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民国狂人-第9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接受了一番农村‘心灵教育’的学生们回来之后已是第二天晚上,王进又亲自接待了他们,先让学生们抒发了一下新者的震惊和感叹,之后才告之他们新光复会对他们的安排。学生们将会被转移到大别山区的根据地,然后在那里一边教学一边自我充电。为了打消学生们的抵触情绪,他最后还许下承诺。新光复会有美国的关系渠道,在工作学习期间表现良好的有出国留学的机会,还告诉他们目前已有五人入血旧金山大学,下一批的留学人员也准备好了,出国的手续什么的都已准备完全……
    派冰护送走了这群兴高采烈,对未来充满了无限期望的热血学生们之后,王进立刻将全副心身投入到革命军的‘事业’当中。正所谓‘在其位谋其政’,不管将来情势如何,先把握好目前的机会再说。说不定通过努力,革命军真能挡住清军的反扑也不一定!
    在这几天,陆续有清军的情报传来。
    朱家宝在革命军的追杀下一路逃到芜湖,收拢残兵败将,下令全省各路兵马以最快速度赶到芜湖集结,并对外公布一张悬赏通缉令。其中,熊成基自然是排在首位,而后几位都是原新军军官,比如范传甲,薛哲等人,已经暴露身份浮出水面的王进自然也榜上有名。不过有前面几位遮风挡雨,他的名字倒是不怎么起眼。显然,刚刚经历了一场大败仗的朱家宝,把全部的怒气都发泄到新军那一干人身上。不管到了哪里还是在哪个时代,二五仔都是最为让人痛恨的一群人,尤其是这样的以上犯下更可恶!
    针对朱家宝的‘点名痛’,革命军立刻进行反击,打头阵的依旧是安徽革命阵营中‘赫赫有名’的《光复报》,以极尽挖苦之能事,冲着身在芜湖的巡抚大人一阵怒斥……

第八章 清军攻来!

    安庆和芜湖一通口水大战,最终在北京的消息传来之后偃旗息鼓……
    朱家宝忙着处理京城那两位突然挂掉带来的不利影响,尤其是此次安庆兵变两省城安庆都丢掉了,绝不能在这时候被拿掉了安徽巡抚的位置。不说报仇血恨的狗屁废话,这一次真要被拿下去了再下想上来可没这么容易。
    京城保皇党联合旗人和恩主袁世凯斗得厉害,他绝不能成了斗争的牺牲品!
    安庆革命军这边,正忙着接过清廷遗留下来的权利空缺,还有招兵买马壮大实力以应对未来的艰难挑战,能不刺激到朱家宝最好不要刺激到。如今朱家宝一偃旗息鼓,革命军自然不好穷追猛打揪着不放。真把老朱刺激得狠了,万一他不管不顾调集全省兵力非扑而来,还没在安庆立稳脚跟的革命军吃得消才怪!
    可是朱家宝沉寂下来,不表示其他满清大员也沉寂下来。至少两江总督端方就很不爽,在这个新旧权利交接的当口,他绝不容自己辖下有革命党猖獗。于是,一道命令下发到太湖秋操部队手中,调集它们直扑安庆平叛……
    由于新光复会的插手,历史已偏离了轨道。本来参加秋操的江苏新军第九镇不仅提前出动,而且还暂时在安庆城外驻扎了一段时间。结果新军内部革命党活动太过频繁被发现,还没有参加秋操就被调回南京,由驻扎在南京的张勋所部江防营和江宁将军所部旗人监视,失去了和安庆革命军遥相呼应的机会。
    端方也很是一个狠角色,撇除了江苏新军第九镇之后,他干脆缩编俩原先的秋操部队过摸。原本秋操部队以南洋新军第九镇,加上驻苏步队四十五标,江北步队二十五标,共同编组为混成第九镇,番号为“北军”,同湖北新军第八镇和二十一混成协共同编组的第十一镇番号“南军”进行演习对抗,以检阅南洋新军的编练成果。
    可是新军第九镇提前被清场,将第十一混成协调派到‘北军’之中,和驻苏步队四十五标,江北步队二十五标组编成新的混成第九镇。虽说演习的规模缩小了许多,但南北两军都能够心无旁骛的对抗,不需要时时提防新军第九镇这个不稳定因素。(真实历史上,因为这个江苏新军第九镇差点闹出兵变)
    湖北新军第八镇隶属于湖广总督,他这个两江总督调动不了也不愿调动,可是混成第九镇就不同了。在他看来,革命军虽说也是以新军为底子,攻破安庆之后又有大量的武器弹药装备,可其中毕竟参杂了太多的新招士兵,比起全部都由训练有素的老兵组成的混成第九镇,差得实在太远,平定安庆叛乱有混成第九镇足矣!
    端方自然不是傻子,虽然他急切想要扑灭安庆革命军,可事前的必要准备工作和情报工作都要做到位,这样才能不出现什么以外状况。根据城中探子汇报来的消息,革命军在安庆城内和郊区大肆招兵买马,再结合朱家宝败退时传来的信息,叛乱新军不足安庆新军第三十一协的一半人马。他终于可以确信,叛军的战力在混成第九镇面前不足为虑!
    于是,他命令混成第九镇立刻南下平定安庆革命军叛乱,同时他还命令朱家宝率领安徽各地汇集在芜湖地区的巡防营从旁策应。朱家宝欣然领命,虽说不是自己亲自率军夺回安庆平定叛乱,但能在丢失安庆的最短时间内重新夺回,可以堵住一部分政敌的嘴巴,同时还可以在新皇新的朝廷格局中不至于失分太多……
    在得知太湖秋操‘北军’混成第九镇前来平叛,安庆革命军首脑们好一阵惊慌失措,不知道该如何是好。在原巡抚衙门现革命军司令部里紧张召开应对会议,在会议上各革命团体首脑吵成一团,说什么的都有。坚守安庆和清军死磕,放弃安庆避其锋芒……
    总之一句话,对于和清军混成第九镇的战斗,他们基本上都不抱什么希望。
    王进冷笑着看着这些人的表演,一直冷眼旁观,他倒是要看看,安庆革命军中的各组成革命团体,到底有多少人是真心革命,有多少人是投机取巧,相信在朝廷大军的鸭梨之下,一切隐藏在幕后的东西都将大白于天下!
    不过,事实却是让他诧异欣慰不已,一圈子原本不同身份组合起来的革命军首脑军官们,在这种清军压境可能有灭顶之灾的危险情况之下,并没有一个人如他想象中退缩畏惧。而面对强大的敌人心存迟疑举棋不定这是人之常情,不是吗?
    尤其是熊成基,范传甲等几人,更是言辞激烈坚决反对放弃安庆城,誓死守住安庆与清军绝一死战!
    也是,好不容易牺牲了众多同志才打下来的城池,就这么放弃了别说他们不甘心,就是已经入土为安的烈士们也不会甘心的。紧急会议从下午一直开到第二天上午,最终同志们达成了一致意见,和气势凶凶扑来的混成第九镇狠狠的干一仗!
    王进微微一笑,这时候没有必要再藏着掩着,因为同志们的表现已经赢得了他的认可和尊重。这时代的人心还是很淳朴的,没有经历过信仰的溃败,也没有被洋鬼子带近来的文化冲击得晕头转向,一切都以儒家伦理纲常作为行为处事的标杆,还没有被让人厌恶的铜臭所彻底污染,变的人情冷漠金钱至上!
    拍了拍巴掌站起身,吸引所有语汇人员的注意,自信笑道:“大家其实不用如此灰心丧气,咱们也不是一点胜算都没有……”
    “什么?”“怎么可能?”“……”会议室里顿时一片吵杂喧闹,与会同志们一个睁大了眼睛,满脸不可思议的切切私语不休,怎么感觉都不可置信,杀来的可是混成第九镇呐,南洋新军中的精锐,就凭他们现在手头民多过兵的部队,怎么可能有取胜的可能?

第十章 黎元洪的烦恼!

    安庆城里的气氛突然变得不安分起来,清军混成第九镇正从太湖杀来的消息不径而走,而城内革命军也调动频繁。一股‘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压抑气氛顿时笼罩在安庆城所有居民心头,惴惴不安之余更是惶恐万分,生怕一不小心惹祸上身……
    正当安庆城人心浮动,某些对革命军占领安庆心存不满的势力蠢蠢欲动,积极的派人与前来剿灭安庆叛军的清军联系,充当清军的‘间谍’和‘特工’,第一时间将驻扎在安庆城内革命军的一举一动上报,以求获得平叛清军上层的谅解和好感。
    等清军前来平叛的消息在全城散布开之后,革命军突然出动大量官兵,驱赶街上游荡的市民回家,把守各主要路段开始严厉的全城戒严。四方城门紧闭,所有出入人员必须要有革命军司令部签发的路引,安庆城与外界的联系顿时断绝。
    城内人心慌乱,那些心怀鬼胎之辈更是上窜下跳四处钻营,想要弄到革命军重要情报好讨好平叛清军。可他们不知道的是,负责安庆城内戒严的革命军官兵只是革命军的一小部分而已,其他大部分革命军没有待在各自的军营当中,而是由戒严部队秘密掩护出城,沿着大道急行军向太湖方向赶去。不仅如此,由会党武装改编而成的革命军一部先一步出发,沿着特意为秋操修建的大道轻装急行,赶向在紧急军事会议中讨论好的设伏地点!
    ……
    黎元洪志得意满的骑在高大健壮的战马上,眯缝着眼睛望着身边一队队士气高昂的行军官兵,一柄柄泛着幽冷黑光的钢枪扛在肩头,枪头上插着的锋利刺刀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刺眼的白芒,连成一条闪耀的白线,好一支杀气腾腾的英武之师!
    回过头来,捏紧手上的精致小马鞭,一股雄心壮志涌上心头。说起来还真要好好的感谢一番第九镇的那帮家伙,要不是他们‘大方’的捅出篓子,自己怎么也不可能被临时任命为新组建的演习‘北军’混成第九镇统制,现在更是被两江总督赋予平叛大任,如此大好立功机会在手,想必等平定叛乱之后自己头上的那个‘临时’二字也应该去掉了吧?嘿嘿……
    砰!砰!砰!
    突然一阵稀疏的枪声打断了他YY,正在行军的队列最前头一片混乱,而后密密麻麻的枪声响起。他很不爽的回过头来,冲着身边的副官长皱眉问道:“怎么回事,去前面问问!”下达完命令,他急忙从马背上跳了下来。不管前面发生了何事,他最看重的还是自己的安全。
    隐隐的,前面传来官兵们一声声‘偷袭’‘不要放过他们’‘前面前面’这样的呼喊……
    不一会儿,副官急忙赶回来汇报:“统制大人,前头部队遭遇不明武装人员袭击,死五人伤三人。您看……”
    黎元洪心中一惊,而后立即放松下来,不耐烦的摆了摆手,指了指前头军列厉声命令:“前面多派些探哨侦察,其余官军立刻整队前进,按照原计划行军。这些跳梁小丑交由探哨对付就可以了,可能是叛军派来的骚乱部队,别被他们打乱了队型拖慢行军速度!”
    “是!”副官急忙调转马头,轰隆隆向行军队列前头跑去传达命令。
    黎元洪端正了一下头上的军帽,以为这只不过是安庆叛军的小小骚扰之计,按照安庆城中那几家‘心向朝廷’大户人家送来的情报显示,听闻朝廷已经派出太湖秋操的‘北军’混成第九镇平叛,叛军惊慌失措早就失了分寸,安庆城里乱成一团……
    可惜,自信满满心高气傲的他不知道,这只是平叛清军‘噩梦’的开始而已!
    在接下来的路途当中,行军中的混成第九镇时不时的会受到两旁丘陵或者密林中零星冷枪的袭击,每次打死打伤五六人立刻转身就逃,根本就不给反应过来的清军任何机会,只能看着地上掉落的发烫子弹郁闷。
    混成第九镇的行军速度,在这样龌龊的袭扰下变得极慢。统制黎元洪暴跳如雷,派出更多的人手扩大搜索侦察范围,不能给叛军小队如此肆无忌惮偷袭打冷枪的机会。
    刚开始效果还不错,安庆叛军袭扰小分队没有料到清军的变招如此迅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之余,一下子在清军战斗力强悍的侦察兵手上吃了大亏,被打死打散了五个袭扰小分队,甚至还被捉了五六月人的活口!
    经过一番严酷的审讯,黎元洪得知叛军主力在安庆城外集结,大挖土木工事准备和平叛清军一决雌雄。清军军官无不大喜过望,原先被袭扰消磨的士气顿时高涨,回到各自部队中连连吆喝催促,平叛清军的行军速度一下子又提了起来。
    他们担心的就是叛军龟缩在城内不出来,这个时代攻城虽说比起古代冷兵器时要方便许多,但也是一个极为消耗兵力的活计。再说了,真在城里打起来枪弹无眼的,要是把好好的一个安庆城打城了废墟,倒时候别说功劳,不别上官穿小鞋就要谢天谢地了。现在可好,安庆叛军居然傻不拉及的跑出坚固的城墙,想和他们平叛清军打野,战,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哇!
    可还没等混成第九镇的官兵把行军速度真正提起来,安庆革命军派出来的袭扰部队立刻调整过来,更大规模更频繁的袭扰重新降临在太湖县通往安庆的大道上。枪声,呐喊声,撕杀声,马嘶声,哀嚎声顿时不绝于耳,平叛清军顿时陷入袭扰战的泥潭中不可自拔!
    安庆革命军派出的大股袭扰部队都是由参加安庆革命的附近会党武装组成,他们就是当地的地头蛇对安庆周边县市的地理环境门儿清,哪里有沟渠哪里有树林哪里有丘陵他们他们无不了然于心,要他们像正规军一样堂堂正正作战简直是在开玩笑,可是敲闷棍打黑枪挖陷阱他们在行啊……

第十一章 暗流

    等黎元洪率领满身疲惫,两眼血红士气低落的混成第九镇赶到安庆郊外,而早就等候对时的按平革命军遥遥对峙之时,许多战士忍不住热泪盈眶痛哭流涕。他满眼凄然的扫视一圈不足来时三分之二人数,丢葵弃甲满脸泥泞土灰士气全无的手下将士,心中一片死灰……
    一路上,他们被叛军派出的袭扰部队偷袭上百次,死伤无数不说,最为可气的是,往往清军刚咬着一支叛军袭扰小分队不放,可在下一刻却突然发现自己被引入了叛军袭扰主力部队的包围圈。等侦察部队和叛军激烈交战,在清军大部的支援下损失惨重摆脱包围,火锅头来想要找叛军麻烦的时候,叛军主力早已经逃得不见踪影!
    如此反反复复,搅得清军官兵苦不堪言,可是他们又对地形不熟只得一次次的被动挨打,官兵们的士气也在这样的拉锯战中消耗得几近全无。等他们费尽千心万苦一步一地血泪打到安庆城下之时,比起规划好的时间足足多出了一倍有余!
    这时候,芜湖方向又有噩耗传来,芜湖县城被革命党叛军武装商船袭击,芜湖地区革命党*,集结于此的安徽各地巡防营忙于扑灭当地叛乱,实在抽不出手联合混成第九镇平定安庆革命党叛军!
    ……
    公元1908年11月20日,革命军于安庆城外击溃从太湖而来的清军混成第九镇。是役,混成第九镇近万人马逃出仅有二千余,其余大半被歼,俘虏过三千,缴获武器弹药无数!
    一时间天下再次震动,全国各地革命志士欢欣鼓舞,纷纷利用各种途径赶来安庆加入革命军,誓要一举推翻满清的残酷统治,还国人一个朗朗乾坤!
    安庆几乎成了全国的革命圣地一般,每天都有大量的革命志士加盟,革命军的势力迅速膨胀,借着击败清军的威势一举拿下了安庆周边各县市,兵锋直指安徽巡抚朱家宝所在的芜湖县城,逼得清军龟缩城内不敢出门。
    在当地革命势力的配合下,安庆革命军一举拿下附近的铜陵和宣城,向西南方向伸出的触手更是直达天下奇景之一的黄山脚下。要不是王进极力劝阻,已经被胜利烧昏了头脑的革命军首脑甚至还想沿江拿下江西重镇九江!
    就算如此,革命军牢牢掌握住安徽南部一大片精华地带,实力和势力得到了极大的膨胀和发展。不仅仅军力在短短不到一个星期之内膨胀到四万有余,而且各种依附于革命军的各种武装力量活跃于革命军和清军的势力交界之处,作为革命军的探子和迟滞清军的缓冲势力而存在。有了安庆城外一战的大批缴获军火物资,将这些外围革命势力全部武装起来都不成问题,让龟缩于芜湖的朱家宝头疼万分。
    也算是这家伙运气,北京朝廷上早有看北洋不顺眼的官员想趁机参他一本,不说下罪如狱起码也要削官罢职。袁世凯在这样权利交接的关键时刻,也不好和中抠里的其它势力闹得太僵,最后的结果肯定悲催。谁料,还没等北京的大佬发难,事情顿时峰回路转出现转机。
    两江总督端方调派参加太湖秋操的混成第九镇平叛,却不料最后落得个兵败如山倒的下场,一时颜面大损尴尬万分。可端方是什么人?皇室贵胄旗人中难得的精英人物,被满清朝廷特意安插在两江总督高位震慑南方,岂是区区一次挫折就能扳倒滴?
    有端方这么一个挡箭牌在前面遮风挡雨,朝堂上那一干成了精的老油条也不好再拿此事做文章,不然岂不是在打缎方的脸吗?当然,朱家宝逃过一劫也不轻松,还要时时应付来自朝堂的小动作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