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41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湾船厂,对英吉利的威胁绝大,只怕建厂之初就会遭到英吉利的扼杀啊!”

作为一个官商,潘仕成也有其独到的商业眼光,爱婿杨猛的大湾船厂,很明显就是一个局,一个可以要挟各国的大骗局。一旦大湾船厂建成。许多大洋商的利益都要牵扯其中。投鼠忌器这个道理,想必英吉利的官员们也是清楚的。

在广州建造这么一个规模巨大,吸引资金巨量,涉及大商无数的船厂,对英吉利来说,有害而无益。

“他们倒是想,但如今已然晚了!

大湾船厂,我这边完全是按照合同来做的。十年之内保证三成的固定收益,这个我也会按照合同来做的,即使中西开战,只要船厂正常运行,各大股东不做威胁船厂安全的事情,这个合同就是永久有效的。

若十年之后,大湾船厂运转不下去,这没办法,只要这大湾船厂还在运营,我就会保证各大股东的权益。这是咱们的信誉!

商家重利,我以云烟作保。大湾船厂就有了足够的资金后盾,十年期三成的固定收益,如今的大多数买卖,都没有如此厚利,与其在海上奔波不如投资大湾船厂,据我估计,这大湾船厂,未来几十年之内,应该是有巨利的。

一旦大湾船厂,运转正常,这就是链接咱们与洋人的一个纽带。

如今的局势,安德烈那边拢了欧洲近两千万法郎的财富,这个折银七百万左右;壬雷斯那边拢了欧美近两千万美元的财富,这个折银两千万两左右;德商联合体预计出资五百万英镑,折银近一千五百万两;以东印度公司为首的英商更是豪阔,一千五百万英镑的投资,折银四千五百万两左右;算上咱们预投的一千万两银子,大湾船厂的资金已经快到一万万了。

如此之大的规模,虽说如今都是虚数,但是,一旦到了正式投资的时候,这笔资金有可能还会更多的。

这么大的资金量,已经不是几十位商人能够聚齐的,据我这边的估计,大清一带的欧美商家,都在私底下签订了以英法美德三国商人为核心的投资草约,一旦真正的开始投资,欧美各国国内的商人,也会参与其中,这样的规模,老泰山,您能想象的到吗?”

大湾船厂聚拢的资金是令人恐怖的,虽说这些资金,如今都是字面上的虚数,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笔投资只会越来越大,不会越来越小,这样的商业大势,政治是挡不住的。

这样的资金规模,也有些超乎杨猛的预料,以云烟为担保的固定收益率,让各国的商家趋之若鹜,不过十天的时间,几乎所有在大清有买卖的洋商,都聚在了一起,一个巨大的利益团体,正在悄然形成之中。

丁泰辰、安德烈、壬雷斯,这几天报上来的资金数量,越来越大,许多商人根本没有如此巨额的财富,他们打得是什么主意,杨猛也清楚,融资而已。

只要时间充分、足够,即使是十年百分之十的固定收益,也会有无数人参与其中的,这些商人,今天恐怕就要提出合同延期签订的条件了,对此杨猛也是求之不得的!

“什么?竟如此之多!星斗啊!这些王八蛋是把咱们当做金矿了,三成的固定收益,一年就是三千万两的支出,十年就是三万万两雪花银,这样的负担是咱们承受不起的啊!

依我的意思,两三千万银子,就足够了,即使如此,十年之内咱们付出的固定收益,也差不多是一万万左右,云烟的销量,堪堪可以抵消这些债务。

星斗,你别忘了,咱们购置烟土也是要花钱的,即使云烟的利润可观,这价值一万万两银子的云烟,咱们要投入的银子,也是以千万计的!”

若不是有云烟这个杀手锏,若不是云烟搂钱的姿势恐怖,潘仕成是断断不会应允爱婿玩这个的,即使是这样,十年之内,杨家也要多出一笔,至少一两千万左右的支出。

如今这融资的规模已经远远超出潘仕成可以想象的数量,一万万两银子的数目,太过巨大了,一旦背上了这个负担,就等于十年之内背上了一笔三五千万的债务。

没有了云烟,即使杨潘两家合伙,十年之内怕是也很难弄到五千万两现银。

“老泰山,你紧张什么?现在这局势,对咱们可是好的很呐!我这边对银子的需求,那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

“好个屁!什么狗屁的多多益善?这一年三成的固定收益。你拿什么来还?

照你所说。还要让洋商回去继续融资。恐怕一万万两是绝对打不住的,如你所说欧美各国都是列强,何谓列强呢?

列列强国尔!以欧美诸国的财富,给他们三五个月的时间,这资金量是两万万、三万万、亦或是五万万?六万万?

一年三成,两万万是六千万的支出,六万万就是一万万八千万的支出,真要是有了这么庞大的资金量。你拿什么还债?

大湾船厂,对列强来说是个制衡,对大清来说,何尝不是呢?一旦你这边提前崩盘,十年之内,拿不出如许巨大的收益,大清就是在与世界为敌呐!

你所说的欧美商家可以左右国策,一旦群起而攻之,这天下可还有咱们的立足之地?”

这事儿也由不得潘仕成不怒,杨猛弄出的摊子。太过恐怖了,单单一个每年的固定收益。就足以压垮一个大清这样的国家了。

保守估计一万万至两万万的融资量,这一年的固定收益,就远超大清朝一年的财税收入,这样的负担,可不是杨潘两家,担当的起的!

“老泰山!稳一稳喝口茶,容我细细道来!”

面对老泰山的怒火,杨猛却显得老神在在,好似那上千万的债务,不是他的一般。

“说!说不出个四五六,今日老夫就要搅了你的大湾船厂!”

透过舷窗,潘仕成苦涩的望了望,即将到达的大湾岛,谁曾想,自己这边一个疏忽,爱婿就闯下了滔天大祸呢?

“老泰山,我有一问,这船厂都需要什么物事呢?”

潘仕成着急,杨猛却是不急,问了个问题之后,他就端起了茶盏。

“无外乎木料与煤铁。”

这两年虽说在逐渐淡出商圈,但潘仕成对于船厂的认知,还是极为贴切的。

“木料与煤铁,船厂需要,欧美各国就不需要了吗?与咱们合作的这些大商家,就没有做这个买卖的?这其中又有多大的利润,老泰山清楚吗?”

杨猛的几个问题,很快就消去了潘仕成脸上的怒火,对于世界的商业模式,潘仕成可不是一无所知的,他在商业上的深度,即使不在顶尖之列,也属于是紧追顶尖人物的。

“你是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没有那么复杂的,只是为船厂的将来准备物料而已,这几年,船厂显然是消耗不了这么多的物料的,出卖一部分,船厂当年就会有一笔巨大的收益。

在融资的过程之中,现金银的比列,最多只会有两三成,要想拿出那么多的金银,对各国商家来说,也是不可能的。

实物入股、股权入股、固定资产入股、技术入股,才是这笔资金最大的组成。

世界上几大资源产地,无非美洲、亚洲与澳洲而已,米利坚所属是北美,以壬雷斯为代表;南美基本上是葡西英三国的地盘,安德烈和部分英吉利商人,足以代表了;至于澳洲,则完全是英吉利的殖民地,既然与英商合作,咱们就可以进入这里。

如许庞大的资金,一个大湾船厂是消受不起的,机器、设备、加上建造的成本,一千万两银子都绰绰有余,剩下的**千万,咱们该怎么处理呢?

无他!去美洲、澳洲开矿而已!这其中又以美洲为先,那边的河流足以行驶大船,而那边百姓又跟大清差不许多,立足于几条大河,只要咱们投入的资金足够,自合同签署开始,到来年返利为止,大批量的矿产足以抵消那三成的固定收益,加上云烟的话,第一年或许赔本,但两年、三年之后,三成的固定收益,对咱们来说,轻飘飘的没有一丝负担!”

超大规模的跨国公司,集中世界上所有的发达国家,资金充足、技术领先,这就是埋在大湾船厂的大地雷,一旦大湾船厂踏入正规,可不是一个国家可以匹敌的,这个超巨型的利益结合体,即使是英吉利对上,也只有低头的份儿!

杨猛要做的只是挑头而已,借着那百分之三十的固定收益,他要在这个利益联合体之中,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

“星斗,这矿产可是好东西,列强各国就会轻易妥协?”

听了爱婿的讲述之后,潘仕成才知道自己这位爱婿的心有多大,他这是要吞天呐!但是,欧美各国也不是傻子,他们就能让爱婿简简单单的得偿所愿?

“老泰山,你说这英吉利二十年前跟咱们打了一仗,为的是什么,最终获益的又是谁呢?”

这个问题很简单也很直白,就大清来说,英吉利、法兰西、米利坚这三国与大清签署了条约之后,就国家而言,他们在大清只是获得了一个港岛和上海道的租界,真正的获益者,还是各国的商人。

“明白了!你不说这些我还懵懵懂懂呢!星斗,此事可行,但是,这大湾船厂一旦获利过巨,只怕欧美各国先行毁约呐!”

翁婿两人在船舱里的谈话,可谓是一步一重天,潘仕成挥散了一片云,面前又多了一片云,大湾船厂获利巨大,而今是板上钉钉的事儿了,但如此巨利,岂不是惹人觊觎吗?

第六百七十八章五国船厂(六)

“嘿嘿!这个就更简单了,派兵出去,练兵组军做好人!”

在潘仕成的眼里,爱婿的这个笑容就有些森然了,派兵?如今大清的局势,爱婿又能派多少兵员出去呢?派的少了不济事,派的多了,大清的权柄怎么办呢?

“星斗,此事怕是不成吧?即使派兵,你又能派出多少呢?莫忘了国内还有个朝廷,海外还有个英吉利,北方还有个峨罗斯呢!”

三大祸患,哪一个都不好对付,朝廷如今正是虚弱的时候,不趁势取之,待朝廷恢复了元气,再取就难了;英吉利如今是爪牙毕露,沿海一带稍有不慎,就是战火冲天;爱婿给的情报之中,北方的峨罗斯在克里米亚战争之中元气大伤,现在正是猎食的时候,大清怕造就成了峨罗斯眼中的肥肉。

派兵出去,国内空虚,无论是朝廷、英吉利还是峨罗斯,可都是杨家的敌人呐!

“兵员三十万,家属几十万,百多万人吧?”

杨猛的回答依旧是轻飘飘的,而老泰山潘仕成的脑门又皱了起来。

“哪里来?”

“武庄的人员!”

“武庄的人员有如此之多?”

“嗯!云贵川藏四省的武庄人员起码在百万以上,一年的耗费大几百万,这个也是我刚刚想到的,要不是老泰山问起,我还把这茬给忘了呢!

云南的武庄人员,数倍于新军,大部分人员的身体素质、战斗素养稍差于新军。但是集团作战。武庄的这些人。也不比新军差多少。

这些人拿的饷钱却比新军差远了,加上劳作的收入,比一般老百姓强点有限。若是出去的话,许给他们倍于新军的饷钱,四省之地三五十万人,应该聚的起来。

藉此机会,也可以淘汰一批老弱的武庄人员,走了这一批人。杨家一年至少可以节省开支两三百万,弄不好许出这些饷钱之后,过半的武庄人员会选择出去谋生,这样一来,无论是粮食还是饷银,咱们这边就富足了许多。

这批人员到了当地之后,一是保护咱们的矿场山林,二是交好当地的百姓,十年的时间,这批武庄人员。应该可以融入当地,以大湾船厂养活咱们的人口。同时还能影响美洲、澳洲的布局,何乐而不为呢?”

话赶话赶出话,与老泰山的这番交谈,对杨猛来说,也是一场开拓思路的盛宴,起初他是想派出一万睚眦配合几万新军的,没曾想,思路一个打岔,就让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主意。

“星斗啊!你这些想法好是好、妙是妙,可是欧美各国的官员、商家也不是傻子啊!你派这么多人出去,他们能不忌惮?

商家虽说逐利,但有些时候,商家也是有立场的,就我而言,我是不愿看到大清颓废的,大清朝廷颓废,咱们做生意就没有底气,与洋人做生意,别看这些年,咱们玩的风生水起,但其中吃亏的地方,也多不胜数呐!

商人的势力大到了一定程度,是可以影响一国的国策,但是,涉及到了最根本的东西,利益有些时候是不好使的。”

爱婿的这场布局,就是把欧美各国的官员和商家当成了活生生的傻子,这事儿属于一戳就破的玩意儿,一旦各处的矿场获利过大,也就意味着矛盾冲突的激化。

大湾船厂聚集了如此之多的足以影响欧美国策的大商家,矛盾激化之后,就意味着连天的战事了,这些东西近在眼前呐!

“哼哼……现如今的欧美官员或是商家,还没有这样的眼力呢!

咱们派遣这些人出去,初期要打着劳工的名头,几十万人,分布到海外各处,不显山不漏水!

这些人,与明祖朱元璋的军户,差不许多,咱们的百姓能生养,云贵川藏的这些武庄人员,哪一家不是七八口人,最多的甚至是二三十口子一家,最初的分配到各地的只是几千、几万人,十年之后呢?

就人口来说,世界上哪一国比得上大清呢?咱们的人员输出是源源不断的,不用十年,这些人三五年就能成气候,到时候再雇佣一批当地人,即使海战不利,陆战的人数优势咱们还是有的。

欧美各国的列强,初期在这些地方,都是欠下了血债的,只要咱们适当的示好,就能拉拢一批人,欧美各国对煤铁的需求,都是刚性的,只要咱们在初期打好了基础。

他们想要翻盘,也要考校一下实力的,美洲与澳洲,与他们的本土都是远隔重洋的,支撑几万人,甚至十几万的大战,后勤的压力太大,而且对于武庄人员的战斗力,我也是相信的,即使有几处失败了,对咱们的影响又有多大呢?

损失一部分战斗人口,对咱们来说不是什么大事儿,但这些国家的商人,损失了在大湾船厂的股份,可是连本上仓的。”

老泰山所担忧的问题,杨猛却并不担心,全球化这样的论调,是受制于生产力的,不用现场观看,杨猛也知道美洲、澳洲的各处矿场,对机械的应用度绝对是高不了的,而这个恰恰是大湾船厂具有的优势之一。

世界规模第一的大船厂,若是不能建造数千吨的大型海船,那就是个笑话了;大湾船厂在美洲、澳洲的规模,也会吸引没有入股船厂的洋商介入,到时候进口矿产、出口机械,这个市场也是无比巨大的。

等列强各国回味的时候,大湾的基业已经成了,到那时再扼杀,列强各国还要问一问,占据大湾船厂主导权的杨猛同不同意呢!

“话虽如此,但其中的风险依旧是不小呢!”

“呵呵……老泰山,您这岁数大了。火气也小了。富贵从来险中求。这话可是老祖宗传下来的。”

“唉……出生牛犊不畏虎呐!看来我真是老了!”

望着野心勃勃的爱婿,对于这门当初半强迫的亲事,潘仕成也觉得极端的庆幸,好在当初没有对上自己这位爱婿,不然潘氏造就绝灭了吧?

“到了办正事儿的时候了,老泰山,您可要拿出一省巡抚的傲气出来,不然这些犊子怎么会麻痹大意呢?”

海船顿了几下。杨猛知道到地方了,披荆斩棘,才刚刚开始呐!

下船、上岸,在大湾码头上等待杨猛的不是别人,正是港督宝灵与公使巴夏礼。

“哟……你们两位不请自来,可是不合礼数啊!老子之前的话已经撂下了,你们是耳聋了,没听到?还是脑子不好使,记不住呢?”

扫了扫江面,并无英吉利的战船。只有一艘不大的轮船,看来这两位为了表示诚意。还是做了不少文章的。

英吉利的婉约,这些天商业调查团那边也从港岛送来了消息,问题还真是出在了英吉利的内阁上,对外强势的巴麦尊为了谋求连任,不得不在一些事情上做出让步。

上一任期之内,英吉利不止是发动了克里米亚战争,印度的战争也在其中,长时间的穷兵黩武,国内必然有反对的声音。

几十年前,最初打印度、打缅甸,英军都付出了庞大的军费和不小的伤亡,如今的印度失而未得,虽说英军在印度进展顺利,但是这个时候,主动与亚洲最大的国家清国开战,巴麦尊内阁还是不敢的。

巴麦尊不敢主动挑起战端,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放弃了在华利益,大清是个巨大的市场,由大清挑起战端,对巴麦尊连任还是极有好处的,毕竟是巴麦尊内阁主导了克里米亚战争并取得了胜利,与大清开战,巴麦尊的连任也就成了必然。

前期宝灵态度坚决,也是出于对这个政策的精准解读,但英吉利商人给他的压力太大,能在大清这边经商的大商家,在英吉利国内的势力也是恐怖的,主导巴麦尊内阁,这些人的后台不是不能办到的。

就大湾船厂一事,宝灵可以确认,这位新上任的清国南洋大臣,即使放在欧美也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他绝对是一个极难战胜的敌人。

在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