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愚昧!”

随着一声怒喝,杨猛的手掌拍在了黄花梨的大桌之上,满桌的茶盏一时间也跳个不停,刚刚还乱糟糟的大堂,瞬间静了下来。

“杨老三,你这是何意?”

“愚昧?我看你这个乳臭未干的小儿才是愚昧!”

“怎么?你杨家还要做这十五家商盟的老大不成?”

……

十三家的家主,最小的也四十多岁了,被杨猛一声怒喝惊了一下之后,脸上也挂不住了,纷纷出言指责。

“哼!上月杨潘两家有三十万的货物,被东印度公司劫走了,他们还杀伤了杨家三十条性命,这次约战不开,以后杨潘两家的遭遇,就是你们的遭遇。

大清的八旗和绿营,你们敢依靠吗?庚子年一战,獠牙纵横的虎门炮台,被几艘炮舰,一千多洋兵,区区一天的功夫就打了下来。

战事扩大之后,八旗、绿营合力,仗打的那叫一个热闹,耗费无数人力财力,节节败退不说,还致使东南糜烂,这样的人马你们敢依靠吗?

这只是一个英吉利啊!米利坚、法兰西等等各国,哪个不是饿狼,他们把我大清当成了肥肉,只等着咱们露了破绽,好上来美餐一顿。

各位都是商家,印度、安南、南掌等国是个什么样子,你们也该清楚吧!不清楚那我就给你们说说,那些国家在列强各国的口中,就叫做殖民地。说白了就是要把咱们变成他们的属国,可以随意买卖疆土的属国。

明朝之前有蒙古人的元朝,还有当今这个朝廷,是怎么来的,想必各位比我这个小辈要清楚的多。等列强各国打将上来,咱们就又要经历元清这样的大变故了,到时候各位是死是活,由不得咱们啊!

通商!只是个开端,就跟当初的互市差不了多少,各位好好想想,接下来会是什么?”

杨猛这话说完,大堂也慢慢的静了下来,十三位家主,都是识文断字、见多识广之辈,杨猛说的话,很有道理。

“两国之间的事情,你杨家又能做什么?”

“是啊!约战之事,你杨家能胜吗?万一漏了怯,岂不是让他们看到了大清萎靡的一面?”

“就是胜了又有什么用?你杨家撑死能养多少人马?一门大将军炮,几千上万两银子,鸟枪抬枪,也是精细的火器,养兵的耗费,不是一个商家能承受的了得。

你杨家毁家纾难防治瘟疫,这个我赞成、朝廷也褒奖,可蓄养私军,无论是什么目的,在朝廷那里都是死罪一条,这么做值得吗?”

“这话不错,杨三公子,你就给我们一个解释,说得通我们就支持你。”

……

从第一个人打破沉默,各大家主也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里面也不乏有见地的,杨猛听了这些诘问,微微一笑便重新开了口。

“杨三不才,忝为一营之参将,手下有八千悍卒,这些人保护我们十五家商盟应该足够了吧!

这次约战之兵,用的都是洋枪洋炮,是杨三花了大价钱自洋鬼子手里购得的,大半年的练兵,这些人可堪一战。

约战败不败我不知道,但我带来的一千人,打不赢是不会活着回云南的。

这次约战不用你们出钱出人,我杨家一力承担,你们要做的只是摇旗呐喊,打赢了,洋鬼子还敢轻晦吗?

这次约战就跟生意一样,赚了那就是盆满钵满,赔了也不一定输上老本。如果赢了,你们各位以后有麻烦,我杨家也能出头,但这军费就要十五家平趟了。”

杨猛的话说完了,十三位家主,多数脸上露出了认同的表情,看来防疫营的军费,以后有着落了。

第一百二十四章人口迁移

杨老三的话说的不错,朝廷是靠不住的,十三家大商,大多都是世代经商的人家,再不就是在庚子年之后,迅速崛起的小商户。

庚子一战,虽说平民百姓没有受到多少戕害,可不少的大商家被重创却是个事实。祸端起于八旗与绿营,军费、协饷、劳军,多少大户丧身于洋妖或乱匪之手,但这些事真正的起因是什么,在座的大都心里有数。

十五家商盟有了杨家这个异类,利大于弊!世道在改变,而整个大清对这事儿感受最深的就是商人,货物种类的改变,收入的改变,随着世道的改变,这些商家也在改变。

乱世的端倪已现,各地的匪患猖獗,动不动就是暴乱、反叛,朝廷的兵将又太过无能,几百乱民,就得调动州府的大军,而且胜不胜还两说,有了杨家的八千兵马,就是用不上,心里也能安稳不少。

再者说了,杨家这次约战是胜是败,对他们的影响也不是太大。杨家败了,洋人就敢轻启战端?大清海岸周围有多少洋兵,这些人还是有数的,真要是灭国大战,洋兵还不成。

杨家取胜当然就更好了,洋人越是忌惮大清,在座的这些商家得到的好处就越多,安稳的世道是做买卖的好时节,战乱是大部分商家最不愿意看到的。

杨潘两家提议的十五家商盟是个好物件,如果杨家因此元气大伤,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少了杨家潘仕成的脚跟也就不稳了。这偌大的商盟摆在这里。相对而言他们的机会也就多了。

事情成不成。无非是个权衡利弊的过程,与其说是杨猛说通了十三家大商,不如说是这十三家大商自己说服了自己。

“成!这事儿就按杨家的路子来办!”

有了第一个同意的,其余商家也纷纷赞同,十五家商盟所议的第一件大事,全票通过。

“好!既然如此,咱们这十五家商盟也该显示一下实力了,除去英吉利的商家。咱们要与米法等国商家,签订一个进出口货物的意向书。

大清需要什么货物,米法等国需要什么货物,咱们与他们一道列个单子,该进货的进货,该出货的出货,有了这个意向书,咱们做事就简单了。

之前潘杨两家的管事掌柜,已经在与这些国家的商人,粗谈意向书之事了。现在有了咱们十五家商盟,这事咱们就该接过来了。”

商盟、商盟。谈的就是买卖,约战之事一过,杨猛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那十三家大商,也被杨猛的话,震了一下,没想到潘杨两家竟然把事情做了,如果这次十五家商盟没有成型,过个三五七年,这大清的商事,就会全部被潘杨两家霸占啊!

“杨三公子,这货物的进口是不是也要有个说道?我是做布匹生意的,这洋布一来,咱们大清的松江美布,成了不入流的货色。

洋布的成色好、又兼之细腻均匀,价钱更是便宜。商盟如果大宗的购买洋布,我在松江的基业就毁了。这损失的可是几十万两银子,这个代价不能由我一家来承担吧?”

一个经营布匹的徽商,先是说出了自己的担忧,十五家商盟好是好,可大宗的洋货,冲击的可是他们自己的地盘。

洋布一来,这位在松江一带的布行,可就要废了。前前后后投入的银子,可不能就这么打了水漂。

“这话不错,我也兼营着冶铁,那些个洋铁、洋针、洋钉,一个是货好,一个是便宜,这让那些个铁匠怎么混饭?这些铁匠可都是花了大价钱养着的,我这个损失,谁来负责?”

一个人带头,其他的商家,都说出了自己那里的难处,除了纺织、冶铁,东南沿海的车船行、制糖,许多的行业都要受到影响。

这些商人想到的是自家的利益,而杨猛想到的却是干这些营生的百姓,这些都是动乱的源头啊!

给他们一条活路,杨家现在没有那个本事,不过移民貌似是个不错的解决办法,纺织、冶铁、车船脚力,这些人到了云南,都是有用处的。

“这样吧!杨家在云南有些买卖,你们那里的匠人还有车船脚力,尽管让他们去云南,我杨家负责盘缠。到了云南要地也成,重拾旧业也成,我杨家绝不会亏待他们的。

当然做这个事情,你们也是有好处的,十家匠人一两银子,车船苦力二十家一两银子,庄农佃户五十家一两银子。”

“这些匠人、苦力关咱们什么事?我们说的是各家原本的产业,大宗洋货买卖,利钱多少还不清楚,但是各家的损失,咱们可是清楚的。

杨三公子,这么大的损失,没有个说法,怕是其他的事情难办啊!”

先不说迁移人口,触犯大清律例,就说杨家对其余各家的损失不管不顾,有人就心中不平了。

“嘿嘿!

你们这是得了便宜卖乖吗?

其他事情难办?

哼……

咱们先把丑话说在头前,十五家商盟定的规矩,事关十五家的利益,哪个要是打算窝里反,最好现在就退出去!

不然以后丢的可不是身家性命了!”

办不办事先不说,就冲这句威胁,杨猛就冷笑了起来,接下来让其余十三家面色大变的话,也就顺嘴而出。

“杨老三,你这是什么意思?合则聚不合则散,想拿商盟拴住我们?没门儿!”

“想进就进想出就出?你以为这十五家商盟是大车店呢!趁事情还没做,各位如果想退出的话,留下草约直接滚蛋!

以后哪一家要是乱了商盟的规矩,没有别的惩戒。抄家灭族就是唯一的规矩。云南杨家最擅长的不是经商。而是杀人灭族!”

谈判。一个谈的是底蕴,另一个就是气势了,有人出来炸刺儿,杨猛也不退缩,生硬硬、冷冰冰的威胁就丢到了桌面上。

“嗨!这是何必呢?杨三公子说的不错,规矩就是规矩,咱们为了什么而聚在一起?还不是厚利吗?合则聚不合则散,没了利益倒是可以。但洋货专销权的利润有多厚实,不用潘某细细分说吧?

利益未竭之前,想来各家也不会轻易离开商盟,说些气话有什么用呢?

民失养则为匪,铁匠、脚力、船工,做了山匪水匪,这里面的玄机看来诸位是不懂啊!那潘某就给诸位说说。

铁匠除了打铁补锅,还会做什么呢?打制兵刃,应当小菜一碟吧?

苦力、脚力、船工,大多有把子气力。而且各位的买卖,这些人也熟悉吧?进出各省的山路、大道。这些人也熟悉吧?

各处的匠人比之庄农佃户,他们的脑筋熟络,而且还有不少识字的,这些人没了营生,啸聚山林、湖泊,成了山匪、水匪,你说他们是去抢那些个庄农佃户?还是会来抢咱们这些大户人家?

杨家花银子做这些,是为了什么?一是云南缺匠人,再一个就是为各位消除心腹大患。各位的家里都有壮丁或是练勇吧?

你们好好想想,铁匠、脚力、船工,做了土匪,你们家里那些人,是不是对手?各家都养上万八千人,各位有没有那个财力?购置火枪火炮,挂上朝廷的旗号,各位又有没有那样的本事?

所以我说啊!这送到云南的人丁,你们不仅不能收银子,还要给他们补上盘缠。各位细细一想,潘某的话和杨三公子的话,都是为了哪个着想?”

见气氛有些发僵,潘仕成也站了出来,一番话说得在座的十三家心服口服,有些人的头上,竟然沁出了冷汗。

自己这爱婿也是莽撞,迁移匠人是不错的法子,但按家口付钱,这些王八蛋一样的奸商,还不得往里面掺沙子?至于爱婿威胁这些商家的话,潘仕成觉得很正常。

“还是潘大人有眼光,我们这些人终不是官面上混的,眼界浅了一些,杨三公子勿怪,就按你说的来。”

涉及身家性命,这些商家也都不说话了,纷纷在思量着该怎么将那些不稳定因素,支到云南去,至于潘仕成所说的补贴盘缠一事,这些人权当没有听见。为了些穷酸汉子,花冤枉钱,很不值得。

“你们明白了最好!还是我说的那个法子,盘缠和人头钱,都由杨家来出,毕竟这些人杨家用得着。盘缠各位先垫付了,等攒成一个大数,直接和潘大人结算就是了,我云南杨家绝对不会在这件事上亏待各位的。

还有一事要叨扰诸位,杨家训练这些人手,也需要一些武师和识字的秀才,各位的若是有像样的武师,还有那些活不下去的秀才文人,也一并迁到云南,这些人一户一两银子。

各位也可以给这些人点许诺,只要有真才实学,到了云南吃饱饭是小事,过上富家翁的日子,也不是不可能的。

还有一事要告诫各位,杨家毕竟不是金银矿,资金也是有限,各位在挑选人手的时候,最好还是细致一些,杨家垮了对十五家商盟来说,并不是好事。

想想那些在庚子一役中,倒下的大商家吧!再看看杨家与潘家的关系,这次的事,是杨潘两家做的急切了。

但杨家对于潘家的护持,你们也应该仔细的想想,大几千的匪帮,我杨家千人就能摆平,在云南还有七千人,身在十五家商盟,各位如果有了什么麻烦,杨家还能坐视不理吗?”

威胁拉拢、利诱打压,杨潘两翁婿,把十三家大商,里里外外拨弄了一番。虽说有些话说的伤人,但其余十三家也认可了杨家在商盟之中的特殊地位。

“好了!这些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专销权之事才是我们要关心的,那东印度公司,可是有自己武备的商家,如何与他们周旋,咱们也要好好计议一番,打雁不成反被啄眼的事,可不能在咱们这些人身上发生。”

作为大清的红顶官商,潘仕成把杨猛的话头掐断了,专销权之事才是大事,而东印度公司,才是十五家商盟的敌人。

第一百二十五章想谈判先约战

十五家商盟内部的问题解决了,大家有了一致的目标,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了,十三家大商的家主,开始在在潘仕成的引领下,观赏名镇东南的荔香园。

而各大商家的管事们,则是开始了筹划意向书,由于潘家的管事们,提前做了功课,这事情做起来也不是那么费劲。

两天的时间,一天游园子,一天赏古玩,荔香园雄厚的家业,镇住了十三位大商。趁着这两天的间隙,杨猛也让秦子祺操练了一把新军,让这些家主吃了一颗定心丸。

财力和武力都有了,各家的管事们,做起事来也迅速的很,第三天一早,一份清单就交到了杨猛的手中。

听秦子祺念了一遍内容,杨猛的眉头时而皱起时而舒展,该怎么说呢?大清的这些商家,做生意的眼光还算不错,可其他的就差得远了。

知道洋布、洋铁、洋白糖,对大清的冲击很大,这些人下的单子却一点顾忌也没有,一次订单就是近百船的量,以十五家商盟这样的实力,用不个三年五载,大清的这些产业全得歇菜。

自鸣钟、骨瓷、机制的金银碗筷、精钢马车,这些西方奢侈品,十三大商家也订购了不少。这些物件对大清百姓的冲击不大,可也让杨猛看出了这些商家的深浅。

十三家豪商,加上他们身后的许多商家,看到的只是利益,洋鬼子织布纺纱的机器,冶炼钢铁的技术设备。竟然一丝丝也没被提起。除了日用的商品。就是奢侈品和西洋的稀罕物件。单子里虽说没有提到鸦片,但应该有私底下的交易。

出口的东西更是简单的可以,瓷器、茶叶、生丝,几乎还是老三样占据了绝大部分的份额,油料、皮货零星的涉及。

就这么做买卖,对大清来说是稳赚不赔的,但是加上数量恐怖的鸦片,这样的买卖越做。大清的国力消耗的就越严重。

老百姓平常用的多是铜钱,银贵而钱贱,无形之中朝廷在赋税上,又大大的刮了一笔。可是朝廷的赋税总额却没变,甚至还会减少,但老百姓却不堪重负了。

同样的税赋,庚子年以前可能是一百斤粮食,现在就是一百二十斤或是一百五十斤,以粮换钱再以钱换银,各地官僚再从银钱差价之中。捞上一笔。

最终老百姓食不果腹,加上手工业纷纷破产。朝廷的赋税只会减少,而肥了的只是商家和一些官僚。列强凭借着鸦片,在快速的损耗大清的国力。

一旦出现灾荒,再有几个人振臂一呼,那会是个什么样的结果?失业破产的匠人,食不果腹的庄农佃户,汹汹大大潮会湮没多少东西?

而这些对杨猛来说却是好事,以他在云南的手段,只要基础打好了,遇上这样的大潮,就是天大的机会,可打好云南的基础,需要多少时间他却是不清楚的,他必须为自己争取时间,为云南的发展创造一切必要的条件。

“子祺,去请潘老爷过来。”

看来十五家商盟的一些政策又要改变了,最近发生的这些事情,都有些仓促,云南的回乱,山民的暴乱,还有这突如其来的东印度公司,十五家商盟的建立。

这些事情让杨猛觉得自己有些忙乱了,行事也多了许多的束缚,做完了广州这场法事,自己回去也要好好捋一捋了。

“星斗,可有什么变故?”

一大清早自己这位爱婿找自己过来,肯定是有事,潘仕成这两天,刚刚稳下来的心肠,又慢慢的吊起来了。

杨猛皱着眉头,将自己的分析说了出来,潘仕成也觉得是当头棒喝一般,没想到洋鬼子竟然憋着这么一个祸害大清的幺蛾子。

“畜生!这些洋鬼子果真是没安好心,以鸦片流毒大清不说,竟然还裹藏如此祸心,一旦民乱大潮席卷大清,土地无所产出、人无活口之粮,不可想象啊!

星斗,咱们应该如何应付?”

刚刚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