的部队。就在这时知道了这个消息的楚奇明却主动申请担任,因为他一直渴望能够自己亲临前线指挥部队作战,而不是躲在后方指挥所里面做一个文绉绉的参谋长。张学良很快一锤定音,就这样楚奇明就成了第45旅旅长,此时楚奇明刚刚25岁。

第45旅官兵虽然经过短短不到一个月的军事训练,勉强有了个军队的样子,但是骨子里面仍然是土匪,后来辽南撤离的各大城市被抓捕的大量不愿意吃牢饭地痞无赖流氓混混也全被统统充到了45旅。东北会战结束后,参战部队无不损失惨重人员大量减少。只有45旅不但人没有少,反而增加到了将近7000人。整个会战中45旅也基本没有参加什么大战硬仗,一直作为预备队闲置在后方。后来到了会战后期,东北军转入反击阶段,第45旅也被派南下追击日军,和一些小股日军打了几场规模很小的遭遇战,杀伤日军百余人,战果小的和第101师、107师等战功赫赫的部队相比可以忽略不计。但是45旅官兵却在追击日军途中旧病复发,偷鸡摸狗白吃白拿的缺德事情做了一路,搞的很多乡镇联名向东北边防部上告,第45旅败坏军纪的坏名声也就传播开来。

会战结束后,第45旅奉命在青城子一带休整。虽然已经无战事,但是却一直是《东北军报》的头版常客,小则喝酒闹事逛窑子,大则聚众斗殴打群架,青城子的东北军宪兵部队和军警部队隔三岔五就收到百姓报告去抓人,后来第45旅碍于民愤只好被调走。前前后后在五六个地方驻扎,都被当地百姓告状上诉。甚至东北军沈阳宪兵总司令齐恩铭少将曾在背后私下说,要查第45旅驻扎在什么地方只要看报纸上报道哪里又有部队官兵闹事就知道了。

第45旅成为东北军的笑柄部队,作为旅长的楚奇明脸面上极为难堪,直到朝鲜战争爆发后,为了挽回面子,楚奇明主动请缨入朝作战,很快被送进朝鲜,划归了第7军的麾下。

苏炳文虽然也听说过一些第45旅部队的“趣闻轶事”,但是他见过标准青年军官军姿的楚奇明后便对45旅好感大增,他当时想的是:有这么一位青年才俊的旅长带领,这个部队应该没有传说中的那么差劲吧?但是现实还是让他大大失望了。第7军渡江战役成功后,日军第20师团与第7军反复纠缠争夺义州,苏炳文巧妙地采取迂回包抄战术,全军主力牢牢缠住日军,于3月25日将其主力慢引诱进义州北部包围圈内,同时命令楚奇明的第45旅连夜急行军攻占日军后撤的必经之路——义州东南的全松岭。

26日上午,东北军第7军先头部队第120师攻入义州,此时城内却几乎空无一人,一个日军也没有。当晚日军第20师团师团长藤田中将敏锐地觉察到了苏炳文的意图,连夜安全脱离战场撤离,大量的朝鲜居民也成难民往四处逃命了。扑了个空的苏炳文由于一夜焦虑未睡,两眼红肿嘴唇干裂,犹如一头被激怒的豹子在指挥室内怒不可遏:“鬼子呢?怎么全跑了!楚奇明干什么去了?”

说来让人啼笑皆非,赶夜路的第45旅在夜里看地图弄错了地名,由于地图上标志的东西太多且字迹潦草,把目的地“全松岭”看成了“金松林”。全旅绕了几个小时的大弯子,白跑了五十多公里,直到天快亮的时候楚奇明才回过神来。等到部队赶到全松岭的时候,日军第20师团已经基本撤光了,不死心的楚奇明率部猛追,勉强击溃断后的一个日军大队,才灰头土脸回来复命。

诱敌深入,迂回包围并歼灭,本来日军第20师团已经是瓮中之鳖,但是就是因为第45旅犯的低级错误让日军跑个精光,关门打狗,负责关门的偏偏没有关好。苏炳文难以接受这个结局,在简陋的军部指挥室内大声质问楚奇明:

“楚奇明旅长!我让你连夜攻占全松岭!你夜里干什么去了!一万多鬼子在你眼皮下跑掉,就打死几百个就来和我交代,你糊弄我啊!人家118师全歼日军一个联队和五千多韩军,干的很好,29旅连续拿下宿草、阳山、高川三个城镇,也打的漂亮。你的45旅呢?为什么没有堵住日军的后路?你给我说!啊?还大言不惭自称东北军第一主力旅,我呸!”

中将对上校大发雷霆,让在朝鲜冬末春时节初暖乍寒的冰凉气温中挨训的楚奇明流了一头热汗。

自此苏炳文便对45旅大感恼火,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的激战中,基本都是让第7军主力120师攻城拔寨,第118师负责支援配合,45旅几乎一直都在“预备待命”要么就是对付日军游击队散兵游勇的小任务。在第7军官兵中中也流传开了一个顺口溜——“120师打、118师转,45旅闲的在旁看”。

这一切都让楚奇明这个本来就不善言辞的年轻旅长更加沉默寡言了,但是他并没有消沉下去,而是在心中把耻辱化为暗暗积蓄的力量,等待着下一次爆发的机会。

第45旅的再次请缨让苏炳文略有点犹豫,上次堵两万日军第45旅都没有完成,这次的计划比上次要大十倍,45旅会不会再次成为害群之马呢?

楚奇明看出了苏炳文的心思,上前一步大声道:“请军长放心!我部必将誓死血战,决不后退!一雪义州之耻!”

“到时候你可是要面对数倍日军的攻击,而且给予你们空中支援也是十分困难的。”

“请军座放心!完成不了任务,职提头来复命!”楚奇明斩钉截铁,说的也很干脆。

所有人都把目光放在了苏炳文的身上,足足一分钟,苏炳文开口道:“好!我再调拨一个野炮营划归你部,再调八挺火神和十二挺二九火箭炮一起划归你,你还有什么要求需要什么东西,可以尽管说。”

“是!军座!”

此时朝鲜北部,东北军数十万大军从两处渡口横过鸭绿江挺入朝鲜,朝鲜南部日军数个师团也挥军北上,双方鏖战在朝鲜泥泞的土地上。东北军的一个旅正在朝鲜北部的崇山峻岭中悄悄南下,他们的目标是朝鲜中北部战略要地——飞虎山。

飞虎山,山如其名,陡峭险峻,道道山峰如剑刃刺入苍穹。但是它在军事上的地理位置更加险要,是通往朝鲜重镇军隅里和价川的必经之路,而军隅里和价川也都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他们共同组成一个大十字路口:南通往顺川、平壤,东往德川,西向龟城和义州,北边则是熙川和江界。日军南北来往都必须要经过这里,如果东北军占领这里,占领了这个巨大的交通枢纽,那么朝鲜北部十万多日军的后路就被截断。雄据这里的飞虎山必将迎来一场恶战。

第十四节挺进朝鲜(3)

汉城,日本朝鲜派遣军总司令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