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16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得!您老先甭乐,老二在家呆不长的,过些日子就要去藏边,做夷情章京了。”

见老爷子乐歪了嘴,杨猛喝了口茶,就说起了歪歪话。

“好!藏边也比京师好啊!老三……”

杨家做的事情,对朝廷来说可是不可饶恕的,藏边天高皇帝远,虽说不知道夷情章京是个什么物件,但只要老二离开京师,就是好事儿!

家里的有些事儿,要瞒着老二,杨士勤这一迟疑,就是想让老三,把老二给支走。

“有话您老就直说,让我二哥听听也无妨!”

在杨士勤的心里,什么话,也不如老三这句话好听,什么朝廷、造反、家财,都不如兄弟和睦啊!听了这话,杨士勤就跟吃了人参果似得,浑身无一处不舒坦。

“好!好!好!这趟京师,你小子算是没白去,这话才是我最想听到的。

事儿是这么个事儿,林则徐想让我召集云南的商家开银矿,这事儿我怕与你的谋划有冲突,就没急着答应,给他的答复,就是先摸摸底,这事儿你怎么看?”

修路、用西洋机械,虽说昆明附近的新铜厂还没有出铜,但堆积如山的矿石,却让林老虎的心一下子就变大了,借着复起滇铜的时机,开一些银矿,也就纳入了他的日程之中。

云南没钱,林则徐也有招儿,允许私人办银厂,就是他为朝廷解决银荒的方略。

“这事儿好办,让大哥那边弄份契约就成了,开银厂可以,但山林不能收钱,前两年不能征税,前两年银厂的出产,可以直接供给朝廷,总督府不是有官产吗?就拿官产换银子。”

杨猛这也是空手套白狼的法子,林则徐肯定在云南呆不了两年,两年之后,是个什么说法,还不得看杨家的意思吗?

“这事儿我也想过,可打着云南商号的名头,到时候这银厂的利润怎么分?”

人都是有私心的杨士勤也不列外,云南商号是合伙的买卖,而开银厂的东西全是杨家出的,让云南商号分润,岂不是做了冤大头?

“契约只是名头,银厂、铜厂、铁厂等等凡是涉及矿产、山林、土地的一律不准云南商号插手,他们做的只是货物,这样的买卖,杨家不需要合伙人!

朝廷给了您一个布政使的帽子,这些天应该就有旨意下来,有些买卖,就不能打着咱们家的名号了。这次把云南商号拱出来,也有让它出来扛事儿的意思。”

杨家的头上有滇铜一项也就够了,其他的东西,就不用杨家的名号了,买卖弄得太大,对杨家来说不是什么好事儿,朝臣的眼珠子都是红的,你比我好,就是大多数矛盾的根源。

杨家的买卖太大了,也容易被朝廷忌惮,干正事儿,朝廷的臣工们不是什么好手,但打闷棍、下黑手、告刁状,却是他们最拿手的本事,地位越高,有些事儿越要注意一下。

“嗯!你这么一说,我心里也有底了,你大哥那边最近把云南商号做的不错,他的意思是想往川西那边使使劲,你给他谋划谋划,川西可不是什么太平地界。

咱们家的买卖,想过川西,怕是难免动刀动枪啊!”

说起川西。半生靠着武力做买卖的杨士勤也有些挠头。川西那边的人。可比云南的回回厉害多了,动刀动枪,弄不好就是大动刀枪。

“嗯!这事儿先不急,滇铜的事情刚刚有了眉目,川西的路子不能趟的太急,不然在朝廷那里不好说话,拖上一两个月,等这次进京的事情。冷一冷,再谋划川西不迟。

开银厂是个好机会,是咱们进军贵州的好机会,云贵不分家,得了云南,就是得了贵州,趁林老虎还在位,咱们就着银铜,先把贵州吞了才是正理。”

老爷子的说法,杨猛也认可。川西不比滇西,那边的人马。可是厉害的紧,之前杨猛几次想图谋川西,都被这样那样的事情给绊住了,这次再图谋川西,就要一鼓而下,决不能拖延。

相对于川西,贵州,才是块更好吃的软豆腐,先不管别的,把贵州吞下去再说。

“贵州?用银铜吞并贵州?你看着办吧!”

杨士勤嘀咕了一句之后,忽的看到了老二有些难看的脸色,话头一调,他就把下面的话,给吞了。

“嗯!我有数儿!”

杨猛刚刚也顺着老爷子的眼色,瞧了一眼二哥,他不说话还算是克制,这话也只能说到这里,再往下说,只怕二哥接受不了。

“二哥,你那边是不是也该给林大人回个话了,只说杜受田和何桂清之事,穆彰阿、赛尚阿、四色棍的事情不能说,至于走门子什么的,就不要细说了,只说咱们家对何桂清有恩就是了,多说多错!”

老爷子与老三的话,也让杨毅的心里泛起了滔天大浪,什么叫吞了贵州,难道这云南已经是杨家的了?可从表面上,自己什么也看不出来啊!

本以为官场的水很深,没想到与自家比起来,官场就是个浅水湾。老爷子与老三没说几句话,但蕴含的东西太多,许多都是杨毅不太好接受的,听了老三的话,杨毅有些失神的站了起来,抬着步子走出了正堂。

“你二哥没事儿?”

“能有什么事儿?时间长了就好了!开银厂的事情,您老去找林老虎分说吧!我就不掺和了,这次进京,打了僧格林沁,说不得林老虎心里正恼火此事呢!

他不想让我带兵,我就先歇上一段,这一两个月,我要处理宜良和广州事情,那些才是基础!”

铜银双开,对杨家来说是好事儿,贵州的事情,岑毓英等人已经在谋划了,借着银铜打压一下贵州的官员,借机让杨家所属攻进贵州官场,正合时宜。

“嗯!这事儿我就先接着,听你岳父说,你在广州砸了大笔的银子,要谨慎啊!”

杨家深处内陆,建造几艘内河轮船也就够了,老三在广州的船厂,张口就许下了过千万两银子,这还只是个开始,以后还不知道要花多少呢?

造海船并没有错,造战舰也没有错,杨士勤也不想受欺负,但老三在广州做的事情,有些舍本逐末了,云贵川藏,才是杨家要图谋的。

海上,一时半会儿对杨家构不成太大的威胁,斥资过千万只是用于购买陈旧的战舰和机械,这个数目的花销,对杨家来说也是个负担。

“这钱不白花,咱们的对手不是大清,而是海上的列强和北方的峨罗斯,北方对咱们来说,还有一段时间的缓冲,但海上就不同了。

云烟终是个毒物,这两年咱们出的货越来越多了,缅越印泰一带,前几个月就多了不少的洋人,这就是个征兆,不太好的征兆啊!

在与大清开战之前,弄不好咱们就要先对上英法列强,陆战咱们不惧他们,但海战,咱们根本不是他们的对手,一点希望也没有。

他们在咱们这里吃了血亏,势必要向朝廷施压,蓝旗军的覆亡在前,两面受敌,云南,还扛不住这样的压力。

铜银双开之后,咱们就要开澜沧江与红河水道,这两条江河都是入海的,往东瞰咱们深处内陆,可是往南看呢?大海近在咫尺,海船、战舰咱们没有,根本不成啊!”

杨猛这番话,也给了杨士勤好大的压力,造反对杨士勤来说,已经是大事了,再对上洋人,这云南的大好形势,要是这么看的话,还真是不妙了。

“滇西的那两条水道,不能晚一些开吗?”

“不能!咱们的买卖,不能只依靠潘氏,咱们也要有自己的路子,再就是滇铜复起之后,大量的精铜,咱们用不了,借着滇西的水道出境,才是最省钱的路子。

云南商号的收入根本不足以支撑咱们家的局面,云烟虽好,但咱们不能只卖一种货物,出售精铜也是不得已之举。”

开滇西水道,也是不得已之举,广州与云南还隔着一个广西,云南的势力想要遍及东南,也需要时间,安南是杨猛的一个备选港口,若是广州有失,强占安南就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了。

“嗯!你看着办吧!这段时间,我只能再帮你分担一些了。”

杨士勤也有些无奈,赋闲看来是不可能了,老三的眼光比他长远的多,有些事情,杨士勤听了也没怎么听明白,但他知道,老三的说法是不错的。

第二百六十八章步履蹒跚的西山

家里没什么大事儿,杨猛辞别了老爷子,就直奔西山而去,广州船厂的出现,也是个契机,购船的同时,吸纳一些欧美的科技人才,对西山来说是个提速的好法子。

到了西山,杨猛没有第一时间见到葛仕扬,现在西山谷地转了一圈,与自己离开之前,没什么区别,看到这么个情况,杨猛心里不由的有些着急了。

打马回头,杨猛又奔西山书院而去,瞧了瞧西山书院的情况,杨猛变得更加焦急了。

“领主大人!”

看着一脸疲惫的葛仕扬,杨猛训斥的话,也没能说得上来,老葛也算是尽力了,毕竟他不是专门干这个的。

“西山的情况如何?”

稍微平复了一下心情,杨猛沉声问了一句。

“缺人!缺设备!缺技术!那六十船的机械,只安装了一小半,还有大半的设备,没来得及安装呢!”

情况比自己预想的还要糟糕,看来西山书院的学生们,都干这个去了。

杨猛创建西山书院的目的,可不是为了培养组装机械的技工,西山书院的学生,可是云南的未来呐!去组装机械,这才叫不务正业!

“西山书院的学生,是不是参与了机器的组装?”

“是的,但大部分人还在学习过程之中!”

“胡闹!让他们回来!”

“可是,领主大人,那样一来就没人组装机械了!”

“西山书院的学生,不是做这个差事的。让铁厂的工人顶替他们!”

“铁厂的工人?他们不懂机械的原理。怎么去组装呢?”

杨猛吩咐一句。葛仕扬顶撞一句,这倒是极为少有的,看来在组装机械上,两人的观点可是对立的厉害啊!

葛仕扬这也是认真负责,在西方这样的事儿大多有专业的技工,可在云南,就没有这个基础了,为了组装这批机械。葛仕扬费了好大的心思,这才刚刚培养出几十个能都独自组装机械的技工,一下子就被领主杨猛打断,那这批机械的组装时间,就要无限期的拖延了。

这还不是问题,这次是六十船的机械,下一张订单的货物,再有几个月就要来了,下次的机械更多,起码是上次的两倍。大量的机械组装不起来,许多事情就要延后。这对西山的发展,是个极大的制约。

西山是领主大人托付给自己的,为了领主大人对自己的信任,葛仕扬可是在拼命的工作,这次若是被打断,西山的发展,起码要延后一年以上。

望着葛仕扬倔强的眼神,杨猛也大概的清楚了问题所在,这些机械对西山的发展很关键,但绝不能因为这些机械,耽误了学生们的学习。

“组装机械,有图纸吗?”

顶牛不是解决事情的办法,杨猛退让了一步,换了一个问法。

“有!”

“那现在云南有多少会组装机械的技工?”

“几十人!”

“好!就以这几十人为先生,组建一个五千人的学堂,就叫机械修造学堂,独立于西山书院之外,还是由你葛仕扬担当掌舵人!

这五千人,不要选书院的学生,要选云南各地的手艺人,年纪在二三十岁上下,心灵手巧为上!

将机械组装的过程,先交给他们,先把小件的机械用作教学。学成一批,发出去一批,让他们去边干边学。

淘汰的那批人,也要分派到各处工厂,记着!边学边干,不要怕损坏机械,出了问题解决问题,机械修造学堂的人,要一直保持在五千人。”

组装机械一定要懂原理吗?这在杨猛看来就是个笑话了,葛仕扬的心思也算是不错的了,这件事儿的解决办法说来简单,但要想出来却不容易,葛仕扬要是有这个脑子,也不会沦落到大清。

“嗯……这个方法可行!我就按领主大人说的来。”

稍微一思索,葛仕扬也发现了这个法子的可行性,但作用如何,还是要看结果的。

“这只是其一,第二点才是关键,将这些机械的原理整理出来,分成基础的、中等的、高等的、高难的。

机械修造学堂,每毕业一批学生,让他们先组装一段时间的机械,表现好的,再拉回学堂培训,从基础的开始培训。

学会了基础的原理,再让他们去组装修理机械,在这个过程之中,再选一批表现好的,教授中等的机械原理,就这么一批批的汰选,直到选出一批学会了高难度机械修造原理的技工,这样问题还是问题吗?”

有些东西,不仅杨猛需要学习,葛仕扬也一样,毕竟他是西山的掌舵人,先进的技术,对葛仕扬的作用不大,而先进的管理理念,才是他所欠缺的。

杨猛所说的这个层级选拔,与自己在新军之中,用的法子一样,这个选取精兵的办法,对西山书院来说,也很合适。

听完了这些,葛仕扬也陷入了沉思,领主杨猛说话的速度太快,许多东西,他还要细细的琢磨一下。

“领主大人,能不能详细给我说明一下?”

要理解有些东西,葛仕扬也需要时间,与葛仕扬说话,和魏五、徐子渭他们不同,杨猛与他们讲的东西,都是他们精通的玩意儿,一句话几个字,魏五、徐子渭,就能明白杨猛的意思,要是说起新东西,那两人也不一定比葛仕扬强多少。

“嗯!你把西山最近的发展情况整理一下,我要听你的汇报!”

现在的西山,就像个蹒跚学步的孩子,每一步都很难,但每一步都很关键,云南以后能不能走、能不能跑。全看西山的发展。

现在的云南已经不是一无所有了。铁厂一建、兵工厂一建。许多东西的难度,就在成倍的增长。从火绳枪到击发枪,列强们用了一百多年,云南用了两年就学会,这里面还差着许多东西呢!

用几年的时间,学会人家一百多年甚至几百年积累下来的东西,西山的担子重逾泰山,这泰山之重重在人才。培养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西山发展受挫,在杨猛的预料之中,但他不能接受,现在正是奋起直追的时候,铁甲军舰取代风帆战舰,这是个大时代,这个时代既然让他杨猛摸到了,就绝对不能放弃。

军工和造船,是当务之急,军工离不开机械。造船也离不开机械,只要先握住了强大的武力。别的东西才能有机会慢慢的发展。

这个时机把握不住,没有海上的优势,那一切都是空想,只要列强扼住了海路,就是掐住了杨猛的咽喉。

西山是关键之中的关键,广州的船政学堂和船厂,只能算是西山的下属,许多东西那边出来了,还得靠西山发展壮大。

这次进京,也算是给了西山出问题的时间,要是没有这些问题,杨猛对西山的重视度,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大幅度的提高。

和葛仕扬一起上了西山炮塔,听了听西山最近的发展状况,杨猛的眉头也皱在了一起。

西山书院,虽说成果不少,但之前缺忽视了教学,铁厂的改造拖住了西山很大的精力,挖掘老祖宗的东西,也是极为耗费精力的一项,由于杨猛的态度,西山在基础的教学上,有了疏漏。

这个问题,也不是杨猛一个人的问题,西山书院的学生多是成年的读书人,他们不重视洋务,也是导致西山基础教学废弛的原因之一。

“葛师傅,你与帕特里克联系一下,让他搜罗欧洲各国各个学校的教材,再给他派一批翻译过去,搜罗到了这些东西,直接在行船过程之中翻译出来。

从今天起,西山书院扩大规模,让魏先生,从各地的私塾之中,选出几批学生来,这批学生要选择机灵的。

六七岁的一批,十二三岁的一批,十六七岁的一批,二十岁左右的一批,不管他们读书多少、男女不限,只要机灵就好。

西山能收多少人,就招多少人,刚刚说的分层筛选人才的法子,也要用在这批学童身上。

记着!这批人只是学习知识的,不要给他们安排别的差事。

西山书院汰选下来的学童,直接发到机械修造学堂,书院的扩建,你找宜良的丁管家商量。”

不等葛仕扬开口询问,杨猛又是一通安排,步履蹒跚的西山,确实让杨猛着急了。

大清的银荒和遍及各省的灾荒,也拉紧了杨猛脑中的一根弦,乱世的征兆啊!留给云南安稳发展的时间真是不多了。

“领主大人,你把那个选择人才的方法再给我解释一遍,还有您刚刚说的东西,我也听得不是太明白。”

葛仕扬开了口,寥寥几句,又让杨猛开始了滔滔不绝的解释,杨猛解说,葛仕扬记录,西山路子,也在慢慢的被调整着。

“哦……对了!帕特里克那边,让他搜罗一下欧洲各国不得意的科技人才,这个也是西山所欠缺的。在研究东西的,咱们支持他们做研究,给他们一个优厚的薪水,我这边是可以做到的,但他们的研究必须要有咱们的人手参与其中。

其他的科技人才,就派到西山书院去讲课,但有一条,咱们在研究的东西,不许他们参与,涉及到他们那一块的东西,你要拆分出来,让他们研究。

这些人想来云南的话,咱们可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