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4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事儿不急,彭中堂再将养一下,说不得过些日子会有起色的。”

说完这个,也就到了午门,两人别过之后,杨猛又去了一趟恭王府,在福晋那里喝了盏茶,才回到了杨府,将筹建铁道兵的事儿,说给了徐子渭。

“三爷可是要对外蒙的可汗王爷动手?”

铁道兵是个什么物件?这么不伦不类的玩意儿,恐怕也只有自己三爷想的出来了,朝廷与内蒙的约定,徐子渭清楚,对于铁路,内蒙诸王是不拒绝的,建铁道兵,很可能就是要针对外蒙的可汗与王爷。

“嗯!也对也不对,这铁路如今是军队运输物资的保障,各地或多或少的还是有土匪的,保护铁路的正常修建,沿途保护铁路运输线,才是铁道兵的本职,至于收拾外蒙的那些人,捎带着的营生而已。

大哥那边的铁路可以修建了,咱们两路并举,这些天,在直鲁豫皖一带,招募民夫百十万,准备北上修铁路吧!

知会两湖的黄鄂铁厂,扩大铁轨的产量,让西山与明湖看一看,云南还有多少学过土木工程和铁路修造的人员,云南那边修路的人马,也调集一批精锐进京吧!

这些天的政令有些混杂,计长,你那边整理一下,近期修路以内外蒙铁路为主。”

这个时候,杨猛也有些羡慕四色棍,这偌大的局面,从头到尾捋一遍,也得一两个时辰,就别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了,现在单单是看影子的情报,每天都要耗费杨猛一两个时辰的时间,跟四色棍一样,一甩手啥也不管多好?

徐子渭那边与杨猛有同样的苦衷,这京师的场面虽大,京师贵妇的来路虽大,但与这无边无尽的政务相比,那些算个屁啊?这段时间几乎是昼夜连轴转,他徐子渭也是人啊!这政务处理多了也累啊!

但有些事情,还是不得不去做的,或许累就累这一段吧?

“三爷,百多万民夫,是不是有些多了?这天气,滴水成冰啊!这么多人去了北边,怕是很难做什么的!”

“尽快吧!大雪下来之前,总要出张家口的!

老大那边也要安排一下线路了,看看是走山东还是走河南,经大同府入察哈尔的铁路,就是大哥那边的差事了。

大哥那边做事儿的时候,也要考虑一下,四川、湖北与安徽,四川那边怕是不成了,山多!看看湖北与安徽,那边如何,我觉得这铁路还是要修在河南的,这样路途短一些,过山东的话,想要用铁路连通长江这路途就太长了。

修这几条铁路,尽量找平原下手,过山过河的营生很难办,实在不成到了黄河倒一倒吧!”

杨猛说的这些线路,大多是参照,具体怎么施工还要看西山和明湖那边的规划,但如今的条件有限,平原,无疑是最好的选择。

第七百七十九章王杀王(一)

“三爷,铁路的事儿虽急,但急不过江南的事情,太平军那边已经有了变乱的苗头,不知三爷要如何处理呐?”

修一条京师直通内外蒙的铁路,前途尚未可知,会遇上什么样的问题也不一定,这事儿虽急,但云南的力量也就那么大了,若是可以,这铁路修的起来,若是遇上了问题,就只能求助于未来的五国船厂了。

这些东西都是杨家内部的事儿,人少了多招些人就是,人多了裁撤一批就是,技术不成学技术,设备不成上设备,总归有完成的一天。

但太平天国的事情等不得,如今太平天国的乱局一现,正是何去何从的关键时候,过了这村儿没这店儿,杨猛若是早动手,就要安排早动手的法子,若是不管不顾,也要有相应的安排。

太平天国之事是大事儿,徐子渭也要阅读那边的情报,他觉得如今时机差不多了,见杨猛这些天没有提及太平天国的事情,他也就提醒了一句。

“嗯!这些天我也在想太平天国的事儿,计长,你说是该让洪杨韦同归于尽呢?还是让太平军如今的六王相杀呢?”

太平天国不能连锅端,这事儿被杨猛定了下来,但如何处理太平天国他还是有些二心不定的,根据如今手里的情报,这太平天国有三人是可用的,除了石相公,还有新晋的忠王李秀成、英王陈玉成,如今杨猛对这两人的去留生了疑惑。所以迟迟没有给江南的秦子祺下令。

这段时间杨猛的事情也多了一些,稍一思虑,就把这事儿给拖了下来。

“三爷不是还在港岛留了一支人马么?五王相杀翼王投诚如何?”

杨猛留在港岛的陈李。算是个扩大战事的后手,如今看来不用要比用好一些,因为美德的关系,扩大的战争要在北方进行,由陈李挑起争端,反倒容易让英法联军找到借口,趁机在南方开战。

双线开战对杨猛是极为不利的。那样一来,英法就有了很大的活动空间,若是他们将沙俄的雇佣军投到京津一带。英法联军却在江南开战,杨猛就会失去战略上的优势。

一边应对北方的峨罗斯,一边应对南方的英法联军,这样的仗有很大的漏洞。稍有不慎。就会被英法翻盘。

而京津一带的战略纵深不大,正适合大规模集中杀戮,杨猛的人马可以轻易将英法联军与沙俄雇佣兵限制在固定的地域之内,而且杨猛很了解京津一带的地形,对于他布置战局有利。

除了陆地的优势之外,渤海湾的地理也有利于杨猛扼杀英法的海军,只要跟之前一样在海口附近布雷,就能将整个舰队困死在渤海湾。到了南方的海域,根本没有这样有利的地理条件。徐子渭一提林李这茬,杨猛也有了从港岛调出林李的想法。

“说起这林李,我这边倒是想了不少,根据如今咱们掌握的情报,英法在江南登陆的可能性极小,再将林李留在港岛就是不安定因素了。

五王相杀,虽说不错!但是,计长,你忘了肃顺了吗?若是天京城内上演肃顺那一幕怎么办?

如今太平天国的韦昌辉就是肃顺之流,小人得志的货色,一旦韦昌辉杀得兴起,陈李怕是制不住他!

而且这陈李都是杨秀清提拔的,想要洪杨韦三人相杀,咱们还是得让韦昌辉有些优势的,陈承瑢是个关键人物,他与韦昌辉搭伙,足以变乱天京了。

韦陈搭伙之后,这洪秀全、杨秀清、李秀成、陈玉成加在一起,也还是洪杨啊!韦陈是不会轻易放过陈李的,让他们先走一步,就是放弃了陈李,五王相杀,其实还是洪杨韦三王相杀的局面,没有石相公坐镇,天京就是乱局呐!

五王相杀,实施的难度太大,不可取!”

港岛的林李,虽说杨猛控制住了,但时间长了这二人容易心中思变,留他们在港岛,以前是个妙招,如今却是个隐患。

至于徐子渭所说的五王相杀,听着是不错,但执行的难度太大,怎么安排陈李登场不容易,不如直接来三王相杀。

“嗯!五王相杀有些想当然了,但三王相杀,留着陈李终是个祸患,陈玉成悍将,可有可无!但那李秀成却是个人才,口才堪比当年的冯云山,在治国的方略上他不比杨秀清差,陈李结合又是一个首义六王的局,祸患呐!

这李秀成虽说跟过石达开一段时间,但如今的李秀成受了杨秀清的抬举,在太平军中的影响力并不比石达开低,在天京城周边,李秀成的影响力是大过石达开的。

三爷若是设洪杨韦三王相杀的局,之后还要来个石陈李三王相杀呐!

至于林李,拨给石达开倒是不错,这林李是猛将之才,石达开用兵取巧不擅攻坚,加上这林李却是如虎添翼呐!”

在林李之事上,徐子渭与杨猛达成了共识,但在天京的安排上,徐子渭也否了杨猛的说法。

“嗯!不错,可能这就是我迟疑不决的原因吧?李秀成、陈玉成是人才,石林李、陈李这样的组合,很难寻得到,这鱼与熊掌不可兼得,那就用石林李的组合,在天京废掉洪杨韦陈李?”

废掉陈李多少有些可惜,陈玉成不算什么,但无师自通的李秀成绝对是个不次于杨秀清的天才,这样的天才不多,也就乱世多出几个,就这么弄死,可惜了!

“三爷,虽说世事如棋,但也有世事无常一说,既然您看好了陈李,不若让秦子祺那边试一试?或许能成呢?”

见杨猛有些失落,徐子渭也想了想陈李组合的本事。如今的杨家正缺这样能独当一面的人,或许也可以一试的。

“不必了!人咱们有的是,慢慢培养未必没有陈李这样的组合。如今敲定太平天国才是大事儿,为了陈李,一个不慎就要多死几万十几万人,这样的买卖不值!听天由命吧!”

到了抉择的时候,杨猛果断的很,石达开他都曾想过放弃,就别说陈李两人了。几万人或者十几万人,总能培养出几个人才的,如今陈李在杨猛心中的价值。还不够几万人的价码,只能放弃了!

“让陈承瑢挑拨洪杨之间的关系,撺掇洪秀全杀杨秀清,韦陈联合杀杨秀清再杀洪秀全。关键时刻让石达开回天京诛杀韦陈定局?”

“嗯!大体不错。就这么来吧!近期我是不能出京的,这事儿你和秦子祺多商量!

待天京事了,就该是咱们与英法放对的时候了,孰生孰死尚未可知,做完了这一段,去弄几个旗人的女眷吧!”

“三爷何必悲观,偌大的大清咱们都颠倒了,江南的太平天国指掌之间的玩物而已。英法海外蛮夷尔!”

“哼哼!海外蛮夷?开战之后你就知道这蛮夷的厉害了!此战,没有以命换命之心。难胜!”

杨猛倒不是悲观,英法俄,最强的两大列强外加如今的亚洲第一强国,没有搏命的心思,想要战而胜之,那是不可能的,只要英法应对得体,京津一战,即使五十万大军全部是新军,也要苦战一番的,围困容易歼灭难,徐子渭有些过于轻视英法俄的组合了。

杨猛在京师定下了摆弄太平天国的方针,如今的太平天国,却面临着极大的困局。

这天国第一困局,就是粮食补给,皖赣苏浙的包围圈越来越小,长期对峙之后,天兵没有再战之心,作为天国外围屏障的皖赣苏浙,近期逃兵越来越多。

杨秀清本想着合石达开、韦昌辉、李秀成、陈玉成四王之力突破安庆死围,可苏浙的冯桂芬一动,就打破了杨秀清的布局。

苏浙离着天京太近,冯桂芬的兵马一动,就会威胁到天京的安全,对于天京的安全,杨秀清分外在意,即使天京城中兵强马壮,他还是在第一时间召回了陈李,来对抗苏浙的冯桂芬。

这冯桂芬与饶廷选的组合,可比皖赣的曾左组合厉害多了,正面硬捍,陈李合力也不是冯桂芬的对手,原因无他,不擅军略的冯桂芬,很是重用新军的将领,而作为林老虎的老部下,饶廷选对林老虎的弟子也是言听计从,有了新军的战法,即使陈李的人马洋枪数量不少,但却在冯桂芬这里占不到一丝的便宜,多来多败、少来少败,这就是陈李对上冯桂芬的结局。

冯桂芬,没有在苏浙一带秋风扫落叶,也与杨猛的压制有关,冯桂芬与曾左相比,本就人少,一支民团防备苏浙两省就有些力有未逮了。

不是杨猛不重用冯桂芬,而是对于冯桂芬,杨猛不能像左骡子那样横加干涉,让他守成有余进取不足,就足够了,万一给他的兵力多了,这冯桂芬大喇喇的攻打天京,岂不是败兴?

杨猛在苏浙皖赣的土地攻势,对太平军的冲击很大,原因更简单,就是源于太平天国,那个所谓的圣库制度。

太平军在苏浙皖赣的占领区,不是没有分田地,但田地分了不假,这圣库制度的存在,却大大抵消了百姓对于种田的积极性,粮食打多打少,百姓的手里都只剩种粮和口粮。

这与给地主做佃户可没什么两样啊!多打粮就意味着多出力,多出力就意味着多吃饭,但人均的口粮天国是有规定的,既然多打少打都一样,百姓们何苦为难自己呢?

占据了大片的好田,却打不出多少粮食,天京城中六十余万人,一天一人一斤粮,就是六十万斤粮食,六十万斤粮食六千担,以江南的粮价来说,就是一万两千两银子。

但是,现在这年月能卖给太平天国粮食的,除了杨家的商号敢干这事儿,还能有谁敢干?杨猛给太平天国的粮价,那都是十倍二十倍的天价,即使算上抢的、收的,再在天京城中限制口粮,这隔三差五的,太平天国就要给杨家的商号,送上几十万两现银,没法子总不能吃人吧?

太平天国,对天王是天国,对天国的一干官员也是天国,但对天国的百姓和普通士兵,就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地狱了。

除了要卖命还要干活聚会,一天吃不上一斤粮食,丈八的金刚走路也打漂啊!每逢诸王的生日,天京城中还要组织大规模的选秀,选上的分给诸王,选不上的分给官员。

天京城中的女眷,还不都是一路跟随天国的百姓家的女眷,岁数差不多的女子,都是每日劳作、风吹日晒的,这样的女子即使天生丽质,也经受不住世道的洗磨呐!即使是这样的,也早就被选走了,剩下的那些不是太老就是太小,太老的谁也下不去嘴,没有合适的只能朝小的下手了。

这些事儿,若是能混个衣食富足,老百姓也能将就,这女子本就不受老百姓的待见,可既吃不饱穿不暖,还要给那些当官的干活、送上家眷,这事情的好坏百姓是分的清楚的。

诸王府的人马吃的满脸油光,满大街的老百姓,走路打漂,失人心呐!

第七百八十章王杀王(二)

外部被重重包围,内部人心思变,杨秀清是敏感的,天国形势的改变,他第一时间就嗅到了,但妄图破局的四王破围之事,被冯桂芬搅了,陈李无奈的退回了苏浙。

用石达开与韦昌辉与陈李合力破苏浙的冯桂芬,杨秀清不是没想过,但皖赣的曾左,也不是什么肉头,苏北的冯桂芬、皖赣的曾左,现如今已经成了天国的心腹大患,不除不快啊!

但除去这三人,想想容易做起来很难!自打入了天京之后,杨秀清自觉得做的很不错,江西是他指挥石达开打下来的,天国的后起之秀,打开苏浙门户的陈李是他一手提拔的,如今与洋兄弟交易洋枪,也是他一手促成的。

可如今呢?自己打下的天国大场面,在一步步的走向衰败,无力破局的杨秀清,将心中的怨愤都发泄到了洪秀全身上,若不是他这个天王不思进取,天国何至于此啊?

想着天天在天王府里玩女人的洪秀全,再想想天天处理政务的自己,杨秀清觉得不甘呐!这天国的场面,自长沙开始,明明是他一手打下来的,怎么就让洪秀全那厮做了江山呢?

自己劳苦功高,比洪秀全强了百倍,自己励精图治,比洪秀全勤劳的百倍,为什么只是个东王九千岁呢?之前,杨秀清也有让洪秀全封自己为万岁的想法,但是如今,他没了这样的想法,他想取而代之。

这事儿的原因也简单,那就是杨秀清与洪秀全商量如今天国危难的局势。想要破局。杨秀清觉得首先要振奋天兵的精神。洪秀全那厮想的也差不多,但振奋精神的法子,那洪秀全却想差了,他竟想大封王爵来振奋人心。

两人的话说到这里,杨秀清就很不乐意了,自己为天国做了那么多事儿,也就是个东王九千岁,如今洪秀全那厮一句话就要大封诸王。此后的天国,还要有许多与他杨秀清一样的王爷。

提拔李秀成与陈玉成之事,杨秀清还能勉强答应,毕竟这两人是他一手提拔起来的,而且这两人对他也是忠诚的,再封王就意味着他杨秀清地位的下降,再封王就意味着天京城中,要多出许多的统兵之将。

洪秀全要封王的人,大多是天国的侯爷,这些人他杨秀清的手底下有。北王韦昌辉、翼王石达开的手底下也有,这就意味着洪秀全在有意无意的削弱自己了。他一个屁事儿不管的人,还要参与天京的大事儿,这让杨秀清就极为不满了。

取而代之之前,杨秀清想试探一下洪秀全,若是他能封自己为万岁,那就留他一条活路,若是……

将此事经由心腹陈承瑢转达给了天王洪秀全,杨秀清只等着看洪秀全的答复了,但是有些事儿,却是杨秀清想不到的。

自打南王、西王、胡以晃、罗大纲、秦日纲战陨之后,佐天候陈承瑢就成了太平天国的第五号人物,他虽说没有赫赫的战功,但天国的政务,多半是出自他手的,可谁曾想,他这个天国的第五号人物没有被封王,李秀成与陈玉成那两个小辈却被封王了,这事儿还是杨秀清撺掇的。

有些事儿,一句话就能惹出杀身的仇怨,就别说封王这事儿了,每日里看着天王与东王锦衣玉食,住着奢华的府邸,陈承瑢的心里都是恨意滔天的,但杨秀清此人机警,陈承瑢一直没有找到机会扳倒杨秀清,这次的事儿,却是喜从天降,杨秀清想做万岁,那自己封王之后,他还不是稳稳的压着自己?

对于杨秀清的心思,陈承瑢也能猜出个大概,就冲杨秀清这些年做的事儿,这次陈承瑢就有十足的把握扳倒杨秀清。

天国之中,对杨秀清极端不满的人,可不止他陈承瑢一个,北王韦昌辉,早几年怕是就将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