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时明月-第4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句话用现代意思表达,那就是:有杀错,没放过。

这句话,原话是成吉思汗说的。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城中四处冒出火头,浓烟滚滚,宋军士兵嗷嗷叫的、越过赵兴蜂拥入城,远处,不少宋军正冒着烟火突击……当然,他们本身也是烟火的制造者。赵兴只稍稍呆了片刻,马上追着士兵喊:“谁占领,谁拥有!”

这话的原话,是西班牙殖民者喊出来的。

赵兴这道命令,等于说他把西夏国都的财宝全部赏给了战胜的士兵。

这话喊完后,赵兴船上,连船夫与厨子都坐不住了,他们顺手操起一把菜刀向外冲去,手慢的人抢不到菜刀,连板凳也不放过,提着小板凳从甲板上嗷嗷叫的扑向城中。

赵兴提着战刀正准备纵身跳下城墙,闾丘观急的在身后大喊:“止步,太师止步!”

赵兴扭头不满的瞪着闾丘观,闾丘观拱了拱手,表情严峻:“太师若将此城赏给将士们,则谁都可以入城,唯太师不可!”

赵兴一听这提醒,浑身冒出一股冷汗,他转头看了看,满船上只剩下军情司、统计局的几个官员,以及他身边的侍卫。

赵兴慢慢的点点头,他将腰刀插回鞘内,摆手示意闾丘观:“快带人去伪王皇宫、去兴庆府官衙,立刻给我接管皇宫与西夏官衙。告诉士兵们,我们汉人不是野兽,所以,杀敌可以,破坏不行——谁敢烧书,就是我的敌人。兴庆府所藏典籍与户籍资料、文书、史籍等等,都属于官家,属于大宋……以及属于我,敢破获我的财产,想想我‘赵老虎’的名号吧。”

闾丘观又问:“那么,太师今夜如何处置?”

赵兴看了看左右,回答:“今夜,我就宿在船上。”

闾丘观思考了一下,答应一声,领着人跳上城墙。赵兴目送对方远去,怏怏返回甲板,慢慢坐下。此时,他身边大半的侍卫已经尾随闾丘观而去,只有源业平带着几名倭族士兵守在赵兴身边。而温溪星那厮,早已经跑的不知去向。

城里喊杀声一片,此起彼伏的枪声,外加不时响起的爆炸声,哭喊声、嚎叫声、哀求声响成一片,这简直是一副人间地狱的情景,烈火、浓烟,间中不时从烟火中跳出的身披火红军服的宋军,赵兴闭眼倾听着这些响动,他没等到源业平的回答,轻轻的说:“百年了,我陕西百姓日日年年经历这样的场景,他们哭喊,他们哀求,他们走投无路,他们求助无门——但他们只能忍受。

现在,一切颠倒了,轮到夏人哭喊哀求了……你说我这人是不是没心没肺,我怎么听着这声音格外享受。”

源业平鞠了个躬:“勇士应该在烈火与鲜血中享受生命,譬如樱花,开的灿烂,凋谢的壮烈!西夏勇士抢劫一生,他们生于刀剑,灿烂于刀剑,也该死于刀剑。这是他们必须承受的结果。临死哀号,这也是他们最后的生命之歌,大人喜欢聆听,那是因为:此当为神灵赏赐于胜利者的特权,唯有胜利者才有机会听到‘死亡之歌’……

可惜,眼前这场音乐我却无法亲身享受,不过,我一个倭人,能追随在长门殿身边,见证这一‘灭国’的历史时刻,这一生也值了,何必与秦人争夺抢夺复仇的机会?”

源业平前半截话是回答赵兴的问讯,后半句则是解释——他一个倭族人,虽然自认“衣冠唐制度,礼乐汉文章”,甚至自认是“汉种”,但毕竟这是一场复仇之战,能够亲身参与这场大宋发动的“灭国战”,对他来说已经足够了。在这场战争中,大宋需要的是本民族的英雄,所以他不与宋人去抢这个风头。

赵兴指了指兴庆府,好奇的询问:“兴庆府共有多少人口?”

源业平回答:“据统计局查探,兴庆府总共约一万一千户人口。”

“哦,那就是大约有十万人口。也算是大城市了。”

源业平摇头:“没有那么多,我们曾经核查过,夏国连年战争,人丁单薄,整个宿卫亲军才有三千人马,分为六个班直,而兴庆府总人口也就是六万余人——这人口数量还要算上西夏的三个女抄营(女兵营)。”

没错,兴庆府总共也就是六万人,其中有四万多是女人与孩子,而青壮男丁也就是两万出头。

宋代,整个世界的城市化程度并不高,一座城市拥有二十万人口,已经是国际大都会。因为这时代没有楼房,而一户平常人家,过日子至少需要好几个房间,比如厨房、卧室、猪圈……一座城市拥有二十万人口,其住宅方面所占用土地,已经超过了现代百万人口城市的占地面积。这么多的人口不种粮食,对于农业社会来说是很大的负担。

所以,推算起来,夏国国都有六万常驻人口,加上一万多的流动人口,总人口数量能够达到八万已经是很了不得了。

赵兴心中推算完,他放下了悬在半空中的心思:“这就好,这也就是说,我们不可能遭遇巷战。”

源业平躬身回答:“太尉猜想的正确,兴庆府遭到突然袭击,他们的指挥系统已经乱了,将找不到兵,兵找不到将,很难组织起来有效的抵抗——源某在这里祝贺太师立下灭国之功,西夏国主已经完了,西夏国已经完了。”

赵兴望了望紧挨的兴庆府的贺兰山,轻轻摇头:“还没有完,我们的战争这才刚刚开始。”

入暮时分,城中的喊杀声渐渐平息,宋军开始按条块分割进行区域搜索,闾丘观带着兴庆府户籍赶到赵兴船上,兴奋的汇报:“太师,已经查清,六班直统领我们已经打死了五个,唯独‘没罗埋布’找不见尸首,现在士兵们正在四处搜索,但那个跳梁小丑,虽生亦无障,小患都算不上。”

赵兴点点头,闾丘观继续汇报:“据各防区粗略统计:我们共击毙男丁一万三千人,俘虏女兵两万余人,也就是说,大约半数夏人逃出城外,这数目虽然大了点,但我们只是从河岸一侧登城突击,其余各部推进的速度并不快,所以他们逃了出去,也是可以理解。

不过,西夏王族有一百三十七人被俘,据统计,他们只有二三十人逃脱,逃出去的人当中,只有两名是王族直系,其他的都是无关紧要的末枝旁节,那几个,平常都不大活动,即使有人想拥戴他们,也要有人相信才行。

如今,西夏后裔约八成被俘,除此之外,城中还有一些党项贵人也没有逃出去,我盘点了一下,逃出去的大多数是男丁与健壮的妇女,他们当时大多数在城墙之上,见到局势不妙,连家也没顾上回便反身逃遁——据士兵们观察,他们多数向北逃亡,逃入了贺兰山中……”

赵兴摆摆手:“无根之萍,疥癣之患也,无关紧要。”

西夏的兴庆府位于一个盆地中,北面是贺兰山,南方是衡山山脉。翻过贺兰山就是腾格里沙漠,逃入贺兰山的西夏人想要再回到兴庆府,已经不可能了。而想要翻越千里贺兰山,再穿过腾格里沙漠逃亡……估计等他们成功后,也是明年了。

稍停,赵兴摸着下巴说:“我军已破兴庆府,可惜南路的军马并不知道我们的消息……嗯,把西夏王族拉到通向南路的河边,让他们穿好衣服,带齐官印文件——就近斩杀,尸体抛入河中,让他们顺流飘荡……”

西夏南线的河流都是些小河沟,这样的河沟唯有羊皮筏能够顺流飘荡,但仍有许多地方,甚至羊皮筏也无法通过。因此,宋军吃水很深的战船根本别想进入南线。如今赵兴打穿了西夏国都,西夏的大部分兵力都在他与南线小种经略的合围中,但目前消息不同,为了通知南线部队,赵兴只想到这个的“笨办法”——用西夏王族的尸体。

闾丘观的回答说明他也是个狠人,他笑眯眯的回答:“兴庆府俘虏的男丁不足一万五千人,这些人不够杀的,抛入江中,形成不了大片的尸群,使得南线将士看见并警醒……不如,再从兴庆府周围搜罗一下,凑足五万余人,那才壮观。”

闾丘观笑眯眯的在死亡名册上增加了三万余人,赵兴当然不介意,他随口答:“这事,你去办!”

与此同时,京城里,百官仍然闭门坐在皇宫中。三月三,金明池对外开放,本来皇帝该与百官一起,加上新科进士一起主持开元仪式,但百官把自己锁在皇宫中,直到三月十五日仍然闭门不出,京城百姓已经感觉到了蹊跷,传言四起,什么版本都有。

半个月了,从赵兴出击已经有半个月,文武百官把自己锁在皇宫里也有十余天,这苦苦等待的日子实在难熬,皇宫里的大臣们已经急的像热锅上的蚂蚁,徽宗皇帝也从自己的艺术世界中惊醒,屡次遣人询问原因,但都被百官含糊其辞的应付过去。

张商英坐困愁沉,他仰望着浓云密布的天空,发愁的自言自语:“三月十五了,我们再不开门出去,京城百姓不免乱加猜测,这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啊……”

张商英感慨完毕,发觉左右无人答话,该发呆的依旧在发呆,该读书的装模作样拿着倒持的书页若有所思的翻动,张商英忍不住问一旁练习书法的黄庭坚:“鲁直,你说赵离人能成功吗?”

黄庭坚用心的写完最后一个笔画,他提起笔,满意的看看自己的作品,目光盯着写就的字帖,心不在焉的回答:“应该没问题,十五天过去了,辽人那里毫无动静,按说赵离人若是前进不得,辽人也该得知消息了。”

张商英转向枢密使刘逵,又问:“前线都是什么情况?”

刘逵倒拿着一本《论语》摇头晃脑的品读,他没有发觉自己把书拿倒了,只是这《论语》从小背到大,他虽然看着倒的字,但因为心思不在书上,嘴中便无意识的背诵出《论语》中的句子,在他眼睛里,自己并没有拿倒书,《论语》中的字迹仍一一呈现在眼前,历历在目。

刘逵一边品读,一边摇头晃脑,听到张商英的问话,刘逵扫了一眼大殿中的屏风,屏风上,原来道君皇帝画的花鸟图已被撤下,换上了一副巨大的陕西地图——这地图是南洋衙门出的版本,地图很大,连附近的山形都绘制上去了。

刘逵望了一眼地图,赞赏说:“南洋衙门这地图真精细,我听说沈括曾经帮助赵离人制作过地图,坡仙过去也制作过地图,不愧是苏门弟子啊,这地图做的真精细,真正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张商英不耐烦的催问:“我没问这地图是哪里制作的,我问的是前线的情况。”

刘逵冲着地图若有所思的点头,心不在焉的回答:“五日前我已经要求南线陕西四路每日一报,昨日的战报是:秦凤军自会州出发、左翼度过柔狼山、中军在杀牛岭遇阻,至今已经五日了;环庆军进展顺利,他们自白马川而出,目前正在春岗峡激战;泾源路翻过长城岭,已包围大吴神流堆,开始于嘉宁军司正面交手;鄜延路自无定河侧袭,三日前克银州,正在向祥佑军司推进。”

张商英赞叹:“目前来说,唯独鄜延路战果最为理想,竟然攻克了银州。”

刘逵摇头,自言自语的叹息:“攻克银州没有用,银州在衡山之北,我军若守银州,四面都是夏人,而我们的转运物资要翻越整个衡山,补给不畅啊。除非……”

黄庭坚抬起眼皮,插话说:“除非赵离人攻克兴庆府,把战线推进到贺兰山下,这样,隔着茫茫沙漠,隔着一座贺兰山,我军攻守易位,这一盘棋才算是活了。”

张商英冷哼了一声:“攻克兴庆府,把战线推进到贺兰山下,如此一来,夏国还存在么——黄相好大的胃口。”

刘逵仰望着那幅地图,继续用痴迷的语气轻声自语:“这几天我仔细研究了地图,越研究越发现这水路进击之策实在妙:辽国的东胜州被黄河划了个大弯,隔绝在黄河之南,而整个西夏就是一个放大的东胜州,黄河这一个弯绕下去,把兴庆府、把定州等河东之地全部圈在南岸,沿河进攻,只要赵离人到了兴庆府下,还能有几艘战船飘浮,他用这些战船沿江巡逻,整个夏国最肥沃的河东之地全部被圈进了我们的网套,妙,实在是妙!”

张商英听了刘逵的介绍,他赶忙扑到地图跟前,顺着黄河的走势比划了一下,这才恍然大悟:“没错,顺河进击,只要战船打到了兴庆府,他赵离人就可以把河东所有的军队全部拦在黄河之南,即使西夏国主没有被逮住,他已经完了,河东百万百姓,贺兰山下最肥沃的牧场都到了大宋手里,乾顺即使逃了出去,能有何作为?”

停了停,张商英求证的询问刘逵:“你我都看到了这点,他赵离人不会看不清这点吧?”

刘逵旁若无人的点点头:“当然,我们当初都没有看到黄河的便利之处,唯独赵离人看出来了,而且他屡屡用上了这一手,现如今,他不可能看不清吧。”

张商英马上招呼太监:“陕西四位经略派来的使者何在,唤他们来,问一问具体情况?”

黄鲁直轻轻的把毛笔放下,他万事无忧的抄起了手,淡淡的回答:“赵离人能不能看到这一点,已经与我无关了,我这一任上,能够筹划剿灭西夏,也该知足了。”

张商英愕然的停住了脚步,他回身看着黄庭坚,难以置信的反问:“鲁直有了求去之心?”

第四百零二章 静坐战

黄庭坚点点头:“赵离人被我指使到耽罗岛,我若不去陪他,恐怕那头老虎会暴跳如雷。”

张耒听了这话,若有所思的拍了一下肚子。张商英听了,眼珠转了转,他终究不能像黄庭坚一样放的开,便试探的问:“黄相去后,何者继任?”

黄庭坚一指王钦若,答:“我党早已经计划好了,钦若兄接我的位置,可妥?”

张商英刚才那么一问,等于告诉黄庭坚,他黄庭坚可以退任,他张商英却不能走,所以他才问自己将来的搭档是谁。

王钦若一直在磨墨,他似乎在替黄庭坚磨墨,但黄庭坚写完了字,已经停笔了,他还在若有所思的转动着磨块,听到黄庭坚的话,他宠辱没惊的冲张商英轻轻点点头,继续悠然自得的磨着墨,墨池已经满了,他却毫不在意,继续把转动着墨块,一门心思的研墨。

张商英瞥了一眼王钦若手中的墨条,惋惜的说:“这可是一块唐朝的徽州墨,你这一会儿功夫,糟蹋了半根金铤。”

唐朝的徽州香墨价值昂贵,每根售价一块金铤(一根金条)。宋代虽然唐墨遗留下来的还算多,但像王钦若这样挥霍的,纯粹把研墨当作锻炼身体,简直是令人抓狂。

大殿中的人不少,但实际上他们坐的位置都是按照所属党派自发聚集起来的,枢密使刘逵身边围拢着一群旧党,张商英这边是新党,黄庭坚这堆人纯属于中间派。

各党派消磨时间的方法也基本一致,旧党人员多数倒拿着书籍,在那摇头晃脑背诵诗书,新党人员则用下棋打发光阴,而中间派都是些文人,喜欢摆弄字画,除了黄庭坚在写字外,张耒也在写字,不过他没有用王钦若研的墨……总而言之,大家都在无所事事,都在等待对方先做决策。

张商英停顿了一下,回答:“钦若兄为左相,也算顺理成章,只是不知开封府尹由谁继任?”

刘逵插话:“范锷之子!”

张商英张大嘴:“范锷有三个儿子中了进士,这厮真会养儿子,不知你们说的是哪个儿子?”

范锷属于旧党,中间派让出了开封府尹的位置,由旧党接掌,这说明两派已经勾结起来了,张商英只一转念,马上问:“侯蒙那里有什么动作?”

刘逵摇了摇头,叹了口气:“自赵离人之后,南洋北洋的事情枢密院何时过问过?由他们折腾去吧,我现在跟道君陛下一样的心思:只要拿钱来,别的事一概不问。”

张商英附和:“没错,今年北洋衙门的税收也逐渐上来了,天津城越来越能搂钱,渤海人现在什么都敢卖,只要我们提供火药,他们连自己的妻子儿女都卖。”

稍停,张商英又问:“青唐方面有什么动作?”

张商英问这话的时候,陕西四名经略使派在京城的使者刚刚走入殿中,在朝堂大臣封门办公的时期,他们四位也被关在了宫中,只能接收外界信息,却无法向外传递片言只语。

秦风路经略使刘仲武派来的使节回答:“‘漧难河’答应如期动手,但他又说:鞑靼部族已经献出自己最美的花朵,还献上族中无数条生命,现在鞑靼族是一支受伤的老狗,只能站到一边帮助吠叫,却不能真格动手了——此前传来的消息,鞑靼族翻越了大雪山(祁连山),目前已占据胭脂山,切断了甘肃军司与西凉府(凉州军司)的联系。”

秦风路的使者说的几个词让张商英颇有感慨,他拍着大腿赞叹:“昔日汉武帝派霍去病与卫青远及匈奴,那首匈奴歌怎么唱的——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胭脂山),使我妇女无颜色……好啊,我大宋今日重现汉武雄风,黄相这一退,了无遗憾了。”

张商英这么说,等于默许了黄鲁直退任,以及王钦若接任的安排。黄鲁直听完这话,轻轻点头,他慢慢的冲自己的字帖吹着气,想加快墨汁的干硬的速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