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佞臣之妻-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朱墨轻轻笑了,“不要紧,等休沐的时候,我带你去。”
  楚瑜虽不晓得他今日为何这样兴致高涨,但朱墨既然盛情相邀,楚瑜当然乐意从命,她含笑点了点头,“好。”


第71章 
  秋风初起时; 楚瑜跟在朱墨身后; 哼哧哼哧登上了玉龙山的山径。来之前有多兴致勃勃,来之后就有多畏首畏尾,楚瑜真后悔在家时没加紧锻炼,结果爬不上一半,她就累得气喘吁吁了。
  隔不了几步,朱墨就得停下来等她歇一歇; 他忍不住好笑,“要不要我背你上去?”
  “多谢您的好意; 可是不用了。”楚瑜送给他一个大大的白眼; 她可没有这样娇弱,行动都得人背着抱着的地步。
  但脚底的酸乏是切实存在的; 楚瑜没有傻乎乎的穿绣花鞋,而是换上了小靴,但即便如此; 她也累得够呛; 想必到登上山顶; 她的两条腿一定抖的跟筛糠般; 站都站不稳了。
  她抹了把额上的汗; 向着前方问道:“还要多久啊?”
  朱墨掐指一算,“大约半个时辰足够了。”
  他说得轻巧; 楚瑜却忍不住咋舌; “这么久?”如此算来,岂非一个早晨都要消耗在登山这件小事上了。
  朱墨忍住笑意; “是你自己说要来的,不想想玉龙山有多么高。”
  楚瑜的确是有过憧憬,但憧憬跟现实是两码事,楚瑜若早知登山如此吃力,死也不会来受这份罪,留在家中享福不是更好?
  不过来既来了,总不能半途而废,还是得上去瞧一瞧山顶的风景,才知道值不值得。楚瑜于是又有几分庆幸,幸好她选在入秋了再来,不然碰上炎夏,不累死也得晒脱一层皮。
  登山是一件漫长而艰苦的行程,若不说些话,简直乏味到令人窒息的地步。楚瑜于是问道:“你是不是专程辞官好陪我?”
  楚瑜不是傻子,她打听清楚,便是休沐也没这般长的,何况那日她遇见钟垦,问起朱墨是否按时上朝,钟垦偏吞吞吐吐的,便叫楚瑜生出疑心来。
  朱墨停下脚步,眺望远处的群山,“我是辞了官,但不单是为你。”他顿了顿,“官场上倾轧不断,我实在有些腻味了。”
  但是这件事来的如此突然,楚瑜忍不住问道:“为什么?”想到那日朱墨入宫之后的诡异举动,她敏感的捕捉到一点真相的口子,“是不是先帝同你说了些什么?”
  景清帝并未在病榻旧捱,在那之后不久便驾鹤西去了,而太子萧放则顺利登位,坐上梦寐以求的王座。稀罕的是朱墨作为辅佐今上登基的大功臣,却仿佛在一夜之间变得籍籍无名,连群臣都对他丧失兴趣。
  当然并非出自皇帝对他的打压,皇帝倒是有意提拔,是朱墨自己坚持辞的官。但是这就很叫人费解了,至少在楚瑜看来,朱墨并非甘心隐没之人。
  朱墨摩挲着崖边一棵苍劲的酸枣枝,手掌堪堪从那些尖利的倒刺上滑过,他凝声道:“我给你讲一个故事,你要不要听?”
  “你说,我听着。”楚瑜沉住气。
  其实故事本身并没有什么稀奇,不过是文宗皇帝寻访齐鲁大地时造下的一段露水姻缘——古来痴心女子负心汉,这样的事还少么?只是不同于一般俗套的结束,女子并没有完全选择相信那男子的誓言,在那人苦等不至之后,她选择沉默的另嫁,将这段年少时的痴情埋藏心底。当然,她的命也实在不好,在那之后几年便郁郁而终了。
  “你果真是先帝所出么?”楚瑜忍不住问道。说也奇怪,按说对于这桩皇室秘闻,她理当是讳莫如深的,但是朱墨烧毁了圣旨,又辞去一切官职,便等于间接否定了这个身份,自然也无须太过避讳。
  “我是真的不知。”朱墨神情木然,“母亲去得太早,我甚至来不及细问。”
  “但即便如此,你也用不着一定烧毁圣旨呀,毕竟那是先帝的心意,我想先帝他老人家未必是想授予你多么高的官位,留下那道旨意,兴许只是为了保护你,你又何必拒人于千里之外。”楚瑜提出自己的猜测。
  “不是我的,我不会争。”朱墨淡淡说道,“权势并不能施加保护,只会让我愈发成为别人的眼中钉,唯有狠心抛下一切,才能获得真正的安全。”
  他捏了捏楚瑜手心,脸上多出几分温情,“况且,我也不愿你因我而受到牵累。”
  山间有微风吹过,让楚瑜脸上的红晕恰到好处的消退些许,显出苹果一般鲜嫩的粉色。她微微站定脚步,“你真的甘心做白衣卿相么?好不容易得来的一切,却一朝舍弃,会不会太不值了些?”
  楚瑜语气里有轻微的烦恼,要是朱墨因顾虑她的缘故才不敢冒进,那楚瑜便觉得自己成了他仕途上的绊脚石,简直和罪人一般了。
  朱墨揉了揉她的头发,宠溺的说道:“有你,我于愿足矣。”
  这人真是越来越肉麻了!楚瑜跺一跺脚,用手指按住纷飞的发丝,嗔道:“在山上你怎么还敢动手动脚的?”
  “就是因为山间无人,我才能恣意妄为呀,傻姑娘!”朱墨瞥了她一眼,伸手在她额间轻轻弹了一记。
  楚瑜顶看不得这种孩子气的行为,尤其他把自己也当成了孩子,两人少不得拌起嘴来——结果当然以楚瑜偃旗息鼓作为收梢,她口齿远不及朱墨,气力更是如此,即便两人对骂上一个时辰,楚瑜相信占上风的也会是他。
  如此吵吵闹闹的,气氛倒是松快了不少。好不容易登上山顶,已是日中时分,虽是艳阳高挂,好处是身在山巅并不觉热。
  朱墨指了指不远处一间青翠的竹屋,“我们过去那里喝点茶,歇一歇。”
  楚瑜不禁咦道:“这里还有人家么?”
  可真是奇了,莫非还有人在此地长住?
  朱墨笑而不语。
  到了近前,楚瑜越发惊叹于这屋子的精巧,整栋屋舍竟全然由青竹编结而成,外表苍翠欲滴,踩上去还会发出咯吱咯吱的声响,跟弹弦子似的。
  要不是怕把竹枝踩坏了,楚瑜真想用力蹦上几蹦,她两眼亮晶晶的看着朱墨,“你怎么发现这地方的?”
  “你说呢?”朱墨微微笑着,“这屋子就是我造的。”
  这下楚瑜可谓对他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人究竟还有什么不会的?不过,朱墨肯在这高高的山顶造一间小屋,断然不会久久空置,偶尔还是得来应个景。
  不知道里头还有多少秘密,楚瑜眼珠子转了转,趁朱墨没注意,脚底生烟就向里屋溜去,推门一瞧,她不由愣住了。
  里头俨然便是一间卧房,床铺整洁,剑囊、书案、花几等排列的整整齐齐。但最叫楚瑜诧异的还不是这些,而是四壁上垂落挂着的卷轴,里头的人物与她模糊还有几分相像。
  朱墨一脸窘迫的将那些卷轴收起,解释道:“这是……我从前闲暇时候的画作,登不得大雅之堂。”
  他若不急着解释,楚瑜反而不会往歪处想,他这样忙于掩饰,楚瑜却不得不多心了。她板着脸伸手出去:“拿来。”
  朱墨不得已,将手心握着的一幅画卷交给她,却小心翼翼的觑着她的脸色,似乎生怕她翻脸似的。
  楚瑜摊开一瞧,却不禁愣住了,若说方才那些卷轴只是有些相似,那么手里的这一副,画的无疑正是她自己,只是这画上的女子顶多只有十三四岁,比他们初次见面的时候还要小些,难道朱墨在那之前就留意到她不成?
  楚瑜投去疑问的一瞥,朱墨只得尴尬的笑了两声,“练笔、练笔而已。”
  这人的技艺倒是不错,把她还画年轻了。豆蔻梢头二月初,娉娉袅袅十三余。楚瑜不禁怀念起自己青春年少时的光景,心态颇为慨然——当然她现在仍很年轻。
  似乎为了掩饰秘密暴露后的窘态,朱墨殷勤说道:“渴了吧,我给你泡点茶。”
  竹厅内的铜壶中就置有晾干后的铁观音,注以滚水,放置片刻,便闻茶香清冽,青中略带褐的厚叶在白水里载浮载沉,端然生出妙趣。
  楚瑜才抿了一口,便觉与市面上售卖的大不相同,口味更加清淡醇美。如果可以,她甚至想带两三斤回去。
  朱墨笑道:“这有何难,你要是想,用麻袋装都可以,多得是呢!”
  楚瑜怪异的盯着他。
  朱墨见她不信,懒得多费唇舌,径自挽着她的手出门来,不知怎的七绕八绕便到了山岭的西面,只见眼前赫然是一片浩荡恢弘的茶园,团团如翠盖,晚霞映照其上,流光溢彩,便是神仙的住处也不过如此。
  楚瑜的嘴张大的都合不拢了,“这些都是你种的?”
  朱墨点点头,脸上颇有得色。
  这一片茶园少说也有数亩,且是这样名贵的异种,每年四时采摘,不知能挣多少银子,怪道他一点也不怕辞官呢,光是这点茶叶的出息就够他下半辈子吃穿不尽的了。
  不晓得他还有多少秘密是旁人所不知的。
  楚瑜这念头才一闪过,朱墨便发觉了,掐了掐她的脸,得意洋洋说道:“别小瞧你的夫君,我即便断了手也断了脚,也还养得起你。”
  “别说不吉利的话!”楚瑜忙去捂他的嘴。不晓得怎么回事,近来她越发注意这些神神叨叨的忌讳,或许是因为迟迟没有孩子,总盼着神佛能大发慈悲降临一个。
  两人沿着山坡找了张草坪坐下,绿锦如地毯一般,卧上去非常舒服。并且一抬头便是霞光万丈,尤觉瑰丽动人。世人总说日出震撼,其实日落又何尝不美好?至少这样清净自在的时光是有些人穷尽一生也求不来的。
  楚瑜将胳臂抵在额上,忽的轻声问道:“朱墨,你是不是很早就见过我?”
  尽管朱墨极力掩饰,但是在竹屋中的匆匆一瞥,楚瑜还是敏感发觉,画上的那些人物不是别人,正巧是她——无他,楚瑜自己的神态还是能够分辨得出来的。
  朱墨迟疑了一下,似乎考虑要不要撒谎,最终还是诚实的应道:“是。”
  楚瑜闭了闭眼,声调平淡得似山间流水,“最早是什么时候?”
  朱墨下意识的转向左侧,从他这个角度看去,正好可以望见楚瑜的侧影,小巧挺直的鼻子,略带弧度的嘴唇,使她看上去颇显稚气。
  这一点倒是和孩提时分毫未变。
  朱墨不禁露出微笑,他想起自己刚刚随一群胡商混入京城的时候,已经饿了两天两夜,还不曾吃东西,不得已,只有靠乞讨为生。可是京城的乞丐也是一种职业,他争地盘争不过旁人,偶尔得到一个两个铜子,也被他们悉数抢去——饿久了的小孩子毕竟气力不如,如何斗得过他们?
  正在朱墨以为自己会奄奄一息昏死在街头时,一座富丽堂皇的马车从他眼前驶过,里头是一个容颜可亲的官家小姐与她的仆妇伴当们。女孩子扯了扯仆妇的衣裳,说道:“我们给他一个馒头。”
  这女孩子虽然小,说的话却很有分量,于是仆妇们解开包袱,女孩子亲手拿了一个馒头递给他,脆生生的道:“慢点吃,别噎着。”
  朱墨陡然间觉得十分羞惭,他是这样污脏不堪,对方却是那样干净俊美。对生的渴望迫使他腆着脸接下这份施舍,他一口咬下去,“嘎嘣”一声,在馒头的裂纹里发现了一枚金叶子。
  馒头并不是包子,做馒头的师傅也不可能包进这样贵重的馅料。朱墨愕然抬头,那女孩子坐在车厢后座,透过车窗灵巧的朝他眨了眨眼,继而消失在街道的拐角处。
  她用细微且贴心的举动维护了一个小乞丐的尊严,或许这份温情并非只对于他,但却足以使朱墨铭感五内,牢记于心。
  楚瑜听他说完这个故事,却是满面羞惭,那么久的事情,她自己都快不记得了。况且她隐约觉得幼时的国公府比现在阔气许多,那时候没人把钱当钱的,楚瑜自小受到的教育更使她不在意钱的价值,没想到却是一饭之恩为始,百岁之好合终。
  朱墨牢牢抓着她的手,正色道:“阿瑜,或许你不一定相信,但我的确是自那时起,便决定娶你为妻,相依相守,永不辜负。”
  楚瑜蓦地想起楚珝对她说过的那番话,抱怨花灯节上朱墨看中的是楚瑜而不是她,如今瞧来,岂止是因为花灯节,从一开始楚珝便输了,亏她还振振有词,以为自己受了多大的冤屈般。
  朱墨没想到这样情意绵绵的时刻,她却舍得破坏气氛,不由得瞪圆了眼,“你笑什么?”
  “没什么。”楚瑜忙摆了摆手,弯起的嘴角也用力捺下去。逝者已矣,她当然也不必再和死人较真了。
  落日已经西沉,楚瑜觉得肚子咕咕叫起来,遂撞了撞朱墨的胳膊肘,“咱们是不是该用晚膳了?”
  又委屈巴巴的看着朱墨,“我不爱吃干粮。”冷冰冰的跟块硬疙瘩般。
  朱墨二话不说站起身来,拍了拍衣上的灰,拉起她的手便向前走去。
  “你会做饭?”楚瑜狐疑的道,可别赖在她头上罢?她现在可是累得一点都不想动弹了。
  “不会。”朱墨很干脆的回道,“但是有人会,你随我来便是。”
  两人下到山腰,原来此地另有一户人家,且炊烟袅袅,正到了开饭的时候。一个妇人正在炊饭,另一个年长男子则细致的将坛中的清酒通过漏斗倾泻到一只竹杯中。
  朱墨一进门便朗声道:“乔老头,我又来叨扰您了。”
  姓乔的老人忙转过身来,擦了擦手赶着来见礼,朱墨介绍道:“这位是帮我看守茶园的乔老头,别看他年纪大,精神头倒还足得很,要不怎么在这山里待下去的。”
  楚瑜可不能学着他粗声大气的,很客气的唤了声“老伯”,就看向厨房里:里头香气袅绕,把人的馋虫都快勾上来了。
  没多一会儿,乔老头的妻子耿氏也从里头出来,见了楚瑜,照样的问了好,又将整治好的菜蔬一样样摆出来,有山林中打落的竹鸡,烤好了撕成方便啃食的小块;亦有溪流中网到的鲜鱼,熬制了鱼汤,汤色纯白,浓鲜可口。此外,还有野菌蕨菜等等,皆是清淡味美,颇显山中野趣。
  耿大娘很是热情的招呼大伙儿开饭,众人也就不必拘礼。独楚瑜闻见那烟笋炒腊肉的气味,不知怎的胃里泛起一阵恶心,竟扶着桌子干呕起来。
  众人皆有些愕然,朱墨忙放下筷子,为她轻轻抚着背,“怎么了,方才不是还好好的么,莫不是今儿爬山累着了?”
  那耿大娘却是个有经验的妇人,闻言疑惑的走近来,看了看楚瑜的面色,忽然道:“这位夫人是不是有身子了?”


第72章 
  楚瑜正忙着用一盏清茶漱口; 闻言险些将口中的茶水吐了出来; 忙红着脸摆了摆手,“不会,没有的事。”
  这些多人看着,让她怎么好意思继续这种话题,况且多年不见消息,怎么突然便有了; 未免太荒诞了些。
  耿大娘却出乎意料的执着而热心,坚持问道:“夫人你这个月的葵水来了不曾?”
  楚瑜怔了怔; 她的月信的确还没来; 不过她素来月事就不怎么准,这个也不能作为充分的证据。
  何况她也不能在此处细细和耿大娘商讨这种女人家的事呀!那乔老头已经尴尬的扭过头抽旱烟去了。
  无奈耿大娘摆出一副刨根问底的架势; 楚瑜自己应付不来,只得向朱墨投去求助的目光。
  朱墨因揽了楚瑜到怀中,笑道:“您的好意我们心领了; 阿瑜她只是身子有些不适; 并不像您说的那样。”
  耿大娘只好作罢。
  经此一闹; 楚瑜原本想在山上歇一晚的; 现在也没了待下去的心思。两夫妻虽然热情; 却热情得有点难以消受,不过……她真的有身孕了么?楚瑜缓缓摸上自己的肚子; 困惑萦绕在心头。
  两人乘着暮色下山; 因光线不甚明朗,深一脚浅一脚的踩在草丛里怕出危险; 朱墨微微弯了弯腿跟,躬下身道:“我背你吧!”
  楚瑜虽觉有些下山的路有些吃力,但还是扭扭捏捏的,“你手上提着东西呢。”
  那是耿大娘送的一筐土鸡蛋,为怕摔碎了,用牛皮纸包了一层又一层,沉甸甸的,说是对女人补身子最好——孕妇尤甚。
  朱墨沉下脸,“你是瞧不上我的体力?”
  这有什么好生气的,真是奇怪的说法。楚瑜忙陪笑着抱住他的脖子,“怎么会?你太多心了。”
  反正是朱墨自己提出来的,她乐得省事。
  远处群山连绵,在浅淡暮光中看起来如云遮雾罩一般,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聊斋中的洞府。而朱墨背着她的姿势也格外小心,连句话也不敢说,生怕磕着碰着。偶尔见草丛里有个黑影掠过,他便敛气屏声,直至发觉那不过是只蛤…蟆,才放下心来。
  他从前可没这样疑神疑鬼的……楚瑜泛起嘀咕,忽然想到什么,在朱墨耳朵上轻轻咬了一记,瞪着眼问他道:“你是不是也怀疑我有身孕了?”
  朱墨没有否认,却反问道:“不好么?”
  好虽然好,不过近来楚瑜求子的心却没从前那般重了,从前是因为惧怕人言,巴不得有个孩子来堵那些长舌妇人的嘴,可自从见过楚珊生产时的艰难,楚瑜心里却不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