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静和刚刚在想些什么呢?”,身上的龙袍让楚宸更添尊贵之气,但他俊脸上的笑容,倒是不似那日相见般疏离,而如当初两人为友时,如此随意而亲切。
“没什么!”,静和轻笑着摇了摇头,没有比划手语,但她相信,她的这个动作,他是能看懂的。
她很清楚,他知道她在想些什么,他也知道她在担忧些什么,两人就这么在月下站一会儿,他便会似是无意般问出一些问题,然后,让她在回答他之时,自然而然、毫不设防地说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她知道,他有这样窥探人心的本事,亦有这样洞悉人心的心思。
如今,她不能说话,他能主动说出她心中所想,倒是省事儿了,从她来晋国,他今日才第二次出现,但态度变了许多,她心中安慰不少。
不过,看他此刻的样子,应该是刚处理完他家国大计的千头万绪,便直接到了她这里来吧,之前,她已经将她的所思所想写成了信,让人传到了他手中,经过这两日过去,他才出现,想必也是想明白了一些事,而且,以他如今的态度,怕是有些事,已经稍稍舒缓了一些,她相信楚宸比谁都清楚,他到底该怎么选择。
“姜毅将军现在是守卫在陈国边关的吧?”,楚宸似是随意地,问出了这句话。
静和轻轻的点了点头。
“姜毅将军虽然之前是你身边的护卫,可通过这次的合作,不难发现,他的确是个不可多得的将帅之才,有勇有谋,前途实不可限量,朕之前在边关时,与他交谈过数次,对他甚为赏识,可惜,晋国如今却没有这样的将才!”,楚宸感叹道。
“静和相信,不出数年,他便可被陈国拜为大将军,他如今需要的,只是一个表现的机会!”,静和闻言,亦是欢喜的比划着说道,心中亦不禁为姜毅感到自豪,或许,他如今只需要一个机会证明他自己。
“现在没有他随身保护,静和可有后悔?”,楚宸俊眸深深地望着静和,“或许,如果他当初没有回陈国,而是留在静和你身边继续做你的护卫,或许后来你便不会着人的道,受这么多苦了,终究还是只有自己的人,才会尽心尽力的保护你!”
“没有!静和庆幸尚且来不及,又何来后悔之说?”,静和连忙比划着解释道,确实,她当初回燕国后,被萧君轩安排在了沁音阁居住,身边照顾的人,除了梦竹之外,其它的人都换成了萧君轩信任之人,可就算这样,那她毕竟不是那些人的主子啊,若真有事,他们最后也始终是向着他们主子的人,哪里会真的顾忌她这个他们主子的女人呢?
只是,可笑的是,萧君轩上次被晋国利用陈国安排上官蕙心那些人刺杀之后,萧君轩借此机会好不容易借萧君寅让陈国与燕国边关近两个月来,已恢复了以往的安定平静,两国边民也早已恢复了繁忙的贸易与来往,两边军队也各自收敛,没有再起任何事态争端,可是,却不曾想,她的父皇和晋国再次做的事,让好不容易可以长期无战下去的两国再次大战开始,而且还到了再也无法轻易偃旗息鼓的局面,何其可悲!
静和自是明白,当初皇兄为了陈国一心求和,而她也因此和亲燕国,可那时候,燕国却是野心勃勃,好不容易萧君轩与她情深如此,愿意熄战议和,哪知道,她的父皇倒是一再的与外人勾结,使些卑鄙手段,才让萧君轩被她被害之事弄得怒气冲冲,才让人对晋国和陈国出手,掀起这场战争,现在,她相信萧君轩可以为了她继续保持和平,而皇兄哪里,定然也将会尽力的去劝服,阻止父皇,如今,她只要劝得楚宸先做好他的晋皇,那他便将与燕国的纷争晢时放在一边,如此,三国边境起码可以有颇长一段时间的和平日子了!
“那么,静和现在选择来晋国,就只是因为如信中所言,让我先安内么?”,楚宸定定地望着静和,清峻的双目,在月色下闪烁出灼灼光华!
“当然,你与我乃好友,曾经又救我一命,我好歹也算师父的半个徒弟,与你这师父的唯一弟子,怎么也得算师兄妹吧,何况,我一直觉得你将来一定是位明君,现在,那些王爷谋反,你该是先稳定晋国朝局,才有为晋国百姓谋福祉之日,而我如今,燕国回不了,陈国待不住,只求你能将我收留在晋国,暂且过一段安稳之日罢了!”
静和唇语配合着手语,慢慢的将自己的意思表达出来,希望楚宸能看明白,她虽然是带着目的来让他放弃与父皇合作,而是选择三国永修平和,但也知道,此事不可着急,否则,定会误事。
“怎能说是收留?朕的身边,是如何地期盼有你相伴?”,楚宸忽略了她其它所有的话,倒是记住了他最后一句,眸华更加灼灼,语气也开始变得激动起来的说道,“静和你能够相信朕,能够在晋国留下来,朕真的很高兴,请你相信,朕不光能保你此刻安全,更愿能为你撑开一方天地,保你一生平安,快乐,有些话,曾经说过了,便以为过了,但实则朕藏在心中许久了,本以为再也没有机会说出来,可如今,直到你既然认为晋国是个安全之所,朕才知道,此时不说,更待何时?”
楚宸的奇怪话语与突变激动的情绪,让静和脑中闪过当年在陌路峡谷时,他曾说过的话,若那时候,她是疑惑不解,但此刻,心底早已有了答案,只是她从未想过楚宸对她。。。。。。
在心底轻叹一声,静和连忙比划道,“静和只是不想让父兄反目,所以才想着来此避得一时风头,并不想给皇上带来任何麻烦,若有朝一日,能有机会去燕国,静和还是会去的,就算不为了萧君轩,我也想有机会看看自己的孩子的!”
“静和,你无须担心说出这些话来,如今我虽然已经登基,但你也知道,晋国内乱未平,还处在风雨飘摇之中,而燕国杀了我父皇,晋燕两国必将有一场生死决战,朕本不该跟你说这些话,可是我,可是我。。。。。。”
楚宸犹豫片刻,终似下定了决心,“可是我,如今不说出这些话,怕是你始终不能明白,我想说,我不但可以让你留在我身边,保得你安全,更希望你站在我身旁的那个位置上,与我并肩看天下,患难相随,永不离弃,而你的孩子,在合适的机会,我也会将他救出来视如己出!”
他激动得气息微微急喘,一向沉静清冷如他,从来就没有对哪个女子有过特别的想法,只是,当他第一次在燕国皇宫宴席之上见到她,从此便在他的脑中刻下了一个美到极致,却又从容大度得让人不禁激赏的女子形象。
他没想到,在后来的日子里,他会有机会与她经历过那么多的事,有过那么多的牵扯焦急,她的美,她的勇,她的智,她的淡定从容,以及她的令人心疼与怜惜,有哪一样不让他日夜回味,倾慕不已?不要说见到她的每时每刻,即便只是想起她的每一分每一刻,都可以让他热血沸腾,心中喜悦,那从未尝试过的心间甜蜜,让他感觉如同拥有了世间最美好的一件东西。
此刻,面对着这个世间最美好的人,他又怎能不心头激荡,甚至语声微颤呢?
“看来,你还是误会了我此次答应来晋国的用意?”,静和自是明白他话语中的意思,也感觉到了他此刻的激动,只是她忽然觉得,自己与他这位突然成了晋国新帝的楚宸,原本那点音律知己,患难与共过的朋友关系竟是变得遥远了,再也没有了当初的那份美好,因此,她不自觉地在比划手语时,神情冷漠了下来。
“不,静和,我没有误会,我知道你的目的,但是我愿为你做任何事,只为与你永远并立相伴,我知道,如今我说这话可能还太早,如今晋国尚未安定,我可能还不能给你最安全的保证,但是我想知道,你是否愿意站在我的身边,愿意给我这个机会,让我来呵护你?”,楚宸终是激动不已,一口气说出了自己最想说的话,“你可愿意做我晋国的皇后?而非燕国?”
晋国的皇后?
静和神情有些发愣,她虽知他的心意,却对他的话震惊不已,他竟是愿封她作晋国的皇后吗?可是,她却忘了,她是燕国的皇后,就算她真答应嫁于他,那他欲立她为后,也怕是群臣反对,百姓耻笑吧?
何况,若他今日真敢立她为后,那怕萧君轩不爱她,也会因为这样挑衅的举动,引得萧君轩为了顾全面子,非要灭了他晋国而后快吗?
见她神情震惊,甚至有些不可思议的看着他,楚宸好似看透她的心思,连忙说道,“其实早在父皇死之事,我便注定要与萧君轩决一死战,你想的那些,又何足畏惧?我只是想知道,静和是否愿意?愿意给我一个公平的机会?”
“承蒙皇上错爱!静和已作过他人的皇后,便是没有资格再作皇上的皇后了。”,静和坦然地望着楚宸,满脸真诚地比划道,她相信他能明白的。
“不是的,静和!”,楚宸也极为认真地盯着静和,一字一句说道,“在我心目中,只有天下间的男子配不上静和,若静和愿作我的皇后,将是楚宸此生最大荣幸!”
L
☆、第232章:我带你走
望着楚宸极真诚的面容,听着他极热切的话语,静和淡然处之,半晌后,才比划道,“皇上今日的话语着实让静和震惊,然而,静和本有自知之明,此生再不敢奢望当什么皇后,亦从未考虑过再嫁他人,因此,静和实在是抱歉,请皇上收回说过的话吧!”
她不知道,她的手语他能否全部看懂,只得尽量手势慢一些,配合着唇语,但她总觉得楚宸是完全看懂了她想说的话的。
“为何不能再嫁他人?难道,静和竟还要为那萧君轩守身么?”,楚宸追问道。
静和只是轻轻的摇了摇头,神情淡漠的比划道,“静和如今确实没有再嫁的心思,请皇上莫要逼问了!”
楚宸怔怔地看着她,过了好一会儿才道,“好,我不逼你!也实在是抱歉,我没想到,今日之话,竟会让你以为这是在逼迫,不过,我不会收回我今日说过的话,我会以最大的耐心,等待你改变心意!”
闻言,静和无奈地侧过脸,望着天上明月发怔,此时,她不知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劝服他,她怕无论说什么,他都是听不进去的,她实在想不明白,她如今就是一个哑巴,有什么资本让他一国君王说,会以最大的耐心来等待。
今夜,她不敢再说出进一步抗拒的话来,她怕她若再在言语上加以拒绝,楚宸也会说出等待终生之类的誓言来,她不知道,他的誓言到底有几分是真,又到底能否最终守住自己的誓言,然而她很清楚,她并不想要他的誓言,真的,并不想要,她宁愿他能说为了她,让天下和平。
所以,她甚至不怕伤他的心,却害怕听到他的承诺,更害怕他的承诺最终成了他一生的束缚,让他自此再找不到属于他自己的幸福,因为,她给不了他们任何诺言,她的心,她的人,早已被那个叫萧君轩的男人给侵占得毫无一丝嫌隙可容下他人一分一毫。
所以,对于面前的晋国国新帝,他所许下的沉重诺言,他所提出的机会,她无法给予任何回复,只是深吸一口气,冷漠的抬眸,对着仍怔怔凝望着她的楚宸,微微的行了一个礼,意思便是,“夜深了,皇上还是早些回去歇息吧!”
“静和。。。。。。”,楚宸自然是明白她这一礼是在赶人了,不觉欲言又止,她没有直接拒绝他,更没有欣然接受他,她仿似完全忽略了他的一腔热情,只冷静地劝他回去歇息,这让他感觉就如用力的一拳打在棉花上,气力瞬间消失无踪,再找不到可以奋起直击的对手。
“好!朕先回去了,你也早些歇下吧!朕,会一直等着你,等着朕梦寐以求的那一天!”,他相信,只要她还留在晋国,还在他身边,滴水石穿,终有一日,她会看到他的好,他会等到她答应做他皇后的那一天,说完,楚宸慢慢转过身,在静和的目送下,踏着月色步出了庭院。
连续几晚,楚宸就如往常般,总是踏着月色来到静和所住的殿阁,两人在月下轻谈几句,他没有再热切地逼她答应做他的皇后,虽只淡淡地说着话,却再也不掩饰自己对她的爱慕与赞赏之情。
而静和则以一国公主的身份,对他这一国帝王以礼相待,既像宾客,又似朋友,不冷不热,不远不近,对他无意间流露出来的仰慕之情,似是毫无知觉,更是毫不在意。
这夜,待楚宸略带着此许遗憾与不舍,无奈地转身离去之后,静和又在月下独自站了许久。
“公主,夜里霜重,容易着凉,还是请公主早些回房中歇息吧!”,突然出现的芸娘,终是看不得她在月下失神了这样久,走上前来柔声劝道。
回过神来的静和微微点了点头,便跟着她走入了寑室,今夜,她确实在月下站得太久,想得太多,思绪也太乱了,可是,眼看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她曾答应过的一月之期即将到了,可她这里还是没有让楚宸同意,这几日,她每日给他去一封信劝服,然而,他每晚过来,却是对那信的内容避而不谈,是她把事情想得太简单了吗?
只是,不知道他和孩子是否安好?是否也如她一般,此刻正在抬头望月思念着彼此呢?但愿他别着急,能再给她些时日才好!
待芸娘轻轻掩上房门,退了出去之后,静和便吹灭烛火,轻解罗裳,准备上 床安歇了。
“青悠!”,轻轻的一道男子声音在室内响起,让正欲解开外衣的静和吓了一跳,刚刚戒备起来,黑暗中,一个高大的身影从床榻后闪出来,很快地将她搂入怀中,低哑的声音响起,“青悠,别怕,是我!”
此刻,她听出了他的声音,闻到了他的气息,感受到了他宽阔温暖的怀抱,他是她此刻正心心念念的人啊,怎么就如做梦一般,就出现在了她的面前呢?
“青悠,是我,我来了!”,她明显听出了萧君轩声音中的愉悦和深情。
“你。。。。。。不是让你回燕国去等我么?为何,此刻竟会在此?”,静和反应过来之后,连忙推开他,急切的看着他,想要问,可无奈,萧君轩根本不看她的眼神和神情,自然是不知道她到底是要问什么,只是对她推开自己的动作不满,一把将她搂得更紧了,她可知道,他这些日子,是有多想她吗?
现在,他可真后悔当日在豪城时,一时心软,答应了她,才让那楚宸有机会对着他的女人日日深情表白,要不是他答应过她,以后定然不对她霸道独断,要信任她,更不是有些事,他已经办妥,他怕她生气,今日都还不敢出现,怕还是在一旁干吃醋呢。
“青悠,我是来带你走的!这次,我再也不会放手让你身处险境,我亦再也不要让那些痴心妄想的男人有机可乘,到时候,我怕是悔之晚矣!”,萧君轩坚定而不满的声音轻轻响起。
月色从窗外斜照进来,如一片银霜洒在窗前的地面上,也让寑室内的一切依稀可辨,静和看见,面前高大的萧君轩,正低下头深深地注视着她,热切等待着她答应随他离去。
“君轩,我那日不是很清楚地告诉你了么?在没有彻底解决父皇和楚宸结盟一事之前,我是不会随你回燕国的,难道,你至今都不能明白?若是不能彻底解决此事,就算我跟你回了燕国,那么,以后还会有很多的事发生,我相信你能保护好我,但是,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我不想将来,你,或者我,甚至是寂昶因为那些小人暗害而发生点什么事,我想和你,和孩子,平平安安的过一生。”,静和看着他无奈的比划道,她本以为,他终是理解了她的苦衷的。
静和的心思,萧君轩他怎么又不会明白,无人知道,他此刻有多后悔,后悔当初没有将那个殷南昇直接给杀了,让那殷青玄登基算了,总好过如今,虽然他被逼得做了太上皇,可那殷青玄竟然不敢太过于自己的父皇作对,还让那老家伙出来做乱作怪的。
“是的,我知道你不愿这么就回燕国去,所以,这一次,我不会带你回燕国,我今夜前来,便是想让你知道,你的夫君我,可以为你做任何事,只要你能开心!”,萧君轩的声音坚毅的说道,“我会带你到陈,晋,燕三国边境的地方,会让楚宸,你的父兄都到哪里,我们三国共同协商一条规则,至少保证十年内,三国各自休养生息,各自强大自己,不再开战!”
望着他黑暗中无法看清,却闪烁着星点光芒的双目,他的话,让静和一时竟说不出话来,原来,他竟是做了这样的决定吗?可是,那楚宸和父皇,会这么想吗?
“青悠,这段日子,我已经想得很明白了,燕国如今虽然国力兵力都不错,但终究还是有那么多百姓过的凄苦,前些日子,原本收复的齐国境内,因为干旱,颗粒无收,百姓都有些动乱了,虽早有拨了粮食和银两去救济,但终究是不够的,若大肆赈灾,国库又眼看着会缩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