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明月-第3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本,士绅阶层最大的利益是免税,但赵兴推出“士绅一体纳税令”后,他们已经不享受免税的权力,虽然海贸的发展使他们的利润更丰厚,而且他们的地产也像以前一样无需纳税,使得他们的抵抗并不强烈,但剥夺了纳税的特权后,沿海各省市士绅唯一的好处只剩下了平等,跟官员交往过程中的平等。

“士绅一体纳税令”带来赋税的增长,宋徽宗看在眼里了,这位喜欢浮华,喜欢享受的少年君主有心在内地也推广士绅一体纳税令,但因为内地士绅没有海贸的便利,使得他们竭力反对推广这一法令,结果,整个大宋呈现出一种一国两制的情况,沿海,尤其是南方沿海地区,在长江以南,推行的是士绅一体纳税令,配套措施有“契约神圣令”,“私产神圣令”,“版权法”推广而至的“专利法”……

与此同时,内陆地区还实行着士绅享受特权的半农奴制,半商业制的社会体制。

这一年,除了盐税、茶税外,天下赋税八成出于沿海。这也使得京麓地区的官员不再是大宋最高阶层官员,许多读书人科举完后,如果不能进入朝廷,也不谋求京麓地区的官,反而南方沿海地区的官职成了最热门。当然,南方沿海地区由于推行了乡老议政的蓝天公约,使得这些地区最欢迎关学、洛学以及广学的弟子。

大宋的风气在改变,武器也在改变,当年年底,移防至杭州的广捷军一万两千人开始换装,新换装的火枪已经完全跟现代步枪形状相同,唯一遗憾的是它还是前装滑膛枪,使用止壳定装火药,射速可以提高到每分钟十发。

大宋朝不像明朝,所有的武器都收藏入库房,大宋朝是士兵武器是分发到手中的,某些地方甚至还有唐代府兵制的痕迹,比如效用需要制备武器、铠甲与战马。这就使得赵兴前几轮换装淘汰下来的老式火枪有了销路,随着这年的大换装,大宋的猎人也扔掉了弓弩,开始装备火枪,这一行动是缓慢推进的,刚开始是效用家属最先用上火枪、手雷,而后,普通猎户也有能力置办老式火枪,一个火药时代真正来临了。

民间有了武装力量,征服这样的国家不再轻而易举。而在乡老议政的情况下,由宗族出面进行垂直管理,百姓的意愿有了表达的渠道,这反而使得他们很少想到拿起枪对抗强大的官府。各地治安案件反而急剧下降。原本在小县城,十五个步弓手不可能完全压制县中骚乱,现在,那些步弓手的担子却轻了很多,因为宗族已经自发的参与到了县政管理。

1100年的变化是很大的,这一年,地球的版图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无数的国家建立,无数的国家灭亡,无数的国家改革,无数的发明创造建立,在这十二世纪的第一年,全世界属大宋变化最大,后人谈到这一年,常常说,十二世纪的开始,是由亚洲的大宋点燃了新年第一支蜡烛。

新年第一支蜡烛不是由赵兴点着的,是由张绎点燃,这名奴仆出身,自学成才的宋代大儒专门陪送一批关学弟子南下,并在杭州点燃了万松书院第一盏明灯,此时,苏轼的二儿子苏鼎已经拜倒在关学门下,向张绎求学。

一个奴仆,成为当代学问大家,这在别的朝代是不可想象的,唯有在大宋才可以实现,因为天圣令下,大宋除了庆州奴以外,其余的奴仆都是雇用奴隶,也就是现代意义上的打工者。张绎做奴仆的时候,没有身入明清意义上的奴籍,故此雇用期满后,他以自由身离开,也就是说,即使是身为奴仆的时候,他依然是自由人,所以,在场的读书人没有小看这位奴仆。

张绎点燃了这盏明灯,转身笑着向赵兴拱手:“赵宗谦让,让我来点燃这盏明灯,愧甚愧甚。论起学问来,我不如赵宗远甚,赵宗每治理一个地方,便令百姓富足,使农夫蹑丝履、桑女着绸衣,赵宗点金之手,名扬大宋,知行合一学说令在下钦佩,难得的是,赵宗至今仍保持谦恭之心,在下远不如你,憾甚憾甚!”

张绎说的是,曾经有个机会,赵兴可以站在朝堂之巅,但他却宁愿退下来经营地方;赵兴的诗名享誉大宋,但他却只愿每日沉静在琐碎政务里。相比赵兴,张绎只是奴仆出身,不曾参加科举,连贡士都不是,而赵兴却让他点燃书院的明灯,光这份荣誉与这份谦让,便令张绎钦佩不已。

张绎并不知道,他本人才是赵兴在后世仰望的明星,也正是基于这个心理,赵兴对宋代的名人格外谦让,也格外不在意自己在宋代留下的名气——都是剽窃来的名气,相比宋人自身创造的璀璨,有什么值得骄傲。

谦逊的赵兴真诚的谦让着,而后携手张绎走出大成殿。

第三百二十六章 博弈论与中庸之道

这座书院的旧址是始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4)的一座寺庙,名报恩寺。原本在明弘治十一年(1498),才由浙江右参政周木改辟为万松书院。明代理学家王阳明曾在此讲学,故此名显。

赵兴是个披着古人皮做现代事的人,他比明代人还胆大,直接寻了个罪名,驱赶寺里的僧人到了别处,目前,这座万松书院在两万石匠的努力下,仅仅一年已经粗略成形,它比原先的万松书院占地面积还要大。

书院一进门为仰圣门,而后还有毓粹门。“仰圣”即表示人们对孔子“高山仰止”的尊崇和敬仰。这座仰圣门还是提醒人们步入书院必须衣冠整齐、心怀崇敬的礼仪之门。而毓粹门是中轴线上的第二道门。毓粹,意为培养有学问,有道德的人。

书院的第二进为明道堂:是万松书院的主要建筑之一。古代书院承担着讲学、祭祀、藏书三大功能。三进为大成殿,是祭奠至圣先师孔夫子的地方。刚才,张绎就是在大成殿点燃了祭奠夫子的明灯,它寓意着夫子将文化传播给平民,带给了平民光明。

“巍峨耸立谓之‘华’,亭亭广厦谓之‘夏’,非壮丽宏大不足与彰其‘华夏’——这就是华夏”,张绎看着掩映在万松下的藏书楼、校舍,还有身后的大成殿,情不自禁的赞美。

“这就是创造,唯有创造才能征服。征服人心,就从这里开始”,赵兴迎合到。

张绎击掌:“赵宗说的妙,天下英才尽入觳中,大快人心!”

赵兴所说的是,他新近在南洋建立了许多殖民地,要想使殖民地的人保持对华夏的向心力,唯有用不断的创新,用他们难以企及的创造力让他们心服口服,使他们五体投地的拜倒在大宋脚下。而张绎所说的是,当今党争不断,学派林立,要想确认自己学派的优势,必须征服天下读书人的心。

这其实说的是一回事,赵兴扎根于大宋,他最想改变的是大宋,这个极端擅于借势的人,他经营海外,是想狭海外取之不尽的财富来影响大宋,反过来又借打算那蓬勃不息的创造力来影响南洋……

一番交谈过后,张绎与赵兴心心相惜,赵兴开口邀请:“张宗,闲来无事,可否驻锡书院讲学一年半载?”

赵兴与张绎彼此以“宗”互成,是尊称对方为开宗立派的掌门人。对学问人来说,比“宗”地位略低的称呼是“山长”,赵兴与张绎其实都是山长,因为名义上这两人都不是宗派的创立人。至于“驻锡”这个词,原本讲的是君王临时停留,后来佛教用它来称呼高僧临时说法,再后来,其意思相当于学者临时讲学。

张绎衣着朴素,他一身粗粝的布衣,布衣洗的发白,腰间简单的扎着一根布带,头上戴着一顶普通的学士帽。这种简朴的装束与一向穿着讲究的赵兴成为鲜明的对比,赵兴一身华丽的蜀锦,腰带还是那条龙“皮腰带”,但上面已经缀满了宝石。皮带扣也换成了十八K金,打磨的像镜子一样光滑。除此之外,赵兴身上还背了一个肩式枪袋,一左一右插了两个做工精良的短铳。他戴着锦帽,年纪轻轻却举着一根红木雕琢的拐杖,不过,没人小看这根拐杖,现在,满朝的文武大臣都知道,赵兴手中的拐杖其实是一柄仗刀。

衣着朴素的张绎站在赵兴身边,却丝毫没有身为平民的那种低眉顺眼,他欣然的拍手,说:“早听说广南‘妖学’多掺杂些南洋的学问,甚至连西洋的学问也有许多,我看你藏书楼中收藏着千余本蕃书,正打算借阅一番,能在此处边读边学,甚慰我心。”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寒山寺的钟声格外冷,我在寒山寺对面修建了一片教授官邸,专门留给讲学的教授居住,便起名做‘寒舍’。张宗愿意留下讲学,我回头在寒舍给你安排一套房间。”

张绎大喜:“那样更好,夜半时分,徘徊枫桥岸边,倾听寒山寺钟声,甚佳甚佳!”

稍停,张绎又叹了一口气,说:“吾师曾曰:君子淡以成,小人甘以坏——世济其美,独吾先生淡乎无味,得味之真,死其乃已。

自先生死后,吾不曾得见君子也,今日见之,不亦悦乎!”

张绎说的是,他老师程颐与苏东坡彼此看不顺眼,老师是个古板的人,为人处事很乏味,这就是他说的淡乎无味,君子如数。而老师死后,大家都觉得他是一个佣人出身,因此很不尊重他,没想到程颐这个仇敌的门徒却邀请他来如此宏大的万松书院讲学,这就是君子风度,不因为个人成见而排斥学问,所以张绎甚赞赵兴的气度。

张绎是仆人出身,在宋代,他一方面享有学宗的名声,另一方面也在受着世人的排挤,因为他这种出身,后人更是有意无意的贬低他,历史上甚至没有记载他的出身年月,而他得以被后人所知,是因为苏鼎。

正因为苏鼎,赵兴不敢承受这张绎的夸奖,程颐活着的时候,可谓咋看苏轼咋不顺眼,有时甚至栽赃陷害,无所不用其极,但他死后,苏轼的儿子却能心怀坦荡的向张绎求学,并且因为苏鼎的存在,历史记述了张绎的存在。

比起苏轼的人格魅力,赵兴自愧不如,比起苏轼的胸怀,喜好睚眦必报的赵兴唯于羞愧,他赶忙转移话题,拱手邀请:“张宗,学生们在打大殿前敬候许久,我们快去吧。”

仰胜门前面有一个空地,这片空地并不大,但开辟成一个体育场足够了,一条平整的水泥路环绕仰胜门前的空地,成一个“回”字,而回字中央是大片的草地——草地球场。

数百名学子静静的围拢在球场周围,场地中央是各十一名学子,他们按照大宋蹴鞠队惯例穿红穿黑,球场两边竖立着球门,球门上方不是横杆,而是风流眼。

这是用现代标准建立的足球场,它一百一十米长,宽二十二米,球门高度也严格按照现代足球球门的高宽设置,严格的说,增加了许多比赛规则的蹴鞠已不是原来意义上的蹴鞠,它更接近现代足球,娱乐性少了,对抗性、竞技性增添了很多。

球摆在场地中间,两侧球员按照现代足球队员争球的模式分站在中心圆圈外,赵兴拱手邀请:“张宗,你先!”

张绎笑了:“一而足矣,岂能再三?”

张绎说话的意思是:他已经在大成殿首先点燃了至圣先师雕像前的明灯,怎能再次占先,替万松书院开球。

赵兴也不客气,他脱去官袍,露出了官袍内的一身短打,举步走到蹴鞠场,轻轻一勾,为蹴鞠队开出首个球,这球踢向高空,中心圈两侧的红黑两队球员发一声喊,一起扑向了空中的足球,混乱中,也不知哪个队的球员按住赵兴的肩膀跳在空中,用头去争抢空中的足球,其动作活像后世的头球争抢。

这是宋代,宋代在蹴鞠场上,哪怕踩着皇帝的肩膀抢球也是合法的,没有皇帝会治对方一个“大不敬”之罪,赵兴被混乱的队员推倒在地,他一脸郁闷的躺在草地上,无数的脚从他身上踏过,从没想到他是当朝二品太尉。

宋代的蹴鞠比赛类似现代的篮球赛一般,也有许多美女在球场边欢呼鼓舞,这年头虽然没有“足球宝贝”的说法,但每次蹴鞠,官府都要点呈官妓,作为这场运动的点缀。杭州繁华,有名妓称号的官妓不下千人,球场周围点呈的红牌行首也有三四百,其中也有一些没有被点呈,但不甘自己默默无闻的名妓来凑趣,随着抢球动作的开始,那些名妓齐声发出尖叫,挥舞着手里的彩绸彩缎,载歌载舞,没有人关注躺在地下,满身脚印的当朝二品大官、北宋第一名将。

赵兴丝毫不觉得丢脸,他脸不红心不跳的,乐呵呵的跑到了场边,冲张绎微笑:“青春年少,真令人羡慕!”

张绎望着对方,说这话的人脸上还印着脚印,草地泥泞,那脚印清晰可见,甚至连鞋底的缝路都能分辨出,仔细看起来,这位太尉大人脸上不止有一个脚印,但后者顶着这满脸的脚印,笑的很开心。

张绎情不自禁的打了个哆嗦,不由自主的脱口而出:“幸好我没去开球!我听说太尉大人喜欢恢复周礼,要求学子六艺其通,今日算是领教太尉大人的热诚了……”

张绎毕竟是仆人出身,他只看了点,没有看到面。而京城里的宋徽宗反而比他看的还全面,此时,他正在王诜留下的西园里漫步,身边陪着童贯、蔡京与高俅,童贯在低声向他汇报:“太尉大人回杭州后,似乎已经消磨了进取之心,每日只是领着孩子四处闲逛,最近又鼓捣出一座书院,似乎打算教书为乐,颐养终年。”

宋徽宗摇着轻罗小扇,扑打着花间的蜜蜂与蝴蝶,这座西园也与原先的不同了,院中栽培了许多赵兴从南洋弄过来的新植物,花园里被打扮的繁花似锦,许多花木都是叫不出名称的,中原难以见到的珍奇树木,宋徽宗追逐着蝴蝶,来到当年苏轼曾经伫立的太湖石边,仰望着石头,若有所思的说:“当年,苏子詹曾经画过一幅古木怪石头,是吧?”

蔡京迈着小碎步上前,用最权威的语气,淡雅的评价说:“官家,杭州苏州一带,富裕人家都喜欢用太湖石装点园林,官家若喜欢,曾可以下令让杭州苏州应实人家敬献花石纲。”

赵佶轻轻点点头,稚气着脸打量着眼前这座假山,突然又把话题跳转回去:“我听说李诫正在拜师赵卿,学习物理之学,是吧?”

蔡京潇洒的一挥衣袖,天晴云淡的回答:“万松书院设立,离人兄将他在广州著作的几本新书一起刊发于世,作为书院教材,并广邀关学、洛学知名学者研讨,我听说这几本书很是引起轰动,一时之间,洛阳纸贵。”

赵佶感兴趣的追问:“都有什么……常听说赵卿在广南埋头学问,很是著了几本书,可惜没有刊印于世,这次他终于肯拿出来了,都有什么?”

赵兴这次在万松书院开山之时,邀请了关学、洛学,唯独冷落了王安石学派,甚至连两湖的谢麟都派本派的学子北上,而王安石的江宁学派完全被忽视了。此举让朝堂中的旧党势气大涨,人望大增,身为新党的蔡京有点不高兴,认为作为朋友,赵兴不应该做的那么绝。但现在小皇帝的话让他悚然而惊。

赵兴在广州写书,这事只在与蔡京的私信中谈到过,由于这些书籍没有刊印,外人只知道赵兴支持那些贬谪的元祐党著书立说,反而忽视了他本人。现在,连小皇帝也如数家珍的谈起赵兴在广州写书的往事,让蔡京醒悟——原来,这位小皇帝也是赵兴一个密友之一,弄不好,由于王诜当初那番托付,小皇帝在没有登基前,他与赵兴的关系,远比蔡京与赵兴要密切。

蔡京躬身,谨慎的回答:“离人兄这次一次推出书本数,都是他在广南六年所著,其中有数学小论、物理简述、变化之学(化学)……这些书当中,最奇妙的是大衍推导术(推理学),人都言此为诸般学问之首,并称它是‘智慧基础’。”

赵佶哦了一声,此时他费尽辛苦,终于捕捉了一只色彩斑斓的花蝴蝶,只见他小心的取出一张纸,折叠一下,将那只蝴蝶夹在纸中,边递给童贯,边使眼色:“回头送于师师姑娘。”

童贯接下蝴蝶,赵佶拍拍手,继续说:“论时期,赵卿的周籍也该到了,他出书定会给我看一看,童伴当,回头问一下马都管(马梦得),让他翻出那几本书来给朕看一看。”

赵佶在没有登基前,称呼赵兴为赵叔叔,但登了基则不一样,儒学讲究“天家无私”,皇帝是至高无上的,连他岳父也要向他叩头,才符合君臣纲常。所以登基后,赵佶不再称呼赵兴为叔叔,只用“赵卿”作为尊称——这就是现代所说的“屁股决定脑袋”,屁股坐在什么位置上,思维定式就会按照那套固定模式延展下去。

说到赵兴的《大衍推导术》,蔡京倒是想起赵兴此前跟他谈论的书中一段细节,他笑着说:“这大衍推导术中有一个故事,很有趣,官家想听吗?”

蔡京这是显示自己跟赵兴的亲密,赵佶感兴趣的催促:“卿且说来!”

蔡京点头,叙述说:“故事说:在一个环庆的小镇上,三个弓手正在进行生死决斗,按规定,胜者可以赢取一位女娘——这三人都喜欢的女娘。

故事中,枪手甲射术精准,十发八中;枪手乙射术也不错,十发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