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帝国-第3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上,臣愿去”聂壹的声音并不高,却是透着不容置疑:“皇上,臣这万户侯,说来有些惭愧臣不能象飞将军、程将军他们一样驰骋疆场之上,更不能象大帅那样运筹帏幄,决胜千里,唯有探听消息这一样长处。若是此时不去,就再也没有机会了错失此等良机,岂不可惜?”
    在以前,汉朝以击破匈奴为战略任务,如今,匈奴已破,汉朝即将四境安宁,没有什么仗可打了。若不是汉武帝要解决罗马帝国这个隐患,聂壹无所事事了。万里之外用兵,华夏历史上的第一遭,堪称盛事,若是不参与其中,谁都会把肠子悔青。
    “好朕准了”汉武帝大声而言,不住击掌,赞赏不已:“大汉不仅猛士如云,更有你们这等谋国不顾身的壮士,大汉何愁不兴?罗马何愁不灭?”
    “大汉万岁”张骞、聂壹二人的举动很是振奋人心,李广他们齐声欢呼。
    聂壹的间谍才能举世无双,这在龙城大战中就得到全面体现。他和张骞此去,一定会建功,周阳大是欣慰。
    “你们先准备准备,和马胡学些胡语,这出使才能方便。”汉武帝很是振奋的一晃拳头。
    “皇上,不用准备了。胡语嘛,臣还能对付。”聂壹笑着言道。
    “你能说胡语?”不仅汉武帝惊讶,就是周阳也感到不可思议。
    “皇上,要打探敌人的消息,就得不时换换样子,在打探匈奴消息的这些年里,臣有时也探作西域的胡商,学了些胡语。”聂壹老老实实的回答。
    “马胡,你考考聂壹。”汉武帝扭头看着马胡。
    “你能说我们的语言?不会吧?”马胡也是不信,质疑一完,就是一长串叽哩咕噜的话,很是饶口,让人听不明白。
    让人难以置信的是,聂壹想也没有想,嘴里冒出一长串古怪的话语,非常熟练,竟然不在马胡之下。
    “这不可能不可能”马胡的眼睛睁得老大,难以置信的打量着聂壹,突然,一个健步上去,把聂壹拥在怀里,大笑着向汉武帝道:“皇上,聂壹不是你们汉朝人,是在下的兄弟我们的话,他讲得太好了”
    “呵呵”没有比马胡的举动对聂壹更好的认可了,众人欢笑不已。
    “张骞,那你就跟着聂壹,在路上边走边学。”真没想到聂壹对胡语如此精通,汉武帝欣慰不已:“再给你们挑选一批身强力壮、身手矫健、意志坚韧的兵士护卫你们。还要,这画工是少不了的,要他们画下沿途的山川地理,记下风土人情。”
    “谢皇上”张骞和聂壹齐声道谢。
    “你们,也别闲着,跟马胡好好学胡语。”汉武帝的目光从周阳、张辟彊、李广他们身上掠过。未来大军西征,这语言非常重要,事先学习有好处。
    对这提议,众人不会有异议,齐声领命。
    张骞和聂壹他们是说到就干,准备完成后,不管年关将近,带上人手就离开长安,向西域进发。
    周阳他们就跟着马胡学习胡语。马胡到过的地方多,会的语言不少,罗马语、亚细亚语,他都懂得不少,周阳听在耳里,抚着额头,暗自想到,不知道英语在这时有没有用处?说到英语,周阳还是过了六级的,虽然和专家级别有差距,至少也能应付,若是有用的话,这语言一关的难处就少多了。
    “大帅,你想什么呢?”马胡坐到周阳对面,打量着周阳,大拇指一竖,赞道:“大帅,我给不少人讲过胡语,就没有你们领悟这么快的了不得了不得”
    周阳、张辟彊、申公、主父偃、李广、程不识、卫青他们哪一个不是才智过人,记人极好之辈?语言这一关,当然难不住他们。
    “马胡,我给说一句话,你能不能听懂?”周阳眼珠一转,立时有了主意。
    “大帅,你说,你说。”马胡有些好奇:“你要说什么话?西方的胡语,我也懂好几种呢。”
    “Whatisyourname?”周阳突然来了一句英语。
    “你说什么?大帅,你这话好怪”马胡眨巴着眼睛,不明所以,不住搔额头:“我懂好几种胡语,就没有听过如此怪异的话。”
    周阳摇摇头,原来西方世界还没有流行英语了。周阳的历史不够好,哪里知道英语的起源,以及其普及历史。
    英语,是两千年后才流行的语种,两千年前的马胡不懂也在情理中,周阳倒不惊奇。
    “哦”就在周阳以为此事结束了的时候,马胡却是突然身子前倾,一把抓住周阳肩头,一双眼睛瞪得比牛眼睛还要大,吃惊万分的打量着周阳:“大帅,你会说日耳曼语?那可是野蛮人的话呢?”
    “日耳曼语?野蛮人?”周阳的眼睛一下子变得不比马胡的小,盯着马胡。要不是证实马胡是正常人,周阳一定会以为马胡脖子后面的筋没搭对界。
    英语,世界上最为流行的语种,西方人的骄傲,西方人认为这是他们文明的标志。在马胡嘴里,这是野蛮人的语言,这太难以让人置信了。若是在现代社会,有人如此说的话,一定会被口诛笔伐,会给口水淹死。
    “大帅,你是怎么会讲的?”马胡的惊奇之色更浓,死盯着周阳:“我在罗马,在奴隶市场上听野蛮的日耳曼奴隶讲过。就是这样的哦,有些不对,好象发音不一样。”
    马胡越说越糊涂,不住搔额头,满眼的迷离之色。
    “日耳曼奴隶?”周阳只觉日耳曼这个词很熟悉,似在哪里听过,不由得转着眼珠,思索起来。这个词太熟悉了,绝对听过。
    “啪”周阳重重一下拍在自己大腿上,恍然大悟:“原来是元首的祖先没搞错吧,元首信奉血统纯粹,日耳曼是最高贵的民族,其他民族只配做日耳曼人的奴仆,还为此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元首太能扯了吧?若是他知道他的祖先在两千年前,给人称为野蛮人,他会作何感想?”
    周阳猛摇头,否决了这想法,元首被追随者赞为“伟大人物”,他的知识必然极为丰富,当然知道他的祖先在两千年前过的是什么样的生活,他那么说,不过是鼓舞人心的籍口罢了。
    “大帅,你没见日耳曼奴隶,不知道他们有多野蛮。”马胡的眼里掠过一抹笑意,是嘲笑:“在你们眼里,匈奴是野蛮人,是不开化民族。在罗马人眼里,日耳曼人同样是未开化的野蛮人,他们的野蛮比起匈奴更胜一筹。这么给你说吧,他们穿的是皮裘、树衣,没有制作衣衫的技艺,往往是袒胸露背,就是匈奴也有裘衣皮帽呢”
    周阳把自身上的曲裾深衣看看,做工不错,极精致,比起匈奴的裘衣皮帽好得太多了。匈奴的衣衫比起日耳曼人大为不如,是够野蛮的。
    “还有,日耳曼人的武器是什么?没法和匈奴比”马胡是个健谈之人,他的话匣子打开了,就是没完没了:“匈奴主要用的是弯刀、弓箭,日耳曼人也有刀箭,可是不多,更多的武器是石块、木棒,你说,他们是不是野蛮人?”
    “是够野蛮的”周阳不得不点头赞同。马胡没必要夸大其词,他的话**不离十。
    在两千多年前的罗马时期,罗马帝国最大的威胁就是来自北方的野蛮人,日耳曼人。日耳曼人,就是现在德国人的祖先。在当时,被罗马帝国视为最为野蛮的民族。事实上,日耳曼人在当时的确是野蛮人,他们和匈奴一样,最善长破坏,却不善长建设。
    欧洲之所以陷入中世纪的黑暗,这和日耳曼人毁灭了罗马文明有很大的关系。当然,日耳曼人是跟在匈奴领袖阿提拉的后面进入意大利,毁灭罗马文明的。
    “在罗马,可以看到很多野蛮人,不仅有日耳曼人,还有亚述人、还有亚细亚人、非洲的黑人,在这之外,还有高卢人。”马胡的兴致极高,扳着手指头,一一道来,意味无穷。
    “高卢人?”周阳的眼睛再次睁大了,这不是有“高卢雄鸡”之称的法国么?他们怎么又成了野蛮人?周阳的兴趣也来了,问道:“马胡,说说高卢人。”
    “大帅,你对高卢人感兴趣?我就说。”马胡健谈之人,最爱说这些轶闻,眼睛放光,大声道来:“这高卢人虽是野蛮人,比起日耳曼人稍好些。他们所在的地方,紧邻罗马帝国,处于罗马帝国和日耳曼人之间。罗马帝国屡次对高卢用兵,想征服高卢,都没有成功,高卢人不是那么好打。”
    高卢?高卢不是恺撒征服的么?这么说来,恺撒还没出生,还是没有取得大权?周阳的历史实在不够好。
    “马胡,你听过恺撒么?”周阳眉头一挑,还是决定问询一下。
    “恺撒?大帅,你知道恺撒家族?”马胡的眼睛一翻,有些难以置信。
    “我听说过这个家族,就是不太明白,这个家族有没有出现很了不起的人物?”周阳很技巧性的问。
    “这是个贵族家族,却没出什么了不得的人物。”马胡当然不知道周阳是现代人,在两千多年后听过恺撒的事迹,老老实实的回答:“这个家族虽是没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可是,他们挺有手腕的。马略,就是这个家族的女婿。”
    微一停顿,接着为周阳讲解:“在如今的罗马,一共有四个人最有权势,第一个是小西庇阿,他是名将,战功昭著,倍受罗马人尊敬。另外三个是后起之秀,是马略、苏拉、秦那。”
    “苏拉?秦那?”周阳的历史不怎么样,却是对恺撒的事迹有不少了解,心头猛的一跳:“就是说,如今的恺撒还没有得势?或没有出生?”
    苏拉是恺撒的死对头,他数次三番想弄死恺撒,却没有成功。秦那,是恺撒的岳父。马略是恺撒的姑父,恺撒之所以能在罗马崛起,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两人的势力。
    恺撒这些伟大的人物还没有出现,罗马还不是铁板一块,还没有形成罗马文明,正是灭亡罗马的好时机,绝对不能错过周阳狠狠一握拳,决心把这事做成
    “大帅,你还没说你是如何会日耳曼语的?”马胡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
    “我是听人说的,就学了几句。”周阳满嘴胡绉,心里却是在想,英语怎么和日耳曼语有关系?
    周阳的历史不够好,要不然他一定会知道,在英国历史上,多次遭到处敌入侵,多次亡国灭种。最近的一次亡国,就是日耳曼人的入侵,带去了日耳曼语,经过演变,就是现在的英语。是以,英语和德语同属日耳曼语系,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德语和英语在写法上有些近似,却是发音、意思不同,那是历史演变的结果。   

第九十九章 宣示兵威
    第九十九章宣示兵威
    长安,白雪皑皑,一片银装素裹。寒风呼啸,却是难挡百姓的热情,家家张灯结彩,欢声不断,采办过年用物。
    过年,始终是一件让人欢喜的事情,今年这年更是特别,更是让人欢喜,这是击破匈奴后的第一个年关,要不欢喜都不行,尽管景帝的国丧期还没有过。
    “过年喽”
    “过年喽”
    百姓不住欢呼,一见面就说些祝福之语。
    此时的周阳,和南宫公主、张灵儿、卫子夫三人一道,正在街上采办过年用物,把百姓的欢喜劲头看在眼里,不由得一阵欣慰。
    年关,固然让人欢喜。可是,若是在以往,在年关接到匈奴入侵的败讯之际,长安的百姓就不是欢喜,而是愤怒、不平,若是匈奴造成的破坏过大,他们还会惊惧。
    那样的话,惊惧的就不仅仅是百姓,还有朝中的大臣。特别是那些谈匈奴而色变的大臣,更是大长匈奴志气,灭汉朝威风,把匈奴吹得跟神仙似的,无所不能,而汉朝在他们嘴里,就跟猪一样,只有伸长脖子任由匈奴宰杀的份。
    今年,百姓再无此忧,再无此虑,有的只是欢喜因为,让他们担心了上千年的匈奴已经不能为祸了,给汉朝击破了
    “今年真是热闹”周阳忍不住感慨一句。
    “百姓如此欢愉,那是你的功劳”南宫公主在周阳身边,一双妙目打量着周阳,很是自豪:“我记得,有一次过年,父皇、母后,我们正聚在一起,说得正高兴的时候,突然接到匈奴滋扰边关,掳掠无数的败讯,父皇气得浑身发抖。如今,我们不用再为此事发愁了,匈奴没了”
    匈奴之击破,功劳不是周阳一个人的,可是,周阳居功至伟,若不是周阳,汉朝击破匈奴是在数十年后,还是在付出巨大的代价之后去了。
    “哎”张灵儿却是微叹一口气:“这日子是过得好了,可是,过了年,你又得走了”妙目盯着周阳,再也离不开了。
    “不用担心,打了这么多仗,我不是没事么?”周阳笑着安慰三女。
    “说不担心,那是假的。”卫子夫幽幽而叹:“每当看到你身上的伤,我心就跟给人撕裂一样,很疼很疼”说着说着,眼泪就涌出来了。
    “我这是好的负了伤,还能长好那么多的兄弟,随我出生入死,他们连负伤的机会都没有了”周阳也是感慨,脑海浮现出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正是这些勇士,义无反顾,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今日的欢乐
    “莫要说了,过年了,不说这些”南宫公主一见周阳激动起来,深知周阳这个大军统帅,对汉军将士有着一种特殊的情谊,忙转移话题。
    “嗯”众人不再说匈奴,只说些过年的事宜。
    XXXXX
    河西走廓,是一条战略通道,是连接华夏中心区与西域的通道,也就是现在甘肃、青海一带。这里,地肥、水美、草青,比起山高林密的西羌旧地,好得太多,在西羌人眼里,可以说是天堂了。
    此时的河西走廊上,牧歌悠扬,欢声不断,西羌人正在放歌、跳舞。
    “过年喽”
    “过年喽”
    西羌人围着火堆,唱着牧哥,跳着舞蹈,欢声不断,喜气洋洋,冷如弯刀的寒风吹在身上,一点也不觉得寒冷。不仅不冷,仿佛那是冬日里的暖阳,让他们浑身舒畅。
    西羌人不时翻动架在火堆上烧烤的牛羊肉,喂着马**,心情格外舒畅,这是他们有记忆以来,最为欢喜的时刻。
    “西方先生,幸得你的妙计,要不然,我们还在高山密林里喝冷风呢”西羌王身着狐裘,戴着皮帽,在一众大臣的簇拥下,四下里走动,把西羌牧民的欢喜样儿看在眼里,忍不住夸赞起东方朔了。
    要不是东方朔了得,剖析利害,西羌王不会下定决心,赶到河西走廓过年。
    “是呀西方先生委实高明”一众大臣不由得赞叹起来。
    “大王万岁”就在他们说话声中,西羌牧民不住冲西羌王欢呼,听着这发自内心的欢呼声,西羌的头颅昂得更高了,胸膛挺起来了。
    在西羌历史上,就没有在河西走廊上过年的事,这是西羌的头一遭,西羌王自认他是西羌历史上最为伟大的王,那感觉非常美妙,一身轻飘飘的,都快飞起来了。
    “大王,你尝尝,这是匈奴的羊肉”
    “这是匈奴的马**”
    一群牧民实在是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忙着把美味的羊肉,可口的马**献给西羌王。
    “好好好”西羌王欢喜得一张嘴哪里合得拢,笑得眼睛眯到一起了,接过羊肉,大口吃起来,接过马**,大口喝起来,一个劲的赞好,一口气不知道说了多少个好字。
    羊肉,马**,那是西羌王自小就吃惯了的,就没有如眼下这般美味。之所以美味,并不是说匈奴的羊肉有多了不起,而是因为这来之不易,让他的心情无比欢愉。
    “西方先生,你也尝尝”西羌王对东方朔是万分器重,亲手拿起一块羊肉,递到东方朔手里。
    东方朔不客气,接过就啃了起来,心里同情愉快。东方朔的心情之所以愉快,那是因为西羌已经落入他的算计中,这是西羌第一次走出高山密林,来到河西走廊,汉朝动手的话,只需要切断西羌退回高山密林的通道:河曲
    河曲,是西羌之地与河西走廊联结的咽喉之地,那里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不需要多少人,只需要四五十人扼守,就是派出一万人去进攻,都没有用。
    汉军若是拿下这里,西羌只能在河西走廊上等着给汉军灭亡的份。
    西羌,是华夏的三大北患之一,就从来没有象眼前这般,暴露在华夏的打击之下,这是天赐良机
    这就是东方朔心情非常非常好的原委
    “西方先生,你说,春季之时,汉朝会向我们进攻么?”西羌王的心情虽然好,却没有给好事冲昏头脑,他仍是担心汉朝在春季发起进攻。那样的话,他只有放弃河西走廊,带着掳掠,回到高山密林里去窝着。
    虽然收获不会小,却是让人不甘心,毕竟这是河西走廊
    “若是在下所料不错的话,汉人会在春季出兵漠北,宣示兵威,还顾不上我们大王放心就是了”东方朔安慰一句,道:“大王可以派出细作,去打探消息。”
    “好本王这就派人”西羌非常高兴。东方朔什么时间失算过?
    XXXXX
    长安,未央宫。
    “大帅”李广一身戎装,一见周阳的面,快步迎上来,冲周阳见礼,笑呵呵的,仿佛吃了蜜似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