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跟随曹操-第2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兵们跟打了鸡血一样,挥舞着兵刃,瞪着血红的眼珠子,冲着曹军将士就杀了过来。陈式还派出亲兵,一边杀一边喊着:“老子就是杀了你们爹娘的人,就是睡了你们妻女的人,你们能把老子怎么样啊?哈哈哈哈”
    张颌手下的将士其实大多不是本地人,在当地并没有亲属,但是当兵的都是兄弟,听这陈式手下这一通乱喊,顿时义愤填膺,挥舞着兵刃就与蜀军战到了一起。不知是谁大声喊道:“不留俘虏”这喊声随即响彻整个战场,弄得张颌想要辟谣也没有机会。
    曹休皱了皱眉头,这个领军的陈式倒是还有几分本事,真是可惜了。曹休大声下令:“骑兵屯,进攻”
    一百名骑兵到了现在,竟然还有满编的一百人精良的铠甲、阿拉伯骏马和长期的训练让骑兵们的战斗力和防御力都高的惊人,何况这次派出的就是玄武卫的作战部队,更是精锐中的精锐,尤其是陈式手下的那群杂鱼能够伤害得了的?
    一百名骑兵组成一个十行十列的骑兵突击阵型,最前方的三十名骑兵是弩骑兵,负责为部队射杀拦路者,扫清冲锋障碍;其次是三十名重甲骑兵,负责冲锋陷阵,撞击敌军;再其次是三十名游骑兵,负责在失去马速的情况下清场,为后续部队加速提供方便;最后是十名重甲骑兵,他们将在曹休的率领下斩杀面前所有敌人,取得大胜
    在这近乎万人的战场之上,一百人并不是引人注意的数字,尤其是张颌正以五千士兵围攻陈式手下,陈式正在中军上蹿下跳,忙个不停。没有人注意曹军的骑兵,骑兵们正好选择了一个空荡的地方,进行战前加速。随着速度越来越快,骑兵的撞击力也越来越强。
    冲锋在最前方的曹军弩骑兵,举起了事先上好弦的曹军骑兵连弩,这种骑兵弩可以连发五箭,虽然射程较近,力度稍逊于曹军神臂弩,但是借着马力,这些弩箭的杀伤力也不可小视。
    仅仅三十名弩骑兵,就在陈式的防守阵势上撕开了一个足以冲锋的口子,为随后赶上的重甲骑兵创造了条件。三十名重甲骑兵,听起来数目很少,但是当他们落下面甲、挺起长枪、成功加速后,你就像是被重型坦克迎面撞击一样,根本就不能够阻挡他们前进的脚步。
    陈式手下也是有死士的,足有百余人举着长枪侥幸躲过了弩骑兵的攻击,冲着曹军重甲骑兵冲了过来。但是他们并没有布好阵势,单凭个人的武力,根本不可能挡住曹军骑兵的集群冲锋。长枪一柄柄在板甲上折断,人体一次次被那高大的战马撞飞,可是仍然没有阻挡住曹军突击的脚步,曹军骑兵离着陈式的距离那是越来越近。
    陈式也非常有自知之明,真要是让曹军重甲骑兵冲过来,那自己这个二流武将就是个扑街的命他挥舞着马鞭,用马鞭打,用脚踹,赶着自己周围的士兵上前阻挡。现在这个时候能守在陈式周围的,都是他的心腹,都是被陈式用钱喂饱了的死士。
    士兵们沿途杀了不杀百姓,觉得自己有死无生,也就不再这么抗拒死亡。反正早晚都是死,那么还躲什么躲啊,还不如在人生的最后一刻与传闻中曹军最精锐的战力黑衣卫一赌生死呢
    士兵们挥舞着手中的兵器,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全部举起来往曹军骑兵身上乱捅。不知有多少人被曹军砍杀,又不知有多少人被曹军战马撞飞。他们的兵器奈何不了曹军的重甲骑兵,却将曹军战马的马速降低下来。失去了马速,重甲骑兵虽然防护力较强,但是却有着转动不便的弱点,陈式手下又都是冲着战马防护薄弱处下手,好几名曹军重甲骑兵都因为战马受伤而跌下马来,愣是被陈式所部给活生生踩死
    这个时候,三十名游骑兵冲了上来,他们虽然没有重甲骑兵那强大的防御能力,但是他们却比重甲骑兵们要灵活得多。在他们的配合下,曹军先前冲上来的重甲骑兵们又焕发了战斗力,愣是再次冲出来一片小小的空挡。
    利用这个空挡,曹休带领最后的十名重甲骑兵开始加速,然后径直地撞向了陈式方向。陈式的亲兵纷纷被撞飞,就连陈式也被曹休刺中一枪,血流不止(曹军武器上皆有血槽,一旦被刺中,伤处很难止血)。
    到了这个时候,陈式也害怕了,丢下了武器,捂着伤口就想往外跑。可是曹休既然已经冲到了这里,又岂会给陈式以机会,连忙催马上前,一枪刺中陈式后心,将他挑到了半空之中
    陈式狂喷一口鲜血,就此身亡。曹休厉声喊道:“陈式已死,降者不杀”
    这个时候,蜀军看着身处最安全核心的主将都被人家曹军大将给一枪刺杀,全部丧失了抵抗的勇气,纷纷弃械投降。汉昌决战,曹军大胜   

第八卷第四十三章 诸葛亮的决断
    第八卷第四十三章诸葛亮的决断
    汉昌大战,曹军大胜,陈式被曹休所杀,其部溃败,被张颌率军全歼。战后曹军收敛汉昌守军尸体并为司马懿缝合尸首,单独埋葬。后司马家族派人来此祭奠,他们并不知道这时玄武卫故意造成的结果,还以为是司马懿运气不济,没有坚持到张颌援兵的到来。所以司马懿之死并没有得到司马家族长老们的重视,后来在司马懿之后,司马家又陆续派出多名青年才俊参军,大多得不到提拔,顶多熬到退役就灰溜溜地离开军队。
    再到后来司马一族再也没有力量反对政府的决策,他们被迫以平价出售大量田地,将卖地换来的钱财投入到商业当中,竟然获得了比土地兼并还要多的钱财,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果然如此。司马家最后得到了复兴,但是那个时候他们的势力已经大幅下落,在大汉帝国,以他们为代表的那些曾经的豪族已经不再是军政议事会的潜在威胁了。
    再说卓膺带着五百士卒率先逃亡,离开了战场。但是卓膺并没有立即返回蜀地,他深知这临阵脱逃可是死罪,所以卓膺带着五百士卒在山间埋伏起来,偃旗息鼓潜伏待机,一直等到黄权率领亲兵闯进了他的埋伏圈。
    这个时候,卓膺率领士卒暴起发难,将黄权所部全歼,并将所俘虏的所有士卒予以坑杀。黄权乞求留下小命,却被卓膺断然拒绝。卓膺将他亲自斩杀,并就地掩埋尸体。当所有事情处理完毕、卓膺想要率军离开时,骇然发现张翼已经带着部队冲到了附近。
    还没等卓膺下令进攻,张翼就跳下战马,一个人走到了卓膺部队之前,大声说道:“某乃张翼,还请卓膺将军阵前一叙。”
    卓膺很是郁闷,他能够猜到张翼的目的,就是来和他统一口径,将战败的责任推到黄权身上。要是早知道如此,自己肯定不会就这么斩杀黄权,多少也要跟这张翼讨些好处。现在倒好,自己倒落下个擅杀上司的把柄,以后说不定会被张翼要挟。
    张翼很清楚卓膺的想法,但是他并没有丝毫要挟卓膺的意思,现在最关键的就是把战败的罪名给落实在黄权的身上,在这点上他与卓膺有着共同利益。
    看着卓膺孤身一人大步走来,张翼拜倒在地,对他说道:“卓将军,我代表汉昌城下的数千冤魂对你表示感谢。当日大战,如果不是这黄权率先抛下队伍,先行逃命,中军也不可能就此溃散,导致左右两翼陷入恐慌,最终崩溃。我虽然竭力收拢士卒,不过败局已定,只收拢了这几百人马而已。现在你斩杀了此战我军失利的罪魁祸首,我谨代表汉昌城下我军英魂向你表示感激。”
    卓膺一听了然,现在正是投桃报李的时候,他对张翼说道:“张将军言重了,如果当日不是你力挽狂澜,率领部队拼死突围,我也不能够幸免。现在我卓膺听从您的命令潜行于此,恰巧擒杀这贪生怕死的黄权。还是您足智多谋啊,要是当日您是咱大军统帅,那张颌肯定不能击溃咱们全军。”
    两个人相视大笑,又一起哀悼了战死的陈式,然后完善好此战的各种细节,将所有的屎盆子都扣在了黄权头上,这才放下心来。两个人写好告急文书,派遣使者火速送往成都,然后率领残部依托山区地形,继续赖在巴西。
    张颌多次清剿,然而巴西郡这么多大山,张翼、卓膺打不了就跑,打得了也跑,愣是不和张颌的主力部队接触。张颌也没有办法,只好在当地建立营盘,卡住张翼、卓膺两人出山的途径。
    诸葛亮得到战报,大惊失色,连忙招来法正商议。前几天他们还为了黄权献上杜蒦的首级而高兴,现在却得到了黄权叛逃被杀的消息,不由得很是错愕。诸葛亮、法正两个人都对黄权的临阵脱逃表示极大的愤慨,按照《蜀科》,将黄权亲眷下狱,日后加以严惩。同时通令嘉奖张翼、卓膺等人,并追授陈式为忠烈将军。
    紧接着,法正又对诸葛亮进言道:“主公,据可靠消息,北方大旱,部分蛮族东进、南下,洗劫了曹军所占据的平原地区。曹铄已经责令张飞、高顺、魏延等人对草原蛮族发动新一轮打击,并征召马超所部参战。此时汉中只剩下夏侯渊、张颌等人,虽然他们在汉昌取得了对我军的胜利,但是他们两人的才能有限,我军应该继续进攻,趁机夺取汉中,以祭奠我军汉昌战死英灵”
    诸葛亮皱了皱眉头,“孝直,据张翼、卓膺汇报,他们两军只剩下不到一千残兵,损失甚大。如果再要攻击汉中,必须动用我军主力部队。可是咱们刚刚平定益州,如果现在就出川作战,是不是有些个仓促啊?”
    法正连连摇头,对诸葛亮说道:“主公,现在征讨汉中,正是时候。上,可以讨伐曹操、曹铄这两大国贼,赢得汉室的扶持,现在大汉宗室在这蜀地还是挺有号召力的,有他们力挺,咱们才能够坐得更加安稳。中,可以蚕食雍、凉两州,拓展咱们的势力范围,曹军对于敢于进犯的草原部族,一味的打压征伐,从来不施展怀柔政策,他们都忘记了当年我大汉昭君出塞,不费一箭一矢,就平定了边患。咱们可以与这些草原部族结盟,相约为兄弟,共同对抗曹铄。在他们的辅佐下,主公一定可以拿下雍凉二州,征集到强大的骑兵部队。”
    诸葛亮连连点头,“孝直说得甚是,咱们大汉既要有弓马刀骑等武策,也要有和亲等文策,这样才能够平定边患,将这些草原部族彻底同化,弘扬我大汉文化。单靠征伐之策,势不能长久。孝直,你已经说了征讨汉中的两大意义,还有第…吗?”
    法正点了点头,“主公,咱们刚刚拿下益州不久,还没来得及消化各地郡兵,如果放任自流,未来定是我军大患。不如趁着攻击汉中这一借口,征调各部郡兵前往前线,主公可以布置多条计策,将这些郡兵的指挥权掌握在手中。而且还可以以打代练,提高我蜀军的战斗力。更重要的是,咱们新进拿下益州,根基不稳,进攻汉中可以以攻代守,将战争维持在外线”
    诸葛亮大喜,连连称善,于是命令征召各地郡兵,得大军三万。在征讨刘璋的过程中,诸葛亮还募兵四万余人,这样一来,成都足有大军七万。诸葛亮所募之兵都经过黄忠、孟达等人的严格训练,战斗力颇强,他以这四万兵丁压制新征召的三万大军,将他们打乱编制,重新任命各部曲军官。在诸葛亮的大军压制下,凭借入蜀以来取得的较高威信,诸葛亮成功地收服了这三万大军。
    诸葛亮下令由蒋琬坐镇成都,辅佐自己的儿子诸葛瞻处理政事,自己则率领这三万大军准备进攻。名义上是让蒋琬辅佐诸葛瞻,其实现在的诸葛瞻刚满一岁,哪懂得什么军机大事,这也代表着蒋琬的忠诚度已经得到了诸葛亮的高度认可,暂时掌控了成都的军政大权。
    这诸葛瞻乃是诸葛亮与黄月英所生的第一个孩子,自诸葛亮纳吴苋为妾后,黄月英感到莫大危机,时常将诸葛亮从繁重的文案前拖开,共同探讨生子良方,终于取得正果。
    当然,这也导致了诸葛亮多次不满,腰膝酸软的他很是责怪了黄月英数次,责备她耽误了自己批阅公文、检查账目。
    黄月英也是个聪明的女子,她想到了前不久杨颙的劝诫,就对诸葛亮劝道:“国家有一定的制度,官员职权分明,不允许上下侵犯。我给夫君举个例子,以家庭为例:过去咱们在襄阳耕读时,夫君招来奴仆耕田,命令婢女烧火做饭,卖来公鸡早上打鸣,又牵来黄犬防备盗贼。让人去集市买来黄牛去耕地,买来骏马来拉车拜访名贤。这样一来,咱们的财产都没有浪费,所追求的也都能得到满足。可以从从容容,高坐在大堂之上,吟诗读书,不亦乐乎。
    可是那天夫君酒醉后立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决心自己完成所有的工作。还不到十天,就累得不成样子,身体差点给累垮了,书也没看见去多少,本来想要拜访的名士也都没有时间去拜访,结果一件事情也没有做成。并不是夫君没有能力,不如那些个奴婢们聪明,而是因为您不了解这分工的意义。
    所以古人说过:‘坐在那里探讨国家大事的,被称为三公;站起来执行三公决策的人,被称为士大夫。’邴吉不过问街上死人,却忧虑牛儿发喘(见注释),陈平不知道全国粮食出入的数目和价格,却说:‘自有负责人。’就是因为他们都深刻地了解分工的精义,才能够辅佐君王创立下不朽伟业。
    如今,夫君负责整个益州的军政大事,却还像过去那样亲自核算校对文书账目,整天汗流浃背,忙得连你我夫妻敦伦的时间都没有,岂不是过度辛苦?而且夫君您现在膝下无子,百官都没有日后的依仗,这生孩子的事情应该比这些繁琐的事情要更重要吧?”
    诸葛亮被黄月英成功说服,以后就将这些琐事交给了专业人员,自己也有些空闲,多陪陪黄月英,最后终于有了孩子,起名叫做诸葛瞻。在蒋琬等老臣子看来,这就是以后的少主,大家纷纷上表称贺。
    (注:邴吉是西汉廷尉监,在昭帝时曾任大将军长史,宣帝地位后升为丞相。他有一次外出,正好在街上遇到了百姓群殴,死伤甚多,但是邴吉却不管不问,他的行政秘书(那时候叫掾史)特别觉得奇怪,却不敢发问。后来邴吉继续前行,看见一个人在追赶一头牛,那头牛气喘吁吁,邴吉这次却停住了车马,让随员骑马过去问那人:“你追牛走了几里了?”秘书更觉得邴吉好像有些本末倒置,居然不问百姓斗殴的事情,却问这追牛的小事,很不恰当,就讥讽进谏。
    邴吉对他说道:“老百姓争斗,互相砍伤,那是长安令、京兆尹职责中应当禁止、防备和追捕的事情。我作为丞相,只要对他们年终奏请皇帝及时赏罚就可以了,不必亲自过问这些打架斗殴的小事。而现在正当是春天,还不应当很热。如果那牛每走多远就因为暑热喘息,这意味着气候不合节令,如果不引起重视,万一因为气候问题而导致全国百姓受到伤害,那可就麻烦了,需要及时防治,所以我才问牛不问人。”
    他的这番话后来流传开来,大家都心悦臣服,觉得这才是丞相应该做的事。)
    诸葛亮这次出征,仍以法正为军师将军,以傅彤为先锋官、以程畿为辎重官,带领三万大军星夜赶往汉昌。很快,他们就来到了巴西一带,与张翼、卓膺的残部在宕渠顺利会师。
    诸葛亮对他们大加封赏,表彰他们临危不惧、奋力突围的壮举,并在巴西设立陈式的衣冠冢,为其招魂。广大士兵纷纷受到鼓舞,决心与曹军决一死战,于是诸葛亮派人向曹军送去挑战书,邀请他们到这宕渠进行决战。
    诸葛亮有三万大军,可是张颌这边也不是软柿子,在这段时间里,张颌一方面组织灾民展开生产自救,不要全部依靠南郑的救济;一方面招收青壮百姓进入新兵营训练,还从南郑调来五千兵丁,使得汉昌这边的曹军达到了万人规模。
    张颌又在临近汉昌的山谷口设立关隘,多多储备箭矢、滚石,并从后方紧急送来大黄弩、投石机等重型器械,一时间,关隘固若金汤。有这样的地势做依托,张颌才不会傻乎乎去平原与诸葛亮的大军对抗呢,他还派人做了一个木盒,派遣快马献于诸葛亮。
    两日后,诸葛亮统帅全军,向张颌所部发起进攻   

第八卷第四十四章 张颌斗诸葛(上)
    第八卷第四十四章张颌斗诸葛(上)
    话说张颌据守关隘,等待着诸葛亮的大军进攻,可是诸葛亮也不会傻乎乎去碰钉子,而是继续留在宕渠收拢民心,招募流民,摆明是要蚕食这片地方。
    张颌嘿嘿一笑,想起了曹休回邺城前留下的建议,于是去青楼ji院找来不少ji女穿戴衣物,放于木盒之中,然后从老兵油子里找了个绰号“滚刀肉”的痞子充当使者,带着木盒前往诸葛亮帐中。
    诸葛亮对于张颌的使者倒是非常重视,特意升起大帐,校点众将,让那使者看到蜀军军容之盛。不过这使者就是个混不吝,根本就不在乎,昂首挺胸来到了大帐之中,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