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汉帝国-第9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着象潮水一般鼻退下来的匈奴,一众大臣不明所以,惊奇得下巴都砸到马背上了。
    这可是单于本部精兵呀,最能打的匈奴军队,他们出动。那是志在必得,溃退应该是汉军,怎么是匈奴呢?
    这种颠倒,还真难让人接受。
    退下来的匈奴,人人脸上带着惊怖之色,适才的凶悍气势荡然无存了。不仅败,还败得连斗志都没有了。这太人难以相信了。弩阵射杀很恐怖,好多大臣现在还没回过味来。
    “大单于,汉人摆下了弩阵!是弩阵呀!”侯产儿勇猛过人,不在其兄之下,胆量更走了得,一众大臣还没见他如此气急败坏过,不由得倒抽凉气。
    “弩阵?”
    尽管已经有不少大臣猜出来了,听了这话。仍是惊讶不置。
    若是他们有云车,象周阳那般看的真切,就不会如此惊讶了。骑在马上,纵然目力极好,又能看多远呢?更何况,匈奴的驰骋会阻挡视线
    “噬!”
    军臣单于倒抽一口凉气。
    匈奴不怕汉军的战车,也不怕汉军的骑兵,就怕这弩阵,谁叫弩是骑兵的克星呢?
    怕什么,偏偏来什么,这不是要人命吗?
    “大单于,这是弩矢。”侯产儿把手中一枝血淋淋的弩矢递到军臣单于跟前。
    这是秦弩的弩矢,丈余长,酒杯粗细,沾满了鲜血,乍一看,好象一条红色的蟒蛇,让人生畏。军臣单于心狠狠的抽搐一下。
    侯产儿逃跑的路上,顺手抄起这枝弩矢,准备给单于好好瞧瞧汉军压箱底的手段。
    却是没有想到,军臣单于着实吓了一跳。军臣单于伸手抓过来,略一打量,眉头一拧:“这不是汉军的弩矢。即使汉军的大黄弩,也没有这么长。没有这么粗。”
    “是呀!”
    侯产儿的声音有些尖细,甚是刺耳:“我们还在八百步外,这弩矢就到了。八百步呀!”
    “八百步?。
    这个距离,对于匈奴来说,那是灾难的代名词。
    只有一种弩,能射这么远。这种弩,匈奴永远也不可能忘掉,因为。那是四十多万人命换来的名字。
    “秦弩!”
    一众大臣齐声惊呼。惊呼声此起彼伏,响成一片,还伴随着抽凉气的“哟唯”声。
    军臣单颤,手中的弩矢差点掉。他握在手里的不是弩矢,是四十多万人命换来的教:秦弩不可撼动!
    “汉军怎么可能有秦弩呢?”
    “不可能!”
    震惊之后,群臣马上就是奇怪了。
    自从秦朝灭亡,秦弩就绝迹了,没有再现过。今日不仅出现,还有这么多,这事任谁也想不透,不得不惊奇不置了。
    军臣单于宁愿自己眼睛有问题,看到的不是秦弩弩矢,可是,手中的弩矢绝对是秦弩的弩矢,错不了!
    “纹个军臣单千谋疑了半天,泣才开口问道:”斥”你熟悉汉朝内情,你可知,汉军怎么拥有秦弩的?”
    蒙恬在阴山中藏有秦弩一事。汉朝皇帝都不知道,要不是周阳意外遇到秦无悔他们,至今无人能知。中行说尽管才智不错,若是能猜出来,他就不是太监,是神仙了。
    “大单于,这事,奴才实是不知,实是不知。”中行说额头上渗出了冷汗。此事干系重大,他却偏偏一无所知,万一军臣单于发怒他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然而,他的担心白费了,不仅军臣单于没有发怒,就是那些一向讥嘲他的在臣也没有嘲笑他。因为他们心中的震惊至今仍在,哪有心情找中行说的不是。
    “大单于,我们现在怎么办?”
    一众大臣眼巴巴的望着军臣单于。
    若是没有秦弩,他们肯定愿与汉军大战一场。可是。秦弩是匈奴的恶梦,数十年没有忘掉的恶梦。大量的秦弩出现在战场上,他们哪敢与汉军交战。
    此时此刻,他们是巴不得军臣单于下达撤退的命令,有多远撤多远。最好是撤回草原去。
    军臣单于心念如电,转动不停。暗自庆幸,幸好没有仿效项羽,在最后一宏改变了主意,没把肉干烧掉。若是战事不利,还有吃的,还可以撤军。若是把肉干烧了,前有弩阵,没有食物,只有拼命,那将会是匈奴历史上的一场浩劫。
    “大单于,周阳如此布阵的用意很明显了。”一直没有说话的伊稚斜开口了:“他是把弩阵放在正面,用来杀伤我们。
    他的两翼和后背是薄弱处,这才派车兵去保护。对于车阵,我们不是有破解之法么?”
    一句话提醒了军臣单于,军臣单于不住点头:“左谷蠢王说得对!弩阵虽然可怕,只要我们不与之对面交锋即可。右贤王,你率领你部本马,对弩阵发起进攻,牵制住弩阵。”
    “大单于,你是知道的,我部兵马不如大单于本部兵马精锐,我破不了弩阵。大单于,还是派本部精锐攻打的好。”右贤王惧意顿生。
    开玩笑,攻打弩阵,那是攻打吗?那叫送死!
    “你部不够精锐才派你部去!”军臣单于毫无动摇之心:“你的任务就是牵制弩阵,不要让弩阵调到别处去。”
    “大单于,”右贤王仍是不愿意。
    “就是要你们去送死!用死,来拖住弩阵!”军臣单于火气有些上涌。声音很高,语气颇为不善了:“你拖住弩阵,我率领本部精锐,对汉军两翼和后背发起强攻。只要你拖住了弩阵,就是大功!死一个勇士,我给你两个勇士!”军臣单于这安排不错。与其把最精锐的本部兵马调去牵制弩阵还不如派二流军队去送死,用本部精锐去攻打两翼与后背更划算,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再者,如此做,既可以攻破汉军的阵势,还可以保存精锐,一举两得。
    “若是你不愿,右贤王就换个人来做!”军臣单于的语气很是严厉。
    右贤王一万个不愿意,不得不接令:“大单于放心,我会拖住汉军的弩阵。”
    送死的人已经有了,接下来该是对汉军两翼与后背发起进攻了。
    然而,匈奴的攻势并没有马上进行。而是有一今天大的难题摆在军臣单于面前,那就是调整阵势的问题了。
    军臣单于原本是想用本部精锐来对付汉军的中路,只要汉军中路一败。其余两翼的汉军油就败了。是以。他把本部精锐摆在中间。
    现在要调整阵势,就成了难题。十几万本部精锐调走,需要很大的空间,也需要不短的时间。而且,右贤王的兵马要来接管,这同样需要空间,需要时间。
    一个处置失误,会导致混乱。
    早知如此,把本部精锐摆在两翼。把其他的军队放在中间,这就不是问题了。
    军臣单于的想法很好,问题是周阳会给他机会实现吗?周阳对单于本部兵马可是念念不忘,只有把本部精锐给收拾了,匈奴才会大败,若是给军臣单于调整成功,那就是错过千载难逢的良机了。
    周阳根本就不给军臣单于这个机会。手中的令旗用力挥下,战鼓震天,汉军的巨型方阵开始动了。象海潮一样,对着匈奴压了上去。
    “汉军威武!”
    冲天的战号响起,直达九重天。
    弩手抬着强弩,阵势不乱,对着匈奴骑阵行去。
    云车上的周阳看得真切,上万架强弩行进,就象上万头蓄势待发的凶兽,呲着獠牙,伸出利爪,随时会对着匈奴扑去。
    来到弩的射程内,周阳手中令旗一挥,汉军停了下来。弩手把弩放下,开始装弩矢。
    然后,就是万弩齐发,对着匈奴的骑阵猛射!
    不计其数的弩矢,好象千条万条飞蛇。头尾相衔,织成一张巨大的矢网,对着匈奴骑阵当头罩下!
    士气可鼓不可泄,退,士气必势低落。汉军趁势掩杀,必然会导致大混乱,自相踩踏而死者,比起给弩阵射杀的损失还要大。
    变阵,根本不可能了,军臣单于心念如电,只得一咬牙,命令本部精锐扑了上去。
    大屠杀,开始了!   

第八十九章 决战来临(四)
    ,二愧是匈奴最精锐的军队,军臣单干声令下,本部兵乌皮,犹豫。齐刷刷的冲了上去。
    他们的阵势整齐,声势浩大。蹄声如雷,溅起的烟尘仿若一条怒龙。
    若是在野外与单于本部兵马硬撼。以汉军如今的实力,肯定讨不了好。除非汉军打造出精锐骑兵。
    好在,迎接他们的是铺天盖地的弩矢,只见空中飘飞着不计其数的人和马,好象给狂风吹起一般,在空中飘呀飘。
    尽管本部兵马很精锐,可是,在弩阵面前,他们无能为力,这是一场屠杀。弩阵好象贪婪的绞肉机。无情的收割着匈奴的生命。
    前面的匈奴给射杀了,后面的匈奴在军臣单于的严令下。又扑了上去。匈奴仿佛不要命似的,前赴后继,一波接一波。可是。冲得多死得多,地上的积尸越来越多,堆成了一座座尸山。
    周阳在云车上,看得特别真切。只见不计其数的匈奴或马,给弩矢带起,在空中飞舞,最后落了下来,乱七八糟的堆在一起,逐步逐步的形成一座座尸山。
    北方的秋季很干燥,地面吸水性强,鲜血一溅出,很快就浸入了土里。可是,这种情况并没有持续多久。鲜血就来不及浸入土里,汇聚出了一泓泓血湖,在日光下发着红色的光芒,说不出的妖艳夺目。
    弩阵发威,必将给匈奴带来一场灾难,尽管周阳有所预料,当这一玄来临时。却是如此的惊人,周阳不由得大是震憾。
    军臣单于望着象稻草一般给收割的本部精锐,一颗心直往下沉,狠狠的抽搐着。那可是匈奴最为精锐的军队呀,个个都是一挑再挑,一选再选的,损失了,那是何等的让人肉疼。
    可是,处此之情,军臣单于明知道冲上去是送死,还不得不命令他们去送死。因为,他别无选择!
    军臣单于目前最想做的。就是让本部精锐去攻打两翼,派二流军队前来牵制弩阵。问题是。他无法调整过来。
    把本部精锐从后面调走,绕过匈奴阵势去攻击汉军两翼。乍看可行。根本就不敢用,本部兵马一调走,中间就无兵防守。周阳肯定会毫不犹豫的指挥汉军压上来,把匈奴拦腰斩为两断,只需要守住一方,对这一段匈奴全力进攻,就能使匈奴首尾不能兼顾。
    一部分一部分的调整,也不可行。汉军会给他这机会吗?趁敌人调整阵势时猛攻,这是兵家常识。不需要多高的才智都知道的事儿,他如此做,周阳肯定会对他的中路发起强攻。汉军有弩阵在手,一旦强攻。匈奴肯定抵挡不住。
    再者,这需要很长的时间,等他调整过来,不知道会死多少人。
    至于撤退,择日再战,更不可行。决战之际。未打就退,这对士气的打击非常大,下次能不能有如此士气,很难说。再说了,他退,汉军就不会追击吗?即使匈奴撤回营地,汉军有弩阵,他也守不住。在营地里厮杀,不利匈奴骑兵驰突。反倒利于汉军步兵。
    权衡来,思索去,只有派出本部精锐牵制弩阵,是目前最有效的法子。于是乎。明知这是送死,也只能让本部精锐去死!
    好在,这种送死并非毫无意义,为匈奴攻击两翼与后背争取到了时间。
    军臣单于在下令本部兵马去送死的同时,命令伊稚斜率军猛攻汉军左翼,右贤王猛攻汉军右翼,侯产儿率军猛攻汉军后背。
    一时间,匈奴好象海潮一样,对着汉军冲了过去,从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对汉军发起了规模空前的进攻。
    本部精锐牵制住弩阵,使其无法调往其他方向。而匈奴这三路进攻。只要有一路碍手,就可以攻入汉军阵中,直扑弩阵。一旦给他们攻到,弩阵就不复存在了。说不定,弩阵还会落到匈奴手。
    匈奴的骑**得,却是没有强有力的攻击武器,一旦得到这批弩,将会实力暴增,不要说汉军,就是北方的城池都会给拿下。甚至,有可能打进长安去。
    这种前景实在太美妙,太诱人了。军臣单于虽然肉疼本部精锐,又很是希翼。若是可以交易,军臣单于宁愿用二十万大军来换弩阵。
    不得不说,这的确是匈奴目前化解弩阵危机的最佳办法。
    卑稚斜深知弩阵的可怕,要想让弩阵不能发挥出威力,就得尽快攻破汉军的防御。率军冲到左翼,略一打量,只见李广在阵中飞驰来去。大声吆喝,指挥汉军防守。
    飞将军的威名极大,伊稚斜只觉心头沉重,却是毫不犹豫的道:“大匈奴的勇士们:烧掉汉军的战车!杀”。
    一挥弯刀,带着匈奴泼风般卑了过去。一到射程,匈奴开弓放箭。不计其数的箭矢在空中掠过。对着汉军车阵射去。汉军支起盾牌阻挡,汉军弓箭手射箭还击。
    经过几轮对射后,匈奴冲到了近战范围。这次,匈奴并没有挥着弯刀。而是取出油脂,点燃了,对着战车就扔了过去。
    数万匈奴一齐扔油脂,那是何等的壮观,只见空中徒然出现不计其数的火团,对着汉军的车阵扑去,好象流星雨。
    油脂落下来,汉军的,门请时陷入片火海,连右足的地方都没…※
    要不是周阳先一步看破此着,匈奴突然用火攻,汉军肯定会恐慌,甚至惨败。若是两翼守不住,汉军即使有弩阵,也不可能打赢这一仗。
    尽管早就知道有办法攻破车阵。当这一刻来临时,李广仍是惊出了一身冷汗,暗中道“牵得大帅料敌机先,要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不要说李广心惊肉跳,就是云车上的周阳,看着熊熊燃烧的车阵,也是吓出了一身冷汗。
    车阵,是汉军保命的绝活啊。幸好,周阳有所准备。
    望着起火的汉军车阵,军臣单于不由得长吁一口气,感到一阵轻松。本部精锐虽然伤亡不却是值了。
    车阵一破,汉军左翼转眼即溃。到那时,伊稚斜再集中兵力,直奔弩阵,杀散汉军,夺取强弩。只要强弩到手,匈奴将是无往而不利,不用再怕汉人的城池了。
    “中行说,你出了一个,好主意。本单于要好好赏你!”军臣单于心情大好。“谢大单于!”中行说谦卑的道:“这是奴才该做的!”
    欢喜无限的君臣二人,绝对没有想到,中行说这主意比起周阳来。慢了一拍。
    汉军的战车造得不错,能防火。就是给油脂粘上了,也不是一时三刻就能燃烧的。可是,地面一片火海,汉军兵士给逼得离开,无人防守,车阵已经形同虚设,这是破车阵的良机。
    “杀!”
    伊稚斜毫不犹豫,一挥手中弯刀。领着匈奴,气势汹汹的冲到车阵前。一拉缰绳,战马嘶鸣一声,腾空而起,跃过车阵,冲过火海,准备狠狠杀汉军。
    他的战马好,能够一跃而过。匈奴兵士。有些一跃而过。有些跃不过去,只有下马,老老实实的把战车挪开,腾出通道。匈奴从通道中,泼风般卷了过去。
    车阵是汉军的护身符,车阵一破,汉军的防守不足虑,只需要冲上去,就能杀个痛快。匈奴个个士气高昂,军心大振,高吼着“乌特拉。”挥着弯刀就冲了上去。
    然而,他们看到的并不是混乱不堪。惊惶不已的汉军,而是阵势整齐的戟阵在等着他们。
    “汉军威武!”
    汉军的战号冲天响起,手中的戟斜向前指。
    万千条戟好象万千条毒蛇,等着痛饮匈奴的鲜血。
    虽然有些出乎意料,伊稚斜不过是微感诧异而已,仍是挥起了弯刀。对着一个汉军就砍了下去。
    好象变魔术似的,一下子钻出一从戟,不仅把他的弯刀挡住了。还对着他的战马猛刺,更有数枝戟对着他的胸膛捅来。
    戟来势如电,说到便到。若是能捅实了,他的胸口肯定会出现几个透明窟窿。不得已,伊稚斜一拉马缰,战马一个转折。险险避开。若不是他的骑术异常了得,身手极为矫健,他已经死在汉军戟下了。
    匈奴兵士就没有他这般了得的身手,只听一阵沉闷的入肉声响起,伴随着匈奴的惨号、战马的悲鸣,不少匈奴给戟当场捅死。
    汉军中,戟多的,这戟的使用,是练得出神入化,一旦发威。威力奇大,匈奴虽是来势汹汹,却也奈何不得。
    匈奴的第一轮攻势,很快就瓦解了。伊稚斜不得不率领匈奴,退出去重整阵势。
    骑兵的专利就是打不过,可以跑。匈奴来去如风,退出去重整阵势。汉军只有眼睁睁的看着,没法追击。
    不是戟阵不能进攻,而是他们要防守左翼,不能追击。
    伊稚斜大声吼叫,手中的马鞭不时挥下,命令匈奴重整阵势。在冉的严令下,匈奴很快就略整阵势。在他的率领下,又冲了过来。
    这一次,匈奴仍是先用弓箭射杀。一到了近战范围,把油脂点燃。对着汉军的戟阵扔去。火殊乍现。火殊铺天盖地的直奔汉军戟阵。
    李广手中的令旗一挥。戟阵开始后退。火球落下地。立时变成了火海,无法立足。
    纵是汉军退得快,仍是有火球扔到阵中,有汉军兵士着火。不过。并没有慌乱,若是衣衫着火了,要么撕碎衣衫,要么脱下衣衫,扔踩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