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帝国-第12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畅笑声中,景帝快步进了王帐。
    这次,百姓没有欢呼,而是伸长了脖子,紧盯着王帐。
    此时此刻,他们最想有一双“透礻见眼。”能看穿王帐,就能把景帝在王帐中的一举一动看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周阳、李广、程不识、周亚夫他们陪同景帝进了王帐。
    景帝略一扫视,指着放王座的的方道:“单于一定是在这里发号施令的,匈奴的大臣们,是在这里觐见单于仇品了王帐,没有了王座哈呤!”匈奴的王帐相当于汉朝的宫殿,失去了王帐,相当于丢了宫殿,要景帝不欢喜都不行。
    景帝兴致高昂。在王帐中这里瞧瞧。那里看看,不时点评几句,更多的却是大笑。足足一盏茶时分。这才出了王帐。
    他一出来,百姓齐声欢呼。唯一的遗憾,就是无法知道景帝在王帐中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这也不要紧,只要是欢喜事儿就成。
    周耳旺挥手,汉军将士开始拆王帐。他们的动作麻利,很快就拆了下来。搬到车上放好。
    “献宝驹!”李广再次唱礼了。
    周阳牵着追风宝驹,来到景帝面前。追风宝驹不时嘶鸣。仿佛在抗议周阳的举动。
    “皇上,这是单于的坐骑。追风宝驹,为飞将军缴获!”周阳献马了。
    李广一听这话,红光满面。虽然没有抓住单于,可是,把单于追剩走投无路的程度,那是千古佳话,一定会永远流传。
    “好马呀好马”。景帝很是赞赏的打量着追风宝驹,接过缰绳。
    “匈奴盛产宝马,真是名不虚传!”景帝饶有兴致的道:“上次,雁门之战,周阳缴获了单于的一匹坐骑。赤电。这才多少时间,单于竟然又有了一匹不在赤电之下的宝驹。单于的坐骑再多,也不够你们缴获!哈哈!,
    这话有调侃之意,更多的是自豪,拈着胡须道:“为将者,必要宝驹。联把追风宝驹赐于周阳!”
    周阳威名正盛,风头正健,人们是巴不得他拥有追风宝驹,齐声欢呼。代周阳高兴。
    “谢皇上!”对追风宝驹,周阳很是喜欢,一听这话,忙谢过景帝。
    景帝把缘绳递给周阳,勉励道:“红粉赠佳人,宝剑赠烈士宝马配英雄。周阳,你骑着此马,为大汉建功立业去吧!”
    在献捷之时,当着这么多人的面。如此勉励。比起千篇万篇煌煌之言,更加激动人心,周阳大是感动:“谢皇上嘉勉”。
    接过缰绳,右手抚着追风宝驹,追风宝驹不住在周阳身上蹭着,甚是欢悦。
    景帝笑道:“你们一人一马,还真是相得!为将者,最难得的就是一匹良骡,你们越是相得,越是好!”
    “律律”。
    追风宝驹引颈长嘶,神骏不凡。引得战马齐鸣,好一派肃杀之气。
    今天这献捷仪式真是天作之合,连战马都如此凑趣,景帝欢愉难言。不住点头。赞赏不已:“好马,好马!竟然通灵性”。
    “真是匹好马!”淮南王刘安眼里全是艳慕之光,不住摇头,叹道:“可惜,可惜!”
    “淮南王,你是在惋惜此马归了周阳,没归你,是吧?”梁王看着刘安,嘴角一裂:“宝马配英雄,如此良撰。归周阳正当如是!”
    话中带着讥嘲之意,有些瞧不起刘安,意思,你还不是英雄。不配此马。刘安自视极高,哪里受得了这话,想发作,又惹不起粱王,只好忍了。
    “献俘!”李广开始唱礼了。
    周阳手一挥。汉军将士押着右大将一众俘虏过来。
    右大期氐垂着头,大气都不敢出。噤若寒蝉,走路都有些发抖。
    他一向不把汉人放在眼里,死在他刀下的汉朝百姓不知道有多少。自从他做了俘虏以后。方才知道汉朝有多强大,汉人有多可怕。别的不说,光是今天听这吼声就足以让他心胆俱裂,那是用心在吼,具有震憾人心的力量。
    “皇上,这是匈奴右大将”。周阳指着右大将。
    右大将押来长安,景帝抽空见过。当然。景帝见他。那是为了发泄。发泄数十年积累的怒火与愤怒。当时,景帝发作,右大将只有求饶的份。
    景帝如今对右大将没什么兴趣了。一挥手,汉军将士押着他下去。
    这一仗,抓的俘虏不少,不可能全部押来,只是选了数百人,在汉军的押解下,一一从景帝身前经过。个个低垂着头,昔日砍杀汉朝百姓的凶焰全然没有了。
    等匈奴过完,献捷礼成。景帝一招手,过来杂役,把王座、王帐搬进未央宫去了。
    “大汉万岁”。
    百姓齐声欢呼。声浪直上云霄,浮云震裂。
    献捷市虽完了,庆典并没有完。景帝一招手。春陀牵着赤电过来。赤电马在上次的雁门大战中给周阳缴获。送到长安,就成了景帝的坐骑。
    对这匹马,景帝万分喜爱。
    从春陀手里接过缰绳,景帝翻身上马。
    接下来。该是检阅军队的时间。周阳这个统帅自然是要陪同的,飞身上了追风宝驹,策马来到景帝身后。停了下来。
    李广、程不识他们全部上马,指挥汉军将士列阵。
    汉军刮练有素,列阵很是迅速。只一会儿功夫,一阵庞大的军阵就出阵了,分列于驰道两厢,中间是一条通道,供景帝驰马。
    ,正
    虽是在接受景帝这个最高统帅的检阅,汉军依然是人如龙,马如虎。气贯长虹,杀气腾腾,仿佛在上战场一般。
    景帝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不住领首。
    有此等猛士,何愁匈奴不破!   

第五章 万户侯
    情士们高昂着头,挺着胸。眼里闪着炽烈的战意,精神肿狐着景帝的检阅。
    程不识策马而来,来到景帝面前,停了下来。在马上微微欠身。这是马上军礼:“北征将士列阵完毕。请皇上检阅!”
    景帝检阅军队时,向景帝禀报,也是无上荣耀,李广唱礼,这事就落到程不识身上了,这是周阳与一众将领商议的结果。
    “将士们辛苦了!”景帝一拍赤电宝马,缓缓从阵中驰过,大声慰劳。
    “大汉万岁!”汉军将士们高呼,算是对景帝慰劳的回答。
    “汉军威武!”冲天的战号。出自百姓之口。
    在周阳、李广、程不识、周亚夫、冯敬、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的陪同下,景帝一边慰营将士们,一边策马缓缓经过。
    等到景帝驰过,检阅也就完成了。
    汉朝虽然数十年给匈奴压着打。却没有忘记仇恨,一直想复仇。对军队很是重视,虽然汉朝采取的是防御战略,守得城池勿失即可。历代皇帝时不时就要去巡视长安附近的军营,细柳、消上去得最多。
    汉文帝巡视细柳,发现周亚夫成为一段佳话。
    可是,与如今的检阅根本没法比。以前检阅,那是为了打败匈奴而巡视。眼下,却是打败了匈奴的胜利之师,完全不同,景帝笑得鼻子眼睛作了一家人。
    威武、雄壮、气势不凡,杀气腾腾。这是胜利之师的写照,远非景帝巡视过的莆上之军所能比,他能不欢喜么?
    昂起头,挺起胸,景帝一副扬眉吐气之慨,拉转马头,加快速度从军阵中驰过,来到宫门前,翻身下马,把马缰递给春陀,快步进了未央宫。再次登上城楼。
    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封赏,这是这次庆典的重要环节,依然振奋人心。
    在万人期待中,景帝缓缓开口了:“匈奴横行,滋扰华夏,边关泣血,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联不得已而兴义师,赖天之幸,将士用命,长城大破匈奴,斩首四十余万,开一代雄风!大汉创建以来,从未有如此大胜!”
    略一停顿,微微一扫城下,不管是百姓还是将士们,无不是凝神细听。大是满意。做皇帝,除了建功立业。就是掌控别人的生死,行赏罚事最乐了。
    景帝做了这么多年的皇帝,赏罚不知道进行过多少回,就没有如今这般乐。平定七国之乱,升赏周亚夫、梁王、寰婴他们,景帝很快活。可是,和眼下比起来,没得比。这是对匈奴的大胜,数十年积累的愤怒、仇恨,化为无上喜悦,要不快活都不行。
    ,王珐比北
    “赏功罚过,劝善之意,如此大胜,联不惜重赏!”景帝的目光停在周阳身土,第一个要封赏的肯定是周阳,这没什么好说的。
    问题是,会封周阳何等之赏呢?谜底没有揭开之前,依然是人们最关心的事情。所有人的目光,再一次集中在周阳身上。
    窦太后眼睛看不见,耳朵已经竖的老高了,她心里一个劲的想“会给周阳何等之赏呢?”
    许茹双妙目瞪得滚圆,紧张得都快晕过去,南宫公主不得不扶着她。作为母亲,周阳受赏,她很激动,很自豪,可是,在封赏到来之际,她又是紧张得快撑不住了。
    “周阳将门虎子,少读兵书。深通韬略,不愤匈奴横行,仗剑从军。奋击边关!”景帝一通好听的言辞下来,把周阳夸到天上去了。
    “我有这么好吗?”周阳自问一句。
    以前那个周阳,自小没学好,吃喝玩乐,样样精通,斗鸡走狗,无不为,就是不读兵书,这和“少读兵书”挨不上边。
    至于深通韬略,好象有点靠谱,周阳读过不少商战之书,和读兵书没什么两样。
    仗剑从军,奋击边关之语,那是奉令而行,不去也得去。
    匈奴横行,周阳不愤,景帝这么多赞赏之语中,就这句话最正确。
    周亚夫一脸的得色,拈起了胡须。眼睛一睁一眯的,非常享受。景帝那是金口夸赞,从此以后。周阳以前的那些破事儿,谁敢提?谁敢讥笑?
    经过景帝这么一说,周阳简直就是标标准准的“乖孩子”好得不能再好,一个,大义凛然,为国为朝廷的世家子弟就给刻划出来了。
    “袭阿胡部营地,出谋败匈奴左谷蠢王,就是单于的御弟伊稚斜,于安陶!”景帝生怕百姓不知左谷蠢王是哪一位,竟然解释了一句。
    安陶之战,是汉军今年的第一个胜仗,早就传遍了天下。可是,知道这竟走出自周阳之手的人却不多。百姓一阵惊呼。
    “大帅着武!”
    百姓齐声欢呼起来,吼声之响亮,比起吼战号一点不差。
    容欢呼声停歇下来,景帝接着道:“雁门大捷,周阳谋之,引暴雨灌单于营地,一袭而败之。”
    这个“引”字用得好,又给周阳又多了一项本领,那就是上晓天文。能够把暴雨引到单于的营地去。
    那是因势就势,哪里是引了?周阳听得直皱眉。
    可是,百姓并没有惊讶,而是一阵欢呼。因为,在百姓的声口相传中,周**有三头六臂,会呼风唤雨。要引暴雨灌单于的营地。似乎并不难。
    景帝介绍完了周阳统兵以前的战功,这才说他最大的功劳:“周阳奉旨统兵,歼灭左大都尉一万精锐。惊走左贤王十万大军,大长大汉威”。:业比,几。火烧大漠,烧死匈奴牧民、牛羊无数;边关黎兵,连战贤瑕,斩首九万;长城大战,斩首二十余万。单于五十万大军,逃回龙城的不到十万,这是大汉创建以来,最大的胜仗”。
    “大汉万岁!”
    “汉军威武!”
    “大帅威武!”
    景帝话音一落,百姓发出一片山呼海啸般的欢呼声。
    尽管已经知道汉军大胜,可是。当最终的战果从景帝嘴里说出来时。震憾力依然那么强烈,百姓卖力的呐喊,长安再一次陷入了沸腾!
    听着百姓的欢呼声,周阳的眼睛湿润了。在边关与匈奴斗智斗力。所吃的苦,受的累,多了去了。让人筋疲力尽。可是,有百姓的认可,这比什么都重要,值了!
    绝对值了!
    “四丰余万呐!”
    “四十余万呐!”
    宫阙上的王爷、彻侯、关内侯、王子、美人们,不住感叹。别的不说,光是听听这个数字,就很震憾人心了!
    景帝很是兴奋,吸口气,强抑一下激动的心情,接着道:“此战,大汉缴获了四十多万匹骏马,缴获的帐幕堆成了山,缴获的弯刀堆成了山。缴获的,”
    越说越兴奋,景帝一口气不知道说了卓少个。“缴获的”。
    历来只有匈奴掳掠汉朝,屠戮汉朝的村庄,就没有汉朝缴获过匈奴的东西,如今不仅缴获,还堆成了山。骏马更是惊人的数十万之多,这比任何夸赞之辞更容易激动人心,百姓又是惊天的欢呼。
    这事太振奋人心了,百姓的欢呼声久久不能平息,直到景帝一而再。再而三的双手下压,要百姓停下来。方才停歇。
    说完了周阳的功勋,就该是封赏了。百姓紧盯着周阳。
    在百姓的期待中,景帝金口张开,吐出了一长串美妙的音符:“联封周阳破虏侯,位在关内侯,赐邑一万三千户!”
    竟然是万户侯!
    周阳立下如大功,景帝肯定会重赏。这是必然的。可是,景帝一封就是一万三千户食邑的万户侯。还是大出人们的意料。
    周亚夫名满天下,平定七国之乱,也没有一下子封成万户侯也是一步一步积功才成为万户侯的。
    周阳直接就是万户侯,这是汉朝创建以来,除了萧何、张良、陈平、曹参、冉勃、舆吟这些功臣以外,第一个被封为万户候的人。
    这开了汉朝一代先河。
    周阳的战功很大,大长了汉朝的威风,让汉人扬眉吐气,给封为万户侯,正是百姓所盼的,又是一阵惊天的欢呼声响起。
    “大帅威武!”
    百姓挥着胳膊,大声呐喊起来。
    万户侯,在汉朝是至高无上的荣耀,是大功劳的代名词。
    “万户侯”这个词流传于后世,激励多少豪杰!
    周阳万万没有想到,景帝竟然一下子封他为万户侯,不由得愣住了。周亚夫红光满面,忙提醒一句:“阳儿,快谢恩!”
    “谢皇上!”周阳这才清醒过来,向耸帝致谢。
    景帝很是享受的看着周阳。当皇帝的感觉真好:“北阙甲第赐破虏侯府一座!”
    对功臣赐府第,这是汉朝的例行之事。这事一点也不意外。
    景帝的封赏一完,周阳正式成了侯爷,汉朝的新贵诞生了。
    汉爵二十,最高的是彻侯,后因犯汉武帝的讳,改成列侯。其次是关内侯,周阳这个破唐侯。就是第十九级。并不是最高的彻侯。
    彻侯,在整个汉朝数百年的历史中,也没有几个人获封。主要是开国几大功臣,至于他们的后裔,即使继承了爵位,也不会是彻侯。因为汉律规定,庇荫于祖辈,爵位自降一等。萧何、陈平、张良他们的后人,虽是继承他们的爵位,已是关内侯,不再是彻侯。
    准确的说,在这一时期,汉朝已经没有人获得彻侯的爵位了。
    周阳这个破虏侯,是所有侯爷中,很靠前的了。周阳若要成为彻侯,还得一场一场战争的熬,还得再打几个这样的大胜仗。
    彻侯以上就是诸侯王了,这是禁忌,根本就不可能落在异姓头上。刘邦刑白马而盟“非刘不得王。”这是汉朝的铁律。一直给执行了数。
    打破这一金科玉律的是曹操,逼汉献帝封他为魏王,刘邦这一盟誓方才被废掉。
    无数双火热的目光集中在周阳身上,火辣辣的。仿佛要把周阳融化一般。
    万户侯在汉朝虽不如彻侯那般稀少。却也不多,没有惊天动地的功劳是不可能成为万户侯的,这本身就惹人艳慕了。
    最让他们艳慕的是周阳的封号。破虏侯,这三个字意味着什么?景帝封周阳为破虏侯,大有深意,只要一品就能明白。
    长城大捷,汉军大胜,匈奴大败。匈奴是大败,还没有“破
    河套之地、漠北之地、龙城、单于庭、狼居胥山,这些对匈奴至关重要的地方还在匈奴手里,离破的程度还远着呢。
    后人说汉武帝“击破”匈奴。而不是说“击败”匈奴,虽只一字之差。境界却是天差地远。哪种程度才能叫“破。呢?至少不能再恢复过来,不能再威胁中国的安危。
    赵武灵王、李牧、蒙恬,哪一个不是大败匈奴,取得了惊人的战果。可是,匈奴败而不破,又恢复过来了。
    在中国历史上,对北方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只有汉行的对匈奴战争当得一个“破“字。至于唐朝对突驻。境界更高,直接就是“灭”字,不是破字了。
    周阳这个破虏侯横空出世,还不耐人品味吗?
    艳慕又能怎样?谁叫周阳是数十年对付匈奴最有办法的人呢?汉朝若是决心立定,要破匈奴。要追到漠北。统兵之人,舍周阳其谁饮?
    周亚夫开心得真想开怀畅笑,有这个封号在,将来破匈奴一事。几乎就是周阳立功了。周亚夫可是知道景帝的雄心有多大的,要不是现在不能笑,他肯定是搂着周阳笑个痛快。
    “万户侯!万户侯!”
    许茹一个劲的嘀咕着,右手不住捶着胸口,一颗心快从胸腔中蹦出来了。
    “许姨,恭喜!”冉宫公主向许茹道贺。
    “谢公主!”许茹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对周阳的封赏一完,百姓、观礼的彻侯、关内侯、王爷、太守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