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19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到老宅子门口,就遇上了面带忧色的老爷子,看来家里这位,又不看好自己的这次滇西之行了。

“老爷子,滇西边境之事,关系不小,我不去不成啊!我是鹤立镇总兵,在边境之外说的上话,我不过去,只怕……”

不等老爷子开口,杨猛就先开了口,杨家有兵无将,滇西更是如此,韦驼子也不知道本事如何,而且他还身在滇西,自己这个前世上过战场的雇佣兵,就成了经验最多的存在。

与列强开战,这也算是头一遭,列强的战力如何,不是估计出来的,而是打出来的,有些时候胜与败只是一念之间的事情,滇西的新军不怕失败,就怕不知道怎么败得!

所以这趟滇西之行,杨猛不得不去,通过实战带出一批可堪一用的军官,就是杨猛此行的目的,至于说战斗的规模,杨猛就不怎么在乎了,无非是打仗而已,自己可以稳守云南,多大的规模他也不怕。

如今南疆,最大的一股势力就是英吉利,这些洋犊子要是想玩大的话,韦驼子那边就该提前发动了,打他个吊蛋精光,他才知道害怕!

“唉……你这孩子老是水里火里的,我放不下心啊!这次过去可是要打英吉利鬼。子?”

杨士勤主要担心的就是老三的安全,今时不同往日,火枪的威力杨士勤见过,被那玩意儿一指就要丢命,这比自己当年可凶险多了,万一……

“嗯!八成是它们!”

“唉……我这老头子也挡不住你了,去吧!要么不打要么打死,该动手的时候,什么老人孩子,只要不是咱们一族,全部该杀!留着准没好事儿!”

江湖人就是这样,祸不及妻儿只是嘴上说的,手里做的都是抄家灭门的营生,那些怀着妇人之仁的,多数老了之后不得善终,敌人太多,你老了,对头的孩子就长起来了,杀父杀母之仇,谁能不想着去报呢?

“知道!但凡出现在我眼中的,一个也别想活着回去!

掳虎须,他们找错了对象!

老爷子,大哥不在,您安排一批金叶子到滇西,边境那边认这个。”

处理边境的事情,杨猛只打算练兵,至于其他的事情,不是杨家人该做的,自力更生,自己扶他们一把也就是了,想让自己背着他们,门儿也没有!

“要金叶子做什么?保钧那边有的是金银!”

杨士勤一听这个,就纳闷了,滇西的商路,走得是什么货色,他很清楚,金叶子,除了宫殿用,就是寺庙用,自家老三又想算计什么?

老三是上师点化的,对于寺庙,杨士勤也很是尊重,那可是上师的道场啊!容不得老三放肆!

“没什么大事儿!买头皮而已,英吉利人当年在米利坚买了一大批的头皮,这次让他在咱们手里尝尝这滋味。

那边的人多半崇佛,咱们鼓动一下寺庙,可用的人手就成千上万了,我要让洋鬼子,不敢在那些地方随意走动,一旦离了群,就要小心自己的头皮了!”

抵御侵略最好的办法就是人。民。战。争,草木皆兵的地界,谁也害怕啊!东南亚的人虽说瘦弱,但也是凶悍好斗的,安南、暹罗、缅国、南掌,无不如此,只要一点点的金银,一把缅刀,想要安安稳稳的在那边打的山林里走动,基本就是不可能的。

“割头皮啊?不如割了他们的子孙根,让当地人泡酒喝!那边的人更信这个!”

“您老高明,这事儿就这么办!”

奇形怪状的东西,那边吃的多了,再说洋人与当地人肤色不同,比起犀牛角,人的物件靠谱多了!

第三百一十五章谋臣策

杨家两父子说完了体己话,就联袂来到了正堂,老爷子杨士勤二话没说就坐在了堂下左手边的位置,右手边坐的是魏五,正堂上首,独一张交椅,稳稳的摆在了那里。

“呦……您老这是要传位啊?”

这架势搞得就有些肃然了,今天的议事不怎么重要,无非是商量一下应对的办法而已,杨猛的心里已经有了定计,议事,无非是安排一下四省的事务而已。

“该有的样子一定要有,今时不同往日,四省之地,已经不是我能掌握的了,你有这个本事,自然要由你做主。

一是我老了,二是我没那个本事,杨家的大梁需要你杨猛来扛,至于我老头子,替你管管云南的事务也就算尽力了。”

老爷子杨士勤豁达的很,杨猛也不做作,几步上前,就做到了交椅之上。

“三爷,这位子坐稳了,是不是也该用用咱们这些谋臣了?”

这话是魏五接茬说的,自跟了杨猛以来,出谋划策的时候不多,在座的,从他魏五开始,丁泰辰、徐子渭、秦子祺、岑毓英还有那一干幕僚,多数时候做的都是管事们的差事,真正出谋划策的时候少的可怜。

“哦……也是,之前算是我怠慢诸位了,这次南疆异变,你们都有什么见解,说一下吧!”

魏五这话,也算是逼宫,还有就是要提醒自己一下吧?但有些事儿,杨猛看的清楚,知道什么路子是错的。什么路子是对的。与其多费唇舌。不如自己独断专行。

“出滇之策,便由老夫先来吧!

兴灭继绝,这是春秋大义,南疆与云南接壤的四国,皆是大清之藩属,如今朝廷暗弱,宗属关系名存实亡,此次三爷出滇。打出国威是其一,打服四国纳贡是其二,打走西洋蛮夷是其三,打出杨家的威名是其四!

扬国威,非是扬大清朝廷之威,而是扬我华。夏五千年之声威,以国威慑蛮夷,这是上上之策!

使纳贡,虽说南疆四大属国是纳贡给满清朝廷,但对我们也有莫大的好处。无论是之后接掌神器,还是如今重铸藩篱。有了四大藩国的支持,咱们起码不缺人丁。

打洋夷,御敌于国门之外,这是兵事的上上之选,不害我黎民百姓,不毁我家园城池,战事未开,咱们已然立于不败之地。

扬家威,蛮夷之地不识天。朝,只识神将,三爷此去若是打出了赫赫威名,那杨家所在之地,蛮夷无不俯首称臣。”

魏五这番话,说的堂堂正正冠冕堂皇,说白了这就叫软侵略,打着扶持的旗号,将本该在自家地盘打的仗,挪到属国的地盘上打,把人家打烂了,人家还得交口称赞俯首称臣。

“魏先生讲完了,那计长就再补充一条,推恩德!

杨家商号和田庄,对咱们的百姓来说,是恩德,对藩国的百姓也是一样,富户入商号,庄农佃户入田庄,跟着杨家有饭吃,不止要在咱们的地盘上施行,作为藩属臣子也该一体均沾!”

魏五的说道还算堂堂正正,徐子渭的说法就有些下三滥了,这他妈就叫控制人家的经济命脉,这法子要是推行下去,这属国就算是名存实亡了!

“魏师傅、徐先生讲完了,那颜卿就再补充一句,兴科举!

在属国推行科举之法,让属国民众知道何为春秋大义,藩属治国无须学什么洋务,安安稳稳闲话桑麻就是了,自有咱们为他们撑腰!”

好嘛!这仨倒是心齐,魏五的国势软侵略,徐子渭的经济侵略,岑毓英更毒文化侵略。看来自己的独断专行,惹出了这老中青三代谋臣心里的怨气,这是趁着老爷子交接大任的时候逼宫啊!

“呵呵……好!你们仨说的实在是不错,三爷再给你们补充一下!

借着机会进军美塞,将美塞清盛一带,纳入我云南的疆域,以此地为踏板,北有昆明做后盾,南下就是万象、慢谷,东进是河内,西出是内比都,南疆四国尽在掌握之中。

之后行那洋务之法,在四国都城修建铁路,昆明之兵旦夕至美塞,美塞之兵旦夕至四国国都,只要美塞桥头堡不失,咱们进可攻退可守,外洋之敌若强咱们就退守,外洋之敌弱,咱们就强攻!

安抚四国之后,韦驼子率军从藏边南侵,四国联军由东而入,破孟加拉入印度,最后一直往西打,打到大海之滨。

再选一军,由四国南下,控制海上诸岛,扼守列强东进之海路。

如此行事,大事可期、大局抵定,你们说老子说的咋样?”

杨猛的话,明显不是好话,但谋划还是对的,这半天的功夫,三人也对南疆诸国下了功夫,杨猛的谋略加上他们的六大策略,还真是可行啊!

“三爷睿智!”

“计长敬服!”

“颜卿不如!”

好嘛!这三位耍把式砸手里了,话头一转就想溜沟子,逼宫?这本事还差了点,杨猛怎么会轻易的放过他们?

“睿智个屁!现在玩这个就是找死!

你们以为英吉利是个软柿子?你们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

你以为人家日不落是卵黄呢?它就能巴巴的等着你把它的黄给挤出来?

先不说近邻的这些王八蛋给不给面子,单单南边的英法北边的老毛子,就不是咱们能应付的!

你说打就打,说不打就不打?可能吗?

你们说说,可能吗?”

杨猛的眉头一竖,对着三人就开了炮,什么玩意儿,本以为他们憋了一肚子的好主意,没想到全是烂招臭棋。这么玩那就是找死!

这番话说出来之后。三人脸上也布满了汗珠。人家独断专行是不对,可他们仨合力出的主意,也不怎么地道,自己看着是不错,好嘛!到了正主手里,本以为是天衣无缝的好东西,人家一抖,结果是张破渔网!

坐着的时候雄心万丈。只等着建功立业了,没想到人家几句话,三人的脸面全掉地上了!

“来来来,别闷着不说话,三爷如今要过去硬打英吉利鬼子,你们说说该咋收场?”

这三人虽说底子不差,但眼界太差,这也是无奈,他们看到的地方也就那么大,想让他们对世界局势有个正确的看法。他们还少了一些东西。

“还请三爷明示!”

被打了脸不假,可也不能被来来回回的搧啊!年纪最大的魏五。说了服软的话,杨猛的脸色,这才安稳了下来。

“明示什么?口口声声不离洋务,可对于洋务的这个洋字,你们又了解多少呢?你们都不知道人家吃啥长大的,怎么对付人家?

在这一点上,人家林老虎做的比你们三个好,人家找了一个叫魏源的编了一本《海国图志》,虽说这书说的也不甚明了,但起码这是人家的态度。

魏先生,您掌握着明湖书院,里里外外的洋人不少吧?怎么不问问,也编一本出来呢?

徐子渭,你天天跟在老子身边,见过的洋人也不少吧?你除了看到他们金发蓝眼,闻到了他们身上的羊膻味,还看到了什么?

岑毓英,你个小崽子,正是学东西的时候,你说你都学了啥?云南各项洋务,免不了与洋人打交道,你学的是什么?来是e去是go,点头yes摇头no么?

了解对手,可不只是了解人家的技术,这些东西咱们总能学会的,你们得从根子里了解洋人,他们想什么,他们怎么想,巴巴的扑上去,除了挨揍没别的路!

计长跟着我去滇西,魏先生和颜卿,就在家好好学学魏源的那本《海国图志》吧!”

魏源的《海国图志》说起来也是个笑话,这本书不是得自林老虎,也不是在大清买到的,而是在收购《梦溪笔谈》的时候,在小鬼子那里买到的。

是葛仕扬亲手把这本书交到自己手里的,这事儿杨猛之所以记得,就是因为书的来路,和把书给自己的人。

瞧这三人的表情,九成九是没看过那本书,这也是自家的玩意儿呐!启蒙启到东。洋去了,都说这大清是挨欺负的命,就这么个吊样子,不挨欺负,就是天理不容了!

“三爷,这英吉利打不得,您为何还要去滇西呢?”

魏五这话算是问道点子上了,做政客他们还缺了一点无赖的味道。

“去耍。流。氓!”

这话一说满堂皆惊,这话怎么听怎么不靠谱,望着满堂呆滞的人,杨猛洒然一笑,就开始了解释。

“就说官场吧?哪个不是说了不算算了不说?前脚说的后脚就忘,只要不是写在纸上的东西,还不是怎么说怎么是?

喊号子一定要喊出气势来,喊的手下人能玩命往上扑,这就是本事,至于做不做得到,就是以后的事情了。

这次去滇西,就是这么个局面,打是一定要打的,但打成什么样,就不好说了!

打赢了,洋鬼子就不敢小瞧咱们,就得坐下和咱们说事儿,当年的东印度公司,咱们不就是这么办的吗?

打输了,咱们就退回来,继续练兵接着打,直到能坐下谈为止。

对于属国,这次出去咱们就是做恶人的,对于列强,这次出去咱们是做无赖的,死缠烂打打服为止!”

杨猛这么一解释,可不就是耍。流。氓么,有枣没枣楼上一杆子再说,若是捅了马蜂窝掉头就跑,若是有枣那就扑上去抢。

这次南疆之行,无论胜败最倒霉的只能是各大属国了,他们只能算作是棋子,而杨家和列强,才是真正坐在棋盘前面的棋手。

听了自家老三的解释,杨士勤也苦笑了起来,这老三,跟自己也打马虎眼,什么落在他眼中的就不放过,按照他的意思,这就是套话。

不过这样也好,老三无论是心机还是谋略都有了,再加上那一身的硬功夫,即使出差错、有闪失,但保命是足够了。

“三爷,是我等莽撞了!”

又是一个崭新的杨老三,魏五现在根本抓不住杨老三的念头了,现在看来,自己之前一直是被杨老三在逗着玩啊!这小犊子的城府也太过深沉了!

“莽不莽撞先不说,好好看看魏源的那本书,西山、明湖都有不少的洋人,这段时间你们也别闲着,帮着魏源整理改编一下《海国图志》,作为咱们这边了解西洋的手段也是不错!”

魏源的书虽说有些疏漏,但是,从大清的角度来看,这本书无疑是最好的洋务启蒙读物,只要稍加修改,这就是本工具书。

“我等必尽全力!”

被揭着面皮数落了一顿,即使是魏五,也有了正理八经瞧瞧魏源那本书的心思。

“你们的功底子,那是数一数二的,但差就差在了见识上,慢慢学吧!

接下来,咱们该谈正事儿了吧?”

第三百一十六章战争准备(上)

杨猛一句谈正事儿,更是一记大嘴巴子,搧的魏五三人好不尴尬,原来刚刚一番高谈阔论,在杨三爷的眼里不过是些闲杂琐碎的事情而已!

“俗话说得好,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南疆开战,粮草是个大难题!

咱们谁也不能预测战争的规模,具体打成什么样子,还要边打边看!

几千几万人持续几个月的战争,以滇西的实力,还是可以勉强支撑的,但是,一旦战争规模不断扩大,而且延绵无期的话,单以滇西一地,供养南疆的兵卒,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要想保证大军在前线的供给,修路是第一要务!”

对于南疆战事,杨猛也是前所未有的重视,以前无论是平滇西还是平川西,战前都不会谈及修路的问题,这个话头一起,在座的众人,脸上也表情也凝重了起来。

“三爷,不是试探吗?”

内部未稳,边疆开战,对杨家来说,绝对不是什么好事儿,对于战争的规模,魏五虽说没什么认知,但杨猛话里的意思,他却听得明白。

捅了南疆的马蜂窝,并不是像杨猛说的那样,想来就来想走就走,杨家可以利用大清的属国,难道洋鬼子就不能这么做?一旦局势翻转,那问题可就大了。

虽说南疆山峦纵横,但绝不是什么天堑,一旦战事在南疆绵延,对杨家的危害也是致命的。

“是试探不错!但试探的结果,并不是咱们可以预料的,你们别忘了云烟。这东西可是个是非的源头。

一旦试探之战。咱们败了。弄不好英法两国,就会大举进兵,开战可不是什么小事儿,之前要做好最坏的应对之策!”

南疆异动,根源在那里杨猛清楚的很,除了想进军大清之外,云烟绝对是英法两大列强的觊觎的东西,这玩意儿绝对是个掠夺的利器。从名字到来路,杨猛可不信列强不知道云烟的原产地。

几百人的探险队,是为什么来的,谁在背后支持他们,不用情报,杨猛就能摸个大概。

这两年云烟的产量越来越大,这段时间,足够各国列强认知云烟了,一个即将没落的帝国,握着这么一个敛财的利器。绝对是怀璧其罪啊!

大清虽然颓废了,但虎死威犹在。列强并不是没吃过大清的亏,英法确实没吃过,但北方的峨罗斯却吃过大清的血亏,尼布楚,就是峨罗斯的伤心地。

一百多年前的一战,其余威绵延至今,已经走到了尽头,庚子一战就是英吉利的试探之举,大清军事废弛,是个不争的事实,但几十万的常备兵员,依旧是英法忌惮的存在。

从长江航道直插云南,英法还没这个胆气,但背靠印度的英吉利,却绝对有信心在大清的西南开战,至于法拦西,杨猛自始至终,也没把他看成是一个能上的了台面的物件。

这次去滇西,对于法拦西杨猛只想甩他一个耳光,最重要的敌人却是,在美塞驻兵千余人的英吉利!

试探一下英军的战力,对杨猛来说也是个极度危险的事情,但富贵险中求,云南的新军需要实战,云南的扩张也需要实战,等不是办法,大清如今还将乱未乱,内战更不是好的选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