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宫檐-第4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术之上的差别,她是不懂的。
  皇太极带着她来看红衣大炮,让她伸手摸一摸,这冰冷冰冷的铁家伙,叫她肃然起敬。
  可是大汗却说:“都是明朝的技术,汉人真是世上顶聪明的人,若非明朝积弱,我们大金是不会有机会和他们对战,但老天既然给了这个机会,我绝不会放手。”
  大玉儿问:“若是和朱元璋打,你有信心赢吗?”
  皇太极大笑,插着腰说:“自然有,朱元璋那会儿,还没有这些铁家伙,真刀真枪,拼得便是智谋战略。”
  他欣慰地看着玉儿,“你连朱元璋都知道了?”
  玉儿笑道:“咱们要去抢人家的地盘,怎么能连人家老祖宗是谁都不知道呢。”
  可皇太极的脸色忽然暗下,神情凝重地说:“是啊,抢人家的地盘。”
  大玉儿心里一紧,怕是自己得意忘形,说错了话。
  不料皇太极却道:“光是在辽东这么些年,许多事要推行要镇压,都十分困难。汉人看起来柔弱,骨子里却坚韧强硬得很,难的不是领兵入关,入关之后,一切艰难才算开始。”
  大玉儿郑重其事地听着,皇太极见她也紧张,轻松一笑:“早着呢,现在还是好好想,怎么打开明朝的边境才是,他们怎么会真的弱,死了一个袁崇焕,什么都没改变。”
  他们俩在前头,像是有说不完的话,大汗一会儿笑,一会儿凝重,跟在后面的人,自然是十分好奇。
  豪格目光冰冷地瞪着大玉儿,他甚至从心里觉得,阿玛带个女人来,是给他找晦气,被大玉儿摸过的红衣大炮,他都不想要了。
  皇太极在这一头逗留了两个时辰,便带着大玉儿往多尔衮的军营去,走到一半时,恰遇送信回盛京的飞马快报,皇太极命人拦下,当路就看起了信函。
  大玉儿本是四处张望,新鲜地看着城外的光景,忽听皇太极说:“是察哈尔来的信。”
  “那位囊囊福晋要来了吗?”大玉儿想了想,很平静地问。
  “她请旨赴京。”皇太极看着玉儿,“关于她的事,之前我对你提过。”
  大玉儿心中虽然无奈,可国家大局之前,她什么都能面对,故意笑道:“怎么非要跟我解释呢,敢情只有我不懂事吗?”
  皇太极瞥她一眼:“原来你有自知之明?”
  这都是玩笑话,玉儿当然不会当真,也不会生气,说笑几句,便策马跟着他继续往多尔衮的军营去。
  要说,皇太极如今大事小事都爱和她念叨,一见面总有说不完的话,她心里快活还来不及。至于那个叫娜木钟的女人,到来之后宫里会有什么改变,她猜不到也不想猜,该来的,总会来,她和姑姑,还有姐姐,自然有她们的尊贵和骄傲。
  没多久,多尔衮也前来相迎,自然他已经知道大玉儿随扈,但在皇太极跟前,绝不敢多瞟一眼。
  轰轰烈烈的练兵之后,练兵场上弥散着火药的气味,比起过年时宫中鞭炮烟花的气息,这里的火药,果然带着肃杀气。
  皇太极和多尔衮在那头说话,大玉儿站在这里,看着寒风中挺拔整齐的将士,想到战场上的厮杀拼搏,便是热血沸腾。
  忽然天上传来一声长啸,一道黑影迅速扑来,有人出声喊:“不好……”
  皇太极手中握拳,他看得很清楚,是一头苍鹰正扑向大玉儿。
  身边的亲兵已是冲上前要保护玉福晋,却见大玉儿展开手臂,苍鹰没有攻击她,反而停在了她的臂膀上。
  人群中发出呼声,皆是觉得不可思议,皇太极疾步上前,那苍鹰感受到威胁,展翅腾飞,瞬间冲入云霄。
  大玉儿仰望着天空,看着苍鹰翱翔,低头便见皇太极紧张地看着自己,她莞尔一笑:“大汗,我小时候养过大雕啊,个头还要大呢,我不怕。”
  皇太极心一松,可不是吗,他记得玉儿曾提过,她在科尔沁养过大雕。
  一旁,多尔衮脸色铁青,所幸玉儿无事,方才见苍鹰扑向她,他几乎就要冲上去了,差一点点,就要勾起皇太极的疑心。
  “明日和豪格一道来见我。”皇太极要走了,吩咐多尔衮道,“你们各有长短,不如互相磨合,各取长处,不论法子是谁的,最后练出来的兵终究是你们的。”
  这一点,多尔衮要大度豁达得多,抱拳道:“臣遵旨。”
  将要走时,皇太极忽然道:“方才半路接到飞马快报,察哈尔来信,娜木钟请求入京。”
  “是。”多尔衮沉静地看着他。
  “你看看手下有没有合适的人,好去接她。”皇太极说,“之后你要往朝鲜走,你留个合适的人,办完了这件差事,再让他去和你汇合。”
  多尔衮很奇怪,接娜木钟大有人在,何必非得是他的手下。
  再细细想,要主动去接娜木钟的人,应该不少。当初他接来了窦土门福晋,事后就有人说,多尔衮从中获利,可当时除了不让窦土门福晋把旧仆带入皇宫,不愿这些女人兴风作浪欺负玉儿外,他什么都没图。
  或许这一次……
  可皇太极什么都没再说,带着大玉儿便回宫了。
  夜里,皇太极在大政殿与大臣议事,哲哲命人将晚膳送去后,就带着玉儿和海兰珠一道用膳,席间命阿黛将几盘菜送去给窦土门福晋,大玉儿便说:“姑姑,娜木钟要来了,大汗命多尔衮派人去接。”
  哲哲放下筷子,看着二人道:“那个女人,城府极深,林丹汗的八大福晋中她是最年轻的,却能坐稳大福晋之位。往后你们要小心应付,有什么事都要和我商量,尽量别和她有什么往来。”


第124 传国玉玺

  海兰珠和大玉儿起身称是,哲哲嗔道:“坐下坐下,自家人说话,哪里来这么些规矩。”
  大玉儿便给姑姑和姐姐都盛了一碗汤,哲哲见姐妹俩互相笑着,欣慰不已:“我真以为这辈子也见不到你们和好,以为这辈子也不能一家人坐下吃顿饭。”
  “姑姑,是我不好。”大玉儿主动承担,“大家都宠着我,而我死活拧巴着。”
  哲哲心疼地说:“没有人怪你,你也没做错任何事,是命运弄人。”她顿了顿,又道,“海兰珠也是,从今往后你们都抛开这种念头,各自过好各自的日子。大汗坐拥天下,四方征战,你我能为他做的唯一的事,就是给他一个温暖舒心的家。”
  海兰珠答应了,大玉儿正在给自己盛汤,也跟着应了一声,可她不是这么想的,她的确该给皇太极一个温暖舒心的家,可组成这个家的另一个人,难道不是皇太极本身?就算他是大金的大汗,就算他要成为帝王,丈夫永远都是丈夫,不是吗?
  “玉儿,过两天派人将空着的侧宫打扫修缮一番,另选拨几个……”哲哲说着停下来,拿定主意道,“不必了,让娜木钟带自己的人。”
  大玉儿问:“上一回,是多尔衮不让窦土门福晋带婢女入宫,并不是大汗的意思是吗?”
  哲哲颔首道:“多尔衮有心了,我自然不愿娜木钟带着她的人入宫,可又一想,人与人是不同的,窦土门福晋只会觉得害怕,可娜木钟就会明白是我们在提防她,她会更得意。即便是我派去的人,她也可以拉拢成她自己的人,你看扎鲁特氏便是最好的例子。既然如此,就让她带自己的人吧,左右皇宫就这么大,哪有角落能让她藏匿心思。”
  海兰珠坐在一旁,听得十分凝重,但她插不上话。
  大玉儿便问姑姑:“要不要我同齐齐格说一声,让齐齐格传句话。”
  哲哲想了想,道:“就这么办,你让齐齐格传句话,大汗那边我来解释,他未必愿意我们多嘴,可宫里的事,能不叨扰他,我自行解决就好。”
  吃过饭,喝了茶,叶布舒和硕塞来请安,颜扎氏也跟着,大玉儿便和姐姐退下了。
  清宁宫门前,颜扎氏瞅着姐妹俩亲亲和和,心中冷笑,又不敢叫人察觉,赶紧催着儿子进门向哲哲请安。
  侧宫里,大玉儿脱下衣裳,露出胳膊,因知妹妹今天叫鹰扑了,海兰珠仔细看了看没有伤痕,才放心让她把衣衫穿上。
  又拿来退疤的膏药,轻轻抹在大玉儿的下巴上,心疼地说:“可千万别留疤,你别偷懒,每日过来我给你涂药,搁在你那里,你转身就忘了。”
  大玉儿笑道:“有苏麻喇给我记着呢。”
  海兰珠说:“可苏麻喇管得住你吗?”
  “大格格,您说的对。”苏麻喇立刻告状,“格格根本不听我的。”
  大玉儿瞪着她:“你书背出来了吗?”
  苏麻喇耷拉下脑袋,眼珠子一转,央求海兰珠:“大格格,您能疼奴婢一回吗?”
  海兰珠笑问:“怎么了?”
  宝清在边上帮腔说:“主子,苏麻喇如今可苦了,白天当差,夜里回到屋子里,还要点着蜡烛背书。我说你别这么用功你又不要去做大官,她说背不出来不行,玉福晋要打她的。”
  苏麻喇可怜兮兮地说:“大格格,奴婢都挨了好几回了。”
  海兰珠温柔地笑着:“书房里的事呀,我可不管,雅图还来求我呢,可那是玉儿说了算的,你好好背书,不就不挨打了?”
  大玉儿拍拍苏麻喇的脑袋:“老实点。”又吩咐她,“派人去十四贝勒府传话,让齐齐格明日进宫来玩。”
  不久后,膳房送来冰糖红果给主子们消食,大玉儿嚷嚷要吃凉的才爽快,让宝清搁到窗外冻着。
  海兰珠慢条斯理地吃着温热的红果,又听玉儿吩咐明日打扫对面侧宫的事,便好奇地问妹妹:“那个传国玉玺,是什么宝贝?”
  大玉儿想起来,皇太极告诉她的时候,都是一年多前的事了,这一年多,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她在盛京十年,唯有这一年,会用一辈子来记住。
  “是假的。”大玉儿神秘兮兮地对姐姐说,“肯定是假的。”
  海兰珠一脸紧张:“怎么说?”
  见姐姐当真的样子,大玉儿促狭地笑起来,海兰珠更加糊涂了,忽然明白是妹妹在逗她,生气地说:“拿我寻开心呢?”
  大玉儿绕过炕桌依偎着姐姐:“姐姐和我一道去念书吧。”
  海兰珠摇头:“我没你这么聪明,看几页就头疼了,你好好念,把有趣的故事讲给我听。”
  大玉儿说:“将来我们入关了,什么太监啊宫女啊,宫里会有很多汉人,姐姐一个汉字都不认识,回头叫奴才欺负了。”
  海兰珠眨着眼睛,一脸为难:“可我学不会啊。”
  大玉儿说:“苏麻喇也说学不会,我打她几顿,她就会了。”
  海兰珠在她腰上掐了一把:“怎么着,你还想打我?”
  大玉儿怕痒,两人闹作一团,不小心踢翻了炕桌,把一碗红果给摔了。门外颜扎氏刚好带着儿子从清宁宫退出来,听到摔碗的动静,唬了一跳,拉着儿子赶紧就走。
  隔天,齐齐格进宫,给海兰珠带了几盒化痰止咳的梨糖,大玉儿心里有忌惮,不敢让姐姐吃齐齐格带来的东西,算计着之后如何把糖拿走。
  皇太极虽说给齐齐格服了绝育之药,往后不会再对她下药,可十四贝勒府里还有庶福晋,他还防着多尔衮会碰其他女人,之前在多尔衮身边安插下的人,并没有撤走。
  齐齐格听大玉儿说了,姑姑让她转达多尔衮的话,但心地问:“这样合适吗,当初多尔衮就是想,早早有了规矩,就算将来娜木钟来的时候不许她带婢女入宫,她也无话可说。”
  大玉儿道:“姑姑说,我们的人在宫里行走方便,一旦被娜木钟拉拢,她们做些什么都容易,相反她自己带来的人,多少双眼睛都盯着呢。”
  “也有道理,哎……”齐齐格道,“叫我说一切还是在大汗,届时拿了传国玉玺,把人丢在宫里就是了,难道还真让她成气候吗?”
  大玉儿苦笑:“谁知道呢。”
  海兰珠在一旁削梨,将果肉分给两个妹妹,又招呼孩子们来吃,她不参与这些话题,一则不懂,二则她的性情对此本就淡泊。
  可是昨晚玉儿已经向她解释,大汗拿了玉玺,下一步是要做皇帝,所以不能把娜木钟丢在一边不管,不然就体现不出玉玺的尊贵。
  她当真想不到,后宫多一个女人少一个女人,对朝廷能有这么复杂的牵绊,她光是听着就头疼了,难为玉儿事事都能想清楚,还不得不在齐齐格面前装傻。谁说她的妹妹是小孩子,玉儿能干着呢。
  “姐姐的气色真是好多了。”齐齐格吃着梨,笑道,“还是玉儿贴心吧。”
  海兰珠笑悠悠:“那自然了,不过贴心归贴心,她也太啰嗦了,我常常头疼。”
  大玉儿好不服气,大口地吃着梨,口齿不清地说:“我还嫌你们念书少呢。”
  齐齐格嘲笑道:“这就轻狂起来,你才念了几本书?”
  话音才落,宝清说尼满大总管来了,三人立时敛衽坐端正后,才把人叫进来。
  只见尼满捧了一大摞书来,轻轻放下,齐齐格翻了翻说:“这是什么?大汗让你送来的?”
  “十四福晋吉祥。”尼满应道,便又对大玉儿说,“玉福晋,这是文馆大臣最近翻译好的辽金宋元四代史书,大汗说请您闲来看看,汉书里看不懂的地方,看满文就能明白了。”
  大玉儿心头一热,知道皇太极惦记她,怎能不高兴,可不想表露出来,便翻着书册问:“你们知道萧太后吗?”
  海兰珠摇头,齐齐格说:“你说辽国的萧绰?”
  尼满见他们聊上了,便退了下去,抬头见对面侧宫正在打扫,又不禁一叹,今天又收到了囊囊福晋的文书,她恳求大汗亲自去迎接她。(下一章是19:00)


第125 吾皇万万岁

  皇太极要称帝,这事不能他自己来提,虽然近年常有大臣以远人归服、国势日隆为由请大汗称帝,他都未以允许。
  一旦称帝,大金将掀开全新的篇章,这前前后后所要权衡的事,岂是几句恭维的话就能解决的。
  而他内心即便渴望成为帝王,也不能表露出来,只能由大臣们一次次地恭请,而后便是盛情难却,天命所归。
  但在此之前,一切都要有个说辞,林丹汗手中的传国玉玺,便是一个契机。
  皇太极并不知道,那玉玺为何会落在娜木钟手里,是偶尔的结果,还是那个女人有远见主动从林丹汗身边夺走,如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太极需要这块石头,来垫在脚下,助他踏上帝位。
  娜木钟很聪明,在林丹汗暴毙后第二天,就来书归降,主动要求献上传国玉玺。
  如此,皇太极就不能让人去硬抢,反而要派人加以保护,娜木钟便是保全了她自己的性命。
  而她身怀林丹巴图尔的遗腹子,便以此作为条件,请皇太极允许她在察哈尔产下亡夫的孩子,并为亡夫守节一年。
  刚好一年,皇太极有足够的时间来为自己称帝做准备,但这一年,娜木钟在察哈尔,必定也算计好了她的将来。
  先后两道文书,娜木钟在未得到允许的情况下,就恳求皇太极去察哈尔迎接她,并要求在察哈尔为他们举行婚礼,说她想在族人的祝福下,成为皇太极的女人。
  大政殿里,尼满归来,说十四福晋在兰福晋屋子里,玉福晋也在,他已将翻译好的新书送到了玉福晋手里。
  皇太极便问多尔衮:“你要不要也拿一套,我知道齐齐格也念书。”
  多尔衮道:“齐齐格念什么书,不过是闹着玩,不敢劳您费心。”
  尼满退下,皇太极起身来,在殿内踱步,不多久,代善、济尔哈朗、豪格等陆续入殿。
  皇太极将娜木钟的来书给他们看,诸人皆是面面相觑,虽然心里骂着难听的话语,可娜木钟即将成为皇太极的女人,这话他们只能藏在心里。
  豪格心中记着手下谋士的谏言,主动道:“阿玛,儿臣愿为您前往察哈尔,迎接囊囊福晋到盛京,她即将成为儿臣的庶母,儿臣是您的长子,前去迎接,论理论情都不算亏待她。”
  皇太极不言语,看向代善:“二哥以为呢?”
  代善抱拳道:“大汗恕臣直言,这囊囊福晋未免太轻狂,大汗绝不能亲自前往察哈尔。”
  济尔哈朗附和道:“大汗迎的是传国玉玺,并不是娜木钟,娜木钟似乎本末倒置,太把自己当一回事。我们让她在察哈尔为林丹巴图尔守节一年,没有去问她要传国玉玺,已是给足她颜面。”
  多尔衮在一旁不言语,他心里明白,皇太极已经有了主意,何况昨日在练兵场,他已经把这件事交给自己。
  豪格再次道:“阿玛,让儿臣……”
  皇太极不等他说完,便道:“既然你愿意去,就和多尔衮一道去吧,一个是我的长子,一个是我的弟弟,给足她颜面了。”
  多尔衮与豪格,俱是一愣,互相看了眼,豪格眼中藏不住的敌视,多尔衮则道:“大汗,臣已准备全力进攻朝鲜,无暇去迎接娜木钟。”
  皇太极却说:“我得到消息,李倧正派人送求和文书来,先看看他怎么说,再决定留不留他性命。”
  “可是大汗……”多尔衮不服。
  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