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跟随曹操-第2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选=酉吕锤迷趺窗炷兀抑恢廊盒刍崦耍墒俏也恢啦懿俅笕司咛逶谀睦锇。驼庋竽4笱嘏艹鋈ィ槐涣拇蟛慷拥背闪⒐Φ纳颓鹆瞬殴帧Hネ犊克锛幔克亩浠故窃谖颐媲氨幌鞯模蛞磺ㄅ谖遥铱沙圆涣硕底抛摺K祭聪肴ィ缓迷菔倍阍诔峭獾拿芰种校×思父雒婺恐液裼只枪说氖勘虬绯砷苑颍刻旖谴蛱较ⅲ峁⒒姑惶阶牛拐趿瞬簧倭慊ㄇR彩俏迨喔龃笮』镒右黄鹂巢瘢懿蛔殴帧U庹胁恍校颐怯只涣艘徽校诔峭獬敲疟呙芰掷锇才畔录父霭瞪冢⒔羰鼐亩病
    没过几天,就见东门处孙坚的信使人来人往,像是有什么要紧的事情。我想了半天,也没想起来这时候有什么重要的军事活动啊,突然肚子饿得咕咕叫,该吃饭了。对了,是袁术可扣军粮了。这可是个好机会。
    我猜的一点没错。孙坚阳人一役获胜,名声大起,威望更著。阳人战后,有人乘机挑拨袁术,说:“孙坚倘若占据洛阳,发展势力,将难以制约。如果任其发展,岂不是除却一狼,又增一虎吗?”听了这话,袁术真的怀疑起孙坚来,不给孙坚运送军粮。
    孙坚虽然名义上是豫州刺史,不过他并没有掌管过地方,并没有稳定的后勤辎重供应,所有的粮食都靠后方的袁术输送。现在袁术掐断了粮草供应,自古军中无粮,作战大忌。本来前次失败就军心不稳,虽然勉强打了个胜仗,可是主要是孙策的功劳,孙坚的面子挂不住了。当时,孙坚驻地阳人距离袁术所居鲁阳一百多里,孙坚咬牙带领部队撑了几天,实在撑不下去了。没办法只好连夜乘马,直奔鲁阳,拜见袁术。我安排的暗哨正好在城门外看见他出城,大家一商量,就悄悄跟在他的后面,奔向联军大营。
    在袁术帐中,孙坚心情异常激动。他在地上画来画去,将地形草图画了出来,挥舞着马鞭给袁术分析形势和各方面的利害关系。并且说:“所以出身不顾,上为国家讨贼,下慰将军家门之私仇。坚与卓非有骨肉之怨也,而将军受谮润之言,还相嫌疑”(《三国志…吴书…孙破虏传》)
    历史书上说袁术心中怀愧,不能自安。不过现在袁术心说:你没有骨肉之怨,你有削耳之痛。就是我不发军粮,你也愿意与徐荣决一死战,那我何必多次一举,干那赔钱买卖呢,于是沉默不言。
    孙坚接着说:“现在大功即将告成,然而军粮却供应不上。这形势,跟吴起洒泪西河,乐毅功败垂成,完全一样!请将军明察、深思,早做决断!”
    袁术不置可否,命令孙坚暂时退下,再作商议。自己找来几个心腹谋士商议,大家都觉得不能让孙坚再立大功劳,随便打发他一点粮草就行。反正他与董军有削耳之仇,不用白不用嘛。再说了,孙坚前次大败,手下许多将领已经悄悄向袁术效忠;现在不能让孙坚继续建立起威信来。所以决定拖他一拖。
    也就在这个时候,我终于见到了半年多没见的曹操大人。
    曹操大人发矫诏以后,日日练兵不辍,瘦了许多。刚开始关东群雄会盟时,他觉到汉室复兴在即,整天笑容满面,绞尽脑汁出谋划策,可是群雄只是夜夜笙歌,屯兵虎牢关下,丝毫没有进军的意思。群雄之中只有孙坚秘密出动向梁东进发,辗转攻打洛阳。大伙正等待着他的好消息,突然传来了被徐荣打败的消息,连孙坚本人也被俘获,隐忍削耳而归。群雄哑然,有人正幸灾乐祸之际,孙坚却奋起余勇,一举击破胡轸所部。不过,说实在的,这战绩也不怎么的,以孙坚收拢后的七万人马对付仓促而来五千士兵,不胜才怪。可是自从会盟以来,联军就没传过什么胜利的消息,天下士人都在盯着呢。所以赶紧把这消息加工加工,于是天下人很快知道在盟主袁绍的正确英明的决策下,在袁术不遗余力的帮助下,在河内太守王匡、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济南相夏侯恩与曹操的参谋下,豫州刺史孙坚大破胡轸十万人马!
    消息是这样,不过实情大营里都知道。曹操大人非常郁闷,连日来时常出外打猎散心,这天正好一出门就被我们发现了。“大人!……”
    “元让,我好像听到了子烈的声音……”
    “孟德,你肯定是昨天没睡好,想多了……恩?孟德,好像有人在叫我师傅呢。”
    “元让,你看,是子烈那个小阿呆,还有李光!他们回来了!”曹操激动地冲上前两步,又矜持地停了下来,倒是夏侯敦一马当先冲了上来,跳下来冲我胸膛就是一拳,“你这小子,让我们担心死了!”
    “师傅,董卓没杀我,您倒是想要我命啊!”我大声笑着,眼里带着泪。
    “逆子,给我跪下!”
    “大人?!”我诧异的问了一声,老老实实在他马前跪了下来。
    曹操跳下马来,站在我的跟前,挥起马鞭找着我的头就抽了下来:“让你自作主张!谁同意你把我打晕的?谁同意你去行刺董卓的?行刺了你就逃吧,干嘛提我挡追兵?还做了董卓的官,谁让你替他打仗的?让你为虎作伥!让你……”一边打一边数落我,声音本来充满愤慨的,慢慢地降下来,逐渐哽咽。他突然说不下去,把马鞭丢在一旁,用尽全力抱住我,“欢迎回家,我的小阿呆……”
    (写在前面的话:历史上并没有汜水关和虎牢关之战,不过三国演义的故事流传千古,不写总有一点遗憾。所以先写了真实的梁县之战,又让华雄没参加阳人之战,现在就让我们走进小说的世界,和大家一起欣赏华雄、吕布的雄姿吧)   

第五十四章汜水关下擒华雄(上)
    再说北平太守公孙瓒,一方面担心与自己不和的刘虞会谋夺最近的手下,要知道刘虞因安抚少数民族有功而被授予太尉之职,封为襄贲侯,官职比公孙瓒高了一大截,好多人认为跟随刘虞更有出息,纷纷离开公孙瓒。不久,为了安抚汉室重臣的心,董卓又迁刘虞为大司马,公孙瓒为奋武将军,封为蓟侯。两个人因为对外族的态度不一样,一个主剿,另一个主抚。各执一词,谁都不能说服谁,矛盾也越来越深。另一方面公孙瓒又希望能参加讨董联军早日平定天下,重新获得朝廷的支持,帮助自己远征异族。思前想后耽误了许多天,这天传来了孙坚大胜胡轸的消息,公孙瓒不由得心动。安排自己的弟弟公孙越暂时替自己主持军中事务,自己统率精兵五千,前去参加讨董联军。
    这一天,公孙瓒路经德州平原县。正行之间,遥见桑树丛中,一面黄旗,数骑来迎。公孙瓒打眼望去,正是那个刘备刘玄德。公孙瓒就问道:“贤弟,你为何在此啊?”
    刘备说道:“过去的时候我几次丢官,都靠伯珪兄的周济,才让我当了平原县令。现在听说兄长的大军要路过我们这里,备特地前来恭候大驾,还请兄长跟我入城歇歇脚,喝杯薄酒。”
    公孙瓒这时看到刘备身旁有一人,身长九尺,髯长二尺;面如重枣,唇若涂脂;丹凤眼,卧蚕眉,面貌堂堂,威风凛凛。他生**和勇士交往,于是就问刘备:“这壮士甚是威武,不知是谁?”
    刘备就回答道:“这是关羽,是我的结拜兄弟。”
    公孙瓒很是惊讶,“怎么从没听你提过呢?”
    刘备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与云长自镇压黄巾时就结为兄弟,如今已有六年有余了。”
    “六年时间了,当年玄德骑不得马,如今弓马娴熟,愚兄听说你的双股剑可是打的黄巾无敌手啊!不知这位兄弟使什么兵器,任何职啊?”
    “云长使一柄青龙偃月刀,又名“冷艳锯”。刀长九尺五寸,重八十二斤,刀身上镶有蟠龙吞月的图案,因而得名。他现在为是我县马弓手。”
    公孙瓒叹息着说道:“如此可谓埋没英雄!如今董卓作乱,天下诸侯共往诛之。贤弟可弃此卑官,一同讨贼,力扶汉室,若何?”
    刘备暗想:我在这作一个小小的县令也没什么意思,不如跟着他去混上个一官半职,于是说道:“愿往。”刘备、关羽和公孙瓒喝得酩酊大醉,第二天率领自己的亲兵队“白耳兵”五十人,跟公孙瓒行往联军大营。
    且说曹操大人抱着我痛痛快快哭了一阵,这些日子的担心和焦虑都随着泪水排了出来。我也大声痛哭,终于回家了,再不用心惊胆颤、战战兢兢,再不用提心吊胆地联络士卒,我终于回家了。大人看着我,“别哭了,你终于回来了,这是多高兴的事情,以后我的俸禄又能省点了。这些天老是花钱买你的消息,现在终于安心了。对了,我已禀告我父,大开祠堂,正式收你为我义子。你比曹昂大三岁,做大哥的怎么能哭哭啼啼的,这可不是什么好榜样。”
    “是,大人。”
    “这孩子,该叫我什么了?”
    “是,义父。”
    曹操开怀大笑,领着我们进了大营,尚未梳洗就来到袁绍的中军大帐,向群雄介绍道:“此乃我子曹铄曹子烈,忠义非常。当日以身行刺董卓,掩护我和亲随出城。如果没有他,我身揣的皇帝密诏肯定被董卓搜去,到时皇帝危矣。”
    袁绍站起身来,向前迎了一步:“这不是小阿呆吗?听说你胁持董卓裸奔,大落董贼面子,干得好!现在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孟德一天念叨你好几次呢。你脸上怎么了?”
    “义父大人打的。”
    “嗯?怎么他曹家出个义士怎么这待遇?改天你干脆上我这得了,哈哈!”
    众人大笑,群雄看着我都不好意思了,我只好摸摸头,嘿嘿傻笑。“大人,义父是嫌我曾入死士营做过逆贼董卓的行军司马,恨铁不成钢,这才教育了我一下,我虽身在董营心在汉,可是……”
    “可是什么啊!在座的谁没做过董卓的官”,袁绍一口拦住我说的话,“身在董营心在汉,这话说得好!只要你心存汉室,在那都一样。让我想想,董卓都封你做行军司马了,我们得超过他,就任命你为校检校尉。让他一听见你的名号,就想起裸奔的丑事来,哈哈!”
    大家看着我的傻样子,又联想到作为堂堂相国的董卓被这样一个傻小子给挟持得裸奔,忍不住暴笑。于是都举起酒杯,共同庆祝我顺利归来。近来联军中也没什么要紧的事情,好不容易遇到这样开心的机会,大家觥筹交错,喝个痛快。
    这时候,斥候来报董卓任命华雄为骁骑校尉,赐宝刀铁铠,拨马步军两万,同李肃、赵岑星夜赶赴汜水关。群雄听到这消息,议论纷纷。正在这时,孙坚冲了进来,一进大帐,他就把头盔摘了下来,原来被人嘲笑的招风耳已经不见了,光秃秃的脑袋上左右各剩两个耳洞。他快步走上前来,一把抓住我,对袁绍说道:“盟主,你要替我作主,杀了这小贼!”
    袁绍吃了一惊,“文台,这是何意?”
    “当日徐荣老贼要杀我,就是这小贼,假惺惺劝徐荣放我归来,以振军威。徐荣于是削了我双耳,将我逐回军中。要没有他,我起码耳朵能保住!”
    “可那样你也没命了,他是你的救命恩人。”袁绍**顶了一句,心说:我这里刚刚说他是刺董的义士,你那里就唱反调,我这盟主还当不当啊。再说了,如今我和袁术正明里暗里争夺家主之位,你不但不帮我,反而将南阳献于袁术南阳,不但帮助袁术稳稳当当地占据了荆州最靠北的南阳郡,而且几乎将身后整个荆州都划入势力范围。而汝南就在旁边,恰恰又是我袁氏一族的乡里所在,你这是什么意思?!这样看来我不帮阿呆我帮谁?削得好,要是把你鼻子也削了才好!
    孙坚被袁绍的话一下子顶住了,这样说还真说不过他。孙坚狠狠地盯着我,突然看到我身上系的宝刀,于是又说道:“盟主,好吧,看在大家面子上我不杀他,可是他在董营为官却是真的,要狠狠打他一百大杖!”
    “你也做过董卓的官,我也做过董卓的官,大家都做过!按你的话,都打大杖,不用打仗了?!”袁绍怒声说道,“再说了,孟德已经惩罚他了,你看他头上的鞭印,这就够了!”
    “哼,别的不说,他得把我的古锭刀还我。”
    “救命之恩,一把刀算什么?就送给他吧。”袁绍慢悠悠地说道。
    孙坚气急,重重哼了一声,转身一摔帐门,大踏步离去。
    袁绍面色一冷,“诸位,不用理这个南蛮子,咱们商量一下,如何对付华雄。”   

第五十五章汜水关下擒华雄(中)
    却说那华雄,三国演义形容他身长九尺,虎体狼腰,豹头猿臂,总之没个人样。由于是关西人,算是董卓的心腹,自来到汜水关以后,整日修建工事,又派人从徐荣手中要来孙坚的头巾,派人天天来关东联军这辱骂。最可气的是找了一个全军最猥亵的老卒,将那头巾做了裹裆布,每日里在身上写上孙坚两字,在营前跳起自创的草裙舞,恶心至极。孙坚自从袁绍大帐回来,面沉入水,大家都不敢问他发生了什么事。现在看到这恶心的一景,怒气攻心,狂喷一口鲜血,昏倒在地。众人连忙请医问药,另在营外高挂免战牌。
    济北相、破虏将军鲍信,忠心国事,暗恨群雄只顾自己利益,不与曹操商议,偷偷派自己的弟弟裨将军鲍忠,率领马步军三千,径抄小路,直到汜水关下搦战。那鲍忠使一柄九凤镏金镋,英勇非常。镋是长重器械。形似叉而重大,中有利刃枪尖,称为“正锋”,侧分出两股,弯曲向上成月牙形。下接镋柄,柄长七尺左右。这九凤镏金镋据说是鲍忠看见农人用木叉扬场时,灵机一动想出来的,不过我总觉得这种奇门利器不是正道,如果平常的长枪、大刀使的好才算本事。当然也不一定,那样使得顺手就用那样吧。
    华雄在关上看到有人来应战,长笑一声,引铁骑一百、步卒三千,冲下关来,大喝一声:“大汉骁骑校尉华雄在此,贼将通名!”
    鲍忠大喊一声:“大汉裨将军鲍忠在此,贼将速速投降!”
    两个人都是武将,也不多言,直接拍马上前,就在关前打了起来。那华雄自持力大,招招以硬碰硬,鲍忠也不甘示弱,两个人来来回回大战三十回合,不分胜负。那华雄用的正是我行刺董卓后被没收的那把宝刀,蒲元在上面用了不少的心思,刀中灌了许多铅球,每次向下砍时,铅球下沉,刀势来得更快更猛。而鲍忠用的九凤镏金镋只是济北的一名寻常铁匠打造的,来来回回挡了这么多下,镋身都有些开裂了。正在这时,华雄抬刀杀来,鲍忠举金镋抵挡,谁知正砍在这裂缝之上,将金镋斩断,一刀将鲍忠劈死。鲍忠所部胆战心惊,瑟瑟发抖,被华雄手下一举击破,生擒极多。华雄遣人赍鲍忠首级来相府报捷,卓加雄为都督。
    却说汜水关前讨董联军中孙坚昏迷、鲍忠战死,伤感不已,士气低迷。统军将领星夜遣人报知袁绍。绍大惊曰:“不想鲍忠竟败于华雄之手!”立即擂鼓聚将,会聚众诸侯商议。众人都到,只有公孙瓚后至,请入帐列坐。袁绍作为盟主,当先开口说道:“前日鲍将军之弟英勇非常,不料杀身丧命,折了许多军士,挫动锐气,为之奈何?”诸侯都不愿意消耗增加的实力,全都低着头不说话,场面一下子冷了下来。
    袁绍举目遍视,见曹操背后立着四人,除曹铄容貌寻常、个头一般外(曹铄严重抗议,我才二十多岁呢,怎能比都在壮年的他们呢?),另外三人皆虎背熊腰,一看就是能战的壮士。有一个面目狰狞,正是被皇甫崇誉为“古之恶来”的典韦,另外两位也是在洛阳曾经见过的夏侯敦、夏侯渊。袁绍刚想询问曹操意见,不过转头自己一想,曹操倡议,义子曹铄又胁持过董卓,如果再让他麾下立下战功,我这四世三公的盟主的面子该往哪搁?于是继续观察群雄,发现公孙瓒身后站着两个人,一个双耳齐肩、双臂过膝活像长臂猿、大猩猩;另一个身长九尺,髯长二尺,一双丹凤眼微微闭合,一看就知道是一员沙场猛将。
    袁绍于是就问道:“公孙太守背后何人?”
    公孙瓚就招呼那个“长臂猿”出来,指着他说道:“这是我过去的师弟,一起跟随卢植学习过,平原令刘备是也。”
    曹操大人吃了一惊:“莫非是为前途驱逐兄弟的刘备?”
    公孙瓚也非常惊讶,还有这事?刘备怎么从来都不说呢?不过两人毕竟是师兄弟,外人面前还要维护刘备的面子,于是不好意思的说道:“那都是过去的事情了,那时候我这师弟还不怎么成熟。”即令刘备刘玄德拜见帐中群雄。听到义父这样说他,连身后那个关羽也羞红了脸低下头去,那刘备却果然好生了得,面不改色气不喘,冲群雄一一致意。
    公孙瓚将刘备的功劳和出身细说一遍。说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