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贵女谋略-第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广济寺和广源寺都是京城有名的香火兴盛的寺庙,广源寺出名的是后山漫山遍野的桃花,可如今已经立夏,桃花早就凋落了,广源寺也就没春天桃花盛开时那样热闹了。

  广济寺却因为寺里放生池里正盛放的芙蕖而车水马龙,放生池说是一个小池子,可广济寺的放生池却可媲美一个湖了,湖边搭建起了游廊亭阁,供奉着南海观世音菩萨,湖中则开满了芙蕖,一到夏日,这里人流如潮,拜佛倒是其次,大多数人还是来观赏芙蕖。

  但是广济寺也有一个奇怪的地方,它并不接受清寺的规矩,不管你是王公贵族还是勋贵世家,众生平等,你只要来了,就得和普通百姓一样挤着排队上香,并不存在什么特权,也是因为这样,广济寺在老百姓口中极有口碑。

  老太太选了广济寺,一来是觉得能观赏芙蕖,二来人多热闹,三来,既然接受普众香火,想来比那些只受达官贵人香火的寺庙更灵验些。

  徐妙筠却是最高兴的那个,她换了一身男装,打扮的好像哪家的富贵小公子,跟着徐润安和徐景焕董子澄去广济寺外逛庙会,这也是徐景焕老早就答应了的。

  徐妙筠跟放出笼的小鸟一样兴奋极了,说着要买什么买什么。

  可没走一会儿,前头就遇见了张飒,张飒穿着一身普通的家常衣裳,肩上坐着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手里拿着一个彩纸缠成的风车,后头跟着两三个小厮,有的手里拿着糖葫芦,有的拿着短木剑,显然是刚从庙会上买的。

  此刻的张飒少了素日里安贵尊荣的公子做派,更多的像一个普通的父亲,带着儿子逛庙会,朴实却让人感动,徐景焕有些意外,笑着和张飒打招呼。

  张飒倒没什么窘然,把那男孩放下来抱在怀里,大大方方的介绍:“这是我儿子序之,序之,快给几位叔叔打招呼。”

  张序之年纪小,神情又怯怯的,一看便知是娇养着长大的,可很听张飒的话,在张飒怀里作揖:“叔叔们好。”

  徐景焕和徐润安一边笑一边扯了佩戴的玉佩给他做见面礼,董子澄却直接从张飒怀里把孩子抱了过来,笑道:“这孩子长得可真俊。”

  张飒笑着,神情十分温柔:“序之长得像他的娘。”

  张序之被董子澄抱着有些不自在,伸着手要张飒,张飒接过来,抱歉道:“他有些怕生。”

  董子澄不甚在意,他挺喜欢小孩子的,遂也给了东西做见面礼。


  第五十二章 巧遇


  自打遇见张飒,徐妙筠就用折扇半遮着脸躲在徐景焕身后,可张飒还是注意到了她,觉得面熟,稍一回忆便想起了她就是贸然闯徐景焕书房的那个,笑道:“这位小少爷是?”

  徐景焕见既然遇到了,与其躲躲闪闪小家子气,倒不如大大方方的打招呼,遂笑道:“是我妹妹,缠着我带她出来玩。”又给徐妙筠介绍:“这是张大哥。”

  徐妙筠穿着男装,不好行女子的礼,只好学着徐景焕的样子匆匆抱拳,张飒有些诧异,也觉得有趣,笑起来:“看来景焕和我是同病相怜哪。”又道:“这儿人多,也不是说话的地方,咱们找个地方坐下来喝口茶。”徐景焕自然应允了。

  庙会上哪有什么干净的喝茶地方,只找了个简陋的店面,寻了张干净的桌子,还未坐下,就有隔壁桌的过来打招呼:“徐大哥,徐二哥,真是巧啊,你们也来逛庙会。”

  徐景焕仔细一瞧,竟是晏静宜的哥哥晏玉成。

  晏玉成放荡不羁的性格徐景焕也是有所耳闻的,可自打晏静宜和徐景焕订了亲,晏玉成每每见了都十分亲热豪爽,跟自家兄弟似的,徐景焕也就没有拘泥于俗礼,对他也十分亲热。

  晏玉成那一桌坐的都是不认识的人,可看衣着打扮十分富贵,想来也都是哪家的公子,遂两边草草行了礼,晏玉成便凑在了徐景焕这一桌:“二哥身上的伤都好了么?”

  徐景焕笑道:“劳你费心,早就好了。”

  几个人寒暄说起话来,徐妙筠可着急了,她是出来逛庙会的,可不是来听他们闲话的,可若是贸然插嘴,打断他们说话,又显得失礼,遂闷闷的低着头,有些不高兴。

  那边张序之只是个六岁的孩子,更坐不住,扭着身子要出去,张飒没法子,只好道:“我们家这个小魔星闹着要出去,我先告辞了,改日再聚吧。”

  晏玉成意犹未尽,可他跟张飒并不熟悉,只能点头应允,徐景焕也顺势起身告辞,出了茶馆,张序之又活跃起来,一会要买这个,一会要买那个,张飒虽然团团转,可脸上满是纵容,俨然一个慈父。

  张飒也很会做人,但凡张序之要的东西,他都是买两份,一份给儿子,一份给徐妙筠,徐妙筠手里拿着泥塑的娃娃,木制的竹蜻蜓,彩绘的面具,也有些不好意思。

  徐景焕笑她:“你呀,没出来的时候嚷着要这个那个,出来了怎么倒不好意思起来了。”

  徐妙筠不高兴了,拉着董子澄去买街边小摊上刚出锅的八珍糕,三色糕各色点心,用麻纸托着,热气腾腾的,看起来就很好吃。

  张序之眼睛直盯着,小手指含在嘴里,显然很羡慕,可却没有开口要,徐妙筠看看他,觉得他很有趣,遂递到他嘴边:“甜的,很好吃。”

  张飒笑吟吟的看着,并不阻拦,张序之犹豫了一下,怯怯的咬了一小口,在嘴里吧唧了几下,又咬了一大口,把徐妙筠乐得不行,看方方正正的点心上被咬出来的小小的牙齿印,也没有嫌弃,两大块点心就被两个人你一口我一口的给解决了。

  一直从庙会这头走到那头,徐妙筠手里添了不少东西不说,还尝了两块栗子糕,两个糯米团子,还有一碗桂花甜汤,甚至连董子澄买来的臭豆腐也尝了一口。

  徐景焕见她满头是汗,脸上晒得红红的,便说要到不远处的酒楼坐下歇歇,张序之也和徐妙筠吃了一样的东西,张飒正怕他积食,闻言也说好。

  这一路过来,张序之和徐妙筠已经很要好了,张序之也没有叫张飒抱着,自己下地拉着徐妙筠的手蹬蹬往前跑,笑的很开心,徐妙筠毕竟是个女孩子,大庭广众下跟个孩子一起跑也觉得有些不好意思,遂不住道:“你慢点跑,这儿人多,仔细撞着。”

  张序之咯咯直笑,跑的越发快,和一个刚从酒楼出来的人迎头撞上,张序之个子小,撞上那人的腿,徐妙筠却因为惯性跟那人撞了个满怀,下意识的要后退,又摔倒在地上。

  安成郡王愕然地看着这一幕,先把张序之扶了起来,犹豫着又把徐妙筠扶了起来,张飒和徐景焕几个人已经走了过来,大家相互寒暄打招呼,徐妙筠则窘迫的要命,恨不得钻到地底下去,张序之这个罪魁祸首却笑嘻嘻的伏在张飒肩上冲徐妙筠扮鬼脸。

  安成郡王并不是一个人来的,后头跟着安宜郡王安清郡王,唐翼然,唐旭,谢玉树几个人,见到了张飒和徐景焕,又回去重新坐下说话,偌大的雅间里摆着一张大桌子,一张小方桌,其余人都围坐在大桌子旁说话。

  徐妙筠和张序之则坐在方桌旁,张序之欢快的拿了桌子上盘子里的蜜桔糕吃,徐妙筠低声抱怨:“都怪你,害我这样出丑。”

  张序之却嘻嘻笑着把面具带在脸上冲徐妙筠摇头晃脑的,徐妙筠不由恼怒,伸手一边一个捏住了张序之的耳朵:“不许调皮。”

  张序之却大叫起来:“爹爹,姐姐欺负我!”

  把大家的目光都吸引过来,徐妙筠脸色涨得通红,讪讪松开了手,徐景焕走过来低声斥责:“跟一个孩子置气,你可真有出息。”

  徐妙筠低着头不说话,张飒呵呵笑着对张序之道:“你不许调皮,和姐姐一起玩。”

  安成郡王看在眼里,虽然强自镇定谈笑自若的和大家说话,眼睛却忍不住瞧徐妙筠那边瞥,见徐妙筠耷拉着脑袋很是不高兴的样子,有些心疼,可也知道以自己的身份是不能够说什么的,又有些黯然。

  安清郡王年纪小,坐了一会便跑到张序之跟前和张序之玩儿,张序之比起和徐妙筠一起老老实实地坐着,自然更喜欢和安清郡王一起玩,趴到安清郡王背上叫他驮着跑出去疯了,跟着的几个小厮也都赶忙追了出去。

  眼见着到了吃午饭的时候,安成郡王要做东,徐景焕抱歉道:“祖母还在广济寺,我们回去晚了不好,还是改日再聚吧。”

  安成郡王只得答应,两边告辞,徐景焕一行人返回了广济寺。

  徐妙筠犹自生气着,徐老太太也正说要不要等徐妙筠几个人回来一起吃斋菜,见了也都奇怪:“高高兴兴地出去,怎么耷拉着脸回来了?出了什么事?”

  徐景焕笑道:“我们遇上了张大哥,她和张大哥的儿子闹别扭呢。”大家想着徐妙筠小孩子似的脾气,也都笑了起来。

  徐妙筠心里闷闷的,她觉得大家都不了解她,她和张序之那个小孩子有什么好置气的,主要是因为她觉得丢了脸。

  尤其是还当着安成郡王安宜郡王几个人,她住在康王府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可是端庄文静,文雅知礼的大家闺秀模样,如今穿着一身男装,跟在一个孩子后头疯跑,还撞了人,自己跌了一跤,真是形象尽毁,还不知道安成郡王他们背地里怎么笑话自己呢,说不定还会说自己虚伪,表面上一套,背地里又是一套。

  没等徐妙筠消气,沉烟楼那边的成绩出来了,徐妙筠一大早跑去沉烟楼看榜,第一名赫然是谢芝兰,冯贞贞排在第十名,徐妙筠排在第十三名,而唐囡囡则是第十七名,排在最末的被淘汰的则是郑宗萍和杨宛儿。

  唐囡囡看了榜后幸灾乐祸:“芳玉郡主又少了两个爪牙。”又道:“我嫣然堂姐下半年也不来了,伯母说要给她说亲事,不能再抛头露面了。”

  徐妙筠想起了给徐润安说亲的人选里就有唐嫣然,也不知道最后到底定了谁,有些心不在焉,冯贞贞却兴冲冲的跑过来,说李先生要去蜀中,三个月才能回来,只怕沉烟楼要放大假。

  唐囡囡满脸惊喜:“你听谁说的?”

  冯贞贞骄傲道:“我爹说的,他从宫里出来,正好赶上李先生觐见,说去蜀中游历,正好天气也热,让学里的学生都放假在家消暑,等过了中秋节再说上学的事。”

  唐囡囡欢呼起来,徐妙筠也很高兴。

  果不其然,李先生说了放假的事,让大家把放在沉烟楼的东西都拿走,免得有所丢失,东西自有丫头收拾,三个姑娘叽叽喳喳的说在家要做什么好好地庆祝一下,最后还是唐囡囡拍板:“咱们去西山玩两天,要是单在城里逛,金石斋,多宝斋,不知道逛了多少回,一点意思也没有,我们家在西山有别院,我们去住两天,可以爬山,钓鱼,放风筝,比在城里有意思多了。”

  冯贞贞和徐妙筠都很赞同,各自回家征求大人的同意。

  ps:收到两张PK票,很是惊喜,周末加更。


  第五十三章 西山


  徐老太太和大太太商议了,最终给徐润安定下了谢芝兰,正说请谁做媒上门提亲呢,见徐妙筠来说这事,徐老太太有些不放心,可也没有一口回绝。

  倒是大太太劝道:“她们年轻姑娘爱扎堆玩,咱们越是拘束越是不好,倒不如叫她去,左不过多派几个丫头婆子跟着伺候。”徐老太太便叫徐妙筠去问徐景焕。

  徐景焕想了想刚想同意,东亭进来回话:“安成郡王那边派人来问,说想请少爷去西山避暑,不知道少爷有没有空。”

  徐景焕皱了皱眉头:“是安成郡王请的吗?”

  东亭道:“是唐小姐下帖子请的,说是住在唐家的别院,十分方便,安成郡王便来问少爷去不去,人多也热闹。”

  听到这里徐景焕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定是唐囡囡为了撮合安成郡王和妙筠,这才出了这么个主意,先请了妙筠,又请了安成郡王,到时候在别院没那么多避讳,又没有长辈在身边,岂不是个大好机会?

  徐景焕不由沉下了脸色,可想着安成郡王既然派人来问他去不去,想来也是看出了唐囡囡的意思,只怕是委婉的提醒吧,脸色又缓和了不少,最后吩咐东亭:“你去回话,就说我去。”

  又答应叫徐妙筠也去,徐妙筠兴冲冲地跑回去收拾东西,徐景焕冷笑,他倒要看看,唐囡囡打算怎么做这个红娘。

  此刻的唐囡囡却在安成郡王书房里气的七窍生烟:“我这个主意多好,妙筠去,你也去,又是在西山,长辈又不在跟前,你机会多的是,你说你究竟怎么想的,怎么把徐景焕也请去了呢?徐景焕管妙筠跟爹管女儿似的,到时候肯定一步也不许多走,你也休想见妙筠一面!你呀你,怎么就这么笨呢。”

  安成郡王道:“你想的倒是好,到时候男男女女一大群,别人不说,你娘能答应才怪,肯定会派一位长辈跟着去,不然闹出什么事情来,大家的名声就都完了,你以为都像戏文里那样容易就见到了么?”

  唐囡囡气鼓鼓的:“给你创造机会你不要,要是不帮你,你这么偷偷喜欢人家,送个东西也不敢明目张胆的样子也挺可怜的,那你究竟怎么想的?”

  安成郡王不说话了,唐囡囡怒道:“一问你就这幅样子,活该妙筠瞧也不瞧你一眼。”

  本来徐妙筠想拉上徐沛凝和徐静含一起去西山,可徐沛凝说自己要管家,徐静含又不喜欢出门,只得罢了,大太太亲自给徐妙筠收拾包袱,除了衣物首饰,还收拾了两匣子药膏药丸,并一些艾香:“山上虫蚊多,睡觉前叫丹桂替你熏帐子,仔细被咬了,那红疙瘩最难消下去了,还有些跌打损伤膏,你爱跑着玩,仔细跌伤了,要赶紧上药,还有几颗雪津丸,最是清凉解暑,可山上凉,估计用着的时候也不多,你赶路的时候多含两颗,马车里热。”

  又叫丹桂多拿几件夹衣:“万一下了雨,山上可冷呢,仔细着凉。”

  大太太说一句徐妙筠应一声,好像又回到了在杭州时,她和哥哥一起去外祖母家,大太太就是这样唠叨着帮着收拾行李,从小没娘的徐妙筠很是感动,把大太太当成了半个亲娘,跟她撒娇:“伯母不用替我操心了,我会照顾好自己的。”

  大太太笑道:“要是让我放心,你得乖乖的才成,玩两天就回来,你大哥哥定亲,你总不能不在家吧,若是婚期定的急,说不定还要你帮忙呢。”

  徐妙筠忙不迭的点头:“伯母放心,只要一有消息我就回来,任您差遣。”

  大太太忍俊不禁:“你这个孩子。”

  因为是住在山上,所以很难买到东西,徐沛凝和徐静含又张罗着不少吃的东西叫带着,等出门的时候,徐景焕带着东亭一个小厮,只带了两身换洗衣裳几本书,倒是徐妙筠浩浩荡荡装了两大箱行李。

  徐景焕觉得女儿家就该这样娇养着,倒没有说什么,等去唐家和唐囡囡会合时,才发现唐囡囡也带了不少东西,唐囡囡更是换了一身竹青色的男装,头发束了起来,英姿飒爽,比徐妙筠穿男装好看多了。

  唐囡囡又拉上了唐翼然和唐旭两个哥哥,唐翼然对唐囡囡很是无奈:“现在的姑娘家胆子越来越大了,囡囡任性起来祖母都管不了她。”徐景焕笑笑,没说话,心里却深有同感。

  等到冯贞贞家时,冯贞贞居然也穿了男装,玉白色的长衫,越发衬得冯贞贞唇红齿白,她看唐囡囡也是男装打扮,又是惊又是喜,两个人一起撺掇徐妙筠:“赶紧也换上,不然就差你一个,多不好看。”

  徐妙筠在马车上哪里方便换衣裳,可被唐囡囡逼着,还是现翻了包袱,换了一身湖蓝色的短衫,窄袖,束腰,下面蹬着小靴子,显得俏皮利落。

  等约上安成郡王那一拨人后,有的骑马,有的坐马车,浩浩荡荡的往西山去,康王妃知道有姑娘家在,就派了两队护院跟随保护,唐家也派了一队侍卫,里三层外三层围着一群少爷小姐上了西山。

  此时天气炎热,坐在马车里十分闷热,唐囡囡满头大汗,最后实在忍不住了,便要骑马:“虽然晒,可好歹有风。”

  唐翼然道:“姑奶奶,这都快上山了,哪里还能骑马,连我们都要换马车,你快消停些,再忍一会就到了。”

  唐囡囡不依:“我是来玩的,可不是来受罪的,既然不能骑马,那我们就走上去,权当是爬山了。”

  唐翼然拗不过,只得和安成郡王商议,安成郡王看快到正午了,日头正毒,难怪唐囡囡觉得热,遂道:“咱们也不急着赶路,找个有树荫的地方先搭帐歇歇,等半下午日头落山了再走,天黑前赶到就是了。”

  唐囡囡连连赞同,安成郡王便吩咐护卫们搭起了帐篷,又叫人去林子里打些野味,和唐囡囡道:“今天只能凑合着吃点了,可别挑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