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宫檐-第2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退出书房,元曦站在门前看了会儿太后的身影,她正对比着手里的书,在书架上寻找典籍,那背影,坚强而孤独。
  造成太后孤独的原因,并不是皇帝的“不孝”,相反皇帝本是很孝顺的人,母子俩在朝政和一些内宫事务上的分歧,并不代表皇帝就不孝,和母子不和,的确是事实。
  关于皇帝的过往,他有很多很多事不曾对自己提过,就算他一度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不会得到董鄂葭音,他也没打算要对自己说。
  福临一样很孤独,他一样没有能说话的人。
  如今葭音姐姐能进宫,至少,他可以敞开心扉。
  这么想,元曦心中便是一阵绞痛,当年元旦不曾跑出家门,又或是带足够银两该多好。
  不……
  走出慈宁宫,元曦昂首挺胸,何必去想这些不切实际的事,她不会忘了当初是如何走进这慈宁宫的,曾经一无所有的她,尚且那样顽强,现在但凡抛开一个情字,便是海阔天空。
  数日后,鳌拜那些被压在值房的折子,总算是递进去了,福临看到折子,就认真和众大臣商议这件事,皇帝虽有率性之处,但处理朝政的态度终究是严谨的。
  这一次,他没能把税赋免成,先允许潮州拖欠着,待来日再清算。
  消息传到慈宁宫,据说皇帝这次没有大光其火,反而心情很不错,玉儿心里就觉得奇怪,果然当天下午,皇帝出门去了。
  汤若望在京城有官邸之外,早在多尔衮时,就为他在京郊修建了教堂。
  当年李自成闯入北京时,曾将他的教堂焚毁,大清入关后不久,多尔衮就出资为他修建,这也是为数不多的多尔衮所做的,福临也不反感的事。
  他们叔侄俩对于这洋人的好奇和优待,倒是一模一样。
  永安寺一别后,福临一直惦记着对葭音的承诺,要带她见识见识洋人的“佛法”,心里惦记着这件高兴的事,处理潮州一些税赋的问题上,和大臣们的矛盾也少了许多。
  兴冲冲地来到京郊的教堂,葭音已经在鄂硕派的侍卫的护送下到了,因太阳毒辣,而暂时在马车里等候。
  时下京城百姓中,除了一些皇亲贵胄外,普通百姓依然将洋人的“佛法”视为异类,这教堂冷冷清清,几乎看不见什么人,哪里像天宁寺那般,香火鼎盛。
  夏日时光,走进教堂,便觉满身清凉,乍见那钉在十字架上的“神”,葭音倒也不惊慌。
  福临好奇地看着她,葭音便道:“在江南时,也遇见过洋人。”


第523章 从未见她展颜

  福临感慨:“朕还从没去过江南,汤若望总说,国家初定,帝王不可随意离开京畿,若遇险,必有大乱。朕想来,阿哥们还那么小,朕有不测,他们又将重复朕的童年。”
  葭音静默地听着,福临便带她往里面走
  教堂里,摆着一排一排长椅,两人在左侧的第三排长椅上坐下,葭音起初不敢与皇帝同席,福临说:“在永安寺,不是一切安好吗,这里也是洋人的寺庙。”
  两人之间隔着半个人的距离,福临也不强求,看着阳光从五彩琉璃窗外透进来,他惬意地舒展心神:“朕烦躁的时候,就喜欢来这里坐坐,也不图这个洋人的神佛能帮助朕什么,就是清静。”
  见葭音不接话,福临知道她拘谨,在永安寺时也一样,自己若不发问,她不会随意开口,但多相处片刻熟悉起来,就好了。
  “江南的洋人多吗?”福临问,“明朝那会儿,留了很多洋人在内陆吧。”
  “回皇上的话,听说闽粤一带洋人较多,江南往东虽也是沿海,但那里登岸的多是日本人,且也不多见,如今朝廷并不允许他们随意登岸,更不允许随意深入内陆。”葭音说道,“浙江巡抚就曾处理过一起冲突,那里的传教士被百姓围攻驱逐,险些闹出人命。”
  福临听得头头是道:“朕还以为,南方人较为开化。”
  葭音说:“各地有各地风情,好些地方就算是相邻的两个村子,隔着几里地方言就不同了,其实也挺有意思的。”
  福临饶有兴致:“那鄂硕他们去南方,和当地人打交道,岂不是很费劲。”
  葭音颔首道:“阿玛初到南方时,什么都听不懂,奴才也是。”
  福临满心憧憬:“有意思,什么时候天下安定,朕真想去看一眼。如此说来,难怪有些南方的官员,呈上来的折子,说的话奇奇怪怪,他们难道是写的方言?”
  葭音不敢肯定,毕竟她眼中的江南,是诗情画意,那些文人墨客,怎么会写不好一封奏折。
  福临提道:“你的堂妹悦常在,她说她是在两广一带往返,朕听她学过几句话,很有意思。”
  葭音道:“奴才很多年没见过堂妹了。”
  福临说:“进宫后就能团聚,她也是温柔安静的人,往后……”
  彼此目光相交,葭音渐渐将目光收回,只听皇帝说:“朕会好好待你们姐妹。”
  葭音点了点头,不言语。
  福临觉得这个话题不宜再深入,便自顾自地说起了今天处理过的朝政。
  提到潮州一带的税赋,他不明白欠着和免了,到底有什么不同,一样是收不起来,何不卖个人情。
  葭音很认真地听着皇帝的话,于是不自觉地说道:“南明退守台湾,郑成功的水师日益强大,他们终有一日要反扑打回内陆。潮州一带注定不太平,年年打仗年年屠戮,短时间内,税赋必然缴不上。”
  “可不是吗?”福临道,“当地百姓无辜。”
  “但其他地方的人和官员,不会这么想,他们不管潮州一带有多混乱,只希望能享受到朝廷同等的待遇。”
  葭音一时兴起,滔滔不绝道:“皇上年年免去潮州一带的赋税,只安此一处民心,唯恐会失去其他地方的民心。再者,朝廷还追着税赋,便是承认那一带隶属大清,朝廷是把他们记挂在心头的。这一年年先欠着,待多年后战乱平息,或遇国家大事,朝廷再一并免了,对其他地方既有说辞交代,也能安抚当地的人。眼下,的确是先欠着比免了更妥当。”
  这些话,福临听了一半一半,让他惊讶的是,葭音原来,也是能说会道的。
  葭音意识到自己僭越时,满心慌乱,忙离席跪下,被福临握住了手,搀扶她道:“朕喜欢听你说,果然是跟着鄂硕走南闯北的人,比起朕这个井底之蛙笼中之鸟,要有见识的多了。”
  “奴才惶恐。”葭音道。
  “宫里的妃嫔,有的称奴才,也有的称臣妾。”福临说,“朕更喜欢后面两个字,你的好姐妹佟嫔,她便如是。如今渐渐的,和朕你我相称,越发亲近了。”
  “是……”
  “元曦深得太后喜欢,但她看似活泼开朗,骨子里是把规矩守得分寸不差,难免有些刻板。”福临说,“但朕知道,那是她对朕的心意,她在慈宁宫和乾清宫左右逢源,若不守规矩,必定会遭人指责,朕不能辜负她的心意。”
  葭音情不自禁地抬起了头,听得出来,皇帝很喜欢元曦妹妹。
  “后宫不得干政,她们好些人索性就偷懒不闻不问,静妃过去身为皇后,就是如此。”福临苦笑,“可是朕所期待的伴侣,难道只是肉体上的相伴吗?”
  “佟嫔娘娘呢?”葭音少有的主动询问。
  “她懂,但是她从不说。”福临道,“朕也不愿强迫她,她已经很辛苦。”
  皇帝对其他女人的善意和温和,没来由地打动了葭音的心,虽谈不上情情爱爱,至少会让她觉得,眼前的人是可靠的。
  福临又道:“可是朕希望将来能和你谈,不仅仅是你听朕念叨,而是咱们能商量。朕纵然博览群书,见过无数文臣武将,终究见闻浅薄,用那些大臣和亲贵的话来说,朕连战场都没上过,心中毫无底气。”
  葭音微微垂下眼帘,可皇帝在她的手上用了力道:“葭音,做朕的眼睛可好,把你见识过的山川河流、风土人情,都告诉朕。”
  福临说着说着,又渐渐势弱:“不过进了宫,你也变成了笼中之鸟,很快你的眼睛里,就只剩下红砖金瓦。”
  葭音道:“皇上将来出巡,臣妾愿随行同往。”
  福临的目光豁然开朗,惊喜万分地看着葭音:“真的吗?”
  可之于董鄂葭音,这仅仅是她所认为的,妃嫔的本分。
  她并没有刻意地讨好皇帝,但不可否认,方才不知不觉地议论起了朝政,是她的错。在家中时,阿玛经常与他们姐弟二人商谈国事,将她如儿子同等看待,她方才太忘乎所以了。
  “葭音,进了宫,虽然宫门深深,可朕允许你做任何你想做的事。”福临道,“就算是太后,也一定会赏识你的才学和见识,你不要害怕,额娘她一定会喜欢你。”
  葭音看着皇帝,心中努力鼓起勇气,对皇帝道:“皇上,单是进宫这件事,臣妾就惹人瞩目,发生了那么多的波折,给您和太后添了许多麻烦。臣妾希望进宫后,能与其他妃嫔享有相同的待遇,不愿再特立独行,臣妾必会好好侍奉皇上和太后。”
  “朕答应你,任何事都能答应你。”福临说,“葭音……当年朕实在太害怕,才会打开你的手,拒绝你的好意,把你的糖块扔在地上。”
  葭音垂眸,心里颤颤的。
  福临又道:“多年后,选秀时再见你,朕的心里万千纠葛,虽然撂了你的牌子,可朕从此就忘不了你。好在秀女的婚配,必须由朕来做主,所以朕想着,就当是再多给你三年的自由,让你陪伴父母,让你跟着鄂硕去看看更多的山川河流。朕万万没想到,孟古青她竟然……”
  葭音的眼圈,微微泛红,整整五年,她所有的青春年少,都在彷徨不安中度过,纵然皇帝解释到这一步,她还是不能立即就释怀的。
  她愿意认命,愿意做个随遇而安的人,可恰恰因为皇帝的私心,她的人生一而再地转折,每一次都转向她彷徨未知的世界。
  难道,还要她感恩戴德吗?
  “葭音,从今往后在朕的身边,再也不会有波折。”福临紧紧捧着心上之人的手,“朕会守护你一辈子。”
  “多谢皇上。”葭音欠身。
  她的神情,和进门时没什么差别,至今为止,福临还不曾见她展颜,皇帝的喉结轻轻滚动了一下,不知为什么,心里有几分莫名的失落。


第524章 贤妃进宫

  福临把这淡淡的失落,藏在了心里,连吴良辅和岳乐都不曾吐露半个字。
  之后一整个夏天,董鄂葭音虽未入宫,但帝妃却时常相见,不是在天宁寺,就是在汤若望的教堂,汤若望向他们解释天主教的教义,而葭音则向皇帝讲述她眼中的佛学。
  只是,福临见到的人,永远是同一个表情,不喜不怒,从不曾真正地展露过笑容。
  好在,葭音并不拒绝他,也不抵触他,偶尔还会因为某件朝廷大事讨论得很热烈,可就是差了那么一点点。
  福临唯有安慰自己,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夫妻之实,即便频繁地见面,也不过是像亲密的朋友一般。
  时光飞逝,转眼酷暑进入尾声,清晨的风渐渐凉了。
  贤妃进宫的日子,经钦天监测算,定在八月二十五,据说是这一整年里,最适宜嫁娶的日子。
  这种迷信风传,元曦是不信的,天知道她是在一个什么样的日子进宫,现如今不也一切都好好的。
  不过每岁到八月,朝廷和皇室都有几件大事要做,太祖太宗的忌日都在八月,这么多年一直都是博果尔代替皇帝返回盛京祭祖,今年该派什么人去,宫里宫外都在议论。
  这一日,福临到慈宁宫来请安,皇后和元曦几人都在一旁,皇后猜想皇帝要谈论政务,便打算带着元曦离去。
  福临却让她们留步,道:“朕想侍奉额娘一同回盛京祭祖,大清入关十二年了,额娘一直在京城不曾回去过,如今朝政安定,朕便想侍奉额娘回去看一看。”
  当年多尔衮还在时,福临曾回过一次盛京,玉儿留守京城,为了防止多尔衮对自己做出非分之举,还吹风装病,回想起来,当真是对不起他。
  “我和皇上都离开北京,终究是不妥的事,皇权建立堪堪十三载,尚不可高枕无忧,总要有一个人留守。”玉儿道,“皇上若一心想让我回去看看故里,不如让皇后她们随同我前去,再让你的姐姐们到盛京与我汇合,更热闹了。”
  福临道:“可是……儿臣想侍奉额娘同行。”
  皇后和元曦都不敢插嘴,她们互相看了眼,都明白彼此本是有话想说的,皇帝何必非要再八月出行,赶得及二十五回京,迎接他的心上人进宫吗?
  玉儿也捉摸不透福临的意思,便道:“皇上是很想去?”
  福临颔首:“儿臣……想去祭告皇阿玛,不瞒额娘说,汤若望与阿玛同龄,儿臣有时候看着他,总会想,阿玛若还活着,如今的大清是不是会更好。每每这么想,心中就万分愧疚,虽然无颜见列祖列宗,但若连孝道都无法做到,儿臣该如何威服天下。”
  “那么皇上,自己去吧。”玉儿道,“额娘不是不愿与你同行,是京城实在不能少一个能做主的人,皇上的心意我很明白,也望你不要误会我的意思。”
  福临忙道:“是儿臣太自以为是,以为朝廷已经能安定了,怎么会误会额娘。”
  玉儿说:“那么谁去谁留,皇上意下如何?”
  元曦和皇后互相看了眼,她心里暗暗盘算,皇帝究竟是想把人支开,好让他清清静静地把葭音姐姐接入宫呢,还是想自己一个人跑去盛京,告诉列祖列宗,他要娶心爱的女人了。
  当然,后者实在太夸张,皇帝不至于欣喜若狂到这个地步。
  这一年八月,皇帝亲自返回盛京祭告先祖,太后与后妃皆未随行,中秋亦未能团聚,圣驾返回京城时,已是八月二十一。
  元曦在慈宁宫偶尔从苏麻喇和太后口中听得一言两语,只知道皇帝是正儿八经去祭祖,好像都没去亲眼看一看孟古青。
  太后说,她原本真的以为,福临是要去见孟古青,但从跟在皇帝身边的人,传回来的话来看,他并没有做这件事。
  除此之外,太后和苏麻喇还说过别的什么,元曦未能听见,心中虽然好奇,她也只能告诫自己,这与她不相干。
  不过,八月二十二,承乾宫里的动静,让她似乎明白了些什么。
  那一天,紫禁城里的花匠都聚集在承乾宫,将承乾宫的花草几乎全换了一遍。
  到二十四日,贤妃正式进宫前的日子,元曦带着宫女到承乾宫打扫收拾,她细细看了眼花圃中的草木,什么都明白了。
  是日夜里,皇帝宿在景仁宫,元曦在福临的指甲缝里,看见了嵌得极深的黑泥,且要等指甲长长,才能把它们推出来。
  “元曦,朕一直没有升你的位份,是不想外头的人,把眼睛都盯着玄烨。”福临道,“你心里不要不自在。”
  元曦小心翼翼地为皇帝剪指甲,笃然笑道:“皇上不要对臣妾说这样的话,会委屈我。我是什么样的人,皇上在我心里是什么样的,这么多年了,您还不清楚。”
  “朕就是清楚,才觉得委屈你。”福临道,“你是这样的好。”
  元曦甜甜一笑,命石榴来收走剪下的指甲,就推福临躺下说:“明日是皇上的好日子,也是葭音姐姐的好日子,皇上早些歇着,明儿等您散了朝,葭音姐姐就在承乾宫里等你了。”
  福临将元曦的手捂在心口,两人相顾无语,许久许久,福临困了,终究是安心地闭上了眼睛。
  那一整晚,元曦都没有入眠,她不知道往后还能不能有这样相伴的日子,也许真的是最后一天,哪怕多一刻钟,她也想多感受一下福临的气息。
  她对皇帝的痴傻,大概与皇帝对董鄂葭音的念念不忘是一样的,一个情字,太沉重。
  八月二十五日,背负着无数猜测、好奇和荣光的贤妃董鄂氏,终于进宫了。
  册封典礼由皇后主持,葭音进宫受封时,福临还在乾清宫处理朝政。
  虽然一颗心已经飞去承乾宫,巴不得尽快见到葭音,但他尽量在大臣面前表现出淡定和漠然,他也知道,要护着葭音才行。
  当大臣们终于散去,吴良辅极有眼色的跑来,告诉皇帝道:“贤妃娘娘刚刚进了慈宁宫,向太后行礼。”
  福临搓着手,满心不安:“吴良辅,你说额娘,会喜欢她吗?”


第525章 总好像差了些什么

  玉儿格外喜欢元曦和巴尔娅,是事实,但除了孟古青之外,她几乎没有特别讨厌过什么人。
  也许眼下还说不上喜欢董鄂葭音,绝不会针对她,厌恶她,这是必然的。
  此刻,看着年轻的美人,周周正正地向自己叩拜行礼,玉儿没来由地感受到,她将会经历一场崭新的婆媳关系,这感觉说不上来是好是坏,又或许,是她想得太多了。
  “其他后宫会陆续到承乾宫向你见礼,我想你是个爱清静的孩子,但今日头一天,这些规矩不能免。往后你若不喜欢被叨扰,大可大大方方地对她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