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傅青爵目光火热地看着楚清露:你当然得是我的……等我娶到你后,慢慢折磨你吧哈哈哈……
“礼制之别?”喝杯凉茶后,陈夫子接过下面传来的纸条,念道,“好,此命题如是,礼虽与俗化,礼制当然有别。作为儒家门生,我看法如下……”
讲了两盏茶的功夫后,他又收到一张纸条,“周天子尚在之时,孔圣人讲学魏齐,任职鲁国,是为不守为臣之礼,何解?”
陈夫子脸微黑,额上渗汗,一时无言。这谁传的纸条啊?问的可真刁钻!
“制者因时而变,圣人制礼乐而不受制于礼乐,如是。”另一博士揽过话题而辩,给了陈夫子喘气时间。
“错,礼乐应顺于王权。”法家找到了自己展示才能的机会。
陈夫子把两张先后的字条对照一看,笔迹娟秀灵动,竟是出于一人之手。
他还不待细看,又收到了新的纸条,“王侯将相,士农工商,贵贱之别。”
一看,还是出自同一人的手。
楚清露。
陈夫子思考良久,才谨慎地讲贵贱之分,唯恐那个人再给他个刁钻的问题。怕什么来什么,下一张纸条递过来时,陈夫子明显听到旁边博士有人在笑。他接过纸条,抽抽嘴角:贵贱有别,那解释解释昔日六国诸侯反周之事,再解释解释秦亡之事。
几场辩论下来,陈夫子对这个叫“楚清露”的人印象深刻。
众位博士也印象深刻——精彩的辩论,全是人家问出来的。
三日讲课,楚清露问的全是这种问题。
博士们又不认识这些学子,给谁名额,就看谁让大家印象深刻。楚清露没有别的贵族子弟家中有关系,她要入人眼,只得剑走偏锋。虽有些得罪陈夫子,却到底让人记住了她。
第四日,楚清露果然在家中收到了国子监的名帖,自得一笑。
入国子监藏书阁啊。
楚氏夫妻相顾而望,没想过闺女去喝个茶,就喝出个藏书阁来。本来定于这两天的归期,因为这等大好事,而缓了下来。
韩氏数落丈夫,“你看你一个穷秀才,都不如露珠儿!”
“露珠儿,你该不会想入国子监读书吧?”这对夫妻又小心问。
他们家没权,但托韩氏娘家的福,还算有钱。
是不是该砸锅卖铁、求到永平侯府,帮女儿上学啊?
夫妻俩脑补出了自己为了女儿读书而卑于人下的辛酸之景,为自己感动:他们一定是天下最疼女儿的父母!
☆、第17章 女皇
国子监不仅是读书的场所,其中监生,资历熬够了,可直接做官。天下学子都想入国子监读书,但国子监现在学子数,也不过两千余人。
想入国子监,有这样几种办法:或为名门勋贵子弟,如楚弥凤者;或有名师举荐,参加考试,合格者入;或州府每年选最出色秀才,向上推荐;或家里特别有钱,向国子监捐资,也可入国子监。
楚氏夫妻想的,自然是用钱财堆出一个国子监学生来了。
楚清露断然拒绝,让夫妻二人怅然若失,感觉自己一腔爱女心还没发挥就被挥散了。入国子监读书,当然是天下学子的梦想。但捐钱入读,就非楚清露本意了。
明年,她会参加院试。若成案首,或可被荐入国子监。何必现在就着急呢?
她记忆混乱,学问也还没学好,有些不太扎实。
楚清露被国子监邀请入藏书阁,永平侯府的老太君专门让两个儿媳带着礼物,上门庆贺;大伯一家羡慕之余,又把自家不成器的孩子训了一通,这次,连楚恒都没有幸免。楚曦夫妻因为女儿借阅的事,不能立刻回义亭县,大伯一家却急着赶回去。
一则,大伯也算是父母官,哪能长期留在外头;二则,表姐谢云今年考院试,就在二月这几天,亲人不能毫不关心。
这些都是楚氏夫妻要考虑的事,楚清露现在最重要的是为进藏书阁做准备。为此,她都不再出门看美人,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刻苦攻读。等人出来后,整个瘦一圈。
楚清露就着昏色镜子整理仪容,因为消瘦,脸上的包子肉减了些,镜子里的小美人皮肤莹白,眉骨秀气,如同开花之初;脸盘很小,眼睛乌黑明亮,鼻子小巧,嘴唇纤薄……
韩氏看着小丫头阿文给女儿梳发,“露珠儿似乎张开了些,变漂亮了。”
“那当然!”楚清露眉目间的那股得意劲,估计不是顾着仪态好看,她就直接叉腰大笑了。
“……”韩氏额角微抽,夸不下去了:小姑娘自我感觉太好,脸皮太厚。
楚清露转身要求,“娘,你看咱们家的镜子多不清晰。我听说南洋有外国商人做买卖,有进那种把人照得特别真的大镜子……让舅舅看看呗。”
“露珠儿,一面镜子还不够你照的啊?”韩氏看着女儿很忧愁,这爱美也有个限度吧?
楚清露垂涎那种大镜子不是一天了,哪里能容得韩氏拒绝?她跟娘讲一大堆道理,将近半个时辰,有理有据,把韩氏说的眼睛发直、头脑发昏……等钟叔过来问是否出门时,韩氏都快哭了,“买买买!我这就给你舅舅写信!露珠儿你快去国子监吧,别耽误了你读书。”
楚清露满意出门。
坐车到国子监大门前,绿槐葱郁中,门顶有书“国子监”字样牌匾。黑底金字,字体瘦劲挺拔,将钟鸣鼎食和金戈铁马之势混于一体,有酣畅淋漓之感。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楚清露只看这牌匾上的字,便有敬仰之心升起。
孔典簿得到通报,出门相迎,见小姑娘在仰头看字,他面有笑意,也不打扰,只在一边等候。等小姑娘回神,由丫头阿文递了名帖,孔典簿查看无误后,才笑道,“就等楚姑娘一人了,跟我来。”
孔典簿却不领她入大门,而是往东侧去。怕楚清露不懂,向她介绍,“国子监左有孔庙相连,第一次进国子监,要先去孔庙问候圣人。”
这是理所应当的。
一共有五个学子入藏书阁读书,楚清露去的最迟。等她和孔典簿到时,另外四人早已等候多时。孔典簿介绍大家认识,五人中,楚清露是唯一一个平民学子;另四人,一对兄妹姓钟,是江南小国子监的学生,面对其他人都有种矜持的傲慢感;还有一陈姓男子,本也是贵族子弟,因在家中地位低,未能入国子监读书,此次被选中,也是托了关系,对待其他人客气十分;最后一小女子姓陆,与楚清露年龄相仿,据说是跟父亲进京述职,机缘巧合得此机会。
这么一看,国子监也不是完全公正之地,大家都各靠各的关系。
楚清露跟众人行过礼后,一眼就奔着那位叫陆青萱的少女看去了。无他,长得漂亮耳。
陆青萱也是一眼看到楚清露,眼中难掩轻视,“你一个平民,怎么也配和我们官家子弟一起进藏书阁?”
楚清露对长得好看的人都很有聊天欲望,“也许是因为你们都走了关系,就我没走关系?”
“……”孔典簿快给她的毒舌跪了,在大家吵起来前,赶紧领他们进孔庙拜圣人。
几人这才严肃些。
孔庙中不仅有孔圣人画像,还有一女子像。拜过孔圣人,也要向女子像跪拜。
画像中的女子着青褐色深衣,手捧书卷,脚踏祥云,望着前方出身。楚清露也学画,她能看出,这幅画中,画得最细的,乃是女子一双凤眼。这双眼望着你,好像看透过去和未来,看透你的内心。和她这双眼相比,出色的容貌都没那么重要了。
这眼睛,好眼熟啊。
楚清露疑惑:她总不至于见过这位吧?
“这便是先皇吧?!”陆青萱雪腮染红,拈香时还因为太过激动,把香柱掉了好几次。
先皇?
楚清露搜索自己记忆——好像是有这么回事。
孔典簿比大家都要激动,“不错,正是先皇像。你们能走到这里,都得感谢先皇。”
他环顾四周,发现众人脸上都有钦佩之情,只除了楚姑娘面色平静。
怎么能有人不为女皇感动呢?
孔典簿不满小姑娘的无动于衷,一把抓住楚清露的手,跟她滔滔不绝地科普女皇。
他提起女皇,便声音嘹亮,恨不得揪着人耳朵讲一天。关于先皇的故事,朝上民间都有无数版本,但众人也不打扰孔典簿的激情——只因无论听多少次,女皇传奇的一生,都让人敬佩无比。
大周朝开国不过三代,女皇是第二代,原本众人还反对她以女儿身为皇称帝。但大周朝在她手中,被推向了一个和前朝完全不同的时代,鼎盛至极,让人无话可说。
前朝便是众人熟悉的传统古代封建社会,战乱纷飞,男尊女卑,秩序混乱。
那时,书院只向上等贵族开放;女子生儿育女,一生恐怕都没有几次走出家门的机会。
是女皇改变了这一切。
她设国子监,改旧时读书被贵族垄断的现象;
她虽无法废除儒家至上的地位,却也想办法提升法道兵杂等各大家地位;
她在天下州府设书院,将院试、乡试、春试普及,采取一系列措施,让平民也有机会上书院;
这都不算什么。
她一生最大的贡献,乃是改变女儿家卑下的地位。废除女子三从四德旧制,让女儿家像男子一般,读书、科考、为官,甚至将女秀才立为一种荣耀……
自女皇起,两代皇帝,都设法提升女子地位。虽然一开始举步维艰,虽然至今仍有旧封建人士认为女皇让社会退后了数百年,但起码,现在的读书人、女子,全都得感谢女皇做出的贡献。
就冲女皇对读书的推举,就值得国子监将她列入孔庙,和孔圣人并列。
即使不是儒家孔庙,别的各大家,也一样将女皇和自家先祖列为一起。
在孔典簿唾沫横飞的讲述中,五人都恭敬行完了学生礼。别的贵族子弟不提,现在站在这里的五人,都得感谢先皇给他们的这个机会——尤其是,五人中便有两位姑娘。
等拜完孔庙,孔典簿才带他们进了国子监,这一路,就能看到许多学子了。来往间,有相识的互相打招呼,都对他们表示了欣羡之意。
因藏书阁有五楼,即使是国子监学生,平时也只能上前两层;楚清露他们,可以再多上两层;不过第五层,却是不向他们开放了。
陆青萱小声念着,“百年间,藏书阁不知道堆了多少古籍。听说这里的书,比各家后人家中藏的书还要多。那些世家想修订先辈著作的话,还得向藏书阁求助呢。”
孔典簿的脸微僵。
楚清露发现了,问他,“大人该不会是孔家后人吧?”
这下,陆青萱的脸也僵住了。
如果孔典簿是孔家后人,那她就是在指着孔典簿嘲笑:你家关于你先祖的书,还没一个国家大图书馆多呢!
孔典簿恨恨道,“都怪高祖奸诈,误导我家曾祖父他们!”
他说的是大周国初建时,曾把大家的书骗入藏书阁,言教习天下云云大话。
大家打个哈哈过去,都知道这回事,但是楚清露不知道啊。她耐心地听着孔典簿说故事,孔典簿又乱激动一把:这姑娘好!性格真好!
等他回去,就向家中长辈说楚姑娘对自家是多么多么敬重。
把楚清露在国子监宣传一遍。
陈夫子差点喷他一脸:你知道你口中的好姑娘,当日为进藏书阁,曾骂孔圣人不守臣礼吗?!
☆、第18章 偷香
国子监特意给他们在国子监安排了房舍,还体贴地送了每日进出的牌子——五天读书时间随意安排,并不必须是不间断的五日。
这对楚清露来说并无影响,她之前已经跟爹娘说好,要在国子监住五日读书,不是太要紧的事,不要联系她。
每日卯时一刻,楚清露等在藏书阁门外,之后一整天时间,基本就呆在书阁中。到了戌时闭门的时候,她又借阅一堆书,回房舍继续用功。
藏书阁的书,确实比外面能买到的书多很多倍。许多前人典籍,只有这里能寻到。在四楼,许多古老的竹简书,一捆捆摞着,浩如烟海。
楚清露整理这些竹简,有些年代久远到一拿到手上,线绳便断了,竹简落一地。前朝经过战乱,许多书简失传,大周国初建的时候,又以钱财向民间一麻袋一麻袋地买书。这些书有的有趣,有的无用,但都收集于此。
楚清露有些心疼:大周国体制还是不够完善,许多书只存于竹简,从未有人誊写于纸书上;许多书有很多错误,也这样放着,没人进行汇编修正……
时间紧迫,楚清露只这样想一想,当务之急还是大量看书。这些书没法借出去,得背诵下来,回去默写才行。
就这样,楚清露的生活变成了两点一线。这好不容易争取来的看书资格,她可不能浪费了。她这样的用功,每天除了藏书阁就是屋舍,让楚弥凤想找她的麻烦,都苦于没机会。
楚弥凤仿若又回到了前世被楚清露压得喘不过气的时候——有个人已经那么优秀了!她还偏偏不停,每天都在补充新能量,让自己离她的距离越来越远……那不仅是一座高山,还是一座会越长越高的山!
楚清露分明已经不是前世那个惊艳盛京的人了!
把人压到尘土里的感觉,却越来越像……
因为有了这种紧迫感,楚弥凤也很刻苦攻读了两天。但她很快就有些吃不消了:她从小娇生惯养,借着盗取前世楚清露的才作呼风唤雨,已经舒服了这么多年;让她乍回到苦修似的生活,接受不了。
再说端王殿下,他前段时间因为追姑娘,积攒了不少公务。趁着楚清露求学的这两天,他很把自己压榨一番,解决堆积如山的政务。
他前世是皇帝,批奏折、听大臣吵架,这就是他的日常。现在这些政务,根本没有当初强度那么大,傅青爵应付这些,跟玩儿似的。
解决完政务的端王神清气爽,准备开始刷“楚清露”这个日常。可他在山中关了两日,出来后发现人家在闭门读书,谁都不见。
傅青爵吃了闭门羹,心中抑郁。
“三哥!”傅青爵在街上闲逛,碰上人大呼小叫。
他回头,见到是和太子一母同胞的五皇子,定王傅青轩。皇帝的几个儿子里,太子稳重,三子肃冷,四子温和,五子……中二。
十五岁左右的少年王爷唇红齿白,在街上大摇大摆,身前身后、明里暗里簇拥无数侍卫,他还打扮得骚包无比,大冷天就一把折扇在手,风流潇洒地扇来扇去……扇去的凉风糊了他三哥一脸,黑着脸的端王殿下夺了他的扇子扔掉。
端王武力值高,收拾弟弟快狠准,定王的跟班们既没反应过来,也不敢跟端王打,只能无奈地看着主子气得倒仰。
“好你个端王!你眼里还有没有兄弟情,还有没有本王?本王就知道你包藏祸心,现在就敢对付本王,以后你……”定王当街大嚎,不要脸的程度让周围侍卫们好想堵住他的嘴,“看,狐狸尾巴露出来吧?本王要去向父皇告状!”
傅青爵呵呵冷笑,想再教训他一番,眼角看到一个熟悉的人影,再顾不上收拾这个混弟弟,转身就走。定王见他背身,便从背后偷袭,想给他来个下马威。谁知端王背后跟长着眼一样,反手折了他的手,痛得某人嗷嗷叫。
定王绝对是气急了,但在冰着脸的三哥面前,只能低声下气求饶。端王这才放过他,跟他的侍卫道,“下次他没吃药前,不要把他放出来。”
“……”
定王被他再次一气,骂骂咧咧,见人匆匆走了,更是道,“他整天阴沉沉的,肯定在做什么坏事,说不定在想着谋反……跟去看看!”
侍卫们快哭了:谋反什么啊?!您思维能不能正常一点啊!
端王殿下是去追妹子的。
楚清露在读书,当然没出场,但是傅青爵刚才扫一眼,却看到了楚清露的小丫头阿文。阿文傻乎乎的,肯定是露珠儿吩咐了她什么,她才出门的。
被傅青轩耽误了一段时间,等傅青爵赶去铺子的时候,只看到阿文把一个笔筒递给老板,老板比划了一个砍价的手势。
傅青爵脸色难看,因他看得很清楚,洒蓝地五彩人物纹笔筒,那是他送的!
傅青爵想:一定是阿文背着露珠儿想卖他的东西!这一定不是露珠儿指使的!
……
当晚,楚清露如往常一般,在舍中誊书。
窗上有细声响动,过会儿,窗从外被推开,一个黑衣少年动作轻便地跳了进来。他环视屋中,看到楚清露伏在案头,闭目浅寐。
露珠儿睡了?
傅青爵过去,弯腰探她。纸上墨迹未干,少女侧着脸伏案,烛火下,面容温润洒金,眼睫落下排刷阴影,底有淡淡青色。高强度的读书压力下,她一定是太累了。
傅青爵一开始真的是好心,他轻轻地揽过她,将她横抱起来。他打算抱她上床,让露珠儿好好睡一睡。
可是露珠儿太和他眼缘了!
小姑娘被抱在怀里,小小一团,猫儿一样,与他手臂长度相合。人长得真好看,就像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