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狂人-第1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家宝心动不已,脸上却是不动声色,充分显示了官场人士应有的城府,淡然道:“说说你的想法吧,如果可行的话……”话中的意思不言而喻。
    假洋鬼子大喜,知道巡抚大人已经向他许下好处,就看自己能不能把握得住了?他不敢怠慢,沉吟良久在脑中组织好措辞,这才将心中的想法尽数给抖了出来,其中不泛一些精妙的点子,还有一些是他游历国外之时所见所闻在报纸宣传方面的总结,在这时代的中国也是难得的经验之谈。
    朱家宝听闻之后眼睛越来越亮,对假洋鬼子提出的新方案大为赞赏。朝廷除了对体制内人士开放的内部抵报,根本就没有对外发售的任何官方报刊。加之革命党利用报纸对朝廷造成了极大的困扰,所以朝廷一直以来都十分*任何形式的报纸,除了打压还是打压!
    可今时不同往日,朝廷内部的守旧势力依旧庞大,但少了西太后这样的掌权人物坚决反对,办一办官方报纸还是可行滴。更何况目前的局势已经不允许他有太多的办法控制民意,办报纸是现今对抗革命军宣传攻势最好的选择。而且他所办的是代表安徽巡抚衙门的官方报纸,报纸的发行和内容也全在衙门掌握之中,不会出现那种被革命党渗透失控的情况!
    还有一桩好处就是,如果隶属于安徽的报纸真的能办起来,不说安徽开了全国第一的先例,绝对是大涨脸面的好事儿。等到国内大部分官员的目光被全国第一份对普通民众发行的官方报纸吸引住眼球的时候,他可以稍微松口气顺便积蓄对革命军展开第二论攻势的调整时间。如此好处多多的事儿,他又何乐而不为呢?
    面对气势汹汹无所不用其极的革命军,报纸的宣传攻势真的必不可少。而且在朱家宝心里,革命军的宣传攻势看似凌厉,也给他和手下的清军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可是在心里他明白,在宣传上巡抚衙门最大的敌人始终都是那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给他造成过巨大麻烦和困扰的《光复报》。《安庆革命军报》和其比起来,还显得太嫩了点……
    如果有了安徽自己的官方报纸,借助官府庞大的资源和能量,一定可以在短短时间内造成偌大的声势和轰动,让民众不在独受革命党鼓惑。如此一来,对于在真个安徽省无所不在,触角蔓延各处的《光复报》,也将是一个严厉的打击。
    假洋鬼子侃侃而谈,仔细内满满的用了极为粗俗易懂的语言,让朱家宝明白办报纸是一件名利双收,又可以打击革命党,一刀三雕妙策。当然,他不知道的是,朱家宝还看到了另外的好处,只是藏在心中没有说出口而已。
    朱家宝大手一挥,此事就此定下。而作为金点子贡献者的假洋鬼子,自然而然如愿以尝的成为了,即将开办的这份官方报刊的第一任总办!
    之后,他们又商量了这份报刊的名字问题。在封建王朝,不轮做什么官方起名字都很慎重,惟恐出了什么差池惹人笑话。为了这么点事在同僚们面前丢份,实在不值当不是?
    “对了,你认为报刊当取什么名字为好?”确定下了基本的调子,朱家宝的脑子迅速飞转起来,他对此事还是极为上心的,只是心中有几个名字都觉得不合适。
    “《安徽时报》,抚巡大人认为妥否?”假洋鬼子不假思索的脱口而出,心中有些鄙视巡抚大人的‘孤陋寡闻’。在国外,除了那些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大报之外,其它地方性的报纸哪个不是以本地地名起头,像《东京XX报》《伦敦XX报》等等莫不如此。
    朱家宝点了点头,略微沉思片刻,觉得这个名字不错。虽然不够大气,显不出半点文雅之气,但也算贴切通俗易懂。于是他拍板敲定以后这份报纸就叫《安徽日报》,并且挥笔泼墨为《安徽日报》提名,并写了简短的发刊语,花团锦绣洋洋洒洒二千来字,竟显进士不俗的文字水准,看得假洋鬼子好一阵砸舌不已。
    不得不说,出过国留过洋的假洋鬼子还是很有些水平的。在他的操作和努力下,临时巡抚衙门也极为配合,很快就把《安徽时报》的架子给搞了起来。作为官方报社有临时巡抚衙门的大力支持,各种物资应有尽有还不需要花钱。
    油印机好搞的很,不用假洋鬼子亲自吩咐自有合肥城内的商人送来最好的。主编和其他文字编辑的人选更加简单,安徽腐儒多如草随招随到。有巡抚衙门这块金字招牌摆在那儿,合肥地区那帮名落孙山‘赋闲’在家的腐儒们还不拼了命的往内挤啊,巴不得早点出彩好让巡抚大人注意上自己……

第三十章 “二鬼子”!

    没过多久,在一干人等的努力之下,《安徽时报》第一期的样版就被整了出来。报纸新鲜出炉,作为报社总办的假洋鬼子不敢怠慢,急忙送往日理万机的巡抚大人手中查阅,看巡抚大人还有什么需要补充的没?
    “好,好,好,哈哈……”朱家宝手捧墨汹浓郁的报纸,哈哈大笑不已。
    第一期的《安徽时报》由三张纸,六大版面组成,除了安徽巡抚朱家宝发布的重要训令外,还仿照国外的有名大报分出各种不同的版块。有时事纪要、金融消息、名家点评、娱乐广告,除此之外还为革命党特别建有法制专栏。
    而在名家点评区,假洋鬼子请来了几位著名的‘反革命分子’大肆抨击革命党的头号人物孙中山、黄兴等人,列出他们在国外的种种卖国‘劣迹’,痛斥他们为国贼人人得而诛之,直言不讳的称其为某某的走狗,是某某列国的中国代理人,让国人看清楚他们的真实面目,不要被人蒙蔽做出于国不利的错事云云。总之,文章中有痛惜,有斥责,有煽情,有告戒,是一篇难得的‘警世忠言’!
    朱家宝看得开颜大笑:“好,好,好,这文章写得真好,把革命党的丑恶行径写得入木三分,这下子那帮愚昧的家伙们该清醒清醒了吧。这篇文章写得太好了,要大力宣传,最好能让不识字的乡下老农都知道,看革命党那帮逆贼还有什么好说的?对了,这篇文章是请谁写的,一定要重重奖赏,如此人才不可埋没!”
    得到巡抚大人赞赏,假洋鬼子不免喜笑颜开:“卑职专门请城内的大儒联合作此文章,又深恐报纸派发之后寻常百姓看不懂,特意‘加工’弄得浅显易懂。在不落官府威严的同时,也能打击革命党的嚣张气焰,如今能得大人赞赏乃属下之幸!”
    “哈哈……”朱家宝心中大快,生生享用了这记马屁,看向假洋鬼子的眼神越发亲切,心中不住暗道‘这厮是个人才’!
    在看向手中散发墨香的《安徽时报》,心中更加满意。整篇文章虽说没有点出某某列强的具体名字,但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是暗指孙文、黄兴这些革命党领袖整天在国外晃荡,都是英、美、日等列强的走狗,妄图帮助列强瓜分我中华沃土。不然以他们在国内的名望,几乎可以说‘振臂一呼万人景从’,何需在外国受人白眼?
    他都可想象得出,孙文等一干革命党伪君子们面对那些愤怒的百姓时,那手足无措尴尬无比的窘迫表情,忍不住又是一阵呵呵大笑。多日来压在心头的阴霾一扫而空,他倒是有兴趣调侃自己的最大敌人,以此苦中作乐放开心怀。
    巡抚大人心中满意,大手一挥新鲜出炉的《安徽时报》第一期很快在合肥面世,然后通过邮局迅速向全省铺开。官办报纸的目的本就不是为了嫌钱,而是要对《安庆革命军报》的宣传攻势进行反制,同时将在全省范围内影响更大的《光复报》这份安徽省内的三流小报给淹死在《安徽时报》掀起的滔天巨浪中。所以,朱家宝也是下了血本,一口气印刷十万份,想要以强大不可阻挡的声势,将所有的打压对象在第一时间牢牢压制住。
    不仅如此,针对目前国人受教育水平极低的现状,为了让更多的不识自之人清楚革命党首脑之面目,在《安徽时报》总办假洋鬼子的建议策划下,朱家宝在战事紧张的关口,还特意抽调军中识字机敏之辈,在清军控制区域内的所有城市繁华街道边上设立报刊专栏,由各地巡防营官兵担任护卫,向周围的百姓宣读,让他们知晓革命党的真实面目!
    有官府的强力推行,再加上其中确实宝了不少猛料吸引眼球。《安徽时报》首刊在安徽省内就火了一把,所有人都被报纸上所报道的内容惊呆,尤其是各大城市的年轻学生们更是受了不少的刺激。他们虽然想强迫自己不去相信报纸上所说,因为报纸是残暴的满清官府所发行的嘛。心中更是不岔官府对革命领袖的诋毁,为此他们甚至弄出了不少过激的行动来。在有心人的鼓动下,罢课游行,举旗示威,甚至还有胆大妄为之辈冲击官府衙门……
    这一次,难得安徽各地官府十分克制,竟没有找闹事学生们的麻烦。好言安慰闹事学生静待片刻,巡抚衙门很快就会在《安徽时报》上公布确凿的证据。面对官府如此‘诡异’的行为,闹事学生们顿时不知所措,而隐藏在背后的革命党也是仗二金刚摸不着头脑,不知道官府这一次玩的是哪一出?
    很快,第二期的《安徽时报》就给出了答案。本来这些东西都是朝廷机密,可是为了对付气焰嚣张的革命军也顾不得那么许多。朱家宝央求了自己的恩主袁世凯和两江总督端方帮忙,终于将朝廷手中掌握的有关革命党首脑在国外的资料要到手中。
    一时激起千层浪,在确凿的证据面前,清军控制区内所有的质疑声全部消失。就算是在顽固的革命分子,在铁一般的事实和毫无破绽的证据面前,心中的坚定信念都有所动摇。他们不得不扪心自问,《安徽时报》上的东西真的不可信吗?
    这样强大的效果,却是连始作俑者朱家宝和假洋鬼子都不曾料到的。两期《安徽时报》不仅严重打击了清军控制区内革命党的士气,甚至还让一部分革命党成员心中信念动摇,最终受不了外界强大的舆论鸭梨直接退出革命党。当然后续的影响远远不止与此,这是他们万万也料想不到滴!
    “打倒卖国贼孙文……”“卖国贼黄兴,千刀万剐不足以平民愤!”
    民众愤怒了,纷纷喊出了极为极端的口号,他们才不管你有没有苦衷,在他们眼中和洋鬼子绞合到一起就是让人痛恨的二鬼子……

第三十一章 革命军靠不住

    在清军控制区内,革命党的势力和声誉遭到严重打击!
    有巡抚衙门严令,甚至不惜拿下几个不听招呼的地方官员,在各地官府的大力配合之下,老百姓能够光明正大购买了解外界事物的就只有《安徽时报》这一样报纸,其它报纸不被官府所认可是为非法,私自传播被抓到可是要接受严厉惩治滴。在官府如此垄断经营控制下,一时间其它报纸大受打击,《安徽时报》一举成为安徽省内第一大报!
    《安徽时报》的接连发行,让安徽革命党受到了猛烈的攻击,更有人显身说法拿出充足的证据,点明指责革命党孙文接受东洋人政治献金,与日本军部下属黑,社会组织黑龙会有染,妄图煽动革命颠覆大清朝,为东洋人对华的野心铺路,为东洋人扩张势力添砖加瓦。一时省内舆论沸沸扬扬,甚至在两江地区都造成了极其恶劣的影响,有许多革命党同志愤然脱离革命组织,使革命党在南国威望大降。
    大清自甲午大败之后,国人对清廷彻底失望,由于巨额的赔款大多压在寻常百姓头上,压得百姓们喘不过气来。迁怒之下对东洋鬼子恨之入骨,安徽省就曾发生过日商乘坐小火轮悬挂太阳旗,激起民愤的爱国事件。如果听闻革命党首领竟然为东洋鬼子‘办事’,哪一个不恨得咬牙切齿?要不是孙文现时不在国内,只怕早就被愤怒的民众用水口淹死。
    作戏做全套,在假洋鬼子的建议下,朱家宝也是下了狠心摸黑革命党。在巡抚衙门临时驻地合肥还有前线城市芜湖,大批的混混、流氓在朱家宝的谋划下,身着不同衣饰走上街道,高举着打倒东洋鬼子、打倒革命党的旗号,并且还史无前例的在临时巡抚衙门前小广场搞起了静坐示威,要求官府抓拿那些卖国革命党首脑。
    这次事件的发生,通过《安徽时报》迅速传遍安徽乃至两江地区,给革命党造成了机器的影响。当然事涉列强,中国民众‘自发’的抗议行为也引起了安徽省各外国领事的高度关注,尤其是东洋领事,除了向巡抚衙门发出严厉警告之外,还警告其在徽东洋商人小心安全,省内“日企”得到通知在这些日子里店门紧闭,不敢招惹那些愤怒的清国民众。
    东洋领事的严正抗议,让安徽临时巡抚衙门好一阵紧张,幸好绑架民意摸黑革命党的目的已经达到,朱家宝急忙见好就收。
    对于这些民众“自发”游行举动,对于民间这种破坏中日友好关系的行为,朱家宝命令两城各局巡警进行“弹压”。同时在《安徽时报》发表谴责声明,对‘漠视’民意的革命党好一痛训斥,最后‘情真意切’的号召全省民众对隐藏在身边的“革命党分子”进行检举、签发,悬以重赏刺激民众们的贪念,真就不信没有爱钱的家伙。
    果然,各地官府衙门之后接到不少秘密举报革命党的民众,只可惜后来查明都是些小角色。朱家宝对此很不满意,暗中加大了悬赏力度,希望能钓到革命党中的大鱼!
    清军和革命军交战不休,所消耗的钱粮大多压在了安徽民众身上,大战一日不止多出来的钱粮损耗都得有民众们负担。外加上贪官污吏从中上下其手,刚刚经历过几年天灾的安徽民众的生活状况可想而知?
    现在可是交战的关键时刻,民众的生活又困苦不堪,万一引起民变就不妙了。为了转移民众的视线和心中的怨气,《安徽时报》在朱家宝的示意下,花费大量篇幅攻击革命党,待民众对此消息稍感厌烦之时,立刻转变方向大肆报导自甲午以后安徽省内所发生的巨大变化,以及朱巡抚秉政以来的各项重大惠民良策,其中以尤以公共教育、禁毒等战线上的成绩显著。同时也不忘诉一诉苦,把导致民众们如今困苦生活的罪责全部推到革命党身上。如此扣屎盆子的做法,倒还真起了一点作用。不过明眼人都清楚,这只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如果不尽早平定革命军叛乱的话,以后的麻烦还多着呢。
    对于安徽巡抚衙门利用《安徽时报》这种宣传大杀器,凭借着朝廷庞大资源刻意歪曲事实的报到,引起了安徽和两江地区诸革命党同仁的不满和愤慨,更有人在集会中,激进的声称要将《安徽时报》的总部给炸了,毁了官府的这道爪牙。
    朱家宝还真巴不得革命党如此作为,到时他更有由头责难革命党乱臣贼子,使其在民众当中的声望再一次受损。而这时候,前线传来好消息,经过一连串宣传攻势,安庆革命军内部好象出了乱子,军心士气大丧之下一连败退近百里才堪堪稳住阵脚。
    王进当初离开安庆时所担心的隐患终于爆发,革命军山头林立互相不服,在经过清军的严厉围剿下眼看着手下弟兄损失惨重,自己一方实力受到严重损伤,就不愿意再出力和清军死磕,只想保留自家的实力在乱世中睁得一块生存之地。
    结果革命军高层之间爆发激烈冲突,要不是还有大敌在侧只怕就要火并起来。就算如此,纷乱的局势也牵扯了革命军高赠们无数心力,哪还有功夫及时处理来自《安徽时报》所带来的舆论鸭梨?就此一项,没能及时应变的《安庆革命军报》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加上人心惶惶无人主事,也难怪受到了来自革命军内外同志们的一致不满。
    可是他们也顾不得许多,不把革命军突发的变故处理妥当,革命军随时都有分崩离析的可能。在维护革命党整体利益和自家的小命面前,他们选择了后者!
    这时候,总部刚刚迁往霍山,刚刚安顿好的《光复报》总部腾出手来,跳起革命宣传阵地的大旗,和新崛起不久的《安徽时报》扛上了……

第三十二章 各说各的

    《光复报》总部的迁移,对《光复报》的影响力确实有一定的打击。尤其是迁移的地点还不是像上海安庆这样的大城市,而是霍山这样的穷乡僻壤。安全的问题倒是没什么好说的,可在通讯不发达的时代,偏僻就意味着消息的闭塞!
    这不,随着新光复会基地山谷小镇的开发建设,再加上吴楚在霍山县的施政,新光复会的同志们大多把目光放到了民生建设这个方面。而在会长王进的提议之下,《光复报》也将着重点放到二三线城市和农村这块地头,将容易出问题的安徽黄金地带让给革命军。
    可没想到的是……
    王进手里拿着第一期的《安徽时报》,真有些哭笑不得,冲着在旁边急得不行的王续东和王思量笑道:“呵呵,还真没想到,朱家宝也玩儿这一套,看来他身边还是有能人的,不全是只会玩弄权术的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