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宫檐-第12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多铎站在他背后,冷声道:“哥,这么好的江山,你要拱手让给一个乳臭未干的小畜生?”
  多尔衮不言语。
  多铎道:“现在是最好的机会,哥,你别逼我!”
  多尔衮平静地转过身,一手搭在多铎的肩膀上:“你来告诉我,要怎样才能建成如此宏伟的皇宫?多铎,崇祯的那张龙椅,在大火中煅烧,那么烫,我不敢坐,你敢吗?”
  “屁话!”多铎挥开了哥哥的手,气得脸色通红,恨不能捶胸顿足,“多尔衮,你混蛋,你这个混蛋!”
  数日后,盛京城里,数名官员从北京赶回,范文程便是其一。他在崇政殿见过皇帝,象征性地禀告了北京城中的事务,具体的话,自然是要对两宫皇太后来说。
  清宁宫里,阿黛为范大人搬了一张圆凳,范文程稍稍挨着边,神情凝重地讲述这两个月来明清两朝翻天覆地的变化。
  说到吴三桂被逼伐李投靠大清,玉儿问:“那个陈圆圆,现在在哪里?”
  “被刘宗敏挟持走了。”范文程道,“吴三桂已经向睿亲王请愿,要追击李军残寇,自然是要去找他的爱妾。”
  大玉儿道:“眼下穷寇莫追,安定民心为重。”
  范文程抱拳道:“睿亲王亦是此意。”
  大玉儿眼波轻转,问范文程:“有没有办法,把那个女人救回来?吴三桂给了我大清一份大礼,我们也要还礼才是,陈氏若还活着,就尽力救回她。你告诉睿亲王,是我的意思。”
  朝政之事,哲哲虽懂,但玉儿比她更精明,她早已全权交付给玉儿,此刻便道:“我该是礼佛的时辰了,你们慢慢说吧。”
  玉儿和范文程起身相送,哲哲离去后,范文程便一脸紧张地对大玉儿道:“娘娘,往后的日子,您要千万小心,您和皇上千万不要私下离宫,必须命鳌拜日夜守候,时时刻刻能让人看见您和皇上。”
  大玉儿淡淡道:“范大人是怕多尔衮暗杀我们母子,他在北京称帝?”
  范文程严肃地说:“娘娘,不得不防,且不说睿亲王,豫亲王至今不服,或者说,两白旗旗下所有人至今……”
  大玉儿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泰然道:“先帝崩殂那一刻起,我便是把自己和福临的性命都交给老天爷了,这么说听着像是没出息,但到死前的那一刻,我绝不会退让。你放心,除非多尔衮或是别的什么人明着来杀我,想暗中下手,算了吧。”
  范文程见太后早有准备,心中松了口气,浑身紧绷的气息也散了好些。
  大玉儿反而宽慰他:“听说太和殿被烧了,咱们说好的,要你站在太和殿上,了却范氏先祖夙愿,这下恐怕要再等一些年,待大清定都北京后,必然会动工修缮,先生再等一等。”
  范文程抱拳道:“娘娘的心意,臣明白。”
  大玉儿开门见山地说:“去了汉家之地,明着暗着指责你的人会比现在多百倍千倍,但我会和皇上一起兑现我们的约定,清室绝不重蹈元蒙覆辙,纵然要有些强压政策驯服百姓,满汉一家仍旧是治国宗旨,我们的路很长很艰难。”
  范文程道:“臣早已抛弃民族之别,只愿天下昌盛。”
  大玉儿颔首:“先生忠心,我深信不疑,实则连我也无法预估将来之事,眼下走一步是一步。”
  话音才落,门外宫女匆匆跑来,慌张地说:“太后娘娘,膳房走水了。”
  大玉儿淡定从容,对范文程说:“先生随我来,一同去陪伴皇上。”
  范文程紧张不已:“娘娘,小心有诈,您这样走出去……”
  大玉儿却阔步走出清宁宫,走在正中的路上,这是她和皇太极的家,若在这个家里都不得安生,还要什么天下。
  书房里得到膳房走水的消息,众人拥簇着小皇帝出来,福临老远就看见母亲,向她奔跑来,大玉儿站定了道:“皇上,慢慢走。”


第295章 多尔衮,不得不防

  膳房的火势很快得到控制,那里是皇宫最多明火的地方,在玉儿看来不过是日常疏忽引起的小慌乱,但哲哲不这么认为,范文程和鳌拜也十分重视,将整个皇宫搜查了一遍,方可安心。
  这日皇帝与太后们的晚膳,是在小厨房里另做的,大玉儿见所有人都神经紧张人心惶惶,便亲手下厨,给姑姑和孩子们做了些蒙古点心,一时气氛才好些。
  隔天齐齐格就带着东莪进宫来问候,请哲哲和玉儿不必和她客气,有什么事,只管吩咐她进宫来伺候。
  八旗本有旧历,贵族宗亲的女眷要轮着进宫伺候皇后,但哲哲嫌人多复杂,早些时候就免了这些规矩。
  如今皇帝要迁都北京,紫禁城之大,只怕将来日子冷清,哲哲便与玉儿和齐齐格商议,到了北京的日子该怎么过。
  玉儿说:“紫禁城被李自成烧得差不多,听范文程讲,本该是太后所居的慈宁宫也毁得厉害,处处都要修缮,不急着让她们来逛。”
  哲哲叹道:“那个李自成啊,何必放火烧城,房屋毁了还能修起来,民心毁了,可没得挽回了。”
  齐齐格不愿气氛沉重,笑道:“早些时候说好的,要给我们睿亲王府最体面的宅子,太后娘娘们可不能食言啊。”
  哲哲嗔道:“皇上在书房呢,你同皇上去讲。”
  这些自然都是玩笑话,齐齐格可不敢单独去见皇帝,她今日进宫便察觉,宫里十步一岗五步一哨,到处都是盯着人的眼睛,她在这不大不小的皇宫里进出十几年,从没见过这样的光景。
  而令她不安的是,这日带着东莪回家,不出门还好,出门一趟再回到家中,便觉得哪儿哪儿都不对劲,第一次在自己的家里感觉到不安,她站在庭院中四下张望,总觉得好像有人在盯着她,叫她背后发冷。
  然而不仅仅是睿亲王府,这一日多铎气势汹汹地闯进武英殿,冲着兄长怒道:“你知不知道我们的王府都被大玉儿派人监视了?那个女人好狠的心,她不信任我也罢了,连你都算计在里头,哥,她根本就不相信你。”
  “你以为盛京那边的事,是她一个人说了算的?”多尔衮倒是很淡定,“想要防备我们在这里称帝的,何止皇帝和太后?只怕他们根本就没有防备,替别人做下的事背了锅。”
  多铎急躁不已:“你就帮着大玉儿说话吧,等有一天她把匕首捅进你的心脏里,你就知道谁才是为了你好。”
  “李自成在这北京城里呆了多久?”多尔衮淡定地问弟弟,“多铎,你想呆多久?”
  多铎背过身去:“少来你的大道理,你只会来这一套。”
  多尔衮则道:“不是要对你讲大道理,是事实。我们在这里称帝,盛京必乱,在明朝百姓眼里,我们会和李自成一样成为笑柄,难道你以为……我真的不想做皇帝吗?”
  多铎霍然转身:“哥,你说什么?”
  “你太浮躁了,有些话我一直没对你说,但你嫂子早就知道。”多尔衮将他安抚齐齐格的那番话,如数告诉了多铎,“待朝廷安稳天下大定,满汉冲突也得以解决的时候,我自然会考虑,让福临把位置让出来,现下他不过是用来稳定军心民心的棋子,你以为呢?”
  多铎大喜,眼中精光闪闪:“哥,你说的当真?”
  “当真,你嫂子早就知道我的计划,否则你的挑唆,会对她不起作用?”多尔衮叹道,“我或许是年少时一时迷了心,但你眼里难道看不清吗?布木布泰对我没有半分感情,我和她什么事都没有,你不要再胡思乱想,更不要胡说。我们好不容易打到这里,接下该来安心和我一起治理天下,李自成的残军还要追杀,明朝余孽也不能放过,我们还有很多事要做。”
  多铎则一步走上来,抓着多尔衮的手腕:“哥,你答应我,将来一定让福临把位置给你让出来。”
  多尔衮道:“我还要让你的儿子来继承皇位,我们兄弟俩不是早就说好的吗?”
  “那是将来的事,我不管。”多铎兴奋地说,“反正你不做皇帝,谁都不能做皇帝,眼门前的事你答应我了,就一定要有那一天。”
  “可你也不能今天过了,明天就来叫我兑现。”多尔衮半真半假地说,“科尔沁和福临的婚约,会在福临十四岁时履行,原本就商定在那时候还政于皇帝,那么我们兄弟就约定,那时候,让福临把皇位让出来。”
  多铎嘀咕着福临还那么小,等他十四岁要到几时,算了半天,不满地问:“顺治八年?还要等那么久?”
  多尔衮淡淡一笑:“日子一晃就过去了,没有比小孩子长大更快的事,而剩下的七年里,足够我们将大清安定下来。”
  多铎蒙了半晌,问道:“你几时把他们母子接来?”
  多尔衮说:“皇宫里这样子,如何住人,况且我们还要继续追击李自成的残军,眼下不着急。我和太后已经有商量,一则马上要进入酷暑,女人孩子上路不便,再则待八月里盛京举行为阿玛和皇太极的祭奠后,秋高气爽的时节,大清正式定都北京。”
  迁都的日子,盛京城里大小官员和宗亲贵族也都得到了消息,这些日子都在忙着清点家财房屋土地,北京城里明室宗亲都被赶出了他们的家宅,除了投降大清为多尔衮谋事的汉官外,其他不肯屈服的,也都被赶出了北京。
  北京城里大大小小的宅子空出来,也有被李自成烧毁的,光是分配房屋土地这件事,就足够忙活几个月的,整个大清朝廷和宗室,要从盛京迁入北京,绝非小事。
  这一日,盛京皇宫崇政殿上,年轻的皇帝下旨,查出膳房走水一事,与被削职软禁的大阿哥豪格有关联,以谋逆之罪,罢黜所有爵位官职,贬为庶民。
  哲哲得知消息,赶到书房来,语重心长地说:“豪格终究是皇上的长子,不要做得太过了,这件事和他并没有关系。”
  “姑姑的意思我明白。”大玉儿道,“所以并没有杀他,且这不是我和皇上的意思,是多尔衮的意思,姑姑以为呢?”
  “多尔衮他,想一人独大吗?”哲哲眉头紧蹙,“玉儿,我们不得不防。”


第296章 你不在那里,我去北京做什么

  大玉儿请哲哲坐下,不急不缓地说:“事有两面,姑姑且想,多尔衮若不一人独大,若不能在朝堂上只手遮天,他如何保护福临?”
  哲哲眼眸一亮,的确是这个道理。
  玉儿道:“多尔衮为福临挡下所有人,而福临只要面对多尔衮一人。未来的日子里,福临长大成人前,只要没有重大过错,多尔衮想要替换他,就名不正言不顺,他这一步不好走,毕竟谁也不能指责一个少年幼主没有功绩。再等福临亲政,那时候的事,就该福临自己去面对,姑姑,我们不可能守他一辈子,但大清必须要有一位英明的皇帝。”
  哲哲松了口气:“你知道,我不是惜豪格的命,是在乎福临的名声,豪格终究是他的大哥,外人说起来,皇帝冷血无情。”
  玉儿颔首:“不过先帝曾对我说,做皇帝其实也很简单,因为不论怎么做,都不会令所有人满意,索性放下这个包袱,就自在多了。福临被指责冷血,总好过有一天豪格真的谋逆弑君,姑姑这么想,心里就能好受些。”
  哲哲的心情果然好了许多,不再把豪格的事放在心上,说起福临这些日子的起居和念书,欣慰地说:“他又长个儿,衣裳都来不及准备,好像每天都在长大似的,过去瞧着不如兄弟们个头大,还担心来着。”
  玉儿道:“雅图阿图个子都高,弟弟不会差。”
  哲哲憧憬起将来的事,叹道:“孟古青的模样不赖,都说像你姐姐小时候,但愿将来出落成大美人,福临能喜欢她。”
  玉儿不屑:“漂亮便是漂亮,何必非要牵扯上姐姐往脸上贴金,姐姐这样的美人多少年才能出一个?更何况,美人在骨不在皮,眼眉身段的几分好看,能撑多少年?姑姑,实话对您说,我对孟古青没有任何期待,这样不论那孩子怎么来,我都不会失望。倘若她能成为像姑姑您这样了不起,把一生都奉献给科尔沁和大清的皇后,我会把她疼到骨子里。但若不成,只要不惹是生非不作恶,我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孩子们自己过得好就是了。”
  哲哲唏嘘不已:“时光匆匆,咱们俩都在谈论下一代的事,你刚来盛京时的模样,还在我眼前没忘呢,一眨眼……”
  大玉儿知道,姑姑又在思念先帝,姑姑常说她是没有感情的,可到底几十年的福气,到底一起经历了风风雨雨,皇太极与姑姑或许没有轰轰烈烈的爱情,可彼此在心里,都是极其贵重的。
  “姑姑别难过,就想着,他们团聚了,摆脱了世间疾苦,逍遥自在去了。”大玉儿温柔含笑,安抚哲哲,“他也累了,辛苦了一辈子,满身的病痛伤痕,他不过是撑着忍着。”
  哲哲一时感怀,泪如雨下,哽咽道:“太早了,玉儿,还是太早了……”
  盛京的夏日,总是不温不火,一转眼便是入了秋。
  八月,皇陵大祭,以定国迁都祭告太祖太宗,多尔衮等为固守北京地方余孽,没有归来。
  但祭奠隆重庄严,福临早半个月就在清宁宫里反复预演,大玉儿时不时站在清宁宫的窗下看他,当初看着传龙袍的儿子如扮戏似的,到这会儿再看,小模样当真有了几分帝王的气度。
  祭奠礼节繁复,大玉儿不喜欢这样的大场面,根本不能好好地和皇太极还有姐姐说话,于是在大祭之后隔了两天,鳌拜亲自护送,将太后独自送到了皇陵。
  玉儿和苏麻喇,带来了皇太极和海兰珠身前爱吃的糕点茶果,简简单单点一炷香,供在灵台下。
  苏麻喇拿出帕子递给格格,玉儿便起身,为丈夫擦拭牌位香案,一面和他说说话。
  “后天我们就走了,宫里已经收拾得差不多,到了北京后,福临会再次举行登基大典。”大玉儿自言自语着,抚过牌位上的名字,缓缓道,“往后,就不能常常来看你和姐姐。姑姑说,叫我带上你身前的东西好做个念想,可我想了好久,都不知道带什么好。”
  苏麻喇悄悄退了出去,合上殿门。
  玉儿擦拭完牌位香案,跪坐在蒲团上,仰望着丈夫的名字,内心平静得让她自己觉得不可思议,竟然已经一年了,时光快得,让人来不及悲伤。
  “福临太小,我不得不跟着他,将来会怎么样,我一点儿都想象不出来。”大玉儿苦笑着,“我也不敢奢求你保佑他,毕竟你答应我的事,没几件是应了的。你是不是忘了,说好的,带我去北京,说好的,让我第一个选寝宫,说好的,要去江南要去看更多的山河……”
  她突然停下来,摇了摇头:“我又在说傻话了,不过,这也是最后一次,皇太极,我真的要走了。”
  迁都在即,整个盛京城在忙着搬家,皇帝宗亲和大臣一走,整座盛京城便是要空了一大半。
  玉儿担心如此不利于盛京的安定,命福临下旨,吸纳辽东百姓迁入盛京城,不能叫大清故都落得凄凉冷清。
  在盛京的最后一天,宫里各处都已收拾齐当,该装车的装车,该留下的留下。哲哲说不能给大清皇室丢脸,把什么东西都往北京带,要体面要稳重,可庶福晋们攒了一辈子的金银不容易,偷摸摸地都带着,大玉儿命阿黛和苏麻喇,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要计较。
  永福宫里的东西该带走的都已经装车,玉儿除了书房里的书,东西较为简单,要紧的都是几个孩子的东西,连带阿图的嫁妆。
  多尔衮说雅图嫁得委屈,所以阿图的婚事到了北京再办,要风风光光地把侄女嫁出去,大玉儿接受了他的好意。
  此刻苏麻喇带着宝清来,宝清恭恭敬敬地向大玉儿行大礼,抬起头已是泪流满面,玉儿亲手搀扶她,笑道:“北京离这儿也没多远,想我和你苏麻喇姐姐了,就让人送话,我派人来接你去北京逛逛。”
  宝清哭着问:“您还会回来吗,太后娘娘,您将来记得回来,回来看看您的姐姐。”
  大玉儿答应她:“当然要回来,皇上要来祭祖,我自然也会来。宝清啊,照顾好自己,好好看守宫阁,关雎宫的匾额自从挂上去后,就只属于姐姐一人,好好替我姐姐看着家。”
  苏麻喇从边上柜子里,捧出一大包东西,递给宝清说:“这是太后娘娘留给你的,里头什么都有,缺什么少什么,派人送话来北京,委屈了谁也不能委屈你。”
  宝清又叩首谢恩,苏麻喇带着东西送她出门。
  大玉儿轻轻一叹,起身将自己住了半辈子的地方再看一眼,看见了苏麻喇没来得及关上的柜门,不经意地多望一眼,空荡荡的柜子里,横着一把戒尺。
  她的心突突直跳,走近几步,又走近了几步,僵硬的身体渐渐开始颤抖,她伸出手,想去拿起戒尺,可指尖差着一寸的距离,生生地停下了。
  “为什么,丢下我,你要我怎么办……”
  忍了一整年的眼泪,赫然决堤,大玉儿跪倒在柜门下,哭得蜷缩起了身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