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秦之帝国再起-第48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千八百多米啊!”季布“啧啧啧”了一串,用着满是震惊的语气:“我们最大型的弩炮最远也只能打不到八百米,这玩意直接就是两倍多,并且看弹丸着地后的威力。比弩炮要大多了!”

能比吗?完全不能比的嘛!弩炮发射圆形石球是什么样的破空飞行速度,火炮发射的弹丸速度又是什么,一个是用抛,一个是在火炮爆发的推力下射,弹丸的飞行速度怎么可能一样。而弹丸的飞行速度有多快就意味着威力有多大。要不怎么叫冷兵器和热兵器呢。

吕哲也是满心的欢喜,他没去摸炮身,刚刚发射过的青铜炮现在可还非常烫,去摸根本就是犯傻,他是半摸半扶着炮架,摸摸轮子,再摸摸支撑架,然后爱不释手地摸着刻度表:“满身都是科学啊,就是装载的时候麻烦了一些。”

火炮出现之后伴随着最大的发明就是炮架,因为只有合理的炮架才能让火炮发挥最大的射程。而合格的炮架绝对不是那么简单。对于炮身的固定是一个学问,同时契合炮身和炮架出现的仰角计算更是重中之重。

“最低射角是1。25度,射距大概是八百米左右,”吕哲其实也很想“啧啧”地感概,可是做不出来,深吸一口气之后有点遗憾:“可惜是前装型,难以做到平射和俯射。”

开的什么玩笑?任何前装型的火炮都难以俯射,因为弹丸会自己滚出来。

平射对于前装火炮的难度也不是一般的大,哪怕是经验再老到的炮手都不敢轻易尝试,那是因为平射的时候无法保证弹丸与火药实施相连。一旦点火之后的弹丸与火药距离远,那么有了距离之后就会产生爆炸,是因为炮管内的一系列反应,只能是等着整个炮身变成一个大型爆竹。

吕哲亲手去操作绞盘。那是一个有齿轮的绞盘,手握住把柄之后摇动,向前推炮管前端就会上升,向后推炮管前端就会下降,那是因为有一个升降装置支撑着炮身。

“尽快试验,看看发射几次之后炮身需要重新验证仰角。”手放开绞盘握柄。吕哲扭头对着一个人大声说着。

火炮发射是会产生震动的,这里的震动可不是指炮架的轮子会往后退,专门指的是仰角器械那些齿轮被震力影响的偏移。

听到吕哲说话的大匠师赶紧点头。

大匠师是一个年级大约在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他的名字叫叫匠阔,本身还是帝国的五等男爵。他这个五等男爵不是因为制造火炮得来,是率先研究出钢的冶炼方法得到奖励。现在嘛,他负责火炮的研究和制造,爵位上肯定是会再次有所收获,不管是身还是心都自觉得很。

“退后,退后,再发射几次看看。”吕哲招呼着一大帮人退到足够安全的距离。

按照正常的历史,前装火炮的初期是进行散装火药装填,可吕哲是什么人啊,他怎么可能在研究出火炮之后傻乎乎地进行散装火药,当然是计量之后进行火药包装,想要发射的时候只需要将计量好的火药包送进炮膛,然后装好引信和弹丸就可以发射。

“清膛完毕!”

“火药包装填完毕!”

“引信安置完毕!”

“弹丸装填完毕!”

听着是一连串的口号,看着是好些个忙碌的炮兵。

清膛手有两名,他们就真的是在清膛,先是进行必要的炮管降温,然后是拿着一种裹布的棍子和刷子进行清理。清膛的过程就是火炮前端降低,拿着棍子一捅再捅,捅到白布看上去没有火药燃烧过的渣滓。

火药包的装填更加没有什么难度,计量好的火药包先是放置到炮管内,然后由一名炮兵拿着前端绑着布条有加厚的棍子将火药包重复捅着,直至确定火药包已经抵达应该待的位置才算是完成。

引信的安装是一个技术活,但是无非就是清理炮身后侧一个小孔,确定没有火药渣滓,也确认引信被放到正确的位置。所谓的正确位置则有讲究,不但要保证引信与火药包连接,还要保证引信的长度。通常是拿着一个木叉沿着小孔一捅,一捅之下火药包的布会出现破损。然后将引信再次用木叉捅进去,之后还需要在小孔周边进行必要的封密。

季布目不转睛地看着一名炮兵从一个木箱子抱起一枚弹丸,有另外的炮兵转动着转盘将炮身微微上斜,之后抱着弹丸的炮兵将怀中的炮弹放进炮管。

离得远了自然是听不到弹丸在炮管内滚动的声音。只能看见弹丸安置完毕后炮管开始向上升,然后是炮长请求发射的喊声。

“我来过过瘾?”季布觉得一切都太有意思了。

火炮才出来多久啊?试验的时候可不是没有发生过炸膛的事故,吕哲可不想自己的一名大将会因为事故被炸得四分五裂。

季布感到很失望,一些雀雀欲试的人也只能按耐下来。

火炮调整好仰角再次的“轰”一声作响,发射动作中的火炮先是传出响声。然后炮架的轮子因为一股力量的作用向后退了一点点距离。炮架向后退,自然是有炮兵会推着将轮子推到原有的位置,而这个时候发射出去的弹丸才算是落地。

“一千八百四十三米!”

观测手再次报数,一样的仰角,可是这一次弹丸落点的方向比第一次发射时弹道直线向左偏移了大概六米左右,弹药也要比第一次多飞行了二十米才落地。

“果然啊,是不能要求有什么精确性。”吕哲没什么好失望的,制造出来的青铜炮也就是大概拿破仑时代的水平,又不是现代那种火炮。

其实哪怕是现代的火炮都不能保证一定精准,炮弹横向角度变动是火炮发射时无法改变的事情。不一定是瞄准角度出现变动导致横向角度变动,还关乎到风的力度和空气中的湿度,很多时候风向稍微改变一下,快速破空推进的炮弹就会被风力牵引着改变轨迹,射程越远的火炮精准度越差,想避免那是不可能的。

“六米偏移,已经可以算是非常精准!”吕哲下令让炮兵多射几轮。

接下来同一座火炮重复发射,除了第二次偏移六米之外,第五次发射只偏移了三米算是最好成绩,最差的成绩是偏移了二十三米。

“很好!非常好!”吕哲对试验结果只能是感到满意:“可以量产吗?”

匠阔就站在吕哲旁边。闻言立刻回答道:“王上,104毫米口径已经可以量产;115毫米和131毫米也已经完善,很快就能尽量定型量产;144毫米和159毫米暂时无法量产。”

104毫米的是九磅炮,115毫米是十二磅炮。131毫米是十八磅炮,144毫米是二十四磅炮,159毫米是三十二磅炮。

其实火炮还应该分为山炮、臼炮、加农炮、榴弹炮,不过吕哲现在可没有办法拥有那么多种类的火炮,另外因为技术不达标的关系也只有实心弹,像是开花弹和榴弹压根就造不出来。不过霰弹倒是有了。

初代火炮的区别是按照发射的弹丸种类来进行区分,实心弹是一种标配的弹丸,也是最好制造和发射的弹丸,能够适应于所有的炮管。实心弹还是射程最远的一种弹丸,像是霰弹则是一种装填数十枚铅弹的炮弹,发射距离其实也并不愿,但是霰弹是发射后一种扇形喷射的状态,抵近对步兵射击将会达到恐怖的威力。

另外必须认清一点,并不是有了一种口径的火炮制造技术就能生产所有口径的火炮,认为能够生产一种口径就能生产所有口径绝对是门外汉中的门外汉。

火炮的口径和炮管长度有着紧密的关联,什么样的口径在炮管上能有什么布局是一种严谨的科学,口径可以适当的调整,炮管却是必须保证合理性,什么口径的火炮有着什么样的倍径会关系到火炮的精确和射程,很多时候不是炮管越长或是越短越好,火炮的口径和炮管倍径必需要有一个合理的布局。

“我们所知道的战争马上又要发生改变了,至少两千米已经不是绝对安全的距离,”共尉不管怎么看都有一种隐隐的失落:“以后攻城战也会变得非常简单,踞城而守将会变成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不再是躲避在女墙后面就能安全的战争,城墙也不再是可以依托的防御工事。”

吕哲一听就不由自主地看向共尉,他理解这一点是因为掌握着无数先驱者用生命换来的经验,共尉只是看了一阵火炮射击就立刻有那样的感概就显得思维敏锐了。

“王上,那种玩意……”徐志抬手指着远处正在被降温的九磅炮:“以后只装备混编军团吗?”

几个指挥骑兵军团的中郎将也是眼巴巴地将目光看着吕哲,深怕听到回答“是”的消息。

“不会只装备混编军团,”吕哲这句话说完几个骑兵中郎将脸上都是松了口气的表情,但是吕哲话没有说完:“但是在研究出可以协同骑兵的骑兵炮之前,我想是的。”

卫翰一阵愕然又是茫然:“有什么区别?”

“没有多大的区别,就是马拉炮,需要针对炮架进行研究,另外也要减少火炮的口径和重量。”吕哲发现几个骑兵中郎将基本都是没听懂的模样,笑了笑:“总之,你们祈祷炮架的研究能够顺利就是了。”

对的,就是炮架,火炮本身非常重要,但是很多时候炮架才是关乎到火炮的应用,炮架也不是表面上看去那么简单,根本就不是有两个轮子可以拉着火炮运动的玩意就是炮架。合理的炮架要看用途,火炮要运用在什么地方就该有什么样的炮架,可不是能够放置炮身的玩意就能够叫炮架。

“火炮什么时候可以武装?”季布问出了所有武将最关心的事情。

这一次吕哲没有马上回答了刀剑之类的冷兵器尚且需要学习怎么使用,冷兵器都是那样子了,火炮这种考验技术的热兵器就更加不简单,什么时候武装火炮还得看多久能够训练出合理的炮兵,火炮能够量产之下,看生产力,也看炮兵数量。

第八百七十一章:需要与现实

看完了火炮试射,一众人等又观看了燧发枪的试射,吕哲对于三段式或者四段式燧发枪射击自然是相对熟悉,可是其他人是第一次看到。

“这与我们的波段式连续箭阵覆盖似乎没有太大的区别?”季布有些迷惑的问。

应该说是与秦军的波段式连续箭阵覆盖不是区别太大,吕哲建军之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一直是采用秦**制,不管是官职还是部队建制都没有进行更改,还是到后面才取消掉百将、五百主,基层的部队在伍、什上面进行了改变,加了队和屯的编制,每队为五十人、每屯为二百五十人,再往上也加了别部司马,然后军侯、校尉、俾将、偏将并没有改变。

秦军的箭阵覆盖有比较出名的两种,第一种是饱和性的区域覆盖,第二种是波段性阻断。

区域性饱和性箭阵覆盖几乎每支军队都会,差别就是连续性和射程上的不同,秦军使用饱和性区域覆盖之所以出名,那是因为屡次用在攻城战上,可以用凶猛的远程饱和性覆盖压制或是清空城墙守军的一大块区域。

波段射击阻断一般是被使用在野战的战场,用于针对冲锋的敌军,放过前端敌军采用波段性横向性质的箭阵攻击敌军后续,迫使敌军的前端兵力与后续兵力脱节。不得不说的是这种箭阵比较阴险,敌军前锋还在进攻会给人造成假象,认为攻势相对顺利,只要后续兵力可以突破阻断箭阵就能获得胜利。那么除开被特意放过的敌军前端,敌军后续兵力想要越过阻断箭阵通常付出的代价很难估算,不过伤亡绝对不会轻就是了。

“射程比之弓都短,只有不到一百五十米。”共尉有些迷惑地看向了看得趣味勃勃的吕哲,没忍住,说道:“王上,我们的弓最远射程可以达到二百四十米,普通的弩射程也有二百八十米以上。劲弩射程接近三百七十米,经验丰富的弓手和弩手最远射程的精确度也能够保证。那种叫燧发枪的兵器射程只有一百五十米到一百七十米,不过似乎很难保证精确射击?”

吕哲知道共尉想要表达的意思,无法就是认为冷兵器的弓和弩射程上要比燧发枪远。甚至是精确度上燧发枪也远不及弓或是弩,是不理解为什么要耗费那么的精力和资源来研发射程和精度落后的玩意。

事实上枪械普一出现真的比不上弓或是弩,可是其中的意义根本就不能比。

所谓的意义并不是在说科技发展上的意义,指的是弓和弩的掌握要比燧发枪困难,一名装备燧发枪的士兵只需要很短的时间就能训练出来。装备燧发枪的士兵只需要掌握端枪、持平、射击也就是了,燧发枪也不是要求精准的产物,是一种阵列式的覆盖射击。

吕哲只说了一句:“弓和弩虽然想要懂得射击并不困难,但是有多少弓手或是弩手能够在百米之外射中目标?”

共尉听完呐呐无言,其余几个本来要说什么的将领也是陷入了长思。

按照通常的普选,能够百发百中的弓手或是弩手,千人中估计只会出现一名。并且不要忘记一点,弓手是依靠臂力,发射二十次左右的时候体力就该消耗殆尽,再强行张弓射箭必然会拉上筋骨或是肌肉组织。

再来说弩。弩是不需要依靠臂力,燧发枪为前装款式的时候弩的射击速度也相对快,但是弩的造价一般不菲,除开弩的造价和周期之外,弩箭其实才是耗费最大的产物,一枝弩箭等于至少十枝普通弓箭,可以抵得上燧发枪所发射的弹丸超过百枚。

“调动弓兵和弩兵,每个兵种调动三队……不,调动四队。”吕哲觉得必须让将领们好好瞧瞧,只有亲眼去看才会明白其中的差异。

君主吩咐自然会有人去照办。东城郊外的试射场地有驻军,其实哪怕是没有驻军吕哲这不是来了吗?周边肯定是会安排禁军布防,从禁军那边调动弓手和弩手也就是了。

吕哲看向匠阔:“这里的枪手数量是一千吧?”

匠阔立刻躬身答道:“是的,王上。”

没得说。吕哲又下令统领枪手的军侯调来四队的二百人手,然后才问匠阔:“枪械够吗?”

“够的,够的,我们先行制造了两千杆燧发枪,”匠阔有那么点自豪:“这是一个作坊一个月的产量。”

吕哲只是点点头没有理会欲言又止的匠阔,然后招呼着一帮人走向不远处的遮荫棚。

目前能够生产燧发枪的作坊有三个。要是加班加点每月至少能造出五千杆左右的燧发枪,只是吕哲现在并不需要大量的燧发枪,生产出一万杆燧发枪之后就停止生产了,改为着重生产步枪弹丸和火炮弹丸。

说到底吧,只要掌握技术,燧发枪的生产并不是多么困难,从某些方面来讲生产燧发枪甚至要比一些弩工期短。

别忘记帝国有着成熟的流水线生产技术,零件都是分开按照统一规格制造,燧发枪所需的零件比弩多不了多少,组合起来甚至比弩快速,且不需要像弩一样针对弦千挑万选,制造工期和过程是不同的两种方式。

弓兵和弩兵是在枪手到来之后才分别过来,他们列成阵列泾渭分明地各地待在一边。

得说实话,君王和那么多军方高级将领在场让过来的士兵们都感到兴奋,帝国的高级将领很少有长待南陵的机会,想一次看到这么多高级将领并不容易,至于显得“势单力孤”的执政官萧何是被士兵无视了。另外必须说的是,哪怕是高级将领可以随意凑堆,普通士兵也不是想要看就能看到,别说是君主与将领们都一脸严肃在等待着什么。

“弓兵、弩兵、枪兵各自排列波段式射击阵列!”吕哲没有额外通知什么,也不需要由他去进行通知,只需下令也便是了。

听到命令的军官开始大声呼喝口令,按照要求排列成为五十人为一横线直排的队列。五十人为一个横向队列,那么二百人就是四排横线队列,弓兵、弩兵、枪兵的前后间隔都不一样,例如弓兵的横线前后间隔是一米五。弩兵为一米,枪兵只有大概五十厘米。

“标靶设置为一百米和一百五十米两种。”吕哲再次下令。

试射场地有专门的辅兵,得到指示立刻就是一片忙碌,他们搬动人形的由木桩支撑的稻草标靶。分别放置到一百米和一百五十米的位置,摆放的方式是形成横向直线。

辅兵显然是没有领会意图,只是设置出一排靶子,吕哲需要的却是三排靶子,让弓兵、弩兵和手持燧发枪的士兵各自有各自的目标。

吕哲没有追究什么。试验场的主官听到需要三排摆在却只是弄了一排靶子,这个年纪三十来岁的中年男人,他的额头上立刻就是冒出冷汗,随即跑过去更改,至于他私下是怎么训斥干活的辅兵,其实不止是吕哲不会关注,许许多多的人都不会去特意关注。

三排靶子摆好,任何射界内的人全部离开,已经知道自己要干什么的士兵,他们看上去略微有些紧张。紧张之余互相之间似乎也有了敌视。当然了,这种敌视是一种竞技对手之间的那种气氛,也就是想要在竞争中获胜,可不是要除之后快的那种仇恨。

“不限时间,”吕哲看向了周文:“你来统计发射次数,”说着看向了桓楚,“你来统计每次射击上靶率,”扭头看的时候看到季布有些雀雀欲试,笑了一下,“你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