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傲世天骄-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长洪说:“我当初听维政说,我一个山地师,一个星期能拿下印度,还认为维政吹牛,现在看来,不仅不是吹牛,是保守。”罗长洪告诉大家,国内送来的龙山骑士和龙山洪流都已经进关,特种师看到那些军备,眼都花了,特别是庆龙18,一个过去,还不炸崩一座山。
    陈维政告诉他,这些东西还会源源不断的从国内送过来,送过来不是白送,是要钱的,所以,我们要想办法把钱给挣回来。
    吴大花差问怎么挣?陈维政说,印度的管理办法给了上方宝剑,让石雄的部队,化装成僧众,去印度做他们的老本行,抢他妈的去。
    吴大花差听到这话,白眼一翻,差点没死过去。


第三四二章 紫色藏南
    第三四二章紫色藏南
    就在印度政斧因为这点小事焦头烂额时,陈维政悠哉游哉来到中印争议地区,阿鲁邦的首府伊塔市。
    这是一个座落在山坡上的城市,背山面水,地势开阔,城市不大,高楼也不多,城市里的绿化很好,树比楼高。城市很零乱,交通更混乱,车马靠左走,陈维政几次让车都差点让出事故,整个感觉,就是一个不怎么繁华的小县城。好象,值得抢的东西也不多,嘿嘿!
    花了点钱,请了一个会中文的印度人向导,这位所谓的中文,就是一口南流话,好在陈维政是红河北部人,能听懂,官话跟南流话相差不多,如果是红河南部人,只能对着这个中文目瞪口呆。
    这个印度人长得不象平时印度电影中看到的那种黑麻麻大鼻子大嘴巴的模样,到是有点象南流西边的人,与瓦国人更有几分相似。一问,果然,是北部的迪邦县人,印度名字很复杂,长且难记,可以省略的叫他丹巴。
    丹巴告诉陈维政,伊塔市并不是太值得玩的观光点,如果有兴趣,可以去纳姆达帕、阿卡希甘加、塔莱谷去玩,丹巴有一辆摩托车,可以骑摩托车带陈维政去游荡。陈维政说最好有越野吉普,摩托车比较危险,丹巴说越野车也有,是他朋友的,就是费用很高。陈维政告诉他身上的印度卢比不是很多,要找一个银行兑换一些,丹巴说如果用人民币兑换不太划得来,因为伊塔这个地方对中国不太友好,陈维政说可以用新明国币,丹巴说新民国币不错,比较划得来。去到银行,人民币1:10,新明币1:14。陈维政用一万元新明币换了十四万印度卢比,对丹巴说:“你完全可以做这个生意,在新明国,人民币与新明币比是1:1。用一万元新明币换成十四万印度币,再用十万印度币换成一万人民币,然后去新明国又换成新明币,一次赚四万印度卢比。”
    丹巴算了算,当真如此。问陈维政,如果他拿人民币去新明国,能不能1:1换成新明币,陈维政说绝对没有问题。
    没多久,丹巴的朋友到了,开一辆老式的曰本丰田陆地巡洋舰,陈维政说准备在这里玩三到五天,怎么玩一切听从丹巴安排,先给了他四万卢比费用。丹巴的朋友是一个比丹巴更像中国人的印度人,名字叫洛洛,三十五六岁,就靠开这辆老车出租为生。当地长得像中国人的人,很难做生意,印度人对他们排斥很厉害,说他们是天生的判逃者,如果中印出现战争,这些人随便可以扮成中国人跑路,不象印度人,只有死顶一条路。陈维政从来没有听说过这种逻辑,不禁哑然失笑。问:“长得像中国人的,来这旅游的多吗?”洛洛说:“长得像中国人的不少,真正中国人,不多,大多是曰本,韩国、大马人。”
    第一站安排去一个叫巴昔卡的地方,在路上,洛洛很自然的向陈维政介绍一路的风光和关于巴昔卡的知识。这是一个彩色的高原脚下,放眼望去,各种色彩纷呈,尤以紫色为多,显出一种梦幻色,那里是雅鲁藏布江从咆哮变成温柔的过度点,千百年来,伟大的雅鲁藏布江承载着辉煌的吐蕃文明从她身旁滚滚南流,流向浩瀚的印度洋。巴昔卡还是著名的雨都,背靠喜马拉雅山、面向孟加拉湾的巨大喇叭口,将印度洋匆匆而来的暖湿气流和丰沛的降雨尽收囊中。卡终年温暖湿润,雨量充沛,为中国大陆地区降雨最多的地方。巴昔卡森林茂密,四季常青,物产丰饶,各种热带植物生长茂盛,藤本植物交织缠绕,满山遍野的野芭蕉林、野柠檬林、香蕉、甘蔗、棕榈等热带植物。除宜种植热带经济作物,还可播种农作物,一年三熟。热带雨林中栖息着孟加拉虎、犀鸟、太阳鸟、蟒蛇、孔雀等上千种珍禽异兽,构成一幅美丽的热带风光。
    在路上,陈维政一车三人多次被检查证件,陈维政拿出的是新明国公民证件,如果是中国人,前往巴昔卡还需持“特别通行证”。几次印度阿三看到陈维政的证件就说,想来印度旅游就好好的来,像那些僧众,直冲进来,成什么样子。陈维政很同情丹巴和洛洛,因为长得像中国人,每次检查他们都特别认真,完全把他们当成敌人。
    “别说,在这里生活的中国人,还真够窝火的!”陈维政说。
    “别说是中国人,就是像中国人,也受不了!”洛洛说。丹巴告诉陈维政,当地人都不喜欢娶印度人,认为印度女人没结婚时象狗,可爱的哈叭狗,结了婚就成了一头猪,肥噜噜的大母猪。洛洛的哥哥,一个叫洛巴的大叔年青时立志要娶一个中国姑娘,结果没有娶到,退而求其次,娶了个越南姑娘,一个很漂亮的越南姑娘,现在他们的大女儿,十七岁了,在迪邦,是远近闻名的美人,她现在最大的志愿就是去中国读书,她说,跟中国人站在一起,就特别的舒服。
    陈维政问是不是有很多人都有这种想法,不然怎么会传出印度东北几个邦想脱离印度,加入中国。
    洛洛说不是所有的邦都有这种想法,只是黄色人多的地方这种想法比较强烈。其中阿鲁邦是回归,这个地方本来就属于中国,过去阿鲁邦只有三十来万人,大多是门巴人和咯巴人,现在印度政斧迁了六十多万人来定居,才发现,眼前的印度人越来越多,估计再过几年,这里的人就全部是印度人了!洛洛还说,之前想脱离的还有两个县,一个叫长朗县,一个叫特拉普县,不过他们脱离不是为了加入中国,而是想加入瓦国,现在这两个县特别郁闷,瓦国成了新明国,搞得他们有点不知所措,前景模糊。
    陈维政呵呵大笑,说,回去跟新明国的领导说说,让他们去接收长朗县和特拉普县。
    洛洛问陈维政是新明国人,认识新明国的领导。陈维政说他是红河人,在新明国做生意,跟新明国的总理莫丛在平南市的家是邻居,在新明国也经常在一起喝酒。洛洛问这次僧众离体出逃是什么回事?陈维政告诉他,主要原因是收税,新明国现在不管什么人,哪怕是国王,也要交人头税,交完了税你挣多少都是你的,如果不交税,就不算是新明国人,不受新明国保护,被人杀被人打,没有法律帮你作主。僧众不愿意交税,所以集体离开。印度还不错,能够接受他们进入,如果是新明国,早就机枪扫射了。
    丹巴跟洛洛说,如果是这样,能够加入新明国也不错。
    洛洛沉默了一会,用手拍了拍方向盘,下定决心的说:“陈先生,你能不能介绍我们的领导认识新明国的莫总理?”
    “那要看是什么组织的领导,如果只是村长乡长,就免了吧!”陈维政说。
    “不是村长乡长,是东印度读力委员会,简称东独。我们有一个党派叫东印度人民党,还有部队,叫东印度人民游击队。我们也曾经进行过一些武装斗争,每次都是因为实力相差太大而不了了之。”洛洛说。
    印度东北部地区由大约160个部落、5个不同的民族和非部落人口组成。算上伪阿鲁邦共有八个邦,拥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矿藏和森林等自然资源,但却是印度最贫困的地区之一,绝大多数人都生活在贫困线以下。由于地理上与印度腹地广大地区的隔离,东北部在印度全国的政治和经济版图中的地位长期以来都处于一种比较特别的地位。这里是地方少数民族分离主义运动最活跃的地区,动乱频繁。根据印度官方统计,自印度1947年读力以来,东北部的动乱就未曾停止。
    东北部的分离主义运动是印度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的分离主义运动。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这里的暴力活动呈现出多样化和扩大化的趋势,几乎所有的邦和地区都受到了叛乱和恐怖活动的影响。目前东北部有上百股分裂势力,仅曼尼普尔邦就有约20个武装分裂组织。这些分裂组织经常制造暴力事件,有的试图赢得更大自治权,有的则希望脱离印度读力。可以说,东北部是最令印度中央政斧头痛的地区。
    现在还加上一条,新明国来的僧众!
    陈维政说找个有电话的地方,他跟莫丛联系一下,如果可以的话,大家谈谈条件。洛洛二话不说,拿出一个手机,跟对面的人说了一通,然后很恭敬的对陈维政说:“陈先生,估计我们不能去巴昔卡旅游了,我接到命令,请你马上去我们的总部,因为我们总部得到消息,东北邦各武装势力准备趁新明国僧众事件,集体起事,我们东印度人民游击队也要参与,如果在此之前能够得到新明国的支持,我们的胜算就更大一些。希望陈先生能理解。”
    “我可以理解,但是有一条,事情办妥后,我要继续旅游,我交了钱,你应该提供服务。”陈维政说。
    洛洛一楞,慌忙从怀里拿出之前陈维政给的四万卢比,递回给陈维政,说:“如果事情办妥,陈先生的旅游我们全包。”这个洛洛也是人精。
    中餐也没有吃,车子直接开到迪邦县的一个小镇,车到这里,陈维政以为已经回到了国内,放眼望去,全是国人,只不过是少数民族而已。


第三四三章 老子来了
    第三四三章老子来了
    东独的最高领导人,是洛洛的大哥,一个跟洛洛长得很像的男人,叫洛巴。洛巴先请陈维政吃午餐,问陈维政在饮食方面有什么禁忌,陈维政告诉他,天空飞的飞机不吃,地下有脚的板凳不吃,其它的都吃。洛巴哈哈大笑,告诉陈维政,这个地方很多民族不吃猪肉,有的甚至不吃鸡肉,只有他们部落,什么都吃,当然,好吃的会多吃,不好吃的少吃。
    当地人做菜,主要是两种方式,一是煮,一是烤,其它的方式不多见,大块的猪肉,大块的牛肉,一种方式,煮,小个的动物,一种方式,烤。
    喝的是米酒,大米酒,只是制作方式跟古宜的不同,酒很热,辣嘴。
    洛巴介绍自己的家人,还让家人敬酒,陈维政是来者不拒,口到酒干,把洛巴等人佩服得五体投地。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旧话重提。
    陈维政直接告诉他,新明国只需要东独一个名声,通过东独的名义做事,其它的不需要东独*心,把东印度拿下后,阿鲁邦交给中国,这是中国的固有土地,没必要因为这块小土地跟中国发生冲突。另外七个邦,全部归新明国所有,东独随便在其中要一个邦,搞自己的特色发展,当然,是在新明国的统一领导下发展。
    知道有这种好事,洛巴和他的一帮人,只有一个字:“干!”
    陈维政告诉东独的人,一会,他就和洛巴去新明国,见莫总理,其它人做好趁火打劫的准备,不求有功,只求通过这次活动,多弄点物资回来改善生活,至于推翻印度在东印度的统治,还没到时候。
    吃饱喝足的陈维政,带着洛巴及其随从,开了两辆大丰田,取道因帕尔进入新明国,印度在因帕尔跟新明国的边境管理站,早就被僧众摧毁,到是新明国那边,一如既往,没有一点损伤,在边境站,停放着三架直升飞机,陈维政等人一到,马上换乘直升飞机,直飞龙山城。
    把洛巴等人交给莫丛,陈维政就算完成任务,具体洽谈,实施细节,照例陈维政是不参加的,在莫丛的笑骂声中,陈维政走人。去找吴大花差,问问他之前长朗县和特拉普县是不是曾经跟瓦国政斧联系,要依附过来,吴大花差说有这回事,陈维政告诉他,现在正好是时机,马上跟他们联系,让他们声明脱离印度,依附新明国。好让严军的西部集团军,有一个跳板,进入印度。
    这是新明国僧众进入印度的第四天。
    东北部印度已经全盘混乱,僧众所到城市,如台风过后的废墟,只要能吃的,一点不留,吃不完的,带走,带不动的,吃掉。印度人很麻木的看着这一切,没有任何反对的意见,也没有任何反抗的举动,被宗教长期毒害的凡人,真是血姓全无,有如太监。终于,在阿萨姆邦的焦尔哈德市出现了第一个有卵子的印度人,这是一个在职的警察,当他看到东来的僧众不仅吃肉,把他家冰箱里的肉吃得干干净净之后,还把院子里养的小鸡全部抓走,他知道这些不是僧众,是土匪,是强盗,他终于举起了手里的枪,把六个兴高采烈在他家炖肉喝酒的僧众打死,当他开着车,把六条尸体扔向大街时,当地人对待英雄般把他围了起来,在他的影响下,血醒的报复在民间展开。
    僧众也不再是吃素的,他们的报复来得更猛烈,焦尔哈德这个仅三十万人的城市,在近三百万人的报复中,真正体现了什么叫原始的搏斗。砖块、木棍、甚至玻璃碎片,都是趁手的好武器,一时,满地伤亡,哀鸣遍野,血流成河,鬼哭狼嚎,相当壮观!
    阿萨姆邦的地方驻军,再也不顾政斧颁布的《新明国朝圣僧众管理办法规定》,全副武装对僧众进行屠杀,然后,令他们没有想到的是,在僧众中,暗藏着石雄的特种部队,特种兵钢枪已擦亮,石弹已备好,就等着他们,无声无息的石弹一打一个准,三百米外开始点杀印度兵士,在焦尔哈德,被点杀的印度士兵超过500人,当地地方武装基本打绝。
    这一次,印度人被打痛了!打痛印度人,是石雄特种师的目的,达到目的,就应该全身而退,开着抢来的汽车,拉着抢来的物资,特种师人员以最快的速度返回国内。
    在此同时,东北邦七十余支地方武装,纷纷起事,每个城市基本上都出现打砸抢的队伍,其中以东独游击队最可恶,他们完全以劫掠为目的,粮食、布匹、武器弹药,只要觉得有用的,统统拉走,凡是阻碍他们的,全部杀掉,比较而言,死在其它七十多支武装的人员还没有它一支多。其它七十多支武装人员从东独的做法上看到,原来政治口号完全是抢劫的注脚,有便宜不占王八蛋,也照葫芦画瓢,劫掠起来,只要不是黄色人种的物品,都成了他们劫掠的对象,偶尔还会杀掉一两个不听话的印度人,一时间,七十路反王,八十路狼烟,让印度政斧穷于应付。
    正当印度政斧焦头烂额之际,最东北角原属阿鲁邦的长朗县和特拉普县宣布脱离印度的统治,加入新明国。他们这样做的原因很简单,印度政斧允许不纳税者进入,完全不符合全体人民的利益,长朗县和特拉普县更赞成新明国人人纳税的政策,天下众生,人人平等。并警告新明国出逃僧众,长朗县和特拉普县从今天开始,属于新明国属地,严禁出逃僧众进入,否刚格杀不误。
    驻扎在迪布鲁格尔的印军第四军第2山地师接到命令,即刻开拔,前往长朗县和特拉普县,平息判乱,在迪格博伊,第四军第2山地师得到消息,上次消灭暹罗六个装甲师的三千架空中吉普已经在特拉普县集结,只要第四军第2山地师进入长朗境内,等待他们的将是无情的空中打击。
    第四军第2山地师大惊,迅速转头,改后队为前队,返回驻地。回到驻地,才搞清楚状况,原来是由五架直升机组成的编队,送新明国副总理吴大花差前往特拉普县,与长朗县及特拉普县,确定管理人员及边界事宜。并不是大量空中吉普集结,这个事情有点乌龙。
    总部设在阿萨姆邦提斯浦尔市的的印度陆军第四军接到命令,不计后果,消灭新明国僧众。
    第21山地师迅速出动,对新明国僧众进行镇压。军人对付僧人,哪怕是全副武装的僧人,也不可能是对手。在第21山地师的无情打击下,一直认为印度不会武力打击的出逃僧众被打死近半,超过一百万人,其余人全部被打散,散向东印度各地。焦尔哈德遍地都是尸体,男女老少,有僧有俗。印度军方,将僧众的尸体堆积起来,浇上汽油,进行焚烧,三十公里内,都能闻到烤肉的香味。百万尸体处理完善后,第21山地师所有官兵,全部退役,国家把他们安排在一些大寺院里进行心理调整,有一些人直接就出家成为新一代僧人。
    打散的僧众,知道自己很难容于印度,干脆破罐子破摔,上山为盗,入城为偷。成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他们都是遭受过第21山地师无情打击的人,一旦驱除佛姓拾起屠刀,凶姓更大。他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