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3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魏五也算是块贱骨头,给他脸他不要,非得让你甩他几个大嘴巴子,才知道好好说话。

“云南?云南就是这个样?魏五老朽一个,能有什么见地?”

这魏五也是打定了主意,管你杨三问什么,我就是不说实话。

“老子想霸占云南!”

杨猛这话一说,魏五的脸色就变了,这杨家是要造反啊!这话杨三说出来了,自己就没路可走了。

宴无好宴,早知道是这个结果,不如好好说话,这下全砸了,自己怕是回不去了。

“别闷着不说话,我已经差人去告诉姜元吉了,你以后就留在这里吧!你的身份我也查了,在宜良你就是孤老鳏夫,没家没口的,死了也没人寻摸你的坟头。”

宁错杀不放过,在岑毓英的口中,这魏五可是个人才,管他帮不帮自己,留下他是肯定的,一个孤老书吏,不合手就宰掉,无人问津的。

“三爷问吧!”

形势比人强,魏五也没了主意,千算万算没算到杨三郎是个混蛋,他肚子里的东西,对付朝廷官吏那是百试百灵,可对上流氓混蛋,就没有用武之地了。

自从见了面,杨猛也仔细的观察了魏五,这人不像是书吏出身,单单从他的体型和面色上看,这魏五以前肯定是个养尊处优之人。

岑毓英是个书生,可皮肤也有些粗糙,身形也有些瘦弱,这魏五倒好,老头子一个,皮肤水润骨肉饱满,皮肤身材这么好的人,杨猛到了大清就没见过多少,没有各种养生手段,一个孤老头能活成这样?

“这话我爱听,你说你叫魏五,那就魏五吧!这些东西我不关心,我只问你一句,老子要霸占云南,缺什么?”

对于云南的事情,杨猛的心里也有了一个大概,找这位来,只是想听听建议,看能不能让自己有个新的思路。

“云南啊!什么也不缺,杨家是云南豪商,金银同样不缺,三爷占了周士清的田庄,滇中粮仓一半在握,现在不缺别的,缺的就是洋人的坚船利炮。”

“毓英……”

杨猛要说的话魏五可以听,这岑毓英自己还有用,这些东西,还是不知道为妙。

岑毓英起身默默的退出了饭厅,只留下杨猛和魏五,在饭桌上相对而坐。

“坚船利炮?这东西有点见识的人都清楚,说点实在的玩意,现在就咱们两人,玩虚的没用!”

枪炮犀利,杨猛自然明白,他是什么人,这魏五的话,听着不错,可全是虚头巴脑的玩意,这些事他已经在做了,这些话不是杨猛想听的,这魏五要是拿不出什么实惠东西,杨猛到不介意宰了他。

第五十七章怪人魏五

“不知三爷想听什么?”

话转到正题之上,魏五也在慢慢的把握主动,杨三郎混蛋一个,自己还是留些本钱为妙。

“你说什么我听什么,至于结果如何,只有你知道了。”

谈判?这个可是杨猛最为拿手的,和毒枭做买卖的都是什么人?哪次谈买卖不是勾心斗角,这魏五想翻盘,没那么容易。

“这云南地处边荒,可铜银却是支柱,这些年虽说云南的铜课日趋凋敝,可一年也得有两三百万斤的精铜,沿着盐津的铜道水路,运往京师。云南若是出了问题,朝廷不会轻易罢手的。

铜银虽说重要,可云南还有一个死穴,那就是财政不能自理,云南几万绿营兵,还有云南大小官吏的俸禄,一小部分是自筹,其他大多是朝廷的拨给和周边各省协饷,要想独霸云南时机很重要。

云南水路发达,北上盐津可通长江,东入广西可通珠江,南有红河通达安南,西有澜沧江可通达南掌、暹罗、缅甸。

陆路疆界也是极广,大清的几个属国,安南、南掌、暹罗、缅甸、苏禄,都可以连接。只要占了云南,就可以动刀兵了。”

魏五这话算是说道杨猛心里去了,这才是人才该说的话,刚刚那些不三不四的玩意,这魏五要是接着再说,杨猛都有心把他给埋了。

可这魏五说了一堆的东西,指的方向不对啊!这又是水路、又是陆路的,再加上属国什么的,那些国家的名字杨猛虽说不清楚,可他指的方向,杨猛清楚,那是东南亚的方向。

合着他魏五白话了半天,是要把自己支出去,将矛头对准外国,而不是大清。

“呵呵!这有点意思了,现在就咱们俩,老子有话就直说了,你所谓的洋枪,老子已经弄了不少。可这火炮体积太大,内陆朝廷封锁的严密,你有什么法子呢?”

东南亚那里杨猛比魏五清楚的多,可现在的时机不对,盲目的撞过去,只怕杨家会被生吞活剥了。现在杨猛想要的就是畅通的国内商路,至于外面的,等他的实力差不多,再霸占不迟。

自己的买卖,可是个金银矿,而且全是纯金银,只要云烟肆虐,自己就是拿金银铺路,也能从云南铺到京城,现在最大的制约就是闭塞的商路,出货容易进货难,光有金银只会加快杨家的灭亡速度。

杨猛把底子一露,魏五红润的脸色也有些发白了,看来有眼光的不止自己一个,这杨三郎的图谋不小啊!

“开路?最好使的就是金银财宝、豪宅女人,这些三爷试过吗?”

要说对大清这个体制,谁最了解,魏五觉得自己,绝对是最为了解的几个人之一,杨三郎话里有话,硬逼着自己就范。

千古艰难惟一死,这一关自己算是过不去了,为了保命,他只能透了一点有用的东西。吏治,大清的又一死穴,满地的赃官,这些人除都除不干净,想想自己也不是一样吗?

“珠江商路哨卡众多,人多嘴杂,买不通!”

大哥杨勇那里,数次抱怨商路危机重重,要是花钱能解决,他也不会这么为难了。

“云南不光是缺钱,缺的东西多着呢!盐、粮、军资,这些可都是由头。”

杨猛越说魏五越是心惊,这杨家是个祸害啊!珠江商路,这话都说出来了,看来他们已经成了势,只要时间足够,大清的乱子必将出在云南。

“这话说的又没滋味了,珠江水路虽说源于云南境内,但难以直通两广。云南的物资几乎全部走得是盐津铜道,魏五你这么说话,是在误导老子吗?以盐粮军资的名义,暗藏火炮走珠江一线,那杨家就等着被抄家灭门好了。都是明白人,何苦弄这些弯弯绕呢?”

通过这一顿饭、几句话,杨猛也拿住了魏五的软肋,这老东西怕死,不然这个岁数的老鬼,很难顺利的挤出有用的东西,这魏五越是怕死,杨猛就越容易拾掇他。

被戳漏了,魏五的脸色也是忽红忽白,杨三郎的年岁不大,可这心机却是老成,自己想玩虚的,看来是不成了。

“那就沿着通道水路,一路撒银子,把东西上船,只要花了大价钱,不愁到不了云南。”

魏五咬了咬牙,说出了这么一句,在杨猛看来不过是换汤不换药罢了!

“魏五!杨三的名号你也知道,你莫不是在找死吗?周士清绿营出身,都挨不住老子的酷刑,他把周家庄园的金银窖,全都吐了出来,你也想试试那个滋味?你是什么来路,三爷不想知道,既然你坐在了这里,就要为三爷出力,出力也要使出吃奶的力,敢憋幺蛾子、不想正经玩?三爷保证拿你当豆子使,榨碎了你的骨肉,攥出清油来!”

这老东西也是蹬鼻子上脸,说话遮遮掩掩,难道真把他杨猛当做傻子了?

“这可是造反啊!”

造反是个什么罪名,魏五很清楚,大清这几年虽说恶疾缠身,可不到亡国的时候,杨家?蹦出来也是找死而已。

恶疾来自洋人,这病虽是急病恶症不好医治,但还不致命,而造反却是要命的病症,大清拼了老命也会弹压的。

“哪个说老子要造反了?老子只是想发展云南,可朝廷的官员不给力,只有先撇开他们,云南才能发展,独霸不过是做事的手段而已。”

杨猛这话说的大气凛然,浑然是一副救国救命的做派。

可这样的话,魏五以前听的多了,扯虎皮做大旗,话张嘴就来,事情做了摆在眼前,那才是真东西,杨三郎和他玩这个,稚嫩了!

“三爷,洋人的火炮不会轻易出售的,这事儿您还是考虑考虑吧!大清如果想采购军火,轻而易举!杨家想做这个买卖,轻来轻去的还成,数目大了,难保不露底,您还是想想这个吧!”

把路径说给杨猛,魏五根本没这个打算,杨家钱财不缺,现在又得了宜良的半数良田,只要弄上几十门火炮,就能奠定云南的霸业!朝廷的绿营,三五炮过后就会吓得屁滚尿流。

跟着杨家造反,他还没那个心思,自己都六十多了,硬挺着还能活个几年?怕死归怕死,造反这顶帽子可是死也不能戴,这是要诛九族的。

“嘿嘿,既然话说到这里,就没什么好隐瞒了,三爷把鸦片精炼制了一种鼻烟,已经在广州销了一批,英法的洋人可都抽上了,你魏五算是个人才,话该说的我都说了,该怎么办你自己寻思吧!”

魏五这个老货,还是有底线的,可这个底线在杨猛眼里屁都不是,自己的毒品瞒不了几年,现在的技术虽然检测不出来,可吸食这玩意的,一旦手里没了货,就会生不如死。

自己这边或是商路上有了问题,断了货源,那矛盾就会如火山一般爆发,到时候列强的怒火,可不是大清能承受住的。

“你……你……你这是亡国灭种之举啊!京畿之地靠近海疆,一旦洋人报复,坚船利炮破开国门,由天津卫登陆,几万人就能灭了大清,没了朝廷天下必将大乱,多少人要沉沦在战火之中?你这么做遗祸无穷啊!”

鸦片流毒大清,魏五当然知道这玩意的坏处,洋人贩卖鸦片,大清无力阻止,可大清将鸦片返销回去,洋人岂能善罢甘休,鸦片这东西害的可不是一个人,而是一家几代人。

鸦片一旦沾上之后,能戒掉的寥寥无几,杨三郎这么做,就是毁人根基,洋人再大的肚量,也容不下这样的东西。

想到这里魏五满头大汗,红润的脸膛也变成了紫红色,指着杨猛的手,也开始剧烈的抖动,这杨三郎误国啊!

“事情已经做了,前几个月,我卖了七八千斤获利三十万鹰洋,还白得数千洋枪、近万洋刀。这几天我正在计划再次出货呢!这鼻烟我制了将近十万斤,你看是一次全发出去,还是出一半呢?”

魏五是个本事人,通过交谈杨猛看的出来,这位的来路神神秘秘,八成与朝廷有关,看他的岁数也有六七十了,失势都能面色红润至此,这人不简单。

“走得可是广州一线?”

魏五稳了稳情绪,颤声问道。

“不错!洋人在广州的势力最大,朝廷不好干涉,那里可以明着走私,而且老子做完买卖,拍拍屁股走人,洋鬼子也寻不着跟脚。”

商路的事情是大哥经手的,虽说不知道明确的东西,但杨猛也清楚里面的道道。

“这样吧!全部出货,货物还走珠江一线,回程的时候,让洋人将货物弄到长江口,走长江铜道入滇,只要花钱买通了主管云南铜政的官员,拿了朝廷的通关文牒,什么东西运不进来?”

指望大清朝廷对付洋人,魏五根本没有那个想法,金山银海到了朝廷手里,两三个来回就会鸿飞渺渺难寻踪迹。

杨三郎算是拿住了自己的软肋,他既怕死又不想做亡国之人,这辈子活的,老了老了还得再做一回奴才。

“三爷现在对于火炮也不是很热衷,三爷想要的是洋人的技术,和精通洋人各国的人才。”

这魏五也算是个怪人,吃打不吃敬,他的主意不错,但杨猛还想玩更大的。

“远见卓识啊!老朽算是服了三爷,这棋走得妙!瞻前顾后滴水不透,先占了云南,再通开安南商路,撇开大清,直接与洋人交通,只是不知道三爷的目的何在?”

不论年纪单看想法,这杨三郎哪是个呆霸王,明摆着就是王莽、曹操之类的篡国巨奸。

“好好活着,活的自在!”

“就这个?”

“对喽!朝廷朽坏,经商只会成为别人眼中的肥羊,独霸才能活的潇洒!”

杨猛的目标,已经改变,只是由于**的掩盖,他自己也没看清罢了!

“洋人的传教士,多是博学之人,只要三爷允下给他们在云南建造教堂,想必各国的传教士会趋之若鹜吧!这事儿,他们也能保密,毕竟大清壁垒森严,这些传教士希望的自由传教,根本不可能实现。有了您的允诺,他们也会尽力辅助的。”

话总算说到了点子上,今天这顿心思没有白费,这魏五绝对是个人才啊!

第五十八章制霸方略

“这传教士找来之后,他们毕竟不是咱们的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咱们该如何学习他们的本领呢?”

杨猛对于这个心里也有些想法,可就是不知道可不可行,借着魏五开了金口,他还想探探底。

“读书人!在这大清读书人就是最好的人才,大多读书人都是博闻强识,学东西对他们来说,不是什么难事。各地贫苦的读书人有的是,招上些科举无望的,就是最好的苗子。”

体制中人,对于体制的了解最深,魏五无疑就是这样一个人。

“学不是目的,学了之后还要发扬光大,教会徒弟饿死师傅,这话你听过吗?学东西找些识字的孩子就是了,读书人?用起来就怕不合手!”

岑毓英就是个例子,那小崽子太过灵动,控制起来很费心力,还有那秦子祺是个变态,性情大变的人,更难控制。

现在杨猛手底下好指挥的,只有江树先和后招的几个秀才,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不单指洋鬼子,也包括他杨猛。

找些读书人,他们学会了列强的技术,难免不生出别的想法,万一他们凭着手里的东西,去取悦大清朝廷,自己不就是鸡飞蛋打的那个?

“错了!人合不合手,不在被用的,而在于用人的。读书人大多精于钻营,给他们许下大好处,没什么事情他们做不出来。至于控制就更简单了,建座宅子,把他们圈起来就是了。”

杨三郎点燃了火药桶,魏五也没了办法,解铃还须系铃人,说不得这事轮到最后,还得由他来解决。既然他有心跟着洋人学艺,魏五只能尽心给他谋划了。

还有一点是魏五没有说的,指望大清朝廷放下架子,跟着洋人学艺,恐怕没什么可能,洋人的数量不多,一个云南就有个五六百万人,足以对抗洋人了,有了杨三郎说不定是大清的幸事。

对于朝廷魏五的心里也有怨恨,只是这些东西,他藏的很深罢了!给杨三郎支支招,让朝廷丢个大脸,也是魏五想看到的。

魏五的主意不错,早在招募秀才的时候,杨猛就在昆明选了一块地,他的开始的想法,只是让这些秀才,帮着他打基础,而那些庄农佃户的孩子,才是杨猛最好的选择。

可那样一来,时间就长了,魏五的这个说法,比杨猛自己的可行性要强一些。

“洋枪、洋炮如此犀利,为什么朝廷不学呢?”

这也是杨猛心中久存的疑问,国家的武力,自然是越强盛越好,大清却反其道而行,这个道理杨猛有些想不明白。

“满汉之分!大清是满人的天下,而大清人口最多的却是汉人,大清官吏之中,最多的也是汉官。这些犀利的东西学了,满人弓马的长处不就被削弱了?那大清皇家还怎么统治汉人?

康熙年间,就有荷兰人,进攻各种西洋奇物,可朝廷是怎么想的?密其事,不让西洋的玩意广为流传。这些事儿时间久了,也就不清楚了。

乾隆五十八年,英使马格尔尼远渡重洋前来进贡,带来了好多的西洋奇物。蒸汽机、棉纺机、织布机、梳理机,西洋最好的天象仪、地球仪,火枪、火炮、千里镜,还有名为君主号的炮舰小样,各式钟表、西洋铁马车,这些东西都是当时最好的西洋玩意。

可大清的朝廷是怎么做的?为了显示大清的威严,把这些东西,全部放在了茅房。这些都是有文献记载的,区区四十七年,英夷又来了。

这次他们不是来进贡的,而是扛着当年的火枪、火炮,架着炮舰来进攻了,煌煌大清,先是惜败虎门,后又败于厦门,失陷镇海、浙东大败,这一路下来陷平湖、破吴淞,最后打到江宁城下。

耆英、伊里布、牛鉴那等蠢物,竟然临阵议和签了城下之盟,两千一百万银元啊!那可全是民脂民膏,五口通商,买卖最多的是什么?鸦片!这一败大清糜烂了。”

说起这些魏五也是义愤填膺,大好河山、兆亿子民,哪能丢的起这样的脸面?拿血汗钱供养贼人,自己吃着鸦片烟土,这大清恐怕要败落了。

“我道是康雍乾是大清的盛世,没想到病根子,是在那个时候落下的,这大清快玩完了。魏五,你跟着三爷卖命如何?我好赖也算是个明主吧!”

对于大清,杨猛的了解一直模模糊糊,这魏五的一番话,给他打开了另一扇窗户。云南的回乱,大清的闭锁,只有一个原因,愚民以维护统治。

不管魏五是什么出身,他的见识对杨猛来说,就是个宝库,若是能让他死心塌地的跟随自己,为自己出谋划策,那今天的事情就完美了。

“明主?你就是个无赖混蛋!不过我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