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帝国-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李陵之才,以他的决心,机会肯定会到来。人算不如天算,一个姓李的军官在教匈奴汉军的战法。汉朝的情报出错了,说是李陵在教。汉武帝发火了,就把他的家人给诛灭了。
    在当时,朝中大臣哪敢为李陵开脱。独有司马迁与李陵交情好,了解他的性格,知道他不过是假降小在找时机回归汉朝,就仗义执言。惹恼了汉武帝,把司马迁处以宫刑,这是历史的悲剧。
    后来情报弄清楚了,李陵在匈奴不为匈奴出一计,不为匈奴做事,汉武帝大是后悔。可是,世上哪有后悔药,断送了李陵归汉之路。
    周阳的到来,产生了蝴蝶效应,李陵很可能不会投降匈奴。真要这样的话,汉朝又多一员良将。
    “呵呵!”李广和卫青开怀畅笑。
    周阳说他们是千里驹,肯定是千里驹,还有比这更让人欢喜的吗?
    在卫青府上歇息一阵,众人赶去皇宫,面见景帝。默默
    未央宫,养心殿。
    太子刘彻、太傅卫绾、主父偃、申公、董仲舒、冯敬他们正聚在一起,商议军机大事。
    刘彻虽只有十四岁,却是异常高大,称得上身长八尺。更难得的是。长相极是俊朗,帅气非凡。举手投足间,上位者的气势十足,顾盼之间,一股上位者才有的俯视之气毕现。
    千古一帝就是千古一帝,不仅有得天独厚的天赋,还有让人难以企及的机会,这两者,他都有,短短数年的磨练,就如此了得。
    卫绾、主父偃、申公、董仲舒他们面对刘彻,有一种压抑感,不象面对景帝那般轻松自如,尽管刘彻言笑晏晏。
    刘彻与景帝最大的不同。就是刘彻顾盼自雄,无论是说话,还是举动。都有一种说清,道不明的气质,应该说是魅力。
    “太子,真的要出兵?,小申公问道。
    “是呀!”刘彻微一领首:“孤前思后想,不能不出兵了”。
    “若说出兵,早在数年前就该出兵的。可是,皇上龙体欠安,这才一直拖着主父偃沉吟着道:“眼下出兵,是不是,”
    说到这里,主父偃不再往下说。他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景帝如今的身体大不如以前,若是大战之际遇到景帝驾崩的话,巩有不测之事。甚至败军覆师。
    古代的皇帝是至高无上的,一旦景帝驾崩,对汉军的军心士气打击极大,此事不能不虑。
    “禀太子,周阳、李广、程不识、卫青、张通、公孙贺、公孙小建、秦无悔、秦衣求见。”太监快步进来,冲刘彻禀报。
    “叫他们进来!”刘彻眉毛一掀,脸上掠过一抹喜色,只是极为短暂,一闪而逝,根本就没人发现。
    太监快步而去,周阳他们进来。冲刘彻见礼。
    “免了!”刘彻一挥手,目光在众人身上一扫,打量周阳时,眼睛闪了闪:“坐吧”。
    周阳他们谢
    “请问太子。召我等回朝,有何要事?”周阳身为这行人的首领,不得不问。
    “叫你们回来,就是商议出兵东胡一事。”刘彻眉头一挑,明亮的眼里精光闪烁:“匈奴收了西域之后。其国力在快速恢复。
    如今的匈奴,比起长城大战时相差不大了,其口众相差无几其土地更加广阔,大漠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自从七年前,军臣单于率军西征以来。匈奴进军极为顺利,整个西域落入了匈奴手中。西域虽然地广人稀,仍是让匈奴得到不少口众,牛羊马匹无数,其实力恢复得极快。
    “长城大战后,边关无匈奴,数年平静。如今,时不时就会出现匈奴,这是匈奴南下的试探。”刘彻右手一握拳;“孤绝不给匈奴再次进犯的机会,一定要在匈奴进犯之前破击匈奴!”
    匈奴若是再次南犯,必是复仇而来,一定会起倾国之兵,就不是五十万了,而是更多,其至百万皆有可能。
    如此大规模的战役,若是在汉境开打,不管汉军胜与败,光是破坏性就足以让人震惊了。数年前的那一仗,匈奴五十万大军南下,烧毁了多少汉朝村庄、田园,千里烽火。百姓背井离乡,汉朝用了数年时间。北方方才恢复过来。
    这还是汉幕打胜了,若是战败,后果更难设想。
    要想汉朝不受到破坏,就不能让匈奴南犯,要赶在匈奴南犯之前抢先进军。刘彻的顾虑是正确的,很有远见,周阳不住点头,暗中赞许。
    “太子圣明!”对这决策,主父偃他们没有说的,很是赞同。
    “太子,要怎么打,你下旨吧!”李广不住搓手,一脸的兴奋之色:“整整六年了,没有上战场。手痒着呢。”
    刘彻一扫视,除了周极,李广、程不识、卫青、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秦衣、张通他们不住搓手,看来真的是手痒了。
    对将军们的炽烈战意,刘彻大是满意,笑着问道:“姐夫,你怎么不搓手?”
    “太子有所不知,大帅不用搓手,他搓的是脑。”李广抢着回答。
    “哈哈!”众人开怀的笑。“姐夫,出兵这事,主父偃他们有些拿捏不准,很是顾虑。”刘彻眉头一轩,道:“他们的顾虑是对的,父皇龙体欠安,此时出兵,实是不该。可是,时我不待,匈奴对东胡大打出手。到眼下。东胡已经溃不成军,丢掉了一半的国土。已经派人向大汉求援,若是大汉不出兵的话,那就是眼睁睁的看着东胡灭亡。”
    略一停顿,声音陡转高亢:“若是东胡落入匈奴之手,匈奴的国力就会急剧增强,他们的口众更多,牛羊骏马多不胜数。这对大汉极为不利,却不是让孤忧心的地方。孤忧心的是,匈奴得了东胡之地,就可以对大汉进行更多的牵制。”
    东胡主要是现在的东北三省。若是落入匈奴手里,匈奴就可以从东面牵制汉朝,拖住不少汉军。匈奴是骑兵,来去如风,行动快捷,汉朝要防范匈奴,就需要驻守大量的军队。
    在现代,东北三省是富饶之地。在汉朝,那里是苦寒之地,地广人稀。根本就养不起军队。驻守那里的汉军,需要大量的补给。全得从内地调去,别的不说,光是运输就是一个让人震惊的花费。
    真要如此的话,就会让汉朝背上一个沉重的包袱。
    要想不背上这个包袱,汉朝就得出兵东胡,拿下东胡,阻止匈奴的扩张,既可以削弱匈奴的国力,还可以压缩匈奴的战略空间,这对汉匈大战有莫大的好处。
    对刘彻的决断,周阳很是赞许。千古一帝就是不同一般,看得真准。
    “是以,孤决定,这一仗必须打!”刘彻猛的站起身,双手紧握成拳:“而且,此战只许胜,不能败!最好是把东胡给收了!姐夫,这次仍是由你统兵!”
    “诺!”在这些将领中,由周阳统只的把握最大。李广、程不识他们就不用说了,虽是名将,冲锋陷阵还不错,说到统领大军,就不如周阳了。
    卫青虽是不错,却还没有独自统兵进行大战的经历,非愕周阳不可。
    “父皇龙体欠安,此战要速战速决!”刘彻紧盯着周阳,问道:“姐夫,你可有把握?”
    景帝的身体越来越差,随时可能驾崩。若是在两军大战之际驾崩。汉朝只能罢战,速战速决是最好的解决之道。
    “太子请放心,臣一定竭尽所能!”周阳大声回答。
    “那就好!”刘彻甚是放心。若是周阳不能办到的话,就没人做的到了。
    “东胡如今的情形已经大为不同了。”刘彻冲殿外叫一声;“叫他们进来。先给你们说说东胡的情形。”
    殿外进来两个中年人,甚是精神,快步过来,冲刘彻见礼:“见过太子。”
    “这位叫司马义,这位叫秦械。”刘彻指着二人给周阳引介:“他们大有来头。”
    “什么来头?”能得太子说大有来头的人,定是非同小可。如今的周阳,对汉朝情势相当了解,却是没有听说过这两咋。人,大是好奇。未完荐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一章节更多,支持作   

第五章 机不可失
    二仅周阳众般想,就是李广、程不识、卫青他们也是剐般嗯二
    “司马义是前朝国尉司马错的后人,秦枫是燕国大将秦开的后人。”刘彻指着二人。
    “司马错?秦开?”一阵惊讶声响起。
    司马错与秦开在战国时代,可是大名鼎鼎的人物,名气非常大。汉朝离战国时代并不算远,还流传着他们的故事,李广他们很是诧异。个个睁大眼睛,打量着二人。
    “司马错,前朝国尉。商鞍离世后,他接任秦国国尉,他驳斥张仪。力主收巴蜀。秦并巴蜀,国力大增,东向而争天下,大占上风,司马错之力也!”刘彻接着介绍:“司马错晚年,离开秦国,招蓦一批义士,奔赴辽东,抗击东胡。到如今。数百年过去了,司马一族在辽东扎根,终成大族。”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周阳恍然。不住点头,于司马错抗击东胡一事。大是赞赏。
    春秋战国时代。北方胡人侵扰中原,为祸日烈。其中,为害最大的并不是匈奴,而是胡人,是东胡。多少志士为了抗击东胡,而奔赴边关。司马错是其中之一,是其中名气最大,成就最为变然的一个,因为他有着杰出的军事才干。
    “秦枫的祖上是燕国大将秦开。秦开,曾率燕军,在辽东大破东胡。东胡遁走千里。是以,秦开一脉。遂成辽东大族。”刘彻指着秦枫介绍。
    秦开是燕国大将,与乐毅是同时代的人物,曾是乐毅麾下的猛将,跟随乐毅参与灭齐之战。
    众所周知,乐毅相燕,燕国由是变强,燕军东指,下齐国七十余城。齐国差点给灭了,要不是齐国出了一个天才的将领田单的话。
    田单能够破燕军,光复齐国小那是因为燕昭王死了,燕惠王中了田单的反间计,罢了乐毅的兵权,命骑劫为大将。骑劫有勇无谋之人,不堪为统帅,给田单火牛计杀得大败。
    当时,燕军死伤无数,溃不成军,独有秦开所率燕军安然撤退,损失不大,由是知名,成为燕国大将。
    燕国地处北方,是战国七雄中被北方胡人滋扰最为频繁的国家,既要受到匈奴的攻击,又要受到朵胡的滋扰,边患极为严重。
    相较来说,东胡的滋扰更形严重,秦开被派去辽东抗击东胡。他有着不凡的军事才干,一举袭破东胡,东胡破胆,远遁千里。
    秦开破击东胡的功绩,虽然史书记载得较少,却是对华夏做出的巨大贡献,时隔数百年后,知者仍是不少。
    对司马错、秦开这些热血志士,周阳很有好感,站起身,行礼道:“原来是志士之后,失敬!失敬!”
    “大帅过奖!”司马义与秦板一齐回礼,脸上带着欣喜之色。
    周阳是名满天下的统帅,能的他赞赏,那是莫大的荣耀。
    李广他们和周阳一般心思,一一见礼,连道失敬,司马义、秦枫二人乐得张大了嘴,哪里合得拢。
    “匈奴此次攻打东胡,极是凶猛,东胡溃不成军,不得不请出他们。前来长安,向大汉求援。”刘彻最后道:“你们二位给将军们介绍一下东胡情形。”司马家和秦家,是东胡的死对头。可是,这种时候,对头更可信。东胡这是不得已而向他们求助。
    二人应一声。对视一眼,司马义道:“要说清眼下情形,就得从东胡的历史说起。”
    开场白一完,详尽说起东胡的历史。他们是辽东大族,数百年来与东胡大小战役上百,对东胡极是了解,说得非常详尽。
    东胡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游牧民族。准确的说,东胡和匈奴不同,不是一个真正的民族,而是一个部落联盟,东胡一支是其中最大的一支。东胡王虽然权力不不过是一个盟主罢了,不象匈奴的单于,是真正的部落首领。
    在春秋战国之时,东胡非常强大,对中原大肆滋扰,曾经一度侵入中原,差点把中原给占领了。要是没有五伯联合天下诸侯出兵,把东胡打出去的话。
    “胡虏”一词流传极广,其中“胡”字,就和东胡有关。
    东胡除了滋扰中原以外,还对相邻的游牧民族进行战争,其中受害最大的就是匈奴了。
    匈奴在冒顿统一之前,并不是那么强大,四分五裂,其实力大打折扣。赵武灵王时匈奴南下河套之地。头曼单于南下河套,固然有争夺肥美水草地的想法,亦有架不住东胡进攻的因素,在东胡的强大攻势面前。匈奴不得不选择避其锋芒。
    结果却是遭到赵武灵王和慕恬的进攻,大败而逃。
    匈奴两次大举南下,都是大败而归,国力大损,口众锐减,东胡却没什么损失,对匈奴打得更凶狠了。
    冒顿杀父自立为单于后,第一件事就是被东胡讹诈。东胡先是要冒顿的骏马、阏氏,冒顿全给了。
    在当时,不仅东胡,还包括匈奴的大臣都以为早顿是胆怯,胆小怕事,认为他无能。
    东胡得了便宜之后,得寸进尺。狮子大开口,要匈奴的土地。匈奴的群臣原本以为胆小的冒顿一定会同意,却是没有想到,冒顿火了,召集部众,率领大军杀奔东胡。
    东胡得了不少好处,满以为冒顿胆不敢有异动,已经做好了接收土地的准备,根本就没有想到冒顿会率军前来。给冒糊引;一个措弄不及,损失惨重。死伤无“※
    这一仗,对东胡来说,是致命的。从此以后,强大的东胡开始走下坡路了,再也没有恢复过来。
    冒顿解决了东胡这个最大的威胁之后,这才腾出手来发动战争,统一了匈奴。经过数年的战争,匈奴第一次被统一在一起,其实力倍增。最后才有平城围刘邦,遗书谩高后之事。
    冒顿是匈奴历史上最有才干的领袖,他统一匈奴之后,并没有对东胡发起大规模的战争,而是对汉朝大打出手。究其原因,不外在于汉朝富饶,让匈奴垂涎,而东胡,现在的东北三省,是苦寒之地,远远不如汉地锦绣。
    冒顿之后的老上单于,还有现如今的军臣单于,都奉行与汉朝战争的方略,而不是对东胡大打出手。东胡这才有了喘息之机,一直芶言残喘至今。
    尽管匈奴没有追击,东胡却是再也没有恢复过来,王权给削弱,两支部落迅速崛起,成了东胡最大的两支势力。一支是住在鲜卑山附近的鲜卑一族,另一支是住在乌祖山附近的乌桓一族。
    鲜卑、乌祖两族,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影响力。乌桓在三国时,给曹操征灭。曹操征乌桓之后,还写下了《观沧海》的名篇。
    鲜卑一族在南北朝五胡乱华时代,深入中原,建立了政权。喜欢金大侠的朋友,就知道会“斗转星移。的姑苏慕容世家,就是鲜卑一族。从根上说,慕容世家其实是东胡一支。
    除了鲜卑和乌柜这两支外,东胡还有柔然、室韦、库莫奚、契丹、蒙古这些民族。
    其中,契丹和蒙古在中国历史上很有名。最有名的就是蒙古一族了,建立了横跨欧亚大陆的蒙古大帝国。
    追根溯源,蒙古仍是东胡的一支。
    长城大战之后,军臣单于采纳了中行说的方略,吞并附近的部落,增加土地口众牛羊,以此来加快匈奴的恢复速度。军臣单于率军西征,不仅灭掉了月氏,还把西域给收了,匈奴的土地扩大了不少,口众也增加了。
    尽管如此,匈奴仍是没有恢复到长城大战以前的水准,若与汉朝大战的话,讨不了好。军臣单于决心执行中行说方略的第二部分,对东胡用兵,逼迫汉朝发兵,在广漠的东胡之地与汉朝大战一场。
    若是汉朝不出兵,匈奴就收了东胡之地,对汉朝的威胁更大。匈奴收了东胡之后,匈奴与汉朝的边境就从陇西到辽东,也就是从现在的青海到东北。这是上万里长的战线。汉朝要据守,难而又难。
    更别说,得到东胡的部落口众,匈奴的实力不仅恢复,还更加强大。到那时,就可以与汉朝大战了。
    若是汉朝出兵,汉朝的麻烦同样很大。要对付匈奴的大军,汉朝就会出动少则三二十万,多则四五十万。方有成算。要知道。在广漠的大漠上与匈奴作战,那是很不利的。军队少了根本就打不过,只有多出兵。
    出兵一多,这后勤抬重就是一个大麻烦。数十万大军,一天就要吃掉一座山,需要几百万人运送抬重。这是何等之难,会天下震动。
    就算汉朝出动这么多的军队。还不见得能打胜。匈奴完全可以发挥轻骑兵的优势,避免正面决战小进行袭扰,破坏汉军的后勤,拖垮汉军。再抓住机会,发起决战,汉军必将损失惨重。
    即使汉军安然撤退,光是粮草的消耗,也要需要数年时间才能恢复过来。就这数年时间,对匈奴来说,那是太宝贵了,可以做很多事。可以掳掠汉朝很多地方,对汉朝的军心士气打击非常大。
    不论是哪一种结果,匈奴出兵东胡,只赚不赔,稳胜之局。
    “好恶毒的谋划!”司马义说完。李广忍不住骂起来:“肯定是那个阉祸的主意”。
    中行说这一计真的很恶毒,汉朝出兵与不出兵都是犯难。出兵有出兵的好处,亦有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