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一品-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为什么?”卢照英不解的问道。

    “大丞相要称帝了,马上就要立太子了。”卢照辞冷冷的说道。!~!

    ..

东宫之争 第五十一回 武德殿风云 (一,二更)

    “大丞相要称帝。”卢照英二人闻言面色一变,接着一阵大喜。卢照辞乃是李渊的女婿,虽然是一个庶出的女儿,但是李渊称帝之后,也是驸马不是,地位和权势也随之上升,卢氏的威望也进一步加深了,也初步的加入李氏政权的高层不是。

    “不要那么高兴,此事对我卢氏还不知道是好是坏呢?”卢照辞面色冰冷。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的地方就有争论,更何况是这么一个情况,涉及到江山社稷之事。那是你死我活的斗争,哪里还有什么亲情可言。卢照辞乃是左翊卫大将军,军功可以说在李氏政权中排在首位,乃是外军将领之首,这个时候又娶了李渊的女儿,这李世民和李建成二人要是想当太子的话,一方面固然是要得到李渊的许可,另一方面朝廷诸位大臣的意见也是有一定作用的,更何况,就算这次没当成太子,但是只要有实力,随时可以问鼎太子的宝座。如今,李建成和李世民二人在李渊心中地位相同,甚至,李世民的地位还隐隐高李建成一个档次,这个时候,拉拢群臣就更为重要了。

    卢照辞狡如狐,没看见自从收复潼关之后,很少出现在朝堂之上,一心弄他的终南书院,想拉拢他表态是何等的苦难。但是这次卢照辞大婚给了众人一个机会,拉拢卢照辞不行,那就拉拢卢氏,只要卢氏入了阵营,也就等于卢照辞入了哪一方了。这就是卢照辞要卢昌青晚点来的原因。

    “大丞相要称帝,就要立太子之位了。”一边的卢青云经常接触黑暗中的消息,一见卢照辞面色阴沉,瞬间就明白了其中的因果,小心翼翼的对身边的卢照英解释道。那卢照英闻言面色顿时垮了下来。

    “回到大兴之后,不许出门,就在家里呆着。”卢照辞冷着脸分析道:“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踏错一步,这种事情是李阀内部之事,不是你我能掺杂其中的。”

    “知道了,大兄。”卢照英虽然生性好动,但是也不是无脑之人,顿时瓮声瓮气的说道。

    待三人刚刚回到兴尊坊卢府的时候,却发现大厅之上,房玄龄早就等候多时了。卢照辞心中一动,挥了挥手,大厅内顿时只剩下卢照辞和房玄龄二人。

    “房兄今天怎么到我府上来了?”卢照辞故作惊讶的问道。

    “哼哼,不要以为别人都是傻子。如今大丞相已经等的不耐烦了。”房玄龄白了卢照辞一眼,道:“他如今就缺一个借口,听说你们卢氏的商铺已经开到长江边了,想必那边有可靠的情报传来吧!说说吧!死了没有?”

    “你是怎么知道的?”卢照辞惊讶道。

    “刚刚猜到的。”房玄龄嘴角露出一丝得意之色,道:“你最近一两个月很少回大兴城,一天到晚都在忙你的书院,做善人。嘿嘿,今日你府上两人急匆匆的出了城,我就知道必有大事发生。要你回府,这个时候能惊动你的大事无非是两样,一件就是你成亲之事,可是令尊尚未到大兴,所以这件可以排除了,剩下的一件事就是大丞相称帝之事。大丞相要称帝,又不想坏了自己的名声,所以只能等到杨广驾崩。你回来,说明已经得到消息了,杨广驾崩了。”

    “房玄龄就是房玄龄,果真是不凡。仅仅凭借一点痕迹就能猜出根本来。”卢照辞深深的叹了一口气。

    “真的驾崩了?”房玄龄也惊讶的说道。

    “被宇文化及所杀。”卢照辞点了点头道。

    “那我们该怎么办?”房玄龄双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不是我,是五郎该怎么办?”卢照辞纠正道。

    “你认为何人会胜利?”房玄龄眼中露出一丝精光来。

    “你不是已经知道了吗?”卢照辞面上露出一丝笑容,道:“其实无论我们怎么努力,下边的人怎样想方设法,这种事情,决定最后结果的只有一个人,那就是大丞相。大丞相说谁是太子,谁就是太子。”

    “他虽然是大丞相,唐王殿下,但是同样是李阀的阀主,要维护的自然是宗法制,长子继承制。二公子虽然战功赫赫,但是到底是晚出生几年。大公子敦厚仁义,本身又无多少过错,在他的背后还有裴寂、王琼、王珪、韦挺等人的辅佐,也许这太子之位还要上好几日才出来,但是总体上已经决定了。二公子是无缘太子之位了。不过我却是担心以后。”房玄龄深深的叹了一口气道。

    “你担心的也是我担心,所以照辞才不愿意回这大兴城中。免的掺杂入是非之中。”卢照辞摇了摇头,道:“偏偏这二公子又是一个十分厉害的角色,手下人才济济,如今这天下尚未太平,日后少不得要征战天下,太子殿下只能在京中辅佐陛下,而二公子就会领兵出征,这样一来,军功越来越大,大的连陛下都不知道该怎样封赏他了。野心也就大了起来。而我们这些人就夹在中间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这大树后面好乘凉,大将军以为哪颗大树下面最舒适?”房玄龄若有所思的问道。

    “那就看房兄怎么想的了。”卢照辞淡淡的说道:“太子殿下在京中辅佐陛下,齐国公虽然号称李阀武力第一之人,但是生性残暴,却不是合适的领兵之人;投入二公子名下,乃是雪中送炭,但是危险也是极大的,就算二公子日后成就大业,智云也不过是一个太平王爷而已,而房郎也不过是个王相而已。”

    “你看好大公子?”房玄龄话音刚落,忽然又摇了摇头,道:“果真是狡狐,看来日后和你在一起共事,可得小心点,免的被你卖掉了还替你数钱。”说着也不待卢照辞说话,起身就走,瞬间就消失在卢照辞的眼前。

    “你说的没错,我从来就没有看好李建成?”卢照辞摇了摇头。!~!

    ..

东宫之争 第五十一回 武德殿风云 (二,三更)

    待房玄龄走后,卢照辞就命人紧闭府门,不接受任何人的拜访,只是安排下人到东西坊市上去购买成亲用的一切,一副专门准备成亲的模样。

    到了第四天的时候,李渊终于派人前来招卢照辞入宫议事。其实这个时候,大兴城内几乎人人都知道杨广被宇文化及所弑。虽然杨广历年来的所作所为已经得不到任何人的拥护,但是到底是柄国十数年的皇帝。一招被人所杀,心中还是有点同情的。一时间,大兴城中都沉浸在悲痛之中,虽然朝廷没有下令,但是还是在门前悬挂起白色布幔来。

    等到卢照辞进入武德殿的时候,殿内已经挤满了人群,有朱紫,有绯红,还有深蓝等等,几乎大兴城内稍微有点品级的人都已经到来。那屈突通见卢照辞前来,朝身边指了指。他是兵部尚书,又是蒋国公,无论是爵位,还是官衔都是在卢照辞之上,当然若是论及身份,卢照辞即将是李渊的女婿,而屈突通又是降将,不及卢照辞这样身份尊贵。

    这个时候,大殿内一片哭声,其中尤其论李渊的哭声是最大的,声音最为洪亮。只是在卢照辞的眼中,这哭声中却包含着一丝喜色。自己称帝的绊脚石终于除掉了。若非李渊此刻在关中,又与宇文世家有仇,这卢照辞恐怕还以为,杨广之死,恐怕是李渊亲自策划的也有可能。

    “太上皇在江都为宇文化及所弑,已经驾崩了。”屈突通声音中含有一丝悲痛,迎着屈突通的双目,却见其中露出一丝深深的悲伤来。是那样的沉重,是那样的真诚。

    他是真的感到悲伤,或许在整个大殿中,真正为杨广之死而感到伤心的,就是眼前的这个老人了。屈突通不同于别人,他也是一个胡人出身,身受杨坚、杨广两代帝王的厚恩,到了最后是被逼着投降的。所以他很伤心,他是真正的伤心,这个世界上,真正赏识他的人终于消失了;宝座上杨侑也很伤心,他虽然很小,但是也知道,只要杨广还在一日,李渊就算想篡位的话也是很困哪的,因为他要爱惜羽毛,不想被人所诟病。如今杨广死了,挡在李渊前面的障碍终于消失了,剩下的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李渊即将篡位了。自古被人赶下台的帝王都不得好死。可是杨侑他不想死,所以他伤心了。这种伤心固然是有祖孙之情在其中,但是更动的是害怕而哭。

    至于其他人所谓的伤心,那都是假地。李渊在哭,在卢照辞看来,是那样的讽刺,杨广在的时候,双方都恨不得对方马上就死。而今杨广更是李渊称帝的最大障碍。这下好了,这个障碍终于不见了。李渊是喜极而泣。终于死了。我也不用在等了。他的观众都是那些终于隋朝的官员们和那些读书人。他的目的就是为了赢取这些人的心。无疑,他是成功的。

    李建成和李世民他们伤心,那不是在为他的姑父死在别人手中而伤心,他们在哭的同时,心中此刻也不知道转了多少个念头。在某种程度上,他们也是喜极而泣。就算不能现在就成为太子,但是总是有机会的,这江山总比在别人手中好。

    裴寂他们也在哭,他们是做个样子而已。那声音,仅仅是干嚎,双眼中没有丝毫的泪水留下。他们是不想为自己的政敌留下一点把柄,但是又不想让未来的皇帝误会,所以仅仅是干嚎而不见泪水。

    “大丞相,请节哀顺变。”声音洪亮,在哭声一片的大殿中尤为突出,已经干嚎了许久的大臣公卿们纷纷望了过去,却见识民部尚书刘文静面色肃穆,立在一班文臣之中,是那样的突出,就是连李渊也皱了一下眉头。这家伙太大胆了,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候,这句话该是现在能讲出来的吗?

    “丞相,太上皇刚刚驾崩,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大丞相为国之柱石,小心伤了贵体。”说话的是裴寂,声音有些嘶哑,也不知道是昨夜没有睡好觉,还是因为刚才哭的太严重的缘故。反正,这厮的一句话刚刚落下,大殿内的哭声就消失的不见踪迹了,都在一起劝说着李渊莫要伤了身体,那杨侑好像不相信似的望着众大臣,这些刚刚还哭的伤心,转眼之间,又抱了李渊的大腿了。

    “诸卿所言甚是。”李渊脸上一脸的伤心之色,叹息道:“太上皇崩于道左,孤恨不得马上提兵杀向江东,将宇文贼子杀的干干净净,为先皇报仇。卢卿,孤命令你明日点验三军,孤要亲自出征,剿灭宇文化及。”

    人群之中的卢照辞没有想到李渊这个时候突然想起自己来,心中一动,赶紧出班道:“丞相忠君之心天地可鉴,但是我军刚刚面对薛举和王世充二人,战士疲乏,不可出兵,更何况,我军虽然鼎力关中,但是西边的薛举主力尚存,恐怕不日就要南下,北边尚有刘武周等人作乱,此刻出兵,恐怕不但不能击败宇文化及,恐怕就是连关中也会不保。”

    “孤让你出兵就出兵,怎么,你想抗旨吗?”李渊面色阴冷,死死的盯住卢照辞,好像卢照辞要是一个回答不对的话,马上就有侍卫将其拉出去,处以极刑。大殿内众臣见状,纷纷默默不语。

    那裴寂望了卢照辞一眼,虽然他恨不得卢照辞此刻真的被拉出去斩首,但是也知道李渊只不过随口说说,表面上生气,心中还不知道怎样赞赏卢照辞的识相呢,给了一个华丽的台阶给他下了。这小家伙真是走运,居然要老夫给他开脱。裴寂心中直叹了一口气,也出班道:“丞相之心天地可鉴,但是临汾郡公所言也不是没有道理。为先皇报仇固然重要,但是关中为我等之根本,断不允有失。依臣看来,此事还需从长计议。”裴寂是谁,他就是朝廷的风向标,他的话一说出来,大殿内顿时群臣顿时议论纷纷,都是赞成裴寂之语。那裴寂见状,脸上露出一丝得意之色来。正好落入李世民的眼中,那李世民不由的皱了皱眉头。

    倚老卖老的家伙。李世民暗自冷哼道。!~!

    ..

东宫之争 第五十一回 武德殿风云 (三,四更)

    “既然诸卿都是这样认为的,那就依诸卿所请。从长计议吧!”李渊点了点头,道:“太上皇驾崩,当有谥号!不知道诸卿有何高见啊!”谥号是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作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车服者,位之章也。是以大行受大名,细行受细名。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帝王的谥号,由礼官议上;臣下的谥号,由朝廷赐予。如今杨广已经死,就应该有谥号,只不过李渊此举却是让朝廷公推。

    “先皇一生平南陈,西征吐谷浑,北伐高句丽,兵压突厥,可以说是战功彪炳,朕以为能当一个‘武’字。”大殿内顿时响起了一个稚嫩的声音,却是义宁天子杨侑的声音。声音虽然稚嫩,但是却充斥着一丝威严。压的群臣不好说话。义宁天子不但是皇帝,更为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个孩子,在大殿内的人,除掉李建成等人,其他的都是几十岁的人了,你好意思欺负一个小娃娃吗?

    但是却又是不欺负也不行啊!谥号也有分褒、贬中三种,其中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好字眼。杨坚就曾得了一个“文”字,历史上被称为文皇帝。而武皇帝,却是来自周武王,这个武字是仅次于“文”字的好谥号,是个褒义词。若是让杨广这样的人物得了一个“武”的谥号,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吗?也进一步说明李渊这个家伙确实是篡位的吗?所以这个“武”字是不能要的。不但不能要,而且还要想一个充斥着贬义词的谥号来。

    “禀大丞相,臣以为当一个‘炀’字。”说话的是长孙无忌。

    丹陛上的李渊闻言,双眼一亮,但是却没有说话,而是将眼光扫向了群臣。裴寂等人暗自扫了长孙无忌一眼,心中暗骂对方无耻、心狠。那杨广虽然残暴,但是有些事情却是前无古人的,对江山社稷还是有一定贡献的,那义宁天子所说的几件事情确实发生在眼前的,是不容被抹杀的。杨广顶多算上一个功过参半的人,却以一个“炀”来盖棺定论,是不是太残忍了一点了。在谥号之中,还有许多中性词,诸如惠帝都是些平庸的,又如汉惠帝、晋惠帝都是没什么能力的,质帝、冲帝、少帝、废帝往往是幼年即位而且早死的,都是后人称呼,不算谥号。而诸多谥号之中,厉、灵、炀都含有否定的意思,哀、思也不是好词,但还有点同情的意味,如果末帝、献帝、顺帝、恭帝,那就是胜利者对失败者的嘲笑了,也许过不了多久,这个杨侑就有一个称号,诸如末帝什么的。另外孙权是个特例,他的谥号是大帝,在中国是绝无仅有的。

    这个“炀”代表着什么含义呢。在谥法上,喜欢女人、不遵守礼制、脱离百姓叫炀,违背天意、虐待百姓叫炀。总而言之,这个“炀”字的谥号,是一个大大的恶谥。恐怕也只有长孙无忌这样的奸诈之人才想的起来。

    “炀帝?不错,这个名字不错。”李世民也随声附和道。长孙无忌是他的大舅子,最忠臣的部下,他说的东西,自然是要赞成了。更何况,他相信长孙无忌不是那样随随便便就张口说话的人,既然他认定了这个“炀”字,必定有其中的道理。

    “辅机给了一个‘炀’字,你们呢?”李渊的声音浑厚,在大殿里响了起来,让人听不出其中的一点情绪是什么。让人不可捉摸。

    但是这里面都是聪明人,官场中的老手,能从李渊的每个字眼中看出李渊的心里到底是在想着什么。

    辅机是什么,那是长孙无忌的字。一般的亲近之人才会有这样称呼的。如今在武德殿内,群臣毕集,李渊称孤道寡,张口就称孤,出口必称爱卿的人物,是那样的高高在上,这个时候却亲切的称长孙无忌为辅机。由此可见他的心思到底是如何了。

    “臣附议。”

    “臣附议。”

    ……………

    一个又一个的都站起身来,随声附和着长孙无忌的提议。就是连卢照辞也站起身来,附议长孙无忌的提议。因为他知道这就是历史,历史是由胜利人书写的,李渊是个胜利者,他很是厌恶杨广,所以在心中早就同意了这个恶谥了。卢照辞不想引的李渊不高兴,毕竟杨广是一个死人了。

    于是,杨广的谥号就这样被定了下来。一个立下了大功,开科举,凿运河,沟通南北,征伐天下,一个**母妃、喜欢游玩天下的天子,一个功过参半的皇帝,就这样的被画上了一个句号。隋室江山也因为杨广的死,逐渐成了历史的代名词,即将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而代替的却是李唐天下。

    大殿上,卢照辞冷眼旁观,面上不见有半点神色,只是在眼光深处,流露出一丝不屑来,对李渊的不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