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这家公司名声很好,以负责闻名。公司老总赵长富也认识,说是个厚道人。
下午去设计院,交完余款,拿走图纸。设计院说:有什么不妥当,随时可以来设计院修改调整。现在一切都市场化,服务与效益挂勾,谁都不会跟自己的切身利益过不去。
回到古宜,来到刘德厚家,古宜三建的韦总早在这里等着他,把全套图纸拿出来,让韦总以专业的眼光来审查设计,他也很不理解为什么停机场需要如此高强度,当陈维政说出要在上面降落垂直起降电驱动战斗机时,他知道了,不再问。仔细核算每个数据,说:“数据都非常详尽准确,完全可以照图纸施工。预算我可以做,不过我又做预算,又做工程,不符合规矩。我可以做一份给你参考,其实也是我的工程计划,如果别人做的预算比我的小你们看着办,如果比我的大就按我的施工。”
陈维政同意。反正这个项目也不招投标,定给谁做就给谁做,大了不得多花三几千万,那也只不过是几千块电池钱,只要项目做得开心就好。
韦总拿着图纸告辞,说要回去尽快做出预算把数据报给电池厂,陈维政留他吃晚饭再走,刘德厚说:“韦总这人,无趣得很,又不抽烟,又不喝酒,一门心思做工,让他走吧,留他吃饭,三分钟搞掂,那时候走还影响气氛。”
听到姑丈这样说,陈维政也不勉强,送韦总出门。
在门口,正碰到下班回家的陈小美,正在上下打量停在自己家门口的小车。看到陈维政出来,问:“谁的车?”
“我的。”陈维政回答。
“你买的?”陈小美问:“花了多少钱?”
“花了一万五,入户保险估计还要一万。”陈维政说。
“这么便宜?”陈小美惊叫。听到陈小美的叫声,刘德厚也走了出来,饶有兴趣的看着面前的小车。
“那是光身车,加上电池就贵了。”陈维政说。
“哼!别跟我说那个,电池,在别人眼里贵,在你眼里还当回事!”陈小美有时候有点不讲道理:“这车归我了,我昨天才拿到证,没想到回来就有车开。”
“行。”陈维政把发票和其它车手续交给陈小美。陈小美一看是刘懿的名字:“这车是帮刘懿买的?”
“给谁的不一样!当时用的是她的名字。你拿去入户或者用刘懿的名字,或者叫蒙曰伟帮你搞掂。”陈维政解释说。
“这不用你管,等一会进去我把钱给你。”陈小美说。
“你要是给钱我就不给你车。”陈维政说。
“算了,拿着吧。你又不是不知道你侄儿有钱!一万五,多大点事!”刘德厚说。
看到刘德厚同意,陈小美更乐了,说:“我马上在院子里开一趟。”刘德厚说:“那我得看住。”坐进副驾。
陈维政站在驾驶室边,把整个cao作流程说了一遍,陈小美大叫:“比我在驾校学的容易得多。”刘德厚也说:“这完全是自动挡的cao作。”
很平顺,车子开了出去,陈小美开得还算稳,看来在驾校下了功夫,不是马路杀手。
看着他两口子在院子里兜风。陈维政进到厨房,刘懿在厨房里弄菜,陈维政把姑姑中途截走小车的消息告诉刘懿,以为刘懿会不高兴,谁知道刘懿竟兴奋的说:“原来姑姑也有这么小孩子心姓的时候!”陈维政问她舍不舍得把车给姑姑,刘懿笑着说:“那有什么,我现在又没有证,有车也开不了,等我考完证回来,那时候可能我们工业园也有车出厂了,我们到时买自己本地的车。”陈维政知道刘懿很爱那辆车,她能够这样说,有她委曲求全的因素,但又何尝不是她有豁达的心胸,家有贤妻,夫复何求。
陈维政说:“我过几天要去宏都安市,买一辆车送给研究所做参考,还想去北江省丰陵市看看还有没有这款车,如果有再买一辆。这款车很经典,可以提供很多参考。到时你跟我去,好吗?”
刘懿点点头,知道老公紧张她,心里原有的一点不愉快也顷刻消失。
菜上了桌,刘德厚两口子终于回到门口,打开从来没有用过的别墅车库门,把里面的东西稍做清理,陈小美在刘德厚的指挥下倒进车库,车库有小门同过厅连接,陈维政从小门走下车库,告诉姑姑怎么打开尾箱门,然后把小备胎拿出来,把六块电池放在备胎位置,上驾驶室检查本次行程,二百三十公里,剩余电量:94%,按这个数字计算,充一次电,可以跑三千五百公里。
不过不知道,这个充电器能不能用!
今曰五更,五更求花!
第九十六章 金铃丰陵
第九十六章金铃丰陵
在刘德厚家吃了晚饭,陈小美突发奇想,要送他陈维政和刘懿回庆山,主要是想找借口开车出去过瘾。没想到刘德厚也一口答应,于是,四个人开始往庆山出发,刘德厚坐在副驾驶位置,一般的教练估计还没有他老猫,说起开车一套一套。其实他并没有执照,也没有开过车,只是坐车多了,坐出经验。刘懿偷偷问:以后她开车陈维政会不会也坐在一边,像刘德厚这样喋喋不休。陈维政想了想,说:估计也会,只是我会开车,他不会,我比他专业得多。
刘懿掩口而笑。
这两天时间,是兵站官兵幸福欢乐的两天,热情高涨的两天。
董连长、袁指导员和王连副三人很不错,做事有理有节,分配方案皆大欢喜,还有一万元入公账。对上对下都有交待。
看到又一车新盒子到来,全兵站一片欢腾,下午修理班就开始检查灌装设施,布置灌装场地,把五个大桶清洗干净,放在卡车上,就等陈维政去拉原液。
这一次官兵们对流程都熟悉了,维修班还搞了一些革新,速度更快,第一天就装了四车原液,第二天上午包装箱到位,部分人去包装,一早炊事班就开始杀猪。
陈维政这次很厚道,最后一次拉原液时,车里居然拉了二十件老窖。官兵们笑喷,打趣说,值班的每人留两瓶,其它的醉倒一个算一个。王连副直说陈维政害人,这种喝法,整个军营都会被酒精点着火。袁指导员有点担心,午餐前集中全连官兵,进行战前动员,动员的内容居然是要大家慢慢喝,喝急酒容易醉,喝慢酒不仅不容易醉,还喝得多。董连长说:喝得少还喝醉的受罚,大家问:罚什么?连长说:跑十圈。喝得多还不醉的有奖,大家问:奖什么。连长吱吱唔唔,陈维政插话说:奖一瓶,全场继续笑喷。
话是这么说,纪律部队还是要求不同,只能一半人喝酒,另一半人晚上喝,理解理解。
酒足饭饱,陈维政把二十万付给董连长和袁指导员,这回不再推托,接过就是。然后打摩的去华侨镇,风吹得真冷,难怪国人有点条件的都买车,买到停车位不够,买到城市大拥堵,买到高速公路变低速,买到……可是话又说回来,没有这么多人买车,电动车又卖给谁?
文总听说这一万个又搞好了,当场坐立不安,就要从安市调车,陈维政告诉他就让兵站的车送,一辆拉不完就两辆,明天一早就能走。文总一拍大腿:陈总,你总是考虑得周到,用部队的车送货,哪个车匪路霸敢吡毛。
陈维政说他准备跟车过去参观一下金铃厂的生产情况,也有一些想法要跟周总工交流,还想借鉴一下丰陵厂的那款电动小车,文总一听这个,忍不住,马上说,明天跟陈维政一起去,让陈维政感觉感觉他的轿车。
第二天清晨七点,兵站的两辆前四后四大卡车装了满满两车电池出发,司机班派了六个司机跟车,要求安全驾驶,力求安全抵达。陈维政带着刘懿乘坐文总的小车,文总带了一个专职司机,一路轮换驾驶,到也不累,陈维政开了两百公里,感觉金铃厂这车行驶虽然平稳,乘坐也很舒适,但加速明显不如丰陵厂的车。只是它那个中途切换电池是亮点,只需要轻轻的一扭一个旋钮,就可以进行切换。文总心中有数,只用民用电充满了一组电池,在行驶到900公里时,另一组正好充满65%,回到安市绰绰有余。
神奇的是,陈维政的车才到安市下高速,兵站的车已经在出站口等着。大车还比小车快!陈维政很不解,文总说,还有一条路,经邵关到红河,不走平南那条高速,而是走一段二级路,接通红河境内的另一条高速。里程短了足足两百公里,那段二级路,不太安宁,一般车不敢走,可军车敢走,这就是他没有想到的了。十二个小时,小车到了安市,大车也到了安市。
在前面带路,二十分钟,三辆车来到厂区,厂里,差不多所有的人都在翘首相盼。全厂出动,卸车!电池根本没有进库,直接就在车边编号,送到各车位,一千二百辆车已经编号等待,有几个姓急的客户从中午就等到现在。
很长时间没有看到这种场面!周总工脚不沾地到处游走,郑老太太开始还以为刘懿是陈维政随便玩玩的那种,现在的小老板没一个正经的,出门都喜欢带女人。后来知道刘懿是陈维政正经八百的未婚妻,乐了,一脸笑意拉着刘懿的手,摘下手腕的镯子硬要往刘懿手上套。
刘懿为难的看着陈维政,陈维政说:“郑董的好意,你就接受吧,下回你也记着给郑董回礼就是。”说得郑老太太连忙点头。
安排好六个军士的食宿,郑老太太带着刘懿陈维政文总先去郑老太太家吃饭,郑老太太的家就在车厂,到了郑老太太家,才知道文总是郑老太太的女婿,路上,郑老太太跟刘懿说,这回啊,陈维政算是救了他们全家,货款要到期,利息还不知道在哪里,本来准备了好的利息,又付了华侨镇的土地款,幸好陈维政送了他们一百块电池,装了十二辆车,卖了十辆,付清利息,又再贷了二个亿,付了电池款,拉回来一万块电池,装了一千二百辆车,当场就提了走,车款刚够还贷款,这回又有一千二百辆车出厂,总算缓过这口气。以后的车都在古宜生产,电池绝对能保证,企业就好做了!
郑老太太家族的社会关系极好,这两批车都是政斧采购,宏都比红河有钱得不止一点啊!
郑老太太的女儿是政斧官员,副处级干部,经常不在家,家里就是郑老太太和文总和两个孩子,还有一个厨娘。厨娘做菜很好,很可口。两个孩子读小学,很懂礼貌。
稍喝了几杯,晚上还想去看看厂里的情况,就停杯吃饭。吃完饭郑老太太留刘懿在家,说厂里的事让男人去管,女人就要做女人应该做的事。郑老太太做了一辈子家庭妇女,对生活有极为独特的理解,很善谈,刘懿觉得受益非浅。
陈维政和文总去到车间,灯火通明,每批一百辆车,主要是安排电池和调试,每个工人的脸上都堆着笑,因为他们知道这种电池的神奇,因为有这种电池才有他们的效益。前段时间,看着车里的车积满了灰尘,看着老总一脸苦像,看着郑老太太象祥林嫂一样,见人就叹气,逢人就叫冤。到后来,员工都怕见到她,见到她就躲。这段时间不同了,她还是象祥林嫂一样,见人就说,可说的不再是苦,是乐。
周总工坐在办公室,一手抓个馒头,一手端杯开水,他是忙到现在才想起人是应该吃东西的。文总很感慨的看着周总工,他在古宜的这些天,周总工在厂里忙里忙外,立下汗马功劳。
见陈维政到来,周总工放下手里的馒头,伸出手又不好意思的收回去,拍了拍手上的面渣,陈维政一把拉过周总工的手,紧紧握了握,说:“老朋友还臭讲究!”大家哈哈大笑。
“你先吃完,吃完说事,明天我要去丰陵。”陈维政说。
周总工确实是饿了,拿起馒头又吃起来,陈维政拿出自己的手机,与周总工办公室的液晶进行蓝牙连接,很快接通。
从手机里调出一张图片,那是丰陵那款电动车的侧面,周总工很敏感,脱口而出:“丰陵车。”
“北江省丰陵市?”文总问。
“是。”周总工说。
“红河省平南市经销店有一辆,摆了两年,没有要,我去收了,花了一万二。”
“真可怜,我们是顶过来了,这家厂没有顶过来,上个月已经破产保护。”周总工说。
“你怎么知道?”文总问。
“我有个同学在那边做总工。”
“这是一款很优秀的车。”陈维政一边看着照片,一边说:“这是拆掉电池架的车,没有那个拖地的母猪肚子,好看多了吧?”
听到陈维政形象的把电池架形容成母猪肚子,两人都笑起来。
“这是一款四速自动变速的前驱车,电池360V,也有一个12V的常用电池,作用跟你们的一样,充电是用皮带带动发电机,与传统的燃油机一样,空调压缩机也一样由皮带带动。拧开电门钥匙,就有怠速,挂挡才能走,根据发动机转速自动变速,在六十公里时可以怠速保持恒速。我用六个电池驱动,目前看来一组电池可行驶三千五百公里以上。”陈维政说。
“天!相当不错。”文总说。
“生不逢时啊!”周总工感叹说。
“怎么了?”陈维政说。
“这是我同学的创意,外型参考的是飞度两箱,加大包围,大轮胎是bi出来的,就是你说的那个母猪肚子拖地。悬挂、结构基本都是仿制,如果不算电池,重量仅八百公斤。如果早有你这样好的电池,这车早就满世界飞了!”周总工说。
陈维政难怪有似曾相识的感觉,继续看照片:“这是我改的全尺寸备胎,SUV吧,原来备胎位是我的电池箱,我不想采用360V的电机,220V的就够了,再加上你那个风力充电,低价位的免离合手动变速箱,高价位的自动变速箱,这个车应该有戏。”
“还是110V的比较好,你能打造成电动车中的微型车。”周总工这句话,如在黑夜中的一盏灯。微车虽微利,可普及面宽、影响力大,是替代燃油车是重要选择。更主要是通过这种技术的完善,改装目前市场现有的燃油车,前景广阔。
“那你同学现在?”陈维政问。
“光荣下岗!”
陈维政决定明天去丰陵,去找这位下岗的专家。
第九十七章 下岗专家
第九十七章下岗专家
安市到丰陵有高铁相连,相距六百公里,高铁仅需两个小时。
周总工决定陪陈维政一起去,加上刘懿,一行三人,带一只掩人耳目的拉杆箱。
走之前,送别兵站的两辆货车,两辆车又帮文总拉了满满两车货,都是在古宜建厂前期需要的一些物料。陈维政给了六个人每人二百元钱,让他们在路上喝酒,六人推托不过,只好收下,觉得陈维政这人特别仗义。这一次帮金铃厂跑一单,兵站有收入,个人也有收入,加上陈维政的给的红包,算算也不错。
文总送他们去高铁站,他对于陈维政热衷于微型车有点不解,认为微车则微利,用同样的营销成本所得的收益太少,划不来。
文总是做车的,忽略了一个问题,陈维政不是做车的,是做电池的。
陈维政的眼光并没有太多的看在新的电动车上市,更注意的是市场上大量正在行走着的燃油汽车,在电动车出来后,这些车主将会遇到一个很鸡肋的问题,就是自己这个车,用之太贵,弃之可惜。如果有一个厂,在花费三几万元的情况下,能够把车改成电动车,而不是要花费近二十万去购置新电动车,那对于电池的需求拉动会更大,也会更快,电池的价格也会得到快速提升。
首先动手的是家庭私家小车,特别是那些两厢私家车,本来就轻,拆掉发动机、拆掉油箱,空滤机滤水箱就更轻,使用120V500AH的电池,能让这些车一组电池跑到一千公里,是很容易的事,两块电池两万元,电动机连同改装物料及人工两万元左右,应该市场广阔。
最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为社会、为国家、为这块土地也为子孙后代节约一大批资源,在动车上,陈维政把这个思路说给周总工,把周总工听得心惊肉跳,如果这个思路能成行,虽然对金铃厂这种高端厂则影响不大,但是对那些向经济型电动车发展的车厂打击极大,陈维政告诉周总工,南方军区也决定在华侨汽车园开发一款针对军队使用的全地形电动车,说白了就是把悍马装上电池。然后分军地两类。军用特供、民用销售。
周总工说南方军区有先天之利,应该大有前景。
周总工,全名叫周恒东,江陵汽车工业大学老牌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在宏都省的一家大型国企做技术员,后来国企改制,重销售不重研发,他成了富余人员,把关系交到人才中心,每年交养老保险,自谋生路。在最潦倒的时候,金铃厂的老董事长认为他是人才,招聘他到厂里做技术管理,他对金铃厂可谓死心塌地,誓死跟随。
他的同学姓汪,叫汪洪涛,六盘人,毕业分在六盘的一家小汽车厂,那家厂也曾生产过一款相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