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奥古斯都之路-第1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当赫尔维提把注意力都放在维爱山上时,两个十二军团的大队,外带相当数量的军奴,正在山脚下一处开阔地奋力秘密掘土,并遵循司令官事先的指令,细致布置起三道防线起来。

待到晨光铺洒在整片河流时,维爱山上的野驴还在不断地“嘶吼”着。得到酋长要求的古尼林部扔下了简陋的工具。破口大骂起来。他们一向是整个部族里最善战的武士,但也是最受歧视的,因为这个部落的祖先在整个赫尔维提人的神话体系里是地位最低的,所以这批武士向来是出战在前,撤退在后,但深受传统荣誉影响的古尼林部还是扔下少部分人继续挖掘工事,大部分人跨上战马,准备为了部落。攻击维爱山。

生活在高卢与日耳曼的蛮族部落,在这个时代的骑战术并不落后,或者说罗马的骑兵更多的方面就是受这些人的影响,冰雪和密林之地的金发蛮族,并不像北非的努米底亚人,或博斯普鲁斯草原的斯泰基人那样,是天生的游牧骑手,彼方上下马连马鞍都不需要,甚至连马笼头都是多余,他们挥舞着标枪。并且能在马背上光着脚变换各种姿势,来调整身下马儿的重量与方向。如闪电般追逐骚扰敌人的散兵。

而西班牙人就比这些游牧骑手要上规矩些,他们在布匿战争时期就是中装骑兵的代表,能够胜任多种任务,这群伊伯利亚马上武士穿戴适重的皮革甲,携带小型圆盾,携带标枪和砍刀,既能上马骑战,也能下马列阵。至于高卢或日耳曼的蛮子骑兵,只分为两类,一类根本不穿铠甲,手持简陋的矛,列着密集的队形做粗蛮的冲击;而一类才是部落的精英,大多是贵族出身,他们带着六角形盾牌,主要武器是铁矛,穿着皮马裤和锁子甲,带着尖顶铜盔,胯下是四角形的马鞍,悬挂着斯巴塔式的长砍剑,只能支撑他们在马背上挥舞武器格斗,此外高超的锻冶技术给坐骑带来了一应俱全的笼头、马嚼子装备,甚至还有简易的马蹄铁,能让心爱的坐骑不会在雪地里受伤。

五千名古尼林骑兵,在检查上所有的装备后,纷纷翻身上马,踏着荒原,朝着维爱山逼迫而来,李必达和下僚们在得到尖兵报告后,急忙来到山坡上的观察点。这些赫尔维提人的骑兵果然训练有素,不管是重装的还是半裸上身的,都列着严整有序的队形,不紧不慢保持徐跑的状态,而在骑兵队里还夹杂着梳着辫子的轻装步兵,这是伴随作战的,能穿过己方的骑马队列,用标枪刺杀敌人的马匹——即使十二军团没什么骑兵,但出于谨慎态度,古尼林骑兵还是把这些精英战士给带上了。

“米卢,塔古斯,带着千人第一大队在山斜坡上列阵,竖起所有的营旗,准备抵御敌人!本司令官带着扈从和山隼鹰旗呆在山顶上,另外还有两个步兵大队,掩护野驴抛石机,停留在维爱山的反斜坡,等待命令!”李必达把手一挥,米卢、塔古斯还有许多百夫长开始吹起了整队的哨子,而后李必达又对萨博凯穆斯说了几句,萨博立刻对着维爱山那边的山脚下,挥舞着三角旗。

那边山脚下的临时阵地,小霍腾休斯看到山头的旗语,也开始下令整个阵地忙碌起来,一切都在司令官的预测之内——蛮族的骑兵队的注意力全在旌旗飞扬的维爱山上,却没怎么注意他们在山脚下的阵地。

于是在很低调下,十八门李必达骑兵砲,按照萨博事先要求的办法,分成三群每六门,每隔一段距离,布置在弧形的第三道防线处,待机准备射击。

“呜呜呜!”凄厉的号角声响起了,古尼林的骑兵在维爱山脚下,看到罗马人也在斜坡上列好了厮杀的队形,便纷纷再度跳下马背,手持铁矛和砍剑排成了始于进攻的锋矢队形,呐喊着朝山头上攻了上来。

“这分明是龙骑兵的战术。”李必达都有些佩服这些蛮族了,他们在使用骑兵的时候,头脑里始终停留在“密集冲击”的角度,而一旦遇到敌人凭险而守,他们就是先下马,再上前以步兵战术作战。但蛮子们所乘的体型不大的日耳曼马,倒是很镇定地依旧按照队形,在山脚下保持原处等着主人归来,果然平日里的练习非常到位。

这时在山坡上,看到蛮族极有气势的冲击人群的千人大队,兵士们脸上居然都挂着些许胆怯,这帮蛮子的形象太怕人了,首先是身高,各个都是五六罗马尺的威猛人士,披散着金黄色的头发,脸上涂着各色油彩,有的头上还蒙着豹子尾巴或者熊的头骨饰物,他们的铠甲是严整精良的,但是许多人还是半裸着冲锋,露出恐怖的肌肉来恫吓敌人,或者展示自己的威风,嚎叫着舞动着大砍剑、战斧,每个人都有万夫不当之势。

第26章维爱山血战(上)

“我们再一次鼓起勇气,一定要拯救王宫,支援守卫者,被被征服者增添点力量。”——《埃涅阿斯》;特洛伊陷落前的章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而面对这种冲锋,为什么十二军团的千人大队会发生动摇呢?因为李必达手下的这个千人大队根本名不符实,正规的军团能进入千人大队的,都是服役期在六年以上的百战壮年老兵,他们既有年轻人的体力,更有历战后的丰富经验,是克敌制胜的法宝,所以指挥官通常将其作为决胜军力,或者直接投入第一轮进攻在最短时间内击垮敌人,或者让他们作为预备队收割最终的胜利。但十二军团哪来这样的老兵呢?就算是这个千人队,大多也是之前在卢西塔尼亚跟着李必达沿着西班牙山区绕过一圈罢了,撑死了有两三场战斗的经验,在看到骇人的蛮族万岁冲锋时,小腿不转筋倒不正常。

“年轻人们,你们也许身材矮小些,但你们手里的斗剑和盾牌是共和国战术的结晶,就不必害怕这些根本不懂军队战术只会嗷嗷叫的蛮子,下面你们要做的是,把膝盖半跪下来,将巨大的盾牌斜着举在自己的身躯上,猫着腰把斗剑缩在手里,紧紧挨着身边的战友,紧紧挨着身边的战友,一旦蛮子那白花花的肚皮在你眼前晃时,不要犹豫,狠狠伸出斗剑。让他们的肠子全部流出来!要知道。你们现在满是血气勇敢。并不逊于世界上的任何民族。”满脸疤痕的塔古斯沿着百人队的前沿,毫无惧色地大声鼓动着;随即他跑到了铁手大队旗下,与首席百夫长米卢一起,做了个标准的伏低抵御的姿势,兵士们看了两位百夫长如此后,心中稍微定了下来,第一排的全部仿效他俩,半跪了下来。后排的也沉住气,握紧了盾牌后的标枪。

第一波标枪在霹雳般的声音里自斜坡上倾泻而下,蛮族军的前队顿时倒下了一批,随后就是第二波和第三波,第四波和第五波,就像初秋的急雨般不绝,这时就算是打头突袭的蛮族贵族们,也感到懵了,眼见周围死伤涂地,只能高举六角形的盾牌。猬集在一起,放缓了前进的步伐。这支罗马军队太奇怪了。以往他们的军团一般只是投掷一到两根标枪后,就开始拔剑肉搏了,这个怎么老是没个完。

山顶上,排在二线的十二军团兵士,身后都是军奴在穿梭,把骡马两边挂的标枪捆里不断抽出弹药,分组接力抵到兵士手里,再由这些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抛出去,李必达事先也考虑到了,以他的观察:罗马的壮丁,一般在投掷五六根标枪后就耗尽了气力,之前他在优伯特尼亚和阿狄安娜闲谈时,阿狄安娜也告诉过他,东方的复合弓手一般也就在射完二十支箭后达到体力的临界点,所以那些以为古代的远程兵士可以“无限制”发射火力的想法是幼稚的。在这个古典时代,更应该考虑的不是如何改变兵士的体能界点,而更应该考虑以合理科学的战术,增强火力的输出。

所以用骡马群放在战斗队的后面,上面安放充足的标枪弹药,再让军奴负责接送,所有的二线兵士也分为了三到四队,采用接力的方法,轮流抛出如雨的标枪,这是种较为猥琐的战术,“咱们是辅兵军团,和敌人作战不要像那些正规公民那样顾惜名誉,消灭敌人就是终极的目标。”李必达谈到这个十分坦然,要善于打破坛坛罐罐嘛。

就这样,古尼林的蛮子们,忍受着盾牌上插得如草丛般的轻猎矛下坠的重量,不顾巨大的伤亡,依旧保持队形不乱,爬着坡向罗马人的第一线步兵接近,终于在接战距离内,所有的蛮子发出震天动地的一声怒吼,呼啦啦把盾牌往地上一扔,迅速冲刺起来,飘动着金色的发辫,配合着斯巴塔长剑的光芒,如猛风般冲撞起十二军团千人大队的一线队,瞬间整个山坡“轰隆隆”响起了血肉之躯、剑斧和盾牌互相砸击的脆响,伴随着喇叭和哨子急速的声音,奏起了宏大的死亡交响乐。

“萨博,萨博,快朝山下阵地打旗语!”山顶鹰旗上的李必达推了身边萨博把,喊到。

接到旗语的山下阵地放弃了沉默,突然发难起来,三个骑兵砲群轮流射出沉重的标枪和石弹,擦着风儿,在古尼林人山下的“守马桩”阵地里砸出一溜溜血和灰的烟雾,蛮族的那些马儿毕竟是血肉之躯,还有动物本能趋利避害的思维,在这种猝不及防的打击下,开始四散奔逃。

山坡上,和罗马人搅杀一团的蛮子,还在猛烈地斩击着窝在他们身下猫着腰的罗马兵士的盾牌或头盔,有的时候是罗马兵士连脑袋连肩膀被卸下,有的时候是他们自个满是破绽的下肋和腹部被罗马兵士锐利的斗剑扎通,酷烈的接战里,短短十分钟内双方死伤都很惨重,哨子声里那边斜坡上的两个步兵大队跑步窜上山顶,而后又嘿呦嘿呦地应和着军号的节拍,穿过阵型的间隙,接力和蛮子继续对撼,不久后队的蛮子开始看到,他们的马匹在不知何处,敌方射来的弹雨里悲鸣着或倒下,或抛弃了主人往回跑,心中开始着慌起来——毕竟咱们是骑兵,就算下了马鞍步战也是要靠那些宝贝才能回去的,现在卑劣的罗马人竟然射击山脚下的马群,还讲不讲半点战士的节操?

眼见古尼林人整个冲击队形发生了松动,米卢即刻而动,让身边原本半跪的掌旗官站起身子,将铁手旗举了三举,所有的十二军团兵士将伤者和死者往后拖动,其余的生力军便也起身连成牢固的盾墙,呐喊着把蛮子往山下奋力推搡着。另外一面,小霍腾休斯那边的骑兵砲火力更加凌厉了,这回不在是光打马了,而是娴熟地把三个砲群形成交叉火力,开始对着在山脚和山坡间逡巡的蛮族集群进行“犁地”式的攻击。

待到日暮余晖在山隼金像的翅膀尖上闪出一点光芒时,古尼林人丢弃了坐骑,很多人背对着十二军团的剑矛,溃散着跑满了整片荒野。

而在维爱山的斜坡上,尸体和血污横成了个乌七八糟的大带子,这些勇武的蛮子在肉搏战里的伤亡没超过三成,其余的伤亡全是“李必达骑兵砲改”下造成的。

“萨博,你说的那个骑兵砲追击的第二提议,我突然很感兴趣,你能再说说吗?”李必达看着山下这副狼藉惨状,突然对萨博凯穆斯说到。

第26章维爱山血战(中)

“嘿,李必达乌斯阁下。”营地里,取得宝贵补给的十二军团官兵,见到穿着赭红色战袍和金色铠甲的李必达,便搁下了烤肉叉,挨个给他行礼致敬。

李必达微笑着穿过人群,随后进入了司令官的大营帐,那儿的萨博和塔古斯站得笔直,“如何如何,现在的兵士面貌都很好,看来没了补给,就算是战神亲临,也是打不好仗的。对了,萨博我交待的命令执行如何?”

脸上还挂着汗水,已在营地和维爱山来回穿梭几遍的萨博皮肤黝黑,但衣着还是笔挺整齐的,刚才在李必达进来前他就不断地在打灰尘,就回答说,维爱山上的野驴抛石机继续在“朱蒂提亚眼睛”的照射下,对着蛮族渡河点猛烈射击,从晚到早,现在已经把目标重点照顾在舟桥和小船上,斩获颇丰。

“有什么困难没有?”

“唯一苦恼的是,石弹有些不够用了。”萨博认真地说,“这个东西一旦告罄的话,对渡河点的封锁活动效率便会大大降低。”

“不用担心,总督阁下的补给不但送来了啤酒和肥肉,还运来了一千颗石弹,马上就让军奴队把它们运上去。”见萨博还不离开营帐,去辅助山上的指挥官米卢时,李必达就好奇地问还有什么事。

“嗯,上次司令官阁下问我第二个骑兵砲的方案,我已经写好了初稿,还请拨冗过目。”萨博凯穆斯说完将一卷犊皮纸取出,毕恭毕敬地交到了李必达手上。然后才行礼离去。

将萨博的犊皮纸在桌面上摊开后。李必达开始细细阅读起来。萨博的骑兵砲伴随追击方案是这样的,规制上不加以改变,继续以改良后的凯尔特四轮战车为牵引,跟随步兵大队一起行动,萨博设想的改革共有两点:一是将骑兵砲在追击行动里分为两个梯队,相隔一段距离,在第一梯队对敌人后卫骑兵开始射击时,第二梯队就继续抵进。若第一梯队逐离敌人骑兵时,第二梯队就越过第一梯队的阵地,继续前进段距离后再转入准备射击状态,这样便尽量不给赫尔维提人重新整合队伍的机会;第二点,是要改良砲兵分队的编制,尽量设立个专属砲兵分队的辎重分队,可以从军奴里提拔一批作为分队成员,专门负责给骑兵砲提供驮马、粮秣和弹药运输,这样既可继续给骑兵砲加速,也可以将砲手和辎重人员分开。让砲手能专心于磨练射击术,避免之前他们以为怕苦怕累而罢工的现象。

另外。萨博在犊皮纸上另外写了,应该继续改良砲手射击时的通讯和准头问题,维爱山之战里,骑兵砲的反应并不算很快,之所以给蛮族人造成很大的打击,更主要是蛮族人队形过于密集所致。

萨博说的很有道理,李必达完全接受他的方案,但这些改良的措施,在这个时代绝非一朝一夕能办好的,还是在凯撒针对高卢部族的战争里慢慢来吧。

就在李必达考虑事情时,塔古斯突然上前拦住了名进入的气喘吁吁的传令兵,“古尼林人重新发起冲击了!对着山脚下的阵地。”

“这帮蛮子是疯了,看来是准备全部牺牲,为其余的赫尔维提人争取渡河的时间。”李必达急忙站起来,就准备朝小霍腾休斯的阵地跑,塔古斯这时提醒了下,要不要派出令牌官去让维爱山的米卢部众冲下来,夹攻古尼林人?

“不,不用,别轻举妄动,也许古尼林人对山脚是佯攻,还有伺机攻击山头阵地的伏兵?让营地里留守的四个大队,抽出两个跟着我跑步进入山脚阵地,依托工事,我们完全可以打退古尼林人!”李必达说着将头盔戴在了头上,塔古斯紧跟着司令官跑了出去。

维爱山脚下,古尼林人的号手站成一列,没命地将嘴里的青铜马头号角吹得震天动地,他们的身旁,蛮族骑马勇士再度疯狂出击,他们统一将盾牌习惯性地挂在左手,来抵御来自维爱山顶的投石和标枪,右手举着砍剑和骑兵矛,排山倒海般,目标直指山脚阵地。

这时,小霍腾休斯已经加固了木栅,并且在阵地上搭建起高高的望楼,供人观测敌人的队形,指正骑兵砲的射击。就在蛮族骑兵队突进到距离阵地八百罗马尺时,三个砲群开始射击起来,最初是稀稀疏疏的,慢慢变得密集起来,但跑动起来的古尼林骑兵视死如归,一些人的脑袋被横飞来的石弹削飞,一些人则被标枪穿透,自马鞍上被刺飞,滚落在后继马匹的蹄下,但其余的骑兵只是稍微调整下方向,很快就重新聚合在一起,冲入了三百罗马尺的距离,望楼上的尖兵和掌旗官发出了信号:骑兵砲的射击目标开始转向了蛮族人的后部,而第二道防线,搭设在土墩上的二三十架轻型蝎子弩,突突突射出了一横排短铁矛,横切着撕裂了高速运动的古尼林人马的血肉,造成了惨不忍睹的射击效果,不过蝎子弩的射击并没有延续很长时间,很快古尼林先锋勇士们,开始跃下马匹,和一直伴随他们冲刺的轻装精英步兵一起,锐不可当地劈入了小霍腾休斯所据守的阵地,和两个十二军团的步兵大队,沿着木栅与壕沟组成的防线,进入了短兵相接。

“官长,我们要不要下山支援?”维爱山上,千人大队已经列好了三横队,铁手旗下一名号手很紧张地询问旁边的首席百夫长米卢,就在米卢不置可否时,萨博凯穆斯自山那边的通道上疾驰而来,喊到“在接到进一步命令前,我部坚守此处,不要移动!”

米卢耸耸肩膀,指着山下的方向,意思叫萨博看看,沿着维爱山内侧的整个荒原上,跑满了古尼林人的进攻部队,不光是数千名先锋骑兵,还有上万的徒步部队,都在冒着骑兵砲的“呼啸死亡射击”,前赴后继地突击着。

而在渡河点前,四条舟桥已经被砸毁了两条,静缓的阿拉河面上,浮满了人马发胀的尸体,还有被砸碎的舟桥船只的残骸,二十余万渡过河去的赫尔维提人,毫无表情地朝着彼岸远处的桑东尼方向蠕动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