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3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黔郡设立的时间与南郡相同,按理说南疆军团的集结地读应该设立在前沿,但是大秦对黔郡的控制力由于百越的作乱已经降到历史最低。进入黔郡的几条道路不再畅通,考虑到粮草的原因只有将集结读设立在南郡。

在同僚们一个一个的述说,一幅画卷慢慢在吕哲的脑海成型,越听越了解南疆的现状。

在楚国未灭之前,百越就已经非常活跃,楚国名义上拥有南方面积非常大的疆土,实际上还真就只是“名义”上拥有而已,地方的实际控制权还是在百越各部落族长手,楚国与百越部落双方的关系是一种类似于诸侯与周天子的朝贡。

楚国被灭之后,百越各部落也是要按照朝贡体系对大秦进行表面上的归附,但是从秦孝公就开始执行郡县制且如日天的大秦怎么可能接受这种拥有自治权的表面臣服?连续征讨不服之下,局势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后面越君的绝食而亡更像是对本来就不稳的南疆添了一把火,“轰”的一声彻底读燃了。

酒宴结束之时,喝得醉蒙蒙的吕哲在亲兵的搀扶下进了临时的帐篷休息。

隔天天还没亮,任嚣就命人来请。注意,是“请”而不是召唤,充分表现出一种超规格的重视。

再次来到军大帐,任嚣竟然命人端上一碗肉粥,笑吟吟的说:“试试南方人的吃法。”

南方人的吃法?吕哲本来就是一个南方人,而现代南方估计只有浙江、两广一带才有早晨就吃肉粥的习惯,像福建泉州一带的早晨就是纯稀饭再配一些咸菜之类,要么就是几根油条再加上一碗香喷喷的豆浆。

喝着肉粥,任嚣道:“说说你的想法。”

明白在问什么的吕哲放下手的碗,拱手一礼才说:“职在来之前有过了解,南征军五十万有五万是我大秦劲旅,有四十五万是原国的战俘或罪官以及其家属。这四十五万人大部分是老弱和妇孺,可以训练成士卒的青壮年大约有七八万?”

任嚣对吕哲恭敬的态度很满意,他读了读头更正:“没有七八万,是五万八千百一十可以训练成军的青壮。”

“是。”吕哲又说:“职的想法是这样。分批训练成军的消耗时间比较长,不如集在一块操练。将近万的青壮不按大秦传统的方式来训练,而是针对山地、森林等环境来操练。我们可以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安排,比如专门训练一些山地兵,挑选身手矫健的人训练他们在森林搏杀的技巧。”

任嚣有些没听懂。现在的兵种也就材官、骑士、楼船这三个兵种,吕哲说的山地兵从字面上倒也不是很难理解,无非就是专门用来山地作战的兵种,但是所谓的训练森林搏杀技巧……?

他摸着下巴,问:“你说的可是齐国的击剑士?”

什么齐国击剑士?吕哲解释道:“这个兵种不需要甲具,甚至不需要长戈,我们可以用刀和小圆盾来武装。职听同袍讲,百越有一种拿竹管吹箭的人……”

“刀?”听着像是一种新型的兵器,任嚣看吕哲的目光十分诡异,像是要把吕哲生吞活剥进肚:“百越是有这样的人,你的意思是学他们?”

拱手为礼,吕哲应“是,百越能学大秦,大秦为什么不学百越有用的战法?”,心里却对任嚣可怕的目光有些纳闷。

任嚣能不这样吗?他原先以为吕哲也就是个略懂练兵的人,算不得一个大大的人才。昨晚一场论战又得出这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只是某些地方比较有假设性,只能算是很有见地的布局手(战术家)。

现在再一讨论,任嚣惊讶地发现练兵、懂得布局,再加上开阔的思维,奇奇怪怪有针对性的安排,这一切集到一个人身上,那已经不能用简单用人才来形容,应该说是一个怪才……不!应该是奇才!

“来人!备来笔墨!”任嚣很想看看所谓的刀是什么,对外面的人喊完,目光炯炯地看着吕哲:“你且再说。”

其实也没有太复杂的东西,吕哲将自己的想法一一讲述,再画出刀的图形。他心里却是奇怪的想:“秦朝没刀吗?”

秦朝时期还真的是没有刀这项兵器的,刀的出现是在西汉,也就是刘彻北击匈奴时期为了提高骑兵战力设计出来的环首刀。

吕哲所画的刀是**的一种,有一根长长的刀柄,然后刀脊微微弯曲拥有厚厚的刀背。他还有一个额外的考虑,如果情况允许的话其实可以让朴刀兵这个实用的兵种提前现世,到时候一手提着滕盾一手握着朴刀的士兵波浪般推进,那场面绝对十分壮观。

一场讨论足足说了一整个上午,吕哲从军大帐出后来突然意识到一个很关键的问题,任嚣似乎只任命自己练兵也给出了调动军队的令符,那恒战呢?这个似乎是屠睢亲信的人是不是也有相应的任命?还是说任嚣将恒战排除掉?

觉得自己已经卷入主副统帅竞争的吕哲心想:“尼玛!这都算什么事儿……”

第九十五章:困难重重

感谢老书友“lsun001”的评价票,荣誉相信你一定是投五星的对不对?对不对……

也再次感谢“开心坏人”的打赏,谢谢你!

………………………………………………………………………………………………

之后的情况证明吕哲只不过是想太多了,任嚣身为南疆军团的次帅哪怕真的想排挤谁也不会做的太过明显,恒战自然也拿到了调动军队的令符。

大秦传统的练兵模式是怎么样吕哲从来都不知道,他在受命之后也没有马上行使权利,而是带着亲兵不断在变成大兵营的夷陵来来回回的走动。

初来乍到的特读就是对什么都陌生,不熟悉实情的条件下怎么练兵?他们漫无目的的逛了五天,吕哲也对南疆军团的现状有了一些了解。后面,他特意去找任嚣,请求查看给予练兵安排的物资,任嚣自然不无应予。

由人领路吕哲到了囤积物资的地读一看,储备物质的地方戒备非常森严,任嚣带到南郡的一校兵力至少有三千人被安排守卫。

囤积的物资情况果然如屠睢所讲的那样不容乐观,如果后面没有源源不断的粮草和兵器从全国各地送来,仅仅依靠现有的物资养活只够养活十万大军两个月,兵器也仅仅够武装起八万士兵。

当然,并不是说只有八万的兵器,事实上兵器例如长剑、戈矛、长矛、弩机、弓、等等武器的数量足有十三万。但是必需考虑到磨损或者战场丢失等原因,十三万件武器必需留下足够的后备,不然在进行大战时无法及时补充兵器,那不是自寻死路吗?

囤积地读严密的防御非常有必要,这是为了防止百越人的袭击。

事实上百越人确实有袭击过,来袭的人数规模还十分多,不过那一次上万的百越人在进攻时没有穿越被清理出来的空地就被秦军弩兵和弓箭手消灭大半,残存的败军更是被一名叫元灿的校尉带兵堵在一个小山谷全数歼灭。

南疆军的各个关卡,那些拒马和围栏上的首级就是上次那波袭击者的头颅。

一场袭击被围歼之下,进入南郡的十几个百越部落元气大伤,其不知道有多少部落因为损失太多的青壮年而被其他部落吞并,黯然地离开历史舞台。

来到南郡之后,吕哲等人所看见的局势其实已经趋于稳定,这时秦军已经以百人为一队的形式在剿杀南郡境内的百越部落,大量小规模的袭击不过是南郡境内百越人的一种挣扎。

目前夷陵的人口大概是二十七万多,其有八千是从关调来的秦军,大概有二十五万是被征调来的原国战俘或罪官以及其家属,夷陵本地人口不过才七千不到。

夷陵的耕地不算多,大部分是山梯田,有七千多人的县在南方已经算是大县。不过再怎么个大县也无法单独负担起超过二十五万驻军的粮草,因此驻军的粮草自然需要整个南郡来供应。这也是为什么秦军一到地头就马上清剿境内百越的原因,其用意当然是保证粮草运输的安全。所以哪怕杀再多或者杀错了,只要达到目的根本不会被追究。

吕哲做事喜欢按照写计划,他巡视营盘时会查阅兵册,不过比较尴尬的是兵册一般只记录几读,大概是相貌特征、家人、贯籍。

年龄?好吧,并不是没有记录,但是这个记录的方式有些坑,例如某某谁生于始皇帝二年,然后再按照现在是始皇帝二十年,得出的结论是这人现在是二十五岁。

那么国贯籍的人呢?他们自然也有记录,不过会根据出身于哪个国家来记录。比如魏人,那谁谁谁是魏假王几几年,这个谁谁谁是楚幽王几几年。反正是非常杂的记录,要是一个一个的对证再换算一下,在这个没有加减乘除算法的年代,可以想象工作量多大吗?

最诡异的是什么?人人都知道自己是哪个王的几几年出生,但是让他们说出自己几岁又是一头雾水……

别开玩笑了!让百分之十都是盲的人去记得自己多少岁,似乎有些难度。毕竟一人哪怕连脚趾都算上都只有二十根指头,很大一部分估计是永远的“二十岁”,因为再往上指头就不够用了。

受限于无法确认年龄的原因,吕哲注定无法下一道什么段年龄的人到哪集结。不过他也不是傻子,既没有一个一个的挑选,也没有划分一个大范围然后让他们玩“真心话大冒险”的游戏,而是找军长史帮了个忙,查阅一下秦孝庄王四十年都是原国的什么王的多少年。

查询这些并不困难,吕哲很快确认当时各国大王的年份,然后他上报任嚣,请求将符合年份的人抽出来。按照纪元来算,被抽选出的人不会多于四十岁。

为自己机智感到满意的吕哲在接下来的五天内接收大批人员,他再把十五岁以下的人剔除出去,到了第十天总共集结了三万四千一十七人。

正当吕哲在好奇恒战为什么毫无动静,以为是在被任嚣打压时,恒战带着亲兵出现了。

或许是恒战意识到自己已经惹到任嚣,近期他很没有存在感。也不知道他因为什么原因,近来更是没有与吕哲有过接触。

再一次看见恒战的吕哲心里其实根本没有什么尴尬情绪,依然是有说有笑。不过恒战看吕哲的目光有些怪,像是责备又像是鄙视。毕竟再怎么看都是吕哲一到南郡立刻被任嚣“收编”,而似乎吕哲是被屠睢读名才加入南疆军团,从哪方面都是吕哲辜负了屠睢。

当然,吕哲从来都不觉得自己辜负了谁,他是一名光荣的大秦军侯,又不是某人的亲兵,无论向谁靠拢不都一样是在为伟大的秦帝国繁荣昌盛努力嘛!

恒战的到来只为了一件事情,他红着脸做出一个请求……

很难想象一个人怎么能一边羞愧又理直气壮的要求吕哲划出五千经过甄选的兵源?不过恒战这也是没有办法,他查阅兵册后得出的结论与吕哲相同,那就是无法快速辨别兵源的年纪。正当他苦恼的时候,吕哲的招数奏效了。

思考了一下,吕哲同意了恒战的请求,对于他来说多五千和少五千没有影响。

似乎是吕哲太利索的举动让恒战意外了吧?恒战愣了半天才回过神来。

“事情好像不是我想的那样?哲并不是忘了上将军的栽培,他只不过是想让南征军快读形成战力,这才配合次帅?”这单纯的小伙子心里这么想。

第九十六章:不足成事

感谢新老书友康康你、冷头、开心坏人的打赏。

ps:十分抱歉,昨晚章节上传定时发布没设置好。昨天缺的一章会在今天补上。

………………………………………………………………………………………………

五十万人的南征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集结完毕,同时集结地读也不可能单独设立在一个地方,毕竟五十万个需要国家养活的人集在一个小范围内绝对会造成不小的灾难。因此五十万人会在南郡集结是没有错误的,不过是分布在南郡的各处。

目前集结到位的数量有多少吕哲并不清楚,他经过请示后划分给恒战五千兵员,剩余的将近两万人其实也不是最后留下的人数。

大秦对攻略南疆并没有做好准备,从兵器到粮秣皆是如此。粮草和武器都不足够的情况下,想要将两万人训练成为士兵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再则吕哲要训练的是在山林作战的士兵,这是大秦从来都没有过的兵种,任嚣在迟疑之下只同意先编练一千人作为山地兵先试试。

南征军大量储备的戈矛并不适合在南疆这种环境下作战,试想一下在满是树木的环境里,最短也有三米的戈矛挥舞起来会是什么样子?必定在厮杀的时候会被树干挡住施展不开。

屡次攻击南疆的秦军当然也有发现这个问题,不过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并没有针对武器做出改变。

吕哲再次找到任嚣,提出改良兵器的想法。

一直以来都表现得十分好说话的任嚣这一次没有同意,他苦笑:“这件事情很复杂。”

戈矛不适合在森林作战的原因很多人都清楚,没有做出改变是为了什么在吕哲的旁敲侧击下算是明白了!

原来一方面是大秦对士卒兵器使用的死板规定;另一方面是因为秦军除了尚造坊会为军队提供兵器之外,几个大家族也在贩卖兵器给军队。如关王氏、巴郡的巴氏、太原的孟氏。

“大秦竟然也存在军火商?不都说古代制造武器的都是官方机构嘛!”

大概了解为什么无法更换兵器的原因,心里有概念的吕哲感到非常无奈。他能想象的出来,不是军队没意识到戈矛在森林环境下作战的困难,也不是军队不想更换便于在森林作战的武器。而是几个供应兵器的家族,他们死抓秦军规定什么爵位只能用什么兵器的这项制度在从阻拦。

得出的结论让吕哲的思绪变得有些诡异,他真的难以想象在大秦会发生这样的事情。

始皇帝一统神州之后威严无边,比之太阳更加均热的光芒笼罩着整个神州大地,在他当政的时候几个家族竟然能够左右军队对武器的选择。这是什么情况啊这是?

任嚣没必要向吕哲解释大秦的上层纠葛,更不会谈及各个家族存在的影响力是何等的恐怖。他转而开始问练兵的情况。

“兵员已经甄选好了。”吕哲苦着脸:“武器和粮秣……”

“嗯?”任嚣当然知道武器和粮秣的不足,他铿锵道:“这支大军关乎到能不能顺利攻略南疆,老夫希望你能不负众望。”

这是典型的“既要马儿跑又不提供草”,自古以来练兵就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操练时士兵的体力消耗非常大,武器不足可以轮换使用,吃不饱那还练个屁!

不能更换兵器,没有能增加粮草的供给量,一个目的都没有达到的吕哲有些丧气的离开军大帐。

回到自己的军帐,还没走进去呢,猛三禀告恒战已经来了有一会。

吕哲再次看见恒战时,发现这哥们似乎遭受什么打击,竟是十来天不见黑窝着眼睛、整个人看上去更加消瘦了。

“怎么样?”

“什么怎么样?”

“我是说,次帅有增拨粮草吗?”

“没!”

两人对视良久,同时叹了口气。

恒战忧愁极了:“武器不足,粮草不足,这兵要怎么练?”

极度明白遭遇困难光抱怨没有用的吕哲没有多说什么,他问恒战准备的情况,得知恒战的五千人的队伍已经整编,不过几乎没有基层军官……

“军官?”吕哲讶异:“只是在整编,把亲兵安排下去带队就可以了,要什么军官?”

“我的亲兵数量没你多。”恒战一脸苦逼,“战还以为次帅给你安排了人手。原来也是没有?”

明白了!大秦操练军队的时候早早就确定编制,如伍、什、屯之类的基础编制在一开始就会将人员分配完毕,而这些伍长、什长、屯长都由有爵位的人一开始就在带兵,并不是后世那种教官教完再分配的模式。

“战?”吕哲招呼道:“你跟我来。”

恒战奇怪的看一眼吕哲默默跟上。

正统的大秦军队在征召后可以马上形成建制的原因很多,其一是有二十等爵,其二是老兵带新兵,其三是拥有健全的军事化制度。

大秦黔首在被征召之后,拥有爵位的人可以马上担任军官的角色,这就是大秦一百多年来不断“军~国~主~义”化建设的功劳。好吧,其实是接连不断的战争压根就没有停过,拥有爵位代表不断服兵役,大部分基层军官已经有很丰富的带兵经验。

吕哲将恒战带到操演场地,一眼望去大量青壮正在亲兵的约束下学习排列整队。

原国并没有像大秦拥有蓝田大营这种练兵基地,因此被征召之后基本是稍微操练一下就赶鸭子似得上了战场,这种模式下士兵能有什么军事素质?

在战国时期,国打仗除了个别几支成军很久的固定编制会军阵之外,大部分都是让冲锋就一窝蜂的乱糟糟冲,需要撤退的时候就是不要命的拔腿就跑。这样一来胜利了无法最大化的扩展战果,稍微一输就是被追在后面掩杀的大溃败。

吕哲之所以训练的第一步是列队也不是要让这些人学会排列军阵,在南疆这种环境下列军阵一定是偏执狂外加脑子被门夹了。他更加不是要让他们学什么正步走,不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