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宫檐-第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玉儿,朕必须把自己还给大清。”皇太极在大玉儿的额头上,轻轻一吻,“朕就把这后宫,都交给你了,好快些把身体养好,替朕守着这个家,替朕守着你姐姐。”
  大玉儿答应了,一点头,眼泪便落下来,皇太极温柔地擦去她的泪水,可自己却双眼通红:“玉儿,对不起,我亏欠你的,这一生都还不清。”


第216 玉儿的名声很不好

  大玉儿知道,皇太极明白他要把姐姐交给自己,对她是多残忍的事。可她也知道,因为丈夫在这世上能信得过的人,寥寥无几。
  此生她注定得不到丈夫对姐姐的爱恋,可他们,永远是大玉儿生命里最重要的存在,而在皇太极和姐姐眼中,她亦如是。
  “不要再哭了。”皇太极温和地说,“等朕回来,你要养胖一些,不然朕就不喜欢福临了,他把你折腾得这么惨。”
  “我会好好的。”大玉儿哽咽。
  “还有,朕不会再像对待他哥哥那样,对待福临。”皇太极沉重地说,“过去的一年,朕太得意,太轻狂,现在才明白,没有什么比孩子健康平安更重要。朕盼着福临健康长大,那些虚荣的尊贵和骄傲,先放一放。”
  大玉儿连连点头,皇太极语重心长地说:“千万别误会朕,别以为朕不在乎福临。”
  过去的一年,皇太极仿佛经历了人生巅峰的喜悦,身边有相爱之人陪伴,膝下有稚儿嗷嗷待哺,国事家事事事顺心,他忘乎所以、他得意忘形。
  他以为美人可以和江山并重,却忘了江山能承受风霜雨雪金戈铁马,可美人的肩膀是柔弱的,美人的腰撑不起千斤重。
  走出关雎宫,寒风飒飒,盛京冬日最后的肆虐,挺过这一阵,便能有春暖花开,可皇太极并不知道,他心爱的人能不能熬过隆冬。
  哲哲从清宁宫的门出来,阿黛手里捧着重重的护甲,哲哲向皇太极福了福,走上前,阿黛将护甲递给尼满。
  “皇上,这是我为您准备的护甲,请千万穿戴好再上战场。”哲哲温和地说,“您放心地去漠北,家里的一切有我在,我会守护好她们每一个人,等你回来。”
  皇太极颔首,将一旁宫女捧着的他的雪衣,披在哲哲的肩膀上:“哲哲,你我都保重。”
  哲哲昂首:“皇上,愿您旗开得胜,早日凯旋。”
  隔天一早,十王亭前三军集结,皇太极御驾亲征,带兵奔赴漠北平乱,豪格策马相随,意气风发。
  多尔衮站在人群中目送他们离去,下意识地转向昔日每一次出征前都会看的方向,但今天,那个角落里不见伊人倩影,他知道,大玉儿的身体还没恢复。
  十王亭前的人群散去,多铎在多尔衮耳边轻声道:“皇太极的心太大了,他不怕去了漠北再也回不来,不怕我们……”
  多尔衮目光如刃:“多铎,你想要大政殿上的宝座吗,我给你,但那明朝的疆土,你从今往后再也踏不进去了。”
  多铎讪讪地收回目光:“我当然知道,只是……这辈子无论如何,想坐一坐那张椅子。”
  多尔衮何曾不想,多尔衮不仅要坐那张龙椅,他还要为额娘报仇,把当年绞杀额娘的人,全部剁成肉泥。
  可偏偏,他这辈子被一个情字牵绊,这次皇太极去漠北,他的大军全在京畿,对他而言,是千古难得的好机会。
  阻碍他的,不是忌惮日后对抗明朝时的兵力不足,阻碍他的,是病榻上的玉儿。
  他现在唯一期盼的,是玉儿的身体和心都能恢复,他期待看见她的笑容。
  “哥,你笑什么?”多铎见兄长出神后,突然露出苦涩的笑容,他不悦道,“你在笑话我?”
  多尔衮摇头:“我在笑我自己。”
  “你怎么了?”
  “多铎,哥对不起你……”
  多铎永远也想不到,他这在战场上杀人如麻的兄长,竟然会被一个女人牵绊,为了那个看不见碰不到,永远隔着高高的宫墙的女人,他可以放弃一切。
  多铎若是知道,怕不是去杀了布木布泰,就是要和兄长反目,在他眼里,女人不过是玩物罢了。
  数日后,齐齐格带着东莪进宫,进宫前,她再三叮嘱女儿,不可以问小弟弟去哪儿了,可结果东莪在看见福临时,奇怪地说:“额娘,弟弟小……”
  她的意思是,弟弟为什么变小了?东莪把福临当做了八阿哥。
  海兰珠温柔地说:“东莪,这是小小弟弟,他叫福临,你会念吗,福临。”
  齐齐格朝苏麻喇使眼色,苏麻喇便上前把东莪带走,去找雅图她们玩耍。
  大玉儿靠在床头,看着姐姐怀抱福临,前些日子她说,要把福临给姐姐,被海兰珠责备了一顿,她说自己没那么可怜,不许妹妹再提这些话。
  玉儿的目光,与齐齐格相交,齐齐格冲她一笑:“睡吧,我知道你该睡了。”
  边上宝清来说:“主子,您也该回去吃药了。”
  乳母来将九阿哥抱走,齐齐格搀扶海兰珠问:“姐姐吃的什么药?”
  “安神的,不碍事。”海兰珠起身,稳稳地站在地下,对齐齐格说,“别担心我,我没事,经历了那么多次,我的心早就硬了。”
  齐齐格心酸难耐,可不敢表露出来,将海兰珠送回关雎宫后,转到清宁宫,才在哲哲面前掉了几滴眼泪。
  阿黛送来热帕子,笑道:“福晋,您可千万别哭了,皇后娘娘她们这两天好不容易不哭了,您又来召眼泪。”
  哲哲道:“这些日子皇帝不在宫里,你时常来坐坐,海兰珠自己身体不好,还放不下玉儿,我也拦不住。若有你在,海兰珠多少能歇一歇,养养身体。”
  “我会的,多尔衮也这样叮嘱,让我进宫来给您搭把手。”齐齐格说着,目光瞥见窗外麟趾宫那里,娜木钟像是要带着婢女出去散步,她心中厌恶,便问哲哲,“姑姑,您就没怀疑过那一位。”
  哲哲叹气:“怀疑了,也查了,可除非强行给她定罪,而后严刑拷打,不然什么也做不了。若是平日,我未必不豁出去,可偏偏眼下皇上去打漠北,漠南各部不能得罪。娜木钟再不济,背后是阿霸垓部,她的父亲,也盼着他的外孙能成为大清的储君,女儿若是在盛京遭遇不测,他就有借口向皇上发难了。”
  “区区一个部落,让多尔衮去灭了他们。”齐齐格怒道。
  “灭一个部落容易,寒了整片漠南的心,如何是好?”哲哲还是很冷静的,又说,“万一这件事,当真与娜木钟不相干呢?其实最让我无奈的是,人人都知道,玉儿与赛音诺颜氏结怨,宫里的人我还能管住他们的嘴巴,可宗室里……”
  “是啊。”外头的事,齐齐格最清楚,“外面都传遍了,说是玉儿……间接害死了八阿哥。姑姑您说怪不怪,玉儿这是招谁惹谁了,她在宗室里的名声一直就那么不好,如今更糟了。”
  哲哲亦有些后悔:“过去总觉得她年纪小,有些事没在意,不知不觉地就积攒下来,是我疏忽了。从前总说,是皇上宠的皇上宠的,那也不过是随口一句话,等我想要较真了,她的名声已经在外头了。”
  齐齐格苦笑道:“偏偏玉儿她自己一点都不在乎,怕是改不了了。”
  哲哲心中想,玉儿自己改不了,但她必须知道什么才是对的。
  福临若平安长大,若继承大清,将来后宫里,就会有很多儿媳妇,那些妃嫔娘娘们,会重来一遍她们经历过的人生,到那个时候,玉儿千万不能再糊涂。
  齐齐格又见宫女们端着药碗从关雎宫离开,轻声念道:“海兰珠姐姐看起来很坚强,可她越是这样,我心里越难受,这会儿东莪若是出什么事,我不敢想象,而东莪还不是我生的。”
  哲哲望向关雎宫的方向,她不知道海兰珠会怎么样,能守护一天,是一天,她希望海兰珠能挺过去。
  那日齐齐格离宫时,太阳已经落山,海兰珠下午服了药,昏睡了过去,只是这些日子,她入睡必然要抱着枕头,仿佛是怀抱着她的八阿哥。
  而她没有告诉任何人,皇帝离开盛京后,她每天都做恶梦,梦见赛音诺颜氏来抢她的孩子,当日的情景,一遍一遍在梦里重演。
  每一次醒来,她都紧紧抓着怀里的孩子,而后一翻身,身边空荡荡,她抓着皇太极平日躺的褥子,含泪念着:“皇上……”
  日复一日,光阴如梭。三月初,福临满月,但宫中没有摆宴,连家眷小聚都没有,哲哲给赐了长命锁等宝贝,就算这么过了。
  而大玉儿出了月子,头一件事,就是要去皇陵给八阿哥上香,到三月中旬时,恰好七七四十九天。
  这一天,哲哲便带着大玉儿和海兰珠,还有小小的福临,同往皇陵来。


第217 山河之恋

  八阿哥的葬礼在出殡日的隆重之后,皇帝就免了王公大臣的吊唁,头七时也只有皇太极和海兰珠前来,因为海兰珠说不愿那么多人打扰儿子安眠,想让他清清静静的。
  皇太极离开盛京后,每隔七天,海兰珠依然会来皇陵祭奠儿子,多尔衮曾在路上遇见宫里的车马,还护送了海兰珠一程。
  其实海兰珠这样做,不合规矩,夭折的八阿哥也不该受到如此厚重的待遇,但皇帝只愿事事顺着宸妃,宗亲大臣们也不敢多言。
  但今日,海兰珠没有穿戴素服,选了鹅黄色的宫袍,那是八阿哥最喜欢的一件衣裳,每次见额娘穿,他都会眉开眼笑,抚摸着衣襟上的花枝刺绣,咿咿呀呀不停。
  鲜亮的颜色,让海兰珠看起来精神了许多,只是旧年合身的袍子,如今空落落地挂在身上,终究难掩凄凉。
  出门前,宝清为主子抹上了胭脂,儿子去世四十九天后,海兰珠头一回染了红唇。
  乍见到这样的海兰珠,哲哲心内一震,她知道侄女很努力。
  倘若皇帝没有去打仗该多好,倘若这些日子皇帝能日夜陪在她身边该多好,她希望老天给了海兰珠千疮百孔的心,能留给她健康结实的身体,只要好好活着,任何痛苦都会过去的。
  齐齐格和多尔衮早已等在宫外,在多尔衮的护送下,女眷们来到皇陵。
  大殿中,八阿哥的灵堂依旧一尘不染,庄重肃穆。只是在牌位前,多了一块小小的名牌,那是皇太极在儿子头七那天,用佩刀一笔一划刻出来,上面用汉字刻着八牛,是玉儿给孩子起的名字。
  他们焚香祭拜,齐齐格抱着福临站在一旁,看着姑姑和姐妹凄凉悲伤的背影,很是心酸。
  她偶尔会想,当初自己若不是被阿巴亥大妃选中,而是被父兄送给皇太极,又或者皇太极夺位失败,多尔衮成为了大汗,阿巴亥大妃还在世,她现在会是什么光景。
  很显然,她生不出孩子,不论是成为皇太极的女人,还是多尔衮的大妃,这都是最糟的结果,阿巴亥大妃若还活着,婆婆再如何喜欢她,也不会容忍。
  那就意味着,也会有更多的姐妹到来与她共侍一夫,这仿佛,是她们科尔沁女人的命。
  其实父兄何尝不担心她和多尔衮的子嗣,也曾要求再送女孩儿来为多尔衮生儿育女,被齐齐格骂了回去。正如玉儿曾说,她是多尔衮的妻,她有的选,可玉儿只能服从。
  “今天没有风,我们带福临去爬山吧。”海兰珠对姑姑和玉儿说,“想让福临也去看看,他哥哥曾经见过的景色。”
  “齐齐格,去把多尔衮叫。”哲哲道,“福临虽小,可我们抱着他爬山可不成,给别人我是不放心的,只有多尔衮可靠了。”
  “不用麻烦多尔衮,我自己就行。”大玉儿阻拦了,“姑姑,我力气大,我行的。”
  她走上前,从齐齐格怀里抱过孩子,齐齐格说:“那我让多尔衮在山下等着,咱们抱不动了,再把他叫上来。”
  大玉儿答应了,但她绝不会让多尔衮来抱福临,不是多尔衮没资格,是她不能害了多尔衮。若是让多尔衮来抱福临,只怕会让他胡思乱想的,她不愿害了大清的英雄。
  好在上山的路,并不难走,海兰珠带着姑姑和玉儿来到昔日皇太极带她来过的地方,皇太极当时说的话,她每一个字都记得,可如今,她与孩子阴阳两隔。
  眼前的巍巍山河,令人豁然开朗,大玉儿抱着福临,告诉他,这是皇阿玛的江山,告诉他将来要守护这片土地,这里是哥哥长眠的地方。
  “姑姑,玉儿……”海兰珠沉静地说,“我曾经的孩子,都没能活下来,最大的养到三四岁,那时候我也觉得自己活不下去,每一天都想追着孩子去,但我还是活下来了,甚至没那么难受了。而眼下,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真正地振作起来,眼下,我依然每天都在思念八阿哥。姑姑,玉儿,你们不要催我,也不要怪我,我会好起来,一定会好起来。给我些时间,好吗?”
  哲哲的心也碎了,上前抱过海兰珠,含泪道:“是姑姑对不起你,姑姑怎么还会怪你,你可以做任何想做的事,但是要答应姑姑,千万千万保重身体。”
  海兰珠伏在姑姑的肩头,看见了远山的景色,山林间忽然冒出密密麻麻的人影,像是有大部队走来。
  她冰冷的心,蓦然有了几分暖意,她仿佛在那一丛丛人影中,看见了她的希望。
  “怎么有这么多人?”边上的宫女们,也看到了远山下的动静,有胆小的问会不会是强盗山贼。
  哲哲抬手避光远眺,她一时也看不清是什么人,估算着那些人走到这里,怎么也要绕上半个时辰,就算是强盗叛军,她们现在也来得及回盛京城。
  “回去吧。”哲哲说,“还是谨慎些好。”
  齐齐格笑道:“姑姑别担心,有多尔衮在呢。”
  哲哲深深看她一眼,多尔衮是一把双刃剑,可以对外御敌,也可以将她们杀得干干净净。
  她们下山来,不了多尔衮向哲哲禀告:“刚得到飞马快报,皇上班师回朝,大军正往盛京城赶来。”
  阿黛忙道:“主子,那么方才我们看见的,就是我们八旗的将士,还有皇上?”
  多尔衮估算了方位,亦是道:“错不了,应该就是皇上一行人。”
  哲哲欣喜之余,不免又担心:“不是说五天后才能到吗,怎么这么快,难道是日夜赶路,皇上他……”
  后面的话,她不想当着多尔衮的面说,转身要让海兰珠和玉儿上马车回宫,心中忽然一亮,又问多尔衮:“你知道皇上从哪个方向回来了吗?”
  多尔衮抱拳:“知道,也已经派人去告知皇上,您与娘娘们在此祭奠八阿哥。”
  哲哲走到海兰珠身旁,牵过她的手,再回来多尔衮面前:“替我把宸妃娘娘,送去给皇上。”
  多尔衮一愣,海兰珠也愣住了,哲哲温柔地说:“去吧,你今天这样美,让皇上好好看一眼,皇上日夜赶回来,就是为了你呀。”
  海兰珠目光颤颤,看向姑姑,看向玉儿,妹妹冲她暖暖一笑:“姐姐去吧,姐姐,你还有力气骑马吗?”
  “当然有力气,我们……可是科尔沁的姑娘。”海兰珠眼中的光芒,越来越亮,转身对多尔衮说,“睿亲王,劳烦你送我去见皇上。”
  齐齐格上前来命令丈夫:“多尔衮,你要保护好姐姐,别让她摔着。”
  侍卫牵马来,多尔衮本想搀扶一把,可海兰珠踩上马镫就跃上了马背,多尔衮将马鞭递给她,自己也另上了马,向哲哲道别后,便带上侍卫扬鞭而去。
  “我们也回去吧。”哲哲安心地说,“皇上就快回宫了。”
  且说皇太极平定了土谢图汗和车臣汗的动乱,收服漠北,大捷而归,计算着今日正是八阿哥离世七七四十九天的日子,便日夜兼程,想要能赶回来祭奠儿子。
  豪格随行,敢怒不敢言,父亲都不说累,他怎么敢道辛苦。
  将要靠近盛京时,皇太极命豪格带队慢行,他则带了数千名两黄旗亲兵,改道直奔皇陵。
  但唯恐让海兰珠空等一场,所以没有派人提前告知,想着哪怕和海兰珠错过了,也要给儿子点一炷香。
  此刻,前方探路的士兵奔回来,禀告皇帝:“睿亲王带人来接驾。”
  皇太极蹙眉,多尔衮这是打的什么算盘,几时说过要他来接驾,他难道不该陪着哲哲他们在皇陵?而这个时辰,祭奠应该结束,哲哲她们应该已经回宫。
  “皇上,有人来了。”身旁的亲兵提醒皇太极,他重重叹了口气,立时端起帝王气势,等待多尔衮的出现,他不愿被年轻的弟弟,看出他满身的疲劳。
  可是从前方出现的,不是多尔衮威武的身影,一抹清亮优美的鹅黄色,坐在马上缓缓而来,看见自己后,她收紧缰绳,稳稳地从马背上下来。
  瘦弱的人,一步步走向他,皇太极沉重的心,仿佛一瞬间拥有了无穷的力量,他策马穿过挡在前方的士兵,快要走近时,猛地跳下马背。
  海兰珠站定了,含笑望着他的丈夫,微凉的春风,扬起身下裙摆,拂开鬓边散发,可吹不散她唇边的笑容。
  皇太极奔向她,海兰珠也上前走了几步,温暖踏实的胸怀瞬间将她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