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毒清-第8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弄翻一条大船堵路,这手笔哥老会还干不出来,那幕后的主使就相当明确了。

半天的时间,杨家的货船大都泊在了火烧头附近。而那十艘载着火药的小船,也到了顺水的地方隐蔽,剩下就看对头上不上钩了。

杨猛所在的这五艘沙船,也选择好了风向,准备对敌作战了。剩下的人手,也就地在火烧头的小码头上弄了一批小船,准备短兵相接。

对方也自恃实力,慢悠悠的逼了上来,八条沙船最小的也是杨家战船的两倍大小,这些沙船绝对是海船无疑。

最大的那条沙船。足有四五十米,上面乌压压的全是人。看来这仗难打了。

不等杨猛下令迎敌,八条穿上传来炮声,闷闷的轰鸣,不正是二十四磅臼炮吗?

“操!该死的东印度公司,竟然连这个也想到了。等到了对景时候咱们再算账!

子祺,让咱们的船前进,咱们一拥而上,给装了火药的小船制造机会。不然这批船全保不住。”

那八艘海船上用的也是开花弹,刚刚一炮就落在杨家五条内河沙船的身后,离着靠岸的货船不过几十米的距离。

如果一般的船中了炮还好说,自家的船队里,可是有十吨火药,五千发崭新的开花弹,如果这几条船被打中了,那结果不难想象。

杨家的五艘内河沙船,还有几十艘小船,呼啦啦的扑向了八艘海船,沙船上的臼炮也在不断的调整着装药量,一颗颗炮弹不断在双方船队的附近,炸起巨大的水花。

“三爷!小船已经备好了,您还是下船吧!这里交给我!”

炮战可不比短兵相接,这炮弹无眼,万一打中了三爷的船,那结果不是秦子祺能接受的。

“费什么话!赶上了就得上,传令下去,全速靠过去,准备近战。开战的时候,打完枪里的子弹再往上扑!”

对头的几门二十四磅臼炮,让杨猛的臼炮几乎成了废物。谁能想到,后面的货船竟然成了软肋,那十吨火药、五千发开花弹,竟成了杨猛的负累。

杨家今天的运气显然不怎么样,两艘沙船被击中了,一艘被炸成了两截,另一艘也沉了一多半,好在杨家这边船多,许多落水的都被救了上来。

而仓促操练的杨家炮兵,却只打中了一条船,还是对头最大的那艘海船,四十多米的海船,不是一炮能打沉的,除了让对方死伤一些人手,臼炮的威力根本没有发挥出来。

“把虎蹲炮拿出来,两百步的距离要保持住,试试新炮的威力。”

一道命令,被船上大嗓门的喊了出去,这一战打的确实不怎么样,水战靠喊,杨猛也算是独一份吧!

五门钉在方木上的虎蹲炮被抬了出来,这炮的后坐力不大,三尺长的硬杂木方杠,加上炮手的体重,就能拖住虎蹲炮的后坐力,至于钉在甲板上,那就是没事儿找事儿了,一炮一换位,那不是找死吗?

对方显然是精于海战的高手,桅杆上的一个个小人,不断的打着手势,那八艘海船,也想与杨家乱糟糟的船队拉开距离。

“贴近了,调整炮口,先把他们的帆给老子毁了。”

沉了两艘战船,上面有一百多号人,四门臼炮二十门虎蹲炮,这个损失可是不小,杨猛的脑门上也绷出了青筋。

三艘沙船,三十门新式虎蹲炮,三十发新研制的铅弹,三百米的距离,这些虎蹲炮,也开始了自己的第一场实战。

半数的铅弹半路炸开掉进了江里,打到船上的铅弹,多数只能引起对方的一片惊呼声,少有的几发,才能引起一阵阵惨嚎。至于虎蹲炮的目标,对方海船的船帆,则是一发也不曾命中。

期间杨猛的船,因为频频发出命令,也挨了几发小炮的炮弹,舱底已经进水了,有一发炮弹,就打在离杨猛不远的位置,吓得秦子祺,一下扑到了杨猛的身上。

“滚下去!爷一时半会的死不了!你爬上来干屁?让那些崽子们,给老子瞄住了再打。几声炮响能吓死人吗?”

缺练啊!这周遭隆隆的炮声,吓住了多数杨家新军,没有实战经验啊!对此杨猛也是无能为力,炮战,上哪去找合适的对手?

找洋鬼子练手?那纯粹就是皮痒了,自己给自己找练!

撕心裂肺的吆喝声,传到了周围的那两艘海船上,杨家船队的优势也被发挥了出来。杨家的优势在哪?

那就是操船的船工,这些船工都是四五十岁的老船工,经年在珠江江面讨食儿,这珠江水道的水势他们熟到了不能再熟,这就是杨家的优势。

两个船队之间,两三百米的距离,被保持了二十多分钟,新造的铅弹全部被打完了,八艘海船上除了惨叫,就是烧着的布帆,这仗算是胜了。

“靠上去!杀光他们!”

三艘沙船上,同时响起的呼喊,让后面犹犹豫豫的小船,有了主心骨,杨猛同时下了几道有些矛盾的命令,先是往上扑,然后是救人,再然后就是等着沙船上的炮火。

这些矛盾的命令,也不是没有好处,被击沉的两艘沙船上的人,大部分被救了上来,不然多数是旱鸭子的云南新军,活不了几个。

“把船上的铅子都给我集中起来,待会儿上船之前,把铅子丢火药桶里,给他们个狠的!”

水战杨猛不会指挥,但近战就是他的强项了,八条海船,每条船上至少落了一个火药桶,十一艘战船,直接就罩在了火药升腾的白烟之中。

“打完枪里的子弹,上!”

‘噼噼啪啪’一阵枪响之后,两个船队开始了短兵相接。

烟雾之中,双发的火枪都没了准头,一发流弹直接打在了杨猛的胸口,这子弹的威力不小,打的杨猛退了好几步,见到这个情形,秦子祺的脸直接就吓白了。

三爷没穿内甲,他那件内甲还在自己身上穿着呢!

“三爷……”

“操!吓了我一跳,得亏从旗记那里弄了几块钢板,不然就挂了!”

这一枪打的太准了,正打在杨猛新制的护甲上面,再往上或是再往下,非得挂彩不可。

第一百三十七章饥荒

揉了揉有些发闷的胸口,紧贴在钢板上的铅弹,有些硌手,想起刚刚中弹的一瞬,杨猛的脸色也瞬间变得冰冷无比。

“子祺,你带人上去,还活着的虐杀!弄死之后,就把他们钉在船上,让他们在江上飘着吧!让杨福良带人留下,知会广州城的潘老爷,不要让官府处理此事,看谁给他们收尸,下场跟他们一样。

提醒他别忘了抄了这些人的家小!”

操啊!杨猛身上已经被白毛汗浸透了,如果不是自己特别在意自身的安全,听到广州有旗记铁厂之后,特意让人去定做了两块钢板,自己刚刚就死在船上了。

活剐了这些劫船的王八蛋都不解恨啊!除掉这八艘海船之后,前路上的哥老会就不足为惧了,一帮玩刀的,还能干过玩枪的?

秦子祺的扫尾工作,做的极端残忍,一具具残缺不全的尸体,钉满了船身,这一幕不仅惊住了,杨家货船上的人,连在暗处缀着杨家船队的哥老会成员,也被吓住了。

如果说珠江剿匪,杨家只是手狠的话,哥老会并不惧怕,可把活生生的人,大卸八块钉在船上,就不是一般人能干出来的了。

三十二门二十四磅臼炮,几万块鹰洋,百十箱鸦片,长短枪支千余把,刀剑无数,这就是一场恶战的收获。

那八艘海船太大,从珠江开不到云南,杨猛索性就放弃了,拿着这八艘海船立威也是不错。起码以后杨家在珠江水路上会清净许多。

沉没的两艘沙船。经过打捞。臼炮全给捞了上来,但还是丢了一门虎蹲炮,船上的人员,死了三十多个,而攻船的伤亡也不小,一百多人死在了船上,伤的人数更多二百多人,不过多数是轻伤。用上百宝丹之后,多数人十天半月就会复原。

潘仕成请的御医,也捏着鼻子做了一把军医,不做不行啊!自己的一家老小都在船上,刚刚的惨叫他也听到了,这杨家惹不起啊!

收拾好了船队,留下杨福良带着三百人回广州,杨猛带着众人继续溯江而上,做了那八艘海船之后,这一路上也清净了不少。看来哥老会那里,也是得了消息。不敢冲杨家下手了。

船队还没出广东,就遇上了沿江而下的韦驼子,可他只带了不到千余人马,这与自己的吩咐不符啊!

“韦驼子,云南出了什么事?”

两个月的时间不在云南,怕是那边出了大事了。不然韦驼子不会在自己的命令上打折扣,八成是老爷子,调走了防疫营的人马。

“爷!云南大旱,各地粮食歉收,宜良的收成只有往年的七成不到,老爷子让我给您带了书信,要从长江水道调运粮食。”

“可是滇西又出事儿了?是马效青还是张富?”

一种不好的预感,罩到了杨猛心头,回乱啊!大灾之年,只怕滇西又要乱了!

“不是回回,是咱们家收拢的山民,各大头人见今年粮食歉收,怕杨家养不起他们,与孙伯青起了冲突,孙伯青一天杀了三百多人,滇西的庄子要乱了。”

没想到事情竟然发生在杨家!看来以后引山民下山,可不能再搅和在一起了,不然他们的头人,就是自己潜在的对手。

让秦子祺读了老爷子发来的书信,云南的大致情况,杨猛也了解了。由于土地和粮食的牵制,大多数山民还是安分守己的,只是有几个头人,想要带着自己的亲随,趁势反水,却被孙伯青强势压住了。

“子祺,写信!知会广州的潘老爷,让他用十五家商盟的力量为云南筹粮,什么粮食不限,只要是能吃的就成,数量多多益善,钱款从广州那边出!

知会滇西的孙伯青,先赞他一下,前事做的妥帖。让他对于山民的各个头人,一定要严密的监视,胆敢趁势反水的,绝不容情!让他打开滇西各个武庄的粮仓,先派出三个月的口粮稳住山民,一切事情等我回去再说!

知会昆明的老爷子,在盐津渡口附近,建造大型的粮仓,要设上武备。让杨家的管事,在宜良选取家口多、男丁数量多的庄农佃户,许给他们双倍的土地,给他们耕牛,让他们准备往滇西迁移。

宜良属于庄子的肥地,拨出五千户的数目,建造砖瓦的房舍,预备耕牛农具,准备接受滇西那边过来的山民。

知会我大哥,现在就派人去云南各地,用粮食换取土地,那些活不下去的,现在就开始收拢到杨家,选出汉人庄农佃户,往滇西的武庄迁移。

知会岑毓英,让他弄一套兴修水利的章程出来,主要针对滇西,我回去之前一定要弄完。再让他选一批敦厚的读书人出来,去滇西建私塾,先把山民的孩子弄到私塾里读书。

弄完了书信之后,腾出一条快船,让他们五天之内回到云南!”

今年的开头一切顺利,还掘了云南铜官这座纯金的大矿,没想到自滇西民乱之后,形势就急转直下,没有一件好事儿,全他妈是烂事儿。

看来真是自己的步子迈的快了,滇西之事,本就做的仓促,引山民下山之事,自己做的太急了,而且没有打散这些寨子,让各寨的头人有了可趁之机。

“韦驼子,你找几个熟识江湖的人出来,让他们给两广的哥老会下帖子,与杨家有隙的,让他们去云南说理,现在这个时间,谁敢对杨家下手,老子灭他满门!”

哥老会也是个麻烦,滇西那边不妥帖,自己最近就腾不出人手来了,江湖事江湖了,与哥老会的仇怨,还是要尽早的处理一下。

“去把魏先生请来!”

这次带着魏五就是个错误,要是把他留在云南。说不定老爷子那里能轻松一些。这次的专销权之争。他屁忙没帮上反而让他知道自己与荔香园潘氏的关系。这老奸贼脑有反骨啊!

火烧头这地段太不安全,周围四通八达的全是水路,趁魏五还没上船,杨猛也下了立即启程的命令。只要进了狭窄的河道,就不怕海匪了,不然再战上一场,这大批的货物就要易主了。

东印度公司,也忒不是东西。竟然把二十四磅臼炮给了海匪,他们真是打算要自己的命吗?如果要弄死自己,为什么不派几艘内河炮舰呢?那样自己就必死无疑了。

这事儿也是个挠头的问题,想追究自己现在没那个能力,不追究又咽不下这口气,事情难办啊!正当杨猛对东印度公司发愁的时候,魏五这老奸贼,颤巍巍的上了战船。

看了看周遭的火炮,魏五的脸色有些不自然了,这杨老三好本事啊!短短两个月。又弄了一批火炮,刚刚的炮战他也见识过了。想来大清的水师到了这里,肯定打不出杨家这样的水平。

这杨老三心智上差了一丝,但心机城府却是堪比积年老鬼,自己这次住在荔香园,身边有不少他的细作吧!

“三爷,唤我何事?”

“魏先生来了,不是什么好事,云南那边大旱闹饥荒了,宜良歉收,咱们的庄子只收了上年的七成不到。宜良是有水渠灌溉的,也只收了七成,云南的其他地方怕是要有绝收的了。

在这事儿上,你有什么看法?”

“可确定是整个云南歉收?”

一听饥荒,魏五的脸色又是一变,流年不利啊!滇西回乱、昆明杨家,这事情办不好,就不是一个云南的问题了。

“确定!滇西那边的山民,最近闹了一下,被孙伯青杀了回去,这只是个开头,后面的事情还麻烦着呢!”

老爷子的书信也没提贺长龄倒台了没有,万一贺长龄在这个时候倒了,云南没有主心骨,滇西的回回、沈聚成,这两家还有血仇,再加上这次饥荒,只怕各地的山民,也要出来凑热闹了。

“三爷可有对策?”

“已然让人去湖广等地筹粮了,具体是个什么结果,一两个月才能知道。滇西那边我让孙伯青,放了三个月的口粮,先稳住山民。至于其他的饥民,我已经让我大哥,去云南各地收拢了。”

这些事儿,也不知能不能有些成效,就怕回回趁机添乱,这把火要是烧起来,就不好扑了。

“不错,在此事上,三爷对云南百姓有大恩啊!”

“甭拍马屁,说说你的看法。”

“三爷是如何看的呢?”

“魏老贼,你这是要悖主吗?”

“三爷不信任我,老魏也没有法子啊!自保而已!”

“你的那些小手段,我劝你全部收了,看着你是怕你坏事儿,你这老贼心机太深,不防你一招,我怕被你卖了。”

魏五这是在找后账呢!广州的两个月,自己就是变相的把他给圈了,这货心里有气。

“贺长龄快倒了吧!”

“不错!”

“三爷是打算借机控制云南吧!”

“也对!”

“但时机不对!贺长龄一走,新督未来之前的这段时间,我建议三爷,还是不要轻举妄动为妙,安抚云南的百姓,借机扩大地盘才是您该做的事情。”

“怎么讲?”

“滇铜之事,杨家不仅是恶了川督宝兴,连带着也恶了那帮军机,新督一来,必然要拿捏杨家,贺长龄不在的这段时间,杨家要收敛一些,不然……”

“嗯!这事儿我回去之后,再想一想。对于此次饥荒,我是这么想的。

趁着饥荒,用粮食收购老百姓手里的土地,再返聘他们为我杨家耕种。山民性子桀骜,正好弄一批汉人百姓,到滇西搅乱山民的村寨,不然他们怕是难以真心归附。

再有就是汉人的练勇了,因为云南的大多数汉人体质不佳,脾气软糯,前期招徕刀手,我就放弃了汉人这一块,现在也是时机了,选些青壮再组一支团练,平衡一下各地的山民刀手。

回回那里,我也想这么来一下,只是……”

“前面那些对策极好,只是这回回之事要慎重,贺长龄倒在此事之上,新督来了,一是要拿捏杨家,另一个就是处置回乱了。

这新督想平回乱,无非只有两条路可走,怀柔与强硬!怀柔之策收效甚慢,只怕这新督会用强硬的手段。

其实这对您来说无所谓,新督怀柔,您就辅助一下。新督若是强硬,您也可以拉回回们一把。”

“拿捏我杨家,这新督如果手段太下作又如何?”

“下作?您不是还有一记杀招吗?”

“杀招?什么杀招?”

自己何时布下什么杀招了,杨猛一脸的迷惑,可魏五那老奸贼,却不做声了。

第一百三十八章风波恶

“时间到了自见分晓,滇西之乱,无论怎么说都是杨家的契机。新督?来了就能解决滇西的乱象?怀柔强硬,不过都是治标之法,难以祛病啊!

这事情的根子在朝廷那里,一句夷性犬羊,一句满汉有别,岂是三拳两脚能够解决的?就滇西这么个乱局,再加上云南的饥荒,天王老子做了云贵总督,也得瘫在上面!

三爷,现如今要稳住云南,只能杨家发力了,不然这云南势必要陷入战乱的。回回、山民、云贵周边各省的八旗和绿营,说句不好听的,扒了身上的皮,站在一起,谁也分不出哪个是兵、哪个是民、哪个又是匪。

滇西的铺面太大了,已经有了尾大不掉之势,饥荒可是把要命的刀子,杨家该拿出自己的本事了。”

魏五说的虽然有些不明不白,但杨猛心里也大致有了路数,自己先前的步子太快,杨家的实力有些不赶趟了,这次回了云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