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2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苦了,让我瞧瞧女儿。”

女儿杨新月,已经三个月大了,与儿子不同,这女儿就是贴心,到了杨猛的怀里,这小娃娃也不哭不闹,就是一个劲的咿咿呀呀。

“这月亮眼倒是可爱至极,月儿,不错!”

瞧了瞧贴心的女儿,杨猛也笑了,手一引,就让魏芷晴坐在了他的身侧。

第四百四十四章论太平(下)

几个人看着孩子,说了一些闲话之后,孩子就沉沉睡去了,杨猛给孩子起了乳名,这就是对孩子的重视,魏芷晴自然是高兴的,说话之间,杨猛还在魏芷晴的耳边低语了几句,原本还有些落寞的魏芷晴,立马就神采飞扬了。

这女儿终不是儿子,杨猛一句再生一个儿子,一下就打消了魏夫子心中的惴惴之情。

“小囡,带着月儿下去休息吧!

星斗,咱们说说太平军的事情?”

一句话支走了魏芷晴,魏五首先提起了太平军的事情,杨猛喝了口茶,稳了稳心神,默默的点了点头。

“星斗,这太平军,当剿!但不是现在,咱们还得接茬利用太平军上位啊!现在的太平军,也占了大势,即使是剿杀,也不会太容易的,咱们这些人要做的就是权衡利弊,剿与用,显然应该以利用为主的。

你之前就是在利用洪秀全,这次匆匆而回,可是出了什么问题?”

见杨猛点了头,魏五就打开了话匣子,寥寥几句,就分清了利弊,让杨猛接下来的话,不怎么好说了,但魏五最后一问,还是给杨猛留了一个话头。

杨猛只当这是商议,没怎么用心,而魏五却不然,他是把今夜的对话,当成了论战,开口之初,就给杨猛设下了圈套。

“这一年多的时间,我把精力放在了东南半岛和印度两地,东南半岛一局棋,就是国外干涉。东南半岛的混乱。缅泰越三国。死伤的人口,至少在千万以上,短短半年,就是这么大的死伤,惨呐!

在印度,我用了一个复兴团,就跟洪秀全的太平军性质一样,五个多月。死伤几千万人口,印度的国力,起码在暴乱之中损失过半,这就是我回来的原因。

无论是东南半岛还是印度,我在里面都起了不怎么好的作用,而且我的策略,也加重了各方之间的冲突,本该几年或是十几年的损失,我让它在几个月之内爆发展现,我在这两处用的心思。一是为牵制英法,第二就是为了看看。这些措施到底有多大的危害。

复兴团在印度,搅得血雨腥风,看来扶植洪秀全,是个错误的选择,现在出了错,咱们就要改!要改,就要剿灭太平军。”

杨猛寥寥几句说了一下东南半岛和印度的事情,听了死伤的人数,堂上的二老,光顾着倒吸冷气了,哪还有心思管什么太平军。

“星斗,南疆和印度运回来的财物,都是这么来的?”

前些日子,杨士勤还在叨念着赚了大钱,现在看来这些钱,可不是好道来的,自己常常耳提面命的行善积德,被自家老三给毁了。

“嗯!多半都是血浸透的物件。”

“唉……造孽啊!”

“咱们又没出手,这是他们自己内部的事情,造孽也是他们自己在造孽!”

“悖论!小心报应!”

“有的话尽管来!这也是无奈之举,东南半岛和印度的事情,绝不能在咱们眼皮子底下发生,真要是让太平军起了势,那就真是造孽了。”

杨家父子在打嘴仗,魏五却陷入了呆滞之中,动辄千万计的死伤,这太平军实在是该绞杀啊!

“真是如此动荡?”

“不止于动荡,而且还毫无人性可言,……”

杨猛当着二老的面,详详细细的把印度的事情说了一遍,夜里听这个,对人也是种考验,杨士勤听得脸色发青,魏五也好不到哪去,脸上也起了不正常的红晕。

“那太平军当杀!”

“怎么杀?现在这局面,朝廷不用星斗,咱们不好提前动手,一旦动手,云南就是第二个太平军,这事儿要慎重啊!”

“第二个太平军?您老此话怎么讲?”

老爷子的话,杨猛可以忽略,毕竟老爷子不是从政的料,许多东西,老爷子的话,只能当做是点缀,但魏五的话,就不一样了,第二个太平军,是杨猛怎么也无法接受的。

“你蹦到明面上,还不是朝廷的兵马,这不就是第二个太平军吗?

云南的战力,虽说非凡,但朝廷之兵,也不是都朽烂不堪,一旦到了生死存亡的时候,西北、东北、草原,还是能聚齐几十万可战之兵的。

你就是有百万大军,也不能在转瞬之间攻陷大清,一旦在战事上有拖延,以朝廷之不得人心,必然四方暴乱。

你虽说不想做太平军,但做的事儿,却实实在在是太平军才做的。

一旦暴乱四起,这大清就是第二个印度,你想要成事儿,这些暴乱的人杀不杀?保清的人杀不杀?太平军余孽杀不杀?”

魏五的三个杀不杀,确实撼动了杨猛的心灵,这事儿要是这么想的话,杨家还真就是和复兴团、太平军一样的存在,一旦暴乱四起,那杀得人就无数了。

“那该怎么做呢?”

被魏五冲了几句,杨猛的头又开始疼了,揉了揉额角,杨猛有些无所适从的问道,这事儿把他给绕糊涂了。

“你这叫关心则乱!你太过关注国内的局势了,失了平常心,没了安稳气,这事儿现在只能谈不能做,咱们在广西有武庄田庄还有理教……

着啊!武庄、田庄、理教,不就是合用的手段吗?”

对于太平军,魏五的心里也没有定计,他现在做的只是阻拦杨猛动手,其他的也需要慢慢的筹谋。

说到杨猛之前遏制三点教的手段,魏五是真佩服杨猛了,虽说杨老三现在有些糊涂,但还是那话,关心则乱,他之前的对策,那可是相当奏效的。

“武庄、田庄、理教。联村结寨以自保。让老百姓动手抵制太平军么?唉……”

杨猛现在不能细想一些事情。想的深了,这头就痛的厉害,说起这联村结寨以自保,杨猛的头就跟炸了一样,他不由的发出了一声长叹。

“三爷,莫动气,这是静气凝神的汤药,您先喝了吧!”

杨猛一抚额角。堂外的刘一贴就发现了,招了招手,一碗汤药就到了刘一贴手里,杨猛一声哀叹,他也就走进了大堂。

“嗬!这药苦的厉害!舌头都麻了!”

借着苦涩的汤药提了神,杨猛说了句药苦之后,就把眼光转到了魏五身上。

“我之前的联村结寨以自保,就是为了激发百姓心中的血气,您老评评这法子,能在大清各地施行吗?

若是可以的话。我就散一部分新军,迁一部分武庄。让这些人和理教的骨干一起,下去武装传教,咱们还有一支影子部队,也可以派下去。

有了情报和武力,无论是太平军还是清军,只要敢祸祸各处的村寨,就让百姓们自己出手。

两军势大,百姓退;势均力敌,百姓守;敌弱我强,伸手就打;这样用不个三五年,遍地都是热血儿郎。

这样一来,咱们就可以稳坐钓鱼台了。”

有了魏五的提醒,杨猛肚子里的东西,也有了用武之地,虽说汤药的苦涩在渐渐的消退,但杨猛的一口心气儿,却成了提神的良药。

“嗯!就是这话,这是最好的选择了,这样一来,咱们一不用大打出手,二不用屠戮百姓。

组织百姓自己保护自己,管他是清军还是太平军,只要敢出手践踏老百姓,就打他个叫苦连天。

这样局面就能僵持了,一旦僵持,他满清朝廷还敢不用咱们?

到时候,打太平邪教,扫满清鞑虏,聚民心民望,还不都是咱们的好事儿?

稳坐看戏,咱们之前就是这么做的,之后还要这么做,星斗,你大成了,老朽真是老了,为了这个老朽就再搏一把!”

听了杨猛说的东南半岛和印度的惨状,魏五也摒弃了一些东西,不是他魏五心怀善念,读了一辈子的书,一个道理他还是知道的,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

他魏五不能算是一个好人,但也不完全是坏人,眼看着华夏沉沦血海,无论从做人,还是从节操上说,挽救为难,都是义不容辞的事情。

而杨猛之前的安排,恰恰就是最好的法子,富国强民,富国好做,强民难做,这法子就是强民的好法子,民强则国富,这一串联,整体的脉络也就出来了。

“嗯!这法子是不错的,您老招呼颜卿,让他那边再筹谋一下,事情可行与否,必须要详细的论证,无论是东南半岛之祸,还是印度之祸,我的说法只有一条,在老子的眼皮子底下,百姓不能被随意屠戮,哪个敢越线,老子就杀哪一个!

钱财、粮食、武器,咱们有的是,这是个关键的时候,宁可不种田,也不能被人随意屠戮!哪一个想要从老百姓身上刮油,先让老百姓放干了他们的血!

抗租!抗税!自保!护产!就是理教的口号。

狗日的刘一贴,你敢给老子下药!”

杨猛越说越兴奋,可头脑却越来越迷糊,想想刚刚那碗苦涩的汤药,杨猛直接就拔出了腰里的匕首,对着刘一贴有些模糊的影子就甩了过去。

得亏刘一贴也是个练家子,杨猛的一记飞刀那可是全力施为的,要不是迷药起了效果,这一刀非得把刘一贴扎个对穿不可。

‘嘣’的一声,杨猛甩出去的匕首,齐根扎进了墙壁之中,望着钉在墙上的刀柄,刘一贴脸上的冷汗,也是‘哗哗’的淌了下来,在杨三爷身边做郎中,也是个玩命的活计啊!

“咋回事儿?”

杨猛最后一声暴喝,也惊了杨家的老爷子,一把柯尔特,瞬间就出现在了杨家老爷子的手里,枪口正对满脸冷汗的刘一贴。

杨家老爷子虽说有些守旧,但在刀枪剑戟这些杀人的物件上他可不收就,手里的柯尔特,也是玩的不能再熟的玩意儿了,刘一贴要是说不好,直接就会被枪毙的。

“老爷子,这不是怕三爷操劳过度吗?我在药里加了一些迷药,现在多睡觉,对三爷有好处。”

“不早说!亏了老三没带枪,不然六个你,也得死在枪下。”

这事儿有误会,杨士勤分的清楚,见老三鼻翼微张,他就知道老三没死,事情弄明白了,老爷子手里的柯尔特也就不见了,这物件从哪来的从哪没的,一向自诩眼力不错的刘一贴愣是没看清楚。

“乖乖!三爷的手劲儿忒大,这匕首尺余长能全数扎进墙面,啥人呢?”

抹了抹头上的冷汗,刘一贴开了句玩笑,缓和了一下气氛,看来以后可不敢给三爷随意用药了。

“没嘴吗?说说多好,亏了没扎在身上,不然你小子就完了。”

瞄了一眼,扎在墙上的刀柄,杨士勤也是眉弓直跳,这老三,手劲越发的厉害了。

“亲家,我得下去安排一下了,星斗的主意不错,这太平军,只能这么对付了。”

魏五对此倒是没怎么诧异,杨老三越是警惕,对杨家和跟着他的人越好,他巴不得杨老三一刀扎死刘一贴呢!这样对下面的人,也是个警告,这就叫帝王心术。

第四百四十五章拖

宜良杨家庄园的偏房之中,守了杨猛一整夜的刘一贴正在伏案小憩,突地一阵毛骨悚然的感觉,把他从睡梦之中惊醒。

“三爷,您起来了。”

不大的圆桌对面,杨猛静静的坐着,怕影响杨猛休息,屋子里没有点灯,但通过外屋摇曳的烛光,刘一贴依然可以看到杨猛森冷的表情。

“给老子下的什么药?”

杨猛醒来的时候,头疼的毛病好多了,回想了一下大堂里的事儿,最让他愤恨的,还是这刘一贴给他偷偷下药儿。

“草乌头。”

“狗日的,那是毒药!”

“炮制之后量少无妨!”

“只此一次,下次再敢给老子胡乱下药,扒了你的皮!”

好在中医算是靠谱的,这个时候的中医,比西医靠谱的多,许多西医的药方,别说吃了,看着都害怕,除了在人体结构和制药上,现在的西医也没多少可取之处。

听了刘一贴用的是草乌头,杨猛也有些头大,这玩意儿可是能毒死人的,看来以后用药也要小心一些了。

“三爷感觉如何?”

“凑活!什么时辰了?”

被动的睡了一觉,杨猛也觉得精神多了,但他看着刘一贴的神色,还是有些不善。

“快天亮了,三爷切记,一个月之内忌女色。”

“知道了,你们这活儿做的有些过分了,在自己家里,都不让见见老婆孩子。什么玩意儿!

走!出去跟我对上两手儿。”

知道刘一贴是出于好意。但中医也有一些扯犊子的药方。对于刘一贴的提醒,杨猛也没怎么当回事儿。

“算了吧!我这老胳膊老腿的,怕受不起三爷的拳脚。”

白了杨猛一眼,刘一贴果断的拒绝了杨猛的提议,昨晚深入墙壁一尺的匕首,可印在他的心里了,三爷是个有仇必报的主儿,万一让他弄断了胳膊腿儿。也是白吃亏。

“怂样子!走吧!出去打几趟拳脚。”

推开屋门,天色还是黑黝黝的,杨猛摆好架势,走了几趟羊祖内家,可全身都觉得有些晦涩,这拳脚好像也不听使唤了。

“刘一贴,我这身子没事儿?怎么这拳脚走得七零八落的,莫不是伤了元气?”

全身都有些木然,杨猛这才重视起了自己的身体,以前自己打拳。那是相当顺畅的,现在这拳打的。就连刚进门学徒都不如,天差地远啊!

“神完气足,神伤气损;这都是有出处的,三爷的拳脚瘀滞,不是身子的毛病,是神伤!三爷从藏边出发的时候,有日子没碰女人了吧?”

刘一贴这话就有些神叨叨的,神、气,那都是扯犊子的玩意儿,杨猛自认现在的自己,绝对是大清有数的高手,气是个什么玩意儿,自己都不清楚,说神说气,就有些蒙人了,但对于自己在藏边许久没碰女人一事,刘一贴说的还是不错的。

“这都能看出来?”

“亏了这个!要是三爷在藏边,没事儿就碰女人的话,那这次恐怕就要一病不起了。”

“这影不影响以后啊……”

听刘一贴说的有鼻子有眼,杨猛不由的有些胆寒了,可别现在就废了,现在就废了,以后可咋整啊!

“按时喝汤药,一月之后,保三爷生龙活虎一般,一夜两三个不成问题,不过这事儿最好节制一下,一夜一女,阴阳调和长命百岁!

嘿嘿……我去弄汤药了。”

刘一贴嘿嘿一笑,走了!留下心有余悸的杨猛,独自站在院子里发呆。

“操!一天一个也能长命百岁?真的假的?”

虽说嘴硬,可杨猛心里却加起了小心,这个月谁也不碰,牢牢的印在了他的心底。

喝了刘一贴端来的苦汤药,杨猛狐疑的瞅了瞅刘一贴,见这老小子,一脸苦笑,也就没再挖苦他。

回屋穿好了护甲,配上了刀枪,杨猛打算去后宅看看,可到了后院的门口,却被老爷子身边的几个刀手给挡住了。

“三爷,老爷子发话了,男丁不让进后宅,您多担待!”

望着威武的三爷,守门的刀手,说完这一句之后,也是眼光闪烁,在宅子里堵着三爷,不让他见夫人,这事儿也就是老爷子开了口,换做旁人说这个,杨家的刀手能上去跟他玩命。

“这老头子,至于吗?俩老头子宿在哪里?”

嘟囔了一句,杨猛也很无奈,自己总不能和刀手们开打吧!这事儿只能去找老爷子了。

“外院第一个门!”

抹了一把冷汗送走了三爷,这位杨家的老刀手,也在心里抱怨了起来,自己招谁惹谁了,摊上这么个烂活儿,不仅要受夫人们的白眼儿,还要堵着三爷,这事儿要是让睚眦那帮狠犊子知道了,自己非挨顿暴揍不可。

杨猛慢慢悠悠到了二老的院子里,这二位起的也挺早,打拳打的都额头冒汗了。

“我说老爷子,这不让进后宅,是您出的幺蛾子?”

“混账!等着!正打拳呢!岔了气怎么办?”

斥了一脸丧气的老三一句,杨家老爷子悠哉哉的走了五趟拳脚,才拿起汗巾擦拭了起来。

“老爷子,过了吧?”

“找刘一贴去,这是他说的,你小子憋得久了,怕你撑不住,我给她们说了,忍一个月吧!”

“这叫什么事儿,我咋就撑不住了呢?”

“甭搁我这废话,这叫医嘱,必须听!瞅瞅你前两天那鬼样子,合着这身子骨,和老婆孩子都不是你自己的啊?”

“错了!这不是心急嘛!”

“心急?心急就能这么玩?你要是到了,杨家哪个能撑得起来?

别说这个了,朝廷上个月就来了旨意。说是想调三年的滇铜做军饷。这事儿你得拿主意。

不过这次朝廷的旨意。倒是做足了孙子样儿,完完全全实在商量事儿,我看施舍给他几个大子儿,也不是不成。”

与儿子玩笑了几句之后,杨士勤把话转到了正题之上,虽说他是杨家老爷子,但既然把家当交给了老三,这大事儿。就得老三来拿主意。

“军饷?这夜壶又有用处了,这事儿老泰山您怎么看?”

朝廷的事情,这一年多来,杨猛没怎么上心,大多都是魏五和岑毓英在照应着,瞧魏五那拳脚打的实在是难看,杨猛一下就把话头递给了老泰山。

“星斗说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