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一品-第49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回事,怎么说病了就病了。昨天不是好好的吗?”许敬宗面色一变,万一魏王卢承泰在洛阳城内出了什么事情,他许敬宗可是吃不了兜着走了。在众多的官员之中,没有人比他更着急了。

    “下官也曾听闻,魏王自小身体就不好。听说是从娘胎里带出来的,宫内传闻是娘娘有身的时候服侍天子所导致的,呵呵!从长安到洛阳虽然修建了官道,但是他那个身子骨,到洛阳,恐怕也是累坏了,这个时候生病也是可以理解的。”郑仁基摇了摇头,说道:“这下我们只能一边上奏天子,一边派名医为魏王殿下治病了。关系到王子性命,我们也是不能马虎了。”

    “洛阳名医是何人?”许敬宗摇了摇头,皱着眉头问道。卢承泰生病了,这个时候也不管他是什么原因生病的,但是不管怎么样,也不能让众人被人家说了闲话不是。许敬宗更是不想自己好不容易得到的宣德殿大学士的位置,就因为此事被人参奏,然后被人摘了官袍什么的。保住卢承泰的小命是最重要的。至于魏王娘胎里带出来的病,到底是因为什么原因,许敬宗也不想知道,更是不能知道的。

    “洛阳名医当属张一珍了,他的本名是如此,后来因为他善于用针,人称张一针。是说他不管什么病,一针就好。”郑仁基笑呵呵的说道。

    “那就请张一针去为殿下治病。”许敬宗皱着眉头,摆了摆手,最后目光落在狄仁杰身上,说道:“怀英,不管怎么样,我们也开始行动吧!魏王前来,可是让将我们破案的时间提前了不少。虽然如此,但是我们也没有办法,还得遵从不是。”

    “也只能如此了。”狄仁杰点了点头,说道:“就有烦阁老向陛下禀明这件事情吧!郑大人去请张神医。”

    “阁老大人,殿下冒病去了少林寺。说是奉陛下圣旨,前往少林寺宣旨抚慰十八棍僧,还有参研佛学去了。”就在这个时候,门外闯进一个亲兵,大声的说道。

    “这,这如何是好在?”许敬宗面色一变。

    “哎!这位魏王,这如何是好?万一出了什么事情,我们如何担待的起啊!”郑仁基也是面色一变,最后望着许敬宗说道:“阁老,您得想个办法啊!”

    “想什么办法?”狄仁杰叹了口气,说道:“此事是陛下亲定的,魏王是要去少林寺的,到洛阳只是顺道给我们传旨的,若是还留在这里,岂不是违抗了圣旨?再说,少林寺也是有医僧的,想必能治好魏王殿下的,这魏王殿下先天不足,只能是后天来补。少林寺的和尚们武艺不凡,或许魏王在那里锻炼一体,可以弥补先天上的不足呢!”

    “好了,怀英,此事不必说了。”许敬宗摆了摆手,说道:“你虽然是太子殿下的人,但是魏王说什么也是太子殿下的弟弟,更是陛下的皇子,这个时候生病冒险去了少林寺,万一出了什么事情,莫说是你我,就是太子殿下也担当不起。还是上书天子,用六百里加急送出去,一边派人将魏王殿下拦下来,在沿途找上一个客栈按扎下来,郑大人,你去请张神医,一起赶过去,不可怠慢了魏王。”

    “下官这就去办!”郑仁基深深的叹了口气,摇了摇头,告辞而去。

    “魏王在洛阳生病了,得的是伤寒。本来他是准备带病去少林寺的,但是许敬宗他们将他在路上拦了下来,郑仁基请了洛阳名医张一针前去诊断。不能轻动,只能好生调养。”御书房内,卢照辞叹了口气说道。

    岑文本等人神情一愣,惊讶的望着卢照辞,很快就低下头来,这是皇家的事情,就算是岑文本也不好说话的,更何况,这里面的问题谁又知道呢?魏王卢承泰真的是生病吗?更或者是其他呢?

    “张一针这个人臣是知道的。”房玄龄想了想说道:“说起来这个人与孙道长齐名,乃是前隋时期的人物,是隋炀帝杨广的御医。这人医术是很好的,当年陛下在太学中设立医科的时候,就想让张一针来担任副令正,可惜的是被他所拒绝。此人说魏王殿下得了伤寒,那必定就是伤寒了。”

    “哦!张一针这个人这么有名?”卢照辞也惊讶的问道,然后自顾自的点了点头,说道:“既然有张一针在那里,想必魏王的病没关系吧!”伤寒在这个时代来说可是一个很严重的病,因为伤寒而死的人不计其数。

    “陛下,少林寺内虽然也有医僧,但是到底是山上,而不是洛阳,洛阳名医无数,魏王殿下留下洛阳对他的身体也是有好处的。”岑文本小心翼翼的提醒道:“伤寒可不是一般的病,在皇宫大内自然是没有关系的,这万一,臣以为还是将魏王殿下留在洛阳的好。”

    “你们呢?都是这么看的吗?”卢照辞转身问众人说道。

    “臣等也无异议。”房玄龄等人也纷纷说道。不管这个魏王是不是曾经攻击过太子殿下,与众人不对路,但是他到底是魏王。当今的皇子,这万一因为其他的事情,对魏王的身体有什么损害,谁也负不起这个责任。更为重要的是,当今天子的意思已经很明确了。恐怕也是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回到洛阳诊治。

    “既然如此,就让他回洛阳诊治吧!”卢照辞点了点头说道:“但是要转告他,让他不得参与洛阳城内的事情,尤其是和东都洛阳贪污案件有什么关系的事情都不要做,小小年纪,就知道借着朕的威风,擅自给许敬宗他们下命令,设置时间限制,若是破案都是如此简单,也不会弄成今日这样的局面了。”

    “臣等遵旨。”岑文本等人不敢怠慢,赶紧说道。

    “好了,此事就不说了。”卢照辞点了点头,说道:“太子和蜀王的大婚准备的怎么样了?西域各国还有那些属国的国王特使们都来了吗?”

    “回陛下的话。西域各国,草原各部落使者都已经云集长安,就是新罗女王也已经度过了黄河,即将抵挡长安。鸿胪寺、礼部的官员都已经准备妥当,等候陛下的圣旨了。不知道陛下何时召见这些藩国使臣的。”陈光蕊赶紧说道。

    “今年朕就不接见他们了。让太去见他们。”卢照辞想了想说道:“今年不同于往日,往年他们送来多少东西,朕就回多少东西,今年就加一点吧!”

    “恐怕那些家伙听到后,都要高兴的跳起来了。”房玄龄笑呵呵的说道。

    “我们大唐虽然是天朝上国,可是也不是冤大头。”卢照辞冷笑道:“我们大唐可以庇护他们的安全,但是绝对不会损害我大唐的利益。看看这些藩国、部落进贡的东西,不过是这些国家的土特产,在他们那里,值不了几个钱,但是我朝就不一样了。以往都是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给他们。这些都是民脂民膏,岂能就这样轻轻松松的送出去,朕不是杨广,在朕手上是如此,在朕以后的后世子孙也是如此。这一点朕要告知后世子孙。不要拿老百姓的钱不当钱的。随手就赏赐给别人。”

    “臣等谨记。”岑文本等人心里暗笑。眼前的这个皇帝虽然英明,可是就是吝啬了一点。历代王朝一旦有外国前来进贡的时候,都会有许多的赏赐,但是惟独到了大唐皇帝当政的时候,这些人前来,并没有多少的赏赐,十数年来,都是对方进贡多少,大唐就回多少礼物。这与大唐的泱泱天朝是不相符合的,显的极为吝啬。只是卢照辞已经下了圣旨,做了决定,而且话都说到那个份上了,这些东西都是民脂民膏,在做的都是贤臣,贤臣注重的是什么,那是名声,清名留人间,岂会在这上面落了人家的口实,当下各个都不说话。只能在心中暗自摇头。

    “民间对洛阳之事有什么反响吗?”卢照辞忽然摇了摇头说道。

    “唐风虽然在此事上起了一定的安定作用,但是百余名官员被杀,此事实在是影响太大了。民间也是议论纷纷。”房玄龄望了卢照辞一眼,说道:“陛下,要不要催促一下许阁老他们,让他们尽快破案。”

    “这个就不用了。”卢照辞摇了摇头说道:“许敬宗他们也来了消息,说他们已经找到一个办法了,可以试一试,或许能在短时间内能破案。我们就不用再催促了。催促急了,有的时候也不是什么好事,如今我们在长安,他们在洛阳,对那边的情况也不是很了解,既然他们说已经找到了好的办法,那我们就只能是等了。”

    “没想到他们这么快就找到了方法了,真是可喜可贺啊!”房玄龄双眼一亮,笑呵呵的说道。

    “这下他们的动静可是很大了。”岑文本略一思索,忽然摇了摇头,说道:“陛下,您可得做好了派遣官吏的准备了。”

    “先生可是知道他们想到什么办法了?”卢照辞也很好奇,惊讶的问道。

    “呵呵!若是臣没有猜错的话,许阁老他们恐怕是想在那些被杀死官员府上的下人身上想办法了。”岑文本摇了摇头说道:“想法虽然很好,就是动静太大了。需要的人手众多。如今洛阳官吏不够,所以臣想请陛下给他们送去充足的人手。”

    “恩,此事就由先生负责吧!”卢照辞点了点头说道。

    “臣遵旨。”岑文本也没有推辞。RO!~!

    ..

第五百八十六回 有内奸

    第五百八十六回  有内奸

    “看,陛下已经传来了手谕,命魏王殿下留在洛阳城内养病。”这日早日,许敬宗和狄仁杰二人正在衙门内办公,商量着如何在众多官吏中寻找可疑之人,就见郑仁基面带笑容,大踏步走了过来。

    “郑大人,魏王留在洛阳城,对于我们来说,也不见得是一件好事,郑大人为何如此高兴?”狄仁杰微微有些不满的说道。许敬宗也皱了皱眉头,这位魏王留在洛阳城,对于许敬宗和狄仁杰来说,绝对不是一件好事。谁都知道魏王和太子殿下的关系,而许敬宗,尤其是狄仁杰更是太子的铁杆分子,这个时候,将魏王留在洛阳城,谁知道这个魏王在断案的过程之中,会不会有什么其他的手段,来阻止众人破案的。

    “哦!”郑仁杰神情一愣,很快又摇了摇头,说道:“下官得意了,哎!这一个亲王若是在我们这里出了事情,下官也是罪责难逃啊!这下一见陛下圣旨前来,让魏王留在洛阳城,下官这担心就去掉了一大半了,倒是没有想到其他的事情,让两位大人见笑了。”

    “此事好是好,可是这魏王一旦在我们查案的过程中,出手干预的话,那可就是一件不好的事情了。”许敬宗点了点头,表示理解郑仁基的话,但是理解归理解,可是对于卢承泰的到来,心中还是有些担心。

    “不会,这个两位大人不必担心。”郑仁基笑呵呵的说道:“陛下在魏王那边下了圣旨,命令魏王不得插手洛阳之事。呵呵!按照道理,亲王是不能与官员相交的,亲王更是不能插手地方上的事物。呵呵!既然陛下已经下了圣旨,想必魏王也只能遵守了。”

    “如此也好。”许敬宗点了点头,只有狄仁杰脸上露出一丝怀疑之色。但是却没有说是什么。

    “好了,既然我们的后顾之忧已经解决,眼下我们就开始查案吧!”许敬宗摆了摆手,说道:“这上面可是有百十个洛阳官员,我们一一查起来还是很困难的。”

    “那么就是慢慢查。”狄仁杰不满的说道:“陛下已经授予我们调动锦衣卫,想必这个时候洛阳锦衣卫已经被补充的差不多了。哼哼,真不知道这次他们从洛阳锦衣卫口中得到什么消息了。按照道理他们手中得到的消息应该比我们更详细才是。”

    “锦衣卫与我们不是两个系统,一个是内廷,一个是外廷。”许敬宗摆了摆手说道:“怀英,想从他们手上得东西恐怕很难。”

    “别人不可以,但是阁老大人肯定是可以的。”郑仁基笑呵呵的说道。

    “也罢!老夫就去走一遭就是了。”许敬宗摇了摇头。这能调动锦衣卫的,天下也就是三个人,当今天子、岑文本还有锦衣卫统领秦九道了。剩下的人都是不可能的,不过,若是要锦衣卫配合却是可以的。

    “对了,魏王那里该怎么办?”狄仁杰忽然问道。

    “这又什么?难道我们每日还要去伺候不成?”许敬宗不满的问道:“他是来养病的,让我们这些人都围着他转吗?”

    “这个恐怕不大适合。”郑仁基想了想,还是摇了摇头,说道:“每天做个样子还是可以的。若是两位大人平时繁忙,那就少去,下官可以去代劳,下官好歹也是洛阳的父母官,一位亲王在此,若是不去问候,日后传扬出去,对我等也是不利的。”

    “好。既然郑大人愿意前往,那自然是最好了。”狄仁杰也点了点头,说道:“只要魏王能再次安心治病,我们也别无所求了。阁老,您说呢!”

    “呵呵!那是自然。”许敬宗也点了点头。说道:“走吧!怀英,魏王那里就交给郑大人,这剩下的事情就交给你我了,你我就一家一家的查!哎!这种事情还不知道能到什么时候才结束呢!可惜了,太子殿下的大婚我们却是参加不了了。”

    “礼物还是要准备一些的。”狄仁杰脸上也露出一丝惋惜之色来。他是太子卢承烈的铁杆支持分子,可惜这种事情,自己却不能参加,也是一件相当可惜的事情。

    限男女之年定婚姻、执六礼,始于周代。长孙无忌做《唐律》时规定,六礼屡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告期、亲迎。即使是皇帝,也不免“买卖婚姻”之俗。更何况此刻的太子卢承烈和蜀王卢恪二人,成为长孙无忌制定《唐律》之后,皇室第一个试验对象。、

    太子成婚虽然不是如同帝王成婚那样,准备金宝、金策,但是要准备的东西却是很多了,太子妃、蜀王妃等等这些都是要上宗室名牒的,一大早就有迎亲使者,太子的迎亲使者是房玄龄和陈光蕊,而蜀王卢恪的迎亲使者乃是魏征,三人清早出了皇宫,分别前往岑文本家中、王珪府上和诚意伯张绍府上,行六礼。

    纳采,即送礼、议婚,请媒人去探探口风、虚实。古人认为,大雁“夫唱妇随”,感情专一,值得学习;因此,纳采时拿一只大雁作见面礼。明清时期,见面礼可就丰盛了,互相攀比,再也不能光拿只大雁去蒙事儿了。问名,就是举行一个仪式,询问对方的姓名、出生日期,看看“命相”是否合适。到了纳采、问名这一天,礼部官员拟定了礼仪程序和规范,又和一大帮太监、宫女,忙前忙后,布置典礼会场。按“常仪”,陈设仪仗于朱雀门外,设女乐于武英殿丹陛上。武英殿正殿内,临时设置两张桌子,铺上杏黄色缎子桌布,一桌上面放节,另一桌上面放问名诏书。准备送往三家的礼物,也一水儿展示在光天化日之下。这些东西都是皇家自己出了,没有要户部的一分钱,卢照辞也奢侈了一回,好歹卢照辞内库中钱财不少,奇珍异宝更是有不少了,这才没有损了皇家的面皮。也同样让众大臣开了一回眼。见识了一下皇家的富裕。

    大婚的礼仪,皇室成员、朝廷命官也难得一见。更何况这是大唐王朝第一次太子大婚,众多官员更是如此了。随着吉时已到卢承烈、卢恪兄弟二人在宣德殿大学士、侍卫、太监簇拥下,隆重登场,在乐曲声中步入武英殿内,拜见天子卢照辞之后,王公大臣伏地叩拜,高呼万岁。宣制官奉诏书,站在东侧丹陛上,高声宣诏,任命正、副二天使,去三家纳采,问名。乐曲声中,两位天使奉节、奉诏。如此礼就成了。然后就是正使持节,副使捧问名诏书;仪仗队、鼓乐队在前开路,送礼官员跟在二使屁股后头,自武英殿出发,吹吹打打、浩浩荡荡地奔向三家而来。规格很高,整个长安城都震动起来,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之中。

    “太子殿下,狄仁杰来信了。”

    东宫内一片喜色,按照道理卢承烈俊脸通红,双目中红光闪烁,脸上兴奋之色难以言表。人四大喜事。洞房花烛夜就是名列其中的,卢承烈自然高兴了。

    “怀英又是在说什么了?”卢承烈笑呵呵的从岑清影手中将书信拿了过来。狄仁杰无论是在北都,还是在东都,每两天都有信件寄来,这也是雷打不动的。卢承烈能进退有据,与狄仁杰的书信交谈是有一定关系的。此刻一见狄仁杰书信前来,也没有放在心上,因为狄仁杰这个时候来信,大多是恭贺自己的一番言语而已,这段时间以来,卢承烈对于这类的书信也不知道接了多少了。这个时候,自然是随手将书信丢在一边的梳妆台上,张开两手,任由岑清影将身上的吉服脱了下来,又换上一身的常服。

    “殿下,臣妾以为这次狄仁杰送来书信恐怕不是为了单纯的恭贺了。”岑清影双目中闪烁着一丝智慧之色来。

    “怎么讲?”卢承烈虽然双目中露出一丝思考来,但是还是将书信取了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