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狂人-第30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期间为了在内阁中占据几个重要的部长位置,国民党接受了共和党的联盟请求,连同其它革命小党派一同为共和党摇旗呐喊,共同对抗北洋集团的蛮横霸道。可惜,已然失势的国民党力气倒是出了不少,可是便宜真没占到多少,真可谓吃力不讨好。
    本来已经暂时将国民党放在一边的袁世凯恼羞成怒,暗地里动用了不少手段打击国民党,国民党在北方的势力差点被连根拔起伤了元气,最后还是在民主进步党的掩护和力挺之下才得全身而退,缩回去再也不敢胡乱插手北京城里的龙争虎斗。
    也是国民党人运气不差,王进虽然不怎么待见他们,但是还需要他们帮忙吸引火力,对于国民党经济方面的支持一直都没有断绝过。再加上国民党内部人才还是不缺的,静下心来发展徐州地方经济,真将淮北重镇给经营得生机勃勃热闹不凡。
    背靠安徽这样的中原经济中心,还有张辫帅的‘特殊’产业支撑,再有一个稳定的发展环境,徐州的经济想不迅速发展都难。坐镇河南剿匪的段祺瑞不是不想动徐州,可是在河南地头蛇扯后腿跟光复军商丘部队的威胁下,只能眼睁睁看着国民党慢慢坐稳了位置,在徐州发展出一片新的基业出来。
    等徐州的发展上了正轨拥有了一定的经济规模,一些激进的国民党人便迫不及待的想要建军扩充实力。国民党人经历过这么多风雨,哪能不知道掌握一支武装力量的重要性?更何况紧挨着安徽这个大军火库,不利用一番岂不是暴殄天物?
    此时作为国民党内公认的军事专家柏文蔚又被推了出来,国民党经过内部商讨决定让其负责筹备新军一事。不仅仅因为他是国民党内实战经验最为丰富之人,而且柏文蔚和安徽督军王进的私交不错,国民党上下也害怕王进不理会其它同志误了大事。
    如今的安徽可不比当初,早已经不是挂靠在同盟会旗下的二级革命组织,要跟着同盟会的脚步走的小角色了。无论是力扛北洋军还是在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等方面,民主进步党的成就都令人瞩目,在一次次事件之后逐渐取代国民党成为革命领袖党派。
    风水轮流转,今年到我家。时转势易,如今的民主进步党已然是革命阵营中的庞然大物,就连国民党此时的栖息之所都是安徽赐于,他们哪里还有底气在王进面前吆五喝六?
    徐州方面的国民党蠢蠢欲动,柏文蔚更是频繁来往于徐州和合肥两地,向安徽购买大批武器弹药帮助国民党扩充武装力量。坐镇徐州后方宿迁的国民党另一位大佬宋教仁,并不同意在形势还不明朗的国民党大肆招兵买马,他认为这有帮共和党吸引火力的巨大风险。
    可惜宋派与孙派理念不合,因为理念内部矛盾频频爆发。孙中山虽然与宋教仁的关系依旧良好,可是下面人就不一样了。宋教仁尽管在国民党内声望高隆,可是架不是孙中山身边跟随者们的诸多抵触,并没有真正影响到徐州国民党高层的决定。
    对于国民党重组新军,王进倒是没有什么想法,他还巴不得国民党闹腾得越厉害越好,他们闹腾得越厉害,北洋袁世凯方面的关注就越多,也省得老袁没事就琢磨着给安徽添堵搞破坏,世上只有千日做贼哪有千日防贼的?
    只要国民党有钱,军工厂里那些常规武器任由他们购买。对于这样的炮灰行径他是非常支持滴,大家都是革命同志也就用不着藏着掩着了。在民族进步党暗中推波助澜之下,国民党的势力扩张迅猛,实力比之以前更是增长无数。
    经历过的事情多了,国民党上下也知道收敛,虽然手头有了武装力量实力大涨,但是在强人环侍的苏北地界,还是低调老实一点吧。国民党在徐州大张旗鼓编练新军,周围势力哪个不侧目警惕不已?
    盘踞在苏北地区的张辫帅倒是没什么,国民党背后有民主进步党支持,他就算心中不满,也不敢拿徐州怎么样。可是紧邻着苏北的河南督军段祺瑞却不干了,一个光复军就够让他头痛的了,现在又来一个国民党,他还活不活了?
    恰逢北洋与共和党彻底决裂,孙中山在日本的‘好友’找上门来,国民党趁机跳上台前……

第二百三十六章 飞机飞机

    嗡嗡嗡……
    合肥郊外碧蓝的天空中出现几个小小黑点,一阵‘嗡嗡’杂音跟着小黑点从天空呼啸而过。几架双翼螺旋桨飞机不住的在校场上空绕着圈子,时不时的两两组成攻击阵型从天空掠过,只留下道道尾烟在碧蓝的天空肆意涂鸦。
    跑道旁边的三层导航楼顶,王进正举起望远镜,跟随着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飞机不断转动。身后跟着的光复军高层们也是同样举动,目光随着天上飞机的移动而跟着移动。
    作为此次试飞飞机的总设计师,巴玉藻红光满面心情极为愉快,随在一帮光复军将领身边不时的介绍着飞机的各项性能指标还有其它一些相关事项……
    “不错不错,最大投弹量能有多少?”等飞机再一次从望远镜中消失,王进放下望远镜,扭头问道。在他眼中看来,这时代的飞行器真是简陋得可以,不过有总比没有强,他也懒得纠结这样的问题,只要一直坚持下去就不信造不出前世那样的飞机。
    目前的飞机以双翼螺旋桨为主,机身更是以木头蒙皮为主体。王进穿越前不是没有玩过滑翔伞,对做飞行员也很有兴趣。可是每当看到停机坪上外表蒙皮的木头骨架飞机,都忍不住头皮发麻心底发寒,立刻熄了想上天‘游玩’一番的心思,他可不希望自己真的‘上了天’,那才叫做倒霉无极限呢。
    这时代飞机刚刚出现没有多久,就连最先发明的欧美国家一点也不重视,这就给了安徽迎头赶上甚至领先国际的机会。为此,在王进的授意下,军政府从军费中拔出大笔资金成立了一个特别研究基金,为专门研究新式武器所用。
    飞机研究作为军事研究的一个主要方向,通过对外招募,还有就是巴玉藻等专家的私人关系,请来了不少有志于飞行器研究的华人专家学者,共同研究开发独属于安徽的飞行器。倒不是安徽不想请外国专家,而是作为一个地方性政府吸引力实在不够。
    此时飞机上根本就没有什么武器系统,飞行员身上带着一把手枪多做侦察之用,还要时不时担心被战场上的流弹击中,可谓一等一的高风险高死亡率职业。经过一段时间的潜心研究和发展,目前安徽制造出来的飞机在稳定性还有安全性上都有不小突破。
    此次巴玉藻邀请光复军一干大佬前来,一来展示飞行器研究所最近一段时间的成果,二来商讨下一步的具体研究方向。以眼下世界在材料等各种与飞行器有关方面的发展程度而言,飞行器想要获得近一步发展,除非当代科技有了飞跃式的发展,否则在种种条件的制约之下,眼下飞行器的发展已到达一个瓶颈。
    按照巴玉藻等飞机研究者的想法,就是按照目前的进度继续改造升级技术,让研究出来的飞行器变得更为完美适用。想法当然是美好的,可是巴玉藻等飞行器研究者们也都明白,这其中所要花费的金钱是何等巨大,所以他们需要安徽老大王进的鼎力支持!
    面对王进的疑惑,巴玉藻打起精神,神色严肃回答:“目前飞机采用的是德国最新型发动机,动力强劲。在加满油后,最多可以加载四枚二十公斤炸弹或者八枚十公斤炸弹……”
    “什么,才这么点数量?”不待王进发话,身为光复军大佬合肥卫戍司令,王单东大声发问表达自己心中的不满。
    “是啊,才八十公斤炸弹,这也太少了一点,能做得了什么事?”
    “总数八十公斤,确实太过稀少……”
    “……”
    巴玉藻听着一干军头们不满的言语,脸色涨得通红,张了张嘴想要反驳却又缺乏底气。这帮军头们为何会有这么大反应,他心中清楚明白得很,还不是经费划分惹的祸?
    光复军每年的军费预算都是一定的,早在年初的政府会议上就做出了决议。飞行器研究所占去不不少份额,军方其它部门所得的金额自然就少了许多,因为各部门之间的利益而产生的矛盾自然不少,此时这帮军头们只是说说怪话还算态度良好的了。
    在军头们心中,与其花费大力气在这花架子一般中看不中用的飞机身上,还不如腾出资金购买更好的武器装备手下弟兄,起码战斗力的提升是看得见摸得着滴。
    与飞行器研究所竞争最为激烈的,是成立时间更久的战车研究所。不像飞行器这样的初生产业到处都是技术漏洞,需要完善的地方太多。王进早早布置下去的战车研究技术已然成熟,只需要一些关键技术再有突破,想要提前出现二战时德军的‘虎豹’雄风也不是什么难事。
    光复军的军头们早就在秘密基地试验过战车的威力,心神震撼砸舌不已,一个个垂涎不已恨不得立刻装备手下部队,在他们眼中战车可比什么破烂飞机强得太多。
    巴玉藻脸上好不难堪,不知该如何关说是好。飞机眼下确实是一个鸡肋般的存在,技术极为原始不说对光复军的战斗力几乎没有什么帮助。不过他坚信确信以及肯定,飞机以后的发展前景绝对要在战车之上,只希望王督军能坚定继续投资研究下去的决心吧。
    “好了,你们不用多说。”王进挥了挥手,阻止手下小弟继续阴阳怪气:“对于巴先生等人研制的飞机,我很满意。不要吃惊我说的是心里话,飞机这玩意的用处真的很大,你们别用这样的眼神看我,这本来就是事实。”
    “你们想想,如果我光复军与北洋军激烈交战,战事焦灼一时难分胜负,此时天空中突然飞来几架飞机,对士气的提升将有多大帮助?虽然飞机目前的载弹量一般,但只要用对了地方,也不是不能成为决定性力量。在战事焦灼之时,我军的飞机突然降临在敌军密集处下几个‘蛋’的话……”

第二百三十七章 郁闷

    好不容易安抚住一干不满的光复军将领,决定继续对飞行器研究的经费支持,离开郊外校场的时候已是下午时分,等他刚刚进城便被军政府的工作人员截到省政府……
    “我说子玉兄,这么急急忙忙找我干嘛?”来到省政府省长办公室,王进老实不客气的一屁股坐到会客沙发上,端起桌子上冒着腾腾热气的茶杯轻抿了一小口。
    “知道你今天劳累了一天,如果不是徐州方面的要事,我哪会劳动王大督军的大驾?”吴楚笑着从办公桌后起身,坐到王进对面的沙发上,脸上的神色有些……怪异。
    “怎么,不是放开了供应他们军火吗,又出什么妖蛾子了?”王进有些不满的问道。
    “挨,谁说不是呢,你看看这个就知道了……”说着,吴楚将手中的文件递了过去。
    王进接过公文扫了一眼,眼睛立刻瞪得溜圆,一脸不可思议的看向老友,结结巴巴问道:“这,这不会是真的吧?”说完,砰的一声将公文狠狠摔在茶几上。
    原来,前段时间孙中山游走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时,正值两省‘反日排日’浪潮即将结尾。本来这事跟他没有任何关系,他也没有想要插手其中的想法。可是日本人不答应了,他们急于想要恢复在两省损失的商业利益。
    尤其是福建省,早就被日本人视为禁脔,因为‘反日排日’浪潮影响力和势力大降,这是日本人绝对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再加上三都澳军港的修建,犹如一道紧箍咒一般让日本政府有着极大的危机感,尽快恢复在福建的绝对统治力势在必行!
    正好这时孙中山来到福建拉拢游说当地革命势力,日本人找上门来。孙中山在日本政府里供职的好友亲自请托,希望孙中山能帮忙恢复日本在福建的商业利益,只要能恢复到之前的八成,日本方面定有厚报。
    在‘盛情难却’还有利益的双重感召,还有身边同志的游说下,孙中山就此为日本人的事情来回奔波忙碌,帮助日本商人疏通当地关系,恢复日本在当地的商业利益……
    王进怎么也没有想到,国民党和孙中山竟然会做出这样的糊糊事来,难道就不怕名誉扫地吗?时局如此敏感的时候,孙中山竟然还敢大放厥词谈什么‘睦邻友好’‘一衣带水’什么地,这不是在故意误导国人对日本的印象么?
    要知道,孙中山在国人心中的地位崇高,作为推翻满清统治倡导共和的革命领袖,无数热血青年将其视为偶像,几乎被神化,他的一言一行都将影响到无数人的思维。
    安徽在王进的领导下,一直都在与日本人暗暗较劲,不管是当初在上海为了地盘和利益大打出手,还是后来因为中成药的事情交恶,这些都足以让安徽与日本民间商业利益集团产生激烈的矛盾,甚至已经到了刺刀见红的地步。
    这些还只是民间商业竞争,还不足以使得安徽军政府彻底与日本官方严重对立。可是后来的汉治萍股权争夺,却是触动了日本人的底线。在多次沟通交涉无果之后,日本政府将安徽列入敌对势力行列,王进更是在黑名单上榜上有名。
    不管怎么说,安徽与日本之间的关系是很难缓和下来,这些革命党内部各派系大佬其实都清楚,国民党自然也不会例外。可这时候孙中山派遣使者过来,让王进放下对日本的成见,共同发展共同壮大,在王进看来简直岂有此理。
    “宋钝初是怎么回事,孙中山如此作为,他也不出面阻止?”
    “嘿嘿文升难道你还看不出来吗?徐州是徐州宿迁是宿迁,两地的国民党人虽说还不到势成水火的地步,但是时常也有争斗关系早就紧张不已了,你认为宋教仁对徐州国民党还能有多大的影响力?”吴楚不屑的撇了撇嘴。
    “哎,也真是让人郁闷,都混成这样了,竟然还搞内部分裂?”王进好一阵无语。心道国民党也算是奇葩了,其脱线的思维方式真有些让咱摸不着头脑哇。
    “日本人给了孙中山什么好处,使得他不顾名声受损,大力为其奔走四方?”
    “哎呀,这事说起来真真叫人心酸。”吴楚嘴上说着,脸上哪有一丝心酸的摸样?“国民党人的情况你又不是不清楚,花钱大手大脚没个节制。不像咱们还有个预算在那摆着,徐州再怎么发展时间有限,一地的财政收入怎么够国民党大爷们挥霍的?”
    “怎么,他们想日本人借款了?”王进小小的吃了一惊。
    “文升你多想了,他们有什么本钱能让日本人看上的?”吴楚眼中闪过一道莫名光彩,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日本人是他们的主要经济赞助来源,不仅仅给他们提供资金支持,还有日式武器援助,更派出军事教官帮忙训练军队,热心得很呐!”
    “难怪老孙这么热心……”王进脸上露出一股狠辣,并没有将此事太过放在心上,全部交由吴楚负责处理,包括回复国民党特使的任务在内。
    要说民族进步党内部也不是没有留学日本归来的同志,对日本也不乏好感。王进虽然不禁止他们与日本人有私人往来,但是涉及到公事上一切免谈。他的强硬性格手下人都摸得通透,真抵抗不了诱惑的话,也得好好想想承不承受得起王进的雷霆怒火。
    他也不愿意因为这样的事跟下面同志搞得太僵,还是让吴楚这个老好人出面比较好。心头很是遗憾,本来还想拿北洋与日本勾结的事情做一做文章,现在可好国民党主动帮袁世凯分担了一部分鸭梨。
    不过如此也好,国民党人最近冒头得快,孙中山如此引人关注,还和袁世凯抢夺日本政府的援助资源,也该帮着吸引一部分关注了。之后得好好的和共和党联系一番,看看怎么样给袁世凯一个大大的惊喜……

第二百三十八章 盘算

    “都督,这是南洋方面收集的情报……”
    “果然,孙中山啊孙山中,你可真是好样的!”看着手头厚厚一叠文件,王进的脸色难看之极,眼中全是忍耐不住的熊熊怒火。
    随着欧洲局势越发紧张,英法两国收缩东南亚地区的势力,东南亚地区的商业需求出现巨大空白,商业门户完全向外敞开。
    日本商人见缝插针的本事果然了得,第一时间便将日本商品倾销进入东南亚市场……
    可以预计得到的是,英法列强国家商人退出东南亚市场之后,想要再次进入更甚者回到以前的垄断地位,不动用行政力量的话基本上已经不太可能。别的不多说,尽管日本产品可能没有欧美产品精致,可是单单一个成本优势便能逼绝所有欧美企业!
    能够在东南亚市场跟日本商人别一别苗头的,也就只有华商一家了,对,就是华人!
    相比于日本这个新近东亚列强,延续了几百甚至上千年的下南洋风潮,再加上华人的勤劳肯干和精明头脑,华人在东南亚经济圈的地位不是日本人可以相比的c要论起整体经济规模,整个日本都不一定比东南亚华人有钱。
    可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