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一品-第28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了,你也随我去总参吧”李靖满意的点了点头。显然对于徐世绩的表现他还是相当满意的。

    “大将军先请。”徐世绩落后一部说道。

    “好。”李靖也不推辞,就大踏步的出了大厅。

    而在长安城另一角的越王府,作为越王府的主人卢承烈并不知道军中两位大佬们谈话的内容,莫说是他,就算是其他王子们知道李靖和徐世绩两人会面,恐怕也不会想的太多。卢承烈也在其中。他如何知道两人谈话内容中的主要目标就是他自己呢?这个时候的他,正在想着眼前的局势。无疑,眼下形势对太子殿下最为有利。若是在以前,卢承烈顶多也是羡慕一下而与,但是如今就不同了,他有些惶恐,他有些不甘,隐隐之中,他居然还有一些嫉妒。如此复杂的心情在不停的鞭笞着他,让他心中五内俱焚,让他坐立不安,在书房内走来走去,不知道如何是好。

    “殿下,外面有王先生前来求见。”就在这个时候,外面忽然有一个宦官小声的说道。

    “王先生?快快有请,不,还是孤亲自去迎接。”卢承烈一听到此话,双眼一亮,脸上的惊慌失措的神色消失一空,就朝书房外走去。

    “哈哈,臣不过是一个微末小吏,岂敢让殿下亲自迎接,死罪,死罪。”忽然门外传来一阵爽朗的大笑声。接着就见一个相貌儒雅的中年人走了过来,不是刑部左侍郎王珪又是何人。却是不知道何时王珪居然与卢承烈有了联系,而且看这模样,显然很是熟悉。

    “王先生来的正是时候,先生若是不来,孤也要派人去请先生了。”卢承烈赶紧上前,握住王珪的双手,将他迎入书房内,又让人取了椅子让王珪坐下,如此自己才坐到自己的位置上去。

    “先生想必也知道今日发生在宣室内的事情了。”卢承烈苦笑道:“真是风起云涌啊孤王如今也不知道如何是好了,先生足智多谋,还请先生指点迷津。小王不胜感激。”

    “王爷太客气了。”王珪连连摆手道:“殿下是胜在局中,不知道其中的奥妙啊”

    “此话怎讲?”卢承烈惊讶的问道。

    “殿下,陛下身陷定襄,这件事情含有许多的古怪在这里面,殿下今日诸位王子大臣在殿中的表现不难看出,这里面何人才是背后的主使之人。”王珪嘴角露出一丝神秘之色来。

    “谁不让父皇回来,谁就是主使之人,谁不想救援父皇,谁就是背后主使之人,就是卖国之人。”卢承烈大声说道:“不过,这话又说回来了,从今日朝堂上众人的表现来看,好像也没有人像是出卖父皇的啊大将军李靖?他提出的方案虽然表面上看是没有救驾的嫌疑,但是不得不说,这是一招好棋。更何况,谁都有可能出卖父皇,唯独大将军不会,他与父皇乃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大将军之所以有今日的成就,都与父皇有很大的关系。没有父皇的提拔和信任,他岂会有今日的成就,成为我大唐唯一的一个异姓王,所以他是不会背叛父皇的,更是不会做出里通外国的事情来,他可不想遗臭万年。可是除了他还会有谁呢?”

    “呵呵,殿下,还有一个人呢?”王珪笑呵呵的说道:“有的时候,不能看对方表面如何,其实他的心里或许是有其他的想法也说不定,有的人表现的越是那样的大义凛然,心里就越是龌龊。”

    “先生说的是?”卢承烈面色一变,惊讶的站起身来,双目睁的老大,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

    “除掉他还会有何人,除掉他还有谁有这个实力,将陛下的消息打探的如此清楚,又会是何人能将陛下的消息传给草原。要知道,当年关东世家恨杨广久已,杨广在雁门关被围,就是与天下世家有关。”王珪冷笑道:“这种事情,天下的那些世家们干的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再干一次又能如何?要知道,此事一旦成功,所得利益那将是巨大的。所以此人干这种事情也是正常的,殿下又何必惊讶呢?”卢承烈闻言面色一愣,双目无神,一下子坐了下来。更是一句话也说不出来。V!~!

    ..

第三百四十七回 让人渗得慌

    第三百四十七回 让人渗得慌

    “皇后娘娘是如此的贤惠,岂会做出出卖父皇的事情来?”卢承烈还是一副不可置信的模样,双目盯着王珪说道。

    “皇后娘娘也许是做不出这种事情的,但是她身边的人就说不准了。”王珪嘴角露出不屑之色来,淡淡的说道:“当年关东世家联姻之时,女儿陪嫁都会有大批的财物和人员,这些财物固然是因为面子的缘故,可是那些婢女下人什么的。都是世家用来刺探对方家族底细的工具,当年皇后娘娘嫁给陛下的时候,陪嫁的财物和婢女无数,财物尽数为陛下所有,而那些婢女下人什么的,都已经成为皇后娘娘最信任的人,这些人中有的人仍然心向着崔氏,她们向外面传递消息也是很正常的。这与皇后娘娘关系并不大。”

    “如此甚好。”卢承烈如此才松了一口气。

    “不过,就算如此,事情结束之后,陛下还朝之日,皇后娘娘的中宫之主的位置也保不住了。甚至连太子殿下的位置也很难保的住。”王珪冷笑道:“殿下,不知道您今日注意到没有,崔氏叔侄二人今日言语之间就是想让太子殿下抓住军权,甚至还有提前登基的意思。如今坊间传言,说太子府内连龙袍都已经制作好了。只要得到陛下的准确消息,就立刻登基称帝。”

    “不,孤相信太子兄长这种不仁不孝的事情是不会干出来的,肯定是谣言。”卢承烈双眼一亮,毫不犹豫的站起身来说道。

    “太子殿下是不会干出这种事情,但是崔氏就说不定了。她们早就盼着太子殿下上台了。只要太子殿下登上皇帝的宝座,那陛下之前所立下的所有规矩都会被打破,包括摊丁入亩制度都会随之而废除。他关东崔氏又会因此而得到广袤的土地,得到更多的奴隶。他崔氏就能更进一步的壮大,成为天下第一世家。嘿嘿,这就是崔仁师为什么让太子殿下上位的原因。”王珪冷笑道:“臣还听过国丈一生当中最崇拜的人就是前隋皇帝,殿下应该知道前隋文皇帝是如何获取帝位的,就是从他的外孙手中夺取了江山,自己做了皇帝。自从陛下从李氏手中得了天下之后,天下世家莫不侧目,这些人不知道陛下创业的艰苦,只知道当皇帝的快乐,这些人可是早就盼着陛下出事了。”

    “真是好胆。”卢承烈清秀的脸孔上现出一丝薄怒来,恨不得立刻杀出府去,将崔氏满门抄斩,以泄掉心中的怒火。

    “殿下,历来成王败寇,历史也是由胜利人书写的。崔氏是一门心思的想获得天下,殿下等王子殿下都会是崔氏眼中钉,是他们所诛杀的对象,殿下还是小心为妙。”王珪一见卢承烈那满怀怒火的模样,嘴角露出一丝得意之色来,又缓缓的说道:“太子殿下其性远不如诸位皇子,哼哼,或许就是连大皇子都不如,大皇子虽然生性残暴,但是到底是卢氏之后,江山在他手中,还是姓卢的,但是落到太子殿下手中,这个江山恐怕不久之后就会改姓崔的了,陛下历尽千辛万苦,才创下的偌大的基业就会为他人所有,而殿下等人的性命也为崔氏所有,殿下,您甘心吗?”

    “哼,崔氏?这些年父皇对崔氏太过于优厚了,却不曾想到这些人就是喂不熟的狼,根本就没有用感恩的念头。”卢承烈双目中闪烁着愤怒之色,冷笑道:“留着这些人在世上,就是浪费。待父皇归来之后,本王就会上书父皇,将崔氏连根拔除。”

    “好,好。”王珪闻言双眼一亮,双手连拍,大声说道:“只要崔氏一倒,太子殿下的东宫之位必定为殿下所有,臣在这里就恭喜殿下了。”

    “王大人此言差矣”哪里知道卢承烈闻言脸上并没有任何的喜色,反而摆手道:“孤王这么做,可不是为了那太子之位。而是我卢氏江山,是天下的百姓。哼哼,崔氏一旦当国,与前朝又有什么分别,百姓因此都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至于何人当太子,那也是父皇能决定的,孤不过是一个亲王而已,对父皇不但使儿子,更为重要的是臣子。王大人,以后这些话就不要说了。免得传到外面去,引起别人的非议。”

    “是,是,殿下所言甚是。”王珪脸色一红,现出尴尬之色来,心中却是在暗骂卢承烈虚伪。他就不相信,卢承烈会面对着那天下至尊的位置不心动,在他看来,卢承烈如今的表现不过是做给他看的而已,实际上,卢承烈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那张椅子而做的。至于说的那样的高尚,也不过是惺惺作态而已,历史上的每个阴谋家在阴谋得逞之后,都是这种表现,面前的卢承烈也不例外。但是这一切不是他王珪能说出来的,而且他也是不敢说的,只能在一边小心翼翼的陪着笑脸,歌颂着卢承烈。

    “好了,眼下的情况该如何是好?还请先生教我。”卢承烈在王珪脸上一扫而过,稚嫩的脸孔上露出一丝笑容来,好像刚才所发生的事情从来就没有一样,又恢复了刚才风轻云淡的模样。

    “坐壁上观。”王珪面色一正,双目中闪过一丝智慧的目光,说道:“就如同当初那百官的**一般,殿下只能作壁上观,或者说,潜心修佛,祈祷陛下安全回长安,这就是殿下这段时间要做的。”

    “这样?是不是太简单了。”卢承烈惊讶的问道。

    “殿下,眼前的形势乃是太子殿下和诸位皇子的争斗,诸如大皇子和二皇子,嘿嘿,说句殿下不高兴的话,这个时候的殿下根本就没有被这三位皇子重视起来。还没有被他们认可,所以他们是不会顾忌到殿下的。不过这样一来,对殿下就是好事情了。殿下可以躲在幕后,看着他们在争斗。”

    “先生明言。”卢承烈正了一下身子,脸上露出一丝兴奋之色,长孙无忌跟随卢照辞去了定襄,如今在长安城的,他能用的就是这位已经投靠过来的王珪,前李氏太子李建成的智囊了,虽然有着很多的缺点,但是不可否认得是,此人确实有点智谋。

    “太子殿下是稳坐钓鱼台,只要他不犯什么错误,这个太子之位就能安安稳稳的做下去。就算陛下真的出了什么事情,他也可以顺利登基,因为他有大义的名分,这是其他王子所没有的。所以他要的就是一个稳字。”王珪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又说道:“至于大皇子和二皇子所需要的却是一个乱字,他们需要朝廷乱起来,这样太子殿下就不能顺利继位,而且这个时候太子监国,朝局若是发生动荡,恐怕在陛下那里,太子殿下也是不好交差的。所以说殿下这个时候最好不要插手朝中之事的好,专心佛事,为陛下和前线将士祈祷,这才是最主要的,殿下不防将声势弄的更大一些,这样一来,不但可以迷惑其他几位王子,让他们认为殿下无意皇位,更能赢得一片赞誉之声。”

    “若父皇真的…?”卢承烈的话又停了下来,却是没有说下去。

    “殿下以为陛下真的会发生什么事情吗?”王珪嘴角一丝不屑之色来,冷笑道:“陛下是何等的英明,岂会出现这种事情。更为重要的是,当初定襄还没有被围困的时候,陛下就能回转长安,可是陛下怎么就没有回来呢?因为陛下有信心。不但是对自己武艺的信心,更重要的是对大将军的信心。他相信我大唐军队在大将军的带领下,必定能将颉利可汗击退,他必定能安然的回转长安。至于那些人说陛下不能回转长安的人,根本就不了解陛下的为人。陛下做事谋定而后动,岂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真是好笑。”

    “如此甚好,孤王也就放心了。”卢承烈脸上顿时露出一丝轻松之色来,脸上的笑脸更加灿烂起来。说道:“既然如此,本王就到香台寺上香就是了。再做一场佛事,以保佑父皇平安归来,保佑我朝在定襄之战击败颉利可汗。”

    “殿下聪慧。”王珪拱手笑道:“臣听说殿下还是大将军的弟子,臣以为殿下这个时候应该去大将军府走一遭。”

    “老将军这个时候有时间见孤吗?”卢承烈惊讶的问道。

    “那自然是有的。”王珪笑道:“殿下此去不但是要见大将军那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请求庇护。殿下要想平安,第一那就是陛下要在,有陛下在,自然无王子为难殿下,其二,那就是大将军在。殿下乃是大将军的弟子,大将军在军中也不知道有多少的门生故吏,万一要发生什么事情,大将军的这些门生故吏们,和那些忠心的部下也会看在大将军的面子上,照应殿下一二的。而这次大将军出征形定襄,殿下就会因此丧失一个护身符,所以殿下请求大将军临走的时候,介绍几个部将与殿下认识。以护卫殿下的安全。”

    “此言甚是。”卢承烈点了点头。可以想象,等到大将军李靖和凉王离开长安之后,长安城中必定是风起云涌,各路人马都会动起来,越王平日在朝廷中不显,手下的实力很弱,就算有哪位皇子对他动手,他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这个时候,就必须有一人护卫越王府,而这个最佳的人选没过于在李靖身边选上一人。

    “殿下可知道大将军和凉王走后,何人留守京师,坐镇关中?”王珪嘴角露出一丝神秘之色,一副高深莫测的模样。

    “何人?”卢承烈脑海之中瞬间闪过几个人影,最后惊讶的说道:“论在军中的威望,除掉父皇、大将军之外,就算是徐世绩大将军了,只不过,他此刻并不在长安。莫非祖明前来?他虽然是父皇的弟子,可是在军中的威望还是差了许多,而且大兄和太子、二兄等人也不会将祖郎放在心上,所以让他来驻守关中,好像资历还差上少许吧”

    “殿下有所不知,徐懋功已经回长安了。”王珪略显得意的说道:“若是不出意外的话,此人就是留守将军之人。此人在长安,对殿下来说,可是一个好消息啊徐懋功此人虽然指挥作战的才能比不上大将军,但是此人有一个特点并不是大将军所有的,那就是长袖善舞,或者干脆说是老奸巨猾,此人留守长安城,并不会得罪任何一个王爷,也不会加入任何一方势力,有此人在长安,殿下的安全其实并不用担心。”

    “先生所言甚是,只是此人老奸巨猾,想要得到他的支持,可不是什么简单的事情。不知道先生可有什么妙计?”卢承烈双眼一亮。当初卢照辞是用什么样方法坐上帝位,还不是凭借着对长安城的掌握,手中有一支强大的左翊卫大军,如此就能安心的占据长安,从容布置。而自己要是能得到徐世绩的支持,也就等于将长安掌握在手中,到时候自己或许还能从其中得到不少的东西。

    “哈哈,这个念头恐怕不止是殿下在想,其他王子也会有这个想法,甚至就是太子殿下也会如此。”王珪摇摇头道:“听说今日下午的时候,太子殿下在东宫召见了首辅大人岑文本,这个时候,岑大人恐怕还在东宫呢由此可见,太子殿下也着急了。一旦他听说徐世绩镇守关中,依照崔仁师的性格,必定会要求太子殿下招揽徐世绩。徐世绩此人圆滑无比,若是没有得到陛下的圣旨之前,他是不会将自己的筹码放在任何一个王子身上的。哪怕是太子殿下也是一样,更何况是殿下您了,所以至于招揽徐世绩的事情,殿下还是不要想的好。”

    “咳咳,本王也是说说而已。”卢承烈清秀的脸孔上露出一丝尴尬之色来,不自然的笑了笑。他确实是有这个打算,只可惜的是,经过王珪这番一分析,心中的那点侥幸也消失的无影无踪。

    东宫,长林殿内,岑文本端坐在锦凳之上,脸上虽然还是与往常一样,现出谦和的笑容,但是只要是眼光敏锐之人,都能看的出来,他此刻根本就是眼观鼻,鼻观心,对于外面的一切均是充耳不闻。

    在他的对面,正坐着当朝国丈崔宏道、宣德殿行走崔仁师,两人脸上虽然堆满着笑容,但是双目中的怒火却是掩藏不住的。他们已经和岑文本说了好长时间,只可惜的是,他根本不为所动,也不见有任何的表示,更是没有说出什么承诺来,这让叔侄二人很是愤怒,但是偏偏又没有办法,只能干坐在那里。

    “岑先生,父皇如今远在定襄,生死不明,承祖年幼,对国中大事并不是熟悉,这朝中就有劳先生了。”卢承祖面带笑容,让人有种如沐春风的感觉。到底是太子,身上的气息就是与别人不同。

    “陛下对臣信任有加,命臣驻守长安,臣自然是不敢有违陛下重托。每件国事臣都会认真处理,不敢做出有违朝廷大局的事情来,还请殿下放心。”岑文本赶紧说道:“臣虽然不才,但是也知道食君之禄,忠君之事。陛下不在长安,臣必定能使朝局稳定,免的有贼子作乱,坏了陛下辛苦创下来的基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