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38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杨老三在江南,可比在京师厉害多了,绿营将官说杀就杀,长毛贼也是几万几万的绞杀,能打有兵权,这样的人,江南的督抚们虽说心里膈应,但面上还都得当爷爷敬着。

哪一个敢打包票,自个儿能挡住长毛贼的兵锋?如今在江南江北打的风生水起的曾涤生和左季高,可都是杨老三的直属,据说左季高的人马就是杨老三帮着拉起来的,左季高在安徽对杨老三可是恭维有加。

这曾涤生上次九江之败,据说也是杨老三率人马,把他从死人堆里拽出来的,曾涤生虽说嘴上不说什么,但在江西打的却是最急切的一个,恐怕这也是为了给杨老三挣面子吧?

手握至少六万人马,这杨老三如今就是江南的支柱,数一圈看看,那个督抚敢在他的面前炸刺儿?

虽说如今的杨老三奉旨坐镇九江,但难保哪一天圣旨一改,这位爷爷走出九江那座小庙,这个时候得罪了他。依着传说之中杨老三有仇必报的性子。谁也跑不了呐!

谁曾想。这位朝臣们忌惮、疆臣们敬畏的存在,竟然傻子一般,把折子里的事儿当了真,真真正正的在九江搭起了疏浚长江航道的架子呢?

官场中人,有吹牛不打草稿的,有扯谎不打草稿的,似杨老三这般找死不打草稿的,却实在是不多。在朝臣与疆臣们看来,这耗费数百万人力,疏浚长江河道,就是找死不打草稿。

为了给杨三哥提提档次,这段时间,四色棍也是费了心力,杨猛裁兵组军建枪厂、固河修渠兴商事的折子,在廷寄中有,在邸报之中也有,这次的折子。军机们如以前一样,令人做成了抄本。发给了有权力看的各位督抚重臣。

当然,官文、骆秉章、胡林翼三人抬花花轿子的折子,也在其中,四色棍也想借着杨三哥此举,为朝野上下的臣工立个典范。

意思明确,做官做成杨老三这样的,皇帝也是卖命的维护,想要好学杨三呐!

皇帝所倡、杨三所做的事情,到了一众朝臣、督抚们的眼中,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儿,对于不知死活的杨老三,天下众臣,只能喊一句:壮哉!杨三!

这么不知死的,打着灯笼都难找呐!虽说杨三最后的折子里提到了拆城墙、设税监、立法度,但这三样,对于河防工程的作用都太小了。

拆城墙,怕是拆了天下所有的城墙,才能筑造出,杨老三折子之中所说的河防吧?

设税监,这主意绝妙,但也就那么回事儿了,如今江南凋敝,扒了老百姓的皮,也筹措不出修建河防的银子呐!

至于立法度,纯属扯淡,新官上任三把火,你这法度对两湖的官员们来说,怕是不当事儿的,严刑峻法多了去了,又有哪一个止住了贪腐之风?

法不责众,朝廷都得睁一眼闭一眼,这么做事儿,两湖的官员,就能把杨老三生吞活剥了。

物料、钱粮、税赋、官员,这四样儿大事儿,杨老三一样儿也解决不了,在这么个战乱的时候,耗资靡费去修河防,不是找死不打草稿是什么,如今这年月,对于从容赴死之人,也只能喊一句壮哉了,剩下的全是笑话!

自己的折子,朝廷允了,长江支流贯通工程,也进行了大半,简单的夯土堤防、开挖运河,对大几百万人来说还真不是难事儿!

杨猛在两湖和云南的铁厂,也出了大量开挖工具,大到运送河泥的铁轨、蒸汽卷扬机,小到锹镐锤斧,一个月的时间,除了蒸汽机和铁轨,略有空缺之外,其他的东西充足的很。

土药也是一船船的运往施工的第一线,军队就不能在这些工程之中练兵了吗?那是开玩笑的,土工活计,以后也是军队的必须要掌握的基础技术,挖地道埋炸。药,运河的开掘,总是伴随着硝烟的味道,湖南境内的运河,几乎全是这么开凿的。

用成吨成吨的土药,将四五米厚的土层炸的极为松软,大量的民夫一边运送泥土,一边夯制堤防,人多到一定程度了,这工程的进度,可不比全机械施工,慢多少。

人多的地方就有纷争,钱多的地方就有黑手,骆秉章和胡林翼做的不错,一些个身家丰厚的两湖贪官,都按照杨猛的名单,派到了涉及河道工程财物的关键点上,每一天,河道工程都是流水般的花银子,大量的现金银,加上看着不怎么严谨账房。

对于贪惯了的人,有一种不可抗拒的莠惑,钓鱼也好,设套也罢!这折子来来回回的一个月之中,数百三四五品的府道官员,进了杨猛的套子之中,至于骆秉章、胡林翼发到河道工地的数千冗员,也基本是个全窝烂的鬼样子。

对此杨猛前十几天也不说话,支流工程差不多有了出了轮廓的时候,杨猛让官文、骆秉章、胡林翼三人,先是上了工程进度的折子,他回头就弄了一份涉及到数千人,牵扯三四品官员近百,五六品数百,不入流官员近千,其他官府众人数千的名单。

处置措施简单,给朝廷的选择,只有两个,一是抄家灭门,二是抄家阖家充劳役,河道弊案,来的太快,涉及的金银太多,杨猛也在折子说到了河道工程缺钱的事儿。

朝廷的选择不多,要么拨一千万两的雪花银,换这些人的安然无事,要么就把这些人交给他杨老三处置,不然河道工程就要全线停工了。

这折子到了军机,彭蕴章不由的怒骂出声,这杨老三他妈太不地道了,都知道江南没钱,谁曾想,这混蛋玩意儿,竟然把捞钱的门路,放在了两湖的这些官员身上,这事儿怎么办?

到了皇帝那边怕是只有两个字:允了!但朝廷这么一作,天下的官员怎么看?会不会兔死狐悲物伤其类呢?

这杨老三心肠太过歹毒了,这些官员哪个不是有老有小?两三岁的娃娃、七八十的老人到了河道工地能做什么,原本只以为杨老三,那所谓杨灭门的诨号,是对长毛贼来说的,谁曾想对两湖的官员也是如此呐!

这样的折子,怎么往上递,递上去之后,天下官员,会不会把军机当做杨老三的一丘之貉?这些都是问题呐!

无奈的把折子抄本递给了恭王,瞧了洋洋洒洒数十页的名单,鬼子六,在王府开怀大笑,临了还不忘与朝臣们一样,喊了一句:壮哉!杨三!

鬼子六这话,发自真心,皇兄得了杨老三真是为君只幸事,谁曾想耗资靡费的河道工程,杨老三竟会有这样一个生财之道呢?

歹毒啊!忠良啊!这样的折子,当然是三个字:拱上去!

第六百一十八章心浮气躁难成事(上)

杨猛的折子递到了四色棍的手里,这河道弊案却是让四色棍也棘手了,这事儿不好办!但又不能不办!六弟奕?,为此事专门进宫一趟,详细诉说了杨三哥的难处,河道工程缺钱,江南税赋不足以应对,这河道弊案,说白了,是杨三哥有意为之,目的也简单,就是为了敛财!

抄家敛财固河防之事,四色棍倒是赞成,但灭门或是阖家充劳役,却是他这个皇帝很难去提倡的,先帝以仁孝治国,孔圣有云: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还有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灭门或是阖家充劳役,就是不仁不孝呐!

这事儿该做,又不该做,进退两难呐!

“彭师傅,这折子当批还不当批呢?”

涉及到了国之大政,四色棍又把杨三哥丢到一边儿去了,这事儿即使要做,也不能由他这个皇帝开口,杨三哥之前的折子都不错,这个嘛!浮躁了!

“当批!河道工程,乃国本工程,这些官员贪赃也是实情,抄其家资弥补河道工程短缺的款项,应该!

但是,灭门或是阖家充劳役,却不该由朝廷倡导,抄家之后,这些官员的家人,了无生计极难存活,不若让这些人家的成年男女充劳役,河道那边再出一份粮食,助其赡养老幼!”

为杨老三出谋划策,本不是彭蕴章该做的事情,但皇帝既然开了口。彭蕴章也不得不出些主意了。

其实在心里。彭蕴章还是支持杨老三的河道工程的。这事儿利在当代功在千秋,在这事儿上使绊子,容易遗留万世之口实,与其与杨老三为难,到不如顺水推舟,助其一臂之力。

皇帝的意思,彭蕴章也大体清楚,无非是杨老三做事儿急切了一些。这样做有伤天下士子的报国之情呐!但杨老三那边的窘境,彭蕴章也清楚,这位精擅理财,自然可以预估一下河道工程的账务,怕是杨老三这次玩的还真是空手套白狼。

以工代税、以粮代税,说白了,就是让老百姓占些便宜,折银的话,这里面的水分大了,弄不好前期的工程。杨老三这混蛋玩意儿,没怎么出钱。对老百姓也跟对朝廷一般,许出的都是画饼。

戏肉,就在这帮子贪官身上,大几千人的弊案,涉及到了抄家,就算一家几百两,也是几十万两的收入,而这些贪腐之人的身家,怕是最低的也在千两以上,多半人的家财,弄不好就得几万几十万,这么一凑,三五百万,或是更多的银子,都有可能到手。

如今三五百万两银子,对朝廷来说也是大手笔了,有了这几百万垫底儿,河道工程也就能顺利的运作了,贪腐这事儿,只要有钱就不会绝灭,杨老三的手段高明啊!

东西就摆在明面上,伸手就要倾家荡产,这抄家灭门,不是为别的,扫灭政敌而已!只抄家不灭门,或许这些贪腐之人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一旦到了那个时候,这仇就是死仇呐!杨老三树大招风,为了扫灭这些潜在的政敌,他就想出了灭门或是阖家充劳役一说,只怕这些人充了劳役,也很难活着出来。

这事儿做的不是人事儿,但法子却是高明,杨老三大张旗鼓的动手,也有胁迫朝廷的意思,但如今的朝廷还真就吃这一套,江南现在属于战区,一旦出了数百万,对朝廷怀恨在心的河工,这局面可想而知。

保全这些官员,就是竖起了几百万的潜在长毛贼,为几千官员和他们的几万家人,树此大敌颇为不智,朝廷在这事儿没得选!

“也是个法子,这样吧!军机批示酌情处理!彭师傅,你给杨三哥,发几本讲述仁孝治国的典籍过去。”

糊涂事儿糊涂办,这点政治智商,四色棍还是有的,不然他那授业恩师杜受田,死了也闭不上眼呐!

若论起操弄大臣的本事,最精熟此道的不是官场,而是朝廷,遇上难办的事情,一个酌情,就是解决之法,下面做的过分了,这就理解错误;做的恰到好处,那是深体军心;做的软绵绵,那就是才具有限不堪大用了。

“圣明不过陛下!臣等这就去办!”

允了与酌情,这里面的讲究可大了去了,一旦杨老三在下面惹得群情汹汹,那就是揽权,那就是酷吏,一旦做好了,这酌情二字,就是皇帝信任有加予与全权,明君忠臣携手共进呐!

批示好的折子回到杨猛的手里,同时也有几本阐述仁孝的书籍,看到这些,杨猛有些纳闷,酌情的意思就是让自己看着办,可弄几本破书过来,军机那帮子废物,这是要恶心人吗?

杨猛终不是读书人出身,虽说阴谋算计的本事高明,但涉及到了这些,他就没啥脑浆子了。

“芷晴,这是何意呢?”

朝廷不会做没理由的事儿,这几本书,必有深意,但杨猛自己弄不明白,只能找参谋了。

“爷,这事儿还得徐先生拿主意呢!”

折子魏芷晴看过,书籍她也看过,不是什么经典,只是阐述仁孝治国的几本普通书籍,虽说也能猜出一些意思,但不拿准的事情,是不能说给面前这个杨家主事人的。

“嗯!让他来瞧瞧吧!”

如今的徐子渭,虽说地位不高,但绝对是两湖的大红人,许多人的官职,这位丑军师一句话就能决断,府道州县,见了他下跪的可是不少,做师爷做到这个份上,已经算是巅峰了。

至于做官,徐子渭早就绝了这个念想,无官一身轻、无官得活命,自己的主子。可是个杀人不眨眼的。自己出去做官。手脚难免不干净,只怕出去三天,就得死在官位子上。

做杨三爷的幕僚长,许多脏事儿,都是奉旨办差,这多好,有钱拿有良家睡,给个巡抚也不换呐!

听到三爷召唤。徐子渭也挂着笑走进了府衙的大堂,倒是有副春风得意的样子。

“最近过的可还滋润?”

“回三爷,滋润的很!”

“不想出去做个官?现在按察使、布政使、巡抚之流,老子不敢说,出去做个府道,一句话的事儿,若有战事,分润你一些军功,小封疆怕也不难到手!”

许多人削减了脑袋想要挤上去的官位,在杨猛的眼里。差不多就是可以信手拈来的玩意儿,杨家门下。最大的已经做到布政使了,再过段时间,出几个巡抚,一两个总督,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不敢!怕是出去之后回不来呐!”

“心里就不想?这读书读了半辈子,不做官,亏心呐!”

徐子渭的回答,多少带着几许遗憾的味道,对杨猛来说,徐子渭算是个好帮手,小人归小人,但这活猴儿的才学,可不次于左骡子。

“倒是有些亏心!但以子渭这尊荣,做了巡抚怕是也惹人笑话,跟在三爷的身边,怕是以后这督抚之流,见了子渭也得打恭儿见礼。

与其出去提心吊胆,倒不如跟在三爷身边安全,子渭的手脚,自己管不住,见了好女子,心里难免有想法,跟在三爷身边,子渭许多事情,都是不敢做的,这样活得不仅长久,地位也不次于公卿呢!”

徐子渭说的是实话,杨猛放出去的人,可是按着杨家的规矩来约束的,贪得多了直接灭门,这可是毫不留情的。

徐子渭来了九江,不怎么出现在杨猛的身边,也是因为这位,在魏芷晴面前不讨喜的缘故,魏夫子虽说嘴上叫着徐先生,但心里还真看不惯这位,从云南开始,这位可是祸害了不少良家,虽说都是获罪之人,但魏芷晴怎么看,这徐子渭就怎么不入眼儿,但三爷护着,也是没招儿,在杨家自己这个男人,想让谁死谁就活不了,想护着谁,动了,那也是天大的麻烦。

“这是朝廷发来的批示和几本书,三爷拿不定主意,徐先生来看一下。”

魏芷晴将书籍和折子放在一起,递给了徐子渭,这位也是乖巧,低眉垂目屏气凝神的接过了魏芷晴递来的东西。

“有劳夫人了。”

三爷的女人,个个都是惹不得的,对徐子渭来说,最不可招惹的就是面前的这位芷晴夫人,云南还有个魏先生,那是能决定他们这些幕客、军师、官员生死的人,他们这些人身边都是跟着医学馆名医的,瞧魏先生的体格,怕是十年八年之内的精气神不会比小伙子差多少。

“坐吧!”

有了杨猛的吩咐,徐子渭选了一个背对魏芷晴的地方坐下,背对虽说不敬,但也好过直面相向,自己的劣迹自己清楚,芷晴夫人怕是三爷女眷之中,最看不上自己的。

“三爷的意思,可是想凭着这些弊案,来整顿一下朝廷的吏治?”

折子和书籍,徐子渭都知道内容,不用看也清楚,他只看了一眼批示,就开了口。

“甭说废话,这事儿你是清楚的,说重点!芷晴你下去弄些茶点,饿了!”

魏芷晴看不上这活猴儿,杨猛清楚,但杨猛不开口调解也是有原因的,这徐子渭的才能可用,但心境却不好,过于极端、阴暗、猥琐了,这样的人,时时刻刻都要敲打,不然有害处。

“朝廷的意思,是让三爷善待那些人的老幼,这次三爷行事有些浮躁了!”

徐子渭愿意跟着杨猛,除了好处和有限度的肆意妄为之外,还有一点就是杨三爷豁达,许多话直说就是了,说事儿的时候,你骂他两句,他也不当真,比那些个所谓的大员好伺候的多。

而且跟在杨猛身边,徐子渭也觉得自己能大展身手,没有束手束脚的感觉,跟在三爷身边这些年,徐子渭的感觉只有两个字:舒服!

“嗯!前期做事是有些心浮气躁了,国外的局势不怎么好,着急了一些,盘子太大了,有些顾不过来,好多事儿你要时不时的点一点。

最近我这野心也大了不少,多关注我的一些施政之法,该说的时候,别不出声。”

徐子渭这个小人,却是杨猛难得的几个可以推心置腹的人,像魏五、丁泰辰、秦子祺等人,杨猛说话的时候都要斟酌一下,面对这活猴儿的时候,就没那么多的讲究了,说的难听了,这活猴儿会一笑而过,说的好听了,他也会和自己一起开怀大笑的。

“针对此事,三爷不妨这么做,朝廷不是要讲仁孝吗?那咱们就讲仁孝,讲讲这些贪官污吏的不仁不孝!

食君之禄,不思报国,反在河道工程之上搜刮民脂民膏,这是涉及民生的,所谓不仁,多半人都要,戳他们脊梁骨的。

家有老父母,不念百姓之父母,贪赃枉法,是为不孝,获罪株连父母亲眷,是为大不孝,如此做来,咱们一面可以顺理成章的抄了这些人的家,另一面可以帮着朝廷宣扬一下仁善。

最重要的还是咱们自己,您可以派水师团练,带着这些犯官,到他们的原籍大张旗鼓的做事儿。

涉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