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帝国-第8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哈!”李广大笑起来:“我们一把火烧掉数十万牧民,数百万牛羊,匈奴怕啦!单于破胆啦!”
    正是衰草时节,很容易着火。要是汉军用火攻,匈奴还真不好对付。
    这话引得程不识他们大笑不已。
    周阳笑道:“单于过虑了,火攻当然好,可也不是那么容易。他扎营那地方,衰草不多,不宜火攻。”
    “要不然,我们还不早动手的?”李广笑得特别开心。
    匈奴可恨,能奚落仁番,那也是开心乐事。
    “大帅,你不会要用火攻吧?”李广挤眉弄眼。
    “你想知道我的法子,就明说嘛。用得着旁敲侧击?”周阳哪会不明白李广的用意。
    “呵呵!”李广用笑声来掩饰尴尬。
    “大帅,我们能听闻否?”程不识脖子伸得老长,可以和长颈鹿一比了。
    “你们想知道,自无不可。可是,这只是我的大致想法,具体用兵。要等到交战时才能确定。”周阳微微点头。
    “有破敌之策,什么都好办。”李广不愧是名将,一语道破用兵之要:“兵贵奇变,战场上,一切按照事先谋划好的进行,哪有那种好事。真正会用兵的,临机而决。”
    这话已经暗含“计发不如变化”的兵家道理了,只是没有明确说出来罢了。
    周阳暗中赞叹。名将就是名将,深得兵法之要。
    “我就演一遍给你们看。”周阳站起身,往里屋走去。
    李广他们忙快步跟上。一进里屋,李广他们忍不住惊呼起来,只见一地的木头切削物,是给周阳切削出来的弩、战车、步兵、弓箭手、骑兵。
    个个切削得似模似样,周阳的切削技艺不错,要是多练习几回,可以当雕刻家了。
    周阳坐了下来,李广他们坐。围成一个圈子,睁大眼睛,打量着周阳的一举一动,没有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周阳拿起木头切削物,摆成两个阵型。一个代表匈奴,一个代表汉军。
    那些切削物在周阳的摆弄下,不时移动。不时有切削物相撞,不敌的一方,退出战牛。
    时间在无声中流逝,李广他们眼睛睁得滚圆,随着周阳的摆弄不时移动。
    整个过程,周阳没有作任何解释,李广他们也没有问。他们都是久历战阵之人。自然是看得明白,个个热血如沸,仿佛正率领千军万马冲杀一般。
    “啪啪!”
    周阳拍拍手,摆弄完了。
    “呼!”
    李广长舒一口气,大拇指一竖:“大帅,高!”
    “五成胜算,很了不起了!”程不识紧接着赞一句。
    以汉军的实力,这一战,连三成胜算都不到,经过周阳的谋划,能提升到五成,整整提升两成,这是何等的不易,要程不识他们不赞叹都不行。
    众人用尽了言词,把周阳狠夸一通,方才作罢。
    听着众人的夸赞,周阳不仅没有喜悦,反到是眉头拧得更紧了。
    “大帅,你怎么了?”程不识忙问道。
    “我在想,要是我们能再提升两成胜算,那就是七成了。七成胜算。那就是胜定了。”周阳双眉拧成一个淡淡的川字:“可是,在哪里去找两成胜算呢?”
    “这个”李广微一沉吟道:“大帅,我们现在就这么多军队,要增兵已经来不及了。也不太可能。
    我们只能从军心士气上下手。好好激励一番,弟兄们若是人怀必死之心,两成胜算不是问题。”
    一番话说得程不识他们不住点头。军心士气对于大战来说,非常重要。
    周阳却是摇头道:“这问题,我想过了。激励军心士气是必然的。问题是,世不可能增加那么多呀。我们和匈奴的实力相差过大,虽可用军心士气来弥补,却也不能有这么大的作用,除非”
    这是大实话,打野战是汉军的短处,而匈奴却是极为善长。即使军心士气再高昂,也可不能弥补得了这么多。
    实力不足,即使军心士气再高昂,仍是败亡之道!
    战场上,靠的是实力!
    李广不禁叹了一口气,认同了周阳的剖析。
    “大帅,除非什么?”公孙贺马上问道。
    “除非有很特别的事情发生。使的我们的士气高涨,或者削弱匈奴的实力,也是一法。”周阳的眉头一轩。
    不能提升自身的实力,削弱对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这两种方法。对于目前的汉军来说,都没有用。
    胜利是激励军心士气的最好方法。在周阳的统率下,汉军打的胜仗还少吗?士气高昂,没有达到极限,也差不了多少。
    削弱匈奴这一法,更别提,一提起来就让人生气。
    “那个阉祸!”李广开骂了:“大帅谋划得好好的,利用坚城消耗匈奴,最后与单于决战。匈奴只需要晚个三五天撤退,大帅就可以击破更多的匈奴,决战
    中行说那一计,正是在关键时刻打乱了周阳的谋划。
    若是再晚上个三五天,以周阳的谋划,汉军会连续作战,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击破各处匈奴,然后直扑单于本部。
    再打三五天,歼灭匈奴四五万还是没有问题,加上重伤而亡的,就是六七万。决战之际。军臣单于手里不过三十来万匈奴。
    军臣单于现在手里有近四十万军队,汉军都有五成胜算,少掉六七万。这不是两成胜算?
    程不识右手紧紧握着石柄:“阉祸可恨!大帅,此人必除!”
    “说来说去,都怪我!”冯敬很是自责:“早知如此,当日在雁门城下,一阵弩矢射杀了,哪有今日之祸。”
    “你现在才明白,晚了!”李广气愤愤的埋怨起来。
    “飞将军,别怨冯大人了。”周阳眉头一皱。道:“冯大人也没想到中行说如此难对付。我也很是意外。他竟然出了这么一个主意。”
    李广不满的白了冯敬一眼,出主意道:“我们可以试试打埋伏。先伏下军队,再把匈奴引诱出来。一旦进入我们的伏击,那就有匈奴好看的了。”“这两天,我已经试过了,却是没用。匈奴只管呆在羊圈里,吃了睡。睡了吃,我们骂,他们也骂。就是不出来。”程不识抚着额头,很是无奈的道。
    李广很是兴奋:“匈奴的肉干不是太多,等到他们的肉干快没了的时候,我们假装运送粮草,匈奴一定会来劫粮。”
    “这办法可以试试。不过,能诱出多少,却是很难说。”周阳点、头道:“若是在匈奴肉干耗光之前,我们不与匈奴大战,单于就会退走。那就是后患无穷了。中行说能出这主意,也必然看得明白,是我们急。不是匈奴急。”
    没有说结论,众人都明白,匈奴就可以安安心心的呆在营地里,吃了睡,睡了吃,除非决战,概不出来。这引诱的办法成功的可能性并不大。
    “可恨呐!”李广不再言语了。
    程不识紧拧着眉头:“匈奴数十万大军集中在一起,抱作一团,就象一只缩着头的王八,想咬他一口,都找不到地儿下手。强攻嘛,正好中了匈奴的奸计。”
    近四十万匈奴集中一起,围以寨栅。守得跟铁桶一般,汉军要突袭。要夜袭都不可能,还真是棘手。
    周阳夫是郁闷,早知道有今日,当初在另一时空,多学点制造武器的技巧。
    倒有一样东西,周阳会造,那就是火药。火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只要中国人都知道硫磺、硝石、木炭三成份。
    木炭不是问题,随处可以找到。
    硫磺和硝石就棘手了。硫磺可入药,汉朝人虽是用来治病,却是用的粗品,根本就没有提纯过,因为汉朝还没有这方面的技术。只有那些方士在研究,进展却不大。
    就算掌握了硫磺的提炼技术。在哪里去找硫磺矿?
    要是有现成的硫磺和硝石,周阳能配出火药来。要是给周阳矿石。对不起,周阳不会提炼,那应该是化工专业的课题。
    没有提炼技术,更没有矿,火药只能是个遥远的梦。
    别提周阳的后悔劲了,早知道有今日,当初一定好好研究一下火药配方,硫磺和硝石的提炼技术。
    众人商计了好一阵,也没有找到办法。
    “大帅,能有五成胜算,已经很不错了。”李广安慰起周阳。
    “是呀!五成胜算,我们就不会落下风。即使败,对匈奴的杀伤也会比早先预料的十万多得多。”程不识也来劝周阳。
    也对,这一战的目的就是拼。争取三五年练骑兵的时间。
    五成胜算。应该能达到目的。
    周阳微一点头,打仗没有必胜之事。只要自己尽力了就好,周阳自我安慰着。
    “大帅,去看看弟兄们吧!”李广提议,他这是为了转移周阳的注。
    两天没有去军营了,是该去看看。周阳站起身,出了里屋。
    在李广他们的簇拥下,周阳出了帅府。网走几步,就给人叫住了,正是赵破奴,大步而来:“大帅。皇上圣旨。”
    “皇上圣旨?”李广他们猛的一惊。
    彼此对望一眼,那意思是在询问:打,还是不打?
    周阳很想知道这个结果,一把夺过来,抽出绢帛,展开一瞧,嘴巴张得老大,可以塞进俩鸡蛋了。
    “大帅,怎子了?”李广急急的问道。
    周阳顺手把圣旨递给李广,什么话也没有说。
    “血诏?”李广接过,一瞧之下,双手一颤,圣旨差点掉。
    “血诏?”
    程不识他们不明所以,伸长脖子看起来。
    景帝的血诏,动之以情,让人感动,李广他们激动不已,齐刷刷跪,面朝长安,泣声道:“皇上!”
    唯有周阳直愣愣的站着,双眼放光,明亮得好象九天之上的烈日。
    李广他们饮泣了好一阵,这才发现周阳的异常:“大帅,怎么了?”
    “我们的两成胜算有了!”周阳兴奋的一握拳头,用力一挥胳膊。
    “有了?”李广他们再次惊讶不置。
    刚刚还在苦思不已,现在就有了,人人一脸的难以置信,打量着周阳。绝对没有说谎。   

第八十二章 誓师北进
    “真有了!”周阳重重点头。
    这种事,周阳怎能乱说,李广他们大喜过望,手忙脚乱的从地上爬起来,眼巴巴的望着周阳:“大帅,要怎么做?”
    景帝的血诏,用词恳切。让人感动。李广他们激动难已。可是,再感动,也不过是感动,要是把匈奴击败,那才实在,比起感动一万次都更有用。
    “把皇上的血诏,一字不易。让弟兄们知道。”周阳语速不快,却是坚定异常。
    “把皇上的血诏告知兄弟们?”李广他们的眼睛猛的睁大了:
    “这”周阳这手也太让人难以想象了。古往今来,有人用皇帝的旨意激励军心士气的么?没有!周阳又开了一个先例。
    “你们看了皇上的血诏,有什么想法?”在他们的惊讶中,周阳问道。
    “感佩无已!”程不识激动的道:“我程不识没少接到皇上的圣旨。就没有如这道血诏这般激动过!”
    “是呀!”李广他们附和一句。
    “你们没少见到皇上的旨意。都激动成这样,兄弟们一辈子也不见的能见到皇上的圣旨,他们能不激动吗?”周阳反问一句。
    在这个时代,皇权至上,对于普通兵士来说,能见到圣旨,那是天大的荣耀。更别说,景帝这道旨意与众不同,是血诏,是用鲜血写成的血诏,这本身就够感人的了。
    用词恳切,感人肺腑,任谁都会感动。
    就是周阳,也是感动无已。帝王。最不能承认的就是错误,景帝愿意担待所有的罪责,还有比这更感动人的事吗?
    可以想象得到,要是景帝这道血诏一出,将士们会感佩无已,他们一定会生死不计,奋勇冲杀,战力空前,顶两成胜算不会有问题。
    如今的汉军,经过周阳的谋划。已经有五成胜算,再有这两成,就是七成胜算了。有了七成胜算。就不再是血拼匈奴。而是击败匈奴。
    血拼匈奴,代价高昂,战果不见得大。击破匈奴,伤亡减少,战果却大,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结果。
    “可是,大帅,这旨,是皇上下给你的呀。”李广迟疑着提醒一句。
    “飞将军,你读过,你以为皇上是下给我的,还是下给所有将士的?”周阳再问一句。
    “这个”李广有些无,语了。
    周阳接着道:“这道旨意,说是下给我的,不如说是以我的名义,下给全体将士的!”
    的确是这样,程不识点头道:“大帅所言极是,我也这么认为。可是,要是以此来激励军心士气。就会闹得沸沸扬扬,皇上会怎么想呢?”
    未经景帝同意,周阳把这道旨意公开,那是犯忌的事情,还是犯大忌,难保景帝以后不以此事做文章,找周阳的麻烦。
    “是呀!大帅,此事不可不虑。”公孙贺忙提醒一句。
    天心难问,圣心难测,谁知道景帝会如何想?
    众人不住附和。
    周阳笑道:“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我有两点看法,你们帮我斟酌。一是,除了用血诏激励起空前的士气外,我们还能有其他的办法吗?匈奴缩在营地里,引诱不出来,强攻也不行,不能削弱匈奴,也不能增加我们的战力,除此以外,别无他法。”
    众人默然了。
    周阳接着道:“皇上能下血诏,能把所有的罪责担待了,如此心胸,还会在乎这点事?”
    程不识他们不得不承认。周阳剖析得很有道理。
    景帝能下血诏,能做帝王最难做的事情,这份胸襟让人折服,说比大海更宽广,一点也不为过。
    “皇上圣明!”程不识他们心悦诚服。
    “大帅,用血诏激励军心士气。我也没异议。”李广拧着眉头道:“可是,我们不能把皇上的血诏拿出来,得修改一下。大帅,你瞧。这句拼掉匈奴,为大汉争取五年时间的说法,这不是泄露军机吗?”
    这道血诏固然是激励军心士气的最好之物,可是,里面提到汉军的用意,是要拼掉匈奴,为汉朝争取时间。这无异于在告诉匈奴,你就算打胜了,大局于你不利。
    军臣单于知道了。他还会打吗?马上开溜。
    “飞将军说得对!我们得修改一下。”程不识马上就附和:“冯大人人出身。笔下来得,这事就给你来办了。”
    周阳却是笑道:“冯大人,你人,你以为此事要是单于知道了,他会如何想?”
    冯敬沉吟着道:“我想,单于不仅不会当真,反而会嘲笑我们愚蠢”
    “为何?”周阳再问一句。
    “匈奴缺少谋略,虽然单于是个聪明人,对于谋略之事,却并不善长。”冯敬充分发挥读书人的特长,剖析起来:“匈奴中,只有中行说一人善长谋划。可是,这种事。任由他说破了嘴皮,单于也不会信。”
    周阳右手一挥,大声道:“匈奴历来只知狼吃羊,却没有见过羊驱狼!”
    “匈奴自诩是草原上的狼,哪会把我们象羊一样胆小的人放在眼里。”冯敬接过话头。
    再人一唱一和,就把军臣单于的心思给揣摩透了。
    李广、程不识他们都是聪明人。一经周阳和冯敬提醒,立即明白过来。对此议大是赞成。
    默默
    雁门城下,一座巨大的营盘。旗帜飘扬,正是汉军的营地。
    此时此刻,边关汉十,除了留下少量守城以外。都调集到雁门城汉军排成一个一个阵势,整齐厚重。人如龙,马如虎,气势如虹,一派肃杀之气。
    周阳骑在战马上,驻马阵前。
    李广、程不识、公孙贺、公孙建、秦无悔、冯敬他们驻马周阳身后。
    周阳扫视汉军。二十万汉军列成的阵势,那是何等的惊人,波澜壮阔!要是从空中望去的话,只见漫山遍野都是红色,好象海潮一般。
    “弟兄们:在这一个多月里。我们浴血奋战,斩首九万!”周阳大声开始刮话了。
    “汉军威武!”
    斩首九万,这是汉匈奴战史上的第一次,汉军虽然知道此战收获颇丰。却是没有想到是如此之多,一闻此言,欢喜难言,振臂高呼。
    战号出自二十万人之口,那是何等的威势,声浪直上云霄,把天空的浮云都撕裂了。
    “汉军威武!”
    周阳听得热血如沸,挥臂高吼战号。
    战号冲天,仿佛汉军在厮杀一般。一声比一声高。直到过了许久,方才停歇下来。
    周阳接着话:“匈奴缺医少药,重伤而死的至少是三万,这一个。多月里,我们干掉了十二万匈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你们可以自豪的告诉你们的子孙:我们创造了自大汉创建以来最大的奇迹!”
    “大汉万岁!”
    又是一阵惊涛骇浪的呐喊声。
    等到呐喊声停歇,周阳往下说:“皇上很高兴,用鲜血写了一道给全体将士的旨意!”
    取出血诏,大声念起来。
    这道血诏,用词恳切,没有丝毫的命令语气,仿佛朋友在恳切似的。很是感人。周阳已经感动过,再次念起来,仍是感动不已。
    李广他们却是听得激动不已。不住高呼“皇上万岁!”
    他们一吼,汉军跟着齐吼“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