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跟随曹操-第3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锦衣卫士一起出手,很快就将那几个士兵都擒住了。分开审查,不久就得到了结果。原来牛辅营中有士兵半夜背叛出逃,造成内乱,酒后的牛辅还以为整营皆叛,于是带着金银珠宝,独与亲信胡赤儿等五六人出逃。胡赤儿等人背着重重的包袱起了贼心,半夜里商量好谋财害命,于途中将牛辅斩首意图送往长安。不过他们居然走错了方向,在这山林中已经来回跋涉了好几天。今天他们突然看见远方过来一只马队,就想躲在草丛里伺机抢马。可是胡赤儿万万没有想到,他居然被我射偏的一箭给钉死了!
    李枫叹息一声,牛辅是他在西凉军中为数不多的朋友之一,两人十分谈得来,可是没想到居然尸首异处,实在是令人可惜。我将牛辅腰里缠的那个布兜解开,里面果然就是牛辅的首级,胡赤儿用石灰腌制过至今未坏,仍然栩栩如生。两眼怒睁,似乎仍在惊讶中。李枫在一棵大树下用手刨了个坑,将头埋葬。自己也被勾起了伤心往事,自己一人在树下待了许久许久。蔡邕也不知领悟到什么,取下自己的焦尾琴,端坐在那。双手在琴弦上轻轻浮动,什么声音也没有发出,可是看着看着,心中却有一首无名的乐曲在响动。
    我见状下令全队就地休息,自己取下酒囊,凑了过去。赵雨也取过干粮,点起篝火,烤上了两只肥野兔。一会我喝得高了,剽窃便自然而然成了习惯。这次,李白老大,对不住了。拔刀起舞,边舞边唱:“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蔡伯喈、李原良: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霸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删改版的《将进酒》一出,就见蔡邕眼都直了,止不住的兴奋,是不是刺激太大了。这老家伙突然一跃而起,跑向马车,边跑边喊:“我的纸笔呢,我的纸笔呢?”动作敏捷至极,根本不像一个老头子。李枫也诧异地看着我,把我看得都不好意思地摸鼻子了。
    就在曹铄一伙匆忙赶路的时候,不时有一队野狗趴在草丛里盯着队伍,两眼泛着绿光。这些吃人的野狗,已经充满了野性,要不是曹铄人多,真有可能半夜前来袭击。连曹铄这个武装到牙齿的小队行进都这么困难,更不用说普通的商旅了,城镇之间就像一个个小小的独立王国,消息开始闭塞起来。直到我们出了潼关,董卓被杀的消息也没有传过来。   

第二章袁绍的野望(上)
    就在我们匆匆赶路的时候,当时势大的袁绍准备抛弃献帝,另立新君,以便于驾驭。当然表面上他是不会这么说的,当时他公开的原因是献帝被董卓控制,相隔关塞,不知是否还存活,为了延续汉室江山,所以另立新帝。现在关中与关东隔绝,根本没有消息传出,因此这个理由也勉强说得过去。袁绍选中了当时势力软弱的汉宗室、时任幽州牧的刘虞。刘虞是一个出色的内政高手,“治正推平,高尚纯朴,境内无盗贼,灾害不生”,可以说是当时威望最高的宗室近亲。不过作为皇帝的人选他并不合格,因为刘虞一贯怀柔,太过于优柔寡断。这样一个决定也让袁绍受到了诸多质疑,大家都觉得群雄会盟讨伐董卓,就是因为他擅自废立皇帝,现在如果再改立一个皇帝,又和董卓有什么区别呢?
    袁绍本以为自己的小兄弟曹操会支持他,可是义父却拒绝参与这件事情。袁绍不知从哪里得到一个玉印,自以为能打动义父,有一天宴请宾客,他在座位中将那玉印举向义父手肘方向,暗示已经准备一切,可以立刘虞为帝。但是义父并没有什么别的反应,只是大笑而已。(当时义父势弱,我猜也不敢有别的反应)
    袁绍不但搞不定曹操,连自己的兄弟袁术也搞不定。当时势力最大的袁家也因此分裂成两派,袁绍、袁术哥俩势如水火。袁绍是长子,但却是庶出,小老婆生的;袁术则是嫡出,哥俩都有看不起对方的理由,也都想登上家主的位置。唯一能调和他们的袁遗等人已经全部被董卓杀害了。现在剩下的袁氏族人只剩下选择站队的权力了,是袁绍还是袁术,这并不重要,关键的是曾经显赫一时的袁氏已经彻底分裂为两部分,一部随同袁绍征战,而另一部则开始迁往寿春。作为一个总的家族,他们有四世三公的荣耀,天下敬仰;可是分为两大家族后,他们的力量大减。
    袁术看到汉室衰败,偷偷有了自立之心,过去读书的时候夫子老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他所期望的只不过是个侯爵或者是个比仪三公的大官而已;现在他要成为皇帝。不过这是他心头的秘密,拿不到台面上;表面上他只是借口维护忠义,反对袁绍另立刘虞为帝。
    袁绍并不了解自己的弟弟,他也不屑了解这个打牌上瘾的“路中恶鬼”。他觉得册立新帝有利于加强袁氏一族的影响力,觉得自己仍然有把握说服袁术,就在一块锦帛上写信给他,信中说:“先前我与韩文节(韩馥)共谋长久之计,要使海内见中兴之主。如今虽然长安城里名义上还有幼君,不过董卓留宿宫廷,他所立的天子不一定是汉家血脉。现在长安那里公卿以下的官吏都媚事董卓,咱们关东群雄如何信得过他!当前只要我们派兵驻守关津要塞,让董卓的部队失去关东的供奉,就靠关中那个穷地方,他们一定会逐渐衰竭而亡。如今咱们东立圣君,太平之日指日可待,难道还有什么疑问!况且我袁氏家室遭到屠戮,决不能再北面事之了。”写完以后,自己读了一遍,感觉声情并茂,相当不错。于是招来信使,快马送给袁术。
    袁术正好如厕,懒洋洋地看了看,顺手就用了,然后扔进了茅厕。袁绍等了几天,一直等不到回音,于是决定不顾袁术的反对,以关东诸将的名义,派遣原乐浪太守张岐拜见刘虞,呈上众议,恳请刘虞登基为帝。
    刘虞本来还笑嘻嘻地接待张岐,听了他的来意后顿时大怒,叱责张岐道:“现今天下大乱,天子失去政权,屈居于董卓淫威之下。我受先帝重恩,但是却未能清雪国耻,只能暂时替天子镇守一方。各位据有州郡,都是地方上的实力派,本应一起合力,尽心为报王室,现在却反而在造反谋反,是互取耻辱呀!”便坚辞不受。
    韩馥等人并不死心,又想请刘虞领尚书事,虽然不当天子,可是可以重建朝廷。但是刘虞仍然拒绝了,为了防止群雄再次劝说,更是斩杀了使者,表明自己的态度。袁绍等人见状,只好罢手,另立皇帝一事不了了之。
    此时,作为后勤总司令的韩馥唯恐袁绍坐大,故意减少对群雄的军需供应,企图饿散、饿垮袁绍的军队。而这时的袁绍野心已起,并不满足于一个渤海小郡,对被称为天下之重资的冀州垂涎已久。早在联兵讨董时,袁绍就曾经问过义父曹操:“大事如果不顺,什么地方可以据守呢?”曹操反问:“那足下的意思究竟是怎样呢?”袁绍答道:“我首先向南据守黄河,建立防线,向北守好燕、代两郡,兼有乌丸、鲜卑之众,然后南向争夺天下,这样也许可以成功吧!”袁绍所谓南据黄河,北守燕、代,其中间广大地区正是物产丰富、人口众多的冀州。
    不过,当时袁绍并不景气,袁术作为嫡子,在袁氏一族中的地位要高于袁绍,好多人都争先投靠于他,而加入袁绍阵营的却很少。当门客逢纪建议他攻取冀州时,袁绍非常踌躇,拿不定主意。袁绍对逢纪说:“冀州兵强,而我军饥乏,如果一时攻打不下来,我恐怕连立足的地方都没有了。”逢纪也感到自己冒昧了,可是头一次献计不想给袁绍留下个坏印象,来回踱了几步,突然心生一计,对袁绍说道:“韩馥是一个庸才,我们可以暗中与辽东属国长史公孙瓒相约,让他南袭冀州。待他大兵一动,韩馥必然惊慌失措,我们再趁机派遣能言善辩的人去和他说明利害关系,不怕他不让出冀州来。”
    袁绍很看重逢纪,果然照他的意思写一封信送给公孙瓒。而公孙瓒会听从袁绍的安排吗?   

第三章袁绍的野望(下)
    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公孙瓒发兵,南袭冀州。韩馥军根本就没上过什么战场,只是参加过几场剿灭黄巾的小战斗,小打小闹还凑合,一遇上跟塞外胡族磨练出来的公孙铁骑就草鸡了,上来一战就败给了公孙军,韩馥全军上下顿时慌了手脚。
    此时袁绍的说客高干、荀谌不失时机地到了邺城。这两个说客都是袁绍精心挑选的,高干是袁绍外甥,荀谌与韩馥的关系不错。他们对韩馥说:“公孙瓒乘胜南下,诸郡望风而降;袁车骑也领兵到了延津,他的意图难以预料,我们私下都很为将军担忧。”
    韩馥一听,不禁倒抽了一口冷气,急切地问:“既然如此,那怎么办呢?”
    荀谌也不正面回答,而是反问道:“依将军估计,在对人宽厚仁爱方面,您比袁绍怎样?”
    韩馥说:“我不如。”
    “在临危决策,智勇过人方面,您比袁绍怎么样?”
    韩馥又说:“我不如。”
    “那么,在累世广施恩德,使天下人家得到好处方面,您比袁绍又当如何呢?”
    韩馥摇摇头:“还是不如。”
    连提了几个问题后,荀谌这才说:“公孙瓒率领燕、代精锐之众,兵锋不可抵挡;袁绍是一时的英杰,哪能久居将军之下。冀州是国家赖以生存的重地。如果袁绍、公孙瓒合力,与将军交兵城下,将军危亡即在旋踵之间。袁绍是将军的旧交,而且结为同盟,如今为将军着想,不如把冀州让给袁绍。袁绍得到冀州以后,公孙瓒也就不能和他抗争,那时,他一定会深深感激将军。冀州交给亲密的朋友,将军不但能获得让贤的美名,而且您还会比泰山更加安稳,希望将军不必有什么顾虑!”
    韩馥这个人,生性怯懦、缺少主见,听荀谌这么一说,居然也就同意了。高干也没有闲着,他在邺城四处拜访实力派,代表袁绍许下许多承诺,升官发财的好话说了一遍又一遍。只要是邺城的文武掌权人物,全都拜访了好几遍,袁绍军中所有的财物都被他大方的送了出去,终于笼络到一大批人,这些人反过来极力劝说韩馥,不但坚定了他投靠袁绍的决心,还给了韩馥巨大的压力。
    与此相反,韩馥的许多亲信部下都忧虑重重,长史耿武、别驾闵纯、治中李历就偷偷劝谏说:“冀州虽然偏僻,但甲士数以万计,粮食足以维持十年,而袁绍则是孤客穷军,仰我鼻息,就如同婴儿在我手上一般,一旦断了奶,立刻就会饿死,为什么我们竟要把冀州让给他?”
    韩馥无奈地说:“我是袁氏的故吏,才能也不如本初,量德让贤,这是古人所推崇的,你们为何还要一味加以责备呢!”
    驻屯在河阳的都督从事赵浮、程涣听到消息,急急自孟津驰兵东下,随行军船足有数百艘,水军万余人,请求出兵抗拒袁绍,韩馥不同意。最后,韩馥压制住反对意见,搬出了官署,又派自己的儿子把冀州牧的印绶送交袁绍。
    袁绍代领冀州牧,自称承制,送给韩馥一个奋威将军的空头衔,虽然十分尊崇,可是既无将佐,也无兵众。把韩馥手下的实力派授官的授官,送钱的送钱,很短时间内,就把邺城真正掌握到自己的手中,终于送了口气。这下就把韩馥不当回事了,说话开始趾高气昂,语气不逊。韩馥这才意识到自己上了大当,可是自己的亲信不是被收买、就是被架空,根本就没有什么实权了,只好捏着鼻子做人。
    袁绍手下有一名都官从事朱汉,曾经遭到韩馥的非礼,一直耿耿于怀。他知道韩、袁二人之间积怨甚深,就借故派兵包围了韩馥的住所,手持利刃,破门而入。韩馥连鞋都来不及穿,仓皇逃到楼上,朱汉抓住韩馥的长子,一阵乱棍拷打,把两只脚都打断了。韩馥受了很深的刺激,虽然袁绍最后迫于舆论压力杀死了朱汉,但韩馥还是离开了冀州去投奔张邈。有一天,在张邈府上,韩馥见袁绍派来一个使者,使者对张邈附耳低语。韩馥心中不觉升起了一团疑云,感到大难临头了,于是起身到厕所,举刀自杀。
    袁绍得了冀州,踌躇满志地问别驾从事沮授说:“如今贼臣作乱,朝廷西迁,我袁家世代受宠,我决心竭尽全力兴复汉室。然而,齐桓公如果没有管仲就不能成为霸主,勾践没有范蠡也不能保住越国。我想与卿同心戮力,共安社稷,不知卿有什么妙策?”
    沮授原任韩馥别驾,颇有谋略,袁绍使居原职。他回答说:“将军年少入朝,就扬名海内。废立之际,能发扬忠义;单骑出走,使董卓惊恐。渡河北上,则渤海从命;拥一郡之卒,而聚冀州之众。威声越过河朔,名望重于天下!如今将军如首先兴军东讨,可以定青州黄巾;还讨黑山,可以消灭张燕。然后回师北征,平公孙瓒;震慑戎狄,降服匈奴。您就可拥有黄河以北的四州之地,因之收揽英雄之才,集合百万大军,迎皇上于西京,复宗庙于洛阳。以此号令天下,诛讨未服,谁抵御得了?”
    袁绍听了,眉开眼笑地说:“这正是我的心愿啊!”随即加封沮授为奋威将军,使他监护诸将。沮授的这番话,确为有识之见。如果后来袁绍能照着做,日子肯定会好过得多。但是,袁绍原来就反对立汉献帝,他所谓“兴复汉室”不过是遮人耳目的高调罢了。
    袁绍又用田丰为别驾、审配为治中,这两人比较正直,但在韩馥部下却郁郁不得志。此外,袁绍还用许攸、逢纪、荀谌等人为谋士。但是,袁绍没有什么政治才能,他在冀州“使豪强擅恣,亲戚兼并,下民贫弱,代出租赋,炫鬻家财,不足应命”,治中审配的家族,竟然藏匿罪犯。正如义父曹操指出的那样“欲望百姓亲附,甲兵强盛,岂可得邪!”
    (下一章《界桥之战之关羽战颜良》)   

第四章界桥前哨战——关羽战颜良(上)
    话说公孙瓒领军进攻冀州,一路所向睥睨,却平白被袁绍摘了这个熟桃子,心中忿恨不平。他任命严纲为冀州州牧,田楷为青州州牧,单经为兖州州牧,并配置了郡首县令。不过这都是些虚的,因为这些个地盘还都在别人手中呢。不过任命的效果倒是很明显,各部干劲十足,争先恐后地请命南下。公孙瓒于是下令各郡集结民壮,作为后军,令单经为领军大将;自己亲率正规军三万、各地兵丁两万南下,号称十万大军。兵锋所至,无人敢挡,很快,冀州北部的大批郡县都落到了他的手中,就连袁绍起家之地的渤海郡也在抵抗数日后,投降于他。公孙瓒抗击胡族、屠戮胡人的行为很受冀州热血青年(别称愤青)推崇,好多人自发组织部队前来加入,以中山、常山、博陵三地最为积极。
    袁绍冀州牧的位子还没有坐暖和,自己手下领地已经沦丧了一半左右,哪里甘心。下令各地民壮集结,自己带着亲信士卒一路上收编部队,最后屯军广川县,距离界桥大概有二十多里地。界桥地势险要,是个易守难攻之地。袁绍本来想率先占领此地,特意派遣大将颜良率领一营五千人连夜赶路,不料却碰上了公孙瓒的先锋刘备所部。
    刘备自从被任命平原县令后倒是踏踏实实地干了起来,督促春耕、断案明狱等等事务处理得倒是越来越顺畅。平原县地处公孙瓒势力边沿,防御战备是首要的任务。虽然不欲征集壮丁,可是面对冀州人马的巨大压力,刘备还是下令各村各寨征集一定名额的壮丁,而且在公孙瓒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步兵部队。训练方面,刘备全都委托给关羽,自己只是训训话,聊聊天,打打草鞋。身穿主公亲手编织的草鞋,一百白耳精兵感动得热泪长流,更是加倍督促士兵训练。以白耳精兵为骨架,倒是真训练出来一千精锐。刘备热泪盈眶,俺也终有自己的武装了,正高兴呢,突然接到公孙瓒的将令出兵冀州。这时冀州是韩馥当政,不足为惧,刘备一心想要立个首功,也不等公孙瓒的先锋田楷,自己和关羽一商量,又征集了四千民壮,率这五千人直奔界桥而来,果然被他抢个头功,抢先占据了界桥这一战略要地。正要下令建立营寨,没想到颜良也到了。
    刘备一看这形势,也别修营寨了,赶紧我也布阵吧,将一千精锐列在前阵,剩余四千民壮由自己亲自指挥,在后压阵。这四千人中经过仔细选拔,只挑选出一千弓箭手,装备上从沿途郡县中搜出的弓箭。要不说冀州让人眼热呢,小小的几个郡县,加起来还没有平原郡大,居然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