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帝国-第1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军臣单于饥饿难耐之下,也顾不的许多,送到嘴里就啃了起来。一口下去,却是惨叫一声,捂着嘴巴叫疼。此时的马肉。跟现代社会的冻肉没什么区别,硬度极高,他狠咬一口,还能好受?
    好在他的牙口不错,要不然,一定会的飞几颗牙齿。
    军臣单于从腰间抽出弯刀,这些天。就靠着这弯刀挖草根过日子。至于他的硬弓,早就不知道扔到哪里去了。
    一刀平去,削下一片马肉,送到嘴里,咀嚼起来。入口那个香,比起他吃的最美味羊肉还要香上万倍,一片又一片的猛削,猛吃。直到一块马肉吃完。力气也恢复了不少。
    这是军臣单于这些天吃过最美的美食了,满足的打个饱嗝。
    左手抓住这人,全部拉了出来。这人脸上覆盖着白雪,看不清脸蛋。可是,这身形好象在哪里见过,很熟悉。
    右手在这人脸上扫过,雪花给扫掉,露出白净的脸庞,烦下无须。军臣单于的眼睛猛的睁大了。吃惊的盯着眼前之人。
    “中行说!”过了半天。军臣单于这才惊醒过来。
    在匈奴中,只有中行说穿汉人衣衫。虽然中行说恨汉朝,这存多年一直如此。军臣单于对他赏识,也没有强迫他改穿匈奴的裘衣。
    “中行说!中行说!”军臣单于大叫起来,不住摇动,中行说一颗脑袋左右摇晃。
    叫了半天,一点反应也没有。军臣单于一探中行说鼻息,还有微弱的呼吸,竟然没有死。看来,埋在雪里的时间不会太长。
    若是及时施救,中行说还能救过来。问题是,匈奴没有医药。就是军臣单于有救他之心,却无此等之力。
    最好的施救方法,就是升一堆火,给中行说回回暖,就能救过来。可是,冰天雪地,在哪里去找柴禾?
    军臣单于在中行说怀里一阵掏摸。又找到两块马肉,纳入怀里。把中行说放到肩上,扛了起来,放开步子,朝北方走去。
    在这种冰天雪地里,军臣单于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带上中行说。那是更加没有活路了。可是,他是匈奴中少数几个知道中行说价值的人,没有了中行说,匈奴就失去了眼睛。
    经过此次大败,军臣单于胸中熊熊燃烧着复仇的火焰,匈奴什么时间有过如此大败?
    即使头曼单于败于河套。还能带几万残军败将逃回漠北。可他倒好。竟然是孤身一人往北逃。这等耻辱,军臣单于不可能忍受,依他的性格,一定要复仇,一定要打败周阳,一定要让汉朝加倍偿还。
    要想复仇,必须要有中行说的辅助。没有中行说的辅助,报仇不过是一句空话罢了。
    如今的汉朝,已经不再是以前的汉朝了。经过这一仗,匈奴大败,损失惨重,没有数年光景是不过能恢复过来的。
    而汉朝一定会抓住这一难得的机会,练骑兵。一说起骑兵,军臣单于就头疼了。今年。匈奴损失了那么多的骏马。汉朝缴获数十万匹骏马,一旦练出了骑兵,再配合汉朝先进的科技,精良的装备,其战力一定会超过匈奴。
    这点,早就得到印证了。周阳打造的一万骑兵,与匈奴骑兵数度交锋。总能给匈奴造成可怕的伤亡。要是让汉朝再多些这样的骑兵,那还得了?
    要想复仇,就需要中行说。中行说才智不错,心眼多,他一定能想到破解汉朝骑兵的办法。是以,军臣单于明知道带上中行说会拖累他。仍是不得不带上。
    ,正泣比北
    匈奴固然可恨,其优点也不容抹煞。若论意志之坚定,军臣单于认了第二,没人敢认第一。他靠着两块马肉。扛着中行说在冰天雪地里行走,竟然神奇的坚持了三天三夜之久。
    三天过后,马肉吃光了,他的力气也耗光了,一跤摔,再也爬不起来。右手一探中行说的鼻息,虽然微弱。却未断绝。
    一阵晕眩感袭来。军臣单于再也挺不住了,头一歪,晕了过去。
    雪花飞舞。雪还在纷纷扬扬的下。军臣单于和中行说身上的积雪越来越厚,厚厚的一层,慢慢的把二人覆盖了。   

第一0三 帝国雄风
    景帝一身燕居之服,寻常深衣。帧头。跪坐在矮几上,看着短案上的竹简,一双浓眉拧着,陷入了沉思。
    春陀侍立在侧,他知道,这是景帝思考重大国事才有的神态,紧抿着嘴巴,不敢发出一点声响。
    “周亚夫,簧婴来了吗?”景帝抬起头问道。
    “回皇上,还没春陀小心的回答。
    “要他们快点景帝眉头一挑,似乎有些心急。
    春陀应一声,转身就要出去催。只见周亚夫和寞婴并肩而入。两人边走边说话,窦婴脸上带着淡淡的笑容,周亚夫脸上泛着红光,仿佛年轻了二十岁,走起路来龙镶虎步。那不是走,那是在飘。
    要说长安城里谁最高兴了?周亚夫绝对要算其中的一个。
    周阳如此大的能耐,把匈奴数十万大军给打败了,他这个做父亲的能不欢喜吗?他这段时间走到哪里。都会听到一句话“周大帅是条侯的三子!”
    紧接着,就是一大堆恭维的话。什么将门虎子,教导有方,家学渊源这类夸赞之辞铺天盖地的袭来。周亚夫一分欢喜劲头要变成十分。
    他欢喜有欢喜的本钱,谁叫周阳那么争气呢?
    一和窦婴见面,窦婴就夸赞起周阳。说起在边关见到周阳的事情,周阳如何血战,一一道来,很走动听。周亚夫听着听着,稳重有力的步伐就变成了“太空步。”飘了起来。一路飘进了养心殿。
    “臣周亚夫,臣窦婴参见皇上。”二人上前施礼。
    周亚夫本在南方对付百越,周阳此次大胜,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也包括周阳自己。这次大胜的好处很明显,为汉朝争取到了练骑兵。调整国策的良机,汉朝的国策、军事策略都将发生重大改变。周亚夫这个重臣,自然是要给景帝召回来。参与商议。
    “平身吧”。景帝打量着周亚夫,笑着问道:“周亚夫,周阳立下如此大功,你这个做父亲的,欢喜吗?”
    “呵呵!”周阳用欢笑声来回答。
    景帝这不是明知故问吗?周亚夫一张大嘴裂着,嘴边的纹路一直延伸到了脖子根上,他还能不欢喜?就差放声歌唱了。
    这是打趣,景帝又道:“呵呵!为人之父,有子若此,又有何憾!你自然是欢喜的了
    周亚夫的确是欢喜,裂着嘴直乐。窦婴一碰他,周亚夫没有明白过来,愣愣的看着箕婴。不明所以。寰婴微一摇头,上前一步道:“皇上,周阳再然了得,若是没有皇上擢用,授予兵柄,赐以赤霄剑。周阳也不会立下如此奇功”。
    不愧是圆滑之人,能说会道,景帝的眼睛眯到一起了,非常享受。
    比。,万
    窦婴没有说假话,周阳做统帅。自己都没有想到,是景帝的气魄大。选中了他。周阳做统帅这事。朝中压力不就是寰太后也在反对。若不是景帝气魄够,换个皇帝。很可能虎头蛇尾。
    对这事,景帝一想起来。还真有几分自得。不要说景帝,换作任何人,那也是人生最大的手笔之一了。
    乍闻窦婴此言,景帝哪能不乐?
    周亚夫明白过来。忙道:“魏其侯说得是,这都是皇上圣明。臣代阳儿谢过皇上知遇之恩”。跪在的上。冲景帝叩头,很是恭敬。
    “哈哈!哈哈!”景帝非常享受的接受了周亚夫的谢礼,这才道:“坐吧!”
    周亚夫和寞婴二人谢过,跪坐下来。
    “说起周阳,你们欢喜,联也欢喜,他不负联之望!”景帝的欢喜劲更甚三分,话锋一转:“可是,他却秀得联一颗心痒痒的,把捏不定。才把你们二位找来,一起商议商议。你们先看看
    把面前的竹简递到周亚夫面前。
    周亚夫接过一瞧,惊呀一声:“攻打河套?”
    把竹简递给簧婴,脸上兀自带着惊讶之色。汉军刚刚经历过大战。长城大战的余波还未平息,周阳又要大动干戈了,周亚夫能不惊吗?
    “啊!”窦婴看过,也步了周亚夫的后尘,惊呼一声。
    把二人吃惊的样儿看在眼里。景帝笑了二“你们惊讶,联也诧异。你们说,准还是不准?”
    “皇上,匈奴新败,河套必是无防,大汉若趁此进军,必成大事,一举拿下河套寰婴一向本着让周亚夫先说的准则,这次却是破例了。竟然抢着说了。
    景帝微一点头,看着周亚夫:“周亚夫。你最是知兵,你说说。”
    “这个”周亚夫微一沉吟,道:“皇上,河套之地与其块风水宝地,土肥水美草青,便于放牧,还不如把利剑。谁抓住了剑柄,就对谁有利。河套离长安不过七百余里,若是匈奴抓住了剑柄。那么,河套这把利剑就对准了大汉的都城长安,大汉无论如何不能容忍,这也是前朝出兵河套的原委所在。”
    河套是一块风水宝地,正是因为如此。中国和匈奴才历经数百年争夺。
    也正是因为河套的地位极为重要,这里成了中国与北方游牧民族争夺最为激烈的地方。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争夺这块地方而死的人,没有一千万,也相差不远了。
    记载于史册的为刃诚役就有不少。赵武灵王大破匈奴、蒙恬大破匈奴、卫略删液河套、李靖夜袭阴山、裴行俭大战黑山,哪一仗不是发生在这里?
    这只是见于史册的大战,那些没有载于史册的小战,不知道有多少。
    周亚夫把河套比喻为一把利剑。非常形象。景帝和窦婴不住点头,赞成他的说法。
    “若是大汉握住了剑柄,河套这把利剑就对准了匈奴的单于庭,匈奴也不会忍周亚夫接着剖析:“若臣所料不差,大汉此次出兵。必将引来匈奴的报复。尽管长城大战后,匈奴元气大伤,短时间内难以恢复,可是,匈奴不会容许河套落入大汉之手,不等元气恢复,起兵争夺,是必然之事
    “那是一定”。景帝很赞同这结论:“周阳选择的时机的确是一个。好时机,联接到他的奏章,忤然心动。可是,再一想,大汉能守得住吗?即使守住了,要花费多大的代价?把这些代价用来刮练骑兵,打造精锐,哪一个,方略对大汉更有利?我们好好议议,要议透。”
    如今的汉朝,可供选择的方略多了。要是在以前,只能守,根本就不可能有这么多可供选择的方略。这都是周阳打出来的。
    景帝可供选择的方略多了,就得把每一个方略的利弊权衡清楚。
    马上出兵河套。拿下河套不是问题,这点可以肯定。匈奴必然会来争夺,这一打起来,就是反反复复。历经数载不息。这一争夺起来。就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这些,以汉朝的国力,都不是问题。
    问题是,这会把汉朝的精力能牵制在河套。若是先不解决河套。集中精力幕打造精锐骑兵,转变国策,改变汉朝的军事战略,三五年后,汉朝的军事实力将会发生一个质的飞跃。到那时再来收复河套,会更加有利。
    虽然汉朝今年胜了,大胜了,可是。国策、军事战略都还没有转变。还不适宜大战,这需要时间。只有把整个国家的策略改变。胜利才能持久,毕竟这是基础。
    景帝做为皇帝,要把握全局。方方面面前要想好,采用最有利的方略。
    “解决国策军略,是大汉的根本。若是陷于争夺河套,那就是得不偿失。”寰婴的欢喜劲头少了许多,变得稳重起来:“若是周阳统兵。即使匈奴要来争夺河套,也不会碍手。”
    “那是!周阳对匈奴很有办法。匈奴不可能碍手,正是因为如此,联才枰然心动景帝大是赞成这话:“可是,大汉没有骑兵,拿下河套之后,只能守,不能攻。就象这次长城大战一样,周阳手里的骑兵太少,只有一万,才没有全部占领长城。不解决骑兵,大汉只能在河套与匈奴争夺,不能奔袭匈奴的腹心之地。即使打败了匈奴,匈奴缓过劲。又来打,这就没完没了。”
    骑兵这个短板,限制了汉朝的发展,这是谁也没办法的事情。若是汉朝现在出兵河套,一定会出现这种情况。
    “要是不出兵吧,一块肥肉就在嘴边。只能看,不能吃,这不是要人命卿”景帝很是为难,不住抚额头,难以决断。
    周亚夫沉吟不语,箕婴思索不已。他们和景帝一样难处,不好决断啊。
    景帝率先打破沉默:“有人说过,要解决匈奴,就必须攻入漠北,打掉匈奴的巢,让匈奴永远不能再滋扰华夏。联以为,此言极是有理。联也准备如此做
    “攻入漠北?”周亚夫和窦婴吓了一大跳。
    攻入漠北,从根本上解决匈奴问题,这的确是一个好办法,周亚夫和寰婴惊讶的不是这方略,而是这方略的难度。
    漠北地处大漠深处,离汉境数千里。数千里外用兵,不要说在汉朝。就是在现代社会都是一大麻烦事。调兵、兵勤补给会很困难。更别说,匈奴还很强,要攻入漠北,就先得解决漠南,这就有得打了。
    只有抢占了漠南,才能进攻漠北。这是何等之难,以秦始皇的雄材伟略都没有实现。
    “怎么?你们怕了?”把二人震惊的样儿看在眼里,景帝一笑:“匈奴与华夏打了数百年,总是滋扰不绝,就是因为有漠北在。匈奴即使在漠南吃了亏,还可以逃到漠北休养生息。一旦兵强马壮,就会再来打华夏。赵武灵王大破匈奴后,匈奴北遁;蒙恬大破匈奴。匈奴北遁,哪一次不是逃到漠北去舔好伤口?只有拿下漠北,让匈奴无处可逃。华夏才有安宁!联以为,这人的看法非常有理,虽然困难大了些,以大汉的国力能做到!”
    在当时就有人提出这样的构想。只有两个字能形容这人,这两个字就是“疯子。”
    周亚夫问道:“皇上,这是谁的方略?。
    这话正是寰婴要问的,一双眼睛打量着景帝,期待景帝的回答。
    “一代才智之士!”景帝却没有回答。反倒是大加赞扬。
    攫糕鼎骋赞输婚能联孙此赞栅人绝对匙代名士,好奇心大起。
    ,可
    “簧婴,你还记得联之师?。景帝浓眉一挑,盯着寞婴。
    窦婴脸色一紧,语调转为沉痛:“臣亦后悔!”
    晃错被杀,窦婴也有份。正是他举荐了技亚袁盎进言。才促成景帝杀旯错一事。…一
    “不是晃大夫。”景帝微一摇头。
    “是贾谊?。窦婴再猜。
    “不是!”景帝很是感慨:“你们猜不到。若不是联读了他的遗书。还真不想到,一个给人骂为残暴不仁的人,竟然有如此宏阔深谋。为华夏谋得如此深远。只可惜,天不假寺,他没有实现!”
    略一停顿:“联决心倾大汉国力。攻入漠北,把匈奴这个祸根除掉!”
    攻入漠北,不是那么容易做到的。那需要坚韧的意志,卓越的才干。一旦实现,好处是不用说的。自此以后,匈奴不会再危害华夏,那是何等的让人振奋。
    汉武大帝之所以顶住压力,发起“漠北决战”就是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匈奴问题。那一战的代价是很大。可是。好处也很大。从此以后。中国不再受匈奴的威胁,因为匈奴这个民族都不存在了,只存在于历史中。
    周亚夫和窦婴振奋异常,一齐道:“皇上,既如此,暂不对河**手。”
    窦婴更是充分发挥辩给的口才:“河套很重要,可是,比起全局,又有所不如,不能因小失大。大汉应当集中全力,打造骑兵、转变国策、改革军政、选用贤才。”
    “因小失大?”兰帝猛的站起:“好!说得好!河套再好,不过是一把剑罢了。拿下漠北,河套还能跑的掉?联就给周阳下旨,要他罢兵!”
    虽然失去了收复河套的良机。可是。景帝的雄心第一次展现出来,竟然是要攻入漠北。这一构想,宏阔深远。影响极大。
    大汉帝国的雄风,从这一刻开始了!
    默默
    “这是哪里?”军臣单于昏昏沉沉。睁开眼,眼安重得跟灌了错似的。
    “大单于,大单于!”一个娇媚的惊喜声响起,清脆悦耳,好象明珠撞击玉盘似的,煞走动听。
    “你是军臣单于视线有些模糊。看不大清,揉揉眼睛。方才看清了。眼前一个丽人,正是给军臣单于赶走的阿胡儿之母。
    军臣单于绝对想不到,他醒来见到的第一个人,竟然是给他忍痛赶走的女人,一下子傻了,一张大嘴张得老大。
    “大单于阿胡儿母亲惊喜的唤一声。
    “是你!”军臣单于这才清醒过来。能在这里见到这个让他心仪的丽人,很是振奋,翻身坐了起来。
    阿胡儿母亲上前,扶住军臣单于,笑吟吟的打量着军臣单于。军臣单于握着她的手,笑道:“谢谢你!我怎么来到这里?这是哪里?”
    “大单于,这是阿胡部的营地阿胡儿母亲轻抚着军臣单于的头发:“阿胡儿出去打猎,发现大单于,这才把大单于救回来。”
    “小王子?”军臣单于这才记起。当日他一时情热,封阿胡儿为王子。对阿胡儿这个小王子,军臣单于还真没有多少印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