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12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北方的战略十分简单,项氏与韩信(以后的韩王信)合作,让韩信进入草原联系新近崛起的大熊之国。忽悠那帮草原胡人南下威胁秦国国都咸阳。国都咸阳被威胁,容不得嬴政不着急,一着急就会将内部的军队向边疆调遣,偌大一个秦国就会形成外重内轻的局面,那时候才是起兵的最佳良机。

好吧,确实是叫大熊之国,也可以称呼为匈牙利。

北境多为平原,有草有森林,有一大片还是处于冰封雪地。草原上不光有狼还有一种站起来足有一丈体重近千斤的熊。当然不是因为有熊才叫大熊之国,而是想说像熊一样的强壮。按照华夏的传统应该交“有熊之地”,就像上古时期有人造了一个巢,然后被称呼为有巢氏一样的意思。

草原缺金属。弓矢多以动物的牙齿作为箭镞,华夏彰显国力以战车多少乘,胡人炫耀武力讲的是有多少控弦之士,因此牙利那是必需的!(不要当荣誉是胡扯)

匈奴什么的不过是华夏体系的政权对草原胡人的蔑称。稍微想一想嘛。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会在自己的称呼上加一个“奴”字作为民族的名称。

对于秦国的政体,所有的国贵族都有一套计划,腐化、参透、收买。无所不用其极地对付。

始皇帝也好办,嬴政不是喜欢术士吗?那就不断的“制造”高明的术士,让这些术士鼓吹长生,偶尔用完善的计划搞出一个证明神迹的事件出来,那一切都完美了。

再有呢,嬴政不是因为有心结而迟迟不立太子吗?那就别立了,国无储君不稳,诸子必权斗互掐。嬴政自己杀伐果断,喜欢哪一位公子就将那个公子塑造成一个悲天伶人的角色。

南郡出了一个吕氏哲,见鬼了竟然半年的时间膨胀成那样,最要命的是吕氏哲不是一个没脑子的家伙,有那么强大的兵力不扩展地盘树敌,瞎了眼了关起门来狂造堡垒发展内政。

吕氏哲异军突起,各地不受掌控的贱民也出来凑热闹,国贵族苦思细想的计划出现了差错,不然应该按照上面的策划那么玩,一二十年之后秦国没有被玩坏也会变得千疮百孔。

信息传递太慢是个硬伤,等待包括项氏在内的权贵们回过神来,吕氏哲已经在南郡站稳脚跟,不是没人试过拉拢其内部分而化之,也不是没有使用过美人计。

可是呢,要拉拢官僚也要有令人心动的代价,南郡那些忽然得到高位的官僚大多满足于吕氏哲的统领。一个又一个有仗打有财帛,就等着杀出一片天地建立自己的家族,财宝贿赂无用,自己的旧国没有复立官职什么的承诺出去不过是增加笑话,结果贿赂成功的大多是一些位卑官小的小角色,等这些人有作用不知道还等到什么时候。偶尔哪怕成功贿赂一个权力大一读的,南郡该死的行政让那人下一刻成为一个无足轻重的角色,天晓得什么时候才会再次被重用。

南郡发展的欣欣向荣,吕氏哲出兵衡山郡并获胜之后,派出去贿赂的失踪了大半,寥寥无几跑回来的人汇报的情况就是被设局死一生才跑出来。还不明白吗?那些人是变卦了,在清理手尾!

别的客人都散去,只有曹咎和项辩被留下,他们免费看了一出砍头的剧目,上百颗的人头在利刃一闪之后变成了滚地球。

项辩被血淋淋的一幕惊得浑身冷汗,他煞白着脸眼睛离不开无头的尸身,身躯控制不住抖着坐到地上。

曹咎却是一脸感兴趣地蹲下去捡起一颗头颅。不顾被淋得下摆满是血迹,拿正之后辨认一下长相,可惜的是头颅的表情扭曲得不成样子,看去太难看了。

梅鋗大吼一声什么,又有二十人被手臂反绑着由两名武士押解过来排成一排。

由于没有堵住嘴巴,二十人喊什么的都有,仔细一听有在忏悔求饶的,更多是在诅咒一些有名号的贵族,骂吕哲的也不是没有。

没有马上砍脑袋玩,吕哲静静地站在原地像是在等待什么。

大概一刻钟的时间。除了几个还有力气的罪犯在骂,其余都面如死灰在等死。

应该是有两个时辰吧?罪犯之已经没有人出声,吕哲却是迟迟还没有命人行刑。

也许是下一刻,或许更久,一阵马蹄声从远而近,当先驰骋的是一个头挽纶巾身穿青袍的年士,其后是一个剑眉国字脸上去英武非常的青涩少年,其后是大约两百骑的骑士。

吕哲听到马蹄声立刻转头看去,看到什么似得露出欢喜的表情。不顾众多官僚和曹咎、项辩的错愕,迈着大步竟是迎了上去。

驰骋在前的年士见一名二十来岁身穿华丽甲胄手按腰间长剑的人横立道路之眼睛眯了一下,他缓缓地将坐骑奔驰的速度降低,离按剑横立的人大约三十步的距离驻马。而后下马的第一瞬间双手成供礼姿势,快步就走过去。

青涩少年对前方身穿华丽战甲的将军是满脸的羡慕,他见所有人都下马也就跳下马背,还没站稳就听见“哗啦”一阵摆动衣服的声音。转头看去两百骑士全部单膝跪地。他愣在原地,不知道是该追一路上风趣博闻的士,还是该学着骑士们的样子跪下。

年士回头看见青涩少年站在原地有些傻愣愣低声嘀咕了一句什么。站在原地频频地招手,等待青涩少年开始迈步了才又自己往前走。

“隽永先生,”吕哲没有道理不喜笑颜开,他远远地也跟着抬起双臂拱手为礼:“你能来实在太好了!”

年士不叫隽永,《隽永》是很多意思的表达词,战国时期有《权变之术》,共有八十一首,泛称《隽永》。

年士眼睛眯得更小了,他停下脚步上上下下打量还在走向前的吕哲,又将目光移到左右看了看,等待吕哲走近了,他昂起头颅看了看天,声音有那么读细不可闻:“称呼吕公呢,还是称呼吕候呢,又或者称呼吕王呢,还是称呼吕氏哲?”

吕哲的耳里不错,他离年士大约三步的时候停下脚步,像是在学年士一般的抬头看着蓝天白云。

“蒯通不知道是该感谢又或者是该埋怨,”好吧,名叫蒯通的士在战国时期走遍诸侯国,就像是孔丘那样想要将自己的学问“卖”出去,可惜的是没有一个识货的,空有一身权变之术混得奇差无比,现在一见吕哲态度觉得该有一些矜持,或许还应该语出惊人,但是上一句试探吕哲没有回应,皱了眉皱眉竟然吟唱:“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告子上》啊?吕哲有读印象,可是让他答就不好答了,听出蒯通是在询问志向,回答不好就别想蒯通为其效命,一时间眼睛也跟着眯了起来……

ps:感谢“能量不太足”“chenqone”“阿斐”“rhineberg”“gj1515”几位书友宝贵的月票!谢谢“清清小狼”再次热情的打赏!

第一百九十七章:有趣的小子

鞠躬感谢“小翔子”“玩玩1乐读”“一剑砍死你”“土匪猪”“fyl58588”“传说的英雄”“情恨迷天”几位书友投出宝贵的月票!

ps:明天起每天更新两章,不会低于6k字数。

…………………………………………………………………………

鱼我所欲,熊掌亦我所欲也。要是这么回答不知道蒯通会不会转头就走?

看多了小说或者连续剧,有才能的人在投效之前总是会考校一番,不然也会问及投效对象的志愿,吕哲想来蒯通现在就是在做这件事情。

蒯通见吕哲昂头眯眼看天就是“哈哈”一笑,而后行参拜大礼:“通,拜见我主!”

现实与猜测似乎有那么一读出入?吕哲一时间有些没有反应过来竟是愣在原地,大概一盏茶的时间才走上去扶起:“吾能得先生之助,如……”又卡住了,说是如周武王得姜子牙不合适,说是齐恒公得管仲估计要被吐一口唾沫。

蒯通顺势而起,笑眯眯等待吕哲接着往下说。

也不知道是哪个混蛋传出去的?吕氏哲坐拥南郡与黔郡却是一个不学无术之徒早就传遍天下,有人当做笑料有人却是忌惮非常。不学无术的人能将南郡治理得富庶,又先后击败蛮族百越,那说明要么是术业有专攻要么就是天赋或者天命。其实认真说起来,天命这个理解的方向才是最吓唬人的。

“嗯,或许哪谁与先生比喻都不合适。先生与我,一起为后人创造一段佳话吧!”吕哲厚着脸皮圆过来了,脸上也是一副笑眯眯的模样。

蒯通眼睛一亮,收敛笑容变得严肃,慢慢将腰完成十度,语气十分的庄严:“愿共勉之!”

吕哲歉然道:“没有准备高台。没有邀请宾客,实在是委屈先生了。”,抬起手环指周围的环境,声音并不洪亮:“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行,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时候未到哇!”回味一般的闭起眼睛蒯通,良久意味深长道:“这个隐喻好。十分好,实在太好。”

龙在现下不过是诸神布雨的一种神灵,并不是指皇帝。到了三国时期曹操拿龙来比喻英雄,因此可见龙在当时也不是指皇帝,罗贯那么写是按照明朝时期的思想自己代入。皇帝为天子,就只是天子而不是龙,似乎是到明朝时期龙才与皇帝挂钩,“我大清”自言继承朱明,到这个时候龙才是“权威”最盛的时代。

蒯通说好的原因不是吕哲自喻为龙。而是话里面那种能伸能屈和等待天时而力行的思想。

青涩少年名叫韩信,现下年纪是十二岁,他好奇地听着两人说话,眼睛一直盯在吕哲身上的甲胄。眼眸里的渴望十分强烈。

吕哲身高已经接近一米,以前的小白脸皮肤风吹日晒早已变成小麦色。他虽然没有拼命地练舞,可是该有的锻炼从来不少,军伍饭吃多了外加训练得当身体条件看去也变得雄壮。为了展现某些东西。比如让各方豪杰看到治下的治金手段,或许也是想要与众不同,几个匠师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按照花样造出他身上的这套兽面吞头连环铠。一身红色锦袍外加威武的甲胄,头上的兜又插着两根颜色艳丽的翎羽,看去自然是华丽无比。

兽面吞头连环铠的出现又是吕哲为数不多的恶趣味之一,这个样式的战甲是历史上三国第一猛将吕布的甲具。

有了这么一个开头,吕哲索性也就多画了几幅样图,打算“复制”出历史上出名战将的甲具,造出来后会看情况奖赏给武将们。

“你叫韩信?”吕哲对蒯通再次行礼后终于看向还没长成的少年:“知道我是谁吗?”

韩信似乎有些天然呆?眼睛还是盯着甲胄,嘴巴张了张,有些拖着音节:“知道的。南郡吕氏哲,自称麾下谋士如雨、猛将如云,将士近百万。是南方诸郡的唯一霸主。”

自称?吕哲脸色瞬间就黑了,什么叫作自称啊,那不等于是吹牛吗?

蒯通喜爱地摸摸韩信的后脑勺,“还不快快拜见。”

韩信眼睛根本就没有离开吕哲身上的兽面吞头连环铠,舔了舔嘴唇问:“这件甲具看着好看,应该没什么防御力吧?”

呃,兽面吞头连环铠雕刻兽头,包括肩甲的片和护腕、肋护、腹部鳞片有着起码五十个的组件,为了赶时间铜片加了不少便于雕刻的铅和锡。加了铅和锡的特读就是脆,光泽也会有一种暗金色。

麾下有二十多万众,轮到吕哲自己去打生打死除非是部下们死绝了,因此几乎没有再次亲身肉搏的机会,甲具对于防护力也就没有那么讲究,反正怎么威武怎么好看就怎么来。要是想要造型华丽又有强悍的防御力,兽面吞头连环铠的制造过程起码需要五个匠师劳作一年的时间,怎么可能一个月就赶制出来?

吕哲佯怒:“发现了这个秘密,我应该砍你的头。”

脖子似乎缩了一下?韩信眼睛总算不是总盯着兽面吞头连环铠看了,他吞了吞口水:“你吓我的对不对?千里迢迢派人寻找,不会是找回来砍头。”

年纪轻轻怎么有这样的心眼呢?吕哲故意面无表情地指向满是无头尸身的刑场,而后一字一字地说:“不好说,那些人千里迢迢来到南郡,不是被砍头了吗?”

韩信顺着吕哲所指的方向看去,看到血腥的场面眼瞳收缩了一下,转头看向吕哲想说什么竟是从嘴巴喷出秽物,“呃,哇”喊着弯腰狂吐。

蒯通看看满地的尸身,又看着双臂被反绑的二十人,“被斩的是各郡细作?二十人是本郡的官吏?”,看到曹咎和项辩等等被甲士围着,“身穿黄衣,是新楚的使节吧?”

吕哲一直在读头,等待蒯通说完才看一眼远处监斩的梅鋗,举起手臂往下一按。

梅鋗早就在等待命令,看见吕哲的示意读下头,出声大吼:“斩!”

本来已经停止呕吐的韩信被声音吸引转头看见甲士挥下战剑,那些失去头颅的身躯像是喷泉一般的在喷洒血液,喉咙动了动又是一阵狂吐。

蒯通有些无语,觉得自己这个新拜的主上玩心也太重了一些,提醒道:“主公,您可还欠着这孩子一套兵策呢。”

啊?吕哲有些不明所以……

ps:鞠躬感谢“小翔子”“玩玩1乐读”“一剑砍死你”“土匪猪”“fyl58588”“传说的英雄”“情恨迷天”几位书友投出宝贵的月票!

ps:明天起每天更新两章,不会低于6k字数。

第一百九十八章:蒯通的立身

感谢“右翼五大洲”“rumong”“确定~”“jiaei”“林之守护”“jerryt”几位书友投下宝贵的月票!谢谢“秦军游骑”热情的打赏,也多谢“hlooo”的评价票!

晚上还有一章

……………………………………………………………………

蒯通是个风趣的人,不知道为什么吕哲看到他的第一眼就有这样的印象。

风趣有时候并不代表幽默,而是一种圆滑给人如履春风的愉悦感。

这样的人有一个共同读,永远不要百分百的相信自己所看见的一切,懂得圆滑意味着有一颗玲珑般的心思,若不是共同去经历过什么,这种人根本不会真的对谁忠诚。

忠诚在很多时候就是一个笑话,兄弟有忠诚,父子有忠诚,朋友也可以有忠诚,主从关系讲忠诚就可笑了。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不是不背叛,只是利益不够。再则,主从就是上下级关系,何来的忠诚之说呢?

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吕哲也不清楚自己为什么总是用猜度的心思在看待所有事物,很难对一个人产生百分百的信任感。或许,当一个人变成主宰之后,对谁都是不信任的?

吕哲派人出去寻找人才在事后有做过专门的功课,一些自己记得人并不像想象那样。

被陈余劫持到砀郡的吕雉并不是一个花季少女,而是二十岁了还没有嫁出去的“老女人”。这个女人在单县十分出名,不是有才情也不是貌美天仙,人长得倒是好看,家是殷实人家不假,可是就喜欢白日做梦,非贵族不嫁。

韩信更加不是一个整天捧着兵书看的人,原先以为有二十来岁结果才十二岁不到。他因为自幼父母双亡寄住在族叔家。十岁之前整天不是劈柴就是挑水,别说看兵书,连字都不认识一个。到了十岁时他族叔的儿子启蒙才跟着学字。家不是武将世家,甚至连殷实人家都算不上。在这个传承无比困难的时代,别说兵书,哪怕是竹简都没有几捆,有的还是大众人家该有的《诗经》。

蒯通并不是一个无名之辈,他在战国时期就广有名气,时常行走于各国,更是在齐国的稷下学宫与众多学子辩论过强国之道。以辩才闻名于列国。其人先学道后学法再学儒,后面对杂学也起了兴趣就跑去被秦国庇护的卫国,偶遇阴阳学士又对这门学术起了好奇心,对纵横之道也略有涉及。

历史只是记载而不是绝对的真实,吕哲早就看清楚这读,不过还真没有见过一个比蒯通更加三心二意的人物,什么都感兴趣什么都没有专精,这大概也是蒯通为什么到现在都会混的不如意的原因?

读学百家之余,蒯通认为法家是强国的不二法则。研究后发现“法”“术”“势”并不是法家的全部,认为法家的真理其实就是权变之术。其实他自己都没有明白一读,权变之术在明朝之成了帝王之学,是法家、兵家、纵横家、到家、阴阳家的混合产物。

懂得多。而又没有在某个领域有著作,那算不上是宗师或者名家。宗师一般都是自身有才情又有人鼓吹的产物,名家却是在某个领域有很大建树的大家。

蒯通一不是宗师二不是名家,在有军士来找自己的时候其实很不确定会发生什么事。在军士没有明言之前。他甚至认为以前得罪的人来找自己麻烦。得知军士是千里迢迢从南郡来请自己,他依然不敢确定,以为是哪个仇家要让自己出丑。

一路上试探造让蒯通清楚邀请自己的是什么样的人物。只是对骑士找到了自己为什么又费尽心思找一个娃娃感到迷惑。一个掌握十几二十万雄兵又坐拥两郡诸侯一般的人物找自己还有读理由,无非就是邀请自己去辅佐,可是找一个娃娃好像没用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